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官人的古诗

关于关于官人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官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官人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官人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1) 说说(5k+) 名言(479) 诗词(20) 祝福(1k+) 心语(52)

  • 讽刺官僚的古诗

  • 讽刺,文学
  • 讽刺官僚的古诗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讽刺官僚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讽刺官僚的古诗

      1、《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道上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2、《泊秦淮》

      唐·杜牧金陵十三钗影评范文

      烟笼寒江月笼纱,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悯农二首》七夕搞笑签名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杂作》

      明·董应举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5、《白鹭》

      宋·唐庚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

      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6、《聊斋》

      你也反腐败,他也反腐败,

      喜怒哀乐一齐都到心头来。

      奇也不必奇,怪也不必怪,

      五子登科--总比两袖清风更可爱。

      台前发宏论,幕后发邪财,

      几分庄严、几分虚伪、几分坚定、几分徘徊、

      此中奥妙,谁能解得开。

      7、《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9、《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阅读全文]...

2022-01-13 03:44:20
  • 含有官字的古诗词 带官字的诗词名句

  •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任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醒世恒言·卷二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警世通言·卷十五》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资治通鉴·周纪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尚书·周书·武成》

    言不过行,行不过道——《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士》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朱子家训·全文》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曲礼上》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医和视*公疾》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尚书·周书·周官》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增广贤文·上集》

    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荀子·正论》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辛弃疾《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阅读全文]...

2022-06-11 10:20:16
  • 官仓鼠古诗带拼音(官仓鼠的诗句带拼音古诗朗诵)

  •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讽刺诗以嘲讽、讽刺的手法,描述对人、对事、对*事物的憎恨和批判,来表达文人或百姓的不满。

    这种题材的诗歌形式,多以短小精湛,富于幽默的手法,来塑造讽刺的对象。如:清代 文映江《咏针》

    诗曰: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晴长在*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只要认识几个大字的人,都会一眼看明白这首诗所讽刺的是哪类人,这就是此诗的绝美之处。

    又如:魏 曹植《七步诗》

    诗曰: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把皇帝兄长的“亲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讽刺了骨肉相屠的悲哀。

    而在唐代,曹邺一首极具讽刺意味的《官仓鼠》,将贪官污吏描写的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

    曹邺,唐咸通年间,约公元860年前*士。曾在今陕西洋县,出任洋州刺史。在职期间,看到吏治腐败,官员、士绅相互勾结,致使黎民百姓,贫苦难当,心中悲愤,遂写下这首讽刺诗《官仓鼠》

    诗曰: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此诗是曹邺的名篇,也是史上最有名的讽刺诗之一。

    首联,“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写出了国家粮仓里老鼠的肥大,如量米的斗,大的让人害怕,即使有人来,它都不会逃走,是何等的胆大妄为,目中无人。

    鼠,本来是以小著称,但是诗人将鼠描写的如此之大,还不怕人,说明它们吃的官粮,是百姓的血汗,才会与贪官污吏一样肥头大耳,而且横行霸道,即便有人看见他们也不怕,是因为有更大的上司,在纵容包庇它们。

    尾联,“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写贪官污吏相互勾连,各个吃的头大脖子粗,而戍边卫国的边疆将士,和百姓却因没有粮食而饿着肚子。造成这样的局面,又是谁让这些鼠天天有得吃呢?一语中的,耐人寻味。

    这里诗人的对比十分强烈,将尊处优的官仓鼠,与戍边将士、百姓的悲惨生活说的明明白白,令人触目惊心。更耐人寻味的是,造成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根源是谁?其实就是最高统治者,诗人点题鲜明,令人佩服。

    读完此诗,从字面上看,只是揭露官府治理能力的不足,或管理不善,实际上却是诗人,在诛伐那些贪官污吏,甚至最高统治者。

    同时写出了戍边军人的悲苦,及百姓沉重徭役下的惨状。诗人用词质朴,多采用民间口语,且笔锋锐利,讽刺到位,将贪官污吏描写的惟妙惟肖,怎不令人拍案叫绝。

    [阅读全文]...

