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

关于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k+) 语录(187) 说说(260) 名言(54) 诗词(9k+) 祝福(58) 心语(3)

  • 古诗词阅读题

  • 阅读
  • 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的身影,阅读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阅读题(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这首词中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语是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答案:

      1、 词语是 徘徊 ,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分)

      2、 研读全词,品析“无可奈河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②五更钟:亡国丧音。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⑴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⑵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4分)

      参考答案

      (1)前两句描写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2分)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令人凄惶惆怅。(2分)

      (2)这两句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或反衬)的手法,以燕舞东风的乐景反衬皇室衰落惨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手法1分,寓意3分;若写拟人或衬托的手法亦可得分)

      阅读练*二

      1、词的上阙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词题为春恨,恨的内容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上阚描绘了一幅悲凄的残春月夜图。暮春时节,杨柳迷离,小雾笼罩,杏花飘零,人未成脶,宫殿冷寂,月光残照。(3分)营造了悲凉衰败、冷清孤寂的艺术氛围,为下阚的抒情做铺垫。(2分)

      2、本词借春色已逝的遗憾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亡国的惨痛现实;(2分)无情双燕子,舞东风两句,以双燕依然在东风中翩翩飞舞,讽刺投奔新贵门下的原明室官员。(2分)

      赏析

      【《白雨斋词话》卷三】陈廷焯曰:凄丽*南唐二主,词意亦哀以思矣。

      陈子龙,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这首山花子春恨是首借景表情的怀古词,词意动人,所陈之景冷艳,所表之情凄清,短短四十八字的小令把对惜春春去,恨春不住,的情怀表露的一览无余。但和其他的春词不同,由怨春不留,到怨己凭多闲愁。所有由赋到比兴的过程都是在题内尽述了。就象刘禹锡答白居易的诗,刘、白二人都在格式以内。未出题外之意。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

      陈子龙的恨春有何不同呢?不同在用字达意上。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我画在扩号内的字请提问人注意。本来是盎然春意,奈何作者却如此用字?更有下半句的尽、空、无情、等字。(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燕子居然在作者眼中落得无情二字的评语,更甚者还是双燕子。燕好是*人对有情男女爱情的美化词,这里居然被作者灌上无情两字。这里却是作者大有深意呀。不可脱离历史的看人物,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词?

      这里给提问的朋友介绍下陈子龙这个人,他是生在明末死在清初的人,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文人,更是个抗清义士,明亡以后多年转战南北追随南明武装反清复明,最后被捕投水而死,死后还被**。

      了解这样的背景在看这首春恨想必提问的朋友多少读出了作者的题外之意了吧。落花春去,杨柳迷离,故国宫院(景阳宫明永乐年修的)月照残红,人去楼空,物是人非,多情燕子哪知我国破神忧,(一点爱国意思没有,所以被作者说成无情双燕。)只知在东风中呢喃。一首写惜春词表诉的是作者情伤故国的忧思。神交南唐的亡国后主,此处想来亦在情理之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答案】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考点】考查对古典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解析】第一空:根据上片“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可判断出来;第二空:要分析作者为何说雪花和梅花是“一家制作”的,显然是要求归纳二者的共同点。

      【思路分析】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整篇去理解。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答案】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考点】考查鉴赏古典诗词的写作手法及作品思想情感,能力层级为E级。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审读题目、诗句和注释,其次要用相关鉴赏知识对原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思路分析】第一问: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二问: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解题格式: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概括评价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答题步骤: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采桑子

    [阅读全文]...

2022-04-11 07:35:45
  • 冬至古诗词阅读

  • 阅读,冬至,古诗文
  • 冬至古诗词阅读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古诗词阅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阅读全文]...

2022-03-23 07:14:54
  • 嫦娥古诗赏析及感受(古诗词解读汇总)

  • 感受
  •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一夜未眠,难以入睡;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这里不仅带有对自作聪明的后悔,也有作者注入的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慨叹。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这两句描绘的是主人公环境和永夜不寐的情景。室内,烛光越来越黯淡,云母屏风上笼罩着一层深深的暗影,透露出主人公在长夜独坐中黯然神伤的心境,蜡烛慢慢燃烧,不断减少,主人公面对蜡烛和孤灯清影为伴。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独处孤室的不寐者看着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寥落晨星,也行将隐没。“沉”字正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去。“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寂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围的意绪却几乎可以触摸到。诗人把主人公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巧妙地通过环境的变化体现出来。

