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古诗的考点

关于早梅古诗的考点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早梅古诗的考点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早梅古诗的考点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早梅古诗的考点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2) 语录(3) 说说(1) 名言(1) 诗词(521) 祝福(3k+) 心语(41k+)

  • 已亥杂诗古诗词考点解析

  •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 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类题。

    [已亥杂诗古诗词考点解析]

    [阅读全文]...

2022-01-23 12:04:36
  • 小池古诗词考点解析

  • 小池古诗词考点解析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 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2.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3. 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 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 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 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 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 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 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阅读全文]...

2022-07-13 16:45:17
  • 竹石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

  • 语文
  • 竹石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石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作者简介: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赏析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 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 品格。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阅读全文]...

2022-01-02 21:37:18
  • 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咏鹅

  • 语文
  •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赏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 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 力。

      骆宾王与、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 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语文古考点解析:咏鹅]

    [阅读全文]...

2022-07-16 22:42:10
  •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望洞庭

  • 语文
  •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望洞庭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 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古诗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 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 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阅读全文]...

2022-04-04 13:33:56
  • 有关小升初语文古诗词从军行的考点解析

  • 语文
  • 有关小升初语文古诗词从军行的考点解析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的《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古诗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 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 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 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 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 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 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 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 力,掷地有声。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 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 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 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阅读全文]...

2022-06-30 08:24:50
  • 木兰诗中考默写考点

  • 阅读
  • 木兰诗中考默写考点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中考默写考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1、木兰诗用夸张的修辞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用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夜景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8、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他回家的情景的句子爷娘闻女来,将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1猪羊。

      10、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11、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2、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5、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描写军中苦寒生活的,此句又写出了边塞夜景

      答:“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矫雄姿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句子是什么?

      答: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中写在策勋和赏赐面前,不取高-官但愿还乡的淳厚朴质的句子是什么?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木兰诗》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朝编的《》。

      2、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的xx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8.《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9.《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10.《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11.《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12.《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13.《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14.《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1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1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17.《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中考语文复*《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阅读全文]...

2022-05-22 01:25:54
  • 《孙权劝学》考点梳理

  • 阅读
  • 《孙权劝学》考点梳理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一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孙权劝学》考点梳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卿今当涂掌事(通“途”,道路)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1.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制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⑵文学常识

      《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编年体通史。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五、翻译下列各句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阅读全文]...

2022-01-10 05:10:26
  • 关于考研怎么选择考点

  • 选择
  • 关于考研怎么选择考点

      考研怎样选择考点,相信很多朋友们也遇到过这种类似的问题,那么对于这类问题如何解决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考研怎么选择考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考研怎么选择考点

      1、应届考生如何选择报考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如果想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可以提前跟户籍所在省份的招生管理部门咨询,看是否可以在其指定的报考点完成现场确认等环节。

      2、往届考生如何选择报考点?

      分两种情况:

      ①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往届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

      考研考点是怎么确定的

      1、硕士研究生考试你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选择报考点,你参加考试的地点就是你选择的报考点或报考点所在的城市。

      2、对于应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必须选择考生本科学校所在地的报考点,不能选择你报考的其它城市的学校为报考点。如果你没有按照要求选择报考点,你在现场确认的时候有可能不能确认,继而无法参加考试。

      3、往届生只能选择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

      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阅读全文]...

2022-06-07 23:46:55
  • 早梅古诗词

  • 早梅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梅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解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诗文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原文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

      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2-05-09 12:07:01
早梅古诗的考点 - 句子
早梅古诗的考点 - 语录
早梅古诗的考点 - 说说
早梅古诗的考点 - 名言
早梅古诗的考点 - 诗词
早梅古诗的考点 - 祝福
早梅古诗的考点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