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的诗句

关于小楼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楼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楼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楼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1) 说说(2) 名言(1) 诗词(41) 祝福(9k+) 心语(236)

  • 小楼昨夜又东风诗句

  • 昨夜
  • 小楼昨夜又东风诗句

      “小楼昨夜又东风”出自于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下面是关于小楼昨夜又东风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鉴赏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阅读全文]...

2021-12-13 03:47:46
  • 小楼名言

  • 名言,名人名言
  • 1.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来,可喜的是它无需重来。

    2.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秘密花园,种满了从来不打算说出去的话。

    3.大家总会拿着道义仁慈来责难你,但是他们厌恶你,更可能是因为你做了他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你用你的行为告诉了他们,那些事,他们不是做不到,而只是不愿意付出足够的代价。你让人不能继续自欺欺人,所以,你才尤其可恨。

    4.他要生,我助他竭力求生,他要死,我就助他死得无憾!他做的事再傻,我都陪他傻到底……

    5.有难关就突破难关,有困境就面对困境,徒然呼天号地的人,毫无意义,也全无用处。

    6.七百年岁月流转,一次又一次,在那些绝望,悲痛,背叛,放弃之前,你是曾经有过爱吧?有过全心全意,有过不计得失,有过倾其所有吧?

    7.你没有不如他,你比他好得多。只是,你来得晚了。而我,已经累了。是人就要有缺陷,有光明之处,就也有阴暗之面,我没打算让自己照学校的期望发展成完人。我只要做一个有血有肉的,自私的,只考虑自己的,会做错,会失误,会记恨,会报复的凡人罢了。

    8.人活着,总要不断地原谅,生命里,总会有许多摩擦,计较得太多,如何活得下去。

    9.这世上,本来就没有买不动的人,只看你出的价钱有多高罢了。

    10.若是有人相伴,万载千年,或许,也可以只如一瞬吧。

    11.纵然是黑暗世界中漫长的路,如果走上去,就总是会有光的,因为,心便是火炬,便是光芒。

    12.便是天塌地陷,也不离不弃;纵举世皆非,亦生死不负。

    13.这一世,我终于在最后一刻,放开了我,也放过了你。不是因为我不能面对你的选择,而是不管怎样的选择,你最后都只会一生苦痛,而我,不愿意!

    [阅读全文]...

2022-05-24 21:05:07
  • 独享小楼静悄悄(组诗)

  •   (一)  独居楼外披彩霞,  映得心田暖洋洋。  不知高堂波澜起,  敢为笔下枝头尝。  (二)  仰望蓝天云飞舞,  脚下寸土润小我。  举目四海放飞去,  系上芳草星星火。  (三)  小楼守望楼外楼,  三餐一宿几多愁。  光臀撵狼无畏惧,  潺潺小溪陇上流。    (四)  好想小楼藏万卷,  书香千里尽风流。  云梯遥接捧欢喜,  燕子筑巢静静居。  (五)  问得先生阳光有?  原是人在锦绣河。  东方吹得柳生花,  晨露悄悄指日头。  (六)  我愿恩公楼上楼,  小乔萦绕朝霞秀。  一曲田园放牧歌,  摇曳多姿伴君游。    (七)  明日有缘同檐修,  志在必得画一秋。  风起盛世凯歌扬,  雨落干渴醉悠悠。    (八)  小楼小楼搂春秋,  挥挥小手绘绣球。  抛向天空智者得,  劈风斩浪峥嵘就。

      编辑点评:

      独享小楼静悄悄,人生之途细思索,风起感世千般愿,一朝奏响扬凯歌!诗意盎然,意蕴铿锵,催人奋进,耐人品读!推荐欣赏!

    [阅读全文]...

2021-12-17 01:08:45
  • 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意思古诗词

  • 春雨,文学
  • 小楼一夜听春雨的意思古诗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传达出江南春色之美。春夜气候宜人,静卧小楼,听细雨潺潺,如蚕食桑。雨既可“听”,自然是连绵细雨。如是狂风暴雨,噼啪叮当,心情紧张,门窗紧闭尚不及,更哪来悠然听雨兴致。“听雨”正是诗人怡然自得心情的表现。

      原文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赏析

      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而“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

      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以来,他并未得到重用,只是在福建、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茶盐公事;家后五年,更是远离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他是体会得更深了。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易动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象半透明的纱。于是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时年已六十二岁,不仅长期宦海沉浮,而且壮志未酬,又兼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这位命途坎坷的老人发出悲叹,说出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这种悲叹也许在别人身上是无可疑问的,而对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来说,却显得不尽合乎情理。此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对于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来说,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竟会引起他“谁”的疑问。