      寂静的长夜中,看到明月,也自然会联想起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子──嫦娥。据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遣吧。“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但是,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诗人为何要选取这些意象,是我们欣赏诗歌时要注意的问题。屏风有多重形式的,为何要写云母屏风。云母最早的典故来自如下:云母为饰,故名。一说用云母代替车上的窗纱,四望透明。古为帝后所乘。《太*御览》卷七七五引晋傅玄《傅子》:“以云母饰车,谓之云母车。臣下不得乘,时赐王公贵臣。”《晋书·谢玄传》:“获坚乘舆云母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引此文,胡三省注:“赵彦絟《续古今註》:石虎皇后乘輦,以纯云母代纱,四望皆通彻。”晋军俘获苻坚所乘云母车。可见云母做屏风可以四望通彻透明,这不仅让人可以从外边看到里面未眠的主人公,同时主人公也可以看到外边的情景。这用云母做的屏风可见主人公身份的高贵,不同凡俗。再说银河,写牛郎织女,还是写的是男女情感,但是牛郎织女虽然只能隔河相望,但是还算恩爱,让人羡慕他们坚贞的爱情。这个爱情为后面的爱情故事铺张,是嫦娥与后羿的感情。嫦娥到底是不是偷吃了后羿的灵药呢?这个没有定论。为何要偷呢?她早知道这灵药的药效,要到天上去。天上代表什么地方?天上代表一个高远的地方,那里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最美好的理想却不是想象的那样。因为夜夜都看到的是碧海青天,那样孤独无援,独自一个人飞到月宫,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的这两句一定从这里有所启发。

    这首诗歌首先一个是爱情,爱情多形容君臣关系,李商隐夹在牛党和李党的争斗中,成了两面都不讨好的人,和苏轼在旧党和*中间受到迫害打击一样。美好的爱情象征着和谐的君臣关系,人际关系,象征着理想的实现。

    其次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不是按照我们的预见去实现,往往事与愿违。理想好像是实现了,但人生奋斗的方向可能是错误的,从而失去了更为宝贵的东西。所以会后悔,当初的理想是不是不切实际的。否则今天怎么会落到这种夜夜碧海青天的孤独无奈之中。很明显李商隐从这里隐喻了自己的一生不幸的遭遇,被命运捉弄的感慨。这今日夜夜的悲剧命运竟然是当时一时的冲动不成熟的行为导致的结果。

    那么我们人生应该怎样去选择呢?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将来是错的?诗歌在这种让人沉思的悲痛之中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些解决也让古今文人与之共鸣,在人生征程中,我们如何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站好自己的队伍,才能活得精彩。而不是走错了路,不能回头,不能改变,只有无可奈何的后悔。

    [阅读全文]...

2022-02-07 01:39:58
  • 古诗词《谭嗣同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 阅读,写作
  • 古诗词《谭嗣同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谭嗣同传》是清代思想家梁启超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谭嗣同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首在浏阳设一学会,每七日集众而讲学,君慷慨论天下事,闻者无不感动。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林、刘同参预新政。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及七月二十九日,皇上赐衣带诏: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时诸将之中,惟*久使朝鲜,力主变法。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特赏侍郎。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

      初六日变遂发。是夜,*向荣禄揭发“围园劫后”之密谋。顷之,抄捕南海馆①之报至,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明日,君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力劝东游,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时,慷慨神气不少变,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年仅三十有三。

      (节选自梁启超的《戊戌*记》,略有改动。)

      注:①南海馆:康有为先生的居所。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提拔,选拔

      B、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到……去,造访

      C、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

      首:告发

      D、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

      谒:阻止,阻拦

      16、D/谒:拜见

      1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B、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C、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D、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17、B/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仆与足下同受圣主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

      1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着重叙述了在戊戌*前夕,谭嗣同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在*发生后,谭嗣同的应对举措和遇难过程。

      B、作者在叙述史实的时候,还善于描画场景,特别是成功地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真实再现了谭嗣同的壮烈人生。

      C、本文刻画了谭嗣同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谭君的敬佩之情,但作者并不赞同谭君主动待死的愚忠和迂腐之举。

      D、谭嗣同与*的对话,可看出来*的虚伪、狡诈;谭君与作者的话别,则反映出了对梁启超的关爱和重托。

      18、C/在文中,作者并没有把谭君之死评价为“愚忠”或“迂腐”,作者所流露出来的是对英雄的痛惜和敬仰之情。

      19、把文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4分)

      (1)译文:(皇上)决定国家大事的诏书已经下达,谭嗣同因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征召(入京)。

      【给分点:国是、既、以、征】

      (2)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3分)

      (2)译文:谭嗣同秘密奏请皇上以优惠的待遇(用给人恩惠知遇的方式)结交*,希望(眼下的)危急形势或许能够(得到)援救,言辞极为激烈直率。

      【给分点:以恩遇、缓急、激切】

      (3)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3分)

      (3)译文:没有出逃的人,(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谋划将来;没有赴死的人,(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酬报(*)。

      【给分点:行者、无以、酬】

      【参考译文】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是湖南浏阳县人。年少时豪爽洒脱,胸有大志,深通群籍,能写文章,喜欢侠义之举,擅长剑术。最早在浏阳开设了一个学会,每七天,大型集结众人,进行讲学。他慷慨激昂,谈论天下大事,听的人无不受到感动。