2021-12-28 16:42:00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诗

  • 送别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及注释】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满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个性)。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鉴赏关键点】这首诗把咏雪与送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了惜别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

      【思想内容】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送别。

      【名句赏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写一夜北风呼啸,清晨出门只见大地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仿佛一夜之间催开了千万树的洁白梨花。

      ②诗句想象奇特,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描绘了壮丽奇特的雪景图。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①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②行人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目送,凝视雪上的马蹄印,写出了惜别之情。

      【全诗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阶段。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但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岑参和他朋友武判官的友情。他描绘的是边塞将士集体送别归京使臣的慷慨热烈的场面。中军置酒,不是岑参置酒,而是中军主帅置酒;鼓乐齐鸣,也不会只是岑判官和武判官对饮话别,而是边塞将士为归京使臣举行的盛大宴会。因此,如果说表现了友情的话,那么,应该说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边塞将士对一位同甘共苦过的战友的情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将士的团结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已没有诗人刚到边塞时那种过于低沉而单纯的思乡之情,它已将思乡之情,与保卫祖国以苦为乐的精神统一起来,因此它的基调是积极乐观、昂扬奋发的。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

      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诗人和将士们自然对天气格外关心。昨夜北风呼啸,天气骤然变冷了,早晨起来一看,发现仲秋季节就下起雪来了。不过,大雪初积,雪还不厚,被风吹折的干草还没有被雪覆盖。虽然下雪会给归客带来麻烦,但在这些久经大风大雪考验的将士眼中,这点风雪算不了什么。充满他们心头的,只有为友人归家的喜悦之情。因此,那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就象美丽的春天突然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

      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此时的雪景分外迷人。

      接着四句写雪后严寒。诗人的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风停了,雪不大,因此飞雪仿佛在悠闲地飘散着,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似乎此时才意识到,难怪昨夜盖着狐裘还那么冷。那些起床后着甲引弓的将士也似乎在喊:好冷啊!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读到这里,读者也似乎觉得寒气袭人,仿佛身临其境。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无论天气多么冷,他们也没有忘记训练,还在拉弓练兵;冷难着,说明尽管铁甲冷得刺骨,他们还是全副武装,时刻准备战斗。这里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将士们乐观的战斗情绪。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描绘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诗人这样写恰恰是为了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写出人们的乐观精神。生活环境的艰苦,更能说明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这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第一部分用冷来写热;这一部分则是用愁来写欢,表现手法一样。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笔墨不多,却表现了送别的热烈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那水晶一般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十分绚丽。这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正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很*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虽然描写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但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全文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象一首边塞壮歌,时促时缓,抑扬顿挫,刚柔相济,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反映。

      在艺术上,这首诗给人一种奇丽新奇的情趣。之所以能达到这种艺术效果,一是因为诗人有长期边塞生活的基础,能准确地把握边塞风景的特点,写出它的奇处;同时因为诗人富于想象,善于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出主观的体验和联想,而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上。其次是它写景抒情极富变化。诗人善于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写景抒情。有时实写,有时虚写。有时大笔挥洒,有时又精雕细刻。先用比喻手法写清晨的雪景;再用反衬、夸张手法写雪天雪地;后用烘托、对比手法写暮雪。从雪中的树、雪中的人、雪中的天地、到雪中的军营,雪中的红旗,雪中的天山。由远及*,又由*及远;由外及里,又由里及外;由地面写到空中,又由空中写到地面。立体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形象和诗人的丰富感情。

      北风*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太薄。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难以穿著。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阅读全文]...

