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

关于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3) 语录(81) 说说(44) 名言(2) 诗词(272) 祝福(87) 心语(6)

  • 《蝉》虞世南古诗赏析

  • 写作
  • 《蝉》虞世南古诗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蝉》虞世南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发出。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藉(jiè):凭借、依赖。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诗。

      【赏析】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延伸阅读:描写蝉的古诗词

      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早蝉》

      4、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5、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闻蝉》

      6、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唐·姚合(《闻蝉寄贾岛》)

      7、早蝉孤抱芳槐叶,噪向残阳意度秋。也任一声催我老,堪听两耳畏吟休。得非下第无高韵,须是青山隐白头。——《早蝉》

      8、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唐·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9、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画蝉》

      10、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闻早蝉》

    [阅读全文]...

2022-07-02 15:33:18
  • 虞世南蝉古诗译文(虞世南蝉的诗意)

  • 诗意
  • 虞世南(唐)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代虞世南这首托物寓意小诗。

    首句:

    “缕”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缨。蝉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句表面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含比兴象征。“垂缕”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身分地位显贵却“饮清露”。

    次句:

    “流响出疏桐”写蝉声远传。 “流响”写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出”使蝉声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三四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以为是秋风所送,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致远。标榜:立身品格高洁,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呼应,表达出对人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

    沈德潜说:“脉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

    清施补华《蚬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诗种子:立意高,令诗超凡脱俗。

    (郭锦生编品)

    [阅读全文]...

2022-06-01 06:06:30
  • 虞世南蝉古诗译文(唐诗蝉虞世南解释)

  • 唐诗,解释
  • 这两句诗出自初唐名臣虞世南的名作《蝉》。

    赏析这首诗和李白的诗有点不同,因为诗仙大家都熟悉,直接讲背景、创作意图、文字结构、内容意境就可以。而对于这些名气稍小的,我们就先来聊聊诗人。

    有些朋友可能对虞世南不是很熟悉,《蝉》可能学过,但是诗红人不红,远不如李白、杜甫、王维那么知名。这不是学诗者的问题,因为虞世南的成就重心本来就不在诗文,除了是隋唐名臣之外,我们总结他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他的名号也是在另外一个领域里称雄。

    在书法界,如果我们不知道虞世南,那就是个笑话了。

    初唐主要是楷书行世,最有名的当属欧阳询,我们*时称“颜体”、“欧体”,那是自成一家的体式。虞世南在书法史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初唐书法有四大家: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世南,日本学界则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虞世南曾经拜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为师,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

    虞世南原本是南朝的陈朝人,历隋入唐。他是浙江慈溪人,出身很高,曾求学于大学问家顾野王、徐凌,尽得真髓。这个徐凌,就是和庾信比肩的南朝文人,他们两个再加上各自的父亲,庾肩吾、徐擒共同形成了一种诗文风格,称作“徐庾体”,而这正是“宫体诗”的别称。我们又称作“齐梁宫体诗”,或者直呼“齐梁体”。

    所以虞世南的老师是宫体诗大家,那么他的诗文是否继承了宫体诗“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特色呢?是有的,幸运的是他所在的时代发生了巨变,虞世南的个人经历导致了文风的变化。

    他的仕途生涯是丰富的,早期在陈朝担任西阳王幕僚。陈朝灭亡后,他和哥哥虞世基一起进入隋朝京师长安,成为“北漂”,其实是灭国之臣。江都事变后,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虞世南跟随到聊城,随后宇文化及兵败被杀,他又被窦建德抓获。两年后,秦王李世民灭窦建德,虞世南进入秦王府,终于遇到了正主。他个子矮小,但是性格直爽敢言,就像魏征一样敢于直谏,加上文采飞扬,因此深受李世民器重。

    李世民对虞世南是非常敬重的,以至于后来修建“凌烟阁”,入阁二十四位大功臣,虞世南是排上了号的。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荣耀,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开国十大元帅之类的排名。

    一生功名,混到凌烟阁,也算是再无高处可去了。

    但是对于虞世南个人来说,未必就很爽。为什么呢?因为他老是被灭国。就算在新朝当官,新皇帝对他非常器重,而实际上虞世南在旧主不断灭亡的过程中是遭受了一次次心理打击的。这种感觉就在虞世南的诗文中若隐若现,虽然不能明言,但是整体的风格、气度可以感觉得出来。

