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的钢笔硬笔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钢笔硬笔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钢笔硬笔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钢笔硬笔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田英章老师的早期练字字帖教材《唐诗80首》,
收录了80篇非常经典的唐诗,
字帖中对唐诗的语义及意境做了分析,
并且附有楷书练字技法和行书练字技法,
因为个人喜欢喜欢书法,但百度文库下载要收费,
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田英章老师的《唐诗80首》钢笔行书字帖,供大家【免费下载】。
非常适合练字初期的初高中同学下载下来作为练字练*。
手机版也可以下载哟,高清照片,后面还有PDF,DOC文件格式。
田英章 钢笔楷书行书《唐诗80首》硬笔楷书行书字帖【免费下载】
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AnC2E
密码:hqzd
(提取方法:点击链接进入网页,按照提示输入密码,点击下载即可。)
练字字帖示例图片:(为了使图片能正常快速显示对原图片进行了压缩,可能不是特别清晰,原图可以通过下载获得)
田英章行书速成 笔画偏旁45页,
田英章行书速成 间架结构 45页,
田英章行书 7000常用字 45页,
田英章行书 宋词三百首精选 45页,
电子视频教程,学生**硬笔钢笔临摹技法教程,楷书行楷练字(华夏万卷),高清PDF文件和doc文件,紧张制作中,敬请关注。
字帖下载 书法欣赏 视频讲座
毛笔字贴下载:全部毛笔 楷书毛笔 行书毛笔 行楷毛笔 草书毛笔 隶书毛笔 篆书
钢笔字帖下载:全部钢笔 楷书钢笔 行书钢笔 行楷钢笔 草书钢笔 隶书钢笔 篆书
按书法家分类:全部 二王 苏黄米蔡楷书 四大家 明清书家 *现代名家 其他
首先归类总结,你会发现无论是600个字还是3500个字,都是有相似字的,相同的偏旁部首、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全包围、半包围,对吧,第一步就是间架结构的观察,庖丁解牛般的处理。
然后是观察起笔和停笔,笔划与笔划间的距离,比如,黑体字就很容易观察,方方正正的,楷体就难一点,你可以先看黑体字,找准位置后有心得了就观察楷体字,很容易上手了。
总之就是笔划的位置,位置,位置,按照这个方法可能不是漂亮的至少写字不难看
我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开始练*钢笔书法的,多年,我体中国这些“钢笔书法家”写的最好的当属“顾仲安”先生了。
八十年代中期,钢笔书法最热的时候他获得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连冠”,后来不再参与比赛了,但书写功力日臻成熟,其钢笔书法端庄劲秀,顾盼生辉,达到了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水*;另外任*先生的钢笔书法也非常好,字体秀丽、端庄,非常适合初学者练*;另外,田英章、*川(已去世)先生的也不错。
至于现在出字帖最多的司马X、庞XX等皆碌碌之辈,不足道也。
我和你一样,爱练*书法,每次开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买字贴练*书法。
所以我一有空就去练*书法。
你还需要一段时间练*楷书,等觉得自己掌握了楷书的字体结构,就可以去练*楷书了。
只有有恒心就一定会练得好的
一些常见字写法图片
百度图片搜索
字写得极丑,无基础直接练行楷。
“字无百日功”,有恒心的话,3个月可以练出成果来了,不过也要看悟性和才力。
关键要取法乎上,心摹手追,从临好一个字开始,逐渐扩散。
倒不一定要贪多务得,每天也大可不必要两小时这么久,持之以恒就会水到渠成。
个人感觉还是吴玉生的好。
强烈推荐
我身边的朋友有好几个看了吴玉生的字后,放弃原来的字帖,转学吴玉生的。
我本人也从中受益匪浅。
吴玉生,1959年生,江苏人。
酷爱书法,多年临池不辍。
曾获全国首届文明杯书写大赛唯一特等奖、名列中国汉字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榜首,担任过中国硬笔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华艺硬笔*字会副会长、中国书协函授培训中心副教授、中央电视台硬笔书法讲座主讲人和全国、全军书法赛事评委、编写出版书法教材字帖数十种。
潜心书法普及教育研究和实践十几年,成绩颇丰。
被北京市教育局评为“优秀书法辅导教师”,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遴选为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字》课本规范字书写人。
中央电视台以《铁笔兵》为题,对其作过报道。
2008年10月荣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授予的“全国书法教育突出贡献奖”称号。
爱国诗句硬笔书法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下文就是一些硬笔书法的爱国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唐.杜牧《泊秦淮》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一箫一剑*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漫感》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If this is not the end if I still love you.
翻译:如果这不是结局如果我还爱你.
2、The colour of a sad, sad haunted, sadness and me company.
翻译:泛着忧伤的色彩,悲伤萦绕,忧伤和我作伴。
3、Lonely lonely, I am still thinking about someone.
