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柳的古诗大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柳的古诗大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柳的古诗大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柳的古诗大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大意及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大意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尔自治区库车县附*。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赏析】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非常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与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已经进行了非常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与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非常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非常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善画人物、丛竹、山水。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王维在唐诗的范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开元进士科第一(即状元)。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舍、君”2个生字;读准古诗中的“朝、舍、更”3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结合下文注释,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老师歌唱《送别歌》。
导入语: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现在朋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会唱歌,而古人在分别的时候会折柳相送,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来学*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知诗人,解诗题
1、请学生齐读课题两遍,(预设一部分学生节奏出现问题,老师顺势纠错并引导学生解释课题)。
2、指名学生当小老师介绍作者王维并给予评价。
3、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中,查阅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及时检查,强调多音字“朝雨、客舍、更进”在古诗中的正确读音。
4、老师范读古诗,请同学们划分正确的停顿和节奏,并按照正确的节奏齐声朗读一遍。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有关变法的人,有关变法的事,层出不穷。
但是要论影响深远,为广大群众所知,只有两次,一次是商鞅变法,还有一次就是王安石变法。
但是王安石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著名于世,同时又力主变法,这在历史上,独一无二。
这一首浪淘沙令,恐怕也只有他能够写出来,因为其余的诗词大师,没有他这样的经历。
这一首词,我认为有两重含义,表面的和潜在的。
首先是表面的,词中表达的非常清楚,机遇对人的重要性。世界上不缺人才,缺的是人才能够发挥才华的地方,缺的是能够发现人才的君主。
同样的道理,那些想要有所作为的君主,也在四处寻找人才,找到了,就争霸天下,找不到,或许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
这就是这一首词表面的意思,感概机遇对君主和臣子都同样重要。
那潜在的意思是什么?我认为,是讲知音。叹千古,知音难觅。伊吕两衰翁,对应汤武两个君主,表面上是君臣 ,实际上可以称为知音。
王安石和宋神宗,也可以说是知音。一个有变法的想法,一个恰好有变法的能力,二者一相遇,那真的是兴王只在谈笑中。
通读全词,能够深深的感受到王安石迎难而上的豪迈气概,以及报答宋神宗知遇之恩的情怀。
陆游的示儿的意思
陆游的《示儿》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示儿①
死去元知②万事空③,
但悲④不见九州同⑤。
王师⑥北定中原日⑦,
家祭⑧无忘告乃翁。
解读意思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成空,
只为看不到国家统一而深感悲痛。
等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的那一天,
家祭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注释
①示儿:给儿子们看。
②元知:本来就知道。
③万事空:什么都不存在了。
④但悲:只是伤心。
⑤九州同:指国家统一。九州:即全中国。古时把中国划分为九州。
⑥王师:宋王朝的军队。
⑦北定中原日: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定:*定;中原,指黄河下游一带地方,这里泛指被金人侵占的淮河以北的地区。
⑧家祭:家中祭祀祖先。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父亲。乃:你的。翁:父亲,即诗人自己。
⑨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他为收复失地,坚决主张抗金,但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他失去官职后回到故乡,直到去世前仍然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失去的国土。
赏析
《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言,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
前两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明诗人临死前,对看不到回家统一的遗憾之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虽然悲痛,却并没有绝望,而是坚信总有一天,大宋的`军队一定能收复失地,统一全国。让人无奈的是,诗人活着的时候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的时候一定要将“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诗人临死之前还在为国家的命运深深担忧,表达了诗人浓烈的爱国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被掠夺的惋惜。短短二十八字,简单明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直到今天仍然激发着我们的爱国之情。
《示儿》练*:
1九州在诗中是指——————乃翁是指——————
2这首诗看出作者————————的情怀
3作者希望【王师】是——————————
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
《示儿》答案:
祖国你的父亲不忘收复中原,祖国统一*定中原,收复失地,是故都汴京回归祖国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古诗咏柳诗意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咏柳诗意,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咏柳诗意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指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指装饰,打扮。
一树:指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是指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是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指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是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就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就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是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李清照《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源于她看到了夏天一种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这首诗是李清照的名诗。正是这首诗奠定了李清照无可动摇的爱国才女的崇高地位。因为如果不标明是李清照写的,你会以为是哪个悲愤沉郁的男子的作品。
因为里面有坚定的人格追求和豪迈的理想。人生就是应该做人中的佼佼者,死,也要惊天动地,留下英名。所以我怀念那霸王项羽,虽然有逃生的机会,但是他不愿意忍受所谓的耻辱,像杜牧说的,江东弟子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那种妥协。因为项羽自知愧对家乡父老,不愿意苟且偷生。
诗里并没有夏天,何以认定这是李清照夏天写的绝句呢?她又是在哪里的夏天写的?
