无题的诗句

关于无题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无题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无题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无题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7) 语录(1k+) 说说(12k+) 名言(207) 诗词(81) 祝福(1k+) 心语(77)

  • 李商隐的无题诗

  • 李商隐的无题诗

      我国古代诗歌中,常常有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李商隐的无题诗。

      1【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无题】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3【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无题二首之二】 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5【无题二首之一】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6【无题二首之二】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7【无题】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8【无题】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9【无题】

    [阅读全文]...

2021-11-24 17:54:13
  • 九行无题诗三首

  • 九行无题诗三首

      天地的博大中流动着许多空气

      所有的气流,都清贫如洗

      愤然得简直要燃烧

      只有那一个挂钟

      真实地在墙壁上沉思着那些美好时光

      清脆地*着那些经调

      光的犀利,在流动中说出了

      一句句珍贵的誓言

      让我和你都在匆匆的.光景里奔波……

      啊,一场场的狂风暴雨

      无情地袭来了,所有的思想

      就在顿然之间

      变成了一块块的活化石

      狰狞缭绕在那一双双大眼睛当中

      那一张帷幕痛苦地敞开

      把一个个冷暖的记忆和梦想

      全部交给了我和你

      顷刻间,天地间全部缺氧缺钙……

      我,*裸地从草丛当中

      拾起了那一句句台词

      然后,就轻轻地搁放在石头上面

      青苔的呓语,让我

      感受到了许多无奈与多彩

      遥远的故事和传说

      变成了那一张张飘荡的树叶

      变成了他和她那锋利无比的目光

      在我的心地上翩跹舞蹈和流浪……

    [阅读全文]...

2022-07-25 20:20:27
  • 无题诗歌七首

  • 诗歌
  • 无题诗歌七首

      一

      冬天突然长出一朵牡丹

      让小孩子吓一跳

      这是我的梦

      昨天夜深的时候

      我又念起它

      突然看到镜子里

      自己已白的鬓发

      和刚溜走的童年

      二

      我背过脸

      世界就不见了

      我背过身

      世界就看不到我

      所以

      我选择远方

      如同选择黑夜

      三

      我真的想就此睡去

      眼泪将世界浸泡

      还是没有用

      十年日子一闪

      心和眼痛成麻木

      肝肠断了

      我不祈求春天在来生

      只希望

      上帝明察我今生的苦和难

      若是定要轮回

      让我做只小鸟

      或是一棵野草

      哪怕不能啼鸣,不能开花

      四

      没有完全关窗

      帘的一处飘动

      寒冷的夜

      我也要让好空气进来

      还有远处的犬吠

      常常

      独自坐在屋里

      手捧书,听着狗叫

      看着帘动,度过

      一个又一个

      低吟浅唱的深夜

      并不是星闪月明

      才是花好月圆

      你看苍天

      就在寻常

      为我们埋下

      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天使

      五

    [阅读全文]...

2022-04-05 19:10:35
  • 分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

  • 分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

      李商隐的无题诗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其意境深远,诗意朦胧多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析李商隐无题诗的朦胧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商隐是唐代有独特成就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李杜,为了与李白、杜甫并称的李杜区别开来,又称小李杜。无论是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在总结前代艺术经验加以开拓和创新方面,他都卓然自成大家。李商隐艺术素养深厚,他的诗以工丽绮美见称。他善于运用典故,组织语言,构成意境迷离、色彩斑斓、寄意深微的朦胧之美,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在晚唐文坛上,甚至在*古典诗歌整个发展过程中,李商隐的诗歌都独树一帜,自成流派,不但掀起了晚唐的最后一个诗歌高潮,还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在李商隐诗中,朦胧是其诗歌的主要特色,而其诗歌、特别是他的爱情诗歌更为人们所称道,他那些著名的爱情诗,如《锦瑟》、《无题》等,都被后世男女作为表达爱情忠贞的最佳典范而历久不衰。那么,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他的朦胧诗歌呢?他诗歌的朦胧美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 意象美

      诗人喜欢把自己的艺术构思锤炼得千回百转,一波三折。李商隐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细针密线,造成光怪陆离而又朦胧隐约的诗歌意象,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诗集开篇的第一首。历来有云:“一篇锦瑟解人难”,就是因为这首诗景象迷离,含义深邈,每一联都是朦胧的。首联两句,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绪乱,惆怅难言,千重往事,九曲情肠,形成了诗的多层次朦胧的内蕴。

      颔联由庄周梦蝶,写到杜宇化为鸟。庄周在虚渺的梦境中,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周,是一种朦胧的梦境。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每年暮春三月啼鸣求偶,口中流血,声哀情苦,写的是一种空灵虚幻。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朦胧的内心世界的悲戚与怨愤。

      颈联以“泪”、“暖”为诗眼,写了明珠和良玉。月为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中,由此形成了一个月、珠、泪三者难解的朦胧妙境。下一句写的则是“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朦胧景象。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读到,这朦胧的自然景象所体现出的,是诗人朦胧的感情世界。

      尾联两句更是多层次的、曲折的感情世界的剖析:如此情怀,今朝已化为不堪回首的往事,然而,当初是何等地使人怅惘迷恋呵!

