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

关于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3) 语录(4) 说说(30) 名言(1k+) 诗词(404) 祝福(5k+) 心语(2k+)

  •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译文

  •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译文

      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特点,用浅*的语言描写眼前景物,格调诙谐轻松,是别具一格的小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戏问花门酒家翁》原文: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戏问花门酒家翁》注释:

      ⑴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⑵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⑶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戏问花门酒家翁》译文: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

      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戏问花门酒家翁》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年)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见有老人卖酒,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戏问花门酒家翁》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诗人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就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堪称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作了铺垫。三四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戏问了那位当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读者可从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此诗语言富有*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拓展阅读)岑参人生经历:

      1。下面这些诗句分别对应岑参的哪些人生阶段:

      (1)“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孤负一渔竿。”

      这是岑参的《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三十岁才举进士,得到了右内率府兵曹参军的官职而写的。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书p293

      (2)“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这是岑参第二次征战西域到北庭,他的诗占据了西域诗的一半,思家的句子表达了西行将士及幕府同僚共同的心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来亦一布衣,去也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道归。”

      第三首诗是岑参的《戏题关门》,p286,岑参22岁。二十岁开始,追求功名的艰难历程,“出入两郡(长安到嵩阳),蹉跎十秋”,这首诗写出了他的羞愧之情。

      (4)“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遂耽水木兴,尽作渔樵言……片雨下南涧,孤峰出东原。栖迟虑益澹,脱略道弥敦。野霭晴拂枕,客帆遥入轩。尚*今何在,此意谁与论。伫立云去尽,苍苍月开园。”

      这是岑参的缑山西峰草堂作,他早年曾移居于此,是一首山水诗。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这是岑参的七言绝句《逢入京使》,在p297可以看到。写于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岑参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p303,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小结岑参的人生经历:隐居嵩阳——二十岁考功名,十年——三十岁为官——五年小官——两次出征西域(安西、北庭)

    [阅读全文]...

2022-07-20 07:45:21
  • 照镜见白发古诗(照镜见白发古诗教案)

  • 《照镜见白发》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先感怀身世,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又感慨了自己一事无成,时光飞逝,透露出诗人为美好时光白白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照镜见白发⑴

    宿昔青云志⑵,蹉跎白发年⑶。

    谁知明镜里⑷,形影自相怜⑸。

    词句注释

    ⑴照镜见白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白头发多了,人老了。含义是自照,反思,回忆的意思。

    ⑵宿昔:宿是怀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间)。青云志:凌云壮志,志向远大。

    ⑶蹉跎:蹉跎岁月,这是指作者被罢免宰相贬出京城做了荆州长史这个闲官之后无事可做,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虚度年华。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⑷谁知:谁知道。这是自言自语。明镜里:镜子里照到的作者。

    ⑸形影:形体和影子。自相怜: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互相同情,怜悯。意思是孤独。

    白话译文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创作背景

    诗人为政贤明,刚正不阿。由于他的努力,唐王朝更稳步地趋于繁盛。可是后来玄宗怠于政事,奸相李林甫极力排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被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从此朝政日非,“开元之治”也就结束了。这首五绝正是“曲江罢相后,慨功业不遂而作也”(唐汝洵《唐诗解》)

    文学赏析

    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拏云”。大凡人们年轻时的宏图大愿,在历经坎坷漫长的人生岁月之后,往往成为空瓤的神话,不堪回首。《照镜见白发》抒发的是人到暮年、壮志未酬的无限感叹。笔致清浅如流,朴实无华。诗题“照镜见白发”极简练地勾画出抒情主人公对镜伤怀的典型情境。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两句诗超越人生种种具体形态的风云际遇,以“关山度符飞”式的大写意笔法,摹写出人们普遍的心未了、年已老的情感范型。自古以来.哪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都怀抱创业建功的凌云壮志,那些无以计数的炽热梦幻都曾将繁花似锦的未来预付给了少年之心。然而,时光茌苒,岁月蹉跎,弹指间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将至。芸芸众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生志愿!早年率尔自许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则如残英飘坠,无以收拾,只赢得萧萧然白发丛生。诗中并不明言,也无须拘泥于究竟是何原因致使青云之志跌入寂寥空虚。从萌生“青云志”的“宿昔”蹉跎逶迤而至“白发年”,本该有许多具体的生活内容。但所有这些,在诗人高度慨括的笔下急遽掠过。诗行大幅度地腾跳.更显出事业未竞,蓦然间两鬓已秋的惊惶与叹喟。