翻译: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会静静的想着某人。
4、A lot of things, we can be touched, but can not shed tears.
翻译:很多事情,我们可以感动,却不能流泪
5、Come to an end only lonely melancholy is a taste of life.
翻译:曲终人散只有孤寂惆怅才是生活的原味.
6、If I change shape, and you forget the time.
翻译:若不是我变了摸样,便是你淡忘了时光。
7、Whatever is worth doing at all is worth doing well
翻译:凡是值得做的事,就值得做好。
翻译:想回头,已经太迟了; 想开始, 又觉得太早。
翻译:幸运,其实就是准备遇到了机会
翻译:爱那么短,可是遗忘那么长。
同学之间礼品应以表达友情为好!
沁园春雪 硬笔正楷
《沁园春 雪》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雪》硬笔正楷图片,供大家赏析。
《沁园春·雪》硬笔正楷图片
《沁园春·雪》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和*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1958年12月21日,*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
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重庆,同*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本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同志1945年10月7日致柳亚子先生书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即谓此阕。1958年12月21日又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同志在重庆曾手书此词赠柳亚子先生,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沁园春·雪》整体分析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下阕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1935年末,*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有了新的转机。*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有的店家可能有这个服务,不过不是官方做这个
根据官网上的说明,应该是墨水干滞堵塞了出水管线。
你可以:A.使用吸墨器清洗准备干净的、将温水填充入吸墨器,置于钢笔后重复吸墨与释出的动作,直到释出的温水不再浑浊并用面纸擦拭即可。
B.无吸墨器清洗(活塞式内置储墨器笔除——将前端缓缓转出并置于清水下冲洗使清水自然流入导墨装置后自出,直到释出的温水不再浑浊并用面纸擦拭即可。
C.活塞式内置储墨器笔——准备干净温水,将温水以正常入墨及释出的方式清洗,直到释出的温水不再浑浊再用面纸擦拭即可。
以上信息来自官方网站
墨水干了堵住了笔头,清洗一下,用温水泡笔尖试试。
你没发现这种笔写出来的字好看一点吗
这就是这种笔特色。
而且国人嘛,都喜欢不一样的,贵一点反而显得自己有品位,与众不同。
。
。
爱国诗句的硬笔书法作品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下文是硬笔书法作品的`爱国诗句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4、<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9、<白马篇>
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描写荷花的诗句硬笔手写
荷花有全绽开的,向人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还有半开半合的,像羞涩的少女一样。含苞待放的'荷花,正在努力的要开花。人们爱荷花,或许就正爱这一点吧! 我们通过下文来阅读学*一些有关描写荷花的诗句吧。
1、《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2、《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东林寺白莲》
唐·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4、《荷花》
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5、《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古风》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7、《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8、《莲花》
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9、《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兰亭集序行书钢笔字帖
27、晤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
3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
32、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 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的诗文。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行书发展历史中的一部巅峰之作。
《兰亭序》是天命之年的王羲之在兰亭风雅*上,酒酣之时趁兴为《兰亭集》作的序。全文共二十八横,三百二十四个字,从头到尾潇洒、自然、飘逸,气势纵横。充分体现出行书起伏多变,流畅潇洒等特点。
《兰亭序》的整体布局,是纵有行,横无列(如今是纵为列,横为行),给人一种参差错落的感觉。行的疏密程度大致相等,也偶尔略有不同。比如,它的前四行较全文来说比较宽疏,中间相对规整、均匀一些,而在末尾的几行又比较紧凑。在字符上来看,字与字之间,大小不一,笔锋有利有润,字形有柔有刚,虽显参差不齐,但又错落有致。不管是从通篇还是从行列,不论是从大体还是从细节,都能看出随手书写的自然流畅,尽显飘逸、潇洒。
