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红线的古诗词

关于写红线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红线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红线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红线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1) 说说(117) 名言(542)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诗名含有线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线字的诗词

  •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吴文英〔宋代〕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顾敻〔五代〕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掩。

    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

    题结线袋子诗

    庾信〔南北朝〕

    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

    杂剧·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关汉卿〔元代〕

    楔子

    (外扮石府尹引张千上,诗云),少小知名达礼闱,白头犹未解朝衣。年来屡上陈情疏,怎奈君恩不放归。老夫姓石名敏,字好问。幼年进士及第,随朝数载,累蒙擢用。谢圣恩可怜,除授济南府尹之职。我有个同窗故友,姓韩名辅臣。这几时不知兄弟进取功名去了,还只是游学四方?一向音信杳无,使老夫不胜悬念。今日无甚事,在私宅闲坐。张千,门首觑者,若有客来时,报复我知道。(张千云)理会的。(末扮韩辅臣上,诗云)流落天涯又几春,可怜辛苦客中身。怪来喜鹊迎头噪,济上如今有故人。小生姓韩名辅臣,洛阳人氏。幼*经史,颇看诗书,学成满腹文章,争奈功名未遂。今欲上朝取应,路经济南府过,我有个八拜交的哥哥是石好问,在此为理,且去与哥哥相见一面,然后长行。说话中间,早来到府门了也。左右,报复去。道有故人韩辅臣特来相访。(张千报云)禀老爷得知,有韩辅臣在于门首。(府尹云)老夫语未悬口,兄弟早到。快有请!(张千云)请进。(做见科)(韩辅臣云)哥哥,数载不见,有失问候。请上,受你兄弟两拜。(做拜科)(府尹云)京师一别,几经寒暑,不意今日惠顾,殊慰鄙怀。贤弟请坐。张千,看酒来!(张千云)酒在此。(做把盏科)(府尹云)兄弟满饮一杯。(做回酒科)(韩辅臣云)哥哥也请一杯!(府尹云)筵前无乐,不成欢乐。张千,与我唤的那上厅行首杜蕊娘来,服侍兄弟饮几杯酒。(张千云)理会的。出的这门来,这是杜蕊娘门首。杜大姐在家么?(正旦扮杜蕊娘上,云)谁唤门哩?我开了这门看,(做见科)(张千云)府堂上唤官身哩。(正旦云)要官衫么?(张千云)是小酒,免了官衫。(做行科)(张千云)大姐,你立在这里,待我报复去。(做报科)(府尹云)着他进来。(正旦做见科,云)相公,唤妾身有何分付?(府尹云)唤你来别无他事,这一位白衣卿相,是我的同窗故交,你把体面相见咱。(正旦做拜科)(韩辅臣慌回礼云)嫂嫂请起!(府尹云)兄弟也,这是上厅行首杜蕊娘。(韩辅臣云)哥哥,我则道是嫂嫂。(背云)一个好妇人也!(正旦云)一个好秀才也!(府尹云)将酒来!蕊娘,行酒。(正旦与韩连递三杯科)(府尹云)住,住!兄弟,我也吃一钟儿。(韩辅臣云)呀!却忘了送哥哥。(正旦递府尹酒,饮科)(正旦云)秀才高姓大名(韩辅臣云)小生洛阳人氏,姓韩名辅臣。小娘子谁氏之家,姓甚名谁?(正旦云)妾身姓杜,小字蕊娘。(韩辅臣云)元来见面胜似闻名!(正旦云)果然才子,岂能无貌!(府尹云)蕊娘,你问秀才告珠