      颔联点出“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划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接下去的颈联就道出了他的这种心情。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只能做的是“矮纸斜行闲作草”,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戏分茶”这里就是品茶、玩茶道。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尾联虽不像古人抱怨“素衣化为缁”(晋陆机作《为顾彦先赠好》:“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但这联不仅道出了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诗人**入京,却只匆匆一过,便拂袖而去。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

      在陆游的众多著名诗篇中,有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如《关山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有寄梦抒怀、悲愤凄切之作,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些诗不是直抒胸臆,痛切陈词,就是笔墨纵横,抚古思今,都是雄壮的大气磅礴之作;作者也有优美淳朴的乡村生活描写,如《游山西村》;也有缅怀爱情、追思往日幸福的伤感之作,如《沈园》。等等这些,都与《临安春雨初霁》极不相似。《临安春雨初霁》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严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朝廷对皇帝,对人生对社会作出一些阴暗的结论。与他的许多寄梦诗不一样,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作者眼前没有现实生活的情景搅扰,可以对着旷远的星空和雨夜任意地幻想,说任何放言达词。而身在繁荣帝都,作者却身不由己。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作者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只好借春色说愁绪,把春天写成了无情之物。

      可以说《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作者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在几乎同时所作的《书愤》中,作者就截然不同地表现了一贯的豪情。《书愤》在一定意义上是作者对自己悲壮一生的总结。“早岁那知世事艰”,却终有胆量说“千载谁堪伯仲间”,把一生留给历史公断。《临安春雨初霁》、《书愤》的比较可以显现出诗人感情思想的一个短时期的反复。陆游毕竟是陆游,他不会永久地停留在“闲”“戏”之上的。不久后他在严州任上,仍坚持抗金,并且付诸行动,表达于诗文,终于又被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官。他的绵绵“杏花春雨”,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发展成了“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疾风暴雨。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创作背景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阅读全文]...

2022-05-06 05:36:44
  • 小楼昨夜又东风下一句是什么?

  • 昨夜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句子,整句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哀怨。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小楼昨夜又东风下一句是什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鉴赏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阅读全文]...

2022-01-19 06:05:56
  • 小楼昨夜又东风下一句

  • 小楼昨夜又东风下一句是什么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阅读全文]...

2021-11-24 18:07:57
  • 关于红楼的诗句

  •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小瀛州外小红楼。——卢挚《中吕·喜春来·赠伶妇杨氏》

    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议婚》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百尺红楼四面窗,石梁一道锁晴江。——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之七》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关汉卿《正宫·白鹤子》

    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纳兰容若《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唐寅《落花诗》

    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暮合隔红楼。——唐寅《落花诗》

    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新月》

    碧云暮合隔红楼。——唐寅《落花诗》

    禁寺红楼内里通,笙歌引驾夹城东。——王建《宫词一百首》

    到一红楼家,爱之看不足。——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范成大《晚入盘门》

    锦城满目是烟花,处处红楼卖酒家。——汪元量《成都》

    木鱼金钥锁春城,夜上红楼纵酒情。——曹唐《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

    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纳兰容若《清*乐·参横月落》

    金玉红楼终是梦,镰锄碧野遍开花。——老舍《致郭老》

    夜泊红楼市,朝餐黑笠家。——徐似道《缙云道中》

    闲向殿前骑御马,挥鞭横过小红楼。——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陈造《望夫山》

    轻舟短棹少閒客,翠幕红楼多醉人。——沈周《题画》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白居易《母别子》

    谁家绿酒欢连夜,何处红楼睡失明。——白居易《浔阳春三首·春来》

    长安春色本无主,古来尽属红楼女。——韦庄《长安春》

    [阅读全文]...

2022-07-03 19:17:53
  • 黄鹤楼诗句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登黄鹤楼》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菩萨蛮·黄鹤楼》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菩萨蛮·黄鹤楼》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李白《江夏送友人》

    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李白《江夏行》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李白《江上吟》

    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张可久《寨儿令·次韵怀古》

    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鲙鲈鱼,何必谋诸妇?——张可久《齐天乐带红衫儿·道情》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李白《望黄鹤楼》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刘禹锡《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孟浩然《江上别流人》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白居易《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黄鹤不复来,云深离别处。——陈陶《怀仙吟二首》

    青山黄鹤楼,白水黑龙潭,野猿啼碎胆。——乔吉《中吕·红绣鞋·竹衫儿并刀》

    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周德清《双调·蟾宫曲·送客之武昌》

    黄鹤楼头月午。奏玉龙、江梅解舞。——吴文英《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君不见玉管横吹黄鹤楼,江城五月梅花落。——李远《仆久客钱塘有吹笛月下者同旅闻之凄然皆有归》

