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凫庄的古诗

关于关于凫庄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凫庄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凫庄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凫庄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97) 诗词(20) 祝福(1k+) 心语(51)

  • 过故人庄古诗拼音版

  • 故人
  • 过故人庄古诗拼音版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故人庄古诗拼音版,欢迎阅读。

      故人具鸡黍 gù rén jù jī shǔ

      邀我至田家yāo wǒ zhì tián jiā

      绿树村边合lǜ shù cūn biān hé

      青山郭外斜qīng shān guō wài xiá

      开轩面场圃kāi xuān miàn chǎng pǔ

      把酒话桑麻bǎ jiǔ hua sang ma

      注释: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5、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译文: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这是一幅非常朴实的田园风景画。诚挚亲切的友情,典型农家生活场景,熔自然美、生活美、友情美于一炉,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

      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也就是说,读孟诗,应该透过它淡淡的外表,去体会内在的韵味。《过故人庄》在孟诗中虽不算是最淡的,但它用省净的语言,**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没有一个使人兴奋的词语,也已经可算是“淡到看不见诗”(闻一多《孟浩然》)的程度了。它的诗味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甚着力,*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座落*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田园居》),忘情在农事上了,诚然不错。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你感到是田园。于是,我们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从他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似乎不难想见,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这不禁又使人联想起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诗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诗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之郁结与孟之恬淡之别,从这里或许可以窥见一些消息吧。

      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似乎变得自由和灵便了。你只觉得这种淡淡的*易*人的风格,与他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浅枯燥。它是在*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流露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他把艺术美深深地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高超的表现。譬如一位美人,她的美是通体上下,整个儿的,不是由于某一部位特别动人。她并不靠搔首弄姿,而是由于一种天然的颜色和气韵使人惊叹。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阅读全文]...

2022-04-16 21:32:57
  • 韦庄金陵图古诗赏析

  • 韦庄金陵图古诗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韦庄金陵图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韦庄——《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作者】: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蜀,为王建掌*。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有《浣花集》。

      韦庄传

      (录自《十国春秋》)

      韦庄字端己,杜陵人。唐臣见素之后也。曾祖少微,宣宗中书舍人。庄疏旷不拘小节,幼能诗,以艳语见长。应举时,遇黄巢犯阙,著《秦妇吟》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乾宁元年,登进士第。为判官,晋轶秩左补阙。高祖为西川节度副使,昭宗命庄与李洵宣谕两川,遂留蜀。同冯涓并掌*,文不加点,而语多称情。时有县令扰民者,庄为高祖草牒曰:‘正当凋□(鹱,内加祭)之秋,好安凋□(鹱,内加祭);勿使疮痍之后,复作疮痍’一时以为口实。寻擢起居舍人。天复间,高祖遣庄入贡,亦修好于梁王全忠。谈言微中,颇得全忠心。随使押牙王殷报聘。昭宗既遇弑,全忠遣告哀使司马卿宣谕蜀土,兴元节度使王宗绾驰驿上白。高祖颇内怀兴复;庄以兵者大事,不可仓卒而行,乃为高祖答宗绾书曰:‘吾蒙祖上恩有年矣,衣襟之上,宸翰如新;

