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试题鸭的古诗

关于苏试题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试题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试题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试题鸭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4) 语录(1) 说说(2) 名言(1) 诗词(286) 祝福(1k+) 心语(55)

  •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在语文科目占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在语文竞赛中古诗词也是重头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试题及答案(通用11篇),希望大家喜欢。

      1.黑云翻( )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3.等闲识得东风雨,万( )千( )总是春。

      ——朱熹《春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贺知章《咏柳》

      5.(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6.(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橘( )时。

      ——苏轼《赠刘景文》

      8.千里( )云( )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4.借问( )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杜牧《清明》

      答案:

      墨、白

      青

      紫、红

      绿

      白、绿、红

      白、黄

      黄、绿

      黄、白

      杏花

      荷花

      桂花

      梅花

      梨花

      桃花

      菊花

      杏花

    [阅读全文]...

2021-12-21 23:20:35
  •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试题

  • 语文
  •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南宋·杨万里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唐·李绅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绝句》唐·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唐·王维

      1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唐·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

      1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汉乐府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唐·杜甫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试题]

    [阅读全文]...

2021-12-16 10:43:24
  • 五年级古诗词考试题

  • 五年级
  • 五年级古诗词考试题

      古诗词是语文学*的重点内容之一,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古诗词考试题,供大家阅读参考。

      五年级古诗词考试题:

      一、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对偶 )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反问 )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夸张 )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 )

      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拟人 )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对仗 )

      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 )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夸张)

      二、你知道下列诗句括号中的字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吗?

      江晚正愁(余)辛弃疾 落花时节又逢(君)李龟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明送(客)楚山孤温庭筠

      (故人)西辞黄鹤楼孟浩然

      西出阳关无(故人)辛渐

      却看(妻子)愁何在 妻子和儿子

      三、用线将诗题、诗句、作者连起来:

      《春晓》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回乡偶书》杜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池》 柳宗元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草》 孟浩然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不须归。

      《山行》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绝句》 杨万里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雪》 白居易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游园不值》 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歌子》 叶绍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惠崇春江晚景》张志和 停车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根据情景写诗句。

      1 、 当你看到草原上生机勃勃的小草时,你会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远眺洞庭,*静的湖面在皎洁的月光的辉映下,明亮而迷蒙,美丽的君山在其中,你不由吟道:“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3、中秋的夜晚,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祈祷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小明读了战争的资料,想起了以前那么艰苦的边塞生活,说道:“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毛毛读了古代清官们的故事,想到了那歌舞升*的迂腐生活,不禁吟起了《题临安邸 》中的诗句:“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到瀑布脚下,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来。

      7、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便是一个例子。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8、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9、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0、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满腔豪情。

      11、月亮渐渐西沉,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对我说的话,是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12、、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

      13、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如李白的《赠汪伦 》写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的《别董大 》写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写到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4、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曹植质问哥哥苦苦相逼的诗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5、导游小姜领着一队华侨周游全国。应游客的要求,需要边赏景边吟诗。猜猜看,小姜会怎么应答:站在庐山脚下,小姜吟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听到瘦西湖内的民乐演奏,小姜吟道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到高邮湖边,小姜吟道 夜半湖心明月上,还疑神女弄珠游 ……

      16、毕业在即,同学们请你在留言本上写毕业赠言。小明*时不珍惜时间,你可以送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或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寸光阴” 这句话(格言)与他共勉;小江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之情;对有远大志向的小刚,你会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来祝福他;对为你操劳的班主任老师,你会这样赞美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读书,正如宋代大文字家朱熹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光读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做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必须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正如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商山早行》的作者是温庭筠, 全诗抓住“早行” 两个字 , 真实地反映古代社会许多旅客共同的感受。

    [阅读全文]...

2022-04-29 14:44:34
  •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

  • 阅读,古诗文,中学生
  •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

      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 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 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 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 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5. 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B.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C.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6.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 B.南京 C.扬州 D.镇江

      7. 姜夔是宋代著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 B.青莲居士 C.易安居士 D.淮海居士

      8. 韩愈散文《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中的“道”,正确的解释是。

      A.道理 B.正道 C.风尚 D.世俗

      9. 苏轼《石钟山记》句子“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有__文言现象。

      A.名词作状语 B.宾语前置 C.意动 D.使动

      10.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图”一词意思。

      A. 僧人 B.塔 C.寺庙 D.禅师封号

      三、解释题(每题2分,共6分)

      11. 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选自陆游《书愤》)

      12. “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请指出其原始意义。

      13. 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中的“《书》”是指哪一部书?(选自《伶官传序》)

      四.综合题(共4分)

      14. 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他因重用伶人而荒废朝政以至身死国灭。(1分)

      2)上文加点字“原”的正确解释是。(1分)

      3)作者用“虽曰……,岂非……”的表述方式,强调的是的中心论点。(2分)

