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时的古诗

关于隋朝时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隋朝时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隋朝时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隋朝时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1) 语录(1) 说说(1) 名言(819) 诗词(172) 祝福(1k+) 心语(106)

  • 隋朝代表诗人

  • 诗人
  • 隋朝代表诗人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政治局面,这时候的文学有哪方面的发展呢?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隋朝的代表诗人,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国势渐趋富强。但是,在文学上,直承南北朝的浮艳文风,依然占着统治地位。

      隋朝前期,有一些原是北朝的诗人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曾经写了一些较好的边塞诗。质量虽然不够高,但这类作品在较短时期内先后出现,的确反映了一些新的风气。这里也多少说明了庾信、王褒诗风的影响。

      卢思道(约530—582),主要生活在北朝。他的诗曾得庾信的赞美。《从军行》是他的代表作: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诗中抒写了征人思妇互相思念的痛苦,并对追求功名的将军作了委宛的讽刺。语言清丽流畅,句法多用对偶,具有早期七言歌行的特色。

      杨素(544—603)是隋朝开国大臣,非一般的文人。但诗写得很不错。他的《出塞》描写塞外荒寒景色:“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领兵出塞同突厥作战的生活体验。这首诗曾得到虞世基、薛道衡等著名诗人的酬和。他的《赠薛播州十四首》,回忆身世,怀慕知己,颇有隐微难言之痛。史传说这组诗“词气宏拔,风韵秀上”,是有一定根据的。

      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曾官至襄州总管,播州刺史,后因迕逆炀帝,被害。他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昔昔盐》是他的最著名的作品:

      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风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诗虽然是写思妇悬念征人的传统主题,又夹杂了一些齐梁轻靡的词句,但是“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一联,却能透过环境细节的描写,刻划出思妇孤独寂寞的心境,显出了艺术上的独创性。他的七言长诗《豫章行》,描写了闺中思妇缠绵悱恻的感情,结尾点出“不畏将军成久别,只恐封侯心更移”,深刻地揭示了妇女内心的悲哀和恐惧。他和杨素的《出塞》中“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等句,也有边塞的悲壮气氛。他还有一首著名的小诗《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以计算归期的细微思想活动,委宛地表达思家的深情,颇有含蓄不尽的风味。

      以上诗篇可以看出隋初诗风的确多少显示南北文学开始合流的一点新气象。在形式格律上,隋诗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其中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尤为显著。除了前面提到的卢思道、薛道衡的七言歌行而外,如隋炀帝的《江都宫乐歌》,形式上比庾信的`《乌夜啼》更接*唐代的七律,而无名氏的《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其悠扬的声调,更宛然是唐代很成熟的七言绝句了。

      但是,在整个隋代,齐梁影响都是比较根深蒂固的,不仅来自南朝的诗人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带着很深的积*,而且北朝文人之趋慕南朝文风,也是长期形成的风气。隋炀帝即位以后,更有意识提倡那种荒淫享乐、粉饰太*的宫体诗风。《隋书·文学传叙》说:“炀帝初*艺文,有非轻侧之论,暨乎即位,一变其风。”其实他早年的“非轻侧”,只是为了迎合他父亲隋文帝的意旨。他骨子里对南朝文化一向非常醉心,他“好为吴语”,“三幸江都”,带头写了《宴东堂》、《嘲司花女》等等宫体诗,其他醉心南朝宫体的文人,也就更肆无忌惮地写起轻侧浮艳的诗歌来了。隋初诗坛的那点清新刚健气息,本来就薄弱,经这种齐梁诗风的冲击,很容易就被冲散了。

      总的说来,隋诗是从南北朝向唐诗过渡的最初阶段。

      拓展隋朝诗人所作的古诗词

      挽舟者歌 隋 · 隋无名氏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东归在路率尔成咏 隋 · 孙万寿