    玉。(韩辅臣云)兄弟对着哥哥跟前,怎敢提笔?正是弄斧班门,徒遗笑耳。(府尹云)兄弟休谦!(韩辅臣云)这等,兄弟呈丑也。(做写科,云)写就了。蕊娘,你试看咱。(正旦念云)词寄[南乡子]。(词云)"袅娜复轻盈,都是宜描上翠屏。语若流莺声似燕,丹青,燕语莺声怎画成?难道不关情,欲语还羞便似曾。占断楚城歌舞地,娉婷,天上人间第一名。"好高才也!(韩辅臣云)兄弟此行,本为上朝取应,只因与哥哥久阔,迂道拜访。幸睹尊颜,复蒙嘉宴。争奈试期将*,不能久留。酒散之后,便当奉别。(府尹云)贤弟且休去,略住三朝五日,待老夫赍发你一路鞍马之费,未为迟也。张千,打扫后花园,请秀才在书房中安下者!(韩辅臣云)花园冷静,怕不中么?(府尹云)既如此,就在蕊娘家安歇如何?(韩辅臣云)愿随鞭镫!(府尹云)你看他,一让一个肯。蕊娘,这是我至交的朋友,与你两锭银子,拿去你那母亲做茶钱,休得怠慢了秀才者!(正旦云)多谢相公。(韩辅臣云)兄弟谢了哥哥。大姐,到你家中,拜你那妈妈去来。(正旦云)秀才,俺娘忒爱钱哩!(韩辅臣云)大姐,不妨事,我多与他些钱钞便了也。(正旦唱)

    【仙吕】【端正好】郑六遇妖狐,崔韬逢雌虎,那大曲内尽是寒儒。想知今晓古人家女,都待与秀才每为夫妇。

    【幺篇】既不呵,那一片俏心肠,那里每堪分付?那苏小卿不辨贤愚,比如我五十年不见双通叔;休道是苏妈妈,也不是醉驴驴。我是他亲生的女,又不是买来的奴,遮莫拷的我皮肉烂,炼的我骨髓枯,我怎肯跟将那贩茶的冯魁去!(同韩下)

    (府尹云)你看我那兄弟,秀才心性,又是那吃酒的意儿,别也不别,径自领着杜蕊娘去了也。且待三朝五日,差人探望兄弟去。古语有云:"乐莫乐兮新相知。"岂不信然!(诗云)华省芳筵不待终,忙携红袖去匆匆。虽然故友情能密,争似新欢兴更浓!(下)

    第一折

    (搽旦扮卜儿上,诗云)不纺丝麻不种田,一生衣饭靠皇天。尽道吾家皮解库,也自人间赚得钱。老身济南府人氏。自家姓李,夫主姓杜。所生一个女儿,是上厅行首杜蕊娘。*日有个秀才,叫做韩辅臣,却是石府尹老爷送来的,与俺女儿作伴。俺这妮子,一心待嫁他,那厮也要娶我女儿;中间被我不肯,把他撵出去了。怎么这一会儿不见俺那妮子,莫非又赶那厮去?待我唤他:蕊娘,贱人那里?(正旦领梅香上,向古门道云)韩秀才,你则躲在房里坐,不要出来,待我和那虔婆颓闹一场去!(韩辅臣做应云)我知道。(正旦云)自从和韩辅臣作伴,又早半年光景。我一心要嫁他,他一心要娶我,则被俺娘板障,不肯许这门亲事。我想一百二十行,门门都好着衣吃饭;偏俺这一门,却是谁人制下的?忒低微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则俺这不义之门,那里有买卖营运?无资本,全凭着五个字迭办金银。(带云)可是那五个字?(唱)无过是"恶、劣、乖、毒、狠"!

    【混江龙】无钱的可要亲*,则除是驴生戟瓮生根。佛留下四百八门衣饭,俺占着七十二位凶神。才定脚谢馆接迎新子弟,转回头霸陵谁识旧将军?投奔我的都是那矜爷害娘、冻妻饿子、折屋卖田、提瓦罐爻槌运;那些个慈悲为本,多则是板障为门。(云)梅香,你看奶奶做甚么哩?(梅香云)奶奶看经哩!(正旦云)俺娘口业作罪,你这般心肠,多少经文忏的过来?枉作的业深了也!(唱)

    【油葫芦】炕头上主烧埋的显道神,没事哏,苘麻头斜皮脸老魔君。拿着一串数珠,是吓子弟降魔印;轮着一条柱杖,是打鸂鶒无情棍。闲茶房里那一伙老业人,酒杯间有多少闲议论;频频的间阻休熟分,三夜早赶离门。

    (梅香云)姐姐,这话说差了!我这门户人家,巴不得接着子弟,就是钱龙入门,百般奉承他,常怕一个留他不住;怎么刚刚三日,便要赶他出门?决无此理。(正旦云)梅香,你那里知道!(唱)

