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兆濂描写凫峪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牛兆濂描写凫峪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牛兆濂描写凫峪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牛兆濂描写凫峪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关于牛的古诗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牛的古诗?今年是牛年,牛在我们的生活在除了用来食用外,还是农村人们的农活好帮手,是勤劳的象征。那么古人眼中的牛又是如何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牛的古诗,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阅读吧。
1、唐·李白《咏石牛》
此石巍巍活象牛,埋藏是地数千秋。风吹偏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芳草齐眉弗入口,牧童扳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
2、宋·陆游《饮牛歌》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3、唐·李涉《牧童词》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4、宋·李纲《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5、明·高启《牧牛词》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1、《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鲁迅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臧克家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苏轼《咏海南》
3、五歌·放牛【唐】陆龟蒙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
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4、病牛【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夜泊牛渚
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春分好兆头古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分好兆头古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贺知章《咏柳》
吹面不寒杨柳风,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5、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崔涯《咏春风》
动地经天物不伤,高情逸韵住何方。
扶持燕雀连天去,断送杨花尽日狂。
绕桂月明过万户,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虽是无心物,借便吹教到帝乡。
9、白居易《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10、冯延巳《舞春风》
严妆才罢怨春风,粉墙画壁宋家东。
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燕燕巢时帘幕卷,莺莺啼处凤楼空。
少年薄幸知何处,每夜归来春梦中。
11、李咸用《春风》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发生宁有异,先后自难同。
辇草不消力,岩花应费功。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
12、罗邺《春风》
每岁东来助发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
帘透骊宫偏带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
13、罗隐《春风》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14、齐己《春风曲》
春风有何情,旦暮来林园。不问桃李主,吹落红无言。
15、唐彦谦《春风四首》
春风吹愁端,散漫不可收。不如古溪水,只望乡江流。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幼学琼林·卷一·地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夫尚俭者开福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魏书·列传·卷五十》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明夷待访录·原君》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不能兆其端者菑及之。——《管子·侈靡》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李隆基《端午》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尚书·商书·仲虺之诰》
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举觯拟京兆,立的成复易。——左思《娇女诗》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毛文锡《柳含烟·章台柳》
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苏洵《管仲论》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全祖望《梅花岭记》
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梁启超《少年*说》
光际唐虞开景运,辉联奎壁兆文明。
故帝者因天地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与推移,何以核诸?——张衡《西京赋》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左丘明《吴许越成》
百未发一,财已盈兆。——李朝威《柳毅传》
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刘向《九叹》
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屈原《九章》
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雠也。——屈原《九章》
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苏轼《范增论》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王禹偁《待漏院记》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柳宗元《梓人传》
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韩愈《祭十二郎文》
世为京兆长安农夫。——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李商隐《李贺小传》
枉劬劳,不坚牢,钱财人口皆凶兆,一旦祸生福怎消?——陈草庵《中吕·山坡羊》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左思《三都赋》
盖亦明灵之所酬酢,休徵之所伟兆。——左思《三都赋》
是以兆朕振古,萌柢畴昔。——左思《三都赋》
兆惟奉明,邑号千人。——潘安《西征赋》
升曲沃而惆怅,惜兆乱而兄替;枝末大而本披,都偶国而祸结。——潘安《西征赋》
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班固《幽通赋》
或如龟拆兆,或若卦分繇。——韩愈《南山诗》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李白《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杨广《饮马长城窟行》
冬至瑞雪兆丰年古诗大全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瑞雪兆丰年古诗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1、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文天祥《十一拍》
2、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3、冬至日光白,始知阴气凝。——孟郊《寒江吟》
4、今日冬至阳始回,客中无赖废持杯。——陈高《冬日夜梦中得句因续成之》
5、冬至之后江上春,来车去马秦淮滨。——朱升《赋梅花初月酬汪古义诸公》
6、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杜甫《冬至》
7、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杜琼《雪屋记》
8、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陆游《辛酉冬至》
9、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元稹《书异》
10、冬至思吾侄,樊川示阿宜——许月卿《甥馆五首·冬至思吾侄》
11、索居共谁语,煮药作冬至。——罗公升《冬至》
12、客中冬至夜偏长,寒炉坐拥待晨光。——杨慎《定风波·沾益冬至》
13、建昌冬至益王宫,剑佩趋朝礼半同。——李梦阳《旴江小至》
14、冬至,亚岁,日初长。——尤侗《河传·其十一·十一》
1、冬至甲子夜,一叶开尧蓂。——章粲《絜矩书院示学子》
2、授时历进当冬至,太史舁官*御前。——张昱《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其十二》
3、去冬冬至。刚雪霁梅花,山楼残醉。——毛奇龄《桂枝香·姜桐音芳树斋留别》
4、去岁冬至日,拜我立我旁。——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5、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龙辅《冬至》
6、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实语。——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冬至寒食一百五》
7、光阴老尽世间人,冬至寒食一百五。——释文礼《偈二首·黄钟才起时》
8、冬至阳春节气新,孤舟万里泪盈巾。——孟洋《冬至述怀》
9、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殷尧藩《冬至酬刘使君》
10、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重阳见菊占冬晴上熟》
11、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雪晴》
12、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张耒《冬至后三日三首·水国过冬至》
13、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14、去年至日犹从俗,今年至日曾无肉。——王洋《*冬至祭肉未给因叙其事》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
忽忽穷愁泥**!