      学宦两无成,归心自不*。

      故乡尚万里,山秋猿夜鸣。

      人愁惨云色,客意惯风声。

      羁恨虽多情,俱是一伤情。

      早发扬州还乡邑 隋 · 孙万寿

      乡关不再见,怅望穷此晨。

      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

      洲渚敛寒色,杜若变芳春。

      无复归飞羽,空悲沙塞尘。

      赋得岩穴无结构 隋 · 王申礼

      岩间无结构,谷处极幽寻。

      叶落秋巢迥,云生石路深。

      早梅香野径,清漳响邱琴。

      独有栖迟客,留连芳杜心。

      别周记室 隋 · 王胄

      五里徘徊隺,三声断绝猿。

      何言俱失路,相对泣离樽。

      别路凄无已,当歌寂不喧。

      贫交欲有赠,掩涕竟无言。

      昔昔盐 隋 · 薛道衡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隋 · 杨素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阅读全文]...

2022-03-25 11:42:44
  • 隋朝前是哪个朝代

  • 语文
  • 隋朝前是哪个朝代

      *上下五千年,有许许多多个朝代,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个隋朝,那隋朝前面是哪个朝代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隋朝前是哪个朝代,希望对你有帮助!

      隋朝前是哪个朝代

      隋朝前面是北周,皇帝是宇文邕。

      北周(557年—581年)是*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实际掌握西魏*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北周。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

      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北周亡。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字祢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

      宇文邕在位期间,诛杀权臣宇文护,摆脱鲜卑旧俗。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575年,宇文邕大举进攻北齐,并于一年半后消灭北齐。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讨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时年仅36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北周与北齐对峙

      北齐继承东魏版图,于550年由文宣帝建国。文宣帝先后击败库莫奚、契丹、柔然、山胡(属匈奴族)等族,并攻下南朝梁的淮南地区。在经济方面,农业、盐铁业、瓷器业都相当发达。北齐大致上同北魏,持续推行均田制。这些使得北齐的国力在初期均胜过北周及南朝陈。然而齐文宣帝在后期荒淫残暴,并为了维护鲜卑贵族,屠杀*世族。他对人民的压迫更重,使得北齐国势衰落。齐废帝继立后,由其叔高演辅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杀帝,是为孝昭帝。孝昭帝在位期间,国力渐渐复元,还亲征库莫奚。但于两年后去世,由其弟长广王高湛继立,即北齐武成帝。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齐国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后主高纬继立。高纬同其父昏庸好色,国政混乱,还诛杀名将斛律光。之后北齐被陈攻下淮南,并在577年亡于北周。

      北周继承西魏版图,于556年由北周孝闵帝立国,但朝政由堂兄宇文护掌握。孝闵帝意图联合赵贵、独孤信推翻宇文护。然而被其发现,赵贵及独孤信二人被杀,周孝闵帝于隔年先废后杀。宇文护改立宇文毓为帝,即周明帝,但于560年又毒死周明帝改立宇文邕,即周武帝。周武帝采韬晦之计,在十二年后成功杀死宇文护,亲掌朝政。北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开始亲政之后,奉行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政策。北周以儒家学说作为思想武器,摒弃鲜卑族的一些落后*俗和风靡一时的空谈玄理。宇文邕注重培养大批具有儒家思想观念的人士,作为*的支柱。

      军事方面,宇文邕当政期间也大量地吸纳汉族人士为兵源,补充了北周的兵力,并且使得汉族和鲜卑族的将士们懂得协调作战。

      周武帝为人英明雄伟,他对内推动多方面的.改革,如抑制佛教、在外交上与突厥和亲,与陈朝和*相处,这些措施都使北周国力更盛。

      577年周武帝东征昏庸混乱的北齐,于隔年攻克邺城,北齐亡。周武帝统一北方后又获得李德林等关东世族的归附,声势浩大。他立即南征陈,但于同年逝世,而后北周发生内乱,伐陈之战于是作罢 。

      杨坚为北周12大将军杨忠之子,他还是太子宇文贇的岳父。578年周武帝去世后,由太子宇文贇继立,即周宣帝。他荒淫昏庸,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后并夺人妻子。他杀宗室功臣宇文宪并大撤诸王就国。杨坚开始集结文武诸臣,形成一股庞大的集团。

      周宣帝去世后,其子宇文阐继位,即周静帝,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入朝辅政。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起兵讨伐杨坚,史称“三总管叛乱”。杨坚得李德林策划,以韦孝宽等人*定了叛军。

      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杨素为行军元帅,以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再度统一。自永嘉之乱以来,*分裂*三百年之久的“南北朝时代”结束。

    [阅读全文]...