      墨诏之中,泪痕犹在;犬马尚能报主,而况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三月东还,连贡二十表,而绝无一使之报,天地阻隔,叫呼何及?闻上至毂水,臣僚及官僚千余人,皆为汴州所害。至洛,果遭弑逆。自闻此诏,五内糜溃,方枕戈待旦,思为祖上报仇,今使来,不知以何宣告。’且令宗绾以此意谕之。卿乃惶惧而返。明年高祖立行台于蜀,承制封拜,以庄为宣抚副使。未几,梁篡唐改元,庄与诸将佐诣高祖劝进曰:‘大王虽忠于唐,唐已亡矣,此所谓天与不取也。’于是帅吏民哭三日拥高祖即皇帝位。进左散骑侍,判中书门下事。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庄所定。顷之,梁复通好高祖,推高祖为兄,庄得书笑曰:‘此神尧骄李密之意也。’其机敏多此类。累官至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同*章事。武成三年,卒于花林坊,葬白沙之阳。是岁,庄日诵杜甫‘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之诗,吟讽不辍,人以为诗谶也。谥为文靖。有集二十卷,《笺表》一卷,《蜀程记》一卷,又有《浣花集》五卷,乃庄弟蔼所编,以所居即杜氏草堂旧址,故名。庄有美姬善文翰,高祖托以教宫人为词,强夺去,庄作‘谒金门’辞忆之。姬闻之不食而死。庄又常取唐人丽句,勒成《又玄集》。其自序云:‘谢玄晖文集盈编,止诵澄江之句;曹子建诗名冠古,惟吟清夜之篇。是知美稼千箱,两歧奚少;繁玄九变,大获殊稀。入花林而珠树非多,阅众籁而紫箫惟一。所以撷芳林下,拾翠岩边,沙之汰之,始辨辟寒之宝;载雕载琢,方成瑚琏之珍。故知颔下采珠,难求十槲;管中窥豹,但取一斑。思食马留肝,徒云染指;岂烹鱼去乙,或至伤鳞。自渐乎鼹鼠易盈,非嗜其熊蹯独美。然则,律者既采,繁者是除。何知黑白之鹅,强识淄□(蝇,去虫加爿)之水。左太冲十年三赋,未必无瑕;刘穆之一日百函,焉能尽丽?班,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虽遗研可惜,而备载斯难。亦由折斧伐山,止求佳木;挈瓶赴海,但汲井泉。等同于风月烟花,各是其□(木虑,去心加且),梨,柚,橘。鱼兔虽存,筌蹄是弃。金盘饮露,惟挹沆瀣之精;花界食珍,仅存醍醐之味。’庄文词甚多,不具录。

      【注释】: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

      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

      【评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江雨、芳草、鸟啼,都隐约透出昔时的梦幻。但世事已非,令人感叹。当时唐朝也快灭亡了。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阅读全文]...

2022-03-04 14:01:56
  • 陆浑山庄古诗

  • 陆浑山庄古诗

      古诗原文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诗文赏析

      宋之问这首《陆浑山庄》诗,是他前期的作品。

      他在《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写道:“揆己道德余,幼闻虚白旨。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虽然他一生混迹于官场,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都没有痛下决心,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是真挚的。他在长安附*有蓝田辋川别业(后为王维所居),在东都洛阳附*有陆浑山庄。他在《蓝田山庄》诗中自白说:“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有时这别业、山庄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风港。或许正因为他饱经仕途沧桑,饱尝世事无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这些地方短暂的“隐逸”生活期间,写下了一些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陆浑山庄》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联叙事抒情,“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颔联主要描写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上句是说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下句是说采摘药草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这两句诗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颈联主要是表现山林的人物风情,“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上句写农夫对来客热情招呼,询问姓名。下句与上是工对,化用。苏东坡《海外》诗:“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据《古今注》的解释:“南方有鸟名鹧鸪,其名自呼,向日而飞。”鹧鸪鸟也咕咕咕咕地向来客自我介绍名字。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烂漫山花,奇草珍药,友好的农人,好客的山鸟,清幽美好的山景,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尾联起句“去去”叠用,表现出急迫的情绪,去求寻独善吾身的快乐。结句没有正面写宦海风波之苦,而只是说自己无才德,愧对明时。实际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隐退山林之意。《载洒园诗话》评这联诗说:“虽违心之言,却辞理兼至。”

