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

关于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66) 语录(44) 说说(5) 名言(36) 诗词(843) 祝福(1k+) 心语(110)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批注

  • 阅读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批注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所塑造的“保尔精神”对人们的影响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的,他激励着无数的人为自己所追寻的目标而向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批注,欢迎大家分享。

      1、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

      批注: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铁环那样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

      2、领袖的逝世没有引起党的队伍涣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强有力的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树梢。也绝不会因此而凋零。

      批注:知道为什么而死。问题就不同了。明白了这一点的人。也就有了力量。要是你感到真理是在你那一面。你甚至会从容就义的。英雄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

      3、收起枪。别跟任何人说。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

      批注: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束他自己!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即使到了生活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也要找出活法活下去。生命总会有用处的。

      4、不必召开群众大会了。这里没有哪个人需要宣传鼓舞。托卡列夫,你说话很准确。他们确实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朱赫来说的。

      批注:勇敢向前进。在斗争中百炼成钢。为开辟自由的道路。挺起胸膛走向战场!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5、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批注:

      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6、即使到了生活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也要找出活法活下去,生命总会有用处的。

      批注: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7、我在自己的一生里也曾经历过被遗弃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种东西却救了我:我的生活永远是有目的、有意义的,这就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批注: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斗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是他在遭遇苦难时的救赎,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成就了他的革命事业。

    [阅读全文]...

2022-07-06 13:40:50
  •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批注

  •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批注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批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欢迎分享!

      阿长与山海经课文批注:

      (阿长,何人?一个无名无姓,大字不识的农妇。《山海经》。何书?一部先秦古籍。两个丝毫没有联系的人和物,作者以极其反差的方式故意摆放在一起。是对那段童年往事的回忆还是对*那特有文化的追思和审问......)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大家有大家的规矩,可见主人对自己的奴仆还是很客气的,并没有看到那些凶神一样的周扒皮的形象,可能彼周的个别,此周是普遍吧!)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随着自己情绪的高低而变换着对人的称谓,这一童时的顽劣我们都曾经有过。但只有鲁迅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抓到并供出。)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姑娘”给我们提供一个疑惑:阿长没有结过婚吗?如果结过婚那应该叫做什么氏,如果叫什么姑娘应该是未婚之人,而教参上她的丈夫姓夫家姓余?而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写“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问题。联系上下文章,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青年守寡的遗孀,并没有结过婚,只有一个保养的儿子。而不是夫家姓余,青年丧夫,此次教参提供的信息有待考证。);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无名无姓是那时女性的时代属性,长期受妻以父纲,母以子纲的影响,大家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没有名字也就罢了,可怜的是连长妈妈的称谓也顶替别人的,在那个女人明如草芥的时代,姓名算是什么呢?)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农村妇女的共性,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这又何尝是女人的特权呢?)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恪尽职守者总要被束缚的对象所厌恶,孩子更是如此,在孩子眼中,房子不应该有顶棚,屋里不应该有大人,吃饭不应该有规矩,家里应该是一个大超市,应有尽有才好……)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农妇睡相写真集。透过文字可以看到弱小的“我”委屈地瞅着阿长无奈的眼神)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母亲通事理的形象再次出现,为什么说鲁迅的小说中没有写母亲的呢?母亲这个题目对鲁迅来讲下笔确有难言之隐。)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为她的睡姿再添眼烦一笔,这也为随后怨恨的消除做了第二次的铺垫。)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我们就是在这些各种规矩中长大的,*文化就是在这些规矩中一代大传承的。阿长们是这些文化传承链中的重要一环,每她们的教诲,我们将逐渐“*”而去,现在的我们不是这样吗?)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她只能管着“我”,她更看重“我”,在她的眼里,儿童是金口玉言,祝福极其灵验,并且*水楼台先得月。)“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常年的辛劳只为一句话,她的生活目标是如此之低,她的生活目标是如此质朴!)