2022-03-23 21:55:41
  • 隋朝民歌《送别》全诗赏析

  • 送别
  • 隋朝民歌《送别》全诗赏析

      送别

      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赏析:

      首联上句写柳条、下句写杨花(柳絮),读起来流通天然,有如天造地设,略无人工雕刻痕迹。但是稍作剖析,便发现词性、腔调、意象、情思,又无一不对,实在是反常工丽的对偶句。看来作者已懂得调整*仄,上句最初之所以不必“柳条”、“柳枝”、“柳丝”,是因为第二字应是仄声。改用“柳树”,“柳”是仄声,却未能体现“柳条”。而继之以“青青着地垂”,则万丝千条,便展示于读者眼前。“着地”,状柳条之长,把读者的.视野由树梢引向地上。“垂”,表静态,以见风和日暖。“青青”,既写柳色,亦点时刻。柳色由鹅黄而淡绿而“青青”,则时刻不断消逝,当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着地”状柳条之垂,下句用“漫漫搅天”状杨花之“飞”。杨花非常轻盈,若是风力较猛,便向一个方向急飞;若是风力甚微,便无依无傍,忽高忽低,飘来飘去。这里所写的正是日暖风和之时的现象。“漫漫”,写杨花飘扬,一望无垠;“搅天”,写仰视所见。天空都被扰乱,则杨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联络上句,便知“青青”柳树,并非三株五株,而是夹路沿河,傍亭拂桥,处处可见。所以,合一、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见者无非柳条青青着地;由下而上,所见者无非杨花漫漫搅天。而离愁别绪,也随之充满于整个空间。

      第三句,紧承前两句,双绾“柳条”与“杨花”,却来了个出人意外、触目惊心的转机:“柳条折尽花飞尽!”杨花再多,终归要“飞尽”的,这是天然规律。而万树柳丝,即便每天折,又怎能“折尽”?这两者合起来,无非是经过时刻的推移,体现分开之苦、怀人之切。联络第四句,则无限情形,都可于幻想中闪现于读者眼前。

      “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一问,并不是面临“行人”提出的。怎见得?首要,榜首、二两句与第三句之间,清楚有一段时刻间隔。送别之时,即便俄延好久,也不行能把“青青着地”的“柳条”一股脑儿“折尽”,更不行能一向比及“漫漫搅天”的“杨花”悉数“飞尽”。其次,临别之时,只能问行人“何时归”,怎好问他“归不归”?

    [阅读全文]...

2022-03-15 07:21:26
  • 隋宫_过清华宫的古诗

  •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隋宫》,愿对您有所启发。

    李商隐 隋宫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日角:指人的额骨突出饱满如日的形态。此处指李渊。陈后主: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赏析】

    这首诗的主旨是写陈后主没有吸取隋帝荒淫无道而亡国的教训。诗写得含蓄流畅,隐含讽刺和质问。

    想信您读完隋宫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过清华宫的古诗,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1-09 11:07:42
  • 朝发白帝城古诗

  • 文学
  • 朝发白帝城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朝发白帝城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朝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词句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白话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一般读者不必知道作者写诗时的心境,只单纯地体会诗中所传达出来的三峡顺水行舟的快感就会觉得很美了。其实诗人是把遇赦回江陵时愉快的心情和江山之壮丽多姿、顺水行舟之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明白了这些情境内涵,美感就更为丰富。前人对此诗好评如潮,如《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又丁龙友云:"此是神来之调。"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名家点评

      《批点唐诗正声》:

      亦有作者,无此声调。此飘逸。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郭云:“已过”二字,便见瞬息千里,点入猿声,妙,妙。

      《升庵诗话》:

      盛弘之《荆州记》“巫峡江水之迅”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杜子美诗:“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李太白“朝辞白帝彩云间……”虽同用盛弘之语,而优劣自别。今人谓李、杜不可以优劣论,此语亦太愦愦。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阅读全文]...

