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

关于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1) 语录(7) 说说(14) 名言(1k+) 诗词(905) 祝福(11) 心语(1k+)

  • 使至塞上古诗

  • 黄河
  • 使至塞上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使至塞上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维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及注释】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2、使: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4、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5、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6、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7、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安火。”

      10、长河:黄河。

      1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2、侯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3、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14、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15、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阅读全文]...

2022-06-24 17:44:22
  • 池上古诗

  •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2、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3、艇:船。

      4、白莲:白色的莲花。

      5、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6、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7、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8、一道:一路。

      9、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阅读全文]...

2022-03-09 17:04:33
  • 小学冀教版必背古诗词

  • 小学
  • 小学冀教版必背古诗词

      小学的.时候学过哪些古诗词呢?哪些是必背的呢?下面小编收集了小学冀教版必背古诗词,供大家参考!

      一 去 二 三 里, 烟 村 四 五 家。

      亭 台 六 七 座, 八 九 十 枝 花。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作者不详)

      远 看 山 有 色, * 听 水 无 声,

      春 去 花 还 在, 人 来 鸟 不 惊。

      唐 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李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袁 枚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阅读全文]...

2022-02-24 07:44:35
  • 池上白居易_池上古诗

  •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2、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3、艇:船。

      4、白莲:白色的莲花。

      5、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6、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7、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8、一道:一路。

      9、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阅读全文]...

2022-06-08 14:51:08
  • 池上古诗词鉴赏

  • 池上古诗词鉴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池上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池上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翻译:

      译文二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译文二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注释①撑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③解:明白,懂得。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赏析:

      夏天到了,村边的池塘里景色迷人。碧绿的荷叶,一片连一片,一片接一片,就像一把把大伞,撑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开放,还有的花已经谢了,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莲蓬。

      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头上扎两个髻,穿一身红衣裤,蹦蹦跳跳地从家中出来,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兴地跳上一条小船,解开船绳,拿起船桨,划向池塘的深处。小男孩一边欣赏美丽的荷花,一边摘了几个莲蓬,划船回来。可是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小船冲开浮萍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情景被诗人看在眼里,他微微一笑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撑(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②莲:诗中指白荷花结的莲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⑤浮萍:一种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可信。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他高兴坏了,兴奋得竟忘记了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跑回家,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诗人把一个充满童趣的画面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ā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

      【试题】

      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节的图画?

      【参考答案】

      1.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静、明净(清澈)的状态。

      2. 垂杨、荷叶,春季。

      (20xx年广东省肇庆市中考语文试题)

      【补充注释】

      (1)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作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2)檐楹(yányíng):屋檐下厅堂前部的梁柱。

      (3)垂杨:杨柳。荷心:荷叶。

      【译文】

      春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几乎与地面相*。那*静的水面如淡磨的明镜,光亮耀人,倒映出屋檐下的梁柱。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春风拂过,万千杨柳枝条顿时袅娜地舞动起来。它们纷纷抖落一身晶莹的水珠,洒向那池中的荷叶,霎时传来很多清脆的响声。

      【作者简介】

      刘攽(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鉴赏】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写雨后池塘水面的*静,只淡淡地出一“*”字。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以“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淡磨”二字颇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淡磨明镜照檐楹”,创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与此相适应,这两句语势*缓,无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停了,风住了,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杨柳似有知,风雨中洗尽污浊,欣喜中乘风起舞。舞动时抖落一身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风狂雨骤时,杨柳枝条不停摆动不会引人注目,雨打荷叶响声一片也不会声声入耳。只有在风停雨住之后,一切归于沉寂,才会留意那突然风穿杨柳出现的舞动,才会捕捉到柳枝上的水珠抛向荷叶时发出的点点声响。

      由风起而垂杨舞,由垂杨舞而荷声万点的连锁反应,反映了作者雨后静观自然的怡然心态。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垂杨、荷心的万点声,无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韵致和盎然的生意,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与此相随,语势节奏也由*缓而转向急促,字字飞动起来。“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阅读全文]...

2022-04-25 05:11:55
  • 积极向上古诗句的名字

  • 积极向上,名字
  • 1、心在遠方^

    2、自强不息

    3、改写下半生

    4、明日辉煌

    5、相信自己

    6、明日輝煌

    7、从未停步

    8、策马走天涯

    9、年轻要闯.