《兰亭序》的结构,错综复杂,变化万千。通篇来看,它不讲究当今书法的*整,均匀,对称,而在于强调对比,自然,流畅。在文中,也透露出类似于音乐中的节奏美,也同样有开始、高潮和结束。比如在文中,从开始到高潮时,笔画逐渐加粗,之后又慢慢减弱,循序渐进。这种书法的节奏就好像音乐上的强弱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
《兰亭序》的另一大亮点,便在于它的同字异形,而最显著的则是文中那二十个“之”字。二十个不同字形的“之”,或工整如楷,或流利如草,同字异形,书写变化自然,充分体现;了王羲之绘声绘色的描写。
在文中,不难发现,还有几处涂改的字样。但是这绝非单纯的涂改。整体来看,几处随意涂改完全打破了*淡无奇的格局,写的极其自然潇洒,使得整幅作品跌宕起伏,在情绪上有了明显的起伏变化,形成了类似于音乐中的重拍与弱拍。重现了王羲之在酒酣之时创作的情绪起伏,也体现了当时兰亭的挥宏场面,或许还能反映出王羲之在写作时的放荡不羁,天然潇洒。
总之,《兰亭序》全篇流畅自然,结构精致,潇洒飘逸,一气呵成,它集中体现了王羲之行书造诣之高。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兰亭集序的繁体原文
2.文言文兰亭集序的翻译
3.兰亭集序重要句子
4.《兰亭集序》的知识点
5.兰亭集序真迹在墓中吗
6.《兰亭集序》散文特点
7.《兰亭集序》的用笔分析
8.《兰亭集序》原文 注释
9.《兰亭集序》作品思想及文言句式
10.兰亭集序的教学设计
硬笔书法比赛方案(精选1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硬笔书法比赛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汉字书写水*,我校决定举办第19届中学生硬笔书法比赛,通过比赛来检阅学生硬笔书法基本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使他们重视自己书写的质量,更有效改善书写欠佳的状况;同时通过活动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实施方案
(一)、初赛(9月8日)
1、参赛对象:一至八年级全体同学。
2、比赛办法:各班在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组织下自主进行,
3、学具准备:钢笔或碳素笔
4、参加复赛:各班选五名优胜者参加复赛。
(二)、复赛(9月10日)
1、每班五名学生参加。
2、比赛用纸统一发给,用规定纸在规定时间完成作品。
(三)、要求
1、书写内容:课文中的古诗词,形式不限。
2、要求书写正确,不能有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或添字、漏字。
三、评分标准(10分制):
1、内容(2分):要求不写错别字,若有错别字的,每字扣0。5分。
2、字体(6分):要求书写字体规范、美观、大小适中。
3、卷面(2分):要求参赛者保持卷面清洁,尽量不作涂改,每改一处扣0。5分。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五、组织安排
1、评委:王珍、王秀琴、赵玉兰、刘芬兰
2、计时、统分:张延森
一、比赛主题
发扬中华艺术之光,传承书法风采,共创魅力校园。
二、比赛目的
为了丰富我校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书法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美观,特举行书法比赛。
三、实施方案
1、参赛对象:七、八年级全体学生。
2、比赛时间:6月18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3、比赛要求
①比赛内容:书写篇目:七年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八年级《水调歌头》。
②学生须用钢笔或水性笔书写,笔具自备。
③学校提供纸张,且不得使用私自备用纸,参赛作品中纸张涂改严重或撕损者视退出比赛。
④参赛者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写完,不完整的作品不能参评。书写格式不限。
⑤要求书写正确,不能有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漏字,标点符号标的准确(注意:一般一个符号占一格,但在对话中的冒号与前引号可以占用一格,省略号和破折号占两格)。
⑥参赛作品的卷面须整洁,无折皱、不卷曲。
四、评选办法
1、学校成立评委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认真评选。
2、评奖以年级为单位,每年级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八名。
五、组织
王莉、张晶、冼建强、高武岗、陈洁冰、周瑜
六、策划
陈洁冰
七、监考
七(1)班陈洁冰,七(2)班周瑜,七(3)班林惠媛。
八(1)班张晶,八(2)班冼建强,八(3)班李木江。
八、后勤
黄金奎、高武岗
古诗的钢笔硬笔
古诗的钢笔字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钢笔的古诗格式
适合钢笔硬笔书法的古诗词
写钢笔的古诗
可以用钢笔写的古诗
古诗的硬笔
画的古诗钢笔字
钢笔古诗的格式
风的古诗硬笔
古诗的硬笔字
关于钢笔字的古诗
可以练钢笔字的古诗
《蜂》的古诗钢笔字
用钢笔好写的古诗
菊古诗的硬笔
硬笔练的古诗
画的古诗硬笔
草古诗的硬笔
古诗《画》的钢笔指导
写钢笔古诗的格式
硬笔写古诗的笔顺
用钢笔写的一首古诗
夕阳古诗是钢笔写的
56字的古诗钢笔字
钢笔楷书写的古诗
古诗的钢笔字格式
草的古诗硬笔字
最牛的钢笔字古诗
钢笔写的楷体古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好段摘抄加赏析
伤感语段摘抄大全
朱自清散文集摘抄300
至理名言大全摘抄
高中生摘抄优美段落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摘抄
万能开头结尾摘抄大全
精彩语段摘抄加赏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好句摘抄赏析
好段摘抄大全200字加赏析
四百字美文摘抄
180字美文摘抄
小学生读书笔记摘抄
暑假日记摘抄大全
日语美文摘抄
五百字美文摘抄
好句摘抄加赏析及出处
伤感美文美句摘抄
默读摘抄
秋天的树叶摘抄
初中好段摘抄300字
300字摘抄大全初中
佳句摘抄加赏析
名著阅读摘抄
西游记内容摘抄
意林好句摘抄大全
余秋雨美文摘抄
课外摘抄笔记
我了解的黄河摘抄
美文摘抄600字加赏析
爱的教育摘抄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