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

关于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67) 语录(15) 说说(73) 名言(6) 诗词(267) 祝福(1) 心语(158)

  • 牧童骑黄牛的下一句

  • 知识,学*,文学
  • 牧童骑黄牛的下一句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也可以说,语文是运用语言规律与特定语言词汇所形成的书面的或口语的言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牧童骑黄牛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牧童骑黄牛的下一句,欢迎阅读。

      牧童骑黄牛的下一句是:歌声振林樾。

      原句是: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思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这句话出自袁枚的《出塞》,原文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诗词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诗词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诗词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阅读全文]...

2022-01-12 08:53:22
  • 《所见·牧童骑黄牛》赏析

  • 《所见·牧童骑黄牛》作者是清朝文学家袁枚。其古诗全文如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前言】

      《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翻译】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鉴赏】

      这首诗的第一句**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整理:zhl201611

    [阅读全文]...

2022-02-20 08:04:09
  • 牧童骑黄牛的下一句

  • 牧童骑黄牛的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出自:所见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美文网 Meiwen.com.cn)。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阅读全文]...

2022-01-26 14:57:16
  • 牧童诗古诗赏析(跟牧童有关的古诗大全)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多美的农耕自然画面,可是久在城市里忙碌,便向往古代乡村的牧童生活,放牛读书、无忧无虑、悠闲度日。一首诗,一幅画,吹响牧童的短笛!

    1、牧童词

    唐代: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2、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3、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4、牧童

    唐-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5、村行

    唐-成彦雄

    暧暧村烟暮,牧童出深坞。

    骑牛不顾人,吹笛寻山去。

    6、牧童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7、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8、杂感

    宋-陆游

    老子倾囊得万钱,石帆山下买乌犍。

    牧童避雨归来晚,一笛春风草满川。

    9、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次韵和真长四季牧童

    宋-黄庶

    怯雨宜晴不识愁,去随青草牧春牛。

    无人古路歌兼笑,归去山花插满头。

    11、暮村

    宋-赵釴夫

    阴村烟树暝黄昏,一簇人家半掩门。

    看尽栖鸦啼噪后,牧童归去雨声繁。

    12、秋日山行

    宋-释云岫

    半坞夕阳红树叶,一村鸡犬野人家。

    牧童歌笑牛羊下,太古淳风尽属他。

    [阅读全文]...

2021-12-29 00:42:49
  • 古诗牧童的诗意是什么(关于牧童的古诗50首)

  • 诗意
  • 今天是6月1日,儿童节。

    童年时光是所有人最留恋的一段时光。那时的我们,一枝花、一只小鸟可以让我们快乐半天。

    我们没有烦忧,只是不停地追逐阳光、蝴蝶和花草。

    今天,诗词君分享50首儿童诗词,一起在诗词中来回忆儿时的快乐吧!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南邻》

    唐·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

    唐代: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观儿戏》

    唐·白居易

    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

    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

    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

    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

    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

    《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田家杂兴八首》

    唐代·储光羲

    *生养情性,不复计忧乐。

    去家行卖畚,留滞南阳郭。

    秋至黍苗黄,无人可刈获。

    稚子朝未饭,把竿逐鸟雀。

    忽见梁将军,乘车出宛洛。

    意气轶道路,光辉满墟落。

    安知负薪者,咥咥笑轻薄。

    《小儿垂钓》

    [阅读全文]...

2022-03-01 14:22:26
  • 牧童古诗赏析

  • 牧童古诗赏析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牧童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牧童

      作者: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

      ①横野:宽阔的原野

      ②弄:逗弄。

      ③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赏析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的笛声,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

      “弄”字,更写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在这里,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指确定的数字而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的乡村傍晚的寂静。

      中心思想

      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阅读全文]...

2022-02-10 00:28:57
  • 动物奔跑速度排名

  • 动物,奔跑
  • 动物奔跑速度排名

      大多数的动物都是比人类跑的快的,特别是野生动物,它们只有跑的足够快,才不会被天敌追上,才能避免被吃,跑得快才能捕到猎物,有的动物的奔跑速度已经比摩托车的速度都要快了,为了生存下去还是很不容易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动物奔跑速度排名,希望有所帮助!

