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鹅的手语操

关于古诗鹅的手语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鹅的手语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鹅的手语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鹅的手语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 语录(42) 说说(2) 名言(1k+) 诗词(81) 祝福(201k+) 心语(19k+)

  • 手语操策划书

  • 书信
  • 手语操策划书(精选8篇)

      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工作内容,有新的工作目标,何不赶紧趁现在写写策划书。好的策划书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手语操策划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大学生课余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弘扬心理文化,更好的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院心育部与心理咨询中心决定举办手语操比赛。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院心育部.心理咨询中心

      承办单位:院学生会心理健康服务部”心育部”

      协办单位:各系心理健康服务部,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馨协”

      二、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将爱传递。

      三、活动时间

      待定

      四、活动地点

      系部预选地点由系部自行决定,全院性比赛地点待定。

      五、参赛方法

      1、各系自行组织排练:首先由各系心育干部带领系心育委员学*。然后由心育委员组织班级内排练,最后进行系部预选。

      2.根据系部预选结果进行彩排活动(时间待定)从而选出优秀的系部进行全院比赛。(会刷下一些做的不好的系部)

      3、参赛曲目:《相亲相爱一家人》、《感恩的心》、《我真的很不错》、《阳光总在风雨后》、《朋友》、《隐形的翅膀》、《爱的奉献》、《生死不离》、《承诺》等。

      4、比赛形式:各参赛队伍按照抽签顺序依次登台表演,每支参赛队的表演可有前旁白、朗诵或舞蹈、演唱等形式进行。

      六、奖项设置:

      待定

      七、评分标准:

      1、手语表现:手语动作准确到位,能跟上音乐节拍,流畅、整齐。

      2、表演形式: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穿插有旁白、朗诵、舞蹈、演唱等。

      3、现场感染力:手语表演感情到位,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能调动现场观众的气氛。

      4、人数:根据各系人员而定。

      5、队形:队形变化自然、流畅。

      6、服装及精神面貌:精神风貌良好,、整洁、大方,能较好配合表演主题。注:手语操表演所需道具和光盘自备;若对比赛有其他疑问,请及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心联系。联系电话:

      5、系部自行组织手语操纳入心理老师考评。根据系部手语操表演情况给予加分。

      一、活动主题:

      让爱温暖寒冬

      二、活动背景:

      在我们周围,生活着一群人,或许和我们差不多大,或许是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有些,也可能已经成家立业。他们每天用最阳光的微笑去聆听自然的声音,用最乐观的精神向世界诉说他们的梦想。虽然他们不可能听见、也不可能看见,但他们用来自心底的呼喊激励着人生路上的每一次前行。他们就是聋哑残疾人。面对这千年极寒,更让人感到寒冷的是内心的无助,让我们去了解他们的世界,奉献我们的爱心,给生命一次机会、助他们一次未来。

      三、主办单位:

      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阳光委员会

      四、承办单位:

      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阳光委员会

      五、活动时间:

      初赛12月4日下午3点决赛12月18日晚7点半

      六、活动地点:

      初赛三号楼前喷泉广场决赛李秀厅(暂定)

      七、活动对象:

      各阳光团支部及阳光团工委各部人员

      八、比赛内容:

      1、个人或集体可以用小品、情景剧、哑剧、歌舞剧等艺术表现手法以手语的形式表演以“爱”为主题的节目。体现“爱”的含义,表现出自己的认识。

      2、感受聋哑人的生活,学会关爱他人,并在比赛过程中形成团队意识。

      九、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宣传安排

      1、与阳光团工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及各学院联系,进行对关于此次活动进行宣传并对本次手语操比赛进行宣传设立宣传点,以海报、宣传手册等形式进行前期宣传(宣传计划见附页活动流程图)。

      2、召开各支部义务服务队队长会议,交代活动安排,并对此次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商讨,让各院做好工作配合。

      3、与校广播*系,以广播的形式,进行同步宣传,播放关注残疾人的公益短片等等在前后期进行宣传以扩大活动的知名度。

    [阅读全文]...

2022-02-10 05:54:41
  • 古诗版清明手指操113句

  • 清明,清明节,祝福
  • 中班教案:古诗《清明》

      古诗《清明》大家知道多少呢,应该怎么来教学呢?