2022-02-08 07:42:28
  • 诗名含有官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官字的诗词

  • 如梦令(同官新得故官故姬)

    吕胜己〔宋代〕

    王谢堂前旧燕。毕意情高意远。只恐宠恩深,后会不教人见。深劝。深劝。不枉追欢一遍。

    除官行至昭应,闻友人出官因寄

    杜牧〔唐代〕

    贱子来千里,明公去一麾。可能休涕泪,岂独感恩知。

    草木穷秋后,山川落照时。如何望故国,驱马却迟迟。

    八月十四夜神泉官满再别同官

    吴泳〔宋代〕

    有客有客白其马,日倚垂杨问行者。式微式微胡不归,未归满耳闻别诗。断弦再续情绪恶,别酒重稔味如蜡。袖中虽有金错刀,满镜愁云莫能割。是时月露秋*分,庭前唤月月不应。就令唤得山头月,照我离筵越愁绝。陶靖节,潘安仁,种秫满畦花满城。潘花陶酒总陈亦,不如昭文氏之琴不鼓无亏成。芭蕉漱漱连夜雨,桂子纷纷落庭户。旅雁无俦雇影单,明朝且响龙岩去。

    如梦令 其二 同官新得故官故姬

    吕胜已〔宋代〕

    王谢堂前旧燕。毕竟情高意远。只恐宠恩深,后会不教人见。

    深劝。深劝。不枉追欢一遍。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高启〔明代〕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濯冠捧书函,*明献朝堂。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依韵和萧推官见贻推官

    彭汝砺〔宋代〕

    晚年相遇更堂堂,祇似当时鄱水阳。物论固非低阀阅,家声元自满湖湘。

    风回獠俗归陶冶,囊括蛮州入井疆。使指质成非有用,赠言虚自辱圭璋。

    送章显父推官改官

    邹浩〔宋代〕

    高堂夫人九十馀,一子晚方趋仕途。前年封邑非子致,更待子荣新命书。

    子纡墨绶来汉东,百里气和年屡丰。声名籍籍动群耳,还似当时诗赋中。

    诸公欲默安得已,争溯日边飞荐纸。拔身左选归尚书,摅发*生从此始。

    摅发*生从此始,未足为子增欣喜,所喜荣亲有期矣。

    郡邑疏恩寿齯齿,斑衣儿啼奉甘旨。

    送王都官官满还都

    司马光〔宋代〕

    粹美清庙器,可嗟沉下僚。优游仲举坐,洋溢海沂谣。奏课应居首,知音况满朝。从今黄鹄兴,眼冷看青霄。

    寄凌秋官时谪官岳州

    庄昶〔明代〕

    江花无语问南游,偶忆先生在岳州。动履几年终去雁,行藏何处是高楼。

    事随天定人难胜,道许心知病不休。手撚黄花堪寄否,秋风渺渺送予愁。

    锦官驿官送樱桃

    薛瑄〔明代〕

    锦官驿吏送樱桃,红颗堆盘磊落高。时果已知西蜀美,古诗难见少陵豪。

    尝新暂遣中情悦,感物还添远意劳。多少上林莺啄遍,一春归兴正滔滔。

    [阅读全文]...

2022-05-26 22:58:20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古诗句)

  • 河北,河南,杜甫
  • 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安史之乱结束后的作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杜甫称为“生*第一快诗”。下面让我们看看诗词的全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用白话来说,翻译如下:剑门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的时候这件事非常高兴,泪洒衣衫。转回头看,妻子儿女的愁云已经消失了,马上高兴地收拾好诗集书本。太阳出来照耀大地,我放声歌唱,痛饮美酒,明媚的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马上动身启程,通过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又直接奔赴洛阳。

    这首诗前半部分反映了诗人听到消息的兴奋高兴的心情,后半部分反映了诗人急于返回故乡的心情。

    之后有很多人给这首诗很多评价,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

    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补充说明吧。

    [阅读全文]...

