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

关于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 语录(4) 说说(1) 名言(491) 诗词(358) 祝福(1k+) 心语(55)

  • 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

  • 文学
  • 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咏柳的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春日》诗题的意思是在春天里。全诗讲的是作者在春日里游览,看到无限的春光,从中有所体悟,阐发了自己的哲理思考。

      “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旁。“滨”,水边。在泗水边“寻芳”,实际上说的是追求圣人大道。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等闲识得东风面”:“等闲”,*常、随便。识得,认识到。“东风面”,春风的面貌,因我国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全句的意思是:*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

      “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以上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从感性(看)上得到认识,后两句从理性(想)上受到启发。同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无边光景一时新”是虚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是实写。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气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理性的思考,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大家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大家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这两首诗的学*的重点是让大家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拓展阅读:古诗咏柳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字。正确读出碧玉、妆成、裁出、剪刀“4个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拓展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歌的意境,想象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虽然春天悄悄地走了,但春天的美景总让我们挥之不去,请看:(出示春景图)看了这美丽的'春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吗?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看老师写(1板书诗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

      师: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1)学*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识忆字形)

      (2)理解咏

      师:咏字是口字旁,那么咏就是(生尝试说:歌唱、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生说歌唱、赞美柳树)

      师:我们来读读课题。(齐读)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

      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在诗中寻找吧!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分行读(四人一人一句,开火车读)

      (3)了解似的两种读音

      (4)学*绦:正音、识忆字形、理解绦的意思(绦是绞丝旁,那么就是与丝织有关,那绦的意思就是)生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看注释是读懂古诗最好的方法。读绿丝绦理解绿丝绦(出示实物)

      (5)下面我们来读读古诗,看谁读得正确通顺。齐读古诗

      2、读出节奏,

      听了你们读,老师也想读

      听出了老师与你们读得有什么不同吗?

      (有节奏)读的有高有低叫韵律,有快有慢叫节奏

      好,请你们也用这种节奏读一读自由读

      指名读1中1好、带读齐读古诗。这次老师听出来了,有点像古人读诗了。

      三、理解诗意,品读诗句

    [阅读全文]...

2021-12-17 07:04:22
  • 墨萱图古诗

  • 赞美,母亲
  • 墨萱图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墨萱图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冕

      墨萱图

      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译文及注释】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

      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

      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

      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

      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1、萱草花:*的母亲花,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另一称号忘忧(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

      2、北堂:"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赏析】

      王冕(1287-1359)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大都(今北京),泰不花荐以词馆职,不就。归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朱元克婺州(路治今浙江金华),授以谘议参军,旋卒。工画墨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别具风格,曾用胭脂作没骨梅,亦佳妙。又善写竹石。兼能刻印,以花乳石(青田石一类)作印材,相传由其创始。其诗多描写隐逸生活,也能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所著有《竹斋集》。

      《墨萱图》原文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墨萱图》作者简介

      王冕(1287年9月1日~1359)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煮石道者、老村、梅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代表作……他对画做了很大的贡献。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生于1287年七月二十二日(9月1日),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儿时喜欢作诗,《墨梅图题诗》便是其中最的一篇:“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阅读全文]...

2022-05-19 14:12:13
  •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五、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复*《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阅读全文]...

2022-01-21 15:46:40
  • 咏柳古诗

  • 诗歌
  • 咏柳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柳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咏柳

      诗人:贺知章 朝代: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作者简介]

      贺知章(公元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

      天宝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读了李白的《乌栖曲》(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从后来人们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所得结论来看,贺知章确实是一个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从李白这边来说,知音难得,能够在自己成名之前,一眼就看出自己超群出众诗才的人中,贺知章还是第一个。

      他和李白都极其喜欢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象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这杜甫也真会说话,难怪后来名气很大。

      贺知章没有留下足够多的诗文,让人知道他修炼的细节。但从他留下的七首祭神乐章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但是个虔诚而严肃的修炼者,而且对修炼理论的钻研也是很深入的。而他最终弃官归隐并且正式成为道士,则是他多年修炼、道心精坚的明证。

      贺知章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醒人事了。但后来死里逃生,又回过来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唐明皇在诗中写道:“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大概是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首:“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看淡红尘、转而入道是一件极*常的事。但象贺知章这样由皇帝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之饯行,并且还写诗相赠、以壮行色,就很不一般了。实际上,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贺知章回乡后的情况史载不详,甚至他什么时候去世也不知道。其实,他去没去世也没有人知道。听说一个人在某时某地死了,结果许多年后又有人看到他,并且与之交谈,甚至留下诗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还不只一个两个。

      扩展资料: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属于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咏柳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品评价

      咏柳明钟惺《唐诗归》:“奇露语开却中晚。”

      明黄周星《唐诗快》:“尖巧语,却非由雕琢所得。”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阅读全文]...

2022-05-14 17:30:17
  • 咏柳的古诗

  • 咏柳的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咏柳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2、《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3、《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4、《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6、《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7、《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8、《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9、《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0、《柳》

    [阅读全文]...

