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

关于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73) 语录(6) 说说(22) 名言(4) 诗词(1k+) 祝福(1k+) 心语(72)

  • 陆游的爱国的古诗

  • 陆游,爱国
  • 陆游的爱国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游的爱国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

      《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手枭逆贱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蛩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矩野受黄河倾;

      *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万人惊。

      国仇末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还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阅读全文]...

2022-02-27 21:04:34
  • 陆游的古诗

  • 陆游
  •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梅花》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3、《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5、《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叠石作小山,埋瓮作小潭。

      旁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

      谷声应钟鼓,波影倒松楠。

      借问此何许,恐是庐山南。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细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9、《新春》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

      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

      忧国孤臣泪,*胡壮士心。

      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10、《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1、《午饭》

      民穷丰岁或无食,此事昔闻今见之。

      吾侪饭饱更念肉,不待人嘲应自知。

      12、《梅花绝句》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13、《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14、《沈园(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阅读全文]...

2022-03-21 19:20:18
  • 陆游的古诗句

  • 陆游,诗人
  • 陆游的古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陆游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陆游《幽居初夏》

      2、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3、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4、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怕歌愁舞懒逢迎。——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7、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阳废苑朱门闭。——陆游《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8、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9、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_旅。——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10、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陆游《好事*·秋晓上莲峰》

      11、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12、阵云高、狼烽夜举。——陆游《谢池春·壮岁从戎》

      13、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1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1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16、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8、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9、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陆游《赠猫》

      20、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21、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2、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3、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24、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25、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26、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2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8、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陆游《落梅》

      29、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陆游《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

      30、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31、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32、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4、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5、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36、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鸡豚。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游西村》

      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如。楼船夜雪洲渡,铁马秋风散关。《书愤》

      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算咏梅》

      5、红酥,黄縢酒,满城春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钗头凤·红酥》

      6、懒向沙头醉瓶,唤君同赏窗明。阳吹最关情。《浣溪沙》

      7、当年万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诉衷情·当年万觅封侯》

      8、东望阴何处是?往来万三千。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渔家傲·东望阴何处是》

      9、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瀣穿,卷罢黄庭卧看。《《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10、存神虑长年,黄遗书汉尚传。妙语虽传不省,却从丹灶觅神仙。《秋思》

      11、虚极静笃道乃见,仁义尽余可忧。名采药恐未免,策蹇孰能从我游?《秋思》

      12、灰中如萤,燎原从此始。元点存,危疾亦不死。《杂兴》

      13、弱仅能,齿摇常欲堕;扶持赖药物,苟幸过。《杂兴》

    [阅读全文]...

2021-12-18 23:38:07
  • 关于陆游的古诗大全

  • 陆游,诗人
  • 关于陆游的古诗大全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陆游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雨——陆游

      春愁无处避,春雨几时晴?黯黯阴连月,萧萧滴到明。

      窗昏减书课,弦缓咽琴声。何以娱幽独,新醅手自倾。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鹧鸪天——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金错刀行——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空无人。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阅读全文]...

2021-11-25 05:48:31
  • 示儿古诗_示儿陆游

  • 陆游
  •   《示儿》

      作者: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阅读全文]...

2022-07-05 16:13:34
  • 陆游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 陆游,端午节,诗人
  • 陆游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导语: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下面是陆游描写端午节的古诗,欢迎阅读!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注释

      ①乙卯:指的是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节。因这天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又称“浴兰节”。又因这天少女须佩灵符,替榴花,还称“女儿节”

      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③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冠:高冠。这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所戴的一种帽子,屈原《涉江》一诗云:“带长铁之陆离分,冠切云之崔鬼。”

      ④储药:古人把五月视为恶日。

      赏析

      这以首诗开篇点题,将时间限定在“重五”(五月初五),将地点定格为“山村”。此时此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的只是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淳朴的`民风。更何况,石榴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盛开了呢!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诗人,今天终于暂时放下了满腹的忧愤,融入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之中。瞧,他先吃了两角的粽子,再在高冠上插着艾枝。然后又按照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安无病。到了晚上,他忙完这些事情,含着微笑喝起酒来了。

      从作者对端午这天的生活的具体描写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从南宋开始,端午就有了纪念屈原和卫生保健的双重内涵。

      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陆游,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只能像辛弃疾那样“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在欢乐中暗藏着多少伤感,在闲适中流露出多少无奈啊!