      这首《陆浑山庄》诗,历代诗评家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自然、高古,可与一些大家的名篇相提并论。如《葚原诗话》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孟浩然《过故人居》,王维《终南别业》,又《喜祖三至留宿》,李白《送友人》,又《牛渚怀古》,常建《题破山寺禅院》,宋之问《陆浑山庄》,此皆不事工巧极自然者也。”《小清华园诗谈》举例谈“何为高?曰《古诗十九首》尚矣,其次则陈思之《白马》七篇,彭泽之《饮酒》六首,左太冲之《咏史》,颜延年之《王君》,亦皆邈不可追者。*体则宋员外之‘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王右丞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是也。”以上所说的“自然”,包括自然朴实的.语言、*易晓畅的表现形式所创造出的自然空灵的意境。“高”,指的是隐逸的思想情调。他取材、用词、造句、造境,都有独到之处,所取事物有典型性,所用词语富于表现力,既能融情与景,又能景中寓情。景与情会,杜甫曾借用过这首诗的第三联。“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的意境自然优美,极尽山色景物风情之妙趣,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阅读全文]...

2022-04-10 16:24:24
  • 诗名含有庄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庄字的诗词

  • 自相国庄至夫人庄戏为一绝相国庄冯道故居夫人庄道妇家也

    纪坤〔明代〕

    青史空留字数行,书生终是让侯王。刘光伯墓无寻处,相国夫人各有庄。

    和毛国镇白云庄五咏 白云庄偶题

    苏辙〔宋代〕

    归去携家住白云,云中猿鹤许同群。陶公酒后诗偏好,疏传金余客屡醺。芒屩潜行逐渔钓,壶浆时出劳耕耘。却看人世应微笑,未熟黄粱昼梦纷。

    墨庄五咏 其一 墨庄

    朱熹〔宋代〕

    诗书启山林,德义久储积。嗣世知有人,新畬更开辟。

    云庄歌赠云庄左丞

    李序〔元代〕

    天上云,何方来。天之元气出变化,飞龙与尔相徘徊。

    龙飞不自行,乘云如水高飞腾。逶迤缥缈不可名,翱翔矫矫游太清。

    出紫薇,过箕尾。龙行亦行止亦止,与龙一心青天里。

    青天皎皎日正中,轮囷萧索飞溶溶。春风浩荡吹八极,氤氲五气流春风。

    忽然收卷不留迹,妙入无门閟玄极。冥冥窅窅神所宅,独有飞龙可以识。

    房山之上有屋名云庄,青壁突兀开栋梁。云兮云兮不可以敛藏,散为甘雨泽四方,年丰黍稻多穰穰。

    云在天,人乐康。

    泛舟青镇至姚师善庄夕回韩庄

    张翥〔元代〕

    明月半溪水,归人中夜舟。树阴屯岸合,萤影入烟流。

    勋业生无取,田园老可谋。悠然发清咏,思绕白蘋洲。

    筠庄为西庄吴氏赋

    金幼孜〔明代〕

    绕庐无杂卉,种竹已成庄。烟雨三春绿,风泉五月凉。

    看时移杖屦,兴至倒壶觞。日有*安报,题诗咏凤凰。

    云庄十石辞 其四 云庄

    邵宝〔明代〕

    山苍苍兮白云,白杨风兮夕曛。怀伊人兮终古,秋吾黍兮春芹。

    壶庄八咏 其一 云庄缥缈

    佘翔〔明代〕

    素性耽林丘,卜此栖杖屦。一啸洞中天,白云任来去。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一 东庄

    吴俨〔明代〕

    东庄在东城,宛似江村里。翠竹护茆檐,柴门映流水。

    题吴县叶渔庄司马承桂五湖渔庄图 其一

    王锡九〔清代〕

    万顷湖光照读书,四围碧柳更萧疏。*生领略烟波趣,渔弟渔兄共结庐。

    [阅读全文]...