      全诗共用了四个典故:第三句用《庄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呈现了一种人生的恍惚迷惘;第四句用《华阳国志》中蜀王望帝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的故事,包含了一种苦苦追寻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第五句用《博物志》里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在这里具有浓厚的伤感意味;第六句虽不知出自何典,但中唐人戴叔伦曾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诗景(见司空图《与极浦书》),这里大致也是指一种朦胧虚幻的感觉。

      这样,诗歌四句四个典故便传达了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绪体验,并与开头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无端”,末尾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交相映衬,构筑起全诗朦胧、伤感地追忆华年的情绪氛围。

      《锦瑟》的华丽、深沉、缥缈、神秘,在我们读来有如庄生化蝶之翩翩,有如美玉生烟之缥缈。虽不解其意,但仍被其朦胧之美所陶醉。

      李商隐使用包括典故在内的各种意象时,都经过精心的选择。一方面,这些意象大都是色彩丽或神秘谲诡、本身就带有一定美感的,诸如“云母屏风”、“金翡翠”、“绣芙蓉”、“舞鸾镜匣”、“睡鸭香炉”、“红烛残花”、“凤尾香罗”等等,使诗歌呈现出一种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这些意象又大都蕴含有一定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色彩。此外,感觉凄冷而逗引愁思的月、露、细雨、夕阳等景物也是他所喜欢写的。以《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为例:

      “芦叶梢梢夏景深,邮亭暂欲洒尘襟。昔年曾是江南客,此日初为关外心。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清声不远行人去,一任荒城伴夜砧。”

      诗人独居关外荒城,所见所闻,是芦叶瑟瑟,风急月沉,一夜砧响,不绝如缕,全诗选择的都是令人感觉凄凉的意象,表现他的“有感”,即流落天涯,内心寂寞、荒疏、冷清的感受。让读者能读其文即能感同身受。

      二 结构美

      首先,李商隐的诗在结构上比起盛、中唐诗人来要收敛细密。盛、中唐诗的结构常是*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境,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的叠加复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如《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二句点出别离之苦,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烘托愁绪,三、四句写相思不断,又以春蚕丝尽、蜡炬成灰写心情的灰暗失望和纠缠固结,五、六句再写相思之苦,以镜中白发、夜月寒光来映衬两地别愁的萧瑟,七、八句再借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的希望,却又以蓬山暗喻人神阻隔,终于只能通音信而不能见面,增添了一层愁苦。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再如,《促漏》一诗: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字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薰。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全诗从静夜钟漏声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幽渺隐密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而后点出一场幽会已经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画面转为明亮,写南塘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一层又一层地渲染,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

      其次,李商隐的诗变化无穷,意象重迭,今昔界限在某点上融为一体,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这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界限的朦胧之美,形成了一种跳跃性,是由含蓄之深与浮想之广融合而成的绝妙境界。如《夜雨寄北》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不是眼前历历可见的景物吗?然而轻轻一转,同一巴山夜雨,却又经过时间推移,成为陈迹,成为来日缅想闲话中的内容。当然,这还只是一种假象,一种盼望,通过“何当”的摇曳生姿而体现了空灵的境界。

      三 意境美

      诗贵在意境含蓄,李商隐的无题诗风格独具,意境朦胧、深邃、含蓄。诗中的形象,初读使人产生恍惚迷离之感,因此有人评之为“隐词诡寄”,但如果我们细细吟读这些诗篇,就会给你不同的感受,那种种意象会把你的情感自觉不自觉地引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尽兴陶醉,启人遐想,令人回味无穷。兹看他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渲染了一种离别时的伤感气氛,诗人用暮春东风衰弱、百花凋残的景物渲染情人见面与分别时的环境气氛,见面前的焦灼盼望,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尽在不言之中了,时光流逝青春不长之感,亦溢于语言外了。在三、四两句诗中,诗人没有直白地顺势叙写男女主人公伤别的细节,而是笔锋一转,描绘了“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两个与上联貌似无关的意象,但实为象征两个被隔离的情人绵绵不尽的相思和无穷无尽的别恨。五、六句诗人的笔又回到了男女主人公的身上,但这已经是天各一方的时候了,女主人公殊觉云鬓已改、月光也已感到寒冷了,这一“寒”字,就给客观的物景涂抹上了感情的色彩。结尾两句用“蓬莱”、“青鸟”这两个意象把读者引向了神话世界。如果我们凭直觉初读这首诗,不免有意象间的连接生硬不谐,跳跃过疾且大的感觉,百花凋零,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怎么也不会联缀一起,构成一幅完美的恋人痛别图;但若仔细吟读,这三个景象和意象便会发出一连串痛苦压抑的情感信息,使读者产生这方面的心理反应和体验,从而利用相似情感的融和力量达到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开头两句的痛苦难耐,三、四两句的苦思和绝望,五、六句的关怀和体贴,结尾两句的自我安慰,种种情感融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诗的感情形象),以此来引起欣赏者的某种感情冲动,或痛苦绝望,或苦涩的追求。当一个经历过爱情挫折经历的人欣赏这首诗时,意象和景象中各种感情信息立即会与他的痛苦经历扭结在一起,引起共鸣。而当一个政治上或事业上追求受阻的人读这首诗时,意象和景象透露出的感情信息与他的经历结成的画面必然是另一幅面貌。可见,此诗的诗意在一种浑然一体、衰飒凄凉、深远含蓄的境界中渗出,实在耐人玩味。