    10、此年定人生

    11、踌躇满志

    12、奋不顾身

    13、风云再起

    14、续写青春

    15、飞向真理

    16、包容梦想

    17、努力打拼

    18、从未停步

    19、只考清华

    20、男儿当自强

    21、苦尽甘来

    22、荒芜的心

    23、笑对人生

    24、拼搏奋斗

    25、放飞梦想

    26、志在飞翔

    27、遇弱则强

    28、一懒毁终生

    29、贵在坚持

    30、化蛹为碟

    31、活在风浪里

    32、无畏向前

    33、堅持到底

    34、做人要淡定

    35、启动梦想

    36、永不→放弃

    37、退回无路

    38、人要靠自己

    39、努力为明天

    40、毅力坚强帝

    41、无畏向前

    42、风灵无畏

    43、微笑面对

    44、年轻在于拼

    45、累却坚持i

    46、永言不败

    47、梦想与野心

    48、梦想起航

    49、奋斗峥嵘

    50、永不言败

    51、超越自己

    [阅读全文]...

2022-02-09 16:36:25
  • 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冀教版

  • 英语
  • 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冀教版

      英语单词的产生是汉英两种语言双向交流的产物,一些带有*特色的名称和概念进入了英语词汇,同时还有一些英语词汇进入了汉语,在文化环境中衍生出新的含义,形成了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冀教版,欢迎大家参考!

      Unit1

      father父亲;爸爸mother母亲; 妈妈grandfather(外)祖父 grandmother (外)祖母

      have 有;吃;进行(活动) brother哥哥;弟弟 sister姐姐;妹妹 parent父亲;母亲

      white白色;白色的 hair 头发 black黑色;黑色的 uncle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

      aunt 姑母;姨母;伯母;婶母;舅母 cousin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thin瘦的 work工作 doctor医生 hospital医院 nurse护士 worker工人

      walk散步;步行;走 go for a walk去散步 plant种植 flower花;花朵

      cook 烹调;厨师 we 我们 family家,家庭;亲属 film电影 watch a film看电影

      Unit 2

      China * map 地图 speak 说,讲;谈话;交谈 know知道;了解

      about关于;大约 city城市 of ……的 star 星 here 这里;在这儿

      beautiful美丽的;漂亮的

      Unit 3

      love 爱;喜欢 travel 旅行 interesting有趣的';有吸引力的 place 地方;场所

      may可以 young年轻的;幼小的 come 来 great极好的;伟大的;巨大的

      call 打电话;通话,电话 slow慢的;缓慢的 plane飞机 fast快的;迅速的

      train 火车 from…to… 从……到……Sunday星期日 Monday星期一 Tuesday星期二 Wednesday星期三 Thursday 星期四 Friday 星期五 Saturday星期六

      Unit 4

      at在……(某处或某时间) evening 晚上;傍晚 nice令人愉快的;好的

      meet相遇;遇见;会面 morning早晨;上午 afternoon下午 room房间;室

      door 门 window窗 make做;制造 kid 小孩;小家伙 year 年;岁

      also而且;也 boat船;小船 moon月亮 wonderful令人高兴的;奇妙的;精彩的

      those 那些 that 那;那个

      拓展:单词记忆法

      背单词记忆算法的特点是结合权威的记忆理论,充分调动用户的眼、耳、口和手等各种感官,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和使用环境智能确定内容和方法,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单词的记忆算法设计的宗旨是以最大限度的计算机资源耗费取代学*者的精力耗费。

      单词的记忆算法基于两个比较成熟的记忆理论或算法,一个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另一个是Super Memo记忆算法。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理论在1885年提出,通过大量数据,证实了人的记忆存在着一个相似的遗忘规律。而Super Memo算法作者则从1985年开始研究,在长时间和海量的数据基础上,总结出了Super Memo算法。该算法至今还在研究,在差不多20年的时间里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科学最有效的记忆算法之一。

      比较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并不是将其与中文一一对应,死记硬背;而是将其与图像和英语语境联系起来,积少成多地完成背诵。

    [阅读全文]...

2022-05-28 14:26:45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

  • 语文,古诗文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文目录

      九年级上册

      课内古诗

      《忆江南》(温庭筠) 《渔家傲》(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武陵春》(李清照)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课外古诗

      《观刈麦》(白居易) 《月夜》(刘方*) 《商山早行》(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陆游) 《破阵子》(晏殊) 《浣溪沙》(苏轼) 《醉花阴》(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中吕·朝天子》(王磐)

      二、人教版语文必背古诗文九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唐)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南宋)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课外古诗词

      【观刈麦】(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明)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阅读全文]...

