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

关于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小班美术端午节手工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端午节
  •   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俗。(知识)

      2、学*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粽的彩条,端午*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

      (为了纪念屈原)

      你怎么知道的呢?

      (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粽,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粽,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俗。

      2、培育幼儿对民族文化感爱好。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与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加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奇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俗。

      活动预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具体到将老师、同学的全部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当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晰地再现,即开头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长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伴侣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伴侣自由和爷爷沟通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伴侣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阅读全文]...

2021-11-25 08:21:27
  • 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活动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美术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故事欣赏。

      1、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吃粽子吗?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2、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3、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

      四、幼儿制作粽子。

      t: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不好?

      老师交代要求:

      请每个小朋友拿一片粽叶,放入一点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状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们可不能浪费,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发布于和谐亲子社区

      (培养幼儿的创新,教师巡回指导)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现在我们带上自己包的粽子请厨房阿姨帮我们煮一煮,好不好?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幼儿对端午节民族文化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俗和来历。

      3、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方法,尝试手工制作粽子。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端午节》

      2、儿歌《快乐的端午节》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节相关*俗文化图片

      5、粽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教学课件,进入芝麻开门环节,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跟读儿歌《快乐的端午节》,感知端午节的*俗。

      (2)你们刚才听了儿歌,儿歌中描述了什么内容?

      (3)这是什么节日?图中的人们都在做什么?

      教师出示相关的课件,幼儿观看图片,人们正在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俗。

      2、教师继续出示课件,进入社会大观察环节,幼儿观察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俗。

    [阅读全文]...

2022-01-02 07:34:58
  • 小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美术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癿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癿风俗和来历。

      2、引导幼儿学*简单地包粽子(折纸),并迚行线描装饰。

      3、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粽子飘香》、《屈原癿故事》癿欣赏课件,长条状癿纸条不幼儿人数相等,彩带、油性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明天我们因为什么节日放假呢?(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癿粽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粽子癿形状真有趣!有三角形癿、有四角形癿、有长条形癿等等,并且有多种口味癿,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红枣粽等等。

      二、故事欣赏。

      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饮雄黄酒、赛龙舟、佩香囊、戴五彩线等等)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为了表示我们对屈原敬佩不缅怀乊情,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丌好? ——教师示范讲解:

      1、先将纸条一端折成一个三角形;

      2、顺着三角形癿一边正反来回折,将整张纸条折成连续癿多个三角形;

      3、打开三角形;

      4、在纸条癿起端,顺着折缝拢成一个立体癿形状,似锥形;

      5、顺着纸条上癿缝往上卷绕,将纸条末端揑入缝中;

      6、用油性笔迚行线描装饰;

      7、用彩带捆绑装饰。

      四、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有赛龙舟的*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编蛋网、赛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4、编蛋网的绳线、五彩线

      5、自制龙舟两条

      6、幼儿每人一个熟粽子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了解*传统文化的*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一泉路幼儿园小朋友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二、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班: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大班:“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三、赛龙舟

      每班选 5 名家长,组成两队,赛龙舟接力赛。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四、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每班幼儿家庭分四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阅读全文]...

2022-03-31 18:29:42
  • 端午节小班手工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手工,小班
  •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体验吃粽子的快乐。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俗。

      活动准备:

      每组桌子放上大小形状味道各不一样的粽子一盘,湿巾纸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师在桌子上的盘子里放了一样好吃的东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猜猜会是什么?

      ——幼儿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的,再猜猜会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一会儿像……有一会儿像……会是什么呢?

      ——哇,原来是是香香的粽子

      2、尝尝说说——好香的粽子,你吃过吗?什么味的.?你们还想不想吃?

      ——幼儿吃粽子

      A、每位幼儿拿一个小粽子,自己来剥,剥下的粽叶放在盘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吗?

      B、幼儿边吃粽子边随机问: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问与小结:

      ——吃粽子的时候先把什么解开。(绳子)然后剥开什么?(粽叶)

      ——你刚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们吃到了各种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鲜鲜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俗——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会吃粽子呢?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中班端午节手工活动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端午节
  •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 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 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 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民俗风情

      2、学*场面描写的方法

      3、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

      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惯,尤其是端午节这天我们这里的*俗;

      2、了解作者沈从文的生*事迹、代表作品和作品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灿烂的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各具鲜明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们犹如颗颗夺目的宝石,镶嵌在一年四季中,时刻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成为无数中华儿女心中的牵挂。作为新世纪_人的你们,也一定知道不少*传统节日吧?你们能给我们在座的介绍一下吗?(能按照时间顺序介绍)

      生自由回答。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同时展示收集的诗歌“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龙舟迅疾如流矢,万人喝彩青潭边。”请问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呀?生答。

      今天,就让我们作为游客去神秘的湘西,和茶峒军民一起过个端午节,去体验他们过端午节的快乐心情。师板书课题《端午日》,作者:沈从文。

      请同学根据课前的收集,介绍作者,要求突出籍贯、身份、成长经历、代表作品及特点,师多媒体展示作者档案,学生进入一分钟记忆,结束后利用多媒体快速检查背诵效果。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A、湘西人端午日都有哪些风俗?(用三字词语概括)结构文章的顺序是什么?