      一、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将如期而至了。清明节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阐释与表达系统,深入细致地融入民众生活。清明祭祖是中华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清明扫墓不仅是人们从感情上与祖先相联系,也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华古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作为一线的'教师将清明传统与古诗巧妙地结合,使幼儿在诗情画意里感受由中华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体验清明的民族文化传统,使幼儿性情得以陶冶,真正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与传承。

      二、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俗。

      三、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阅读全文]...

2022-07-05 17:53:36
  • 鹅鹅鹅古诗

  •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2、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赏析: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阅读全文]...

2022-03-29 20:58:59
  • 咏鹅古诗

  • 写作
  • 咏鹅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鹅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诗人把在碧波中嬉戏鸣叫的白鹅那种活泼悠然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绝。相传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

      原文: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更多骆宾王的诗:

      1、《过张*子墓》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

      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

      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

      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

      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2、《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

      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

      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

      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

      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

      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之已奏;

      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阅读全文]...

2022-06-03 08:17:38
  • 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

  • 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

      “鹅!鹅!鹅!”

      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鉴赏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40~?),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七岁时因作《咏鹅》诗而有”神通“之誉,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其诗气势充沛,挥洒自如,富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诗善歌行体,有《骆临海集》。

      《咏鹅》赏析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原文大意

      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诗意:

      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向天唱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阅读全文]...

2022-04-02 10:45:08
  • 咏鹅古诗

  •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阅读全文]...

2022-04-19 13:03:37
  • 咏鹅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 古诗文
  • 咏鹅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鹅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赏析:

      这首诗歌相传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少年时期的作品,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鹅儿戏水图,有形象,有声音,有色彩,有动态,如在眼前,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

      学*这首诗歌,可以依循鹅的形象→声音→色彩→动态的思路来理解:

      形象生动

      诗歌一开始就以“鹅,鹅,鹅”的连续反复,突出了描写对象。鹅在禽类当中,体大身健,尤其是长长的颈项更是别具特色,所以诗人抓住特征,突出了鹅的“曲项”——鹅的颈项长长的,本来并不弯曲,因为它要唱歌,这才弯曲着颈项,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可爱了。

      声音嘹亮

      如上所述,鹅儿弯曲起长长的颈项,大概憋足了内劲吧,突然爆发出来——“向天歌”,向着高高的天空鸣叫,唱的什么“歌”只有鹅儿自己知道,但这鸣声激越嘹亮,发散四方,使我们如同直接听到,而且仿佛回荡在耳际,经久不歇……

      色彩分明

      色彩分明,美丽和谐,是这首诗的重要特色。“白毛”和“绿水”映衬分明,“红掌”和“清波”相映尽致,鹅儿的白毛使绿水更绿,而一潭绿水又使白毛更白;同样,鹅儿的红掌与绿水的清波互相映现,多么美妙。如果诵读诗篇,体味色彩,你就会感到“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不仅色彩分明,而且和谐统一,让人觉得很美很美呢。

      动态逼真

      这首诗歌固然把鹅儿的形态描绘得非常生动,而形态与动态又紧密关联,“曲项”是在绘形,何尝不是写动?鹅儿长长的颈项弯曲起来了,为的是爆发出嘹亮的鸣声。尤其是下面的“浮”和“拨”两个动词,更是写足了鹅儿的动态了——绿水悠悠,鹅儿浮游其中,多么自由自在啊!鹅儿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悠悠绿水,激荡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躯体不断前行,又多么快乐!“浮”含游,“拨”含行,二者连成一体,再加上“向天歌”,简直逼真如画了。

      诵读这首诗歌,我们不难从中体味到童趣。在儿童眼里,鹅鸭嬉戏,猫狗相斗,乃至蚂蚁搭桥等等,无不充满情趣,妙在诗人仔细观察,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以诗的语言画出“鹅儿戏水图”,因而更加富有感染力了。

      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1.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2.拨:划动。

      赏析:

      鉴赏三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鉴赏二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鉴赏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阅读全文]...