      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阅读全文]...

2021-12-28 08:01:55
  • 陆游的古诗有哪些(陆游的最著名名诗分享)

  • 陆游,分享
  • 南宋文学家陆游写诗的比重远超他所写的词,现留存的诗达9300多首,写这些诗他用了六十年,*均每年155首,被称“宋诗第一人”。他丰富的学识,让他的诗作覆盖面极广。

    陆游的诗大体包含生活、爱情、田园风光和抒发政治抱负的,为数不多的词与这些诗的共同特点都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其中,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我们大多数人熟知陆游都是从一首《示儿》开始,初读这首诗,对这位作者颇多不解,人家的临终遗言都是对子女的嘱托,而他则是“王师北师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当大宋的军队收复中原那一天,一定在祭拜时告诉我,这就是陆游爱国的浓烈之情,他无愧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称。

    陆游生活的年代正是战乱多发的年代,他随家人四处逃难,不满一岁,北宋灭亡,渐渐长大的陆游受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目睹祖国大好山河的沦陷,从小就立志要将抗击金兵,恢复中原当成自己的远大理想。

    基于这种爱国意识,陆游熟读史书,研究兵书,练*剑法,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上阵杀敌,报效国家。但陆游的仕途非常不顺,他力主抗金反对求和,屡屡遭到莫须有的诬陷,被多次排挤和打压,但他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从没有改变,直至生命的终点。

    我们一同分享陆游写的四首诗。

    第一首《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210年,一生仕途坎坷,爱情受挫的陆游,已是85岁。长时间的卧病不起,让他已知自己寿数已*,弥留之际,他写下这首绝命诗。诗中没有家长里短,临终嘱托竟是深沉的荡气回肠、誓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诗人泰然面对死神的到来,让他牵挂的是国家的统一。人死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存在了,但现在让诗人格外悲伤的是,九州不能一统。当有一天大宋的军队北定中原、收复失地后,家祭时切记不要忘了告诉诗人。

    第二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小诗是陆游1199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陆游做学问从不敷衍马虎,在寒冷的冬夜里依旧笔耕不辍,陆游对21岁的陆聿抱有极大希望,他渴望儿子也能如他所愿,认真地做学问,成为国家地有用之才。

    古人做学问从来都是全力以赴,不余遗力,从年轻就开始刻苦努力,多下功夫,到年龄大时才会有所成就。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很重要,但还远远不够,若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必须亲自实践才行。

    第三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写在1192年,也是陆游一首非常著名的爱国主义作品,这时的陆游已*七十,身体衰弱。1190年他因谏言光宗,遭到逢迎溜须之人的合力排挤与攻击,朝廷最终将他削职罢官,赶回老家,陆游一腔爱国之志,唯有在梦中实现。

    作者写道,年岁已衰到卧床不起,种种不如意我也没有感到哀伤,诗人始终牵挂的是边疆的安宁。夜已经很深了,窗外风雨交加,诗人躺在床上静静听着,不知不觉渐渐睡去,他梦到了自己回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骑着披挂盔甲的战马,冲过冰封的河流,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

    第四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也是作于1192年,是陆游在初秋暑热未消的一个夜里,出门纳凉时所作。诗人想起金人大举侵略北宋后,国家饱受欺凌,百姓不得到安宁,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六十年,小诗表达了诗人强烈渴求国家统一的心愿。

    前两句中的“河”指黄河,“岳”指华山,这两句写祖国的万里河山,用词气势磅礴,意境广阔。三万里长的黄河,一路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高耸入云直抵天际。最后两句写情,沦陷之地的遗民,在异族的压迫下,眼泪已经流尽,他们翘首企盼朝廷收复失地,等了一年又一年。

    [阅读全文]...

