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

关于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1) 语录(6) 说说(60) 名言(1k+) 诗词(126) 祝福(13) 心语(1)

  •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

  •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有必要进行细致的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新疆吐鲁番,我是来自太阳旅行社的导游张家旖,今天由我带大家参观神秘的“坎儿井”,在游览的过程中请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现在我们在坎儿井的入口处,大家可以摸一摸坎儿井的水,冰冰凉凉的,它特别神奇,这里的水冬暖夏凉,像这样的坎儿井在吐鲁番地区一共有一千多条,全长五百多公里,现存的坎儿井多数都是清代修建的,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古代三大工程。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人文遗产。

      我将带大家参观一条完整的坎儿井,它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是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的。我们先看到的是竖井,它是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的通气口,最深的竖井有九十米,一般每隔二十米到七十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里竖井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是长方形或者圆形。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暗渠,有叫地下渠,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聚在一起,坡度有低向高处挖。暗渠一般宽一米到二米,短的一般有一百到二百米,最长的有二十五公里。在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根据两点一线的原理,就可以不偏离方向。

      明渠又称为龙口,它是暗渠与竖井的交接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底层渗透,透过暗渠流向明渠的出水口。

      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涝坝了,涝坝也就是大大小小的蓄水池,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水就送到哪里。

      吐鲁番的坎儿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吐鲁番地区生态严重破坏,坎儿井的数量已大大减少,目前仅有七百多条了,如果不再加以保护,三十年后坎儿井可能将不复存在。

      坎儿井的参观已经结束了,希望大家喜欢我的讲解,再次谢谢大家光临“坎儿井”!

    各位游客:

      来到吐鲁番,人们不禁会问:素有火洲、风库之称,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怎么会出现大片的绿洲?其中有什么奥秘呢?奥秘就是分布在新疆大地上的坎儿井群,它犹如人体的血脉,延展到茫茫戈壁,灌溉了新疆的大片土地。奇妙的坎儿井,又在吐鲁番分布最广,成为生命之泉,常绿之源,浇灌着吐鲁番滴翠的葡萄和甘甜的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这一举世闻名的灌溉工程。

      坎儿井的结构→坎儿井的建造方法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坎儿井乐园,首先请跟我前往坎儿井博物馆去了解一下坎儿井的建造情况。

      坎儿井是生活在新疆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引水工程,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条,其中以吐鲁番最多最集中,据统计,吐鲁番的坎儿井共有1158条,总长约5000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的里程。坎儿井堪称*古代最伟大的地下水利工程之一,被地理学界的专家称为地下运河,并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对于坎儿井您可能早有所闻,不过对它的结构也许不很清楚,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坎儿井古称井渠,坎儿也就是井穴的意思,由立井(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是与这里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首先吐鲁番盆地地势很低,低于海*面以下的面积就有2085*方公里,而且吐鲁番四面环山,每年高山上的积雪大量融化后流入山谷。当雪水流经戈壁时便渗入地下形成潜流,这就给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那坎儿井又是怎样建成的呢?请看:坎儿井的建造方法是在高山峡谷地带的雪水潜流处,寻找到水源,然后每隔20米至30米打一眼竖井,井深十米至几十米不等,将地下水汇聚,以增大水势,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凿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流直下,一直连接到遥远的绿洲,才将水由明渠引出地面,加以灌溉。涝坝则是一个调节水量的蓄水池。一条坎儿井,一般长约3公里,最长者往往是几条坎儿井相连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其间竖井少则几十口,多则三百余口。上游的竖井较深,个别可达100米上下,下游的较浅,一般仅数米。坎儿井的作用是避免水分蒸发,这项工程实属适应干燥气候特点的一种伟大创举。尤其让人称道的是,当地人民全凭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凿打深井,掏挖地下渠,其工程之浩大,构造之巧妙,让人叹为观止。

      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乘车临*吐鲁番市时,就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的外围戈壁上,可以看见顺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有序地伸向绿洲。那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大家从高空俯视,那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结的`项链,装点着吐鲁番这个古老却仍青春焕发的地方。