      一、猎豹

      猎豹的奔跑速度在大自然中排第一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还是世界十大反应最快的动物之一,猎豹的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一百一十二英里,猎豹可以说是在陆地上的奔跑冠军,属于猫科动物,全身上下长满了斑点,属于肉食动物,如果猎豹和人类比赛百米跑的话,猎豹可以让人类提前跑六十米,依然可以获胜。

      二、叉角羚

      叉角羚每小时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一百英里,在动物中可以排第二名,绝对的运动天才,叉角羚除了跑步在,跳高也是很厉害的,每次跳跃的高度可以达到三米多还善于游泳,在夏天是小群体活动,冬天就开始大群体活动,警觉性比较高。

      三、跳羚

      跳羚每小时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六十英里,速度仅次于猎豹和叉角羚,最远距离可以跳十米,跳羚的天敌就是猎豹,两者经常会发生战争,跳羚就依靠跳跃的办法来躲避猎豹的纠缠,跳羚主要以青草为主,有青草可以不喝水,主要是群居生活。

      四、鸵鸟

      鸵鸟每小时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六十英里,和跳羚的奔跑速度一样,鸵鸟就是世界上最重的鸟类,也因为太重了所以不会飞翔,在非洲经常有骑鸵鸟赛跑的比赛,鸵鸟可以保持最快的速度跑上半个小时,一步都可以跨三米多。

      五、牛羚

      牛羚每小时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五十英里,牛羚是在非洲生活的动物,它们的迁徙是很频繁的,也因为太过于频繁经常被人类捕杀,但是牛羚的数量却一直是很稳定的,牛羚也是分为两种一种是黑色的,一种是蓝色的。

      六、狮子

      狮子们是主要的狩猎者。尽管狮子在奔跑的时速高达每小时六十多公里,也属于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但是它们的猎物往往比他们跑得还快。狮子是非洲大陆的顶级猎食者,人们早已熟知它的凶猛,对它的惊人速度却知之甚少。狮子捕食各种动物,像斑马、长颈鹿、牛羚、水牛和大象等等,奔跑起来最快时速可达50英里。

      七、印度黑羚:时速50英里

      为典型的草原羚羊。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等中南亚地区,后因为引入,所以在北美*原、南美亚马逊甚至加勒比海的一些岛屿都能见到其踪影。性格机敏,智力很高,擅长跑跳,被称为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

      其实印度黑羚被称为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主要是因为印度黑羚经常需要躲避豺狼鬣狗的捕食,在亚洲豹还未灭绝之前,它们也会捕食黑羚。当黑羚感觉到危险时,整个羚羊群就会开始跳跃并飞速逃离,除了跳跃和奔跑以外,它们还依靠敏锐的视力来观察和避免危险。

      八、野兔:时速50英里

      众所周知,兔子的速度特别快,曾被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虽然野兔确实与家兔同属一科,有着类似的外貌,但野兔有着比家兔更加大的体型,在外形上也有诸多不同,耳朵更长,腿部更加粗壮,才能使它们尽可能快速飞奔,时速能达到50英里,弹跳高达10英尺。

      兔子十分敏感,另外野兔跑得快是为了从自己的捕食者手中逃离,比如鬣狗、猛禽以及人类。在欧洲和北美,人们会抓野兔用来烹制各色佳肴,有人抓捕野兔,是为了减少野兔带来的害虫数量。野兔的大耳朵专门用来远距离侦听,能够侦查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捕食者的气息,作为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因此它们很难被逮到。

      九、格雷伊猎犬(灵缇):时速45英里

      格雷伊猎犬极其瘦高,与其它家犬相比,它惊人的速度使其与众不同。瘦长的身体在奔跑中显得轻盈灵动,它们有小小的头,颀长但强劲有力的四肢。格雷伊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已经存在了将*一万年。格雷伊犬起源于中东,并逐渐传向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过去,格雷伊犬主要用于狩猎,这逐渐激发了它们出众的奔跑能力,成为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通常它们的猎物是野兔和狐狸,野兔也跑得飞快。

      十、非洲野狗:时速44英里

      通常来说狗是竞速高手,但是非洲野狗要比任何一种犬类都要快,因为非洲野犬是合作狩猎的动物,过着紧密的群体生活,每群有一对能够繁殖的首领犬,它们用尿液标志领地。当它们追捕猎物时,最高时速能达到44英里。粗糙的皮毛是非洲野狗特有的体征,它们因速度快而闻名,野外生存的耐力也是它们的成名技。所以非洲野狗成为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之一。

    [阅读全文]...