2022-04-16 23:48:40
  • 关于柳的古诗

  • 关于柳的古诗

      春天到来之际,到处都是嫩绿的柳树,充满了魅力。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柳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打扮。

      ④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

      【译文】

      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诗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的晶莹翠绿,突出了柳树的色彩美。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诗人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喻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巧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在第三句中,作者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不知细叶谁裁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匀称的美。这一句同时又与第四句构成一种设问关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诗人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再加上一句形象化的比喻,将诗作由描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描写春风。春风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创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细致匀称碧绿的柳叶,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绿鲜红的满园春色,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这就为读者想象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拂堤杨柳醉春烟”那般万紫千红的烂漫春天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整体上看,古诗的前二句诗分别描写了柳树的整体形象和千万条垂挂的枝条,第三句在设问问题提出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写到均匀细致碧绿的柳叶,三个句子分别写了柳树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内容,笔笔有特点。另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咏唱了柳树,赞美了春天,讴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无限创造力。

      【拓展】含柳的诗句古诗:

      1、《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阅读全文]...

2022-05-27 01:12:37
  • 带柳字古诗句

  • 带柳字古诗句

      一般描写春天的古诗句或多或少都会含有柳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带柳字古诗句,欢迎参考!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鉴赏

      这时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这也是一首谢理趣的诗,程颢用简朴的手法将柔和明丽的春光同程颢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鉴赏】

      本词词牌题作《减字浣溪沙》。唐宋曲子词,本须按谱填写,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格律非常严格。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字数上可稍作增减,声律上稍作变更。一般把按原来词牌填写的称正体,把有了变化的称别调。贺铸《浣溪沙》这首词,乃按《浣溪沙》正格填写,并未减字。另有《摊破浣溪沙》,上下片比正格均多三个字。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鉴赏】

      《江南春》这首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江南春》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江南春》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

      怎生图画如何绣。

      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

      垂窄袖,花前镇忆相携久。

      泪裛回纹皱,好在章台柳。

      洞户隔,凭谁叩。

      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

      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鉴赏】

      李清照的创作,最大特色,乃是开辟了词坛中的“微观世界”。

      她能从极微细处写出人物,传出感情,文心之细,是前人所未曾有过的,也是后人不容易学步的。我们如果不从这方面去观察李清照,仅仅欣赏她那些警句,实在远不足以理解这位历史上享誉最高的女词人。

      《念奴娇》写的只是这样一件小而又小的事: 从表面看,《念奴娇》描写的是一场春雨。既是写春雨,我们就不妨拿它同南宋词人史达祖的咏春雨名作《绮罗香》对照一下,看看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

      史达祖的《绮罗香》,基本上是属于咏物性质,手法是从正面着笔,客观抒述,渗入李清照个人的感情较少;李清照这首《念奴娇》却不同,运用的是从旁烘托的手法,透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变化,既写了一场漫长的春雨,更写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它是纯然属于抒情的。

      那么,在《念奴娇》词里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细读之下,我们便可以体味出来:那是晚春时节,连日下着无休无止的雨,天气又潮又闷,就象囚禁似地,人老呆在家里。加上丈夫离家日久,闺中孤寂,*日已是无聊,如今就越发感到那无聊的重压了。词中写了“别是闲滋味”五个字,恰好从正面点出了题旨。

      我们且按韵分段,逐段加以分析: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先写环境,然后由环境引出风雨,再由风雨又回顾环境,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你看,那是个小小宅院,*时已经是冷冷落落的,里面住的人,男的出外去了,只剩下女主人和几个侍女,在斜风细雨之中,门庭更显得冷落不堪。这就只好把几重门户都关闭起来。

      这一韵是先把环境和气氛带出,让人知道是这么一个庭院,又是这么一种天气。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原来这不是潇潇的秋风秋雨,时令却是在寒食节之前(寒食节是从上年冬至后计一百零五日,常同清明节连在一起)。这本来是个好季节,人们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游春会,到水边郊外去热闹一番。如今,外面的园林亭榭,想必到处长着繁花嫩柳,准备人们玩赏了。不料老天爷却有意跟人闹别扭,偏在这个时候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总不肯停下来,可真把人烦死了。

      “宠柳娇花”,是受到春天宠爱的柳和因受宠而更娇的花。这四个字一向受到称赞,认为是形容得好的。

      “种种恼人天气”,不是风,就是雨,既是可恼;象放晴,却不曾晴,又是可恼;本来是游春季节,却硬把人拦住,就更可恼了;何况风雨还会拦阻着出门的丈夫的归程呢!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从这一韵开始,就一步步突出写人,写人的感情,写感情的发展和变化。这位闺中少妇闷在屋子里显然已经不止一两天了,觉得日子越来越不好打发,人也越来越闲得发慌。怎么办?总得找点事情消遣消遣才好呵!她想呵想的,终于想到,写几首险韵诗是消磨时光的好办法。

      什么叫险韵诗?我们知道,诗是讲押韵的,*体诗只能押同韵部的字,不许换韵。有些韵部字数多,称为宽韵,象支、先、阳、庚之类;有些韵部字数少,称为窄韵,象微、文、覃、盐之类;此外还有称为险韵的,象江、佳、肴、咸,字数既少,又不容易押好,写诗时选这几个韵,非得多花点心思不可。还有,自己在宽韵的韵部里故意挑几个难字当韵脚写诗,也算是用险韵。李清照如今就是由于要消磨时间,才故意选险韵用的。

      可是,连险韵诗也写好了,一看天色,却还早哩。没有办法,只好再喝两杯闷酒,让头脑暂时麻木一下。

    [阅读全文]...

