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

关于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61) 说说(133) 名言(1) 诗词(10k+) 祝福(53) 心语(1)

  • 形容苏州的诗词

  • 苏州,阅读,文学
  • 形容苏州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苏州的诗词,欢迎阅览。

      《青玉案》

      【宋】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说苏先生点评:忧伤。多愁善感的贺铸,谱的都是多愁善感的`词。江南的梅雨更是增添了七分忧愁。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说苏先生点评:脱俗。这是一首话语极简的禅诗。白居易是唐代苏州三位诗太守之一,为苏州贡献了大量耳熟能详的诗句,但这一首最超凡出尘。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说苏先生点评:傲娇。感谢周星星,让这首本来不算特别有名的诗变得如此脍炙人口。以至于走在苏州任何一处地方,都能听到少男少女在念叨“桃花坞”。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说苏先生点评:思乡。四十个字,就把一座苏州水城勾勒出来,历代古诗中也只有杜荀鹤做得到。

      《吴趋行》

      【晋】陆机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

      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

      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蔼蔼庆云被,泠泠鲜风过。

      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

      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

      王迹隤阳九,帝功兴四遐。

      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

      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

      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

    [阅读全文]...

2022-04-14 23:49:59
  • 苏州的唯美诗词

  • 苏州,唯美
  • 苏州的唯美诗词

      导语: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州的唯美诗词,欢迎阅读。

      1、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杜牧《怀吴中冯秀才》

      2、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王赓言《游狮子林》

      3、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4、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5、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6、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7、白氎行缠,青巾包结,几年且混常流。寰中谁见,心地自清幽。雨散昆仑顶上,香润遍、琼圃无忧。灵芽长,如今寒暑,饥渴总何愁。诸公,须着力,尘缘扫尽,师旨坚求。看天边、飞金走玉难留。住个庵儿不大,争恋得、月馆青楼。台山里,从人一任,说个好苏州。——曹勋《满庭芳》

      8、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乾隆《狮子林得句》

      9、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10、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11、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13、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14、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维则《狮子林即景》

      15、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白居易《忆江南》

      16、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17、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18、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

      19、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李白《乌栖曲》

      20、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1、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22、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23、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24、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2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26、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27、吴中爱看吴人画,况是吴人画最高。世上只期为散木,庵前疑复绽新桃。松风寒处安茶铫,石冻春深试酒槽。七字志怀颇见道,宁云溪壑兴堪陶。——乾隆《唐寅桃花庵图》

      28、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29、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30、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31、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

      3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3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4、清风明月本无价;*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35、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36、江南旧游凡几处,就中最忆吴江隈。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六七年前狂烂漫,三千里外思徘徊。——白居易《忆旧游》

      37、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38、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39、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唐寅《桃花庵歌》

      40、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41、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42、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43、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4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阅读全文]...

2022-01-20 07:17:51
  • 形容苏州的诗词

  • 苏州
  • 形容苏州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苏州的诗词,欢迎阅览。

      《青玉案》

      【宋】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说苏先生点评:忧伤。多愁善感的贺铸,谱的都是多愁善感的`词。江南的梅雨更是增添了七分忧愁。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说苏先生点评:脱俗。这是一首话语极简的禅诗。白居易是唐代苏州三位诗太守之一,为苏州贡献了大量耳熟能详的诗句,但这一首最超凡出尘。

      桃花庵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说苏先生点评:傲娇。感谢周星星,让这首本来不算特别有名的诗变得如此脍炙人口。以至于走在苏州任何一处地方,都能听到少男少女在念叨“桃花坞”。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说苏先生点评:思乡。四十个字,就把一座苏州水城勾勒出来,历代古诗中也只有杜荀鹤做得到。

      《吴趋行》

      【晋】陆机

      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

      四坐并清听,听我歌吴趋。

      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

      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

      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蔼蔼庆云被,泠泠鲜风过。

      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

      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

      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

      王迹隤阳九,帝功兴四遐。

      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

      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

      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

    [阅读全文]...