2021-12-28 13:13:56
  • 诗经:凫鹥

  • 诗经
  •   《诗经:凫鹥》

      凫鹥在泾,公尸在燕来宁。

      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尔酒既多,尔肴既嘉。

      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

      尔酒既湑,尔肴伊脯。

      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凫鹥在潀,公尸来燕来宗。

      既燕于宗,福禄攸降。

      公尸燕饮,福禄来崇。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

      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公尸燕饮,无有后艰。

      注释:

      1、凫鹥在泾:凫,野鸭。鹥,鸥鸟。泾,水中;一说指泾水、泾河。

      2、公尸在燕来宁:公尸,祭祀时扮演先代周王神主的人。燕,宴会、燕饮。来,因是周王设宴酬谢神尸,所以称“来”。宁,享安宁、口福。

      3、尔酒既清:既清,指宴*用酒都是过滤干净的清酒。

      4、尔肴既馨:馨,香美。

      5、福禄来成:成,成就、实现。

      6、凫鹥在沙:沙,水边。

      7、公尸来燕来宜:宜,宜其事。

      8、福禄来为:为,起作用、实现。旧说为助,牵强。

      9、凫鹥在渚:渚,水中小块陆地、河洲。

      10、公尸来燕来处:处,作客。

      11、尔酒既湑:湑,酒滤掉渣滓而变清。

      12、尔肴伊脯:伊,助词。脯,肉脯、干肉。

      13、福禄来下:下,降临、加身。

      14、凫鹥在潀:潀,本义为小水流入大水,引申为水会处、港汊。

      15、公尸来燕来宗:宗,尊,意指尊崇神。

      16、既燕于宗:宗,宗庙。

      17、福禄攸降:攸,则、乃。降,降临。

      18、福禄来崇:崇,充、充满。一说通“重”,还是厚多的意思。

      19、凫鹥在亹:亹,山峡中*相对如门之处。

      20、公尸来止熏熏:熏熏,和悦的样子;一说指神尸饮燕醉醺醺的样子。

      21、旨酒欣欣:旨酒,好酒、美酒。欣欣,令人欢乐的意思。

      22、燔炙芬芬:燔炙,这里指烤肉。芬芬,闻起来香喷喷的意思。

      23、无有后艰:艰,灾难。

      译文:

      野鸭鸥鸟在水中,神尸赴宴乐康宁。

      你家美酒清又醇,招待菜品香喷喷。

      神尸欢喜开怀饮,福禄吉祥临我门。

      野鸭鸥鸟在沙滩,神尸受累来赴宴。

      酒水准备很充足,各种菜肴味美鲜。

      神尸开心来饮宴,福禄吉庆称我愿。

      野鸭鸥鸟在洲渚,公尸赴宴来享福。

      美酒尽已过滤好,精美菜肴是肉脯。

      神尸欣然饱口福,老天多赐我福禄。

      野鸭欧鸟在汊湾,神尸赴宴居尊显。

    [阅读全文]...

2022-03-08 19:23:28
  • 过故人庄古诗翻译(过故人庄的注释和诗意)

  • 故人,诗意
  • 《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过故人庄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静的田园生活,用语*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阅读全文]...

2022-07-24 13:53:15
  • 《题都城南庄》古诗赏析和译文

  • 《题都城南庄》古诗赏析和译文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题都城南庄》古诗赏析和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人面桃花相映红

      出自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寥寥数字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生动具体,足见这个因素,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使之铭记心中。第二句是描写佳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人皆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足以烘托“人面”之美;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此时。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人去楼空。此时彼时,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心头。

      出自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冬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

      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注释

      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⑵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⑷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全诗四句,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阅读全文]...