    “谁知明镜里,形影白相怜。’’‘‘谁知”,未必不是一种出人意外的口吻。也许是少壮时对自我的期望悬得过高,与如今碌碌无为抑或未达目标的现实反差太大,于是“临晚镜,伤流景”,发为遗憾、悲凉,无可奈何之浩叹;同时、意外的口吻亦表达了辛酸的自嘲自讽。主人公羞于重温往昔的壮怀激烈,揽镜自怜,无从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镜前,备受自尊心折磨。

    壮志难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张九龄虽贵为天子股肱,是初唐名相,但屡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挤,宏图未展.常感惆怅失落。此诗或许是以嗟叹自怜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鉴: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时时自醒奋进,蹉跎延宥将贻白发之恨。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阅读全文]...

2022-01-24 14:31:46
  •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   《戏问花门酒家翁》

      作者:岑参

      原文: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

      1、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2、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3、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就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堪称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作了铺垫。三四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m.ju.51tietu.net)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戏问了那位当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读者可从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此诗语言富有*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阅读全文]...

2022-04-11 20:35:45
  • 谁家生活都是一地鸡毛说说 谁家锅底都有灰

  • 生活
  •   谁家生活都是一地鸡毛说说

      1,见的多了,才知道谁家生活都是一地鸡毛,真的没有能把生活过成诗的女人,那种都是扯淡骗人的鸡汤,千万别喝。

      2,好好挣钱吧,别想太多啦,谁家都是一地鸡毛,牢骚什么?还不是要面对现实的生活,残酷现实的世界。

      3,我也一直告诉我自己,谁家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没有人会去帮你想帮你解决问题,你要靠的只能是你自己。

      4,每个人生活都有不同的愁苦,谁家的日子都是关起门过的,谁家的锅底都有黑,只是别人没看到而已,生活谁都是一地鸡毛,不要失去整理这一地鸡毛的信息,它总会成为一个漂亮的鸡毛逮子……

      5,都是普通人,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你看到的都是表象。关起门来,谁家没有一地鸡毛?

      6,生活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反正不是我想的那样……谁家都是一地鸡毛,只不过我家比较多而已,想通了也就无所谓了,一个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可能上帝再给我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也忘了给我开一扇窗……

      7,谁家的锅底都是灰,不要羡慕任何人的生活。别人风光无限,是他们一地鸡毛没被发现。

      8,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谁家可能都是一地鸡毛,生活就是在一堆破碎的玻璃渣子里找糖吧。

      9,别因为别人甜甜的片段一股脑扎恋爱里,也别因为各种鸡零狗碎被揪出来而恐惧婚姻,谁家生活都是一地鸡毛,只是没被你看到,如果你一直抱怨,那你当初又为什么一定坚持要选这个人呢,认真挑选,用心对待,携手努力,感恩遇见。

      10,不忘初心,初心不改,谁家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坚持住,加油,都会好起来。

      11,经历了太多,也发生了很多事情,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谁家的锅底都是有灰的。你遇到了很多的人,有人爱你,你也有爱的人,到最后路过的都是客,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往后余生,风雪是你,*淡是你,清贫也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目光所致也是你!

      12,现在我就觉得谁家生活都是一地鸡毛,有些时候能说出来的时候肯定比说不出来的时候状态好,我现在基本上都是懒得说,男男女女那点事儿,生完孩子后我看的透透的。

      13,谁的感情生活说到底都是一地鸡毛,就跟我妈说的一样:谁家的锅底都是黑的。谈死尚早,谈爱已老。

      14,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谁家锅底都有灰,一地鸡毛你看不到而已,你看到的都是让你看到的,别跟我说谁谁谁,跟你们有啥关系啊。

      15,听别人讲了讲家里的事,感觉还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家的生活都是一地鸡毛,我经历的这些还真的是不算什么。

      16,生活中不知足的人太多了,谁家不都是一地鸡毛,其实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淡才是真。

    [阅读全文]...