2022-02-01 15:17:24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古诗(古诗讲解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苏轼的名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西湖是一个令人无限神往的地方,它仿佛汇聚了天地间的灵气,以绝美的胜景以无限的风情倍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青睐,不知留下过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无怪乎西湖又被叫做西子湖,确实是以倾国倾城的美色让人不得不为之倾倒。而西子湖这个精彩的别称,就来自于宋代大诗人苏轼苏东坡的一首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写于苏轼在杭州为官期间。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到熙宁七年,也就是公元1071年到1074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苏轼一生中最愉悦的回忆之一了。

    熙宁六年,也就是公元1073年的初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刚好从一场小病中康复。苏轼的好朋友——杭州知州陈襄(陈襄(1017~1080)北宋理学家、“海滨四先生”之首,仁宗、神宗时期名臣。字述古,因居古灵,故号古灵先生,与郑穆、陈烈、周希孟并称“古灵四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进士及第,历官枢密院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进奏院,后又兼侍读,提举司天监,兼尚书都省事等。其人公正廉明,识人善荐,著有《古灵集》二十五卷传世。)就盛情邀请苏轼一同前往城外去踏青散心,恰好有人送来了上好的官酒,苏轼就提出不如前往西湖吧。两人就在湖上共饮美酒、共赏美景。刚开始的时候天气还是非常晴朗的,景色宜人,但没过多久就突然下起雨来了。要是换了别人也许就会扫兴而归,苏轼却不同,雨中的西湖同样让他赞赏不已,于是便有了《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两首诗歌。我们在这儿赏读的就是广为流传的第二首。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晴、雨两种不同风光的描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是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而“空蒙”则是形容细雨迷蒙的样子。西湖是三面环山的,一水绕城。面对西湖美景,苏轼没有展开穷形尽相的描摹,而是选取了水与山这两个最为*常、但同时又是最为经典的代表。

    而在写水与写山的时候,苏轼又侧重在水光和山色上。光与色是流动的,是不可捉摸的,是变幻迷离的,他们比实体更不容易描摹。潋滟和空蒙两个绝妙的形容词,恰好描绘出了水光和山色的流动变幻,不但给人带来整体的印象,并且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前两句写景已然非常出色了,但更为精彩的是由前两句所引出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就好比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那样,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善用比喻是苏轼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前人曾经这样评价苏轼,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比喻之后,再用比喻;形容不尽,重加形容。”)。钱钟书先生也说,“苏轼的一大特色,就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

    这个比喻的精彩,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几个层次来加以体会。首先,我们来看比喻本身,它是以人喻物,这可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比喻方式。古人在打比方的时候,往往是以物来喻人的。庄子《逍遥游》里形容藐姑射(yì)山上的神女,是“肌肤若冰雪”(百度汉语:藐姑射,读音miǎo gū yè,基本意思为神话中的山名。和郦波老师的读音有所不同。《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而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曹植则说洛水的女神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洛神赋》的名句;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把哭泣的杨贵妃比作“梨花一枝春带雨”。像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非常之多,而苏轼这两句诗却不同,是以人来比喻物,把西湖比作西施,也就是西子,这确实是比较新奇的一种联想方式。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与友人畅游西湖,小酌尚景,同时用因人喻物的手法写出了这首名作。湖光山色之间,初晴后雨之际,东坡先生并没有止步于对具体实景的描摹,而是更钟情于烟雨迷蒙的湖光山色。此时此刻,诗人仿佛看见了绝世佳人一般,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之中,那么在这首诗中,东坡先生是如何将佳人之美与西湖之美结合起来的呢?请继续收看《中华经典资源库》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次,我们再来看这个比喻的效果,由于是用人来比喻物的,所以在艺术效果上也带来了独特之处。人们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目的是使所描写的对象变得更加形象可感。“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恰好相反,它是把实体的事物比喻成一个较为抽象的对象,也就是西施。为什么说是较为抽象的对象?因为我们虽然知道西施是个美人,然而西施究竟长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她的美丽是存在于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的想象和叙述之中的,其实并非是一个具体形象的人,苏轼的这个比喻是非常大胆、也是非常聪明的。一个没有人知道她的长相的人,一个在每个人眼中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同时她又是一个所有人都为之醉心的绝世美人。当西湖被比喻成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所带来的想象空间,就是极为广阔的。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西施,每个人眼里也都有不尽相同的西湖风景,西湖与西施的相通之处就在于那绝世惊艳的美。