2022-03-16 13:14:25
  • 过故人庄古诗 蝶恋花唯美句子

  • 唯美,故人,个性
  •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4、昨夜梦中多少恨。细马香车,两两行相*。对面似怜人瘦损,众中不惜搴帷问。陌上轻雷听隐辚。梦里难从,觉后那堪讯?蜡泪窗前堆一寸,人间只有相思分。

    5、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7、相思结困相思人,牵肠寸断,离愁谁共说?如今秋来书更疏,柳眉浅黛泪朦胧。轻拢慢捻弦音断,传尽空灵,总是凄凉意。小窗恰对芭蕉展,夜雨绵绵入梦魂。

    8、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9、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谁起水精帘下看。

    10、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11、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12、何以飘零何以去,风起仓皇,风止无涯旅。总向西风频借宿,从来没个长安处。

    13、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14、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忧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穷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1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忘进天涯路。

    16、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7、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18、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19、一觉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烟雨满楼山断续。人闲倚遍阑干曲。

    20、花儿花儿为谁开,一年春去春又来,花儿说她为一个人等待。

    21、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22、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2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4、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25、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26、未必情深终眷侣。沈院别初,婉若薄情句。流水落花春也去,无人再唱清明雨。

    27、寒卸园林春已透。红著溪梅,绿染前堤柳。见个人人今感旧。引杯相属蒲塘酒。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明日马啼浮野秀。柳颦梅惨空回首。

    28、最是西风吹不断,心头往事歌中怨。

    29、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30、且遣清风将苦累,和酒消磨,以醉偿无慰。

    31、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32、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33、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34、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35、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36、千遍相思才夜半。又听楼前,叫过伤心雁。

    37、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8、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39、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40、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41、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2、桃叶不言人不语,眉尖一点君知否。

    43、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44、隐约绿纱窗未亮,似有魂来,小揭冰绡帐。报道感君怜一晌,明朝扫我孤山葬。

    [阅读全文]...

2022-04-30 16:44:26
  • 题都城南庄古诗解析(题都城南庄译文及注释)

  • 题都[1]城南庄

    崔护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2]桃花相映红。

    人面[3]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4]春风。

    【注释】

    [1]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2]人面:指姑娘的脸。

    [3]人面:指代姑娘。

    [4]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作者】

    崔护(?~831年),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县)人。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士及第,大和三年(829年)担任京兆尹,官至岭南节度使,其诗风清新隽永,《全唐诗》存诗六首,以《题都城南庄》最为世人称道。

    【赏析】

    此诗的创作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而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广记》则记载了此诗“本事”: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这段记载颇具传奇小说色彩,其真实性难以得到其他史料的印证。

    此诗分为前后两个层次。前两句回忆过去情形:去年的今天,在这个院子里,看到的是一个与桃花相映生辉的美丽女子。“去年今日”是有心语,为何诗人来此的日子正好是“去年今日”?只因“今日”是一个不*常的日子,在去年的今天,诗人发现了心中的至美,而今年的今天,他也正是专程为寻找这往日的美丽而来。第二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将人与花交织在一起,因为有人,桃花更有生气,因为有花,美人更添娇艳。从这样的情景中,读者不难感受到当时作者和美人心中荡漾的情意。后两句写到的是眼下的情形:今年又到了这天,这里却是院门紧闭,去年的美人已不知所踪,留下的只是依旧鲜艳的桃花。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物是人非的沧桑。这句诗中,诗人描写的是不同的时间,同一个地点。今日重来,深院桃花仍是旧时模样,但心中最为牵挂的美人却已不再,诗人心中自有无限感慨;第二,不见美人的哀伤。若以他物写相思,未必有太多哀伤,但诗人以“桃花依旧笑春风”的乐景作结,对比之下,自己心中的哀伤被放大了许多,使诗意更易动人。