江上形容吾独老,
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
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
路迷何处望三秦?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李纲《病牛》阅读答案
《病牛》是宋朝诗人李纲的诗作。诗人“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该诗以病牛自抒晚年的心志,表示忠心祖国、报效众生的信念决不动摇,体现了贵为宰相的博爱无私的仁者情怀。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注释]
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被贬武昌时所作。
⑴实千箱:极言生产的粮食多。实:充实,满。箱:装粮的容器。一说同“厢”,指官府的仓房。
⑵复:又,再。伤:哀怜,同情。
⑶但得:只要能让。
⑷众生:大众百姓。
⑸不辞:不推辞。
⑹羸(léi)病:瘦弱有病。残阳:夕阳,即快要下山的太阳。此处既烘托凄凉气氛,又喻指作者晚年。
《病牛》阅读题
(1)本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但得众生皆得饱”一句看似*常,实则意旨深远,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病牛》阅读答案
(1)①比喻。诗题《病牛》,实非写牛,而是诗人自喻坎坷与艰辛。
②设问。第一、二句提问:勤恳为大众耕作的牛,为什么在“力尽筋疲”之后,却没有人理解和同情它呢?第三、四句作答,作者直抒胸臆:只要“众生皆得饱”,即使“赢病卧残阳”也在所不辞。
③拟人。第三句,把牛人格化,连用两“得”字,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④夸张。首句两个“千”字,极力夸张,互相对照,写出了牛的辛劳,也突出了牛的功绩。(意对即可)
(2)全诗以病牛的口吻自问自答。一、二句提问,耕田千亩的病牛为什么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第三句“但”字一转,情绪由悲凉转为激昂,作者直抒胸臆:只要能够对国家民族和老百姓有利,使“众生得饱”,那么,即使是累伤病倒在夕阳残照之中也无怨无悔!“但得众生皆得饱”一句连用两个“得”字,语气强烈,表现了诗人心忧黎庶、普济众生、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境界。(意对即可)
《病牛》作者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人。1112年(政和二年)进士。官至太常少卿。靖康元年,金兵初围开封,他坚决主战,阻止钦宗迁都,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击退金兵。后被贬。高宗时任宰相,主张用两河义军收复失地,在职七十余日即被罢,后任湖广宣抚使等职。
《病牛》译文
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病牛》赏析:
《病牛》是宋朝诗人李纲的作品。诗人“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病牛》既是成功的咏物诗,更是杰出的言志诗,为后世所传诵。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关于牛的诗句古诗大全
1、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李东阳《北原牧唱》
2、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宋无《老牛》
3、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储光羲《牧童词》
4、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陆龟蒙《五歌·放牛》
5、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张籍《牧童词》
6、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陆龟蒙《五歌·放牛》
7、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李涉《牧童词》
8、牛背儿童自放歌,头头注涧复逾坡。——陆师《骑牛歌》
9、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张籍《牧童词》
10、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臧克家《老黄牛》
11、问渠何法牛驯扰,鞭挞无惊刍牧多。——陆师《骑牛歌》
12、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李涉《牧童词》
13、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陆游《饮牛歌》
14、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高启《牧牛词》
15、大牛隐层坂,小牛穿*林。——储光羲《牧童词》
16、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元结《将牛何处去》
17、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顾况《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18、官牛官牛驾官车,浐水岸边般载沙。——白居易《官牛》
19、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臧克家《老黄牛》
20、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元稹《田家词》
21、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高启《牧牛词》
22、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陆游《饮牛歌》
23、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孔*仲《禾熟》
24、鼻之柔也,以绳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黄庭坚《画牧牛赞》
25、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元稹《田家词》
2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醉酒歌》
27、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元稹《田家词》
28、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梅尧臣《耕牛》
29、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李白《咏石牛》
30、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元稹《田家词》
31、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李纲《病牛》
32、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陆游《饮牛歌》
33、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高启《牧牛词》