2022-03-03 22:30:27
  • 各朝爱国古诗句

  •   忧国耻为睁眼瞎,挺身甘上断头台。下面是有关各朝写爱国的古诗句,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一、春秋战国前的古代爱国诗词,主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系列。

      1、战国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离骚》中的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战国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秦朝的爱国诗词听说被秦始皇烧光了,想写的人也被杀光了,暂时没有。

      二、汉代、三国的古代爱国诗词

      1、陈琳(魏晋)的《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写苦寒环境,哀民生之多艰,以及一句“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也算是爱国诗吧。)

      2、曹操的《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佚名《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4、两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阅读全文]...

2022-01-23 14:18:40
  • 唐朝诗人张说的古诗句

  • 诗人
  • 唐朝诗人张说的古诗句

      1、钦州守岁——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2、江中诵经——张说

      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

      3、正朝摘梅——张说

      蜀地寒犹暖,正朝发早梅。偏惊万里客,已复一年来。

      4、被使在蜀——张说

      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

      5、醉中作——张说

      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6、送梁知微渡海东——张说

      今日此相送,明年此相待。天上客星回,知君渡东海。

      7、书香能和尚塔——张说

      大师捐世去,空馀法力在。远寄无碍香,心随到南海。

      8、桃花园马上应制——张说

      林间艳色骄天马,苑里秾华伴丽人。

      愿逐南风飞帝*,年年含笑舞青春。

      9、和尹从事懋泛洞庭——张说

      *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10、襄阳路逢寒食——张说

      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阳路。

      不辞著处寻山水,只畏还家落春暮。

      11、同赵侍御望归舟——张说

      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风船。

      12、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阅读全文]...

2022-07-02 01:41:40
  • 古诗画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古诗画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画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画》的作者是王维,唐朝著名诗人。诗原文如下:

      画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作者简介:

      生*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王维简介。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捩点,自我介绍《王维简介》。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表示了归隐之意。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曾说:“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著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著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作品特点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了唐代山水诗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五言之宗匠”,同时作为画家,他又开创了*文人水墨山水画的先河,享有“南宗之祖”的盛誉。诗与画的相融形成了王维诗歌独特的.魅力,尤其是他的山水诗,因此显示出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美。

      画,尤其是山水画是非常讲究意境的,画家要用心“经营”他眼中的物象和手中的色彩去表达他深远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诗也是应该创造意境的。王维的诗之所以诗中有画,也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言可尽而意不可穷的境界。

      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辩》)基本言中了王维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思特征。

      以虚求实。清代画家方熏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山静居画论》)王维的诗之所以诗中有画,也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言可尽而意不可穷的境界。如《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这四句写远景的诗句,就用“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宽,江流之长,十分耐人寻味。而一个“浮”字,似乎把群邑描写成海市蜃楼,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切表现在“前浦”波澜壮阔、浩渺连天的风貌。王维把水墨山水的造境和运笔,用到了诗歌的创作上。他从大处落笔,浩渺的江水与天地之起浮动,山色若有若无,甚至写出了南国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这恰象一幅水墨“渲淡”的山水画一样,清淡得不加饰绘,善意创造谐美,完整的意境。

      以动求静。王维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常常独树一帜,就是舍弃了片面,孤立地去写寂静的方法,而是巧妙地攫取动意和音响去相反相成地写空廓与寂静,使诗中静谧的意象荡涤了那种死沉沉的气氛,呈现出独特的、优美的画面,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如“落日照秋草”、“渺渺孤烟起,草草远树齐”,不难看出诗人极注意自然界的“动”物对他创造的“静”极相得益彰之妙。