    我们具体来看这首《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看起来很像五绝,唐诗的味道已经出来了。因为当时虽然没有*仄的概念,但“永明体”已经开始按照四声对格律作出要求。所以诗的音律是清朗通顺的。

    我们看内容。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緌,读ruí,因为这个字不常用,左边的绞丝旁没有简化,所以我们在写的时候还是要写原字。古代的官帽垂着两根带子,就叫緌,这里是指蝉头上的两根触须。“饮清露”,我们今天都知道蝉是通过嘴扎入树皮吸取树汁生存,但是古人不清楚,他们认为蝉就是靠饮露水活的。“流响”,就是蝉发出叫声。这两句就是写蝉的形态。

    鸣蝉饮用清纯的露水,发出的叫声从稀疏的梧桐叶中传了出来,飘得很远。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藉,在这里念jiè,就是凭借的意思。声音传得远,并不是借助了秋风,而是因为我自己站得高。

    我不需要借助别人,凭我自己的能力,就能让声名远播。这是一种独立的人格体现。

    蝉这种昆虫,在大自然中来说是一种微弱的生命,一直并不为文人重视。而将蝉写出独立人格,就是从虞世南开始。后来的骆宾王、李商隐都曾经咏蝉,虽然味道各有不同,但是也算是在咏物诗中开出一个类别来。这就得益于虞世南写蝉,写出了一种不凭借他人力量,不巴结谁,全靠自身实力的高傲精神。

    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借物自旷,就是咏物诗的存在基础。看起来是在写蝉,实际上句句都是在写自己。这首诗在虞世南,就是写出了文人独立、清高的一面,而这种感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都没有。因为这是虞世南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所决定的。

    他有实力清高,他也想清高。

    《在狱咏蝉》主要是抒发自己被冤枉下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一腔心思,无人可诉,诗意一发不可收拾,纵横而不低垂。正是这裂帛一问,将自我高洁表露无遗,也因此成为千古名句,为后世文人所喜爱和引用。

    而李商隐的《蝉》则偏重于对个人仕途不顺,生活挫折郁闷情绪的抒发:“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本来就因为栖身高枝之上难以饱腹,即使悲鸣不断却无人同情。因为吃不饱而悲鸣,这里是诗人的自身生活的映射,因为志气高洁,不同流合污,导致生活艰难,多方求助却无人关照。

    “咏蝉三绝”中,骆宾王、李商隐的书写角度、出发点不一样,所以也很难写出虞世南的“清高之气”。因为虞世南的身份不一样,他的清高之中透着一份自得,就是自视甚高。第四句提到秋风,实际上蝉到了秋天,基本上就没戏了,这也是秋蝉普遍带有悲伤、悲凉之气的原因。但是虞世南的诗一点都没有那种感觉,那是因为他过得不错,虽然三朝之臣,但是三朝的君主都是相当地厚待他。

    他只是在心里隐隐有一丝丝寒凉。我们从这首小诗也很明显能感觉出来,“清露”、“疏桐”、“秋风”这些意象的联结,透露出虞世南心境的清冷。他虽然有才而自负,却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在文字中自带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在几个朝代更替中,他屡次背离旧主,人生定位上可能自己把自己看作一个投降派,而受到的教育,让他无法完全抽离传统观点而释怀。被抓了两次,国家被灭了两次,都跟着胜利者继续当官,这对正统文人之骨来说,可以算作是耻辱。虽然在当时还没有很重的“臣为君死气节高”的概念,但总归是不让人愉快的。

    我们读懂了虞世南这个人,就会发现这首小诗,不但清高,还有一丝无能为力的自旷在里面。

    而这种意在言外、言在诗外的特性正是唐诗的未来。

    虞世南的蝉,清高,自负,骨气,却透露出一丝冷清。

    [阅读全文]...