34、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李纲《病牛》
关于《迢迢牵牛星》古诗赏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迢迢牵牛星》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是借助古老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反映爱情生活的诗篇。
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的记载是《诗经》。《诗经·小雅·大东》一诗写道:“维天有汉(汉,天河也),监亦有光。跂(q 隅,边)彼织女,终日七襄(襄,次或行)。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W n明亮意)彼牵牛,不以服(服,驾)箱(车箱)。”⑴意思是说,在天上有一条银河,看得见它发出清彻的光。河这边有一位勤劳的织女,每天织出锦纹七行。虽说每天织出七行,却不能反复地织成锦章。因为银河那边有牵牛郎,却不能用来驾车箱。这几句诗是写织女对心中人恋念。《迢迢牵牛星》化用了《诗经》这一内容,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更具体了故事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哀怨,而且感情描写更细腻,艺术手法更完美,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及写作特色。
这首诗,整体来看是从织女的角度写。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情人眼里的咫尺天涯。牵牛郎,既是“河汉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汉女”心中的牛郎。这第一句是立足织女的感觉来写,第二句才正面写织女。这一二句诗就为后文的种种场面描写、情思描写而张了本。“皎皎河汉女”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是为后文的“清且浅”做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诗的五六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思念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写景句。“古诗十九首”擅长借景抒情,情寓景中,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绪,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中写的景,“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以涉足而过,但为何织女反而感到“迢迢”呢?原因是“思情”的缘故,因可望不可即,而咫尺胜天涯。这样就更加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更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借景衬情,借景写情,景语即是情语,从而使诗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
最后两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情意。诗句委婉含而不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无限空间,让读者去思索、去想象、去体味,“河汉女”在爱情上的爱慕、思念、渴望的甘苦。正如古人读“古诗十九首”时的评语那样:“诗思深远而有余意”⑵。
《迢迢牵牛星》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人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伴侣,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这首诗在艺术特色上为表达天上悲情人间写照的主题,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首先,运用浪漫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诗用浪漫手法借天上的故事来喻现实生活,抒发了织女的别恨哀怨及向往夫妻团聚的感情。诗的联想也十分丰富,写人、写景、写情、写感,几乎是句句明写织女,而又句句不离牛郎。好似随意而实则匠心独运,“文温以丽,意悲而远”⑶。其次,抒情和写景的结合。诗不拘于神话传说的故事,而立足于写织女的感情。不仅通过织女怅望牛郎、无心弄机杼、泣泪落如雨、脉脉不得语等场景描写来揭示织女的心情感受,抒发织女的离情别绪,也注意了和景物描写结合起来,通过“皎皎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等景语的衬托和渲染,来达到抒**感的目的。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诗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却又谐调一致,浑然一体。再次,诗的语言优美自然、精炼工切而又富于蕴味。尤其诗中“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不论是对写景还是对抒情,都十分精练准确,蕴味无穷,妙不可言。景新意深,全诗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不愧为古五言诗成熟之作。因而,古人在读“古诗十九首”诗说:“学者当以此等诗常自涵养,自然笔下高妙。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是*一个充满神气色彩的古典故事。牵牛星即,在银河东。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座的名称,可就因为这种传说成为了人们羡慕而又伤感的神仙眷侣。
首先诗篇用字恰到好处,从“皎皎”、“纤纤”我们可以想到织女的美貌——“静女其淑”吧。每一句诗词都押韵,使诗本来的意境又有了新的升华。其次短短的五十个字却写出了一种由悲和泪交织而成的感情。“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难道“迢迢”的只有“牵牛星”;“皎皎”的只有“河汉女”吗?前者“迢迢”不正说明后者从未断过的思念吗;后者“皎皎”不正映衬前者每到夜深人静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那份苦楚吗?挺喜欢“脉脉”这个词语,将伤感似乎委婉却又直接的宣泄出来。“斜昏脉脉水悠悠”同样的伤感,同样的意境,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刻苦铭心……
关于他们有太多的眼泪需要我们去流,感情需要等待、交流、付出……试想古代,牛朗好比流落在千里之外的不归之人,织女则是一位美貌思妇。那种复杂而又多味的情感岂可能简简单单的就表达出来?然而此时最怕,的就是思念,就是等待。内心是多么的寂寞:也许是“肠断白蘋洲”的伤痛,也许“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吧……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她选择等待!为爱等待!她的泪如雨般的洒落,因为太多美好的回忆又重新飞过她的脑海。她曾经为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放弃了一切,放弃了所有,她在等待!她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是别离,但她相信她的等待!