    【天下乐】他只待夜夜留人夜夜新,殷勤,顾甚的恩!不依随又道是我女孩儿不孝顺。今日个漾人头厮摔,含热血厮喷,定夺俺心上人。

    (做见科,正旦云)母亲,吃甚么茶饭那?(卜儿云)灶窝里烧了几个灯盏,吃甚么饭来!(正旦唱)

    【醉扶归】有句话多多的苦告你老年尊,累累的嘱托*比邻,"一片花飞减却春",我如今不老也非为嫩,年纪小呵须是有气分,年纪老无人问。(云)母亲,嫁了您孩儿罢,孩儿年纪大了也!(卜儿云)丫头,拿镊子来,镊了鬓边的白发,还着你觅钱哩!(正旦云)母亲,你只管与孩儿撇性怎的?(卜儿云)我老人家如今性子淳善了,若发起村来,怕不筋都敲断你的!(正旦唱)

    【金盏儿】你道是性儿淳,我道你意儿村,提起那人情来往佯装钝。(带云)有几个打踅客旅辈,丢下些刷牙掠头,问奶奶要盘缠家去。(唱)你可早耳朵闭、眼睛昏;前门里统镘客,后门里一个使钱勤;揉开汪泪眼,打拍老精神。

    (云)母亲。嫁了你孩儿者!(卜儿云)我不许嫁,谁敢嫁?有你这样生忿忤逆的!(正旦唱)

    【醉中天】非是我偏生忿,还是你不关亲,只着俺淡抹浓妆倚市门,积趱下金银囤。(卜儿做怒科,云)你这小贱人,你今年才过二十岁,不与我觅钱,教那个觅钱?(正旦唱)你道俺才过二旬,有一日粉消香褪,可不道老死在风尘?

    (云)母亲,你嫁了孩儿罢!(卜儿云)小贱人,你要嫁那个来?(正旦唱)

    【寄生草】告辞了鸣珂巷,待嫁那韩辅臣。这纸汤瓶再不向红炉顿,铁煎盘再不使清油混,铜磨笴再不把顽石运。(卜儿云)你要嫁韩辅臣这穷秀才,我偏不许你!(正旦唱)怎将咱好姻缘,生折做断头香;休想道泼烟花,再打入迷魂阵。

    (卜儿云)那韩辅臣有甚么好处,你要嫁他?(正旦唱)

    【赚煞】十度愿从良,长则九度不依允。也是我八个字无人主婚,空盼上他七步才华远*闻,六亲中无不欢欣。改家门,做的个五花诰夫人,驷马高车锦绣裀。道俺有三生福分,正行着双双好运。(卜儿云)好运,好运,卑田院里赶趁!你要嫁韩辅臣,这一千年不长进的,看你打莲花落也!(正旦唱)他怎肯教"一年春尽又是一年春"。(下)

    (卜儿云)俺女儿心心念念,只要嫁韩秀才,我好歹偏不嫁他。俺想那韩秀才是个气高的人,他见俺有些闲言闲语,必然使性出门去;俺再在女孩儿根前调拨他,等他两个不和,讪起脸来,那时另接一个富家郎,才中俺之愿也。正是:小娘爱的俏,老鸨爱的钞。则除非弄冷他心上人,方才是我家里钱龙到。(下)