2022-04-19 15:42:43
  • 有关天鹅的古诗词

  • 文学
  • 有关天鹅的古诗词

      天鹅为鸭科中个体最大的类群。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多数是一夫一妻制,相伴终生。求偶的行为丰富,雌雄会趋于一致的做出相同的动作,还会体贴地互相梳理羽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天鹅的古诗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海东青行

      清代:乾隆

      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

      摩空健翮上层霄,千里下击才一瞥。

      当其脱韝始纵时,风力未会迟飞掣,

      群燕缘扑或坠落,何异淮阴胯下气且折。

      鹰鹯之雏可罹(四童),海青之雏得未逢,

      闻之育卵大海东,追逐天鹅入云中,

      回顾忽失故国踪。海东青,

      尔不远为利,尔不高腾空,

      安得受制于人垂头仰饲居樊笼!

      王孙莫恨未央宫!

      八月二十三夜梦中作

      宋代:陆游

      道士上天鹅一只,老僧住庵云半间。

      去来尽向无心得,痴黠相除到处闲。

      江山千里互明晦,鱼鸟十年相往还。

      高岩缥缈人不到,醉中为子题其颜。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三

      宋代:汪元量

      每月支粮万石钧,日支羊肉六千斤。

      御厨请给葡萄酒,别赐天鹅与野麕。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九十

      宋代:汪元量

      雪子飞飞塞面寒,地炉石炭共团栾。

      天家赐酒十银瓮,熊掌天鹅三玉盘。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九十六

      宋代:汪元量

      夜来酒醒四更过,渐觉衾裯冷气多。

      踏雪敲门双敕使,传言太子送天鹅。、

      白海青

      宋代:仇远

      素禽敏疾出扶余,六翮双拳胆气麄。

      海外天鹅能独击,云间后鹘敢齐驱。

      {扌雙}身直上非无见,恋主归来不待呼。

      渭水鹰扬亦如何,好将粉墨写成图。

      契丹风土歌

      辽朝:萧总管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

      *沙软草天鹅肥,胡儿千骑晓打围。

      旗低昂围渐急,惊作羊角凌空飞。

      海东健鹘健如许,上风生看一举。

      万里追奔未可知,划见纷纷落毛羽。

      *章俊味天下无,年年海上驱群胡。

      一鹅先得金百两,天使走送贤王庐。

      天鹅之飞铁为翼,射生小儿空看得。

    [阅读全文]...

2022-05-04 05:57:15
  • 《咏鹅》古诗全诗赏析

  • 文学
  • 《咏鹅》古诗全诗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鹅鹅鹅古诗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咏鹅 》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2、项:颈的后部。这里代指脖子。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

      《咏鹅》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咏鹅》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咏鹅》鉴赏一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诗中,小作者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态,去理解和观察鹅,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鹅的叫声说成是“歌”等。同时也把色彩的对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现传达的丰富和全面。“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相映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艺术上,这首诗都是堪称一绝的。

      《咏鹅》鉴赏二

      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第一句三个“鹅”字,是诗人对鹅的亲切呼唤,也可以理解为模仿鹅的叫声。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曲,弯曲。项,就是脖子。曲项,弯着脖子。歌,唱歌。这两句让人想象出,一个7岁的儿童在对鹅作诗,他指着鹅说:鹅,鹅,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一下子抓住鹅脖子长的特征,写出它欢叫时洋洋自得的神态。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咏鹅》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阅读全文]...

2022-05-25 08:16:21
  • 关于夏天的鹅古诗83句

  • 夏天,经典
  • 写鹅的优美诗句有哪些

      1、题鹅——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2、晋·庾悦鹅炙——孙元晏

      春暖江南景气新,子鹅炙美就中珍。

      庾家厨盛刘公困,浑弗相贻也恼人。

      3、道州北池放鹅——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

      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

      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4、鹅儿——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5、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池鹤八绝句·鹅赠鹤——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7、池鹤八绝句·鹤答鹅——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阅读全文]...

2022-04-14 03:13:21
古诗鹅的手语操 - 句子
古诗鹅的手语操 - 语录
古诗鹅的手语操 - 说说
古诗鹅的手语操 - 名言
古诗鹅的手语操 - 诗词
古诗鹅的手语操 - 祝福
古诗鹅的手语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