2022-03-24 02:36:31
  • 牧童吕岩古诗诗意(吕岩牧童赏析及注释)

  • 诗意
  • 六一儿童节到了。很多家长都在挖空心思,想着给孩子买什么玩具,或是去哪个游乐园玩耍。其实,孩子要的快乐很简单,甚至不用花钱去购买。

    古代的孩子,没有手机、电视、电脑和现代化的玩具,一样过得十分充实。读一读这首古诗,让我们去领略古代儿童的快乐吧!

    牧童

    吕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片辽阔的草场,横过六七里地,一望无垠。

    晚风轻拂,不时传来牧童阵阵悠扬的笛声。

    牧童回到家后,吃完一顿饱饭后,已是黄昏过后了。

    他连蓑衣都没有脱下,就卧倒在草地上,静静地欣赏天上的明月。

    吕岩,又称吕洞宾,晚唐和五代时期的道士,也是中国神话传说人物。

    这首诗,作者用简单的四句话,就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牧童一天的生活。

    首先,诗人从视觉着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宽广的草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让人心旷神怡。

    接着,诗人转向了听觉,在晚风中,笛声断断续续,句中的一个“弄”字,用得十分巧妙,将晚风和笛子都拟人化了。

    有美景和音乐助兴,能不让人快乐吗?

    然后,诗人转向牧童回家后的生活,牧童经过一天的劳作,肚子有些饿了,好好地吃了一顿饱饭。

    吃完饭后干什么呢?现在的孩子如果没有手机,不能去游乐场,都会觉得无法生活了。可是,古代的牧童,出门就是游乐场,天当被地当床,躺下来数星星看月亮,就会无比快乐。

    在古诗词中,有不少描述儿童生活的句子,比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的儿童,看上去似乎更快乐。

    现在的科技发达了,但孩子们快乐指数并没有增加。永远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让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带上了厚厚的眼镜。

    这不禁让人深思!究其原因,古代普通人家的家长,不会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对他们来说,孩子只要能健健康康长大,然后成家立业就行了。

    因此,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玩耍嬉戏,玩累了之后就骑着牛、吹着笛慢悠悠地回家。

    然而,在“千万别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指导下,现在的孩子,再也无法享受这种悠闲的乐趣了,这值得庆幸还是让人悲哀呢?

    [阅读全文]...

2022-06-02 21:32:08
  • 关于牧童的诗句有哪些(描写牧童的38首古诗)

  • 牧童与牛是中国诗与画的传统题材,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都吟诵描绘过。杜牧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将牧童这一形象推向诗情画意的题材。今天,我们就透过诗词来看看那恬淡清悠的乡村,看看那些可爱的牧童与牛。

    1、《长安秋夜》

    唐代· 章孝标

    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

    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

    池塘烟未起,桑柘雨初晴。

    步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

    此诗紧紧围绕着春天展开,写农事,写春景,和秋天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为什么用“长安秋夜”做题目呢?虽然缺少背景资料,但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画面:在长安,一个秋夜,冷雨绵绵,诗人孤寂无聊,突然忆起江南桐庐故乡的春天来。那种生机勃勃的春景,那个热热闹闹的节日,让他获得了慰藉。于是他披衣坐起,下了这首足以温暖他一生的诗行。

    所以以“长安秋夜”为题,并非诗人的败笔,而是诗人的佳构,句句写春天的热闹,句句含浓烈的乡愁。

    2、《牧竖》

    唐代·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

    3、《田家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渭川田家》

    唐代·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5、《牧童》

    唐代·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6、《 牧童词》

    唐·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7、《牧童》

    唐·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8、《牧童》

    唐 · 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阅读全文]...

2022-04-12 19:19:53
  • 关于牧童的古诗词102句

  • 经典
  •   《牧童歌十首》

      年代:宋作者:蒲寿宬

      荷笠小苍头,犊裩乘水牛。

      扬鞭自叱咤,度陇复凭沟。

      《次韵和真长四季牧童》

      年代:宋作者:黄庶

      怯雨宜晴不识愁,去随青草牧春牛。

      无人古路歌兼笑,归去山花插满头。

      《牧童》

      年代:宋作者: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袁枚《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刘驾《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阅读全文]...

2022-06-02 07:08:55
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 - 句子
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 - 语录
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 - 说说
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 - 名言
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 - 诗词
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 - 祝福
牧童骑牛快速奔跑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