    这个比喻的巧妙还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再往深一个层次看。关于西施,我们都知道一个“东施效颦”的故事。“东施效颦”也是个著名的成语,它是说西施有心口痛的毛病,有的时候会犯心口痛。每当病发的时候,都要忍不住按住胸口,蹙起眉头,即使如此,但西施在病中的那个模样,还是那么楚楚动人。据说村子东头住着一个叫东施的姑娘,东施就长得不那么待见了。她非常羡慕西施的漂亮,觉得西施即使在病中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也是那么优美,于是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按着胸口,皱着眉头,每日的在外头表演,行为艺术。结果却适得其反,人人俱觉其丑,丑不堪视。东施模仿的西施是在病中,按着胸口、蹙着眉头,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说西施无论在何时都是那么美,即使是在病中,也别有一种病态之美,这个病态之美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病态美,是她在病中,她的病态也极具美学的意义。

    苏轼的比喻,其实就化用了这个典故,既然常态,病态,都是美的,那么无论淡妆还是浓妆,自然都是恰到好处了,这一点,不正是吻合了西湖晴雨皆宜的特点吗?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解读,我们现在对这个比喻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了。无怪乎清代的大诗人查慎行,要给予这样不遗余力的赞赏,“多少西湖诗被二语扫尽”。这个比喻也成为苏轼的得意之作,在后来的一些诗歌里,苏轼还多次用到,例如“只有西湖似西子”,再比如“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这首诗除了写景的生动、比喻的精妙,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其中所饱含的哲理,这对西湖晴景与雨景的同等赞赏中,体现了苏轼善于发现美、善于欣赏美的独特眼光。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回头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其一与其二其实是一个有所关联的整体。其一云:“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前两句紧扣题目中的初晴后雨,“朝曦迎客”写的是晴,“晚雨留人”写的是雨。第三句是非常关键的一句,“此意自佳君不会”,“此意”指什么?不会又是谁不会呢?一般来说游客都偏好晴朗的好天气,尤其是在游玩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总是会令人扫兴而归的,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苏轼则不然,“留人”一句是很有深意的,苏轼把下雨解读为留人,这就给雨赋予了人的感情,从一个正面的角度肯定了雨的价值,然而普通的游客并不能领会其中的好处,也只有湖畔庙中被供奉的水仙王能够尽享西湖各式各样的风光。

    美人如画,画如美人。绝代佳人已逝,后世之人无缘得见西施的美貌,却能从东坡先生的诗句中想象一二。更令人叫绝的是西湖那多侧面的丰富美感,也被使人通过西施之比喻得到了完整的体现。雨落苏堤后的西湖令人沉醉,也许只有湖畔庙中供奉的水仙能够尽情领略,那么东坡先生还有哪些对西湖的赞美之词呢?请继续收看中华经典资源库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从第二首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其实尽享西湖风光的并不是那个在虚幻中存在的水仙王,而是谁呢?当然是苏轼本人。雨中的西湖之美是别人所忽视的,苏轼却发现了,并且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它,那么苏轼为什么能够发现呢?一是因为他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是源于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在苏轼的一篇著名的文章《超然台记》中有这样的句子,苏轼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在苏轼眼中,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可观、可乐之处,不止那些怪奇伟丽的事物值得欣赏,其他看似普通的事物,其实也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只要你具备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饮湖上初晴后雨》无疑是苏轼这种心态在诗歌中的直观体现,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这首吟咏西湖的作品,就超越了单纯的景物描摹了,而上升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

    二是因为,苏轼与西湖本来就有着割不断、理还深的关联。苏轼曾前后两次到杭州做官,第一次是1071年到1074年,第二次是10*到1091年,分别任杭州通判和杭州知州。苏轼在杭州任内,政绩那是非常显著的,得到当时老百姓的赞扬的,也是为后世所称颂的。那时候的杭州,经常发生旱涝灾害,西湖严重淤塞,苏轼怎么样?他就招募民工,前后共用了二十万工,全面疏浚了西湖,并用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淤泥堆筑起了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长堤,还在堤上建造了六座石拱桥。这条长堤就是现在的西湖十景的苏堤,西湖十景有苏堤春晓,这条长堤就是现在的苏堤。

