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望里的考点

关于古诗春望里的考点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春望里的考点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春望里的考点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春望里的考点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9) 语录(7k+) 说说(5) 名言(1) 诗词(863) 祝福(3) 心语(246)

  • 已亥杂诗古诗词考点解析

  •   已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说

      “万马齐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现了龚自珍对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的不满,因此他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 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类题。

    [已亥杂诗古诗词考点解析]

    [阅读全文]...

2022-01-23 12:04:36
  •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望洞庭

  • 语文
  •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望洞庭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 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古诗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 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 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阅读全文]...

2022-04-04 13:33:56
  • 小池古诗词考点解析

  • 小池古诗词考点解析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 泉眼:泉水的出口,因为小,故称泉眼。

      2.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3. 尖尖角:还没有放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 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 系。

      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 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 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 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 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阅读全文]...

2022-07-13 16:45:17
  • 中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春望》

  • 中考,语文,古诗文
  • 中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春望》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语文古诗文知识点:《春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阅读全文]...

2022-02-02 17:56:36
  • 有关小升初语文古诗词塞下曲的考点解析

  • 语文
  •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

      赏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 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 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 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 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有关小升初语文古塞下曲的考点解析]

    [阅读全文]...

2022-01-20 10:39:43
  • 竹石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

  • 语文
  • 竹石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

      《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石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作者简介: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赏析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 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 品格。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阅读全文]...

2022-01-02 21:37:18
  • 木兰诗中考默写考点

  • 阅读
  • 木兰诗中考默写考点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木兰诗中考默写考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1、木兰诗用夸张的修辞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用比喻作结,抒情议论的句子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夜景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8、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他回家的情景的句子爷娘闻女来,将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1猪羊。

      10、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11、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2、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5、描写伙伴惊奇的句子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描写军中苦寒生活的,此句又写出了边塞夜景

      答:“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战场矫雄姿和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句子是什么?

      答: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中写在策勋和赏赐面前,不取高-官但愿还乡的淳厚朴质的句子是什么?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木兰诗》是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朝编的《》。

      2、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木兰征前准备工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描写行军疾速的情景,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的xx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8.《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9.《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10.《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11.《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12.《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13.《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14.《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1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1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17.《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

      中考语文复*《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阅读全文]...

2022-05-22 01:25:54
  • 羁旅诗的考点说略及技巧

  • 羁旅诗的考点说略及技巧

      技巧:名词,指表现在文学、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如“谈话技巧”;或者指技巧性的运动。如“技巧比赛”。考试也需要技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羁旅诗的考点说略及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考点说略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古诗鉴赏分类讲:羁旅诗。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备受命题人的青睐。综观*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20XX年全国卷Ⅰ张籍的《秋思》和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20XX年全国卷Ⅱ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是羁旅诗,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这类诗歌。

      经典链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鉴赏点拨: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幅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伶仃,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

      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白居易的诗,明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孤坐的“影”陪伴抱膝孤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第二问: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易懂。

      技法点睛

      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1.把握情感类别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高考辅导《古诗鉴赏分类讲:羁旅诗》。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XX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2.挖掘关键信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20XX年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二问)的关键;再如20XX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高适的《除夜作》,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生日。

      3.留心四种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①“望月怀远”,如20XX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②“鸿雁传书”,如20XX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③“折柳送别”,如20XX年全国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④“杜鹃啼血”,如20XX年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等。

      4.注意两种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提升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当时诗人的心境。

      ②诗评家认为此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

    [阅读全文]...

2022-04-15 03:14:29
  • 考点考场标语

  • 考点考场标语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标语吧,标语的作用是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也容易起到“安民告示”的作用。那什么样的标语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点考场标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秉承求是校训,弘扬优良学风。

      2、不放过每一点疏漏,不放弃每一份希望。

      3、不放过一点疏漏,不放弃一分希望。

      4、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5、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6、从容应试,冷静思考,会做的题一题不错。

      7、打造一流考试环境,创建优良服务水*。

      8、杜绝考试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9、夺魁战鼓阵阵高,看我更上一层楼。

      10、发扬求是创新优良学风,争做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11、分类考试、突出能力、方便考生、强化监督。

      12、分数诚可贵,面子价更高,若为诚信故,二者皆可抛。

      13、奋斗,用不懈努力铸就无悔的青春。

      14、改“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5、公开、*等、竞争、择优!

      16、花因拒绝污染而愈益芬芳,心因坚守诚信而愈加高尚。

      17、怀轻松心情进考场,带胜利喜悦回家门。

      18、会考号角声声急,是谁又催千里马。

      19、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0、坚持公开、公*、公正原则,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

      21、坚持考试纪律,严肃考风考纪。

      22、谨记考试纪律,切莫因小失大。

      23、进考室百倍努力一丝不苟,写答题千般注意十分用心。

      24、看清楚,想透彻,答准每道题。

      25、考前不慌不乱,考时沉着应对,考后杜绝议论。

      26、考前复*做什么——抓基础,回头看教材;重梳理,不放过一个易错点,查漏补缺是关键。

      27、考试,不仅是智力的竞争,更是意志、态度、精神的竞争。

      28、考试成绩不行是你学*的失败,考试作弊则是你做人的失败。

      29、刻苦学*,正直做人。

      30、苦斗五载历届师生卧薪尝胆学校创辉煌,寒窗三年今朝将士破釜沉舟高考新纪元。

      31、冷静分析,沉着应考,考出真实水*。

      32、冷静应对中考,微笑面对人生。微笑迎考,成功在望。

      33、拼搏,以有限时间挑战内在的潜力。

      34、拼搏创造价值,努力成就未来。

      35、强化考生自律意识,营造高效考试氛围。

      36、让父母的期待变成现实,让自己的理想展翅飞翔。

      37、人能攀多高不问双手问意志,人能走多远不问双脚问信念。

      38、认认真真考试,堂堂正正做人。

      39、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加强考场规范管理。

      40、三年磨剑志存高远竞蟾宫折桂,百日攻关脚踏实地誓金榜题名。

      41、十年磨剑为一博,六月试锋现真我

      42、提醒:考试失败你将仍有机会;警告:考试作弊你将失去学位。

      43、微笑面对高考,创造美好未来。

      44、为人,为学,为事,中流击水,争世上先,求知,求智,求志,高峰放歌,唱天下最。

      45、文明考试,公*竞争。

      46、稳定情绪轻装上阵,涂抹标准,解题规范,该得的分一分不可丢;看清题目广开思路,认真分析,仔细作答,会做的题一题不能错。

      47、细节决定成败,细心赢得未来。

      48、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坚持是成功的保证。

      49、胸有成竹进考场,先易后难答试题。

    [阅读全文]...

2022-05-31 19:58:42
  • 《儿童诗两首》考点训练

  • 训练
  • 《儿童诗两首》考点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再答题

      yǎn jingfēng zhengpiào liangshāng liangjìng zi

      ()()()()()

      我发现上面词语的.读音: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甜美的()小草绿得()轻轻地()

      柔软的()花儿开得()悄悄地()

      遥远的()湖水清得()渐渐地()

      喧闹的()我们笑得()徐徐地()

      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写在句后括号里

      比喻拟人反问

      1.阳光从脚尖悄悄地爬上膝盖。()

      2.孩子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3.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静。()

      4.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追得上?()

    [阅读全文]...

2022-05-16 20:47:27
古诗春望里的考点 - 句子
古诗春望里的考点 - 语录
古诗春望里的考点 - 说说
古诗春望里的考点 - 名言
古诗春望里的考点 - 诗词
古诗春望里的考点 - 祝福
古诗春望里的考点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