      坎儿井的建造原因→坎儿井的起源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坎儿井的建造原因。由于新疆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而坎儿井是地下暗渠输水,蒸发量小而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加上这里的土属钙质黏土,挖好的坎儿井很坚固,不易倒塌。高山上雪水温度很低,若直接灌溉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而吐鲁番地表温度很高,雪水流经坎儿井后温度自然上升,很适合浇灌农作物。因此,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与干旱的斗争中,发明了这种凿井灌田的方法。一道坎儿井就是一眼不枯的清泉,道道坎儿井,构成了火洲的生命线和命脉,使新疆这个降雨稀少的地方有了水源的积聚,从而成为新疆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泉。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坎儿井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与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巴基斯坦、伊朗及里海沿岸,人们都发现了坎儿井。所以我们说坎儿井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是毫不过分的。直到今天,坎儿井还在为新疆吐鲁番的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坎儿井明渠→坎儿井暗渠

      参观完坎儿井博物馆,走出馆外,可见道旁明澈的清泉,这便是坎儿井明渠中流淌出的雪山纯水,它晶莹碧透,倘若您伸手触及,便会感到凉意阵阵,真是晶晶亮,透心凉。

      坎儿井的暗渠要从洞中进入方可看到,只见渠水汩汩流淌,让人感到无比欣喜。这样的井渠在整个新疆大地有上千个之多,其地下河道总长度加起来比万里长城还要长一倍,也远远超过了京杭大运河,成为地下运河。

      游客们,今天的坎儿井,不仅是重要的水利设施,更是中外游客乐于观赏的一大人文景观。尤其是坎儿井乐园内的一台充满新疆*尔族浓郁风情的民族歌舞表演,会使您心神荡漾。那明快的节奏,轻盈的旋律,热烈奔放的情绪,使您在欣赏之余,会情不自禁地加入他们的行列,学着*尔姑娘和小伙子的模样边唱边跳,感受这歌舞之乡的纯真乐趣。

      各位游客,坎儿井乐园内那咳亮悠扬的歌声已经唱响,下面就请大家赶快前去欣赏吧!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

      接下来我们将要参观的景点是号称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坎儿井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村,地理位置十分便利,离312国道不到一公里,离吐鲁番市中心仅5公里。

      坎儿井在*各省叫法不一,新疆汉语称为“坎儿井”或简称“坎”,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

      坎儿井2004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里风景区。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当时称之为“井渠”,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为适应干旱地区的生活而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新疆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以吐鲁番地区最多,总共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其长度可长达5000公里,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因此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式的水*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新疆坎儿井按其成井的水文地质条件来分,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山前潜水补给型,这类坎儿井直接截取山前侧渗的地下水,集水段较短。

      第二种是山前河流河谷潜水补给型,这类坎儿井集水段较长,出水量较大。

      第三种是*原潜水补给型,这类坎儿井主要分布在灌区域内,地层多为土质、水文地质较差,出水量较小。

      如今,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均可供参观游览。名气最大的坎儿井是米衣木·阿吉坎儿井,它全长5公里,最深处为80米,日水量可浇地70亩,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尔人米衣木·阿吉开掘而成的,故以此而命名。

      坎儿井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自然条件的可能性。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融化的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吐鲁番盆地的地形高差悬殊,地势峻陡,周围高山多系古生代末期海西运动形成的,岩层坚硬且多裂隙,有利于裂隙水的形成。

      二是生产发展的需要性。

      吐鲁番盆地远在古代汉唐时期就是欧亚交通的孔道、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地,虽然该地区气候干旱且地面水源非常缺乏,但却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源和充沛的天然泉水、致使冲积扇缘以下的土地尽是肥美的绿洲。农业生产上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人们开发出更多的地下水源,通过千百年生产劳动的实践和内外文化技术经验的交流,人们终于逐步地找到了一种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最好形式——坎儿井。

      讲到这里,各位游客可能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坎儿井了,请大家随我下车,我们去亲眼体会坎儿井的独特魅力。

    [阅读全文]...