    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释崇岳《惠康伯宣教请{阩堂举张拙秀才问长沙百千诸》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王叔承《铁笛歌》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王维《送康太守》

    安得更唤元丹丘?相携共上黄鹤楼。——王冕《吹箫出峡图》

    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宋伯仁《送庐陵王月窗秀才之武昌谒秋壑贾侍郎》

    黄鹤楼前作重九,水精宫里过中秋。——杨万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君诗日日说归休》

    武昌城头黄鹤楼,飞檐远映鹦鹉洲。——孙蕡《次武昌》

    黄鹤楼前大醉时,撑眼撮与钟离看。——白玉蟾《赠城西谢知堂》

    遥想黄鹤楼高,兰阶丝管沸,传觞如织。——李弥逊《念奴娇·楚天木落》

    期君异时明月夜,把酒岳阳黄鹤楼。——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曹勋《题俞{扌堇}画八景·上下天光一碧时》

    讲易白牛谿上,题诗黄鹤楼中。——刘克庄《村居即事六言十首·有时散发松风》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阅读全文]...

2021-12-04 14:02:17
  • 关于带楼字的诗句

  • 关于带楼字的诗句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带楼字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NO.1 楼上春深乳燕来,半帘花影自徘徊。

      NO.2 楼船三月下江东,猎猎旌旗暖受风。

      NO.3 楼栏倚碧空,绿树正摇风。

      NO.4 楼船御北风,渺渺过齐东。

      NO.5 楼角声残锁禁城,灯花半落夜寒生。

      NO.6 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

      NO.7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NO.8 楼头一夜寒声促,但怪重衾惯藏六。

      NO.9 楼下清溪夏亦寒,溪头个个白鸥闲。

      NO.10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NO.11 楼石山前薝蔔花,品题从昔属诗家。

      NO.12 楼前箫史忆吹箫,雁足西风倍寂寥。

      NO.13 楼子燕脂色,灯前艳更鲜。

      NO.14 楼凭青嶂迥,人到上方希。

      NO.15 楼寒鹤骨旧竛竮,别后溪山梦不扃。

      NO.16 楼居本高明,况在松竹閒。

      NO.17 楼头仲宣羁旅客,故乡渺渺音尘隔。

      NO.18 楼前木叶下缤纷,楼上长吟独有人。

      NO.19 楼成叠翠相奇奇,不羡围屏锦绣机。

      NO.20 楼居山郭外,登眺起幽思。

      NO.21 楼上鸣钟门夜扃,风檐送雨入疏棂。

      NO.22 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

      NO.23 楼殿沉沉锁夜烟,秋灯一点佛龛前。

      NO.24 楼面自东如择对,景随楼面若相会。

      NO.25 楼阁翠微间,钟声白云里。

      NO.26 楼外西山日脚低,萸觞新唱缕金衣。

      NO.27 楼中赊酒唯留药,洞里争棋不赌钱。

      NO.28 楼外垂杨啼晓鸦,楼中倦客醉思家。

      NO.29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NO.30 楼名聚远倚晴空,无限风光入坐中。

      NO.31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NO.32 楼促高城起,登临送目新。

      NO.33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NO.34 楼观凭虚倚玉台,远涵空翠绝浮埃。

      NO.35 楼外桃花红锦披,当花把酒映花枝。

      NO.36 楼上长江江上山,烟云鸥鸟尚班班。

      NO.37 楼观开朱门,树木连房廊。

      NO.38 楼台春后掩,环珮月中行。

      NO.39 楼前积水映苍苔,卷幔孤云落酒杯。

      NO.40 楼居固所好,安可对斜阳。

      NO.41 楼上张灯倒瓦卮,自居东面唤人陪。

      NO.42 楼头钟鼓报新晴,又是城南一度行。

      NO.43 楼西鹦哥树,单栖铁鹦哥。

      NO.44 楼上珠帘拂疏网,却匀愁黛对凌波。

      NO.45 楼前寒蝶过东家,阶下春江走白沙。

      NO.46 楼阁凉生夜雨余,碧天如水雁来初。

      NO.47 楼殿起山巅,无尘地自偏。

      NO.48 楼俯澄江碧,山宜四面观。

      NO.49 楼上西风吹画屏,楼前秋思满都亭。

    [阅读全文]...

2021-12-28 17:09:57
小楼的诗句 - 句子
小楼的诗句 - 语录
小楼的诗句 - 说说
小楼的诗句 - 名言
小楼的诗句 - 诗词
小楼的诗句 - 祝福
小楼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