      诗歌意境的特色与表现手法密切相关。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他通过比兴、象征、暗示、用典等多种表现手法创造出朦胧幽邃、含蓄隽永的意境美。

      李商隐的无题诗还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环境渲染烘托,用暗示的方法处理主观意象和客观事物,塑造情感形象,创造出朦胧的意境美。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他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渲染描绘,时间的、空间的、色彩的、温差的、嗅觉的、味觉的等多层次多角度地透发出各式各样的信息,由欣赏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拼合成诗人暗示的形象。如《无题二首》之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此诗写的是诗人回忆不久前参加一次盛会的情形。在这里,喜和哀、欢快和怅惘等种种复杂感情都在特定气氛的烘托中暗示出来,并与欣赏者的感受和想象、经历交织在一起。诗中并没有直接描绘出女主人公的形貌和性格气质,但读者却从环境的描画,气氛的渲染中接受了诗人暗示的复杂信息,从而拼合成自己的那个女子的优美形象。

      四 结语

      在李商隐的朦胧诗中,抒情情调优美,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采取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常常一重情思套着一重情思,表现得幽深朦胧。李商隐爱好绣织丽字,镶嵌典故,细针密线,造成光怪陆离而又朦胧隐约的诗歌意象。此外,诗人还喜欢采用重神而轻形的写意笔法,将比兴、象征和寄托融合在一起,或借古讽今,或托物喻人,或言情寄慨。就眼前的物、景,驱遣想象,将切身的生活感受转化为朦胧的情境画面。从而使其诗歌优美动人、脍炙人口,尽管也许不能完全理解其含义,但也并不影响历代人们对他的诗歌的热爱。尤其是那朦胧的美感,含蓄幽雅的表达,令古往今来的人们都为之倾倒。

      李商隐的无题诗综合运用了比兴、象征、比喻、拟人、双关、谐音等多种手法,这在唐诗中是少有的。与唐代其他诗人相比,李商隐更注意在诗中表现心理体验和情感信息的传递。他的无题诗有意打乱了画面的序列和完整性,把不相关联的形象剪辑在一起,通过形象间的跳跃性,造成一种迷离恍惚的情感境界,使读者在这境界中接受到这情感的信息,而产生艺术的联想,得到固有的美感享受。对李商隐的无题诗的理解,虽然历来分岐很大,但其诗的意境幽邃深远、意蕴深藏,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仍把诗歌艺术的欣赏引向了一个较高的境界。

      李商隐是唐代晚期杰出的诗人,是最擅长写朦胧诗的人,他写了大量的朦胧诗,运用婉曲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诗人以隐遁客观事实的方法,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象征隐喻的暗示,生动识读、描摹、叙述生活;用象征性的物象来暗示主题,暗示其他特指的事物,把直觉、幻觉、想象、回忆甚至梦境与现实融为一体,使诗人的意识活动具有意象意境的朦胧美,充分显示了他在朦胧诗方面的的艺术成就。

      在*文学史上,具有朦胧美的诗歌,有其悠久的历史与优良传统,屈原的《离骚》,阮籍的《咏怀》,郭璞的《游仙》,庚信的《拟咏怀》,陈子昂、张九龄的《感遇》,李白的《古风》、《拟古》等,这类饱含讽托兴寄的诗,都具有程度不等的朦胧美。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对朦胧美作了一些有意识的追求,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因此,具有朦胧美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类诗尽管流露出的感情思绪不好把握,但却能紧紧地扣住读者的心弦,味之弥深,钻之愈坚,吸引你仔细揣摩作者微露的情思,寻寻觅觅,经过仔细的探求,似乎理解了作者的心境,体味到诗的真正意蕴,但又不能清晰地说出来或者把诗的意蕴一语道尽。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可以说是写朦胧诗的圣手。在整个唐诗中,一提到朦胧诗,我们立刻就会想到李商隐,想到李商隐的“无题诗”。李商隐的朦胧诗,“总因不肯吐一*直之语,幽咽迷离,或此或彼,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1]他不直接吐露感情,有意埋没意绪,敛抑情绪。李商隐的这类诗举不胜举,如《锦瑟》、《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大家熟知的《贾生》、《华清宫》、《汉宫词》,其诗意朦胧,诗旨含蓄不露。他的诗绝少见到直抒胸臆、疏朗明快之作,而大多以独具匠心的构思,在短小的篇幅之内,实现诗意的千回百转,且通过意象的创造与组合暗示情境,寄托情思,使诗的意蕴显得极为婉曲。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像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毫不夸张地说,在*诗歌史上,他在朦胧美诗歌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绝后的。