2022-05-27 23:14:29
  •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

      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

      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

      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

      驾起破马车驱赶着劣马,

      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着。

      洛阳城里是多麽的热闹,

      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着小巷子,

      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

      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

      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赏析:

      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古诗·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开头四句,接连运用有形、有色、有声、有动作的事物作反衬、作比喻,把生命短促这样一个相当抽象的意思讲得很有实感,很带激情。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文选》李善注引《尸子》、《列子》释“远行客”:“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古诗》中如“人生寄一世”,“人生忽如寄”等,都是不久即“归”(死)的意思。

      第五句以下,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短促而及时行乐。“斗酒”虽“薄”(兼指量少、味淡),也可娱乐,就不必嫌薄,姑且认为厚吧!驽马虽劣,也可驾车出游,就不必嫌它不如骏马。借酒销忧,由来已久;“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邶风·泉水》),也是老办法。这位主人公,看来是两者兼用的。“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洛”(今河南洛阳)是东汉的京城。这两地,都很繁华,何妨携“斗酒”,赶“驽马”,到那儿去玩玩。接下去,用“何郁郁”赞叹洛阳的繁华景象,然后将笔触移向人物与建筑。“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索”,求访。“冠带自相索”,达官显贵互相探访,无非是趋势利,逐酒食,后面的“极宴娱心意”,就明白地点穿了。“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王侯第宅”,“两宫”,“双阙”,都不过是“冠带自相索”,“极言娱心意”的场所。主人公“游戏”京城,所见如此,必会有感想。结尾两句,就是抒发感想的,可是歧解纷纭,各有会心,颇难作出大家都感到满意的阐释。有代表性的歧解是这样的: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主人公。“极宴”句承“斗酒”四句而来,写主人公享乐。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冠带”者。“是说那些住在第宅、宫阙的人本可以极宴娱心,为什么反倒戚戚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呢?”“那些*豪门原来是戚戚如有所迫的,弦外之音是富贵而可忧,不如贫贱之可乐”(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一云结尾两句,分指双方。“豪门*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正与诗中主人公戚戚忧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从全诗章法看,分指双方较合理,但又绝非忧乐对照。“极宴”句承写“洛中”各句而来,自然应指豪*。主人公本来是因生命短促而自寻“娱乐”、又因自寻“娱乐”而“游戏”洛中的,结句自然应与“娱乐”拍合。当然,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戚戚”,但口上说的毕竟是“娱乐”,是“游戏”。从“斗酒”、“驽马”诸句看,特别是从写“洛中‘所见诸句看,这首诗的主人公,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

      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然而到京城去看看,从“王侯第宅”直到“两宫”,都一味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全无忧国忧民之意。自己无权无势,又能有什么作为,还是“斗酒娱乐”,“游戏”人间吧!“戚戚何所迫”,即何所迫而戚戚。用现代汉语说,便是:有什么迫使我戚戚不乐呢?(改成肯定语气,即“没有什么使我戚戚不乐”)全诗内涵,本来相当深广;用这样一个反诘句作结,更其馀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7-05 04:22:41
  • 浅谈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   中华文化复兴梦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培养孩子对歌赋的兴趣是现在很多家长的愿望,先人的智慧也是孩子们文化学*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支招: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词?。

      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古诗词,并有效地背诵记忆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几点。

      1.多参加古诗词相关的比赛。

      现在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各大学校联合举办的比赛,都可以尝试报名参加一些,一方面长长见相,另一方面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2.养成朗诵诗词的好*惯。

      它不仅能培养情操,锻炼人的意志力和高尚的品格,通过诗词歌赋我们可以进入到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去感受那个年代的生活,去认识中国丰富的历史,家长之友《支招: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3.多参观博物馆和历史名人故居。

      因为在博物馆和故居里有的很多都在保留了一些当时的珍贵文物,通过这些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诗词歌赋的来源,对于学*它的深度是很好的养份。

      4.把诗词谱成音乐和歌词来唱。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古诗《静夜思》,苏轼的《》等等,一个更懂古诗词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更有文化涵养、文化底蕴的人,而音乐也可以更好的加深孩子的记忆。

      5.多阅读古诗词的古籍典书。

      比如《中庸》《大学》《论语》《》《》《》N多首等,选一些好书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当然,最好是在家长的带领下一起来阅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6.学会对对联,吟诗作对。

      培养探讨古诗词赋的氛围,让志趣相同的小伙伴都加入进来,就像爱跳舞的孩子都更愿意跟同样喜爱舞蹈的朋友交流,也许大家思维的碰撞又会创造出新的火花和灵感。

    [浅谈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阅读全文]...

2022-06-24 18:03:53
当前热门
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 - 句子
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 - 语录
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 - 说说
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 - 名言
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 - 诗词
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 - 祝福
冀教版八上九上的古诗题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