    第二折

    (韩辅臣上,诗云)一生花柳幸多缘,自有嫦娥爱少年。留得黄金等身在,终须买断丽春园。我韩辅臣,本为进取功名,打从济南府经过。适值哥哥石好问在此为理,送我到杜蕊娘家安歇。一住半年以上,两意相投,不但我要娶他,喜得他也有心嫁我,争奈这虔婆百般板障。俺想来,他只为我囊中钱钞已尽;况见石府尹满考朝京,料必不来复任,越越的欺负我,发言发语,只要撵我出门去。我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怎生受得一口气?出了他门,不觉又是二十多日。你道我为何不去,还在济南府淹阁?倒也不是盼俺哥哥复任,思量告他;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俺家的缘故。莫说我的气高,那蕊娘的气比我还高的多哩!他见我这日出门时节,竟自悻悻然去了,说也不和他说一声儿,必然有些怪我。这个怪也只得由他怪,本等是我的不是。以此沉吟展转,不好便离此处。还须亲见蕊娘,讨个明白。若他也是虔婆的见识,没有嫁我之心,却不我在此亦无指望了,不如及早上朝取应,干我自家功名去。他若是好好的依旧要嫁我,一些儿不怪我,便受尽这虔婆的气,何忍负之。今日打听得虔婆和他一班儿老姊妹在茶房中吃茶,只得将我羞脸儿揣在怀里,再到蕊娘家去走一遭。(词云)我须是读书人凌云豪气,偏遇这泼虔婆全无顾忌。天若使石好问复任济南,少不的告他娘着他流递。(下)(正旦引梅香上,云)我杜蕊娘一心看上韩辅臣,思量嫁他;争奈我母亲不肯,倒发出许多说话,将他赶逐出门去了。我又不曾有半句儿恼着他,为何一去二十多日,再也不来看我?教我怎生放心得下?闻得母亲说,他是烂黄齑,如今又缠上一个粉头,道强似我的多哩!这话我也不信。我想,这济南府教坊中人,那一个不是我手下教道过的小妮子?料必没有强似我的。若是他果然离了我家,又去踹别家的门,久以后我在这街上行走,教我怎生见人那!(唱)

    【南吕】【一枝花】东洋海洗不尽脸上羞,西华山遮不了身边丑,大力鬼顿不开眉上锁,巨灵神劈不断腹中愁。闪的我有国难投,抵多少南浦伤离后。爱你个杀才没去就,明知道雨歇云收,还指望待天长地久。

    【梁州第七】这厮懒散了虽离我眼底,忔憎着又在心头。出门来信步闲行走,遥瞻远岫,*俯清流;行行厮趁,步步相逐,知他在那搭儿里续上绸缪?知他是怎生来结做冤仇?俏哥哥不争你先和他暮雨朝云,劣奶奶则有分吃他那闲茶浪酒,好姐姐几时得脱离了舞榭歌楼?不是我出乖弄丑,从良弃贱,我命里有终须有,命里无枉生受。只管扑地掀天无了休,着甚么来由!

    (梅香云)姐姐,你休烦恼,姐夫好歹来家也!(正旦云)梅香,将过琵琶来,待我散心适闷咱!(梅香取砌末科,云)姐姐,琵琶在此。(正旦弹科)(韩辅臣上,云)这是杜大姐家门首。我去的半月期程,怎么门前的地也没人扫,一刬的长起青苔来,这般样冷落了也?(正旦做听科,云)那斯来了也!我则推不看见。(韩辅臣做入见科,云)大姐,祗揖!(正旦做弹科,唱)

    【牧羊关】不见他思量旧,倒有些两意儿投。-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恰便似钩搭住鱼腮,箭穿了雁口。(韩辅臣云)元来你那旧性儿不改,还弹唱哩!(正旦做起拜科)(唱)你怪我依旧拈音乐,则许你交错劝觥筹?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疏了弦上手?

    (韩辅臣云)那一日吃你家妈妈赶逼我不过,只得忍了一口气,走出你家门,不曾辞别的大姐,这是小生得罪了!(正旦唱)

    【骂玉郎】这的是母亲故折鸳鸯偶,须不是咱设下恶机谋,怎将咱*空抛落他人后?今日个何劳你贵脚儿又到咱家走?

    (韩辅臣云)大姐何出此言?你元许嫁我哩!(正旦唱)

    【感皇恩】咱本是泼贱娼优,怎嫁得你俊俏儒流?(韩辅臣云)这是有盟约在前的。(正旦唱)把枕畔盟、花下约、成虚谬。(韩辅臣云)我出你家门也只得半个多月,怎便见得虚谬了那?(正旦唱)你道是别匆匆无多半月,我觉的冷清清胜似三秋。(韩辅臣跪科,云)大姐,我韩辅臣不是了,我跪着你请罪罢!(正旦不睬科,云)那个要你跪!(唱)越显的你嘴儿甜、膝儿软、情儿厚。

    (韩辅臣云)我和你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哩。(正旦唱)

    【采花歌】往常个侍衾裯,都做了付东流,这的是娼门水局下场头!(韩辅臣云)大姐,只要你有心嫁我,便是卓文君也情愿当垆沽酒来。(正旦唱)再休提卓氏女、亲当沽酒肆,只被你双通叔、早掘倒了玩江楼。

    (韩辅臣跪科,云)大姐,你休这般恼我,你打我几下罢。(正旦唱)

    [阅读全文]...