      梦里(鲁迅的用字的传神之笔,一则显示出“我”被折腾程度之深反衬阿长期望之高,二则用梦里在元旦之日全景展示了大年初一的祝福流程,构思巧妙。)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还是那些规矩,读到这里,仿佛能听到外婆,奶奶一辈人对自己的叮嘱和教诲,因为,在她们口中只能教诲我们这些,如今,这些教诲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童年记忆的绝唱了。若干年后,真害怕自己的子女或孙子们读不懂这些话语,这是谁的悲哀呢?)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我讲“长毛”。她之所谓“长毛”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埔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长毛之祸并没有像正史所述一样正派凛然。顾硕刚曾经有过这样的论断,如果洪秀全取得了胜利,那么*中华民族将以屈身背弓的姿态出现了世界面前。)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是童言无忌还是故意嘲讽?无论出于何种方式“我”还是把阿长的真心话逼出来!写作手腕之高明令人羡慕。)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女人不能上战场,因为,在战场上女人几乎是晦气的代名词,这一点在旧*几乎是战场上的黄金定律。但奇怪的是别太*天国男女*等的外衣下,他们竟然还在内心深处把女人看做战争晦气的代名词,于是理所应当地成了城墙御敌的“利器”。无独有偶,当你肖朝贵带领太*间攻打长沙城时,守军就把一尊菩萨像搬到了城头。想想,也确实有趣。但这一生命中的辉煌时刻,却被阿长念叨了一辈子,因为她不光听说“女人”由此功能,并且亲身试了一把,于是更加确信无疑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这个神力用的好,在孩童眼里,能抵御敌军的大炮,可以让红衣大炮自己炸了堂,这不是神力是什么?神仙之力要比魔力强多了。)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此刻,蜷缩在床角的“我”在委屈和敬仰之间选择了后者,被具有神奇之力的“大”字折磨心甘情愿。)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小孩脸,三月天,说变就变,并且情绪之变往往取决于与自己最为密切是事件。)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读书人往往找不到读书的太太,这是旧*知识分子的无奈的悲哀。)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此书很孤僻,属先秦古籍,连司马迁都不太认同的古书,对于那些不认字的人们来讲几乎就是一部天书,而对“我”来言,吸引我的只是上面奇奇怪怪的插图画而已。)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为自己不买写理由,为阿长买书做铺垫)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问者有心,说者无意。问者有心是职责所在,说者无意是年龄所限。)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可以想象得到阿长满街找“三哼经”的尴尬过程,可以想象阿长得到书的喜悦表情和书店老板惊诧的眼神,可以想象阿长拿出几百钱的毫不犹豫,可以想象看到“我”高兴的幸福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礼物绝对是一个晴天霹雳。)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尽职守责,宽厚仁慈,心细如发,忠诚慈祥。我们的祖母、外婆都是这样的人,只不过他们把《山海经》变成了可口的点心,美丽的衣服,新奇的玩具而已。)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失掉了书,但阿长却成为一种精神的图腾定格在自己的记忆深处)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阿长是青年守寡的遗孀,以她这种身份的人是不可能过上正常人都生活的,她一生别人称为什么姑娘,甚至顶替人家的名字叫阿长,对此,她并没有抱怨不迭,没有对这个社会有着丝毫仇恨,她默默地承担着本不应该承担的一切,相反,她为我们中华民族养育了一个思想的掘墓人,一个反封疆的斗士,也可能正是阿长的默默无闻,才使得鲁迅以后整日呐喊,直到生命的终点。)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对万千的“阿长”的迟到的祝福和祈求,也是对他们种种不好的审思和忏悔。一个时代的悲剧应有一个时代来承担,而不应由某一个“阿长”来承担。)

      拓展资料:《阿长与〈山海经〉》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背景知识:

      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是鲁迅最早接触到的一位农村劳动妇女,和鲁迅一起生活到鲁迅上学以后这样一个漫长的幼年时期。对鲁迅幼小的心灵成长影响最大,印象最深,除了他的家族长辈和兄弟外,就要数长妈妈了。这位粗犷、热情、纯朴、善良而值得怜悯的劳动妇女,“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却能够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鲁迅一直怀念着她。在《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病后杂谈之余──关于“舒愤懑”》等散文里,多次提到这位已故保姆给鲁迅讲“美女蛇”、“长毛”和“花绿头”等故事;鲁迅晚年专门写了本文来追怀她。

    [阅读全文]...

2022-02-18 12:45:06
  • 中国古名人名言以及批注

  • 名人名言
  •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名人名言以及批注,希望大家喜欢。

    1、不可同日而语。

    2、百闻不如一见。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6、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9、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10、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2、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13、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14、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1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阅读全文]...

2022-06-14 14:17:40
  •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以及批注

  • 名言,名人,语录
  •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警句

    关于诸葛亮的名言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欲)〔须〕静也,才(欲)〔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太*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又诫子书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

    主意未殚,宾有余(豪)〔倦〕,可以至醉,无致於乱。

    ○《太*御览》卷四百九十七。

    诫外生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忽田仲)〔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

    (不)〔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太*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舌战群儒,草船借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欲)〔须〕静也,才(欲)〔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太*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又诫子书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

    主意未殚,宾有余(豪)〔倦〕,可以至醉,无致於乱。

    ○《太*御览》卷四百九十七。

    诫外生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忽田仲)〔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

    (不)〔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太*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诸葛亮

    [阅读全文]...