      在*文学史中,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成为各自时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就唐诗而言,众人耳熟能详的诗仙、诗圣、诗鬼等诗歌大家也都是汇集一“唐”。随着唐王朝由恢宏开扩到衰颓逼仄的历史发展趋势,唐代诗歌风貌也经历了从陈子昴高倡“汉魏风骨”时所表现的开阔的胸怀、恢宏的气度、积极进取的精神走向李商隐建立的深婉精丽、富于感伤、带有象征暗示色彩的诗歌新变与发展。这一变化,使唐诗乃至唐文学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本文就主要针对晚唐时期李商隐这一特定诗人的诗歌成就及其对现当代诗歌美学追求的影响来展开探讨。

      一、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

      随着晚唐社会的衰败,士人心态由盛唐的恢宏开拓转向衰世的内向收敛,抑郁悲凉成为晚唐诗歌的情感基调,诗歌创作渐步低潮。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诗人的积极探索还是时事的水到渠成,李商隐和杜牧等诗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了新的诗歌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在晚唐诗中占有显赫的地位,而李商隐的成就更是在杜牧之上。

      李诗的艺术风格,前人评价为“深情绵邈”“包蕴密致”“沉博绝丽”“寄托深而措辞婉”,突出体现在他的*体律诗上。袁行霈在《*文学史》中又把它概括为“凄艳浑融”,说“他把感伤的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诗境,融多方面感触于沉博绝丽之中,形成凄艳之美”“并能以艳丽通于浑融,使诗歌在艺术上有博大的气象和完整性”。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用“李樊南深情绵邈”之句概括李商隐深细婉曲的诗风,是极有见地的。而义山诗中最能代表其纤巧凄美风格的是其以《无题》为题的爱情抒情诗。这部分诗典雅华丽。音韵和谐、感伤凝重“惊采绝艳”到了“五色令人目迷、五音令人耳乱”的地步。无题诗之所以能“味无穷而炙愈多,钻弥坚而酌不竭”其原因在于成功地抒写深挚的感情,感伤情调是无题诗共同的情感基调。

      对李商隐《无题》诗的深层研究,虽早就有人指出其诗歌感伤真挚的特征,然而多拘泥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摘撷发微,抑或固守在社会大背景中去考辨探觅,却尚未把诗人对于人生的体验、与佛道的理解加以综合起来进行阐发,也就很难以真正地体味到无题诗的情感体验与多义性。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实际探讨无题诗的感伤情绪与佛道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出诗人的创作心态,并提出解读无题诗的新技法,以期说明感伤情调与佛道意趣是无题诗的巨大魅力所在。

      从文学的渊源看,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即有对前期文学成就的继承,又有在此基础上的开拓与创新。他吸收了六朝骈文用典精巧、瑰丽绵密的特点,杜甫*体诗音律严整、境界浑宏的成就,韩愈、李贺等人炼字着色怪奇瑰丽的长处,并将这些特点加以艺术融合从而为我所用,结合自己的特点对其进行发展。他对典故的运用,不仅精巧,而且独具匠心。而为了适应表达诗人深情绵缈、有口难言的内心情感的需要,诗人更是把*体律诗的韵律,以及言辞的选用与组合把握的圆融畅适,具有寄托遥深、构思细密、意境含蓄、表现婉曲、情韵优美、语言清丽、韵律铿锵、工于比兴、巧于用典等一系列特点。而且他“取李贺作古诗之法移于作律诗,且变奇瑰为凄美,又参以杜诗之沉郁,诗境遂超出李贺之上”。

      但真正使他名立诗坛的还是他诗歌艺术的独创性体现,他对心灵世界的更深入地扣问,加上时世、身世、家世的坎坷凄恻、难言难遣,使他的诗歌更是具有了浑厚沉郁的情感负荷,营造出朦胧幽深的幻美意境,尤其是他的爱情诗。