      《鸟呜涧》:“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描写了山涧的静澄,但诗人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呜,这些生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又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山洞的宁静幽美,创造出“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表现出作者古井无波,静中观照的心理状态。

      物我交融。古人论诗强调“物我交融”,也就是说,诗歌创作应该是情融于景,意融于象,让读者欣赏诗时既能感到诗人所描写的物象,也能领会出诗人渗透深藏在我们所能领会的景物之中的诗意,使读者不执着于感情,而是产生深远的联想。

      在暮色如烟、翠竹似墨的幽境里,作者似乎正面对着静谧的自然,空寂的宇宙,吟风啸月,抒发着内心淡淡的情思。他的诗往往形成一种自然恬淡的情感与静谧空灵的物象相融的艺术境地。如“松风以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迎着松林吹来的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着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是多么令人舒心畅意啊!“松风”、“山月”会有高洁之意,而作者又将松风、山月写得似通人意,情与景相击,意与境相谐,主客观融为一体,含蓄而富有韵味,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王维的诗歌开创了一个时代,堪称山水诗“正宗”。其诗往往把实景与它所暗示、所追求的虚境融为一体,给人以最大的审美愉悦感。同时,他的诗与他采用的某种物象间也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精神,使自我融合万物,又投影在色彩、意象、音响和语言中,营适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使山水田园诗发展到了顶峰,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并占据重要一页的一位诗人。

    [阅读全文]...

2022-04-07 11:37:34
  •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朝天子咏喇叭古诗分享)

  • 分享
  • 明代戏曲名句

    望湖光万顷玻璃,山色空濛濛雨亦奇,宜写在丹青画里。

    —朱有燉《北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湖边晚行》

    想到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秋,湖水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如玻璃般明亮,远处的山峦烟雾缭绕,令人陶醉不已,恍如身在画中。

    东乡米似珠,西市薪如桂,滴得愁人心如碎,怨天公不禁龙师。

    —杨廷和《北中吕·普天乐·秋雨》

    阴雨连绵,滴得愁人心如碎。自然灾害使得粮、柴价格暴涨,百姓流离失所。怨天公。

    望东华人乱拥,紫罗襕老尽英雄。

    —王九思《北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

    东华,指明代的紫禁城。紫罗襕,指明代高级官员的官服。作者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感慨官场的险恶,抒发自己仕途失意的不*之气。

    青杏儿才黄,小鸭儿成双,雏燕语雕梁。

    —王九思《北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

    作者辞官归故里,过着闲适的生活,夏日的农村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不贪眼角飱,自吃犁头饭。莫怪先生腰折懒。

    —王九思《北双调·清江引》

    《晋书·陶潜传》里记载陶渊明的誓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也是作者归乡后的自白,绝不贪嗟来之食,自力更生。

    北山北山石常烂,东海东海水曾乾。此情若比海和山,今世里成姻眷。石头烂也情离较难,水波乾也情离较难,苍天万古为公案。休辜负,莫浪攀,交人容易可人难。

    —王九思《南仙吕·醉罗歌·闺情》

    借“海枯石烂”表达了闺中少女对忠贞爱情的渴望,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向往。休辜负!

    细雨湿蔷薇,画梁间,燕子归。春愁似海深无底,天涯马蹄,灯前翠眉。马前芳草灯前泪,梦魂飞,云山万里,不辨路东西。

    —唐寅《南商调·黄莺儿》

    由景入情,对比远处的“天涯”与*处的“灯前”,渲染了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分付鱼龙稳睡著,等闲间休放波涛。

    —王磐《北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秋夜同陆秋水湖上泛舟》

    “分付”与“休放”几字,威风凛凛,表现了作者秋夜与友人泛舟湖上的满腔豪情。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王磐《北中吕·朝天子·咏喇叭》

    口大肚空,既是喇叭、唢呐的特点,也是正德年间专权宦官的嘴脸。作者辛辣地讽刺了为害国家、鱼肉百姓的奸人丑态。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王磐《古调蟾宫·元宵》