      1898年4月,皇上决定国家大事的诏书下达后,谭嗣同因学士徐致靖的推荐被征调入京。提拔他为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和杨锐、林旭、刘光第一起参预新政。可是西太后及贼臣更加嫉恨他们。等到29日,皇上赐给密诏:“朕位几乎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的'话。谭嗣同与康有为捧诏大哭。当时诸将之中,只有*长期驻守朝鲜,力主变法。谭嗣同秘密奏请皇上以优惠的待遇结交*,希望(眼下的)危急形势或许能够(得到)援救,言辞极为激烈直率。八月初一,皇上召见*,特意赏赐侍郎的官位。初三日晚上,谭嗣同直接造访*暂时居住的法华寺,直接拿出密诏给他看,说:“今天可以救出皇上的人,只有您了,你要想救就赶快救吧。”又拿手抚摸自己的脖子说:“如果不打算救皇上,请到颐和园告发我,然后杀了我,可以得到大富大贵。”*庄重严厉地说:“您把我袁某人当成什么人了?我和您同样受过皇上的不同寻常的礼遇,救护的责任,不独在您,如果有救助的办法,我很愿意听一听。”于是十分详细地相互商量救助皇上的具体环节。

      初六那天,事变终究发生了。谭嗣同从容对我说:“从前要救皇上,已经无法救助;现在要救康先生,也无可挽救了,我已经没事可做,只有等待死期了。虽然如此,天下事明知它难做,还是要尽力去做到它,您试着进入日本使馆拜会伊藤博文先生。”第二天,谭君带来了他著的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和家书一箱托付给我,尽力劝我东渡日本,说:“没有出逃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谋划将来;没有赴死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酬答皇上。”于是相互拥抱分别。初七、八、九三天,谭嗣同还与侠客谋划救助皇上,事情最终没有成功。初十日,便被逮捕。被逮捕前一天,好多日本志士苦苦哀劝他东游日本,他就是不听,他说:“各国变法,没有不从流血才成功的。现在*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的,这是国运不昌的原因。如果有的话,那就请从我谭嗣同开始吧!”最终没有离开。谭嗣同被关到监狱以后,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了下面一首诗:“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义的那天,谭嗣同慷慨激昂,神气没有什么变化,(突然)大声喊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君就义的时候,)年仅33岁。

    [阅读全文]...

2022-02-03 00:57:45
  • 古诗词阅读练*及答案解析

  • 阅读
  • 古诗词阅读练*及答案解析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阅读练*及答案解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4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问题。

      鸟鸣涧王

      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4分)

      2、(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白

      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2分)

      3、(5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2)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秋夜曲张仲素①丁丁漏水o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__________。

      (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5、(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分)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6、(3分)赏析《饮酒》,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一词表现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融合。

    [阅读全文]...

2022-01-14 16:14:49
  • 阅读古诗词对比赏析完成阅读附答案

  • 阅读,语文
  • 阅读古诗词对比赏析完成阅读附答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阅读古诗词对比赏析完成阅读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深渡驿

      张说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

      猿响寒岩树,萤飞古驿楼。他乡对摇落,并觉起离忧。

      岳州别子均

      张说

      离筵非燕喜,别酒正销魂。念汝犹童孺,嗟予隔远藩。

      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

      【注】①深渡:地名。驿:驿店。②洞房:原指幽深的居室,此处指驿站。③均:即张说长子张均。④江路断肠猿:《世说新语黜免》载:桓公(晋大司马桓温)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1、《深渡驿》一诗,颔联中洞房悬月影一句运笔巧妙,请简要赏析。(5分)

      2、两首诗都写到了猿的形象,在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解析答题时注意审题,运笔巧妙即对诗歌表现手法进行赏析,从诗句内容出发,联系诗歌的主旨情感。诗人夜宿深渡驿,从诗句中的意象及用词可以读出诗人满怀离忧。

      答案:

      洞房悬月影有两处妙笔:

      其一,运用衬托手法,月影衬洞房,有月影,更觉房屋的.幽深空寂;(2分)

      其二,悬字用得巧妙,不仅写出了月挂中天的夜景,也写出了诗人流落他乡提心吊胆的感受。(3分)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分析鉴赏能力。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但具体作用还要结合诗歌的主旨情感分析。第一首是羁旅诗,第二首是送别诗,猿这一形象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答案:

      不同。《深渡驿》中,猿响与岩树动静相衬,(1分)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夜宿深渡驿时思亲念远的悲凉心境。(2分)《岳州别子均》中,运用断肠猿的典故,(1分)写出诗人与儿子分别时那种痛彻心扉的伤痛。(2分)