    苏东坡有诗云:“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由此可见,西湖得以呈现更加娇媚动人的姿态,那是和东坡先生的努力分不开的。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十景中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景观——“三潭印月”,那三个小石塔也是当时苏轼为了防西湖淤塞而下令建立的。东坡先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将西湖、将杭州治理得更加诗情画意、繁花似锦,而在西湖柔波的涤荡下,他能写出“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妙诗句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了。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说,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加突出,也更完整地蚀刻在他的生活和作品中。

    回看这首小诗,既饱含深刻的哲理,又与景物的描写、情感的抒发融合为一体,没有任何生硬的痕迹,因此这一首诗,真可以称得上是情、景、理的水*融,就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达到了古代诗歌极高的境界。苏轼本人对唐代画家吴道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实这两句评价,同样适用于苏轼本人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中,那生动空灵的景物描写、那新鲜又充满表现力的比喻,以及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无不印证着苏轼作为一代大诗人所具备的惊世奇才。

    [阅读全文]...

2022-03-16 08:50:07
  • 关于苏州诗词有哪些(表达苏州的名言绝诗)

  • 苏州,名言
  • 前言

    前些天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关于苏州的诗词,你知道多少呢?

    …….

    老街味道生活在年轻的海滨城市青岛,一直很向往江南的那些古城,随便一个地方都能在唐诗宋词中找到痕迹。特别像苏杭这种名城,关于他们的诗词简直数不胜数。老街前几年出差和自驾游时又去过几次苏州,枫桥、寒山寺、虎丘、沧浪亭这些名迹都有着深深的唐宋文化烙印,山塘街、*江路上信步闲游,两边高低错落的红楼中隐约传出悠扬的评弹词曲,在徐徐晚风中满是江南水乡的情调,令人多年以后也难以忘怀。

    一、在苏州的诗人

    和苏州最有缘的诗人应该是唐朝的韦应物了吧?这个年轻时的纨绔子弟,在15岁就进攻担任唐玄宗时期的宫廷侍卫,安史之乱以后发奋读书,52岁(788年)有机会来到苏州做刺史,因此被人称为“韦苏州”。据说这首有名的绝句就是写于苏州: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在韦应物担任苏州刺史的时候,有一个十二岁的小朋友也被父亲送到苏州生活。36年以后的公元825年,这个小孩也成为了苏州刺史,他就是大诗人白居易,他刚回来不久就写了一首《宿湖中》赞扬太湖美景:

    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浸月冷波千顷练,苞霜新橘万株金。

    幸无案牍何妨醉,纵有笙歌不废吟。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白居易对于自己幼年时的父母官一直非常尊敬企慕,他曾经在《重答刘和州》中自谦:敢有文章替左司(左司代韦应物)

    分无佳丽敌西施,敢有文章替左司。随分笙歌聊自乐, 等闲篇咏被人知。

    花边妓引寻香径,月下僧留宿剑池。可惜当时好风景,吴王应不解吟诗。

    刘和州就是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这个刘禹锡曾经也担任过苏州刺史。

    到了宋朝,著名的苏轼在杭州、湖州任职期间,也曾数次来苏州游历。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苏轼从杭州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途经苏州时,有人为他设宴饯行,东坡先生将歌妓视作自己沦落天涯时的知音,赋了一首词《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 :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至于曾经来过苏州游历的文人墨客,就不计其数了,留下的诗篇也汗牛充栋,有不少千古传唱的佳作。

    二、关于苏州的诗词名作

    1、无人不知的《枫桥夜泊》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被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 ,不仅仅是中国人家喻户晓,连亚洲其他国家的课本也曾收录此诗。枫桥与寒山寺也因此诗的广为传诵而成为游览胜地。老街每次去都赶上人满为患,记得寒山寺里墙上的石碑上刻了各种各样书法风格的《枫桥夜泊》,颇为壮观。

    2、《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走在山塘街上才能感觉到这首诗的独特魅力,杜荀鹤的这句“人家尽枕河”道出了苏州水乡的风韵。我记得在苏州游玩的时候,景点卖的折扇上几乎都有这五个字。