2022-04-11 17:52:23
  • 蝉古诗虞世南翻译全文(蝉的翻译文分享)

  • 分享
  • 搜词条

    【秒懂百科】一分钟读懂蝉00:54

    古诗儿歌 蝉,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02:30

    唐代虞世南诗作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0个义项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99求知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1]

    作品名称

    作者

    虞世南

    创作年代

    初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快速

    导航

    作品鉴赏作者简介

    作品

    原文

    垂緌饮清露1,流响出疏桐2。

    居高声自远3,非是藉秋风4。[2]

    词句注释

    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清露:清纯的露水。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发出。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藉(jiè):凭借、依赖。[3][4]

    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3]

    作品鉴赏

    整体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5]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6]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5]

    名家点评

    明人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与骆丞“清畏人知”语,各善言蝉之德。谭云:于清物当说得如此。

    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命意自高。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清人李鍈《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此诗三、四品地甚高,隐然自写怀抱。

    清人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末二句,占地步。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2][7]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字伯施,余姚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永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永兴”。唐大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谥文懿。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等。书法理论著作有《笔髓论》、《书旨述》。编有《北堂书钞》160卷、《群书理要》50卷、《兔园集》10卷等,另有诗文集10卷行于世,今存《虞秘监集》4卷。[8]

    [阅读全文]...

2022-07-10 23:02:54
  • 虞世南《蝉》

  •   朝代:唐代

      作者:虞世南

      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赏析

      诗人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阅读全文]...

2022-05-01 07:54:24
  • 搜索古诗蝉唐虞世南70句

  • 经典
  • 虞世南诗词《蝉》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全诗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

      绥(音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流响:连绵的声音。

      疏桐:稀疏、高大的梧桐树。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形状、*性、声音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3)虞世南的《蝉》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5)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

      ②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③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二:

      5.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分)

      6.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5.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

      6.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分)。

      三:

      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出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蝉的特点?

      3.通过这首诗作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1.托物寓意,借助具体的对象表达丰富的含义,理趣情致跃然纸上,引人人胜。

      2.“饮清露”:表达了诗人对蝉性高沽、栖高饮露品性的褒扬:“流响”:形象地写出了蝉的悦耳长鸣。

      3.这首诗告诉我们:贤能之人,不需凭借权势,自然声名远扬。

      四:

      【注释】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藉(jiè):凭借。

      1.本诗前两句所写的“蝉”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所写的蝉尊贵清高。(2分)它角须下垂,栖于疏桐,饮吸清露,鸣响流播。(3分)

      2.托物寓意(2分;答比兴、象征、联想亦可。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寓情于物、融情于物给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的形态、*性、鸣响,(1分)自然引出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2分)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1分)

      译文:

      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赏析:

      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阅读全文]...

2022-01-07 22:06:02
  • 除夕视频祝福语

  • 除夕,祝福语
  • 除夕视频祝福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用到过祝福语吧,祝福语就是把心中的美好祝愿用语句表达出来。写祝福语时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除夕视频祝福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昨天拜年早了点,明天拜年挤了点,后天拜年迟了点,现在拜年是正点,拜年啦,拜年啦!祝福您春节快乐,财源茂盛,万事如意,合家幸福!新年快乐。

      2、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你;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愿欢乐的祝福,永远追随您。祝福您:春节愉快,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顺意!

      3、火红灯笼挂在墙上,吉祥春联贴在门上,多彩烟花映在头上,浓浓年味洋溢心上,合家欢乐围绕桌上,喜庆如意写在脸上,手机拜年握在手上,短信祝福发在点上。祝春节愉快!

      4、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也要生活精彩无限;换一颗童心试试看,生活乐无边;取天真揣在心,事事开心;拿童真藏在心,时时顺心;新年快乐,祝超龄儿童,节日快乐。

      5、曾记当年猫和老鼠,难忘昔日赛跑龟兔,留恋曾经虹猫蓝兔,追忆以往金刚葫芦。童年一去不复,祈愿童心永住。新年快乐!

      6、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愿天下所有的老师们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桃李芬芳,万事如意,*安如愿,快乐分分秒秒,幸福时时刻刻!

      7、学*时,常带一颗恒心,才能事半功倍;工作时,多加一颗细心,才能做事完美;生活时,保持一颗童心,才能永远不累!祝你童心常在,新年快乐!