      1、情绪的朦胧美

      读李商隐的诗,感伤、低迷在其作品中或隐或显,但却是无处不在。外界的变幻莫测以及诗人的不幸际遇,在他敏感的心灵世界激荡回旋,诗人无力于对外界的干涉,从而归依内心,玩味自己的万千思绪,捕捉自己的情感意绪,并使之流于笔端,作为一种情感排解的方式,一种独语精神的祭奠。他的诗也因此充满了深沉的悲剧色彩。如《晚晴》,在整体风格清新秀丽之中却见深沉凝重。“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一句之中却含无限感慨,“幽”不仅衬出小草的微渺孤清,同时也烘托出诗人的顾影自怜,喟叹自己的生命如草介般无声无息、不为人知,却又在时代社会的风雨摇曳中无法摆脱、难以自持。但无论是多么浩渺难期,小草终能守得天意的一份顾怜,而自己呢,世有难言却又无人能语。诗歌在浑融无迹中托寓了诗人身世之感,而“人间重晚晴”即体现了诗人对短暂美好事物的珍重,同时,那份孤寂中地执着,也传达出他对此深情地期待。

      这种对美好事物珍重的感情也体现在他对美好事物消逝衰减的哀挽感伤。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乐游原》),于疏浅清丽的语言中却寄寓了无限怅惘,透着一股一往情深的无奈,细细含咏,又寄寓了一种深切的人生悲慨。诗人并没有直抒内在的心绪感触,而是引发读者自己去感悟想象夕阳的无限美好,引起人们情感的追寻、回忆,从而产生共鸣、向往,然后以看似轻盈的一笔,感似无意的一语,以“只是”二字轻轻一转,让人们猛然从情感的飞翔中遏然而止,在“*黄昏”的遗失的恐慌中使心灵顿然处于一种失重状态,在漂浮、游离、失落、感伤、惘然中,只能接受现实的无奈,感受心灵迷失的难以愈合,从而在幽咽迷离中让读者与诗人一起体悟那份美丽的伤痛,回味一份意绪的朦胧。

      2、意象的虚幻美 意象,是*古典诗歌的特征之一,可以传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艺术效果。它以典型化的意象引起读者共鸣,从而弥补言不尽意的缺失。在这一基础上,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则属于一种经由社会文化沉积而成的民族化的产物,符合一定民族的文化心理。而李商隐在意象的选用上,则跳出传统的藩篱,具有独特的个性化构造。由于李商隐的诗都是指向自我的内心世界的,所以,他诗中的意象已超越了传统的简单物象,从而心灵化了,经过了诗人独创性的心灵升华与创新,充满了虚幻和奇异,呈现一种个人化、个性化风,“高难饱”“恨费声”的秋蝉,“巧,使诗人的感伤、幽独、怅惘得以传达,得以慰藉。如他的意象群:彩凤、灵犀、梦雨、灵风、瑶台、青鸟、珠泪、玉烟、红泪等等,无采。并在心象与物象的结合中一种虚无缥缈、若有若无、迷蒙飘忽的感觉,即体现了诗人在炼字铸词上的怪奇瑰丽,善于传神地描绘出春雨的形态神韵,更是突现了诗人渺茫的期待和追求的失落,心绪的凄迷哀婉与寥落。而用“灵”字饰无形无神之风,则更显出诗人意绪的纤细敏感、隐晦曲折。

      他的咏物诗大多也都是或隐或显地象征诗人身世遭遇,寄托诗人人生体验和感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像为雨所败、先期零落的牡丹,非时早秀、不与年芳的梅花,先荣后悴、在斜阳暮蝉中摇曳的衰柳,暗夜自明、风天强笑的李花不充满颖妙、虚缈、迷幻、哀美,也无不是诗人心灵的承载。如《重过圣女祠》,全诗意境缥缈朦胧,极富象外之致,而“梦雨”一联尤为出色,历来被誉为是“有不尽之意”的名句。诗人借幻梦般的细雨,给人啭岂能无本意”的流莺,乃至“无端五十弦”的锦瑟,无不渗透身世遭遇之感,使这些客观事物成为诗人形象、品格、命运的一种象征,物我神合,从而表现他凄怆难宁的心灵坎坷。

      而很多时候,由于诗人意绪的纷繁,常常由一时之景事触发无限思绪,种种情绪互相牵连,难辨难分,种种幻象心象纷呈复至,使人一时难着头绪,感到朦胧隐晦,但通过对李诗的大量阅读便会发现,诗人表现的只是一种萦绕心际的莫名的愁绪,也许自己也把握不住其来龙去脉,即使是有一时一事的触动,但诗人最终着力处仍在写心境,表现的不是对内容的阐释,而是以此引发的感觉或情感,其内涵远超出了具体的情事。如《无题四首》(其二“飒飒东南细雨来”)作叙事看,常觉若断若续,莫知指归,不免让人匪夷所思,但作物象与心象序列的交织与融合看,则更能窥见诗人“文心”,诗人是运用一连串的意象序列来深婉含蓄地表达自己追求和幻灭两种心象的交迭映现。

    [阅读全文]...