1129年二月,48岁的赵明诚,也就是李清照的丈夫,时任江宁知府,已经一年多,此时准备调往湖州。此时他接到密报,说驻扎在江宁的一支军队准备叛乱。其实按照常规,赵明诚应该火速上报,并且组织军事力量进行钳制,避免叛乱军队骚扰百姓,这是地方长官的职责。
但是赵明诚却用了最不负责任的一种做法,36计逃为上,他一方面要手下人前去部署抵抗,自己仿佛坐镇堂中,另一方面,却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带着两个亲信,半夜偷偷用箩筐载下城墙,溜了。等到前去处理叛军下属得胜回来,发现赵明诚早已经人去堂空。
而比赵明诚小三岁的李清照,等到丈夫回家本来是满心欢喜,但是对于赵明诚的惩罚随之公开,赵明诚贪生怕死,置全城百姓不顾,舆论甚嚣尘上,而李清照才得知丈夫回家的理由并非光明正大,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李清照不得不信。
为什么?李清照一定问过赵明诚。
赵明诚会给出什么答案呢?
一,担心有内奸,目的就是要他的性命。因为这种事不是没有发生过,不死于沙场,死于自己人的倾轧。
二,赵明诚对于南宋整个体系感到失望,他不想做官,正好借这个机会回家,安排家里事务,准备逃亡。
三,赵明诚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三条,显然第一条并没有说服李清照。因为赵明诚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也有自私的一面。第二条第三条,就更让李清照失望了。
李清照18岁就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有过安定浪漫的婚姻。李清照爱着赵明诚,她支持赵明诚的金石爱好,两个人隐居青州,看起来神仙眷属一样。实际婚姻中,也常常有暗礁,比如赵明诚就纳妾,而随着纳妾而来的,是对李清照的冷淡和漠视。但是身为主妇的李清照已经成为了家庭重要的担当和赵明诚的得力后援。
直到1127年,金军攻陷东京汴梁和青州。此时赵明诚和李清照在淄州,赵明诚先去江宁,但是却让李清照回到青州,她一个弱女子,带着十五车的文物金石,一路和叛军,强盗周旋,这个富贵女子看到了真实的乱世,经历了种种颠沛,生死度外,只是为给热爱金石的丈夫一个交代,也是为保存战火下的文物竭尽自己的力量。
她愿意相信丈夫,也愿意相信朝廷,总会想办法给人民一个太*。所以当丈夫出任江宁太守时,她的内心是信任的,因为他是她的保护,也是流离失所的江宁百姓的保护神。
但是丈夫弃城的行为直接震惊了她。过去的种种翻江倒海而来,此人对感情不忠,李清照忍了,因为夫妻久了,女子魅力丧失,但是这次的弃城,让李清照重新审视了丈夫赵明诚的人品,他不足为官,亦不足为夫,关键时候,他永远相到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的性命,是他自己的财产,他自己的金石。他眼里从来没有真正的*等,无论对于妻子,对于百姓,对于奋勇杀敌的同僚和下属。
但是作为妻子的李清照还能说些什么?赵明诚此时没有官职,他一心一意盘算着如何将自己和李清照带出的家产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藏起来。也许赵明诚没有大错,乱世中想办法活着就是胜利。
1129年三月从金陵出发,一路前往赣州。夏天因为狂风暴雨,船停在乌江镇。
此时正是虞美人花开的季节,江边随风摇曳的虞美人深深打动了李清照。是这是项羽自杀的地方,也是虞姬殉情的地方。
在青州往江宁去的一路,李清照无数次想到的是死亡,如何在匪兵骚扰时自杀,如果丈夫有什么不测,她肯定殉情,沿路到战乱流离的惨况,常常让她不愿意独活,是什么撑着她,是因为她愿意相信丈夫,不是苟且偷生之人,而且曾经对她说,我们保护这些文物就是为国家保护文脉。
但事实证明,丈夫恐怕最爱惜的是他自己吧。
这世界需要一个项羽一样的人呀,需要他力拔山兮气盖世,需要他危难之时振臂一呼,需要他那样不畏生死的豪迈和慷慨,不是这样的苟且。