2022-03-08 22:24:51
  • 关于柳树的古诗

  • 柳树,文学
  • 关于柳树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树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4、《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5、《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6、《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7、《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8、《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9、《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0、《柳》

    [阅读全文]...

2022-05-23 14:42:53
  • 带柳字古诗句

  • 春天
  •   一般描写春天的古诗句或多或少都会含有柳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带柳字古诗句,欢迎参考!

      春日

      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鉴赏

      这时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这也是一首谢理趣的诗,程颢用简朴的手法将柔和明丽的春光同程颢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忆少年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浣溪沙

      楼角初消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

      东风寒似夜来些。

      【鉴赏】

      本词词牌题作《减字浣溪沙》。唐宋曲子词,本须按谱填写,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格律非常严格。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字数上可稍作增减,声律上稍作变更。一般把按原来词牌填写的称正体,把有了变化的称别调。贺铸《浣溪沙》这首词,乃按《浣溪沙》正格填写,并未减字。另有《摊破浣溪沙》,上下片比正格均多三个字。

      江南春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鉴赏】

      《江南春》这首词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起,以情结,以景寄情,情景交融,抒写了女子怀人伤春的情愫。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江南春》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江南春》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 起首四句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绵绵不尽的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以上四句含有丰富的意蕴和情思。“波渺渺”,水悠悠,含有佳人望穿秋水的深情。“柳依依”,使人触目伤怀,想起当年长亭惜别之时。“孤村”句说明主人公心情之孤寂,“斜阳”句则包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凄凉和感伤。

      结拍两句承前面写景的层层渲染铺垫,直抒胸臆,情深意挚,将女主人公的离愁抒写得淋漓尽致,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

      千秋岁

      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

      怎生图画如何绣。

      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

      垂窄袖,花前镇忆相携久。

      泪裛回纹皱,好在章台柳。

      洞户隔,凭谁叩。

      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

      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鉴赏】

      李清照的创作,最大特色,乃是开辟了词坛中的“微观世界”。

      她能从极微细处写出人物,传出感情,文心之细,是前人所未曾有过的,也是*不容易学步的。我们如果不从这方面去观察李清照,仅仅欣赏她那些警句,实在远不足以理解这位历史上享誉最高的女词人。

      《念奴娇》写的只是这样一件小而又小的事: 从表面看,《念奴娇》描写的是一场春雨。既是写春雨,我们就不妨拿它同南宋词人史达祖的咏春雨名作《绮罗香》对照一下,看看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

      史达祖的《绮罗香》,基本上是属于咏物性质,手法是从正面着笔,客观抒述,渗入李清照个人的感情较少;李清照这首《念奴娇》却不同,运用的是从旁烘托的手法,透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变化,既写了一场漫长的春雨,更写出人物的精神状态,它是纯然属于抒情的。

      那么,在《念奴娇》词里到底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细读之下,我们便可以体味出来:那是晚春时节,连日下着无休无止的雨,天气又潮又闷,就象囚禁似地,人老呆在家里。加上丈夫离家日久,闺中孤寂,*日已是无聊,如今就越发感到那无聊的重压了。词中写了“别是闲滋味”五个字,恰好从正面点出了题旨。

      我们且按韵分段,逐段加以分析: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先写环境,然后由环境引出风雨,再由风雨又回顾环境,类似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你看,那是个小小宅院,*时已经是冷冷落落的,里面住的人,男的出外去了,只剩下女主人和几个侍女,在斜风细雨之中,门庭更显得冷落不堪。这就只好把几重门户都关闭起来。

      这一韵是先把环境和气氛带出,让人知道是这么一个庭院,又是这么一种天气。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原来这不是潇潇的秋风秋雨,时令却是在寒食节之前(寒食节是从上年冬至后计一百零五日,常同清明节连在一起)。这本来是个好季节,人们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游春会,到水边郊外去热闹一番。如今,外面的`园林亭榭,想必到处长着繁花嫩柳,准备人们玩赏了。不料老天爷却有意跟人闹别扭,偏在这个时候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总不肯停下来,可真把人烦死了。

    [阅读全文]...

2022-03-30 05:35:06
  • 关于柳树的古诗

  • 柳树
  •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4、《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5、《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6、《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7、《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8、《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9、《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10、《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阅读全文]...

2022-05-28 20:20:12
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 - 句子
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 - 语录
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 - 说说
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 - 名言
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 - 诗词
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 - 祝福
含有柳萱这两字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