    3、刘禹锡《《别苏州》

    刘禹锡在苏州做过三年刺史,关于苏州的诗也不少: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似乎那时离开苏州都要走水路出阊门,经由枫桥寒山寺向西往北。咏苏州的诗好多提到阊门的,看来是离别时的必经之路。

    4、《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宋] 苏轼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夜阑相对梦魂间。

    苏轼的这首词特意提到了“闾丘孝终”,老街把苏州的“二丘”介绍一下:苏轼来苏州游赏,两个地方是必去的,一是拜访闾丘孝终,会会老朋友,叙叙旧情;一是去游览虎丘,欣赏名胜古迹,畅舒胸怀。他说过:“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为二欠事。”苏轼与闾丘孝终交往甚密,友谊深厚。上面这首浣溪沙就是写给闾丘孝终的。

    三、老街写的几首苏州诗

    老街去苏州时写过几首小诗,后来看到古人咏苏州的作品时,也曾经用古人原韵和过几首,请朋友们指正!

    1、五律-苏州印象 @老街味道

    白公堤上客,风物雨中秋。 巷转斜藏竹,桥多半隐舟。

    弹词溯青史,灯火起红楼。 一棹烟波远,姑苏访二丘。

    2、观宋填词07•忆余杭 @老街味道

    长忆姑苏,闲倚山塘街畔饮,桥横竹掩水连空。弦管小楼中。

    虎丘寻剑苍松立,画舸流光鸳瓦湿。可怜华发不堪看,听取暮钟寒。

    3、绝句- 西施

    烟雨楼空思越吴,西施歌舞绕姑苏。一朝了却君王事,自入轻舟向五湖。

    4、观宋填词19•水调歌头(用苏子美潇洒太湖韵咏沧浪亭)

    沧浪共鱼鸟,苏子解青纶。功名余事抛却,烟棹向芦湾。更把五湖风月,斟入一尊清酒,高唱浩歌还。行藏都不厌,得意水云间。

    今古事,谈笑里,似等闲。几回兴废,欲问清浊渺无澜。感慨江南游子,行看春风词笔,相契每开颜。只恨营营久,何日肯归山。

    苏子美即苏舜钦,北宋著名诗人,当年因接*主张改革的政治家,被人借故诬陷,罢职闲居苏州。他曾经写过一首《水调歌头·潇洒太湖》,老街用其原韵做了这首词,苏词就不录入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老街抛砖引玉,看看诗友们有没有写过吟咏江南水乡的佳作,欢迎赐玉。

    [阅读全文]...

2022-03-18 09:25:57
  • 描写赞美苏州美景的经典诗句有哪些唯美古诗词

  • 美景,苏州,赞美
  • 1、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2、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3、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4、吴中爱看吴人画,况是吴人画最高。世上只期为散木,庵前疑复绽新桃。松风寒处安茶铫,石冻春深试酒槽。七字志怀颇见道,宁云溪壑兴堪陶。——乾隆《唐寅桃花庵图》

      5、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6、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7、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8、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0、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11、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12、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4、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15、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维则《狮子林即景》

      17、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19、清风明月本无价;*水远山皆有情。

      20、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2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2、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3、《乌栖曲》

      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24、《登阊门闲望》

      唐·白居易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25、《正月三日闲行》

      唐·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阅读全文]...

2022-05-16 17:54:07
  • 描写苏州风景的诗句古诗大全

  • 苏州,风景
  •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风明月本无价;*水远山皆有情。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底。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

    妓筵今夜别姑苏,客棹明朝向镜湖。莫泛扁舟寻范蠡,且随五马觅罗敷。兰亭月破能回否,娃馆秋凉却到无?好与使君为老伴,归来休染白髭须。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登阊门闲望》

    唐·白居易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正月三日闲行》

    唐·白居易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游虎丘》[原](七律)

    [阅读全文]...