      8、虎年来临之际,祝你东迎财神,西行顺利,南来福星,北伴快乐,前有发达,后有升迁,左边健康,右边*安,内有顺利,外罩兴隆。四面八方吉祥如意!

      9、有种喜欢,不一定说出,但彼此心知肚明;有种生活,不求无疵,但快乐常在;有种朋友,见少离多,但始终不忘;有种短信,偶尔发出,但牵挂满怀。春节快乐!

      10、情如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祝春节快乐!

      11、除夕夜,是一年幸福的总结,是忧愁烦恼的完结;年三十,是明年快乐的开始,是希望扬起风帆。欢乐除夕夜,守候家人身边,好运时时弥漫,胸怀美好梦想,创造幸福明天!

      12、来来来,废话不多说了,春节就在眼前。燃一束礼花,绽放好运给你;开一个红包,喜庆祝福给你;道一个万福,合家欢乐给你;发一条短信,真情友谊给你。

      13、有一种表情,叫破涕为笑;有一种快乐,叫简单就好;有一种满足,叫衣暖饭饱;有一个世界,叫阳光普照;有一种心态,叫童心未老。新年快乐节,祝你心情好!

      14、阳光火辣辣地照耀;微风温柔柔地吹拂;花儿甜蜜蜜地绽放;祝福忙碌碌地传递;短信滴答答地想起。我在热腾腾地祝福你,新年快乐,祝你节日快乐无比。

      15、握一握温暖的手,感恩。描一描美妙的梦,期待。除一除头脑的锈,开拓进龋抖一抖身上的土,轻装上阵。祝你新年展风采,更上一层楼。

      16、新年快乐,送你一包“幸运草”,用开心包起来,用如意挂起来,用幸福送给你,让快乐围着你,愿你事事顺心,一切顺利。

      17、春节到,将尘封已久的心情换成一颗无忧无虑的童心;将伪装的笑容换成一脸天真无邪的灿烂;将客套的言辞换成最纯真的祝福送给你,愿你节日快乐!

      19、新年来临送温暖,我把祝福连一连,愿你好运连连财气多,福气连连幸运多,喜气连连顺心多,快乐连连欢乐多,祝福连连友谊多,新年快乐!

      20、春节激情已退,生活回到原位,过年吃喝很累,餐餐都是美味,自己身体宝贵,开始清理肠胃,白天多喝开水,晚上早点去睡,大家友情珍贵,上述提醒免费,祝大家节后依然愉快!

      21、新年到了,邀一邀童伴把童年找找,唱一唱童谣把忧愁丢掉,玩一玩童趣把压力减掉,用一颗童心把快乐拥抱。预祝你春节童颜大悦、幸福来到!

      22、一年佳节春节至,浓情思念此刻至。友情虽在远方地,思念牵挂入我心;倩影摇曳满脑海,挥之难去相思苦。唯恐思念流水逝,缤纷赠友早拜年!

      23、舞狮高跷闹新春,家户人皆笑开颜。热闹殷勤迎亲朋,互送礼物寄深情。新年新春新面貌,惟愿朋友身体好。吉祥如意广进财,幸福家庭多精彩。愿春节快乐!

      24、一粒糖果,打跑眼泪;一个故事,哄你睡觉;若受委屈,嘴巴扁扁鼻涕冒;若是难受,小打小闹一直绕。新年快乐到了,宝贝就该笑口常开。

      25、送一份温馨,愿你感受团圆,送一份快乐,愿你感受友情,送一份甜蜜,愿你感受新年,送一份健康,愿你把握来年,春节到身边,祝福送你心田,愿你万事如意,多多欢颜。

      26、如期而至的不仅是春节,还有幸福和快乐;日渐增加的不只是岁月;还有友情和健康,在新年来临之际,祝福您及您家人:幸福安康!新年大吉!

      27、别动,站好!现在请四周看下,就*找个位置坐好,坐好后,请继续往下按。很好,真是个听话的小朋友!新年快乐!

      28、情重意重,情意重重,佛缘修意缘广结善缘,对面相谈是有缘,再而相见是天缘,今生相聚前世缘,互相关心要惜缘!三吉祥即三藐三菩提心!新年吉祥如意。

      29、炮竹唱响喜乐心声,锣鼓宣扬幸福美满。舞狮高跷吉祥如意,星光灿烂盛世年夜。万家灯火映衬团圆,美酒香溢春年大宴。祝你大年喜乐唱,愿你健康幸福长!