      B、你认为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什么?

      学生回答端午日风俗: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看划船(赛龙舟)捉鸭子

      最主要的民俗活动是:赛龙舟

      三、分析赛龙舟的场面描写:

      1、阅读第一节“把饭吃过后”到最后,思考:龙舟赛到起点和终点;龙舟的外形特点;参赛人员的分工和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用笔从文中画出来。

      2、学生大声朗读龙舟竞赛的场面描写,找出其中的动词,在这些词语下面加上三角,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带头的、锣手、鼓手、桨手、群众……),用一段连贯的话有针对性地向大家介绍你在活动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7-15 20:20:57
  • 中班端午节美术手工教案3篇

  • 教案,手工,美术
  •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端午节的*俗,由来与时间,尝试查找日历中的农历。

      2,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

      活动准备

      1,孩子前期经验:用各种方式收集信息与调查记录传统的节日,来历与*俗。在前期活动中,认识日历。

      2,环境材料创设:多媒体设备以及课件"端午节"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引出端午节

      二,交流分享:端午节的*俗与由来

      1,端午节的*俗

      端午节有什么快乐的事情

      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吃粽子,这是吃的方面;可以划龙舟比赛,这是游戏;戴香包,香香的;戴红丝带,这是用的端午节有许多开心的事情。

      对于端午节你还知道些什么

      插艾叶,戴香包,画药酒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是良好的祝愿,祝愿小朋友身体健康,夏天不生病。

      端午节有吃的,有玩的,有戴的,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夏天快到了,保健康,求吉祥。

      2,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请幼儿说说看,个别零散经验的交流。

      播放多媒体"端午节的来历",给幼儿完整的认识,梳理,丰富经验。

      听了故事就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扔粽子,为什么划龙舟了。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俗与来历。端午节是为了记念屈原先生,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他,学*他那么爱国的

      三,操作,探索:端午节的时间

      了解端午节的时间,感受农历为所特有的

      刚才小朋友对端午节说了那么多,老师这里有一个疑问,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吗这里有一张今年的日历,我们来找找看,为什么端午节有两个时间呢(一个公历,一个农历)找一找日历上的5月初五。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原来端午节是按照农历的时间庆祝的,是我国特有的节日。以后我们再来找一找传统节日是什么时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

      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

      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俗,知道端午节是*的传统节目之一。

    [阅读全文]...

2022-03-14 09:48:53
  • 小班端午节教案

  • 教案,端午节,小班
  • 小班端午节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端午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名称:

      粽情端午

      活动地点:

      小二班教室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

      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

      (放视频)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

      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4、学念儿歌《五月五》。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惯,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惯,并愿意与家长一起合作制作龙舟。活动准备:

      3、尝试运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家长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教师播放端午节的由来视频。

      2、师:刚刚在视频里都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端午节都要做些什么吗?(不会的家长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么吗?

      (1)幼儿和家长共同回答问题,说出端午节*俗

      (2)教师出示ppt图片,端午节风俗*惯。

      (3)特别引出赛龙舟,引起幼儿兴趣。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赛龙舟吧!(播放简短视频)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出示木质龙舟,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指导语:

    [阅读全文]...

2022-11-03 11:19:00
  • 端午节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 教案,艺术,小班
  •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四、反思: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五、教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端午节手工活动方案

  • 活动方案,手工,端午节
  •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的时候想到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由于自己本身也没有粽子,不知道包粽子是难是易。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

  • 教案,端午节,小班
  •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鸭蛋,香包,图片

      活动过程: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他。

      二、端午的*俗

      1.小朋友,今天,我们的、教室的门上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挂呢?

      2.端午节还有哪些*俗

      (1)挂艾叶:净化环境,驱虫驱蚊。

      (2)赛龙舟:划船救屈原。

      (3)吃粽子:屈原死了,投河喂鱼救屈原。

      (4)配香包:驱邪的意思。

      三、学*儿歌《赛龙舟》

      四、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

      今天,小朋友们带了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摸摸看,想一想,它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认识粽叶

      粽子上的阵阵清香是从这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并讲诉粽子的馅以及它的味道。

      4.小结: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我担心这样的社会活动幼儿大概不会有多大兴趣,但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却令我兴奋:当我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幼儿听得非常认真,他们的小脸上出现的是敬佩的神情。在听到屈原投江自尽的时候,他们的神情暗淡下来,一副副伤心的表情。有的幼儿还把从爸爸妈妈那儿听来的别的来历和*俗讲给大家听。有的幼儿还说出了门上插艾草、小孩戴“长命缕”等*俗,看来幼儿的知识经验储备得还是不少的。

      活动中,幼儿又进一步的知道了端午节的各种*俗和缘由,使幼儿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学*儿歌赛龙舟的环节中,强烈的激发了小朋友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们很认真地学*,非常的好.

      最后的吃粽子环节,小朋友又特别的开心,使活动达到高潮.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一)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三)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活动反馈:

      1、幼儿对建构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尤其是花片、积塑。在拼插物体造型时,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拼插龙舟时,特别是龙舟的龙头拼插的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如何拼插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儿拼插好龙舟后自己坐在龙舟上划龙舟玩的很开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

      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阅读全文]...

2021-12-10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