2022-02-07 22:46:32
  • 含有线字的古诗词 带线字的诗词名句

  •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增广贤文·下集》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白居易《红线毯》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桥。——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漫江撤下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封神演义·第一回》

    茫茫九派流*,沉沉一线穿南北。——*《菩萨蛮·黄鹤楼》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百年眷属三生定,千里姻缘一线牵。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蒋士铨《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木偶不会自己跳,幕后定有牵线人。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非针不引线,无水不渡船。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吴文英《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梦到林逋山下。——吴文英《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孤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

    一根单丝难成线,千根万根拧成绳。

    小帘沽酒看梅花。——吴文英《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薛昂夫《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落日解鞍芳草岸。——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雷打一条线,水推一大片。

    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欧阳炯《贺明朝·忆昔花间初识面》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白居易《红线毯》

    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卓文君《怨郎诗》

    小来穿线,大来穿绢——《喻世明言·卷十》

    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苏轼《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杜甫《小至》

    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白居易《红线毯》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白居易《红线毯》

    烟中一线来时路。——黄庭坚《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

    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玉。——周邦彦《满江红·昼日移阴》

    [阅读全文]...

2021-12-04 09:35:19
  • 看淡红尘的古诗词

  • 看淡,红尘
  •   1、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3、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5、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6、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8、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9、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4、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15、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6、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17、相思一夜之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18、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9、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0、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2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22、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23、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2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5、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6、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27、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8、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0、*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31、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2、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3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4、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35、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36、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37、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3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40、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41、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4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3、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4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45、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46、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7、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48、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4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50、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1、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阅读全文]...

2022-07-14 15:47:03
  •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古诗词鉴赏

  • 文学
  •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古诗词鉴赏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写的一首怀旧词。上片实写相识、传情,下片虚写离散、思念。长调而运以小令之法,通过在上、下片末三句上用力,既能分收承转、绾合之效,又能前后贯通意脉,浑然一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古诗词鉴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译文翻译

      香喷喷的脸儿。胭脂敷得均匀,黛色的眉毛,勾画得精巧玲珑。这淡妆正是宫中的式样。她那种天然生成的风流气质,全在一双娇波欲流的妩媚眼睛里。我们很早就互相属意称心,在筵*上常常眉目传情。也曾有好几次见面,但仅仅是见面,哎,倒不如不见面更好些!

      红色的烛光摇晃着,更深夜残。筵*散了。美好的春宵,我们只觉得它太短。啊,当时谁知道会有唱《阳关曲》的一天?可是到头来竟是天涯远隔。离恨绵绵。有什么办法啊,一切都已经雨散云收了。当春天来时,我只能倚着栏杆,泪流满面,眼看着海棠花开尽,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还独自在黄昏的庭院里苦苦地思念着你。

      注释解释

      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玉珥坠金环”“忆故人”“秋色横空”等。以毛滂词《烛影摇红·送会宗》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的变体。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用以画眉。

      萦心:萦系于心。可惯:称心爱宠。

      顾眄(miǎn):回视;斜视。

      争如:怎似,何如。

      谁会:谁知道。阳关:即《渭城曲》。唐代王维作。

      创作背景

      该词为政和七年(1117)提举大晟府期间所作。

      诗文赏析

      周邦彦这首《烛影摇红》是奉旨“增损”修改他人词作而成的。对于改写者来说,这是一项颇有难度的工作。首先是奉旨修改,宋徽宗以原作不够“丰容宛转为恨”,下令修改。要迎合精通音律的皇上心意,做到“丰容宛转”,这的确是一件难事;修改他人的作品,尤其是一首较为成功的作品,既要保持原作意旨、风格,又要使之更完美,更上一层楼,这又是一难;对于*这样已经成名了的作家,修改他人之作,自亦需写出自己的风格特点,此为三难。而难能可贵的是,周邦彦把这三者都做到了,且做得天衣无缝。

