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古诗

关于光合作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光合作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光合作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光合作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30) 语录(46) 说说(13) 名言(37) 诗词(898) 祝福(1) 心语(10k+)

  • 高二生物《光合作用》说课稿

  • 高二生物《光合作用》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光合作用》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1、本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章教材主要是在学生学*了关于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讲述了酶和ATP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和特点,以及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等知识基础。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地基础,是生物地最基本的特征。所以说它是我们高中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2、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光合作用的发现,是建立在初中教材中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上,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的几个著名的实验。

      (2)叶绿体中色素的探索,教材通过实验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使学生自己动手,亲自看到从上到下依次的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的出现。

      (3)光合作用的过程及重要意义,首先,教材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入手,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从而引出根据是否需要光,将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之后教材对这两个阶段分别从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两个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辨证结论。紧接着讲述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最后还补充了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意在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小结】:所以说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B:理解)

      (2)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A:知道)

      (3)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过程及其有关问题;(C:掌握)

      (4)光合作用的过程;(D:应用)

      (5)光合作用的实质;(D:应用)

      (6)光合作用的意义。(D: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学*,使学生能学*科学家们研究科学的精神和方法;

      (2)通过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学*,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学*的方法。

      (3)初步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渗透“线条学*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来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从而引起学生对世界未来的关注;

      (2)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的艰辛、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进而说明学*方法的重要;

      (3)学*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渗透物质与能量,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辨证关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光合作用的场所;

      3、光合作用的过程;

      4、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的选择

      1、坚持启发式家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体方法是:结合前面学*的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复*旧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结论;

      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本节课的实际出发,使用多媒体教室,将许多地方用多媒体课件来表达,从而增强直观效果。

      (二)学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如何从本节的学*中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

      2、指导学生在实验中如何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分析问题、总结规律。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先让学生在课前预*,课前准备好在教学中用到的多媒体课件。

      二、引入新课

      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知识体系,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从而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讲授光合作用的概念(演示多媒体课件)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

      (二)讲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根据概念,导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阅读全文]...

2022-04-08 02:39:56
  • 《光合作用》说课稿

  • 《光合作用》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光合作用》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同化作用的主要方面,是整个生物界最基本的有机物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经了科学家们二百多年的探索,渗透着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光合作用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环境等问题关系十分密切。

      (二)教学目标及确定目标的依据:

      任何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必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对品德、知识、能力、审美等内在教育的需求。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让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及科学家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真理;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学*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思维,懂得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1、知识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探究,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

      (2)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3)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4)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其原理的应用;

      (5)通过验证实验学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2)运用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变化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德育目标

      (1)结合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及实验设计与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2)通过生物结构与功能统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相关联对学生进行生物学基本观点教育。

      (3)明确光合作用意义,增强爱护植被、关心农林业发展的意识,充分体验生命科学的价值。

      (三)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

      (1)光合作用过程,因为这是理解光合作用反应式和意义的基础。

      (2)光合作用的意义,因为它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难点:

      (1)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因为科学研究能力是一种较高的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因为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一系列理化反应组成的复杂过程,而学生所学的理化知识是有限的,因此高中内容只是过程梗概,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学*困难。

      二、教材处理:

      光合作用这节课分三课时学*

      学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少参与科学研究,不理解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围绕“目的”设计实验是一种科研能力,是培养创fg造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需要。所以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在处理上主要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光合作用,又刚刚学完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这为第二课时的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在处理上注重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将教学内容组合为:

      (1)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2)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3)光合作用的意义;

      (4)光合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使知识系统化层次化。

      第三课时学生自主实验验证光合作用色素种类和颜色。

      三、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想、动手做、动眼看、动嘴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课堂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教法:

      第一课时的“设计实验”采用发现式教学方法(问题→假设→预期→实验→结果→结论)。

      第二课时采用自学讨论结合的方法、直观法。设计科学直观的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设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表,帮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课时采用实验法。

      (2)学法:通过光合作用发现简史,学*探究研究实验的基本思路:“问题→假设→实验→结论”;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学*,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两阶段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体会光合作用的意义及光合作用与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密切关系;通过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色素吸收光谱等基本知识。

      四、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将设计实验以图、文两种形式再现出来。

      (2)多媒体课件展示色素吸收光谱。

      (3)多媒体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以突出重点,强化记忆,弥补了图解静止不动的缺陷。

      一、说教材

      这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学*基础上,分别从生物科学史、物质和能量转变、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三个角度进一步学*光合作用,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期望学生不仅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到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本节与其他章节有密切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之一。

      1、教学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6-25 17:59:15
  • 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励志句子25条

  • 励志,植物,名言
  • 1.求学犹植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实。 —— 爱因斯坦《相对论》

    2.游手好闲的学*并不比学*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3.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惯于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车尔尼雪夫斯基

    4.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第二是学*,第三还是学*。――列宁

    5.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6.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

    7.优秀自己,是为了让自己有让别人骄傲的资本,也有选择让谁骄傲的资本。

    8.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假如”,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重新设计

    9.只有拼出来的努力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10.就算没有胜算,只要我不放弃,我也会有机会,不是吗?