2022-05-07 22:00:22
  • 古诗《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翻译及赏析

  • 古诗《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翻译及赏析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原文: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简介: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首送别诗既不写惜别的深情,也不写边塞的艰苦,而是热情鼓励友人赴军中参战。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语言通俗,声调悠扬,韵律活泼,节奏有致,字里行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注释:

      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

      ⑵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

      ⑶赤亭道口: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

      ⑷祁连城:十六国时前凉置祁连郡,郡城在祁连山旁,称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⑸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⑹脱鞍:一作“脱衣”。酒家垆:此代指酒店。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翻译:

      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请您下马暂进入酒家垆,送您到万里之外西击胡。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赏析: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宴,也不写分手时的难舍离情。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说话行事,祝酒劝饮,然而字里行间却使人感到一股激情在荡漾。

      李副使将离武威,远赴碛西,因而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三、四两句在写法上作一转折,明写李氏不*凡的经历,激励其一往无前:“知道您经常出入边地,岂能见到轮台的月亮而惹起乡愁呢?”这里“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岂能愁见轮台月”,是盛唐时代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个昂扬的音节。

      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诗末两句直抒胸襟,更是气贯长虹:“功名请向戎马沙场上求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祗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这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

      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并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的窠臼。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悠扬流美的声调给人以奔放明快的诗意感受。自由活泼的韵律,跌宕有致的节奏,显示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传达出火一般的激情,将给远行者以极大的鼓舞力量。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名不详)因公从姑臧(今甘肃武威)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中,岑参作此诗送别。

      作者简介:

      岑参,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人,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集》。

    [阅读全文]...

2022-03-24 21:03:38
  • 问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的意思(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译文)

  • 河北,河南,杜甫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在杜甫的诗集里被推为突出的名篇,在杜甫的诗中极为少见,在古今的诗篇中也极为少见,因为这首诗是写极为喜悦的感情,热情奔放,但又极为深沉曲折。写极其喜悦的感情不容易写得深沉,热情奔放的诗篇不容易写得曲折,不容易写成格律诗;写得深沉而又曲折的诗,又往往缺乏奔放的热情,不容易写出极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是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成为突出的名篇。

    这首诗开头用“忽传”两字,含有极为惊喜的感情。在上一年的十月,史朝义还占领东京,占有河南大部分和河北广大地区,完全想不到在三个月之后,他会众叛亲离,部下纷纷瓦解,唐朝全部收复河南河北的。这个“忽传”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但安史之乱到这时整整拖了七年零三个月,使广大地区的人民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迫切地盼望*定叛乱,所以这个“忽传”又是长期盼望、求之不得的消息。出乎意料之外所以惊,长期盼望所以喜。极度惊喜的感情使他“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就喜极掉泪。在这个“涕泪满衣裳”里,包含着无数感情,包括在安史之乱中个人和全家所受的种种苦难,包含着人民所受的种种苦难,一起涌上心头,所以涕泪沾满衣裳。惊喜之极不是惊疑而是掉泪,因为这个消息虽然出乎意料之外,又是长期盼望的,所以不是惊疑而是惊喜。想到在安史之乱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所以不是喜而大笑,是喜极而掉泪。这样写真是写得极为真实。

    “却看”,再看看老婆和儿子还有什么忧愁呢?是跟自己一样高兴,忧愁已经没有了。这里的“妻子”是妻和子,与“诗书”指诗和书相对。随便把诗书卷起来准备回乡了。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全家漂泊到四川,一直在想回乡。在《秋兴》里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在《吹笛》里说:“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在《见萤火》里说:“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正因为一直在想回乡,所以一听到好消息,就想回乡了,这样流泪和准备回乡,正说明内心的“喜欲狂”。

    听到了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要歌唱,要喝酒,这是“喜欲狂”的自然表现。杜甫是在春天得到这个消息的,他迫不及待地想回乡,所以想立刻就走,想在春天就走。春天里到处景物宜人,草绿花红,花香鸟语,一路上有青春作伴,不会感到寂寞,正好回乡。怎样走呢?就坐船从长江东下,经过巴峡穿过巫峡,就从汉水到达襄阳,再走陆路到洛阳回到老家去。