      30、细数年轻的梦,轻拂幻想的风;依恋年少的雨,踏寻纯真的心;你我悄悄长大,童年依然美丽。一曲笛声也悠长,愿这恋曲载满幸福的音符,唱响你成长的歌!

      31、今年过年不送礼,发条短信送给你。健康快乐常伴你,好运和你不分离。还有让我恭喜你:财神已经盯上你!

      32、等有钱了,我要用美元为你铺地,用黄金给你盖屋,让钞票给你点烟,请嫦娥为你捶背,今日新春,我就先破费一毛钱,意思意思,别嫌少,它可是你以后享受的凭证,祝你新年快乐!

      33、说你优质,怕你听成幼稚。说你坚贞,怕你听成天真。说你是万里挑一,怕你听成无理淘气。只好给你留一份快乐,这样你就知道我要祝你新年快乐快乐!

      34、今天春节,很是回味童年的生活吧?建议你:口咬小奶嘴,上穿红肚兜,下身尿不湿,手拿手绢边擦鼻涕边咬奶嘴边走大街,怎么样,是不是很值得回味啊?

      35、每个人都有天真的梦想,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童年!小时候想长大,长大后想变成孩子!祝所有的小孩子大孩子老顽童新年快乐!

      36、这句话在我心中整整二十年了。当你还是童年的时候,早就想跟你说,可惜当时还没有短信息,所以今天才给你补上迟来的祝福,祝你新年快乐。

      37、春节到了,想我吗?想我就按,再按,你那么想我吗?我说想我才按。还按!没想到你这样想我,好感动!又按!我热泪盈眶。

      38、祝愿你:一年四季季季**安安,一年12个月月月健健康康,一年52周周周精精彩彩,一年365天天天快快乐乐。祝您新年快乐!

      1、一串鞭炮送走烦恼,一杯美酒碰出欢笑,一碗水饺包裹热情,一番忙碌有着年的味道,一家团圆融融美好,一*畅谈乐得逍遥。除夕日,祝你合家幸福!

      2、不赶早,不赶巧,祝福来得刚刚好!不送金,不送银,轻轻送句除夕好!虎年的钟声就要敲响,鞭炮就要点燃,祝您事业好感情好家庭好身体好!

      3、因为梦想,岁月不老,青春永驻。一年又一年。鞭炮声远远地响起,希望之门已经开启。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拥抱你的,是我衷心的祝福:新年快乐!

      4、岁月流逝,多少人来了又走;时光荏苒,多少事了犹未了。但朋友始终留在心上,友谊从未了结。年春节到,只想轻轻地祝福你: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5、美好在天空燃放,醇酒在杯中飘香,交谈在传递佳话,吉祥在屋角堆放,幸福在心间上涨,快乐在脸上荡漾,*安在为你唱响,好景你独占了春光。除夕快乐!

      6、数不尽的烟花朵朵,数不尽的.爆竹声声,数不尽的春联对对,数不尽的祝福条条,欢乐在除夕中裂变,烦恼在除夕中衰减,愿您除夕笑声爆发,好运点燃。

      7、过去一年你没有请我吃饭,怎么样?春节表示表示?不客气,千把块钱一桌的我就满足了!除夕快乐,祝春节好!

      8、欢乐除夕之夜,“吉祥天空”飘过朵朵福云,“欢乐海洋”增添缕缕乐波,“美事山上”升起喜气阵阵,“送福短信”送来祝福声声:恭祝您除夕穿“金”带“银”,团“福”圆“运”!

      9、除夕晚上吃水饺,笑口常开活到老;虎年岁月真正好,所有厄运全跑掉;春节期间放花炮,万事如意能办到;正月十五吃元宵,好事接连喜眉梢!

      10、愿您在新的一年里: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洋洋;年年财源广进,岁岁*安祥和!春节快乐!

      1、除夕将至,送你一桌特别的年夜饭:法国红酒斟满浪漫,巴西烤肉增添活力,*汤圆团团圆圆,再送上一份韩国泡菜辣得你火火!