2022-01-20 18:11:34
  • 描写梨花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梨花的诗句古诗)

  • 梨花
  •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春怨》

    3.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仇远《寒食雨三首·梨花白白柳条青》

    4.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闲门昼掩凄恻。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王沂孙《露华·碧桃》

    6.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己深》

    7.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8.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杜牧《鹭鸶》

    9.清明寒食荒城晚,燕子梨花细雨愁。——仇远《和韵胡希圣湖上》

    10.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11.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王沂孙《锁窗寒·春思》

    12.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纳兰容若《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13.梨花有思缘和叶,一树江头恼杀君。 ——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江岸梨花》

    14.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15.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1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初冬夜饮》

    17.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送杨子》

    18.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9.寒食北园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文同《北园梨花》

    20.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韩愈《梨花下赠刘师命》

    21.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白居易《寒食月夜》

    22.惆怅一株梨雪,明年甚处清明。——张炎《风入松·一春不是不寻春》

    23.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展放。——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

    24.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文同《北园梨花》

    25.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26.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容若《采桑子·当时错》

    27.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沈括《开元乐·楼上正临宫外》

    28.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刘庭信《醉太*·泥金小简》

    29.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欧阳修《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30.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元稹《离思》

    31.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赵嘏《东望》

    32.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为《左掖梨花》

    33.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34.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纳兰容若《清*乐·风鬟雨鬓》

    35.时一缕绿杨烟, 扯一弯梨花月, 卧一枕海棠风。——张养浩《中吕·最高歌带》

    36.芳草连谿合,梨花映墅开。——李德裕《望伊川》

    37.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来鹄《寒食山馆书情》

    38.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39.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草》

    40.海棠开后,梨花暮雨,燕子空楼。——张可久《人月圆·春日次韵》

    41.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2.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厉鹗《春寒》

    43.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44.杏子单衫初脱暖,梨花深院恨多风。——唐寅《落花诗》

    45.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苏轼《东栏梨花》

    46.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张可久《清江引·春思》

    47.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48.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49.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50.梨花半落雨初过,杜宇不鸣春自归。——仇远《次胡苇杭韵·曾识清明上巳时》

    51.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姜夔《淡黄柳·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

    [阅读全文]...

2021-12-07 09:35:01
  • 描写梨花的优美古诗(最经典的梨花诗词)

  • 梨花,优美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东栏梨花》

    苏轼《东栏梨花》·诗意图

    这是苏轼的一首梨花诗,梨花的色彩和神韵被苏轼完美地表现了出来,而且苏轼在赞咏梨花的同时还寓含了绵绵不尽的情思。

    因为人们爱花,才会用诗歌去赞美花。花是大自然的杰作,它集形、色、香于一体,花与人们的生活的息息相关。花以自然的、不加雕琢渲染的形色捕获了人们的审美,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花所呈现出来的美,不仅包括形、色与香的美,也包含着精神层面的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花的形、色、香的赞美是毫不吝啬的,甚至是不遗余力的。

    这从如花似玉、闭月羞花、花容月貌、花香袭人、兰薰桂馥、艳若桃李这些形容花的形、色、香等成语中,就可见一斑了。可以说,花的形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美的表现、美的象征。

    花是大自然美丽风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绚丽缤纷、多姿多彩的花朵以及花开花谢的自然现象也给文人墨客带来了不同的想象,从而形成了姿态万千的诗词内容。

    以花入诗,借花表达不同的情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一个优良的传统,也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它在给中国古典诗词带来缤纷彩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出现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花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在《诗经·桃夭》一诗中,诗人就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来描绘桃花娇艳的色彩。