2022-02-08 05:58:26
  • 吐鲁番盆地的阅读答案

  • 阅读,写作
  • 吐鲁番盆地的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吐鲁番盆地的阅读答案,希望有所帮助!

      阅读题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②广阔,长;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长夜漫漫( )漫无目的( )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

      (5)吐鲁番人用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栽种桃树、梨树,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参考答案:

      (1)漫天风沙(③)长夜漫漫(②)漫无目的(①)

      (2)强烈 照耀 别致

      (3)只要……就;既……又。

      (4)新疆吐鲁番盆地。

      (5)植树造林;遮阳蔽日;为行人解热止渴;智慧和创造力。

    [阅读全文]...

2021-11-24 01:28:01
  • 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

  • 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游客: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也是我国栽培葡萄的发源地。据调查,新疆葡萄共有50多个品种。尤其在吐鲁番,到处种植着葡萄,占全疆葡萄种植面积的90%以上,简直成了“葡萄的王国”。吐鲁番的葡萄勾起了我们无限遐想。在新疆各族人民中传唱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的美妙歌词,就充分表达了人们对葡萄的赞美之情。葡萄被人们誉为“珍珠和玛瑙”,成了新疆“瓜果之乡”的象征。下面就让我们前往吐鲁番最美丽的地方葡萄沟,去体会一下阿娜尔罕陶醉的心情吧!

      游客们,我们的汽车行驶在火焰山旁,山的西端就是葡萄沟。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脉中一块呈南北走向的河谷地,全长7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其间布满了葡萄园,居住着*尔、回、汉等民族的果农。倘若您走进葡萄沟,就会看到源于天山的人民渠水穿谷而过,树木繁茂,空气湿润,气候凉爽宜人,与炽热的火焰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举目望火山,低头看绿地,真不愧是炎夏避暑的好地方。

      葡萄园→无核白葡萄→葡萄干晾房我们现在来到了葡萄园内,只见这里的葡萄似遮天的绿云、铺地的绿毯,片片相接,架架相连,绿阴蔽日,硕果累累。葡萄沟内的葡萄园占地约400多公顷,主要品种有无核白葡萄和马的葡萄,还有玫瑰红、喀什哈尔、比夹干、黑葡萄、索索葡萄等。此外,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京早晶、艾麦纳、无核紫、无核红、玫瑰香等优良葡萄品种。其果形各异,有球形、卵形、圆柱形、椭圆形等,有的鲜艳似玛瑙,有的晶莹如珍珠,而有的碧绿若翡翠。这里年产葡萄逾6000吨,晾制葡萄干300余吨,堪称是“世界葡萄植物园”。

      新疆葡萄中的佼佼者是无核白葡萄,葡萄沟内就普遍种植着这种葡萄。瞧!那一串串挂在葡萄架上的果粒椭圆、果呈浅黄绿色的“绿色珍珠”就是无核白。它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鲜果含糖量达24%以上,超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葡萄的含糖量,成为世界上最甜的葡萄。由于它没有籽,最适合晾制葡萄干,晾干后其含糖量可达75%以上,并含有蛋白质、有机酸等多种养分,是营养丰富的干果佳品。晶莹如玉的无核白葡萄干,色泽碧绿鲜艳,食之酸甜可口,被称为“*绿珍珠”。

      葡萄沟中栽培面积居第二位的是马的葡萄,它果粒呈长柱形或纺锤形,果皮薄而韧,汁多而肉质松脆,没有香味,但特别甜。值得一提的是,吐鲁番盆地由于具有地势低洼、气温高、降水少、太阳辐射强等独的自然条件,因此所有葡萄都没有病虫害,更不需喷洒农药,从而使新疆葡萄干这一品牌名扬海内外,成为难得的天然无毒果品。