2022-02-08 22:23:13
  •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赏析)

  • 李白
  • 曾经有个朋友和我开玩笑,称:“咱们吹牛的本事,都是从老祖宗那儿学来的!”这话虽然有甩锅给老祖宗之嫌,但细想起来还真是挺有道理的,毕竟仅仅是古诗词中,就有太多夸张得不行的吹牛。当然,论吹牛的水*,我还是最服李白。

    《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千尺的潭水,令人多少有些不信;《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固然是十分豪气,但古代武功真的这么高吗?此外还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过庐山瀑布的人都明白,三千尺确实是夸张了。

    对于古诗词中的夸张,咱们不能认为诗人在乱写,毕竟这只是一种写作手法。特别是对于李白这样洒脱飘逸的诗人,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夸张正是他最大的特点。话虽这样说,但读到李白的这一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很多人还是不太能接受,诗如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的名气自然不用多说,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爱好古诗词的朋友应该都耳熟能详。全诗最妙之处,在于虽只出现了一个“愁”字,却句句都在写愁,愁得是“荡气回肠”。为了写出自己不一般的愁苦,首句李白就劈空而来,直接来一句“白发三千丈”,语出惊人。

    “三千丈”的头发有多长?一丈等于10尺,3千丈等于一万米。说实话,这个夸张个人觉得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过分了。写自然景物,夸张一点其实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时候自然景观气象万千,云之高、水之深等其实都是我们目所不能及之处,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用一万米来形容白发的长度,就有些太敢写了。

    那么为何看似这么没道理的诗,却还能成为经典呢?或许我们能从历代名家的评论中找到一些答案。 《唐诗直解》中用“语绝”和“有神韵”二词来形容李白这种写法,是从遣词和意境上来评这首诗。而《李杜诗通》一书,则用“发短心长”来理解这一句,这其实就说到了点子上。《左传·昭公三年》一文衍生出了古代的“发短心长”之说,头发稀少是因为心计太多,天天想了很多问题。诗仙的白发长,是因为心中的愁苦深。所以这个“三千丈”其实是巧妙地化用古意,这是很高明的虚写。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三千丈”是虚写,那为何不用四千丈、五千丈等,非要用这个“三”字。仅从*仄工整度来看,“三”字确实更有音律之美,但这首诗本来就并非绝句和律诗,而且按李白写诗不拘小节的风格来说,他也未必会把*仄工整的考虑放在第一位。

    这个“三”字之不能换成其它数字,最大的原因是在古汉语中,“三”被赋予多种特殊的含义。“三”本身就可表示数量多,苏轼的“醉笑陪公三万场”、孟浩然的“胡地迢迢三万里”,都是用三来表示数量多。同时,古代讲人有“君、父、师”三尊,还有三生万物的思想,以及天、地、人这样的“三才说”,可以说三字在众多数字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字,也是诗人们用虚数时的首选数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会须一饮三百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都是如此。所以李白诗中的这个三千丈,显然是不可换成四千五千的。

    除了首句的夸张,李白这首诗的妙处还在于全诗用的是倒装的手法,先写头发,后写照镜。同时,以“秋霜”形容白发的写法也十分巧妙。正如《梅崖诗话》中所说,如果让杜甫来写愁,肯定是低头苦吟,但李白哪怕是写愁都能写出“白发三千愁”的气势来,这就是李白和杜甫的不同,也是李白的诗*很难模仿的原因。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阅读全文]...

2022-02-07 12:39:35
  • 白发催年老的意思(感叹时光匆匆的古诗)

  • 感叹,时光
  • 岁月匆匆,一转眼就老了白发,而白发总能让人顿生惆怅,倍感凄凉!年华易老,时光易逝,莫要等到满头白发的时候才感叹时光的逝去。十首咏叹白发的诗,且行且珍惜吧!