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对着涛涛江水写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夏天,无尽的虞美人开花,绚烂如同虞姬的血和心愿,哀悼她的英雄。所以,这首诗里虽然没有写夏天,但是是最凄艳的夏天的景色,将虞姬和豹王项羽之死代入了这样浩瀚壮美的背景里。
李清照是以自己代入了虞美人花和虞姬,甚至代入了项羽,痛悼项羽,痛悼已经消失的英雄血性。
你们男人不肯打仗,一味算计,妥协,女子该怎么办,百姓该怎么办?
赵明诚看到这四句话,百口难言。因为他的确愧对他的官职,他以为李清照会理解他,毕竟已经夫妻*三十年。但是李清照却有自己的逻辑。
一,你纳妾时,可否想过你对妻子的海誓山盟。
二,你将妻子置于战火和流离中,可曾愧疚?
三,你将百姓置于你的生存之后,你的家只是你蜗牛一样的壳吧。
你自私到只有自己。
赵明诚没有想到自己在李清照心目中已经如此不堪,那些从前的骄傲,不过是他自己的遮羞布。两个人在婚姻中已经离心离德。
这年的八月,赵明诚因为朝廷另有调任,他回到建康,也就是江宁,但是因为疟疾发作,等到李清照赶到时,已经弥留。他没有什么话留给李清照,给了李清照一个妻妾成群,家产无多的乱摊子。
人已经走了,爱恨都已经远去。赵明诚再不好,也是陪伴了她大半生的夫君。在往后的岁月里,怀念带着酸楚。
她是一颗落在宋朝的虞美人花,一生没有等来救世的英雄。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咏柳整个古诗的意思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柳整个古诗的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的诗意
【注释】
①咏:歌颂、赞美。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该诗描写的是垂柳。——咏柳的诗意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咏柳的诗意
③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咏柳的诗意
④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咏柳的诗意
⑤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似:好像,如同。——咏柳的诗意
咏柳的诗意
《咏柳》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咏柳的诗意】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人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巧妙地刻画了春柳的形象。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这便是咏柳的诗意。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喜出望外的造句,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妈妈听说我考试得了100分后喜出望外,答应我请我吃一顿肯德基。
2、见到此情此景时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涌上心头。
3、小张今天下午才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4、在听见有礼物给她,她马上心喜若狂、喜出望外的又叫又跳。
5、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他喜出望外。
6、你的问题被别人帮你解决了,你喜出望外。
7、4 听到可以去国外旅游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8、我喜出望外,我竟能反败为胜!
