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陌有矣的古诗

关于有陌有矣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陌有矣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陌有矣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陌有矣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2) 诗词(1) 祝福(1k+) 心语(52)

  • 城南小陌又逢春古诗词原文翻译

  • 文学
  • 城南小陌又逢春古诗词原文翻译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城南小陌又逢春古诗词原文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陆游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壁间尘。

      这首诗,写得更为痛切。诗人从梅花写到唐氏,想到当年在沈园相会时的情况,令人痛断心肠,表达了诗人对唐婉的坚贞爱情。首句写“城南小陌”,这是诗人上次去沈园,同唐婉相遇的道路。用“又逢春”三字,写出时间又过一年,并为下一句作了伏笔。二句“只见梅花不见人”,实写“人”,非写“梅花”。三四两句用“久成”、“犹鏁”,作进一步写,深切地写出诗人对唐氏的怀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玉骨”也早已变成了“泉下土”,墙壁上的'《钗头凤》的墨痕,也渐渐被尘土遮盖,但对唐婉的情感,却越来越深沉,越来越坚贞。

      扩展: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阅读全文]...

2021-12-05 10:28:33
  • 陌上花开为君顾台词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陌陌之恋)

  • 花开,台词
  • 陌上花开为君顾的经典语录,你又有多少了解?“原谅并不是从别人处求得的宽恕,而是从自我内心获得的救赎。”一起看看还有哪些陌上花开为君顾的经典语录吧。

    陌上花开为君顾

    1、 自古英雄两行泪,一行为苍生,一行为美人。

    2、 陌上蔷薇已千寻,奈何相逢不识君。

    3、 弱者从来都不能依靠同情和公*活着。

    4、 要么忍,要么残忍。

    5、 缘分有时始于相遇。

    6、 如果你曾爱过,曾将他的喜好作为你的喜好,他的厌恶作为你的厌恶,他的希冀变成你的希冀。那么,分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不再是你。

    7、 对不起我遇他在先

    8、 偶像这种东西,不过是拿来蛊惑人的面具。剥了皮,里面都是垃圾。

    9、 恋恋不舍相思意,为卿折翼落红尘。

    10、 甜言蜜语成了最伤人的利器断送过往却是总不能埋葬回忆。

    11、 要么忍,要么残忍。ju.51tietu.net

    12、 他要赌时间,而恰恰又输给时间。

    13、 如果我们就此错失,那么我或许能把责任归咎为缘浅。

    14、 如果你曾爱过,曾将他的喜好作为你的喜好,他的厌恶作为你的厌恶,他的希冀变成你的希冀。那么,分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不再是你。

    15、 我喜欢着那个同样喜欢我的男子,这其中不能夹杂其他任何人。如果做不到,那么至少要让我从容的先说“再见”才对。

    16、 陌上蔷薇已千寻,奈何相逢不识君。

    17、 甜言蜜语成了最伤人的利器断送过往却是总不能埋葬回忆。

    18、 即使身处地狱的人,也会因为重浴日光而喜悦。

    19、 恋恋不舍相思意,为卿折翼落红尘。

    20、 他要赌时间,而恰恰又输给时间。

    山一程,水一程,陌上花开为君顾

    21、 “所谓的‘相忘于江湖’不过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谎话。”“倘若我失去你那么用来忘记的漫长时间里能重温的只有回忆。”

    22、 如果我们再次相逢,是缘给我机会留在你身边。

    23、 我保护者的不是你,而是你那个世界里,所有我已经失去的东西。我仰望它们,如同一场救赎。

    24、 对不起我遇他在先

    25、 我愿意用剩下的全部生命,与你相濡与沫。

    26、 我喜欢着那个同样喜欢我的男子,这其中不能夹杂其他任何人。如果做不到,那么至少要让我从容的先说“再见”才对。

    [阅读全文]...

