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古诗观书的感悟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古诗观书的感悟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古诗观书的感悟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观书有感(其一)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首典型的说理诗。表面上写田园风景,实际是暗示一个道理。此诗先写*静的水塘犹如一面新打开的镜子,上面浮映着各种光和影像,显得十分清澈透亮。接着自问自答,这方水塘何以如此清澈呢?原来它不是一潭死水,有不断流动的水源,给水塘注入了生机,使它免于暗淡浑浊。其实,诗人要表达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天天向上。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水。
读者在享受诗的韵味中默默地接受了教育和启发,这就是哲理诗的特色及高明之处。成语“源头活水”便出自此诗,多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朝代】南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名词解析: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中不断地学*、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背景解析: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庆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赏析1: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赏析2:
这是一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在山村里读书,兴味正浓。他悠然自得地抬头一看,眼前是一方半亩大小的池塘。这本是最*凡不过的景象,在中国南方的村落中,这样的池塘随处可见。但到了朱熹的笔下,它却独有一种深刻的寓意。在朱熹眼中,“方塘”最大的特点是清澈,他用了一个比喻,那就是“鉴”,也就是镜子。在文学的角度上,这个譬喻并不出奇,但在理学的思想体系中,它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在儒家看来,人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而君子的道德修养就是要不被外境所惑,清晰明了地把握生命的方向,也就是孔子说的“知者不惑”。这种境界仿佛一面明镜,它能够照见人间的各种事物,而不落一丝一毫的灰尘。“圣人之心如明镜止水,物来不乱,物去不留”,便是这层含义。
看着眼前的池塘,朱熹体会到内心世界的清晰明朗,便犹如明镜一般。镜子虽小,却能照进整个天地。因此,这区区半亩的方塘,竟也有了湖海般的气象——“天光云影共徘徊”。尽管它小,却能倒映出长天无垠、云影悠悠。在这里,美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观赏事物的心灵境界。写这首诗时,朱熹正处在人生的逆境,他在小山村中读书讲学,不过是为了避祸而已。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世界却是充实而自信的,在他胸中包含着人间万象,惦念着天下苍生。正因为这种博大的胸襟,眼前这方小小的池塘,却也吞吐着宇宙万象。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
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后两句的道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中不断学*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观书有感后两句的道理》。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文赏析:《观书有感》]
感悟人生的古诗句
在古代,经历了人生起伏、苦难挫折的'文人们,用诗词抒写心中的情怀,也造就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感悟人生的古诗句”,希望能帮助到您。
1、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3、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苏轼《琴诗》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8、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1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5、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9、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2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24、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5、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26、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27、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28、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纳兰性德《临江仙·寒柳》
2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3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7、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1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
11、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5、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16、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
17、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8、逆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
19、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人生感悟的古诗句
人在宇宙中不过一粒尘埃,转眼百年即逝,从此消失,唯有留下自己的精神著作和事迹,才能永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感悟的句子。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7、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10、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
11、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1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4、纸上悲欢难堪月,轴尽待收浮生卷
15、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16、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生、
17、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8、逆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
19、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20、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21、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2、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
23、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5、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6、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古今。
27、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2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4、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5、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6、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8、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9、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10、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11、十年生死俩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2、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13、*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4、百花绣尽皆鲜巧,唯有鸳鸯绣不成。