    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叹白发

    唐-岑参

    白发生偏速,交人不奈何。

    今朝两鬓上,更较数茎多。

    叹白发

    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初见白发

    唐-白居易

    白发生一茎,朝来明镜里。

    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青山方远别,黄绶初从仕。

    未料容鬓间,蹉跎忽如此。

    咏白发

    宋-吕南公

    已任萧衰潜似雪,何须轻脱便随梳。

    不及穷愁索长远,一生相逐未相疏。

    初见白发示内

    宋-贺铸

    安能屈指计封侯,西日东风见白头。

    信是色身非我有,若论身外更悠悠。

    白发

    宋-顾逢

    一茎白一茎,两鬓忽然更。

    难把黄金买,从教青镜明。

    染来不似旧,镊去又重生。

    多少人无此,相看未可轻。

    白发

    宋-盛烈

    白发非有种,如何忽自生。

    尽从方寸地,莳此两三茎。

    场屋债犹欠,山林计未成。

    头颅知渐丑,羞向镜中呈。

    览镜初见白发

    元-刘崧

    悠悠四十六年春,览镜惊看白发新。

    已分逍遥酬日月,东风何用妒閒人。

    初见白发

    明-王廷相

    日日风尘色,劳劳簿领身。

    不知明镜里,已作二毛人。

    [阅读全文]...

2021-12-22 00:23:05
  • 青丝到白发的古风句子69条

  • 古风,个性,唯美
  • 1.你说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后来庭院春深咫尺画堂

    2.残花若梦,花落满天,舞乱心伤,沿着天边最美的那一道风景。

    3.我问佛,剪断尘缘又如何?最终还是为她奔波,万事蹉跎。

    4.琴奏相思,琴断相思回忆,白头偕老不过一场戏。 棋落回忆,棋谱回忆入戏,一世长安不过一句离。 书绘入戏,书诉入戏不离,镜花水月不过一言弃。 画描不离,画现不离不弃,天涯海角不过一世迷。

    5.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6.孤亭独立,醉荡轻舟,繁华落尽,红尘无泪,云染墨,树丛生,只留白愁与淡忧。

    7.小生东方未明,虽非风采倾国却也堪得入眼,虽非六艺皆通却也知情懂趣,虽非富可敌国却也衣食无忧。慕君姿容才智已久,春情难按。今斗胆相请,许我相伴左右为君夫婿,倾心护佑,寝食相顾,白头相守。——泥蛋黄《鬼畜,等虐吧》

    8.你那一笑妖冶了芳华。 醉了时光,醒了桃花。 若只是一场繁华落尽的戏。 那我愿沉醉与此,分不清戏里戏外。 愿君不弃。待我如依。 免我颠沛流离。免我失声哭泣。

    9.男爵说他想要结婚,可我知道他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婚姻这个传承千年的形式,他要的东西,就如同他今夜演奏的曲子所告诉我的,他想要一份爱,他想要得到每个普通人都向往的东西——爱情。可这样的东西,太难得了,即使普通人也不见得能轻易得到。因为爱是这个世上最容易得到,也最难得到的东西。我们可以付出一切,只为得到爱情,我们也可以毁灭一切,只因为得不到爱情。——脂肪颗粒《绅士的仆人》

    10.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11.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13.谁一生为天下耗尽年华,玉箫碎,吹散那一树桃花,谁一生只为他笑靥如花,却只得繁华,繁华不过似烟花。

    14.丹青如画,点墨清浅梅花。春秋冬夏,枝节寒桠。犹记当年笔下,相思一抹画她。

    15.亦曾想,念己为琴瑟,化你为霓裳,与我一生相合,奈何琴瑟初起,笙箫已默。

    16.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李叔同

    17.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18.帝王江山如画,不及你耳鬓珠光,我金冠王座,却是一位薄情寡郎。

    19.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0.如果可以,可以陪你千年不老,千年只想眷顾你倾城一笑;如果愿意,愿意陪你永世不离,永世只愿留恋你青丝白衣。

    21.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情,此生不换;愿结一姻缘,白首不放弃,爱,此生不变;愿守一誓言,白首不更替,累,此生不念;愿写一真情,白首不加密,字,此生不限;愿醉一人笑,白首不掩饰,乐,此生不闲;愿执一人手,白首不觉腻,美,此生不羡;愿许一永恒,白首不迷失,梦,此生不倦。

    22.人在天涯,何妨憔悴。酒入金樽,何妨沉醉。

    23.《乌夜啼》南唐 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4.寸心万绪,咫尺千里。美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25.谁为谁守望成一座永恒的碑,谁为谁凝结成一滴千年的泪。谁为谁把沧海守到桑田,谁为谁把黑夜候到白天。谁为谁把青丝熬成白发,谁为谁把青春耗成落花。谁让谁笑了,谁惹谁哭了,谁牵了谁的手,谁娶了谁?到底谁是谁的谁,知不知道答案也无所谓,不要去强求成为谁的谁!

