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天的古诗词

关于水和天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水和天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水和天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水和天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6) 说说(115) 名言(731) 诗词(10k+) 祝福(53) 心语(1)

  • 写水的古诗词

  • 文学
  • 写水的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水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2、《水帘》

      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3、《蜀江水》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4、《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5、《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泜水》

      清代:郑燮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

      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

      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

      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

      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8、《海水》

      唐·韩愈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余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阅读全文]...

2022-07-12 23:58:03
  • 描写春天的水的古诗词

  • 春天,文学
  • 描写春天的水的古诗词(通用6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春天的水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译文】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词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

      一开头写景:风忽地吹起,把满池塘的春水都吹皱了。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消磨这良辰美景颇费心思。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她漫不经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红杏花,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把它揉碎。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深刻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

      下片写她怀着这样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兴致。哪怕她把斗鸭栏杆处处都倚“遍”,仍然是没精打采。这个“遍”字,把她这种难捱按捺的心情精细地刻画出来。她心事重重地垂着头。由于头垂得太久,以至头上的碧玉搔头也斜斜地下倾。这说明她已捱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她整天思念心上人,却一直不见他来。忽然,她听到喜鹊的叫声。“喜鹊叫,喜事到。”或许心上人真的要来了。她猛然抬起头,愁苦的脸上初次出现了喜悦的表情。作者写到这里,便结束了全词。

      在一种淡淡的欢乐中闭起幕,像给女主人公留下一线新的希望。但喜鹊报喜难说有多大的可靠性。恐怕接连而来的,将是女主人公更大的失望和悲哀。尽管作者把帷幕拉上了,但读者透过这重帷幕,还可以想象出无穷无尽的后景。

      这首词的思想内容,跟花间派词人的大多数作品也差不多。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也不外个人的恩怨而已。这些都无多大价值。但它那细致、委婉而又简练、生动的描写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唐代: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译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鉴赏

      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这也是作者在江州时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作者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几个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了突出的描绘。大雨刚过,地面和湖上经过雨水的冲洗,妩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时节,尚有冷气袭人,而阳光返照,不仅景色秀丽,复有温暖明快之感;山杏发,水苹生,欣欣向荣,红绿相映,色彩对比鲜明,是早春时节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这幅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毫无秩序可言,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之态,故用“乱”字点出;而湖面之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地铺在水面上的绿色草坪,故说“*铺”。“*”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苹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阳光、山杏、水苹几个意象的描写都恰到好处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尽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来还缺少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正好弥补了这个缺憾。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然而,它们一个不顾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个虽然舌涩但也禁不住歌唱呜叫,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刚刚到来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们的飞舞和鸣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妩媚可人之态。

      前人云“刻画早春,有色泽,腹联尤警”(《唐宋诗醇》卷二十三)正是指出第三联的关键作用。有了这一联,一幅完整的《南湖早春》图才宣告完成。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消沉的心情。面对如此美妙的春天,诗人尚且缺乏兴致,无心情可言,则其内心必有巨大的隐痛。此时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日益衰微,而诗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计可施,对于一个被贬在外的下层小吏来说,即使有贤才良策也徒然无用。忧国忧民、衰病不堪的诗人,怎么会有兴致欣赏美妙的春色呢?同时,春色愈美,国家河山愈可爱,就愈让人担心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可怕后果。所以“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正是忧国忧民的诗人,在爽心悦目的早春景色面前,思前瞻后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息。

      时值初春,景象不同于其它季节,也有别于仲春、暮春。诗人选取了傍晚时分雨住天晴、返照映湖这一特定角度,着重描绘了山杏、水苹、白雁、黄鹏这些颇具江南风情的景物,惟妙惟肖地画出了南湖早春的神韵。时令尚早,大地刚刚苏醒,山杏初发,花开得不多,点缀在湖光山色中,故谓“碎红”,“乱点”则一下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乱峰围绕水*铺”(《春题湖上》),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水苹新生,叶子*铺水面,“*”与“乱”相互映照,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惟在水乡;才见此景致,也让人觉得随着季节的推移,春色转浓,它们也会在湖面上不断伸展、扩大。写了看似静止的景物,诗人又转而接笔描绘了湖上的雁影莺声,静与动、景与声相映成趣。严冬刚过,大雁尚未从冬天的慵懒状态中恢复过来,还不善高飞,在湖上飞得低而缓慢,诗人以一“重”字活现出了它此时慵懒、笨拙的神态。经历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禁锢,黄鹂在初展歌喉时也难免舌涩口拙,不能婉转高歌。白雁翅低、黄鹏舌涩,莫不带有早春时节它们自身的特征,也别具情趣。它们不惟使诗人所描绘的画面有了动感,且有了声音,也让人感到它们不久即会振翅高飞,舒喉长鸣。一幅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早春画图呈现在读者眼前。

      白居易倡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诗文的艰深晦涩,他的诗家弦户诵,流传中外,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与他诗歌的通俗易懂分不开。若以此以为白居易不注重诗歌的推敲锻炼,则与他的创作实际大相径庭,有时他的作品太自然了,反让人不易觉察他创作的苦心。这首《南湖早春》,适可见出他诗歌创作的功力与匠心。