    说到花,它绚烂的色彩、怡人的芳香、美丽的姿态都能给人以审美感受,但是花开花落这一过程更是容易触动人们的内心情感。人们寄寓在花中的最基本的情感,是对于美好时光的难留以及美好事物的一去不返,也就传统文化中的“伤春”情怀,这是花最常见的一种寓意。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一下宋代著名音乐家周邦彦的一首梨花词《水龙吟》了。周邦彦借梨花表达美景成空的感伤,通过梨花来寄寓人事沧桑、抒*怀感慨。

    周邦彦的咏物词很有名,而他的咏物词中又以咏花为最多,他以花为主体,通过花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这首梨花词是一首很出彩的咏物词,以秾艳著称,他列举了许多有关梨花的故事,来塑造梨花精神层面的美。词作笔力矫健,推陈出新,堪称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水龙吟》原词如下: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周邦彦画像

    周邦彦,字美成,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也是词史上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作为词史上的一代名家,他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无论是在选词下句、谋篇布局方面都是很精到的,在描摹物象方面也很见功夫,很多事物在他的笔下都会呈现出独特的美。

    周邦彦的词作都收录在词集《*集》中,在他今存的186首词作中,有100首是与花有关的。在周邦彦的笔下,花既可以是娇羞美人的代名词,也可以表达羁旅行役的情感,也可以表达相思怀人的愁绪。

    基于花自身的特点,周邦彦赋予了花更多的思想内涵,使花的形象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而周邦彦的这首《水龙吟》就是抒发相思与怀人的情感的。周邦彦笔下的梨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物的描摹,而是反映出词人丰富的情怀思绪,这一特点也深化了词作的情感意蕴。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邦彦的这首梨花词中,在领略词人对梨花的形色描绘的同时,感悟词人寄寓在梨花中的情感意蕴。

    开篇两句“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大意是说:梨花亭亭玉立在春光绚烂的草地上,樊川与灵关这两个地方,漫山遍野都是梨花,远远望去,就如同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当暮春时节到来,花瓣纷纷落地,又如同飘飘洒洒的雪花轻轻地覆盖在大地上。

    梨花

    “樊川”是地名,位于长安,在汉代就以广植梨树而闻名。“灵关”也是地名,也是一个梨花遍野的地方,文献中就有“灵关,山名,种梨,树多遮路”的记载。

    梨花的花语是纯情,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候不分离。如果游人来到这样的地方,梨花悄无声息地落在游人的衣服上,梨花的花瓣是这样的轻柔,游人轻轻地用手指拈起一片飘落在身上的花瓣,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春天的美好,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呀!

    “素肌”是指洁白的肌肤,词人用这两二字来比喻梨花花瓣颜色的洁白。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一句描写梨花的诗句“梨花白雪香”,李白将梨花素淡的芳姿比喻成雪花。而周邦彦却将梨花比喻成洁白的肌肤,这是一个精彩而又传神的比喻。

    梨花在暮春时节开放,花期一般有二十天左右,当梨花凋谢时,春节也就接*了尾声。这时的田野是绿草如茵,这时的天气是阳光明媚,这是一派盎然的暮春景象。花的香味和青草的味道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这是一幅美好的暮春梨花图卷。

    词人用工笔细描的手法描绘梨树亭亭玉立在春光明媚的青草地上,词人也用细腻的情感营造了一种如诗如画的自然境界。此情此景,让人为之心动。

    接下来词人写到了梨花开落的时间。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原来是“传火楼台”这一句,“传火”指的就是清明日,这一句化用了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一诗中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此可以知道,梨花开放的时节在清明前后。周邦彦将这两句诗概括成“传火楼台”四个字,既生动形象又有意境, 也展现了周邦彦出色的语言功底。

    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节。寒食节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从远古时期的改火*俗沿袭而来的。古代寒食节有禁烟火的*俗,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所以得名“寒食节”。