2022-04-01 07:51:10
  • 读书的古诗

  • 读书
  • 读书的古诗

      读书是一种幸福,让人增长知识,使人明白道理,令人憧憬未来,叫人品味生活,给人益处多多,这种幸福别无取代。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3、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8、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9、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1、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2、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16、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17、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2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2、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23、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2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5、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3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3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6、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3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3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3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40、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41、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4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8、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9、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阅读全文]...

2022-03-19 20:15:02
  • 读书的古诗

  • 读书
  •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2、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生剩久观书债,四库留人未许休。——陆游《九月初作·碧海仙蓬感旧游》

    4、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陆游《寒夜读书》

    5、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6、夜雨深馆静,苦心黄卷前。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何愁丹穴凤,不饮玉池泉。——钱起《和刘七读书》

    7、报我楼成秋望月,把君诗读夜回灯。——白居易《酬微之开拆新楼初毕相报末联见戏之作》

    8、尝闻读书者,所贵免征伐。——邵谒《下第有感》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10、闭门清昼读书罢,扫地焚香到日晡。——吕洞宾《绝句》

    11、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赵恒《劝学诗》

    12、读书无与如,日夕友猿狙。——释文珦《喜故人来访共论易》

    13、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皮日休《读书》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5、负米力葵外,读书秋树根。——杜甫《孟氏》

    16、身病多思虑,亦读神农经。——张籍《卧疾》

    17、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18、读书不及经,饮酒不胜茶。——高适《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19、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1、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读书萤。——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2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23、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24、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苏泂《次陆放翁韵》

    2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26、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

    27、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杜牧《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28、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9、老去无他嗜,书中有独欣。月窗鸡喔喔,霜野犬狺狺。虽叹吾何适,犹尊昔所闻。从今倘未死,一日亦当勤。——陆游《寒夜读书》

    30、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31、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苏泂《次陆放翁韵》

    3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33、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

    3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慎虚《阙题》

    35、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

    3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8、吾生如蠹鱼,亦复类熠燿。一生守断简,微火寒自照。区区心所乐,那顾世间笑。闭门谢俗子,与汝不同调。——陆游《灯下读书戏作》

    39、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苏轼《登庐山》

    40、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床头万卷书,溪上五龙渡。井汲冽寒泉,桂花香玉露。茅檐无外物,只见青云护。——莫宣卿《答问读书居》

    41、万卷漫读书,千金空服药。——方回《偶书·一日无酒饮》

    42、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韩愈《符读书城南》

    43、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孟浩然《西山寻辛谔》

    4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5、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4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随园诗话补遗》

    47、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

    48、读书当努力,写字莫糊涂。——王冕《元日示师文》

    49、曾脱素衣参幕客,却为精舍读书人。——刘禹锡《送李庚先辈赴选》

    50、为问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读书人。——方回《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歙州民与睦州民》

    51、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白居易《悲哉行》

    [阅读全文]...

2022-03-22 15:22:14
  • 读书的古诗句

  • 读书
  • 读书的古诗句

      1、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6、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7、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0、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13、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16、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7、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18、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19、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20、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1、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22、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23、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4、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唐王贞白《白鹿洞诗》

      25、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阅读全文]...

2021-12-31 10:18:10
  • 关于读书的古诗

  • 读书
  • 读书使人进步,读书让人富裕,每个人都必须读书,关于读书的古诗,更是提高人的内涵,给人一种高尚的感觉。在上大学的时候,你可以多读点书,让自己变得更有文采一点,也利于你社交,以及以后踏出社会。

            劝学

                                         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有所见

                                 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礼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遐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读书

                         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唐】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部分)

    【唐】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斋即事

    【唐】杜荀鹤

    时清只合力为儒,不可家贫与善疏。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诗月上初。

    [阅读全文]...

2022-02-02 21:04:34
  • 有什么读书的古诗

  • 读书
  •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

      莫向光明惰寸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朱熹《读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

      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阅读全文]...

2022-07-01 18:48:29
  • 与读书有关的古诗

  • 读书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昨日海棠开,今朝燕子来,

      偶行沙际去,确傍柳荫回。

      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

      吾生不乏此,外物信悠哉。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读书之乐乐无穷,春夏秋冬乐其中。

      风雨霜雪频相戏,合窗展卷自从容。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阅读全文]...

2021-12-31 17:42:58
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 - 句子
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 - 语录
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 - 说说
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 - 名言
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 - 诗词
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 - 祝福
关于读书做批注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