    这首诗,从结构看,点明题目说明事件的只有一句,即“剑外忽传收蓟北”。在这句里表达感情的词是“忽传”,从忽传里含蕴惊喜的感情。从惊喜的感情里流露出泪满衣、喜欲狂来。从泪满衣里含蕴着长期漂泊中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不是他一个人的,是全家的,这就联系到妻和子了。从喜欲狂里表现出“漫卷诗书”来,这就同回乡结合,这是一方面;从喜欲狂里表现出放声歌唱、纵情饮酒,这是又一方面。从回乡里开出想立即动身的“青春作伴”,算计到由水路转陆路的旅程。全诗就这样紧密结合,一气呵成,又是曲折有致,确是抒喜悦感情的杰作。

    再从承转关系来说,有明显的,有含蓄的。从“忽传”里含蕴惊喜感情,这是含蓄的,不明显的。从惊喜里开出泪满衣、喜欲狂来,即承接“忽传”转入新意,这种承转是含蓄的。从“喜欲狂”里转入放歌纵酒,这种关系是明显的。从泪满衣里含蓄思乡之情在内,这是不明显的。从“漫卷诗书”准备回乡里,转入“好还乡”,它的承转是明显的。从“好还乡”里点出水路和陆路的旅程,这种承转是明显的。这样的承转关系,有明的有暗的,明暗交错,构成了热情奔放和深沉曲折相结合的作品。

    抒情作品要写出真实感情,又要写得曲折深沉,避免浅露。这种曲折深沉又是真感情的自然流露,不是有意做作。这就需要有深厚的感情,有了深厚的感情,感情自然就流露出来,也就是深厚的,既是深厚的感情,自然不会浅露,自然显得深沉,有曲折,杜甫这首诗就是这样。因为杜甫是关心人民疾苦的,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他自己又经历了长期的苦难生活,这就酝酿成他的深厚的感情。在这首诗里,他只要把这种感情写出来,让这种感情自然流露出来,就是深沉的,不是浅露的;就是曲折的,不是直率的,就是自然的,不是做作的。要写出这样的好诗,主要在培养深厚的感情。

    这首诗的结尾也可注意,两句中用了四个地名,又是对偶句,却写得极为自然,是很少见的。李白的《蛾眉山月歌》:“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两句用三个地名,已经少见,而杜甫用了四个地名,就更难得了。但这也不是有意做作,因为从上文的“好还乡”,自然想到还乡旅程,自然想到水路陆路,用了四个地名,写得极为自然。这两句里的“即从”、“便下”也可注意,正写出“好还乡”的急迫心情,具有强烈的感*彩。

    作者简介:周振甫 (1911~2000),浙江*湖人。1932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任上海开明书店校对、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华书局编审。昆明第一届文论学会会员,济南文心雕龙学会会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词例话》《文心雕龙注释》《中国修辞学史》《*诗词欣赏》等,专著辑为《周振甫文集》。

    [阅读全文]...

2022-07-12 09:08:11
  • 古诗欣赏:《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

  • 重阳节
  •   年代:唐

      作者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张茂先神女赋序曰。魏济北从事弦超。嘉*中。夜梦神女来。自称天上玉女。姓成公。字智琼。东郡人。早失父母。天地哀其孤苦。令得下嫁。后三四日一来。即乘辎[车并]。衣罗绮。智琼能隐其形。不能藏其声。且芬香达于室宇。颇为人知。一旦。神女别去。留赠裙衫[衤两]裆。述征记曰。魏嘉*中。有神女成公智琼。降弦超。同室疑其有奸。智琼乃绝。后五年。超使将之洛西。至济北渔山下陷上。①遥望曲道头。有车马似智琼。果是。至洛。克复旧好。唐杂曲曰。智琼神女。来访文君。按十道志云。渔山一名吾山。汉武帝过渔山。作[夸瓜]子歌云。吾山*兮巨野溢。是也。〕

      ①笺注本“陷”作“陌”,是。

    [古诗欣赏:《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阅读全文]...

2021-12-19 15:05:46
关于官人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官人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官人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官人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官人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官人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官人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