    11.想想灰太狼,想想光头强,青春的路上,没有理由不坚强!

    12.只有品味了痛苦,才能珍视曾经忽略的快乐

    13.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14.何澈澈:幼儿园你就尿床,小学尿床,初中你还尿床,我还知道你一个惊天秘密!

    15.是的,当我们好好活着有希望有*的活着,就会逢山山高遇水水流,望一切都惬意看所有都依恋;当我们好好活着有品味有意境的活着,就会被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所征服,被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所陶醉,心中充满无限的爱意,不由不由衷的迷恋这个世界向往这个世界!

    16.把你的脸迎向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17.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18.千万不要因为寂寞而随便抓住一个男人的手,这样是对自己的极度的不负责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于你不喜欢的男人都要坚决的拒绝

    19.聪明的女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理智的女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理性的女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0.为发展市场经济,博奕愿与各界志士仁人竭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21.这是我在《天地英雄》之后第二次和日本演员合作,跟中国人对戏有回馈,跟日本演员对戏就完全靠表情和肢体语言作为反馈,所以戏中对白很少。作者:赵薇

    23.给妹妹打了电话,无人接听。发了微信,无人回应。吴一叹气合上手机 ,把头贴在玻璃上看车外的雨。儿子坐在前排,噘着嘴抱着双臂,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神情。作者:郭敬明 出处:少数派报告

    24.积极进取工作态度认真塌实肯干 责任 心强并有很强的 团队 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注重工作效率个性独立性格开朗做事果断有主见 时间 观念强。且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 学* 能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富有开拓意识,注意细节,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25.成功 需要的环境:()为成功者工作()和成功者合作()让成功者为自己工作。

    26.同一个 目标 携手共进,同一个 梦想 合作共赢。促进兄弟合作,共享发展新机遇!

    [阅读全文]...

2022-05-27 16:37:06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

  • 呼吸,高考,教育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

      细胞呼吸这一内容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是高三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部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ATP和酶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酶的作用: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可以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同时证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的特性。

      3、酶的作用机理: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3)作用机理:催化剂是降低了反 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光合作用

      概念及其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 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

      (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三、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三阶段反应式及场所

      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即:

      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每个箭头上边都加上酶,下同)

      在线粒体基质中发生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即:

      2C3H4O3+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

      在线粒体内膜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

      四、无氧呼吸:(两阶段都在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C6H12O6→2丙酮酸(C3H4O3)+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为酒精或者乳酸的过程中并不产生能量

      2丙酮酸(C3H4O3)+4[H]→2C3H6O3(乳酸)

      2丙酮酸(C3H4O3)+4[H]→2C2H5OH(酒精)+2CO2

      总反应式

      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一、相关概念:

      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八大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阅读全文]...

2022-05-01 04:27:08
  •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

      (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践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青雀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乱来讽喻当朝。

      如: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12、用典

      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

      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5、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阅读全文]...

2022-03-11 19:46:23
  •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 初一,教育,初中
  • 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2、光合作用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光合作用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4、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呼吸作用的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总结:光合作用给植物提供能量,让绿色植物生存下来。植物通过它制造呼吸,以供氧气来维持生命。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

      光和光合作用

      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在基粒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植物更新空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光的波长

      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温度

      温度低,光合速率低。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酶的活性,光合速率降低。

      生产上白天升温,增强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积累有机物。

      (3)CO2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阅读全文]...

2021-12-07 10:53:57
  • 合作的名言

  • 合作,名言,名人名言
  • 1.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2.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3.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4.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5.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6.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7.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力量从团结来。

    8.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9.莫学篾箩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10.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11.人和万事兴。

    12.人多好办事。

    13.人多势众。

    14.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15.双拳难敌四手。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18.团结加智慧,弱者胜强者。

    19.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20.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21.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22.一箭易断,十箭难折。

    23.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

    24.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

    25.团结就是力量。

    26.人心齐,泰山移。

    27.众人拾柴火焰高

    28.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1.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32.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33.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34.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35.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36.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37.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3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40.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41.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42.民齐者强。

    43.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44.上下同欲者胜。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45.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

    46.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47.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阅读全文]...