    如果说前面五句,词人写的是阳光明媚时的梨花的话,那么下面的几句写的则是暮春风雨中的梨花形象。

    清明时节斜风细雨,可是在词人眼中,好像连风雨都是因为嫉妒盛开的梨花才下的,才将点点雨滴浇在了梨花的花瓣上。所以词人发出了“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的感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梨”谐音“离”,有分离的寓意。梨花被风雨打湿,梨花带雨,花枝垂在窗口。黄昏的时候采摘一枝,便引起了词人相思的泪水。

    词人在“泪”前加上“黄昏”二字,既点明时间,也表明这泪是伤春的泪水,是相思的泪水,相思与怀人之情呼之欲出。

    写到这里,词人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的思绪随着风雨中的梨花飘向了相思的人,风雨中的梨花触发了词人相思之情。

    梨花带雨,花瓣飘落。词人点点滴滴的心事无人可诉,也无人怜惜。词人笔下,洁白如玉的面容与美丽动人的梨花相互映照,但眼前只有茂盛的梨花,不见娇美的面容,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唏嘘遗憾的事情,此情此景是何等的悲伤落寞。

    周邦彦通过对不同天气里梨花形象的描写,使梨花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有层次感。而且词人对梨花的描写又照应暮春时节典型的天气现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达到了一种贴切的*衡。

    在词人进一步渲染梨花的美丽,将梨花的美烘托到极致之时,相思之情正要跃然纸上之时,词人却笔锋一转,一笔荡开,用梨园旧址的典故,写出唐玄宗当年在梨园选子弟教法曲故事:想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充满艺术气氛。

    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都是很有名的音乐机构。后世遂将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从事戏曲艺术的人也被称为梨园弟子。

    词人为何要这样写呢?只要了解一下周邦彦的生*就可以知道。周邦彦精通音律,是宋代有名的音乐家,他能精雕细琢,研音炼字,在审定词调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扩展了音乐领域,在填词技巧上有不少新创举。

    他曾是北宋最高音乐机构“大晟府”的首*音乐家,可以说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梨园弟子。他在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的音乐工作,供奉朝廷。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他又不得不离开挥洒才情与于艺术创作的音乐机构。

    离开汴梁,身在他乡兼有仕途不顺的周邦彦,看到此时风雨中的梨花,想起当年梨园的故事,更加增添了词人的身世飘零之感。

    紧接词人用三个四字句“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这几句中词人引入了潘妃和王昭君这两个人物形象,她们都是古代有名的美女。词人之所以引用这两个人,为的是进一步渲染梨花的洁白和梨花的性格。

    接下来词人用李花的颜色和梨花进行了对比,但是词人认为,即使是“雪浪翻空,粉裳缟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就算比起来也少了一分春意。

    李花

    这样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对梨花色彩的渲染,读来极具感染力。黑格尔曾说“颜色感应是艺术家所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特有的掌握色调和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是再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本因素。”

    用黑格尔的这句话来评价周邦彦此处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恰如切分的,也是中肯贴切的,这展现了周邦彦作为一位优秀词人的艺术品质。

    在结尾,周邦彦写道:当年的梨园弟子如今已经不在了,梨花再好,又能和谁相比呢?词人因为梨花的品格美到如今无人可比,而发出一声长叹,这一声叹息又是对梨花品格美的赞叹。

    因为这是词人从梨花和人的角度进行的一次对比,来赞美梨花,词作就在这样意韵有余不尽中戛然而止。正所谓“曲终阕尽,余弦更兴”,读来让人回味不已。

    细读周邦彦的这首梨花词,一开篇词人就连用五句写了阳光下的梨花,再连用七句写春雨中的梨花,最后用比喻写出了梨花的凋谢与飘落的状态。

    [阅读全文]...

2022-07-22 14:59:48
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 - 句子
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 - 语录
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 - 说说
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 - 名言
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 - 诗词
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 - 祝福
关于陆游梨花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