2022-07-13 13:57:02
  • 无题二首李商隐赏析(李商隐的无题诗及赏析)

  •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其一

    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其二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佳人的身影。宴*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木三分。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以曲折的笔墨写欢聚的时间和地点。首句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意思是说,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凉风。这是写时间,也是写了环境。可以说,就是在星辰漫天的夜晚,突然有吹起了风。真可谓*静中的不*静。在艺术上,词人借助了反复(形成了句中对)手法,使“昨夜”反复出现,不但回环往复,强调了时间,而且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美。

    接着写道:“画楼西畔桂堂东。”“画楼”和“桂堂”: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往往借来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此代指富贵人家。意思是说,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这是讲的地点。可以说,诗人在此并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美好的环境——画楼西畔、桂堂之东——来烘托了聚会的地点。这样,不但为写人物营造了美好的环境,而且也展示了聚会的不同寻常。

    颔联写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总得来说,主要写了今日的相思之苦。如今,诗人与意中人分处两处,不能相见,苦恼与痛苦,寂寞与相思凝聚心头。上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自己只是希望身上长着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飞到爱人身边。

    下句“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我们的心意就如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了。“身无”与“心有”可谓是外内的矛盾统一。这内外矛盾的同统一,恰是相思的苦恼与心融合的表现。诗人借“灵犀一点通”来比喻与自己爱人心心相印,不但形象,而且含蓄生动。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审美赏析

    颈联写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分曹”:分组。“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个人的手中,令人猜。“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诗人在这里借“分曹和射覆”来表现了会时的热闹。在宴*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其乐融融。诗人在此着力描绘宴会的热闹,实际上是用来衬托诗人的寂寥感。

    尾联回忆今晨离*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在此诗中,诗人的情感运势十分自然流畅,但如果定要深究诗里说的具体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种想象且个个都合情合理。叶嘉莹说,诗是显意识活动,词则是隐意识的。李商隐的无题诗*乎词的情境,在工整的诗歌格式下抒发的是一种词所擅长的隐约难言的显意识表达。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这是两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其中第一首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更是脍炙人口。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看法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君臣遇合之作,有人说是窥贵家姬妾之作,还有人说是追想京华游宴之作……但羁宦思乐境也好,觊觎貌美女郎也罢,诗中所表达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皆然心态显是力透纸背,那些寻常或普通的意象,被有规律的置放在短短八句五十六字当中,表现了一种追寻的热切和悲哀的失落。

    起联两句,交明时间和地点。叠言昨夜,更有追思不止的意思,同时给人阅读上的审美享受。这七个字,表现了一种高寒旷远、清丽婉转之感,诗作展现的是一片静谧的星空,清风泠然而至,似乎从墨蓝色的天幕后吹来。再往深处看,诗人独独写到星辰和风这两个概念性意象,是简单的随性拈来,或是具有某种丰厚的内蕴和象征。星辰在古代不仅是星星的意思,“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孟郊《感怀》),夜晚登上高楼思念往昔的美好,有岁月的意思;“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喻指辉煌的灯火;古人还称入朝为郎为“上星辰”。自然界的风有暖风、凉风、冷风、阴风等,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又有了风化、风度、风骨、黑风,甚至还暗合了男女情爱之意。这样一来,仅开头这一句,就带出了无限的遐想和疑惑。

    画楼西畔桂堂东,雕画的阁楼,以桂木为材的厅堂,极言其奢华绮丽。画楼为辅,桂堂是主,引画楼西为桂堂东穿针引线,“隐然有一人影在内”,诗人的眼光转向了桂堂,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是不在桂堂内的,他身处的环境是星辰高挂的静谧幽深的夜空下。

    后二句圆转溢辉,精工富丽,脍炙人口,是一组绝妙的对句,抒写今夕对意中人的思念。自己此刻虽然没有彩凤般的双翅,得以飞越重重阻碍与意中人相会,但相信彼此的眷恋之心当如灵异的犀角暗中相通。“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两句比喻新奇贴切,剖划深刻细致,展示了诗人抒写微妙矛盾的心理感受的高超才力。

    颈联写送钩覆射酒暖灯红之乐。送钩覆射两个游戏都是需要多人参加配合才能完成的,与前两联诗联系起来,前面还是星辰高挂,泠然清风的空旷夜幕,这里却人影憧憧,酒暖灯红。“暖”字和“红”字,一个形容春酒,一个形容蜡灯,充溢着恣荡欢笑,一派和谐景象。前后对比,令人心生不安。林庚在《唐诗综述》中说:“红是暖色,它是流动的,热闹的,所以*于复杂”,颜色的暗示性在文艺上最富感染力,诗歌中的红色有时是反着说的,古有“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斜拔玉钗灯影畔,别开红焰救飞蛾”(张祜《赠内人》),红花后面有人寂寞,红焰影中只能与飞蛾作伴,枯索之况弥观,惋伤之态弥切。满堂的红影衬托出作者的萧索孤独,一个世界中竟有反差如此大的两种景象,诗人的寂寞,是深藏在热闹里的寂寞,红,是和谐外表下的激流涌动。

