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

关于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8) 语录(165) 说说(79) 名言(138) 诗词(1k+) 祝福(4) 心语(1)

  • 名人笔下的读书三境界阅读理解

  • 读书,名人,语文
  • 名人笔下的读书三境界阅读理解

      做什么事都有境界,读书也有境界。想知道读书的三境界是什么吗?一起过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带来名人笔下的读书三境界阅读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①读书无止境,但读书有境界。*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早为广大读书人所熟悉的读书三境界。

      ②徐宗文先生在谈到学*的目的时,把“为知、为己、为人”称为读书的三重境界,其含义是:

      ③为知,指读书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读书人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事来对待。博学从而多才,这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书人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有益于身心,这是古今读书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

      ④为人,指读书要“为黎民百姓”,即*少年时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为第三境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深刻阐明了“为人”是读书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最高境界。

      ⑤王世发先生提出的读书三种境界是:“_________甲___________。”此为第一境。说的是读书要静下心来,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⑥“______乙__________。”此为第二境。即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

      ⑦“______丙__________。”此为第三境。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1.解释词语。

      高屋建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国维“三境界”意思是,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条与“书”有关的格言: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三句诗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请将它们还原与甲、乙、丙三处。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写出你的阅读心语。(读后感受)

      参考答案:

      1、“略”

      2、经过艰苦的修炼,不断探索积累才会有所感悟和收获。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绨。——高尔基

      4、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略”

    [阅读全文]...

2022-06-17 09:53:55
  • 世界读书日的古诗

  • 读书,世界,文学
  • 世界读书日的古诗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以下是“世界读书日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2、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3、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4、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5、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6、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10、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11、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1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13、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1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5、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6、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17、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18、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19、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21、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22、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2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6、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27、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8、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2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3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31、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2、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3、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34、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3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36、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7、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38、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3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40、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潘际云《厂桥》

      41、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42、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43、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44、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45、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46、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7、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4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9、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阅读全文]...

2022-07-02 10:40:44
  • 读书的三重境界

  • 读书
  • 读书的三重境界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课文的身影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的三重境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日: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

      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宋太宗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皇帝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

      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

      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

      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

      *的读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

      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

      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听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

      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

      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大加发扬。

      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为人”而读书。

      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而是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关于快速阅读的十条要领

      1.不要反复浏览。

      凡是科技读物,一般只须顺着读一遍即可。

      如有必要,也要等整篇读完之后,再回过头重复某项内容。

      避免眼睛不断地来回转动。

      2.采用“筛选”式阅读法。

      有意识地为涉猎专业所需的信息而读。

      3.要默读,不要朗读。

      发声的阅读是快速法的大敌。

      4.阅读时,视线应与读物成垂直线,并充分发挥视线的“余光”作用,多览到一些内容。

      5.要聚精会神地阅读。

      快速阅读必须有“强化”的注意力。

      6.提倡有理解地阅读。

      阅读时,抓住实质性的关键词。

      读物的内容实质,正是阅读时应弄通的重点。

      理解,就是探索出读物的思想意义。

      7.在阅读中,运用要领记忆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去记。

      不必去记无关紧要的词句,却要记住作者意图及内容实质。

      8.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的学*法,不断提高阅读速度。

      9.经常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便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10.每天阅读的定额标准——在两份报纸,一本杂志,按自己的专业需要,从中吸取相当于普通图书五十至一百页左右的信息。

      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介绍

      一、 读通

      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家长,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了汉语拼音,又学*了常用的的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一下铺垫。待每一个生字都已经被你克服,你不仅读通了文章,同时,还增大了识字量,为以后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克服了孩子们在读书中抄*路,想偷懒的做法,那种在读书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况得到了控制。

      二、 读熟

      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三、 读懂

      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他们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四、 读美

    [阅读全文]...

2022-05-29 23:38:54
  • 有关读书的五言古诗句

  • 读书
  • 有关读书的五言古诗句

      在古代的时候,有非常多的诗人写过关于读书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读书的五言古诗句,欢迎阅读。

      一、有关读书的五言古诗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弱龄计事外,委怀在琴书。

      飞花三亩宅,落叶半床书。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二、其他关于读书的诗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6、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10、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12、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1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4、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1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1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18、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9、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2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2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3、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4、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5、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26、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7、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2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9、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33、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4、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3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3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8、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

      3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0、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

      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阅读全文]...

2022-06-11 12:07:51
  • 背下这148句古诗句,你的境界又上档次了

  •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阅读全文]...

2022-04-05 04:00:01
  • 五年级关于读书的古诗大全

  • 五年级,读书
  •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阅读全文]...

2022-07-28 13:44:40
  • 关于读书的古诗句大全

  • 读书
  • 关于读书的古诗句大全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1、富贵必从勤苦得,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8、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0、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24、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2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26、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27、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28、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3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5、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3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9、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2、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4、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5、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6、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7、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8、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9、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阅读全文]...

2022-07-30 11:35:15
  • 读书的古诗

  • 读书
  •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2、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生剩久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4、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陆游《寒夜读书》

    5、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6、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钱起《和刘七读书》

    7、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白居易《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

    8、尝闻读书者,所贵免征伐。——邵谒《下第有感》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10、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吕洞宾《绝句》

    11、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赵恒《劝学诗》

    12、读书无与如,日夕友猿狙。——释文珦《喜故人来访共论易》

    13、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皮日休《读书》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5、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杜甫《孟氏》

    16、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张籍《卧疾》

    1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18、读书不及经,饮酒不胜茶。——高适《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1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1、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读书萤。——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2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23、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24、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苏泂《次陆放翁韵》

    2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6、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

    27、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杜牧《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28、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9、老去无他嗜,书中有独欣。月窗鸡喔喔,霜野犬狺狺。虽叹吾何适,犹尊昔所闻。从今倘未死,一日亦当勤。——陆游《寒夜读书》

    30、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31、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苏泂《次陆放翁韵》

    3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33、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

    3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慎虚《阙题》

    35、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3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8、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燿。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区区心所乐,那顾世间笑。闭门谢俗子,与汝不同调。——陆游《灯下读书戏作》

    39、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苏轼《登庐山》

    40、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莫宣卿《答问读书居》

    41、万卷漫读书,千金空服药。——方回《偶书·一日无酒饮》

    42、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韩愈《符读书城南》

    43、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孟浩然《西山寻辛谔》

    4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5、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4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随园诗话补遗》

    47、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

    48、读书当努力,写字莫糊涂。——王冕《元日示师文》

    49、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刘禹锡《送李庚先辈赴选》

    50、为问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读书人。——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歙州民与睦州民》

    51、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白居易《悲哉行》

    [阅读全文]...

2022-03-22 15:22:14
  • 有关读书的古诗大全

  • 读书,抒情
  • 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2、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3、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劝学》

    6、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7、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读书》

    8、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读韩杜集》

    9、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读书有所见作》

    1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观书》

    1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劝学诗/偶成》

    12、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13、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

    1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读书》

    15、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夜吟》

    16、久抛青简束行幐,白鸟苍蝇甚可憎。身是蠹鱼酬夙债,黄河浪里读书灯。——《舟中读书》

    17、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白鹿洞二首·其一》

    18、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斋中读书》

    19、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南园十三首·其六》

    20、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和董传留别》

    21、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劝学诗》

    2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其一》

    23、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不自能忘堪笑。今朝梅雨霁,青天好。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24、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读陆放翁集》

    [阅读全文]...

2022-06-18 10:44:30
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 - 句子
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 - 语录
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 - 说说
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 - 名言
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 - 诗词
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 - 祝福
潜心读书的五大境界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