      游客们,漫步在绿色长廊之中,望着这诱人的葡萄,真是无比地惬意!刚才有的游客问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瞧!前方那*顶、长方形、土木结构的小房子就是专门为晾制葡萄干而盖的晾房。晾房墙壁是由土块砌成的有孔花墙,长方形的小孔主要起到自由通风的作用。晾房的门多设在北边或东边,这样一方面可减少阳光的射入,另一方面在运输葡萄时,如晾房一时容纳不下,可暂时放在晾房外北墙边,数小时内不会被阳光照到,制干后的品质不变。在吐鲁番,这样的晾房随处可见,但多数建造在山坡高处或沟岸上地形开阔*坦、通风和干燥等条件良好的地方。说到这里,游客们或许已经明白了吐鲁番的葡萄干制作方法也有独特之处,它既不同于其他国家利用阳光曝晒,也不是利用人工加温烘干,而完全是凭借干燥温暖的气候自然风干的。这样完全保存了葡萄果实中的叶绿素,使葡萄呈干绿色,这在世界年产约印万吨的葡萄干中,也可算是一种独占望头的佳品了。

      吐鲁番除了葡萄干外,葡萄酒也非常有名,色香味俱佳,而且酿制历史十分悠久,唐代诗人王翰曾有诗赞道:“葡萄美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的名句,将葡萄美酒的神韵与驰骋疆场的将军的豪迈气概描述得出神入化。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葡萄沟的北部,前面一块大理石碑上写着“葡萄沟”三字,这是前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同志的手迹,大家可在此摄影留念。

      这里流水潺潺,葡萄满架。我们漫步在葡萄长廊,宛若畅游江南园林,浑然不知身处烈日炎炎的火焰山中。穿过石桥,置身在葡萄王国中,只见悬崖绝壁的砂砾层中渗出的泉水,汇流成池,池中游鱼,仿佛也和游人一样,怡然自乐,鱼乐人亦乐,泉清心更清。

      游客们,现在我们在葡萄沟长廊下憩息片刻,大家围坐一起,一边欣赏周围的景观,一边品尝色彩各异、大小有别、味道不同的各种现摘葡萄和瓜果,尽情地过把吃葡萄瘾。顺便介绍一下,从1990年开始,每年的8月20日至26日,“*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都要在吐鲁番隆重举行。吐鲁番的葡萄已突破了自身的界限,成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经济贸易往来的纽带。

      旅游区内还有葡萄博物馆、葡萄酒品尝点、民俗馆等其他参观设施,以及*尔族民乐表演,休息片刻后我们再去参观欣赏。

      吐鲁番的葡萄沟隶属于吐鲁番市葡萄乡,座落于吐鲁番市东北,距城市中心10公里。地理坐标为T89;15′,E43;02′,海拔300米。葡萄沟系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南北长8公里,东西宽0.6-2.0公里,沟谷狭长*缓。沟谷西岸,悬崖对峙,崖壁陡峭,犹如屏蟑。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溪流两侧,葡萄架遍布,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四周是茂密的白杨林,花草果树点缀其间,农家村舍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缓坡上。

      说起吐鲁番的葡萄沟,当然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犁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据《史记大宛列使》和《汉书;西域使》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发现这里种植葡萄,并将其引人内地。

      《明史;西域使》说此地“有桃李枣瓜葫芦之属,而葡萄最多”,《西域闻见录》记载吐鲁番“土产麦、谷、胡麻,而甜瓜、西瓜、葡萄种类最多,无不佳妙,甲于西域。”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古墓《(382)号的出土文献》中,曾发现有任命管理浇葡萄的官方文件《攻曹条任行水行官文书》。文中提到较多的官吏专管灌溉葡萄用水,反映了当时种植葡萄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又从出土的北魏太延三年(公元436年)民间记事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农家栽培葡萄的面积和风虫对葡萄的危害。古墓的殉葬品中还出现较多的葡萄果穗、葡萄干、葡萄种子和葡萄枝条。

      迷人的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这是为中外宾客开辟的游览场所,依山旁水,安静、幽雅,景物天成,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有的`游客信步葡萄架下,仰首尽情观尝珍珠般的葡萄,有的游人坐在葡萄架下品尝鲜葡萄。