    26.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27.执一人之手,择一城终老,只愿不负年少;得一人倾心,梦一城作画,只愿天荒地老;倾一人温柔,醉一城月色,只愿共度良宵;许一人相守,叹一城风沙,只愿远离纷扰;等一人邂逅,绘一城烟火,只愿一世逍遥;惜一人白首,忆一城永恒,只愿岁月静好。

    28.【河图】一曲倾天下,天下皆伐。柔音婉唱,感触心肠。 【许嵩】断桥雪鬼才,鬼才青睐。调转尾长,词文好章。 【少司命】血薇以名,以生执迷。逍遥不羁,曲情物语。 【音频怪物】磁音雌色,琴师相思局。声声然倾,低沉阴柔述眉听。 【董贞】醉梦仙桑,脱尘空灵。朱砂一泪,笑多少红尘。 【小 曲儿】高曲上 邪,残阳眉褶。 从此嫁衣如火灼天涯 ,一朝灭尽桃 花。 ——绝夜

    [阅读全文]...

2022-01-19 23:59:59
  • 形容少年白发的诗句

  • 少年
  • 形容少年白发的诗句(一)

    1、少年白发,自无八骏能去。

    2、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露輀。

    3、我尚少年新白发,君须痛饮敌青春。

    4、少年今白发,谁与鞭其后。孙应时

    5、青灯照影冷清夜,白发听歌感少年。

    6、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白发。

    7、未至而立霜侵鬓,青春对雪有所思。

    8、豆蔻年华轻狂在,何妨秋月白发催。

    形容少年白发的诗句(二)

    1、《将进酒》

    李白/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唐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劝学诗》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清*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6、《西江月》

    司马光

    少小离家老大回,白发如丝叹何益,

    情落游丝无定,三元朝念蕊珠篇。

    7、《白发吟》

    杜荀鹤/唐

    白发不早来,早来人莫哀。

    [阅读全文]...

2022-01-26 13:03:28
  • 关于叶绍翁的古诗

  •   1、《猫图》  醉薄荷,扑蝉蛾。  主人家,奈鼠何。

      2、《赞洞宾像》  捻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

      3、《田舍小憩》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  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4、《寓居》  云补青山缺,琴销白日长。  鸥从雨外没,蛇入树间藏。  客久衣常黑,童蛮发半黄。  萤多邻舍少,此意自凄凉。

      5、《寓居》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  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  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  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

      6、《寄湖上黄教》  门幽缘*寺,官冷未成家。  楼借山为障,风吹水作花。  诗方酬北涧,经又节南华。  闻说新雏凤,宾来解唤茶。

      7、《赏梅》  梅花宜雪犹宜月,水畔山边更自奇。  十四字传和靖后,又传君际五言诗。

      8、《题鄂王墓》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更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学取鸱夷理钓船。

      9、《访龙井山中村叟》  雨打荒篱豆荚垂,柴门未启立多时。  客来自掘蹲鸱煮,旋拾枯松三数枝。

      10、《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11、《烟村》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于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12、《谒半山祠》  归去田畴问老农,力行新法竟何功。  已知供佛追前过,尚惜修书谢数公。  塑像难陪夫子壁,古祠谁访觉王宫。  都来二百年间事,燕麦戎葵几度风。

      13、《舟次崇德》  倦身只合卧家林,客里消磨感慨心。  水国逢春梅未见,山城到午雾犹深。  地名不记维舟问,酒味曾谙入巷寻。  泛宅浮家何日了,庄头栽竹已成阴。

      14、《送冯济川归蜀》  勇唤东吴万里船,皂囊来奏九重天。  一官岂为苏洵冗,诸老宁容贾谊先。  满载月归应有命,便耕云去岂无田。  竹枝歌罢篷窗掩,到此相思倍黯然。

      15、《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阅读全文]...

2021-12-12 05:11:49
当前热门
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 - 句子
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 - 语录
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 - 说说
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 - 名言
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 - 诗词
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 - 祝福
白发谁家翁媪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