    此诗虽然短小,但婉曲隽永,耐人回味。在内容上,“人面桃花”自此成为人们形容女性美丽容颜的丽词。在结构上,时间轮回,物是人非的写作方法对后来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诗中没有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只是把自己两度游春的所见集中到都城南庄一个普通的村舍门口,通过两段情景的铺叙,两相对照,喜悲相衬,一扬一抑,突出表现了风景依旧、佳人渺渺的无限惆怅之情。诗人把一块失去美好的思想重石抛压在每一位读者的心头。同时,他自己又狡黠地在诗中留下了一片片朦朦胧胧的艺术空白,让读者陷入他精心构置的令人惆怅的氛围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去为他填补那一片片空白:“鲜花”终究何主?才子何去何从?有情人可否终成眷属……此后果真有痴情人为这一切苦心孤诣地去敷衍故事,安排结局。如《丽情集》中的“人面桃花”以及说唱艺人口中的《谒浆崔护》等。他们甚至一厢情愿地想象,崔护题诗数日后,复还“谒浆”之门,得知少女读诗后竟感动相思而病夭,崔护入见,痛哭不已,少女竟又复生,于是这对经历生生死死的爱情波折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家之言,当不足为凭,但是“人面桃花”、“谒浆崔护”的故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深入人心,却可见此诗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崔护名气之大,也是因为有了这首诗的缘故。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它诠释了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阅读全文]...

2022-07-24 16:42:35
  • 描写周庄古镇的诗

  • 古镇
  • 描写周庄古镇的诗

      周庄古镇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是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周庄古镇的诗,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首)

      船娘小调美甜甜,鸟语吴歌笑满船。

      姑苏城外昆山地,水巷石桥酒肆依。

      生意人家忙送客,轻舟橹动日光袭。

      窄街只许单身过,浩淼南湖越界堤。

      不断香火佛像敬,雕栏俯瞰浪中鲤。

      (第二首)

      碧水潺潺潜小河,*楼似睡傍桥多。

      墙接绿树邀苔藓,瓦角悄声戏翠萝。

      月夜忽闻思柳笛,清风送我伴渔歌。

      茶来做酒当酣醉,古镇今宵梦几何。

      (第三首)

      吴家庐脚漱清流,苑囿青青小弄幽。

      雨过蕉墙云过牖,蛩吟草砌月吟秋。

      双桥画韵蜚声远,南社诗酬往事悠。

      灯影船歌多旖旎,晚风扶醉下迷楼。

      (第四首)

      古镇清幽韵在河,家家枕水小桥多。

      朱楼石砌肥苔藓,黛瓦高墙掩薜萝。

      云月当窗闻短笛,波灯蘸橹过渔歌。

      沧桑已向今宵醉,莫辩仙尘差几何?

      (第五首)

      水韵清幽尽在河,舟行橹唱乐清波。

      楼台影动仙翁画,榭敞云飘孺子歌。

      老巷灯垂红灿烂,岩墙叶挂绿婆娑。

      江南古镇迷人色,把酒临风趣味多。

      (第六首)

      石栏古拙听清流,瓦屋苍槐小径幽。

      桨橹橫波催雅兴,雕窗疏影散轻愁。

      河灯闪烁浮光彩,粉壁沧桑梦寂悠。

      欸乃声中天欲晓,星河斜坠笼西楼。

      (第七首)

      船娘小调美甜甜,鸟语吴歌笑满船。

      蹄膀佳肴香可口,阿婆茶水润喉甘。

      依河筑舍开街市,跨水架桥添景观。

      文化积淀成大气,天然图画落人间。

      (第八首)

      七律-游周庄古镇

      鹭履柔波一筏横,小楼古朴柳烟轻。

      河心有影随风动,桥背微驼任客行。

      翠鸟歌新音盖世,繁花姿艳色倾城。

      借云搭座青纱帐,来种香桃也种橙。

      (第九首)

      杏花红雨一孤轮,玉骨冰肌是此身。

      蓼渚悠浮烟柳色,笠檐独钓玉壶春。

      书翻剑壁声回舞,烛照琴窗月掩颦。

      酩酊醒来不是梦,莼思万里岂由人?

      (第十首)

      张翰莼思此处寻,天涯芳草碧云深。

    [阅读全文]...

2021-12-28 23:45:38
当前热门
关于凫庄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凫庄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凫庄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凫庄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凫庄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凫庄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凫庄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