15、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16、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1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8、缘来缘去缘如水,情散情聚情何归。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20、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经典人生感悟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经典人生感悟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7、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1、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13、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15、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1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9、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25、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2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28、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2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30、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31、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3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33、*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3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37、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3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39、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40、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4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2、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4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4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5、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46、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4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2,《代白头吟》南北朝 鲍照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译文:志士如红色的丝绳那样正直,如玉壶冰那样高洁清廉。怎奈惭愧的是自己以前的意气都已经消散,只有无限的遗憾不断跟随着自己。人们多不念旧恩,世情就是这样,一旦你衰败,没人会帮扶你。人在失势以后,即使只有那么一丝一毫的缺点,哪怕足有火如丘山那样的功绩,也不能被容。
3,《点绛唇·伤感》宋代 周邦彦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译文:我像那“辽东鹤”,离开多年之后,终于又归来了。这熟悉而又生疏的故乡,有多少能勾起我伤感落泪的地方。都说鱼能传书,可是江波空自千里长流,这些年我们竞未通过一封信。
4,《莺啼序·春晚感怀》宋代 吴文英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
译文:暮春的残寒,仿佛在欺凌我喝多了酒,浑身发冷而难受,我燃起沉香炉,紧紧地掩闭了沉香木的华丽的窗户。迟来的燕子飞进西城,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风光已衰暮。画船载着酒客游客玩西湖,清明佳节的繁华就这样过去了,看着暗烟缭绕着吴国宫殿中的树木。
5,《临江仙·送王缄》宋代 苏轼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译文: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经典古诗句励志人生感悟
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励志的人生才会更加出彩。有关人生感悟,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3、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6、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9、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1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1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2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2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30、*朱者赤,*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31、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3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3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3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4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4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4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4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4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4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译:书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无论清晨傍晚还是忧愁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心中再无半点尘世间的世俗杂念。
坚持经常读书,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勤奋攻读,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们犹叹芳踪难寻,不相信我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一
樱花烂漫艳阳天,
靓影清歌小镇前。
楚韵汉风增媚态,
彭城儿女尽翩跹。
二
彭城儿女尽翩跹,
蝶乱蜂飞不等闲。
疑是雪花临降处,
拨云散雾现红嫣。
三
拨云散雾现红嫣,
仙子衣衫沾粉棉。
满树繁花迷醉客,
唐诗宋韵赞春弦。
四
唐诗宋韵赞春弦,
老少挥毫墨宝添。
华厦居民齐祝贺。
青春五载又一年。
五
青春五载又一年,
旧友重逢喜乐篇。
情到浓时不觉老,
推杯换盏笑花仙。
六
推杯换盏笑花仙,
雨后清明问杜鹃。
布谷来时添秀色,
不及今日俏容怜。
七
不及今日俏容怜,
数月花开柳絮嫌。
我辈流连夸小镇,
风骚独领梦魂牵。
八
风骚独领梦魂牵,
三月轻烟绿水涓。
遥望园中织锦绣,
樱花烂漫艳阳天。
古诗观书的感悟
关于古诗观书的感悟
古诗观书的拼音和感悟
观察古诗的感悟
古诗观游鱼的感悟
悲观和乐观的古诗感悟
读书的古诗及感悟300字
读书节的感悟古诗
看书感悟的古诗词
读书感悟的古诗诗句
乞巧古诗的读书感悟
形容读书感悟的古诗
读书的感悟名言
书法的感悟短句
乐观心态的感悟的句子
乐观心态的感悟说说
读书学*感悟的古诗
读书摘抄及感悟
人乐观心态的感悟说说
描写读书感悟的古诗句
古诗雪的感悟
古诗枫桥夜泊的读书感悟
爱的感悟古诗
读书句子摘抄及感悟
对古诗蜂的感悟
古诗的感悟100字
感悟的古诗句
贾岛古诗的感悟
读苔古诗的感悟
感悟很深的古诗
家风家训的名言警句
关于汉字的名言警句
遵规守纪的名言警句
一句名言的启示
与时俱进的名言警句
有关家风的名言警句
关于自强的名言警句
关于实践的名言警句
坚持原则的名言警句
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关于人生的名言警句
关于关爱的名言警句
舍己为人的名言警句
读书方法的名言警句
关于好学的名言警句
志存高远的名言警句
关于反思的名言警句
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
关于勇气的名言警句
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关于生态的名言警句
关于保密的名言警句
关于观察的名言警句
有关孝顺的名言警句
关于惜时的名言警句
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
关于宽容的名言警句
关于勤学的名言警句
赞颂父爱的名言佳句
福柯最著名的一句名言
珍惜青春的名言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