    尾联回忆今晨离*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秘书省应差,开始了又一天寂寞无聊的校书生涯,而与*上的意中人则后会难期了。岂独相思苦,长叹业未成。恋情阻隔的怅惘与身世沉沦的感叹交汇于诗人胸中,使此诗的内涵和意蕴得到了扩大和深化,在绮丽流动的风格中有着沉郁悲慨的自伤意味。

    在此诗中,诗人的情感运势十分自然流畅,但如果定要深究诗里说的具体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种想象且个个都合情合理。叶嘉莹说,诗是显意识活动,词则是隐意识的。李商隐的无题诗*乎词的情境,在工整的诗歌格式下抒发的是一种词所擅长的隐约难言的显意识表达。单看这首无题诗,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第一首七律确实是很出色的爱情诗,而其内容是通过第二首七绝补充说明的。第二首无题诗(“闻道阊门萼绿华”)大致意思是说:当年常常听到人们谈论阊门中有位叫萼绿华的女子长得美丽绝伦,但总是觉得在天边那么遥远,却没想到昨晚像萧史那样参加一次豪门盛宴后,竟然产生了偷窥的冲动。诗人说的是吴宫苑内花,当然不会是花园里的花卉植物,而是如花似玉的美女。秦楼客,用萧史典故,显言己之为爱婿身份。诗意中既有寓慨,又有艳情,但主要还是表达男女之间心心相印的恋情。

    这组诗在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尤其的第一首七律,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诗中意象的错综跳跃,又使其主旨带有多义性和歧义性,诗人对心灵世界开掘的深度和广度,确实是远迈前人的,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取决于这类无题诗所产生的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唐诗鼓吹评注》:此追忆昨夜之景而思其地,谓身不能至,而心则可通也。“送钩”、“射覆”,乃昨夜之事。嗟余听鼓而去,迹似转蓬,不唯不能相亲,并与画楼、桂堂相远矣。

    《围炉诗话》:“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乃是具文见意之法。起联以引起下文而虚做者,常道也;起联若实,次联反虚,是为定法。

    《唐诗贯珠》:此诗是*上有遇追忆之作。妙在欲言良宵佳会,独从星辰说起……凌空步虚,有绘风之妙……得三四铺云衬月,顿觉七宝放光,透出上文,身远心通,俨然相对一堂之中。五之胜情,六之胜境,皆为佳人着色。且隔座分曹,申明三之意;送钩春暖,方见四之实。蜡灯红后,恨无主人烛灭留髡之会。闻鼓而起,今朝寂寞,能不重念昨夜之为良时乎?

    《唐音审体》:义山无题诗,直是艳语耳。杨眉庵谓托于臣不忘君,亦是故为高论,未敢信其必然。

    《玉溪生诗意》:一二昨夜所会时地。三四身虽似远,心已相通。五六承三四,言藏钩送酒,其如隔座;分曹射覆,唯碍烛红。及天明而去,应官走马,无异转蓬。感目成于此夜,恐后会之难期。

    《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程梦星曰:盖叹不得立朝,将为下吏也。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妙在首二句。次联衬贴,流丽圆美,“西昆”诸公一世所效。冯班:起二句妙。纪昀:观此首末二句,实是妓*之作,不得以寓意曲解。义山“风怀”诗,注家皆以寓言君臣为说,殊多穿凿。

    《唐诗笺注》:诗意*常,而炼句设色,字字不同。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此诗自炫其才,述眼前境遇,笔情飘忽。

    [阅读全文]...

2022-05-26 05:01:56
  • 心思七行无题诗三首

  • 心思七行无题诗三首

      【一】

      是啊,春花秋月,真实万千

      就在每一天的流水中,激动或伤感

      瞧,雄性的呐喊,雌性的呼唤

      交接着一个个生命的胚胎

      感怀着许多美丽

      在一页页绿色的版底里

      潜伏着一个个疯狂的利益细胞

      【二】

      天地的'无私,结缘了许多梦想

      倾听孩子们那些天真的叙说

      就在绿色中打开了心扉

      让那些温暖的阳光

      深情地抚摩着在春水中游离的美丑

      童话和寓言,被一把把手术刀

      所剖析,血色新生

      【三】

      所有的得失与真假,都在光中

      失眠?在绿色中呓语,因为

      我就是那愤怒的鼓手

      在捕捉着那一只只在叶瓣之中

      交媾的小鸟,道貌岸然了

      心灵里的那一个个最原始的思想

      和时髦观点,飘落大地……

    [阅读全文]...

