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

关于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端午节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 教案,艺术,小班
  •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四、反思: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五、教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小班端午节教育活动教案

  • 教案,端午节,小班
  •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俗文化图片

      5、粽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俗。

      (1)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2)你们家里是怎样过的端午节呢?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家里会吃粽子,诱人赛龙舟,还会插菖蒲、挂艾蒿。

      3、教师讲述故事,调动幼儿的情感。

      (1)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2)请幼儿听完故事后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故事中的屈原说点什么呢?

      4、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认识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骤方法。

      (1)教师播放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师分发好吃的点心:粽子。

      (3)幼儿品尝粽子,在吃粽子的环节中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延伸

      (1)教师将手工制作材料:卡纸、纸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区,引导幼儿在美工区动手制作“包粽子”。

      (2)教师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结束后,还可以举行一次端午节班级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当天一起来包粽子。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小班社会领域端午节活动教案

  • 教案,端午节,社会
  •   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俗。(知识)

      2、学*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粽的彩条,端午*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粽,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粽,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小班端午节教案

  • 教案,端午节,小班
  • 小班端午节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端午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名称:

      粽情端午

      活动地点:

      小二班教室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

      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4、学念儿歌《五月五》。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惯,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惯,并愿意与家长一起合作制作龙舟。活动准备:

      3、尝试运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家长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教师播放端午节的由来视频。

      2、师:刚刚在视频里都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端午节都要做些什么吗?(不会的家长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么吗?

      (1)幼儿和家长共同回答问题,说出端午节*俗

      (2)教师出示ppt图片,端午节风俗*惯。

      (3)特别引出赛龙舟,引起幼儿兴趣。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赛龙舟吧!(播放简短视频)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出示木质龙舟,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指导语:

    [阅读全文]...

2022-11-03 11:19:00
  • 端午节小班活动教案5篇

  • 教案,小班,端午节
  •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及相关来历、风俗。

      2.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间交流合作。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粽子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讲述“粽子”故事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大约在公元前三四零年的战国时代,屈原出生在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青年时代就有着出色的才干,踏进楚国朝廷不久,便受到赏识,当了[左徒]这一仅次于宰相的大官。但是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他在流放途中,走遍了现在湖南、湖北的许多地方,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忧民感情的诗篇。后来楚国亡了,屈原心裹有说不出的痛苦,便来到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了。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活动延伸

      请将小朋友包好的粽子拿到食堂,请厨师蒸好后小朋友品尝自己包的粽子。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人民的又一传统*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分析教材:

      在全园性的民族文化主题活动中,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食物比较敏感,我们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切口,以节日食品为代表,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生成系列主题活动“热热闹闹元宵节”、“香香甜甜粽子节”、“团团圆圆中秋节”。最*根据时令季节即将进入“香香甜甜粽子节”主题。粽子Party是这个主题结束阶段的综合活动,整合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此活动创设了Party这个情境,有音乐、有食品、有游戏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法、体验法、游戏法等,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说出粽子的种类和味道。

      2、通过品尝、装饰等活动,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表现。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过程:

      1、品尝粽子。

    [阅读全文]...

2021-12-15 00:59:07
  • 小班《端午节》的优秀教案

  • 教案,端午节,小班
  •   活动目标:

      1、学*动作“搓、捏、转、敲”。

      2、对小手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手能干的照片活动过程:

      1、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魔术,现在先请小朋友把小眼睛闭起来。变变变(变出小手)提问:我变出来什么呢?(小手)我的小手很厉害的小朋友们看我会让我的小手转起来,那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转一转小手吧。咚咚咚拳头互敲提问:我的小手在干嘛,敲东西。拿出你们的小手跟我一起敲一敲,敲敲小腿敲敲脸蛋等。

      2、哇。小手真神奇,神奇的小手会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2、小手的本领出示图片(玩玩具、画画、剪东西、洗手)总结: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戏下面,我们用小手玩个手指游戏,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啾啾啾二根手指头变成剪刀剪剪剪三根手指头变成扇子扇扇扇四根手指头变成乌龟爬呀爬呀爬五根手指头变成大老虎啊呜啊呜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的`手指游戏好不好玩?(好玩)下次我们再一起玩这个好玩的游戏。

      4、反复游戏,游戏结束。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小班语言活动端午节教案5篇

  • 教案,端午节,小班
  •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及相关来历、风俗。

      2、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间交流合作。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粽子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二、品尝粽子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讲述“粽子”故事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3、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体验吃粽子的快乐。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俗。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每组桌子放上大小形状味道各不一样的粽子一盘,湿巾纸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师在桌子上的盘子里放了一样好吃的东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猜猜会是什么?