9、3 今天爸爸带我去了少年宫,我真是喜出望外。
10、老人的钱包失而复得,他喜出望外。
11、5 得到爷爷的夸奖,我喜出望外。
12、他们看到你安然无恙,一定喜出望外。
13、就在将它淡忘的时候,它却突然到来了,真是令人喜出望外,一场吉祥的大雪。
14、生命总有一些风景,让人喜出望外。
15、听说**到我校访问,同学们都喜出望外。
16、这次考试我答得让我喜出望外,我竟然得了第一名。
17、这个消息真让我们喜出望外。
18、爸爸帮我买了一盘超人碟片,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19、居住在台湾的爷爷终于回来了;大家真是喜出望外。
20、1 看到外婆的到来,我喜出望外。
21、知道他要帮助我,我不禁喜出望外。
22、第一金是举重得到,这个让中国人太喜出望外了,51枚金牌总数,更让我们喜出望外,祝愿中国越来越强大
23、今天双休日 妈妈难得抽出空带我去模型展览馆 令我喜出望外。
24、大丰收的时候,农民伯伯望着硕大的果实,喜出望外。
25、2 另我喜出望外的是,我这次考试考得一百分。
26、如今听到说事情竟然已经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
27、听了这个惊人的好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的跳起来了。
28、元宵的烟花很美,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美,让我喜出望外……
29、听了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30、这次考试我预计不及格了,谁知得了70分,我真是喜出望外。
31、我以为我这次考试会不及格,我惊恐万状的回家。第二天,我竟然考了88分,喜出望外的我在下课后欢呼。
32、昨天买的彩票竟然中奖了,我喜出望外。
33、想来父母见到归儿必定喜出望外。
扩展阅读
1、我解决了许久没有解决的难题,喜出望外。
2、小暑来的真快,但是不够可爱,经常放电来晒,还要阴雨成灾,不管怎样对待,保持轻松心态,你搞怪我防害,祝福成堆,大家喜出望外。
3、当获知同学们拿到团体总分第一时,张老师喜出望外,高兴地像个孩子似的跳了起来。
4、爸爸给我买电脑拉,我喜出望外。
5、当一眼认出他们心中的偶像时,同学们个个喜出望外,一窝蜂地请求签名。
6、没想到楚锋也表现出不错的酒量,刚好他今晚想一醉方休,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酒伴,现在自然是喜出望外。
7、如今听到说事情竟然已经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
8、爸爸给我买电脑啦,我喜出望外。
9、爸爸帮我买了一盘超人碟片,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10、我立刻打开技能栏,果然看到了十点技能点,一瞬间我惊喜交加,这突如其来的惊喜令我喜出望外。
11、小强明天就能看到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了,他喜出望外,彻夜未眠。
12、听说父亲买回了一台电脑,小明喜出望外。
13、对我们四个铺位的两等卧铺车厢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曾经有点担忧,但是实际情况让我们喜出望外。
14、老人的钱包失而复得,他喜出望外。
15、在听见有礼物给她,她马上心喜若狂、喜出望外的又叫又跳。
16、昨天买的彩票竟然中奖了,我喜出望外。
《咏柳》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柳的古诗大意
古诗二首咏柳的大意
江雪柳宗元古诗的大意
山行古诗的大意的大意
大意的古诗
暗的古诗大意
蜂的古诗大意
夏意古诗的大意
蝉的古诗的大意
婵的古诗大意
风古诗的大意
古诗画的大意
竹的古诗大意
古诗观书的大意
江晴的古诗大意
入京的古诗大意
秋夕古诗的大意
古诗云的大意
古诗马诗的大意
春居古诗的大意
古诗归雁的大意
画鸡的古诗大意
古诗出塞的意大意
小松的古诗大意
出郊的古诗大意
咏月古诗的大意
竹石古诗的大意
古诗草的大意
边词的古诗大意
蒹葭古诗的大意
有凌和瑶两个字的古诗
关于夜尿的古诗
论流行歌中的古诗词元素
关于春和冬的古诗超短
充满古诗意的名字男生
小米晚上的古诗
有趣的古诗学*视频
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的古诗
关于清明主题的古诗
封神英雄榜中的古诗
比较长的古诗作者简介
写少年心动的古诗
繁体的爱情古诗
古诗词中的曙光
闻官军收海南河北古诗的作者
关于秋山风的古诗
背后害人的古诗
夜未眠的古诗
关于母亲节的古诗幼儿园
古诗村居的游戏
形容绝字的古诗
小学古诗的学*理论依据
元宵节的古诗作者张祜
梅花的古诗宋词
王维的四言古诗
古诗的名字是四个字的
深层意思的古诗词
请写出含有策字的古诗
励志好听的古诗名字大全
文雅古诗风的组名
每日朗读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