      诗人切人诗题选取了雨后初晴这一独特角度,简洁明快,起笔便向人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阳的返光回射湖边,一切显得温暖而又明亮,诗人的心情也隐含其中。首联两句十四字,包含了多少事物,刻画它们的特征可谓一语传神。轻捷地将诗境展开之后,诗人便妙笔点染湖上景物。山杏初发,诗人以“乱点”见其自然情致,苹叶新生,诗人用“*铺”示其生长情景,各极其趣,“乱点”、“*铺”亦都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说黄鹏“语未成”尚属常见,谓白雁“飞仍重”则是诗人的创造,一“重”字活画出了早春白雁难以奋翅高飞的情态,不知诗人斟酌了多少次,才最终选定了这足以让人折服,让白雁俯首的“重”字。白雁“飞仍重”尚可意会,黄鹏“语未成”则简直无法在画中表现,惟可于诗中传出。春光明媚,诗人绘影图形,也不忘着色。山杏与水苹的“碎红”、“新绿”交相辉映,白雁、黄鹏为春光增了色彩,亦使得画面添了动感,传出声音。诗人所描绘的鄱阳早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视觉、有听觉,还有触觉,给人以全方位的整体感受,让人看到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这实也离不开诗人对诗歌语言的锻炼,对谋篇布局的推敲。

      景致的选择,语言的运用,毕竟属于外在、表面的东西,深入品味不难发现,这首《南湖早春》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精神、情感实灌注在笔下的景物中。风回云断,雨住天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合人心意,那风似也可吹去人心头的阴翳,让人心境亦如夕照下的湖面,立时明朗起来。湖上安详的色彩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山杏、水苹也向人展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值此早春时节,诗人当也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温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在此之前不久,诗人刚经历过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重大痛苦与挫折。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洗血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可心头的阴云毕竟还未散尽,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鹏,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远离京城的谪居之地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原先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总观全诗,诗人对江南春色是由衷喜爱,掩饰不住的,他虽自叹“年年衰病减心情”,可随着春光转浓加深,心情想也会日益开朗起来。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到北方家乡的人那样,但是由于依恋,差一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赏析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春水》原文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阅读全文]...

2021-12-13 13:35:45
  • 水的古诗词

  •   1、《夜渡湘水》  唐·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2、《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3、《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5、《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桃源行》  唐·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阅读全文]...

2022-05-19 18:54:33
  • 水和月亮的古诗词

  • 月亮,古诗文
  • 水和月亮的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和月亮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水和月亮的古诗词

      1、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3、*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4、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拓展阅读:描写月亮的诗句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1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5、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唐寅《把酒对月歌》

      1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7、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8、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1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20、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2、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5、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杜牧《泊秦淮》

      28、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1、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33、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4、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3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6、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8、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39、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40、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4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2、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阅读全文]...

2022-07-06 21:58:33
  • 有关水的古诗词

  •   1、《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2、《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唐·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3、《泾溪》  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4、《秋江送别二首》  唐·王勃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5、《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唐·李白  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  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旁歊素烟。  沸珠跃明月,皎镜涵空天。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  精览万殊入,潜行七泽连。  愈疾功莫尚,变盈道乃全。  濯缨掬清泚,晞发弄潺湲。  散下楚王国,分浇宋玉田。  可以奉巡幸,奈何隔穷偏。  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

      6、《湖州歌·其六》  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7、《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清·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8、《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宋·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9、《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唐·孟浩然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10、《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宋·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尊空。知君何日同。

      11、《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宋·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12、《闻鹊喜·吴山观涛》  宋·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13、《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14、《泮水》  先秦·佚名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其旗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跷跷。其马跷跷,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讻,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阅读全文]...

2022-06-16 18:49:34
  • 跟水有关的古诗词

  •   1、《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宋·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2、《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3、《江夏别宋之悌》  唐·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4、《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唐·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5、《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6、《清溪行/宣州清溪》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7、《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8、《哀江头》  唐·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9、《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南北朝·谢朓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10、《别储邕之剡中》  唐·李白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11、《渡青草湖》  南北朝·阴铿  洞庭春溜满,*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12、《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宋·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13、《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宋·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  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  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14、《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15、《唐风·扬之水》  先秦·佚名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阅读全文]...