      第二部分

      一.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每题2分,共8分)

      15. 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16.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

      17. 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18. 《二十四史》中大多是后人修撰前朝历史,但其中《__》和《__》则是例外。

      二.解释下列各成语中加点词语(每题1分,共10分)

      19. 蹉跎岁月( ) 20.大巧若拙( ) 21.洞若观火( )

      22.反唇相稽( ) 23.飞扬跋扈( ) 24.匪夷所思( )

      25.负隅顽抗( ) 26.功亏一篑( ) 27.孤芳自赏( )

      28. 既往不咎( )

      三.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每一组均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错项(每题2分,共6分)

      29. A.“熙宁”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B. “贯”是穿连的意思,古人把一千个铜钿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贯”。

      C. 《山海经》、《淮南子》和《*》等都是记载了大量*神话的古代著作。

      D. “四六文”又称骈俪文,因其句式多以四、六句为主而得名。它大约产生于魏晋后,流行至清末。

      30.A.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的故事。

      B. *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其老师叫“太傅”或“少傅”,俗称“师傅”。

    [阅读全文]...

2022-06-27 03:22:56
  • 古诗《春思 贾至》阅读试题及答案推荐

  • 阅读,写作
  • 古诗《春思 贾至》阅读试题及答案推荐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9.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参考答案:

      8.(分值区域0、1、2、3、4)

      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1分) 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1分)

      9.(分值区域0、1、2、3、4)

      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2分)

      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阅读全文]...

2021-12-29 18:50:48
  • 小学生古诗词测试题

  • 小学生
  • 小学生古诗词测试题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以下是小学生古诗词测试题,欢迎阅读。

      1、( ),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2、天似穹庐,( ) 。天苍苍,野茫茫,( ) 。《敕勒歌》北朝民歌

      3、( ) ,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 ) 。《回乡偶书》贺知章

      5、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 ,谁言寸草心, 。《游子吟》孟郊

      8、( ) ,桂树何团团。( ) ,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

      9、(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10、( ),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11、(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12、*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早发白帝城〉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 )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14、(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15、( )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17、( ),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悯农〉李绅

      18、( ),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0、( 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 ,沙暧睡鸳鸯。〈绝句〉杜甫

      21、(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22、( ),一岁一枯荣。( ) ,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3、空山不见人,( ) 。〈鹿柴〉王维

      24、( ) ,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

      25、( )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26、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王昌龄。

      27、( *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

      28、停车坐枫林晚,( ) 。〈山行〉杜牧

      29、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 何时复西归 ) ?( 少壮不努力 ) ,( 老大徒伤悲 ) 。〈长歌行〉汉乐府

      30、( ),一行白鸳上青天。〈绝句〉杜甫

      31、( 独 坐 幽 篁 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 月 来 相 照 ) 。〈竹里馆〉王维

      32、墙角数枝梅,( ) 。遥知不是雪,( )。〈梅花〉王安石

      33、( )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石灰吟〉于谦

      34、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3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 ,( )。〈七步诗〉曹植

      36、( ),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37、(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38、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题西林壁〉苏轼

      39、( ) ,只是*黄昏。〈乐游原〉李商隐

      40、( )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 白

      41、(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2、*明寻白羽,( )。〈塞下曲〉卢纶

      43、( 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刘禹锡

      44、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不须归 ) 。〈渔歌子〉张志和

      45、( 千 山 鸟 飞 绝 )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 钓 寒 江 雪 ) 。〈江雪〉柳宗元

      46、(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

      47、柴门闻犬吠,( 风 雪 夜 归 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48、( )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 。〈竹石〉郑燮

      49、( 众 鸟 高 飞 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只 有 敬 亭 山 ) 。〈独坐敬亭山〉李白

    [阅读全文]...

2022-05-03 02:29:54
  • 《守株待兔》试题

  • 《守株待兔》试题

      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检查参考者的学*能力和其它能力。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守株待兔》试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株——(树桩子)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放下)

      ③冀复得兔:冀——(希望)

      ④因释其耒而守株:耒——(种田用的农具)

      2、“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________(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ǒu zhū dài tù

      suàn shì

      jì suàn

      cónɡ cǐ

      shù zhuānɡ

      féi pà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守()朱()

      宋()株()

      诗()领()释()

      待()颈()择()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兔走触株,___________。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守株待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感悟。

      1、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争()斗

      ()吞()咽

      ()假()威

      ()飞蛋打

      ()鬼()神

      ()目寸光

      六、《守株待兔》中的种田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八、写作练*。

      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守株待兔》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第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种田人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是不对的,《守株待兔》位于本单元第二篇,上承《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下跟《亡羊补牢》。它处于由知识的学*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阅读全文]...