      园内有民族风味的食堂,有卖工艺品的蒙古包,还有划船游玩的地方。二是葡萄山庄。这是葡萄沟里设备齐全、级别较高的度假村。这里有高档次床位120个,有供120人就餐的饭厅,还有卡拉ok厅、游泳池等。三是吐鲁番葡萄展览馆。四是吐鲁番*尔族民居民俗馆。五是中新公司,该公司是以葡萄为主要原料生产葡萄酒和饮料的中外合资厂家。六是葡萄乡的度假村。

      人工引来的天山雪水沿着第一人民渠穿沟而下,潺潺流水声给葡萄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两面山坡上,梯田层层叠叠,葡萄园连成一片,到处郁郁葱葱,犹如绿色的海洋。在这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桃、杏、梨、桑、苹果、石榴、无花果等各种果树,一幢幢粉墙朗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农家庭院上,别具特色。夏天,沟里风景优美,凉风**,是火洲避暑的天堂,旅游季节,中外宾客,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1994年沟里种植葡萄315.6公顷,生产鲜葡萄8601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

      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

      新疆有一首歌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来到吐鲁番,不到葡萄沟品尝葡萄的甜美和清凉,便不能领会吐鲁番火辣辣之外的那份清凉惬意。

      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它位于火焰山的西端,呈南北走向,全长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布依鲁克河(葡萄沟河)横穿其间。沟中郁郁葱葱,栽种了无核白、白加干、红玫瑰、索索等*百种葡萄,形成了一所天然的葡萄博物馆。葡萄沟里有旅游接待站,两米高的葡萄棚架成的长廊藤蔓交织,串串葡萄伸手可及,崖壁间渗出的泉水汇成养鱼池,安静幽雅,你只须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将新鲜的葡萄摘下来吃个够。

      葡萄沟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现建有葡萄沟游乐园、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达瓦孜民俗风情园、绿洲葡萄庄园和展示*尔族建筑特色、民俗民风、体验*尔族农家生活的民族村等。

      风光秀美的葡萄沟以广栽葡萄闻名于世,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

      葡萄沟沟谷狭长,溪流环绕,草木芳菲。沟谷*悬崖陡峻,峭壁叠嶂,沟下河边山坡上种植的就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整个葡萄沟就像一条甜蜜的河,处处滴翠流蜜,时时甜美酣畅。由于新鲜的葡萄不宜存放,可考虑买些葡萄干回家。大约每公斤15-20元,价格比吐鲁番市区的稍微贵一些,不过比乌鲁木齐的价格要便宜。

      在葡萄沟通看*尔族舞蹈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歌舞表演会发展成集体的“麦西来甫”,歌舞演员会邀请你和他们一起跳。在看表演的时候,你会被安排坐到院子里一个专门的位置,一边吃新鲜水果一边看表演,舞台是搭在葡萄架下的一个简易的高台。跳舞的青年男子和姑娘都是村里最漂亮。

      葡萄沟内有一座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每年5月开馆至当年10月底闭馆,开馆期间完全免费。馆内陈列着百余幅历史图片和大量珍贵的文物资料,详实的向游客介绍王洛宾先生60余年音乐成就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吐鲁番除了有飘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奇特的地貌风光及民族风情,而且名胜古迹众多,仅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十四个。

      沐浴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高昌、交河、故城,历经沧桑风彩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藏有千年古尸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结构独特的清代*建筑苏公塔,《西游记》中那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火焰山,宏伟的人造地下河流坎儿井,葡萄园里葡萄姑娘动人的情歌,别具风味的“巴扎”风情,葡萄架下风情浓郁的*尔族歌舞,以及距今2400万年前举世无双的巨犀化石,使吐鲁番成为一块古代文化历史遗产荟萃的宝地和融“火洲”、“风洲”、“沙洲”、“绿洲”为一体的自然地理历史博物馆。

    [阅读全文]...

2022-01-20 19:34:28
  • 形容天气炎热的古诗句

  • 天气炎热,文学
  • 形容天气炎热的古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容天气炎热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2、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5、滂沱汗似铄,微靡风如汤。

      6、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7、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8、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9、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10、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11、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1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13、湿础人沾汗际,蒸林蝉烈号时。

      14、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

      1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1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7、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18、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19、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20、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21、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

      22、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2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4、俘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25、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6、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27、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28、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2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30、落花落,落花纷漠漠。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31、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2、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3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4、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5、*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阅读全文]...