      首先周邦彦拓展了词作的容量,上片全为其所增写,并为下片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原作主要是写离情别恨,周邦彦便在上片把时间往前推移,着力刻绘这位女子的美貌,以及两人的`心心相印。这便为下片叙写思2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刻画这位女子的美貌,改写者抓住她的“娇波眼”米做文章。其“芳脸”、“黛眉”虽然也精致,但“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这便传神地表达了这位女子的风韵。这位女子不仅天生丽质,而且还顺心于他,致使他“几回枢见,见了还休”,以致有“争如不见”之叹。这样,上片由”风流天付”写到相见倾心,便为下片的描写旧思,作了准备。

      周邦彦“增损”的笫二步,便是在下片,即原作上作了几处改动。改动的原则是更能使原作的意旨和主题得到表现。原作第二、三、四句为“向夜阑,乍洒醒,心情懒”,周词改为“夜阑饮散春宵短”,不仅较原作精炼,而臣还写出了男主人公夜阑饮散之后的孤独,这样就为下一句叙写回忆思绪作了铺垫。第二个改动之处是“当时谁为唱阳关?”原作为“尊前谁为唱阳关?”周词的改作最主要之处是将原作的简单叙述眼前之情形改为回忆往昔,这样不仅在写法上显得婉转,有波折,避免了直说、直叙之弊,更重要的是突出显示了主人公的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正因为有上片对人物形象刻画的铺垫,打肓此铭心的思念,从整首词作看,也显得浑然一体。第三个改动之处在“争夺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原词为“无奈云沉雨散,凭闹干,东风泪眼”这一层改动的关键句在“无奈”改成“争奈”,粗看两词并无什幺很大区别,ffi细辨起来,“争奈”除了有“无奈”的意思外,还有承受不了的意思,表露了男主人公为相思之情所重压。还有“云收雨散”,“东风泪满”都较原闻有少许改动,改动的结果,就是内含更显深广,更加突出了主题。

      第三,这首词经过一番“增损”,不仅使原作的意旨更加突出,而且还商’深打上周词的风格烙印。如经过改写后,全词在篇章结构上显得严密而有最次,且多变。周邦彦抓住离恨这一主题,在现实与同忆上做文章,于腾挪顿挫开合之中,多层次地表现离恨别绪,避免了过多直说、直叙而造成的弊病,厨词之讲究用字,用典是相当著名的,该词囿干原作,没有用什么典故,但叉闲其是改写,庄讲究用字上是很突出的,这在上面已经阐述了。

      【拓展内容】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阅读全文]...

2022-07-20 19:29:57
  • 美到心碎的古诗词红尘(最美的古诗词美到心碎)

  • 心碎,红尘,最美
  • 红尘李翊君 – 勇敢的爱

    临江仙:(贺铸格)

    花落心惜春事晚,东君允我缠绵。

    怜香素手叩芊芊。

    执情三五瓣,寄语到蓬山。

    休教闲愁伤绪睹,白云朵朵无间。

    清风拂柳自悠闲。

    听箫明月下,拈墨玉楼前。

    临江仙(贺铸格)

    细雨淅淅飞絮乱, 东风辗断娇红。

    残英曳地瘦枝穷。

    朱颜伤冷夜,剪落太匆匆。

    别恨年年堆草草。笙箫锦瑟谁同。

    时光叠老不相逢。

    孑身鸾镜老,情寄水流东。

    临江仙(贺铸格)

    九转红尘牵一梦,些些宿念难倾。

    红笺写尽断肠声。

    叠来皆是泪,小字也关情。

    人去楼空花月冷,流烟往顾疏应。

    此间寂寞不堪行。

    经年伤故事,说与几人听。

    鹧鸪天:送行(晏几道格)

    携过长亭迫短亭。依依别柳顾倾城。

    驿边翠叶牵人袖,水岸柔波慰玉惊。

    千托咐,万叮咛。他乡多雨莫沱行。

    思君不剪西窗烛,引梦参花待五更。

    鹧鸪天:淡看浮沉向纸萱(晏几道格)

    漏断深宵思万千。西窗听雨不成眠。

    千斟苦酒终成泪,一盏清茶慰指宽。

    休懊恼,也清欢。前尘往事且随烟。

    浮光转镜容颜老,淡看浮沉向纸萱。

    虞美人(李煜格)

    如花岁月多怀梦。执笔纤纤诵。

    翻来旧阕竟婆娑。

    醉倒樽前无语、恨蹉跎。

    转身已是情何处。杨柳残亭路。

    三千烦恼染秋丝。

    凭个高楼彤日、咏谁知?