2022-07-18 02:59:55
  • 无题古诗有哪些(8篇无题古诗词)

  • 在我国诗歌中,

    诗人常常以“无题”为题作诗篇。

    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

    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

    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

    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是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读读李商隐

    最著名的八首《无题》诗,

    每一首都情意绵绵。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全诗以“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

    也有人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

    《无题》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这首诗是写一位深锁幽闺的女子追求爱情而失望的痛苦,是一篇“刻意伤春”之作。

    “相思”本是抽象的概念,诗人由香销成灰联想出“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奇句,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这首诗感情深挚缠绵,炼句设色,流丽圆美。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第一首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写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

    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无题》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

    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阅读全文]...

2022-06-04 19:31:12
  • 无题组诗赏析

  • 无题组诗赏析

      草

      所有的美丽都是春的调皮!

      流浪的白云带走我的思绪,

      桃花不再让我沉迷,

      蝴蝶,别妄想我那隐身的秘密!

      烦躁少年的风筝,

      欢快的飞吧。

      可笑的`可悲,可悲的流泪!

      线断了,抓不住,

      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哭了,笑了!

      雨滴落在泛滥的记忆,

      夏日

      长发飘过你洁白的裙锯,

      蜂儿也在为你痴迷。

      十七岁的雨季啊!

      秋千上的你在念着志摩的诗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 ,

      作别西天的云彩 ……

      你曾说每朵白云都镶嵌着金边,可我却从未看见!

      夏季的雨是你的妩媚,

      我是你脚底下的那株绿草。

      秋恋

      穿越幽深的隧道

      总希望一直这样走下去,

      没有尽头 没有尽头,

      肩并着肩,手挽着手,

      走过山的那头,

      走过黄土坡,

      直到最后一口气,

      可是,

      我们都没走完那个秋天。

      冬雪

      你的足迹毫不逊色于美丽的白雪!

      雪融化后风干了所有的美丽!

    [阅读全文]...

2022-04-02 22:05:59
  • 无题六组诗

  • 无题六组诗

      1.

      夜好静

      风好凉

      念好浓

      窗外

      柔美的月光洒满一地

      穿过茫茫夜色进入我梦中的那个人

      悠悠的,绵绵的

      染绿了我的思绪

      闪亮了我的初心

      2.

      细数着岁月的小小贝壳

      流年深处一些故事

      装帧在厚厚的书册

      翻开一页又一页目录

      映入眼帘的依旧是

      那个穿过茫茫夜色进入梦中的她

      花开花落岁月依旧

      经年的容颜清淡优雅

      像丁香一样的颜色一样的馨香

      那多情的花眸飘过柔美的夜色

      像梦一样又一次芬芳了我心中的图卡

      3.

      穿过嘈杂的空隙间

      陆续的影子映入眼帘

      飘飘洒洒的名字里

      你依旧是我最喜欢看到的那个

      扎根在心底那泛黄的记忆

      仍然渗透着淡淡的思念

      那始终不能碰触的号码

      静静的封存记忆底层

      窗外

      阳光为她洒满炫目的金色

      她美丽的香唇旋起柔润的涡

      4.

      一线又一线

      彼此并肩而行

      风雨过后的岁月

      依稀可见

      时间冲淡了

      在意与不在意

      岁月的棱角一点一点磨去

      或多或少留着吧

      触疼的心

      挤走了光阴里的微笑

      梦里梦外

      花瓣在飞舞中丰满

      5.

      清晨

      一抹阳光

    [阅读全文]...

2022-03-18 01:28:42
  • 无题现代诗组诗

  • 现代诗
  • 无题现代诗组诗

      1.

      妩媚月影,

      轻抚长亭。

      幽幽石径,

      百花凋零。

      琴音凄清,

      借问浮萍。

      眉锁闲愁,

      心事难*。

      飘渺疏星,

      怎知芳情?

      楼台藏恨,

      有泪如倾。

      锦书无应,

      折煞娉婷。

      烈酒肠断,

      离苦谁听?

      2.

      离苦谁听?

      锦书难凭。

      夜冷如冰,

      直盼天明。

      伴月疏星,

      风起人惊。

      萧瑟古道,

      遍野哀鸣。

      边关初定,

      窃贼横行。

      征伐又起,

      落叶飘零。

      3.

      落叶飘零,

      国土难兴。

      戎马一生,

      壮志骤停。

      突传诏命,

      谗言随行。

      君赐臣死,

      奈何求情。

      午时方定,

      刀光剑影。

      侠士义救,

      大战长亭。

      心若寒冰,

      血溅浮萍。

      虎口脱险,

      隐姓埋名。

      4.

      隐姓埋名,

      独居山岭。

    [阅读全文]...

2021-12-06 05:23:56
无题的诗句 - 句子
无题的诗句 - 语录
无题的诗句 - 说说
无题的诗句 - 名言
无题的诗句 - 诗词
无题的诗句 - 祝福
无题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