2022-01-02 15:01:47
  •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 花开
  •   我在桥头老橘树下听了一宿莺歌,看着月下捣衣的女子背枯肩弱

      远处的寒山寺摇曳的灯火,暗了眼阔,静了心魔。

      陌上花开缓缓归,归期已满人未归

      铜镜已浮散光,云梳又落灰,愁绪压蹙眉,忧苦覆瞳媚

      置了红衣裳,净了雕花床,掩了青丝束,负了韶华窗

      旧了红衣裳,脏了雕花床,白了青丝束,红颜暗愁伤

      陌上花开缓缓归,三十六年等闲度,辛勤寂寥守寒庐

      良人未曾踏归途,自嘲犹似秦罗敷,罗敷自有夫,独我心事不敢露

      犹记幼时初遇,两重心字罗衣

      我抚琵琶倾郎意,君吟墨诗透相思

      一纸聘书两相悦,红轿穿巷笑十里

      君为考名故,卸喜衣,背书籍,我倚栏杆望无期

      又昏黑,未交杯,嫁衣褪,人难寐

      云中去寄锦书,陌上花开君可缓缓归,终是,人再未回

      闻君已中榜,左右聚羡我,君未归寒房,邻里暗笑我,两茫茫

      闲时泼墨画,素笔独爱捕天下,采蝶双飞度天涯,鸳鸯俱戏流水沙

      照得一人形影吊,瘦马难画,长世唯独牵挂他

      白发罩红颜,相见难,心意阑

      红颜悲白发,砚水墨,乱天下

      诺言,冻死街头

      归诸,一夜日休

      城关,舞客青楼

      春两袖,清风依旧

      分明有泪 有泪滴 人间无处寄相思

      欢笑声 已成了昨日的回忆

      红颜已老不如昔 空自悲戚

      这一声叹息 是人间多少的哀怨

      弹尽千年的孤寂 独自叹息

    [阅读全文]...

2022-05-18 14:11:15
  • 诗经:皇矣

  • 诗经
  •   《诗经: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

      松柏斯兑。

      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

      维此王季,因心则友。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

      载锡之光。

      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

      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

      无然畔援,无然歆羡,

      诞先登于岸。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侵阮徂共。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以按徂旅。

      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

      陟我高冈,无矢我陵。

      我陵我阿,无饮我泉,

      我泉我池。

      度其鲜原,居岐之阳,

      在渭之将。

      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

      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帝谓文王:訽尔仇方,

      同尔弟兄。

      以尔钩援,与尔临冲,

      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

      执讯连连,攸馘安安。

      是类是禡,是致是附,

    [阅读全文]...

2022-06-17 10:11:15
  • 诗经:何彼襛矣

  • 诗经
  •   《诗经: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

      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齐侯之子,*王之孙。

      注释:

      1、襛(音浓):花木繁盛貌。

      2、唐棣(音地):木名,似白杨,又作棠棣、常棣。一说指车帷。

      3、曷(音何):何。

      4、肃:庄严肃静。

      5、雝(音拥):雍容安详。

      6、王姬:周王的女儿,姬姓,故称王姬;一说为美女的代称。

      7、*王、齐侯:指谁无定说,或谓非实指,乃夸美之词。

      8、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是婚姻恋爱的隐语,或指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或指用适当的方法求婚。

      9、维、伊:语助词。

      10、缗(音民):合股丝绳,喻男女合婚;一说钓绳。

      译文:

      怎么那样秾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妍。

      为何喧闹不堪欠庄重,王姬出嫁车驾真壮观。

      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

      *王之孙容貌够姣好,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什么东西钓鱼最方便,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

      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王之孙容貌够娇艳。

      赏析:

      《何彼襛矣》一的主旨,《毛诗序》以为是“美王姬”之作,云:“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古代学者多从其说,朱熹《诗集传》也说:“王姬下嫁于诸侯,车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家,故见其车者,知其能敬且和以执妇道,于是作诗美之。”*现代学者大都认为是讥刺王姬出嫁车服奢侈的诗。高亨《诗经今注》却认为是“周*王的孙女出嫁于齐襄公或齐桓公,求召南域内诸侯之女做陪嫁的媵妾,而其父不肯,召南人因作此诗”。袁梅《诗经译注》又持新说,以为是男女求爱的情歌,诗中的“王姬”、“*王之孙”、“齐侯之子”不过是代称或夸美之词。我以为此诗是为*王之孙与齐侯之子新婚而作,在赞叹称美之余微露讽刺之意。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极力铺写王姬出嫁时车服的豪华奢侈和结婚场面的气派、排场。首章以唐棣花儿起兴,铺陈出嫁车辆的骄奢,“曷不肃雝”二句俨然是路人旁观、交相赞叹称美的生动写照。次章以桃李为比,点出新郎、新娘,刻画他们的光彩照人。“*王之孙,齐侯之子”二句虽然所指难以确定,但无非是渲染两位新人身份的高贵。末章以钓具为兴,表现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