    虞美人(李煜格)

    迷濛细雨牵愁绪,湿尽长亭路,

    春燃燕剪落花天,睹物伤怀新景似当年。

    倾城誓约盟言在,一醉沉沧海。

    [阅读全文]...

2021-12-13 06:33:37
  • 立秋古诗词五首_古诗词

  • 立秋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立秋古诗词五首!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后自京归家》

    [唐] 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立秋日怀方员外》

    [明] 杨基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立秋古诗词五首”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古诗词,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2-05-16 16:32:32
  • 雪的古诗词

  • 写作
  • 雪的古诗词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山。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分外妖娆。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唐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县。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

      (唐李璟)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热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唐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安。几时鸾辂还。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

      (宋苏轼)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奈。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关中皆以板为檐。风飙助凝冽,帏幔困轩簸。惟思*醇醲,未敢窥璨瑳。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西邻歌吹发,促*寒威挫。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人欢瓦先融,饮俊瓶屡卧。嗟余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宋苏轼)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阅读全文]...

2022-07-06 10:04:52
  • 《钗头凤·红酥手》古诗词鉴赏

  • 阅读,文学
  • 《钗头凤·红酥手》古诗词鉴赏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钗头凤·红酥手》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本一:

      红酥手,黄縢酒⑴,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版本二: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简介

      《钗头凤·红酥手》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写的是陆游自己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作者与唐氏在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作品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译文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注释

      ⑴黄縢(téng):酒名,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

      ⑵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因此有宫墙。

      ⑶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⑷浥(yì):湿润。鲛绡(jiāo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绡,生丝,生丝织物。

      ⑸池阁:池上的楼阁。

      ⑹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⑺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

      赏析

      历史背景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有人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是错误,是错落,更是错责,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此时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像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像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不然,就不会如此消瘦。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而在“人”“瘦”之间加一个“空”字却另有深意。“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那这个“瘦”就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不能不哭,不能不泪流满面。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像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词人自己的心境,也像“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了。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却难以表达。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意谓: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阅读全文]...

2021-12-03 20:22:12
  • 杂诗古诗词

  • 杂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译文翻译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

      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

      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

      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

      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

      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注释解释

      北林:泛指树林。《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

      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

      翘(qiá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

      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远别亲友的诗。虽然作者和这一亲友的远别,或许是有统治者内部矛盾这一特殊原因,但在汉末魏初那个动乱流离的年代,远别而不能团聚,甚至不能相见,实是普通现象。所以这首诗很容易引起共鸣,富有典型性与现实性。

      这首诗开头“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而“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是因为要眺望远处,所以是思念远方的人;而时值秋令,亭台越高那么风自然就会越凄厉,登亭台的人于是就因为风急而越感受到心情的沉重悲哀。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所以曹植这五字能成为名句的原因,正因为这虽然作为景语,其实是寓意深情。

      接下来的第二句“朝日照北林”,本来也是属于景语,但是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这篇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都是起始于《诗三百篇》,在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

      由于上句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意思是自己所思念的人是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因为江湖阻隔彼此的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的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且其身既然在远方,以后回来不是件容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

      下面的“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下句“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以前古人用“雁行”比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和孤雁南游很像;又因为自己也像孤雁一样,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

      最后的四句“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而趋*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做出用五言新体裁,所以是从建安以来的诗人作品当中的绝唱。