2021-12-10 05:13:18
  • 不熟的葡萄的歇后语是什么 吐鲁番的葡萄—甜透了

  • 不熟的葡萄——酸得很

    简介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歇后语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中间要用----来分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关于葡萄的歇后语:

    不搭棚的葡萄——没有架子;不摆架子

    发了霉的葡萄——一肚子坏水

    番瓜秧牵上葡萄树——胡搅蛮缠

    葡萄汁充花露水——不是那块香料

    蜗牛爬上葡萄架——光想高味

    叫花子吃葡萄——穷酸

    藤萝爬上葡萄架——纠缠不清

    吐鲁番的葡萄——甜透了

    山崖上的野葡萄——一串一串的

    冬天吃葡萄——寒酸

    [阅读全文]...

2022-02-28 01:48:31
  • 描写夏的炎热诗句

  • 炎热
  • 描写夏的炎热诗句

      夏天是非常炎热的,关于描写夏的.炎热诗句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晚晴》

      2、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4、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

      7、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1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1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1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7、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暑旱苦热》

      18、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19、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2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1、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22、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23、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24、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25、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6、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27、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28、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30、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夏昼偶作》

      1、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5、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7、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8、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懒摇白羽扇,**青林中。

      1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1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13、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5、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16、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1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19、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阅读全文]...

2022-04-16 14:57:38
  • 形容夏天炎热的诗句

  • 夏天,炎热
  • 形容夏天炎热的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容夏天炎热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有约》)

      1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翁卷《乡村四月》)

      1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1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1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杜甫《绝句漫兴》)

      1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2、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高观国《祝英台*·荷花》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杜甫《夏夜叹》

      5、误他双燕未归梁。——叶小鸾《浣溪沙·初夏》

      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宋·王令《暑旱苦热》

      7、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9、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10、歌余尘拂扇,舞罢风掀袂。——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11、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2、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阅读全文]...

2022-01-23 17:07:30
  • 写夏天的诗句古诗(描写夏天炎热的诗句古诗)

  • 夏天,炎热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的这首-所见,在描写牧童唱歌的同时,也道出了夏天的热烈奔放。古诗词中的夏天,似一阵清风袭过,读读古诗中的夏天,感受古人的另一番情致。

    读山海经·其一

    魏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本诗抒发了一个自然崇尚者回归田园的绿色胸怀,诗人在物我交融的乡居体验中,以纯朴真诚的笔触,讴歌了宇宙间博大的人生乐趣,体现了诗人高远旷达的生命境界。

    夏日游晖上人房

    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注:晖,是陈子昂的朋友,在诗名中用晖上人,要么是一种尊称,要么是一种官衔。这首诗就是描写了陈子昂在夏天去朋友晖的家里做客时,欣赏到的美丽景色。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注: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此诗以鲜丽生新的色彩,描绘出夏日久雨初停后关中*原上美丽繁忙的景象,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全诗写景生动真切,生活气息浓厚,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清新明净,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初夏多雨,岭南尤然。久雨转晴,傍晚云开日霁,万物顿觉增彩生辉,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爽。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诗人也许本无托物喻志的明确意图,只是在登高览眺之际,适与物接而触发联想,情与境谐,从而将一刹那间别有会心的感受融化在对晚晴景物的描写之中,所以显得特别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阅读全文]...

2021-11-25 09:25:47
  • 关于夏天炎热的诗句

  • 夏天,炎热
  •   在夏天里,火伞高张,路途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

      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晚晴》

      2、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江村》

      3、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4、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杜甫《夏夜叹》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6、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7、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即事》

      8、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杜甫《江村》

      9、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10、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11、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1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三月晦日偶题》

      13、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白居易《夏日》

      1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7、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1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21、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22、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3、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2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25、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2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3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描写夏天景色的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阅读全文]...

2022-07-04 21:39:00
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 - 句子
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 - 语录
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 - 说说
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 - 名言
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 - 诗词
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 - 祝福
形容吐鲁番炎热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