      对比赏析

      《深渡驿》是唐代张说南贬时所做的一首诗。借秋风萧瑟抒发作者当时的抑郁心情。张说在武后及玄宗时两次南贬,这首诗当作与两次贬谪时。

      旅行泊居在青山里的驿馆的夜晚,荒芜的庭院里正值秋风萧瑟、白露为霜。幽深的居室里洒满了月光的清辉,我倚着高枕倾听着外面江水的流动声。远处寂寥的山树上传来声声猿啼,眼前成群的流萤在古老残旧的驿楼旁翩翩振羽。独在他乡面对着寂寥的秋色,越发使人感到离乡背井的忧愁。

      《岳州别子均》这首唐代五律诗的作者是张说,诗的下阙:津亭拔心草,江路断肠猿。他日将何见,愁来独倚门。借猿啼写悲苦凄清气氛抒发别离或悲伤之情。诗人以津亭、哀猿衬托离愁别绪,诗境也变而凄厉了。

    [阅读全文]...

2022-04-27 07:19:35
  • 感受幸福阅读及答案

  • 阅读,幸福,感受
  • 感受幸福阅读及答案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占有很大的比例,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感受幸福阅读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感受幸福

      ①幸福不是一个无法破译的谜,但一万个人肯定有一万个谜底。

      ②幸福有无数种,但拿别人的幸福人生做范本去实践,肯定是谋杀自己。

      ③自己把自已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做到这三点,人就跨入了幸福之门。

      ④幸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什么都有,什么都让人羡慕的人,他不一定幸福;一个一无所有,什么都不起眼的人,他不一定不幸福。人的幸福感不是清贫所能剥夺的。

      ⑤大权在握的人看上去很幸福,然而,背后却隐藏着身不由己和牺牲人格。一个败下阵来的商界巨子,一个落伍的学界泰斗,一个被挤下台的政界高手未必与幸福绝缘。

      ⑥幸福也不能用成功与否来衡量,成功者的内心往往是孤独的。孤独难有幸福的.空间。

      ⑦最不幸福的人是那些终日惶惶不安,迷失在自己制造的种种需求之中的人。

      ⑧幸福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悟性,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感觉,是一段偶然愉悦的时光, 是一种生活的从容。它可能就在阳光灿烂的早晨,在下雪的午后,在等待孩子退烧时,在夫妻晚上相对默默*时,在洗衣店里取回他或她一套衣服时。一个人如果在这种场合找不到幸福,那么走遍天涯海角也是找不到的了。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悄悄地开,又悄悄地落,犹如不知名的小花。

      ⑨幸福有时也是痛苦的孪生兄弟,这就是为什么幸福的人用歌声裹着眼泪,不幸的人用泪水浸泡着歌声的原因。

      阅读题

      1、用文章中的话回答,幸福是什么?

      2、怎样才算跨入了幸福之门?(用原文回答)

      3、细读第⑧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作者写这些是想让我们明白什么?

      4、这篇文章是针对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什么现象而写的?它给了人们什么启示?

      5、根据*时的积累,写一句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

      参考答案:

      1、幸福是一种经历,是一种悟性,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感觉,是一段偶然愉悦的时光,是一种生活的从容。

      2、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把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做到这三点,人就跨入了幸福之门。

      3、让我们学会在小事中感悟幸福。

      4、作者是针对现代社会中诱惑太多,竞争太残酷,人心浮躁,不少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忙碌、奔波,整日忧愁、孤独、空虚,甚至于自卑等活得苦累不堪的现象而作的。它启示人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正视生活,迎接挑战,抵挡诱惑,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意思对即可)

      5、示例:人是自己幸福的工匠。(语言精练,意思正确即可)

    [阅读全文]...

2022-05-07 17:25:34
  • 美好爱情古诗词大全

  • 美好,爱情
  • 美好爱情古诗词大全

      古往今来都不乏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爱情诗歌精品,在人类文明史上,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表现这个主题最为精练的文学形式便是爱情诗。下面是美好爱情古诗词大全,欢迎参考阅读!

      1、夜雨寄北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竹枝词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寄人

      年代: 唐 作者: 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4、落花

      年代: 宋 作者: 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5、生查子

      年代: 唐 作者: 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擘桃穰,人在心儿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6、无题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咏苎萝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8、关雎

      年代: 先秦 作者: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阅读全文]...

2022-02-26 13:05:36
  • 爱情美好的古诗词

  • 爱情,美好
  • 爱情美好的古诗词

      1、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2、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3、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6、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7、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8、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

      9、绮*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10、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1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2、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3、缘来缘去缘如水,情散情聚情何归。

      1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6、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17、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19、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20、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21、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22、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阅读全文]...

2022-01-20 10:59:18
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 - 句子
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 - 语录
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 - 说说
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 - 名言
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 - 诗词
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 - 祝福
阅读古诗词的美好感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