2022-04-24 11:52:04
  • 苏轼古诗词有哪些(关于苏轼的古诗词)

  • 苏轼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

    作为中国历史上“不可无一难能有二”(林语堂语)的文化巨人,苏东坡一生跌宕起伏、历经风雨,对人生参得透、悟得深,更善用一支妙笔将人生况味写得妙、描得准,令人回味不已。

    这句诗出自《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诗中苏东坡回忆了与表弟共同度过的童年时光:

    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栗。

    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

    童年是美好的。人生刚刚开始,有的是时间,一切皆有可能;生活无忧无虑,无需承受生命之重。

    童年又是混沌的。心智懵懵懂懂,认知模模糊糊,只顾挥洒天性,还不懂得珍惜时间,更没有心力去思考深奥的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隙过白驹那暇惜”与辛稼轩“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句诗出自《和子由渑池怀旧》,系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诗》而作。

    诗中开篇自问自答:“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

    青少年时期系人生的探索期。前路充满未知性和不确定性,但也充满无限可能性,只管如飞鸿般怀揣梦想和憧憬去闯荡天下。

    青少年时期亦是人生的储备期。“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不经历荆棘载途、跋山涉水的磨砺,怎能迎来前路的一马*川?在该奋斗的年纪,不应贪图安逸。

    鸿飞千里,青春无悔。青少年时期留下深深浅浅的足印,都是在为一生探路。

    这句词出自《临江仙·夜归临皋》。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一个“恨”字道破中年之无奈。

    苏东坡之前,李商隐曾借《无题》慨叹:“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苏东坡之后,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不惟男人,中年男女其实都已不再是为一己而活。

    无论是家中顶梁,还是为母则刚,中年人肩负了太多责任,承担了更多压力,大多身不由己。

    人到中年,不能矫情,不愿诉苦,不可偷懒,甚至不敢生病,只因“此身非我有”。

    但不论如何不堪,中年人在自己的沙场上,只能低头前进,负重前行。

    这句词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苏东坡在与友人游赏春山的过程中心境为之涤荡,悟得在生命苦旅中随缘为乐,抵达恬淡自适的超然旷达佳境。

    人至暮年,不论曾经居庙堂之高,还是终身处江湖之远;不论钟鸣鼎食之家,还是粗茶淡饭小户;不论志得意满,还是郁郁寡欢,都将归于*淡。

    渐至老境,由看透看穿而至看淡看开,可摆脱功名羁绊,远离膏粱厚味,追求精神超脱,心归*和坦然,享受人间清欢。

    清淡为欢。酸甜苦辣遍尝后,一个“清”字,当是暮年的底色。

    这句词出自《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词的下阙末尾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似可看作对来路的追溯和一生得失的标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当生命完成、重归自然之时,人生的荣辱悲欢均已化为过眼云烟,胜败两忘,无悲无喜,一切成为过去,再也不必介意萦怀。

    世上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生如夏花之灿烂,但若能活得通透,豁达面对风雨福祸,“一蓑烟雨任*生”,也算不枉此生。

    [阅读全文]...

2022-07-29 20:16:11
  • 苏轼《方山子传》

  • 苏轼
  • 方山子传

      方山子(11),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④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着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⑤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⑥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⑦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⑧,余在*(12),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⑨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⑩见之欤?

      注释

      1、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2、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3、闾里:乡里。

      4、宗:尊奉。

      5、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6、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7、谪:降职。苏轼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贬到黄州的。黄:今湖北黄冈。

      8、使酒:酗酒任性。

      9、前十有九年:即嘉佑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10、怒马: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11、傥:或许。

      12、歧山:地名,指凤翔。

      13、方山子:即宋陈慥,字季常。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下,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14、岐下:地名,指凤翔。

      15、岐亭:镇名,在今湖北麻城。

      16、屋:帽顶。

      17、精悍:精明强干。

      18、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属世袭门阀。

      19、等:等同,相类似。

      20、阳狂:假装疯癫。阳,通“佯”,假装。

      21遁:隐居

      翻译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阅读全文]...

2022-05-19 04:49:52
  • 石鼓歌古诗词

  • 石鼓歌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石鼓歌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石鼓歌》 作者: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扌为]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阅读全文]...

2021-12-06 08:02:35
当前热门
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 - 句子
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 - 语录
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 - 说说
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 - 名言
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 - 诗词
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 - 祝福
写苏州石湖和上方山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