2022-05-04 10:27:10
  • 24节气雨水的古诗词

  • 雨水,节气
  • 24节气雨水的古诗词

      24节气雨水的古诗词(通用30首)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4节气雨水的古诗词(通用30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其九

      方回

      今日云霄客,何人禹稷思。树高堪避溺,稻尽底充饥。

      苦口非吾事,衰躯异昔时。东溟容有限,细读后山诗。

      2、大雨水至

      李时勉

      暝色凝阴处,浓云翳碧天。一时倾暑雨,四壁涌春泉。

      直似鲛人室,何如海屋仙。声疑三岛*,势觉五湖连。

      可举任公钓,堪乘范蠡船。剥床应及水,沉灶故无烟。

      寸步谁将引,丹心自可怜。几时及白日,随地即周旋。

      3、江行大雨水涨其一

      方回

      踏午倒挂倒飞猱,水长船行拂树桃。

      忽讶*途成峻濑,更怜危石没深涛。

      4、江行大雨水涨其二

      方回

      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滩。

      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5、江行大雨水涨其三

      方回

      三桥北畔清湖水,双塔西边晓日楼。

      展转愈知吾事拙,因循复作半年留。

      海风石首随潮上,梅雨航船入市浮。

      时节不殊荣悴异,腐儒杯酒暂忘忧。

      6、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减字木兰花

      刘辰翁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8、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9、野步

      齐己

      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

      傍涧蕨薇老,隔村冈陇横。何穷此心兴,时复鹧鸪声。

      10、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苏轼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阅读全文]...

2022-03-02 23:43:44
  •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 山水
  • 写山水的古诗词,是以山水为创作题材,古人进行创作的,又或者以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都是比较多人喜欢的。李白的《游山水》,杜甫的《山水行》等,都为广大百姓所认识。还有描写山水的成语 描写山水的词、描写山水的成语,今天安娜姐就在这说说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描写山水的古诗词

        诗中山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诗中水 :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诗中长江: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诗中黄河: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诗中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中夏: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同上)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诗中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阅读全文]...

2022-03-04 10:57:07
  • 跟水有关的古诗有哪些(与水有关的古诗词)

  • 1、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选自宋·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壑,沟。诗句描写云掩众峰难见、山雨万壑争流的景象。“千岩”、“万壑”,都是夸张,意在强调山多、壑多。

    2、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选自宋·欧阳修《浣溪沙》。诗句描写江南都市春色与繁华景象:画船游弋于水中,游人戏逐在岸上;春水涨溢无际涯,浪花轻拍着堤岸;小楼隐于绿杨之中,秋千出于绿杨之外。有人,有画船,有水,有青天,有楼,有秋千,画面丰富,意境悠远,真是如诗如画,让人味之无穷。

    3、远声历历风和水,**青竹映松。

    选自唐·绍伯《题福昌馆》。历历,清晰的样子。诗句描写风声水声历历在耳、竹色松*青在目的景象。“历历”与“青青”两个叠字的运用,前者强调风声水声的清晰情状,后者突出了翠竹映青松的色彩感。

    4、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

    选自宋·陈亮《一丛花》。冰轮,指又亮又圆的月亮。辗,转。镜天长,指圆月斜过天空仿佛将天空都拉长了一样。江练,指江水如白练明月挂天上、明辉映长空,江水如白练、隐隐闪寒光。诗句描写圆月横空、江流如练、月光皎洁、江水生寒的景象。表现的是一种静谧之美的境界,读之令人顿生*心静气之感。

    5、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选自唐·雍陶《题君山》。君山,在洞庭湖之中,又名湘山。水仙,即“水中仙女”之意。古代有神话传说云,舜妃湘君姊妹曾化为水中仙女遨游于洞庭湖山之上。此二句皆是从远观的视角来写君山,运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前句将君山比作水中仙女梳洗之台,后句将水中倒映的君山比作是镜中仙女青黛色的螺髻。由于比得新颖,遂使原本死的山水活了起来,顿然有了人的灵性,让人遐思不已。

    6、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选自宋·苏轼《汲江煎茶》。此言用大瓢取水倒入瓮中,月影便投在瓮中;用小杓取水注入瓶中,江水便分到瓶中。

    7、一片清江水,中涵万古情。

    选自宋·鲍当《松江夜泊》。涵,包涵。这句话以比拟修辞法,将江水人格化,以寄托诗人的万古情思。

    8、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选自宋·赵师秀《薛师石瓜庐》。野水,指未经人工疏浚的天然河流。诗句描写水网纵横陆地少、山峰笼于云雾中的春日景象。

    9、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

    选自明·吴本泰《送人之巴蜀》。巴江,指四川巫山到湖北巴东一段的长江。一字流,指笔直流淌。诗句描写巫峡云开峰出、江水奔流的景象。前句写云雾散开后巫峡周边千峰竞出之景;后句写长江在巫山与巴东一带曲折东流之后奔流直下的景象。前句写山,后句写水,山水相衬,愈显峡谷之深、众峰之高、水流之急。

    10、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选自唐·雍陶《题君山》。一螺青黛,指做得像螺形的用以描眉的黛墨。镜,指洞庭湖像一面明镜。君山远望就像是水中仙女的梳妆台,又像女子描眉的黛墨放在明镜的中心。这句话以比喻修辞手法写洞庭湖中君山远望之中的形象,不禁让人由此及彼展开丰富的联想,对君山之美生出无限的向往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5-23 11:56:26
  •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山水,风光
  •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1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阅读全文]...

2022-05-09 07:34:37
当前热门
水和天的古诗词 - 句子
水和天的古诗词 - 语录
水和天的古诗词 - 说说
水和天的古诗词 - 名言
水和天的古诗词 - 诗词
水和天的古诗词 - 祝福
水和天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