      幼儿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的,再猜猜会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这一会儿像……有一会儿像……会是什么呢?

      哇,原来是是香香的粽子

      2、尝尝说说——好香的粽子,你吃过吗?什么味的?你们还想不想吃?

      (1)每位幼儿拿一个小粽子,自己来剥,剥下的粽叶放在盘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吗?

      (2)幼儿边吃粽子边随机问: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3)吃完后提问与小结:

      3、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俗——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会吃粽子呢?

      4、拓展游戏——QQ粽子店环境创设: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种可以做馅的图片玩法:幼儿剪下做馅的图片,贴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讲讲它的味道。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阅读全文]...

2022-01-05 05:37:30
  • 小班教案:端午节5篇

  • 端午节,教案,小班
  •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惯。

      2、引导幼儿主动学*与端午节有关儿歌,感受一些端午节的作品,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引导幼儿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感受家里过端午节的气氛,激发学*端午节*俗的兴趣以及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端午节PPT多媒体课件;

      2、端午节相关视频;

      3、*板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景导入,用粽子引出端午节,激发幼儿探索端午节稀疏的乐趣。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聚光灯出示粽子。

      (2)你们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还记得老师给小朋友讲过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3)教师描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为了纪念屈原,我们就把五月五屈原跳江这天成为端午节!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划龙舟视频,讲解端午节划龙舟的意义,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赛龙舟视频(点击课件视频图标超链接出现视频动画)

      (2)小朋友你们看到视频里的人在干嘛什么呀?(在划龙舟)

      (3)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俗与传说,这些*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

      3、教师带领幼儿学*儿歌《端午节*俗》,感受端午节带来的快乐气氛。

      (1)教师结合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细细感受和倾听。

      端午*俗:

      五月五,庆端阳,划龙舟,挂香囊。

      雄黄画个花脸妆,好吃粽子香又香。

      (2)刚刚儿歌的题目叫什么?(端午*俗)对,端午*俗。那儿歌里都说了哪些*俗呢?(老师请小朋友随机点击四个粽子图片,幼儿点击后出现不同的动画)。

      (3)教师在*板上操作包粽子的流程和步骤:老师给你们准备粽叶子,现在先请小朋友添加米,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可以加入什么材料。(*板中出现粽子食材,小朋友选择性托人食材)

      4、教师再次朗诵端午节*俗,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加深印象。

      四、活动延伸

      1、一起画雄黄妆

      今天老师想请你们能不能帮助一个小女孩,她要去参加端午晚会,他不会画雄黄妆,也不会画香囊想请你们帮助她,你们愿意吗?幼儿人手一个*板,用画图软件画上香囊再用X在脸谱上画上花脸妆。

      2、划龙舟游戏

      小朋友想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去参加端午晚会,可是要经过一条大河我们该怎么去呢?我听到了有小朋友说划龙舟这真是个不错主意,现在跟老师一起学一学划龙舟的动作,我们小朋友学的真棒现在我们坐上龙舟出发吧!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祟敬之情。

      二 、活动准备:

      1、 请家长为孩子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带五彩线等,并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

      2、 粽子一串,香袋若干,五彩线若干。

      3、 准备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

      三、活动过程:

      1、 交流经验。

      提问:端午节是哪一天?这一天要吃什么?戴什么?进行哪些活动?借助图片和实物,在宽松的气氛中,师幼一起交流所获得的关于端午节风俗的经验,教师作适当补充。

      2、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端正午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俗吗? (如果有幼儿知道,请该幼儿来讲述。教师补充)

      3、 讲述屈原的故事,给幼儿讲述屈原的故事和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激发幼儿对屈原的崇敬心情。

      4、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5、 讲述其他风俗的由来。

      6、 观看有关端午节庆祝活动的录像,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俗。

      活动名称:

      粽情端午

      活动地点:

      小二班教室

      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2-26 14:30:11
  • 小班端午节教案10篇

  • 教案,端午节,小班
  •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2、制作端午节*俗ppt

      3、各种形状的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端午由来

      1、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2、讲解有关端午节的故事。

      二、讲讲端午*俗

      1、请孩子猜猜端午节可以做些什么事?

      2、观看ppt

      3、小结:

      端午节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戴香囊------

      三、吃吃端午粽子

      1、说说自己吃过哪些粽子?

      2、孩子品尝各种粽子,并请孩子说说你吃到的粽子有哪些馅,它的味道是怎样的?

      3、小结:粽子的品种很多,各种粽子好吃营养又好。

      四、演演端午节目

      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观察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3、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经验准备:

      幼儿有过端午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儿歌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

      二、基本部分

      (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俗。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阅读全文]...

2022-01-24 01: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