    明代国家渐渐衰败,百姓生活也每况愈下。作者以对比的手法,以昔日元宵佳节之热闹,反衬今日之冷清。“后经荒岁苛政, 闾阎凋敝, 良宵遂索然矣。”

    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闲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真个是不精不细丑行藏,怪不得没头没脑受灾殃。从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间事事忘。刚方,篌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与康。

    —康海《北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康海也曾仕途得意,因被刘瑾一案所牵连,遭贬,回首往事,感慨良多。当初为了营救友人李梦阳而投靠了宦官刘瑾,当自己身陷风波,李梦阳却熟视无睹。因刚直而被杀害的膺和滂,因放诞而传名的籍与康,作者借用这些史例,表达了自己蒙受冤屈的激愤之情。

    客枕恨邻鸡,未明时,又早啼。惊人好梦回千里。星河影低,云烟望迷,鸡声才罢鸦声起。冷凄凄,高楼独倚,残月挂天西。

    —杨慎《南窗调·黄莺儿》

    独在异乡为异客,因直言进谏而被贬的作者,在途中做梦回到了故乡,然而这样的好梦却被早啼的鸡给打断了。醒来,仍旧是“星河影低,云烟望迷”,想着重新睡去再次入梦,窗外的乌鸦又叫了起来。移步高楼,一轮残月还挂在天空,冷凄凄。

    这壁厢取吉,那壁厢道喜,砂糖口甜如蜜。沿街绕巷走如飞,两脚不沾地。俏的矜夸,丑的瞒昧,损他人安自己。东家里怨气,西家里后悔,常带着不应罪。

    —陈铎《北中吕·朝天子·媒人》

    古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间不能私相授受,媒婆的作用就很重要。作者生动地刻画了媒婆的形象,她们东奔西走,巧舌如簧,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促成姻缘,往往夸大男女双方优点的同时隐瞒各自缺点,从而酿成了多少婚姻悲剧。

    倚阑无语掐残花,蓦然间春色微烘上脸霞。

    —沈仕《前调·春怨》

    闺中女子,面带红霞,无语亦动人。

    闷葫芦一摔一个粉碎,臭皮囊一挫一个蝉蜕,鸦儿守定兔窠中睡。曲江边混一回,鹊桥边撞一回。来来往往,无酒也三分醉。空攒下个铜斗儿家缘也,单买那明珠大似椎。恢恢,试问青天我是谁?飞飞,上的青霄咱让谁。

    —常伦《南商调·山坡羊》

    通过写对功名利禄的参破之感,抒发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豪爽,直率。

    灞桥驴背上,耸吟肩,风卷寒花扑帽檐。

    —吴承恩《南商吕·梁州序·咏雪》

    雪天,一文人吟着诗骑着驴正从桥上过,风卷起了雪花直扑向他的帽檐。意境潇洒,耐人寻味。

    背地里瞒神吓鬼,向人前苫眼铺眉。

    —张鍊《北双调·沉醉东风·阅世》

    [阅读全文]...

2022-07-09 17:01:42
  • 关于时间的古诗

  • 时间
  • 关于时间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时间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____崔护《题都城南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____李商隐《锦瑟》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____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____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____杜秋娘《金缕衣》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李商隐《锦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____李商隐《乐游原/登乐游原》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____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____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____张维屏《新雷》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____朱熹《劝学诗/偶成》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____贾岛《剑客/述剑》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____陆游《沈园二首》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____袁枚《马嵬》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____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____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____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____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____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____杜牧《遣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____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佚名《采薇》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____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____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____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____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莫辞频。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____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____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____苏轼《浣溪沙·端午》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____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____晏殊《玉楼春·春恨》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____朱熹《偶成》

    [阅读全文]...

2022-03-08 10:31:50
隋朝时的古诗 - 句子
隋朝时的古诗 - 语录
隋朝时的古诗 - 说说
隋朝时的古诗 - 名言
隋朝时的古诗 - 诗词
隋朝时的古诗 - 祝福
隋朝时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