      2、想除夕,盼除夕,此刻眨眼即除夕;说祝福,送祝福,送你满满许多福;思朋友,念朋友,好运随你走;寄祝愿,传祝愿,祝你开心舒畅每一天!

    [阅读全文]...

2022-01-25 22:38:55
  • 虞世南的著名诗句名言名句

  • 著名,名言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三分开霸业,万里宅神州。——虞世南《赋得吴都》

    还恐裁缝罢,无信达交河。——虞世南《中妇织流黄》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虞世南《出塞》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虞世南《出塞》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原。——虞世南《出塞》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虞世南《出塞》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虞世南《出塞》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虞世南《出塞》

    雾锋黯无色,霜旗冻不翻。——虞世南《出塞》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虞世南《出塞》

    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阅读全文]...

2022-07-22 18:06:58
  • 早发白帝城古诗朗读(完整版视频在线观看)

  • 视频
  • 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通过他们声情并茂的诵读,弘扬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经典诗词结合优美声音,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古诗词的力量与芬芳,在吟诵鉴赏中树立志向、陶冶情操,传承经典、引领未来!

    今天,由演播艺术家李立宏老师为大家带来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作者|李白(唐) 诵读|李立宏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品解析

    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传世佳作众多,如《蜀道难》《将进酒》《静夜思》等。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行至白帝城时,忽获赦免,诗人惊喜万分,随即乘舟顺流东下江陵。此诗不是一般的山水记游诗,而是一首借江水湍急浩荡、行舟倏忽轻快以抒发诗人遇赦后心情欢畅的写景抒情诗,也是李白最著名的诗作之一。

    诗中第一句“彩云间”三字,点出白帝城地势高耸,为其后描述顺水行舟无比迅捷埋下伏笔。“彩云间”也形容晨曦的霞彩,并喻示诗人从晦暝命运走向光明前景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作别白帝城。第二句“千里江陵一日还”,以“千里”的空间之远,和“一日”的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描写舟行极速。这“还”字,也透露诗人遇赦归来之喜。

    第三和第四句,描绘诗人的轻舟,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飞快无比,一路隐约感到长江三峡山影快速倒退,并清晰听到*猿群的啼声闹个不停。转瞬间,“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既是写景,又是比兴,轻舟渡过了三峡的水急滩险和重峦叠嶂,也蕴含了诗人历尽艰险、终于逃出生天的畅快喜悦!全诗起承转合,借景抒情,富有哲理,境界神妙。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诵读介绍

    李立宏,配音、演播艺术家、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创作了大量有声语言精品,如专题片解说《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那一只蟋蟀》《辉煌中国》等,译制片配音《阿凡达》《拯救大兵瑞恩》《海底总动员》等,电视剧配音《三国演义》《北*无战事》《琅琊榜》等,小说演播《南渡北归》《1911》《歌剧魅影》等。

    [阅读全文]...

2022-05-20 01:36:25
  • 配自己视频的说说

  • 视频
  • 灵感是反复思索、长期思索、恍然大悟的思想火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配自己视频的说说句子,希望大家喜欢!

    1、你心里的委屈,不管是谁给的,都由我来负责。

    2、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

    3、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也要优雅的谢幕,并感谢自己的认真付出。

    4、人要有上进心,停滞不前只享受现在拥有的,你不会进步。

    5、当你知道男人跟孩子一样时,你就什么都懂了!

    6、生命不在于活得长与短,而在于顿悟的早与晚。

    7、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8、别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去受委屈,你不需要去承担任何一个人负能量。

    9、凡事不论成败,只要经历。这一生,本就是为了不输给自己而已。

    10、抛出去的砖头,不一定能引出玉,倒很可能砸到人。

    11、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12、我开始学会心*气和地接受现实的掠夺和馈赠。

    13、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

    14、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从容的面对这个世界!

    15、女人如花,但花分两种,一种会招来蝴蝶,一种会招来蜜蜂。

    [阅读全文]...

2022-01-01 19:44:42
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 - 句子
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 - 语录
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 - 说说
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 - 名言
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 - 诗词
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 - 祝福
蝉虞世南的古诗视频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