      “通篇俱在诗人观望中着想”(陈继揆《读诗臆补》),全诗在诗人的视野中逐渐推移变化,时而正面描画,时而侧面衬托,相得益彰。从结构上说,全诗各章首二句都是一设问、一作答,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前后上下,分配成类,是诗家合锦体”(陈继揆《读诗臆补》)。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说:“(此)诗每章首二句,一若以设谜为问,一若以破谜为答,谐讔之类也。此于《采蘩》、《采苹》之外,又创一格。此等问答体,盖为此时此地歌谣惯用之一种形式。”

    [阅读全文]...

2022-01-02 16:10:28
  • 诗经:瞻彼洛矣

  • 诗经
  •   《诗经:瞻彼洛矣》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禄如茨。

      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鞸琫有珌。

      君子万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君子至止,福禄既同。

      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注释:

      1、泱泱:水势盛大的样子。

      2、止:语助词。

      3、茨:聚集。如茨,形容其多。

      4、韎韐:用茜草染成黄赤色的革制品,如今之蔽膝。朱熹《集传》以为“韎韐”即《周礼》所谓韦弁,兵事之服也。

      5、作:起也。六师:六军,古时天子六军。

      6、鞸:刀鞘。琫:刀鞘口周围的玉饰。珌:刀鞘末端的玉饰。

      7、同:聚集。

      译文:

      瞻望那奔流的洛水,水波浩浩茫茫。

      天子莅临到这地方,福禄如积厚且长。

      皮蔽膝闪着赤色的光,发动六军讲武忙。

      瞻望那奔流的洛水,水波浩浩汤汤。

      天子莅临到这地方,刀鞘玉饰真堂皇。

      天子万岁福泽长,保我家室卫我疆。

      瞻望那奔流的洛水,水势浩浩波茫茫。

      天子莅临到这地方,福禄聚集群情畅。

      天子万岁寿无疆,保我家乡卫我邦。

      赏析:

      《小雅-瞻彼洛矣》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以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能爵命诸侯,赏善罚恶也。”按:此诗并无刺意,亦无“赏善罚恶”之义,毛说不通。朱熹《诗集传》则就诗义论诗,以为“此天子会诸侯于东都以讲武事,而诸侯美天子之诗,天子御戎服而起六师也。”朱说能得诗旨,兹从之。

      全诗三章,用赋体写成,但亦含比义。诸侯既临此会,赞美天子能整军经武,保卫邦家,使周室有中兴气象。疑此诗为周宣王时代之诗。宣王曾用方叔、召虎、仲山甫、尹吉甫等,北伐玁狁,南征荆蛮、淮夷、徐戎,诸侯听命,武功甚盛。可见*时必以讲武为务,在其会诸侯于东都讲武之际,诗人以诗美之。

      首章起笔雍容大方,“瞻彼洛矣,维水泱泱”,两句点明天子会诸侯讲武的地点,乃在周的东都——洛阳(洛阳因在洛水之阳而得名)。且以洛水之既深且广,暗喻天子睿智圣明,亦如洛水之长流,深广有度。接着以“君子至止,福禄如茨”两句,表明天子之莅临洛水,会合诸侯,讲*武事,乃天子勤于大政的表现。昔人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见《左传-成公十三年》),天子能亲临戎政,御军服以起六师,故能“福禄如茨”(“如茨”言其众多),使天下皆受其赐。

      二章旨在加深赞美。起二句同首章。“君子至止,鞸琫有珌”,鞸为剑鞘,琫珌分指剑鞘上下端之玉饰,表明天子讲武视师时,军容整肃,天子亲佩宝剑,剑鞘也装饰得非常堂皇,威仪崇隆。故而诗人以“君子万年,保其家室”,作欢呼性的赞颂。

      三章句型,基本上与二章相同,但意义有别。“君子至止,福禄既同”两句,既与首章之“福禄如茨”相应,兼以示天子在讲武检阅六师之后,赏赐有加,使与会的诸侯及军旅,皆能得到鼓励,众心归向,一片欢欣,紧接着在“君子万年,保其家邦”的欢呼声中,结束全诗。而“保其家邦”的意义,较之前章的“保其家室”,更进一层,深刻地表明此次讲*武事的主要目的。

    [阅读全文]...

2022-06-17 14: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