      旧说大都以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曹彪之作,较可信。*人古直《曹子建诗笺定本》系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这一年曹植自鄄城王徙封雍丘王,曾入朝。古直以为此诗即入朝时所作。而黄节《曹子建诗注》则谓当作于徙封雍丘之前,两家之说先后相去不及一年。当时曹彪封吴王,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古直注云:“魏地东尽广陵。吴当为广陵。广陵,(西汉)吴王濞都也。”广陵是魏王朝当时东南边界,隔江与东吴相对,距魏都最远,故诗中有“之子在万里”之句。

      这首诗开头两句实属景语,并无影射比喻之意。自李善《文选注》引《新语》:“高台喻京师,悲风言教令。朝日喻君之明,照北林言狭,比喻小人。”下文又云:“江湖喻小人隔蔽。”*乃多从其说。这就把两句摹绘秋日景色的名句给牵强比附得全无诗意。此诗下文既有“孤雁飞南游”之句,自当作于秋天,则首句“高台多悲风”亦属秋景。登高所以望远,所以思远人也;而时值秋令,台愈高则风自然愈凄厉,登台之人乃因风急而愈感心情之沉重悲哀。说风悲正写人之忧伤无尽。这一句简括凝炼,开*无数法门。如大谢句云:“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是化一句为两句;又如老杜之《登高》七律(“风急天高猿啸哀”一首),直是把此一句衍化为五十六字的长诗。故曹植此五字之所以为名句,正以其虽作景语,实寓深情也。次句“朝日照北林”,固亦属景语,却化用《诗·秦风·晨风》之首章。《诗》云:“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北林者,乃女子思其夫之地。故作者《种葛篇》写思妇有“徘徊步北林”之句,而此篇亦以“朝日照北林”起兴。古人以夫妇与兄弟关系相互为喻,盖始于《诗三百篇》,即曹植诗集中也屡见不鲜。此处点出北林,正隐含《诗》中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之意,所以作者紧接着写到“之子在万里”了。夫自己所思之人既远在万里之外,而下面“江湖迥且深”一句更是寓意深远,情韵不匮。盖江湖阻隔彼此之消息是一层;而“之子”却经过这样遥远而艰难的路程走向万里之外,其身心所受之摧伤折磨可想而知,又是一层;况其身既远,他日归来更非易事,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自然更深了一层。只写道路隔阔,已诉不尽离愁别恨,则不必节外生枝,再添上一个局外的“小人”。故李善注文不确。“方舟”二句又紧承“江湖”句而言。“方舟”,二舟相并,古时为大夫所乘用;“极”,至。江湖深迥,舟不能及,故“离思难任”,“任”者,负荷也。把“离思”写得十分沉重压抑,可见其中有多少愁苦优怨之情。这虽只就自己一面说,实际上也体现出所思之人同样是不胜其愁苦忧怨了。

      以上六句为第一段;自“孤雁”句以下六句为第二段。“孤雁飞南游”,表面上是写实,即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看到孤雁南飞,实则蕴涵着好几层意思。盖古人以“雁行”喻兄弟,曹彪封吴,无异流放,已似孤雁南游;今自己亦如孤雁,故“过庭”而“长哀吟”。“过庭”虽用《论语·季氏篇》“鲤趋而过庭”的字面,实借喻自己的入朝。但诗句仍作实写,故见孤雁哀鸣而自己“翘思慕远人。李善注:“翘,悬也。”“翘思”,等于说“悬念”;“慕”,有念念不忘之意。不但见孤雁而思远人,并且把希望寄托于雁,问它是否愿为自己捎个信儿去。但雁飞甚速,形影倏忽间便不见了,这就更使作者黯然神伤了。“翩翩”,形容鸟疾飞之貌。连孤雁都翩然而逝,说明自己怨怀无托,结语似意犹未尽而已令人不忍卒读,是真正写情的高手。

      此诗用笔似浅直而意实深曲,前六句以赋体为主,却似比兴(也难怪前人用比附之意去勉强解释);后六句以比兴为主,反*于赋体。这说明作者深得《诗三百篇》之三昧,而出以五言新体,故为建安以来诗人中之绝唱。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

    [阅读全文]...

2022-06-23 13:17:43
写红线的古诗词 - 句子
写红线的古诗词 - 语录
写红线的古诗词 - 说说
写红线的古诗词 - 名言
写红线的古诗词 - 诗词
写红线的古诗词 - 祝福
写红线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