有人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但!浩瀚的“银河”又怎可能“清且浅”?她也想迈步踏过银河,可她发现一切都是徒劳的,也是没必要的。因为他们的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彼此相伴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所以即使一水相隔,也阻隔不了他们的情意,即使“脉脉不得语”,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只要彼此都好,一切也就够了。秦观在《鹊桥仙》也有这样的感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是啊,“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迢迢牵牛星⑴
迢迢牵牛星⑵,皎皎河汉女⑶。
纤纤擢素手⑷,札札弄机杼⑸。
终日不成章⑹,泣涕零如雨⑺。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⑻?
盈盈一水间⑼,脉脉不得语⑽。
作品注释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tiá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3、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汉,即银河。
4、擢(zhuó):摆弄的意思。素:白皙。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5、札(zhá)札:这是一个象声词。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弄:摆弄。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6、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7、涕:眼泪。零:落下。
8、去:间隔。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能有多远啊?
9、间(jian第四声):隔,之间。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0、脉脉(mò mò):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白话译文
(看那天边)遥远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创作背景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关于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作品鉴赏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此诗描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1、《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3、皎皎:明亮。河汉:即银河。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4、擢:伸出。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5、札札弄机杼: 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6、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7、零:落。
8、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
9、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0、脉脉:含情凝视的样子。
11、素:白。
12、涕:眼泪。
13、章:指布匹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4、间:隔。
译文: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
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正摆弄着织机(织布),
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
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
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
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赏析: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宾牛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诗经·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古郎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朝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迢迢牵牛星古诗鉴赏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迢迢牵牛星古诗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
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如同下雨般零落。
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虽然只相隔了一条银河,但也只能含情脉脉相视无言。
注释:
迢(tio)迢:遥远的样子。牵牛星:河鼓三星之一,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汉,即银河。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zhu):引,抽,接*伸出的意思。素:洁白。
札(zh)札:象声词,机织声。
弄:摆弄。
杼(zh):织布机上的梭子。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涕:眼泪。零:落下。
清且浅:清又浅。
相去:相离,相隔。去,离。复几许:又能有多远。
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一说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
一水:指银河。
间(jin):间隔。
脉(m)脉:含情相视的样子。一作默默,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赏析: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抒发了因遭受挫折而忧伤的。
诗一开篇,先写织女隔银河怅望对岸的牛郎。迢迢是织女心里的'感觉,眼里的咫尺天涯。牵牛郎,既是河汉女眼中的牛郎,也是河汉女心中的牛郎。这第一句是立足织女的感觉来写,第二句才正面写织女。这一二句诗就为后文的种种场面描写、情思描写而张了本。皎皎河汉女是写景也是写人。皎皎不仅写出了银河的清亮,也是为后文的清且浅做铺垫,同时也写出了织女整体形象的娇美姿态。
接下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不成章;她整天郁闷不乐,泪流如雨。织女劳而无功,眼泪如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织女在着她的牛郎的缘故,她身在此而心在彼。诗明写织女,却暗联牛郎,意在点出织女的心理活动,说明织女无果的原因。这两句诗,也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汉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这首诗感情浓郁,真切动人。全诗以物喻人,构思精巧。诗主要写织女,写牵牛只一句,且从织女角度写,十分巧妙。从织女织布不成章,到泪如雨,再到不得语,充分表现了分离的悲苦。诗对织女的描写很细腻,抓住了细节,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时,札札弄机杼又是动态的描写。这样,就在这样的描写中跃然而出。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音节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自然而贴切地表达了物性与情思。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牛兆濂描写凫峪的古诗
牛年好兆头的古诗
小凫的古诗
濂溪的古诗
濂泉的古诗
高濂的古诗
濂溪公园的古诗
关于凫庄的古诗
高濂的诗词
描写野凫的古诗
含兆兆的古诗词
含兆的古诗
兆丰的古诗
有兆的古诗
带有凫的古诗词
带濂溪的古诗词
带有濂字的古诗词
关于鱼凫文化的古诗
带兆的古诗
叶兆芳的古诗
古诗文对鸭的雅称凫
皇藏峪的古诗
赞库峪河的古诗
兔起凫举的古诗原文
瑞兆的古诗
含有家峪的古诗
赞美水濂山的瀑布古诗
咏嘉峪关的古诗
有关皇藏峪的古诗
写嘉峪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