2022-02-20 12:32:02
  • 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古诗词常见的描写手法大全)

  • 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1)对比,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2)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3)烘托,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4)衬托,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5)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6)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7)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8)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9)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0)叠词,叠词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11)双关,为了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如韦庄的《忆昔》中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12)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13)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阅读全文]...

2022-01-03 05:03:17
  • 小学生作用类歇后语_小学生古诗

  • 小学生,经典
  • 九库说说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小学生作用类歇后语,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当了将军---就得传令

    没有翅膀的鸟---不能高飞

    玩具店的枪炮---中看不中用

    顺风耳---听得远

    顺风吹火---用力不多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脑袋上长瘤子---额外负担

    银样枪头---中看不中用

    裁缝师傅手忙---穿针引线

    短杆子秤---起(启)发得快

    塘里无鱼---虾子贵

    锯子锯掉烂木头---摧枯拉朽

    土地爷坐铜棍---钱可通神

    水缸里养鱼---保活不保长

    中药铺里的甘草---用途广

    乌龟抬轿子---硬扛

    *拔火罐---当面见效

    冬天火炉夏天扇---人人用得上

    过河的卒子---当小车

    吃猪血屙黑屎---马上见效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配就的

    土地喊城隍---神呼(乎)其神

    六月里吃萝卜---图新鲜

    六月烤火笼---在奇不在暖

    开园菜---新鲜

    见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

    巧他爹打巧他哥---巧上加巧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刘老老进大观园---看的出神

    过滤了的空气---新鲜

    和尚不吃豆腐---怪斋(哉)

    城隍菩萨的马---不见骑(奇)

    做贼的遇见截路的---赶巧了

    葫芦藤上结南瓜---没见过的事

    黑老鸦白脖子---新鲜样

    腊肉打汤---图新鲜

    大姑娘的荷包--- 花样多

    瞎子寻了个没眼的---赶巧了

    读了“小学生作用类歇后语”,您get到快乐和感悟了吗?这些短句很有收藏的价值,值得您发发朋友圈。小编推荐您阅读小学生古诗,希望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1-12-27 12:04:55
  •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作文

  • 山水,风光
  •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作文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中的山水风光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是谁曾在夜间戏耍,掬水捧起皎月,弄花香满了衣襟。

      我幻想在千百年前的一次深夜里,一道人影蹲在江边戏水,享受夜的安详宁静。他用双手捧起江水,月影倒映在手心里。那时的.夜空还满是闪亮的星星,清新的空气中弥漫花香。

      是谁曾在春景里巧笑,元是今朝赢了斗草。

      清脆的小声仿佛从天边传至耳旁,眼前的便有几个妙龄少女浮现开来,她们说着笑着、赶着早春的喜气相约同去采桑。那时的生活还很闲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天的全部却充满着快乐。

      又是谁曾在日高人渴漫思茶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一个赶路的诗人,在身疲口渴之时,随便找了一户人家,便有妇人或白发苍苍的老者微笑着请他进去歇息。一碗凉水入肚燥热顿失去了大半。那时还没有大铁门、防盗门的建立,没有生生将人与人之间隔了千里远。

      不像现在。

      不像现在这瞒城市都是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汽车尾气的污染、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硬是将那月亮上也蒙了几层灰。我爱那掬水捧皎月的美景,却连一方干净的水洼也寻不见。

      不像现在人人身上背负的都是压力,工作的压力、学业的压力,让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一座楼房,百分之八十的家庭不会在九点熄灯,更是会有百分之四十在十一点还灯火照耀着,窗上映出忙碌的身影。日落而息,成了一种奢望。

      不像现在人与人之间仿佛隔了数道江流,那一扇扇的铁门将世界分割成无数的空间。我所钟爱的那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感情还同曾经一样么?

      我爱这古诗中的风景:爱那曾清新的空气、皎洁的月、碧绿的水,爱那闲适的生活,爱那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5-01 06:12:12
光合作用的古诗 - 句子
光合作用的古诗 - 语录
光合作用的古诗 - 说说
光合作用的古诗 - 名言
光合作用的古诗 - 诗词
光合作用的古诗 - 祝福
光合作用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