2021-12-30 02:02:06
  • 阅读试题及答案:美丽诗经

  • 阅读,美丽,诗经
  • 阅读试题及答案:美丽诗经

      下面短文,完成下题9——11

      美丽《诗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忄刘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9.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10.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11.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参考答案:

      9【答案】 C【解析】 C项是一种现象,不是依据。

      10【【答案】 D解析】 题目为“美丽《诗经》”。加上最后一段的归结就可得出答案。A项“天堂的三个元素”是作者对本诗的评价,不是针对所有诗歌;B项作者并没有否定《小雅·采薇》的美,个人喜好而已;C项“无关紧要”错。

      11【答案】 A【解析】 B项作者并不反对对《诗经》的学术研究;C项在学术界存在,但说“现在依然十分严重”过于武断;D项以偏概全。

    [阅读全文]...

2022-03-31 15:50:37
  • 小学六年级诗词试题

  • 小学六年级诗词试题

      我国古代的诗词知识博大精深,值得我们深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诗词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我会和古人对诗词。(12分)

      1、 ,万条垂下绿丝绦。

      2、 ,飞入寻常百姓家。

      3、 九曲黄河万里沙, 。

      4、 ,人迹板桥霜。

      5、 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 。

      6、 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 。

      7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 。

      8、______________ ,北风吹雁雪纷纷。

      9、______________ ,树阴照水晴柔。

      10、春潮带晚来急, 。

      11、_____________ , 麦花雪白菜花稀。

      12、_________________ ,西湖歌舞几时休?

      二、我会选。( 20分)

      1。“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

      A王勃、王安石、杨万里、张志和

      B杨炯、卢照邻、柳宗元、王勃

      C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2。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其诗多以歌咏( )为主。人称诗佛。

      A、山水田园 B、沙漠边塞 C、百姓生活

      3、。 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_”。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山重水复疑无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缘身在此山中。

      C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4。 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很快解开了这道难题。

      A、润物细无声 B、山重水复疑无路 C、欲把西湖比西子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诗写的'是哪个名胜?

      A、恒山 B、泰山 C、庐山

      6。把“春风”比作剪刀的是一下哪首诗?( )

      A、《赋得古原草送别》 B、《咏柳》 C、《江畔独步寻花》

      7。 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

      A、王维 B、杜牧 C、李贺

      8。 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这首诗是( )

      A、叶绍翁《游园不值》 B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C、杜甫《绝句》、

      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作者是( ),这首诗的题目是( ),写的是( )季节。

      A、韩愈、《早春》、春 B、王安石、《梅花》、冬

      C、杜牧、《清明》、春

      10。《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三.我会把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8 分)

      野旷天低树 苏轼 《竹里馆》

      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明月来相照 王维 《宿建德江》

      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阅读全文]...

2022-06-16 01:50:24
  • 中华诗词试题答案

  • 中华诗词试题答案

      v题目;“清明时节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路上行人欲断魂

      v题目:“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牧童遥指杏花村

      v题目:“日暮汉宫传蜡烛”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轻烟散入五侯家

      v题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哪位词人那首词?

      答案:李清照《武陵春》

      v题目:“何须倩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的花指的是

      答案:桂花

      v“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不辞长作岭南人

      v罗隐的《蜂》“不论*地与山尖”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无限风光尽被占

      v题目:“采得百花成蜜后”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为谁辛苦为谁甜?

      v题目:“李欣《故人从军》闻道玉门犹被遮”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应将性命逐轻车

      v题目: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半入江风半入云

      v题目“此曲只应天上有”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人间能得几回闻

      v题目:王安石《春夜》“金炉香尽漏声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剪剪轻风阵阵寒

      v“春色恼人眠不得”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月移花影上栏杆

      v题目:“相见争如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有情何似无情

      v题目:“可怜荒古龚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形容的是哪位诗人?

      A杜甫B苏轼C[李白]

      v“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东风指的是什么?

      A水淹七军B草船借箭C《火烧赤壁》

      v题目:《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红星乱紫烟

      v题目: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正确的下句是什么?

      答案:白云深处有人家

      v题目:苏轼“明月几时有“正确下句是什么?

      答案:把酒问青天

      v题目:洛阳城东桃李花”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飞来飞去落谁家

      v题目;洛阳女儿惜颜色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案:坐见落花长叹息

      v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请接下一句

      答案:东风无力百花残

      v“春蚕到死丝方尽”,请接下一句

      答案:蜡炬成灰泪始干

      v“晓镜但愁云鬓改”,请接下一句

      答案:夜吟应觉月光寒

      v“蓬山此去无多路”,请接下一句

      答案:青鸟殷勤为探看

    [阅读全文]...

2022-03-20 11:11:04
苏试题鸭的古诗 - 句子
苏试题鸭的古诗 - 语录
苏试题鸭的古诗 - 说说
苏试题鸭的古诗 - 名言
苏试题鸭的古诗 - 诗词
苏试题鸭的古诗 - 祝福
苏试题鸭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