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关于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小班美术端午节手工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端午节
  •   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俗。(知识)

      2、学*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粽的彩条,端午*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

      (为了纪念屈原)

      你怎么知道的呢?

      (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粽,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粽,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俗。

      2、培育幼儿对民族文化感爱好。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与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加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俗。

      活动预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具体到将老师、同学的全部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当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晰地再现,即开头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长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伴侣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伴侣自由和爷爷沟通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伴侣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阅读全文]...

2021-11-25 08:21:27
  • 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美术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故事欣赏。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3、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幼儿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发布于和谐亲子社区

      (培养幼儿的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现在我们带上自己包的粽子请厨房阿姨帮我们煮一煮,好不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俗文化图片

      5、粽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俗。

    [阅读全文]...

2022-01-02 07:34:58
  • 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美术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癿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癿风俗和来历。

      2、引导幼儿学*简单地包粽子(折纸),并迚行线描装饰。

      3、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粽子飘香》、《屈原癿故事》癿欣赏课件,长条状癿纸条不幼儿人数相等,彩带、油性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明天我们因为什么节日放假呢?(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癿粽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粽子癿形状真有趣!有三角形癿、有四角形癿、有长条形癿等等,并且有多种口味癿,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红枣粽等等。

      二、故事欣赏。

      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饮雄黄酒、赛龙舟、佩香囊、戴五彩线等等)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为了表示我们对屈原敬佩不缅怀乊情,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丌好? ——教师示范讲解:

      1、先将纸条一端折成一个三角形;

      2、顺着三角形癿一边正反来回折,将整张纸条折成连续癿多个三角形;

      3、打开三角形;

      4、在纸条癿起端,顺着折缝拢成一个立体癿形状,似锥形;

      5、顺着纸条上癿缝往上卷绕,将纸条末端揑入缝中;

      6、用油性笔迚行线描装饰;

      7、用彩带捆绑装饰。

      四、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传统文化的*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二、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班: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

      每班选 5 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阅读全文]...

2022-03-31 18:29:42
  •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主题活动《包粽子》手工教案

  • 教案,手工,端午节
  •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端午节手工粽子小班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小班,手工
  •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包粽子。

      活动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三、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四、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五、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阅读全文]...

2022-10-19 00:00:00
  • 幼儿小班端午节手工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端午节
  •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包粽子。

      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三、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四、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五、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阅读全文]...

2022-01-26 15:30:42
  • 小班端午节教案

  • 教案,端午节,小班
  • 小班端午节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端午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名称:

      粽情端午

      活动地点:

      小二班教室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

      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4、学念儿歌《五月五》。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惯,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惯,并愿意与家长一起合作制作龙舟。活动准备:

      3、尝试运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家长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教师播放端午节的由来视频。

      2、师:刚刚在视频里都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端午节都要做些什么吗?(不会的家长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么吗?

      (1)幼儿和家长共同回答问题,说出端午节*俗

      (2)教师出示ppt图片,端午节风俗*惯。

      (3)特别引出赛龙舟,引起幼儿兴趣。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赛龙舟吧!(播放简短视频)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出示木质龙舟,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指导语:

    [阅读全文]...

2022-11-03 11:19:00
  • 小班社会领域端午节活动教案

  • 教案,端午节,社会
  •   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俗。(知识)

      2、学*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粽的彩条,端午*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粽,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粽,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 (菁选2篇)

  • 教案,手工,端午节
  •   教材分析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包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大班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逐渐提高,他们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并能尝试借助辅助材料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本次亲子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家长的指导合作过程中,探索用剪、贴、针线穿缝等技能缝制香包的方法,体验亲子制作香包的快乐,感受节日的温馨。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用针缝的方法制作香包,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3.体验与家长自制香包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各色花布、吊坠、彩珠等等。

      2.幼儿已有用针经验。

      3.民间音乐的磁带、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感受香包的不同形状。

      (1)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提问: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

      小结:古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小孩早晨出去踏青脖子、手上和脚上挂上穿好的五彩线胸前还要挂着香包驱虫辟邪,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2)了解香包的不同形状,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小结:香包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心形的、圆柱体的、葫芦形的、椎体的等等,色彩鲜艳,装饰美丽,香包主要有吊绳、香包袋、吊坠三部分组成。

      2.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知道缝制香包时要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1)探讨制作香包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制作香包的基本流程。提问: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包?

      小结:首先要根据自己想制作制作的香包形状裁剪布料进行缝合,然后安装吊绳、制作吊坠,最后在香袋里装上艾草、干花等香料。

      (2)亲子讨论制作什么形状的香包,并与大家分享交流制作方法。

      (3)讨论做香包的注意事项,提醒家长和小朋友正确使用剪刀和针线,确保人身安全。

      3.在音乐声中,家长指导幼儿缝制香包,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4.共同欣赏、评析作品,共同分享亲子制作香包的乐趣。

      (1)幼儿和家长展示并讲述自己的作品,重点引导讲出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主要在观察评价中感受作品的优美造型、新颖的创造想象。看!香囊漂亮吗?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传统文化的*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二、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班: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

      每班选 5 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端午节小班手工包粽子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手工,小班
  •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3、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

      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指导语: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

      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指导语: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多种感官的活动,幼儿才得到了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实践操作。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环境创设

      1、科学区: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阅读全文]...

2022-10-19 00:00:00
推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