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

关于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 语录(28k+) 说说(1) 名言(6k+) 诗词(48) 祝福(44k+) 心语(5k+)

  • 衣锦还乡典故

  • 语文
  • 衣锦还乡典故

      对于成语衣锦还乡,各位知道它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衣锦还乡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典故]

      吴越武肃王钱谬早年家境贫寒、生活困窘,后来迫于生计始投身军旅,未想竟由此发迹,终致割据称王,占有吴越十三州土地,成为一方霸主。显贵后,他决定效仿汉高祖故事荣归故里,打算好好在家乡人面前炫耀一下。于是一面下令将家乡改命为“衣锦军”,并在故宅旧园基础上大修宫殿楼阁,穷极壮丽一时,另一面又召聚亲朋故旧、邻里乡人整日笙歌燕舞,欢宴不休,甚至于把自己幼时玩耍嬉戏的地方披上锦绣彩缎,表示不忘过去。他同时自鸣得意地令乡人四处传唱自己的《还乡歌》,以歌功颂德,家乡因此蔚为轰动,热闹非凡,人称当年汉高祖刘邦唱《大风歌》时也不过如此。

      [释义]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义]

      叶落归根衣锦荣归荣归故里

      [反义]

      离乡背井

      [用法]

      用于人。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1、他总是希望衣锦还乡、寿终正寝,最后葬入祖坟。

      2、林建设也又回来了,他这次是衣锦还乡,因为林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厂子的厂长。

      3、“如果他们‘衣锦还乡’的话,我们就会被杀”,一个人权运动积极分子者说。

      4、若不能衣锦还乡,那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5、数以百万的四川人离开了家乡,许多人背井离乡,住在狭小的居所或临时工棚里,为的'是能赚到足够的钱衣锦还乡。

      6、许多年后,白娘子的儿子许仕林中了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衣锦还乡,并在雷峰塔前叩拜她的生母。

      7、这些人往往从少数衣锦还乡者的故事受到鼓舞。

      8、中桥两头为精雕蟠龙,只有状元衣锦还乡才可过此桥,寓意金榜题名,独占鳌头。

      9、他离开时贫穷,但后来衣锦还乡。

      10、出国的时候要静静地走,不要想什么衣锦还乡,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觉得出国很有面子。

      11、有朝一日,我会衣锦还乡。

      12、其一是对*故乡的土地跟亲人的怀念和向往,总希望能早日挣够银钱,衣锦还乡。

    [阅读全文]...

2022-04-01 06:05:34
  • 形容发誓衣锦还乡诗句

  • 优美
  • 描写“没有功名成就就不回家”的诗句有哪些

    心若亲*,言行必如流水般自然; 心若疏远,言行只如三秋之树般萧瑟。

    不怕身隔天涯,只怕心在南北

    战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阅读全文]...

2021-12-07 13:38:18
  • 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诗句

  • 经典
  • 有关衣锦还乡的诗.古代.

    带有衣锦还乡的诗,如下:  《送翁员外承赞》  谁言吾党命多奇,荣美如君历数稀。

      衣锦还乡翻是客,回车谒帝却为归。

      凤旋北阙虚丹穴,星复南宫逼紫微。

      已分十旬无急诏,天涯相送只沾衣。

      《三不为篇》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

    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不为则已,  为则不然。

    将恐两虎共斗,势全。

    永□今好,  长绝来怨。

    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

    书临雪彩,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

    纵任才辩,游说君王。

    高车反邑,  衣锦还乡。

    将恐鸟残以羽,兰折由芳。

    笼餐讵贵,  钩饵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我欲炫才鬻德,入市趋朝。

    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

    箱盈绮服,厨富甘肴。

    讽扬弦管,  咏美歌谣。

    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

    无过日旦,  靡越风朝。

    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

      《送陆肱入关》  舟行复陆行,始得到咸京。

      准拟何人口,吹嘘六义名。

      乱山遥减翠,丛菊早含英。

      衣锦还乡日,他时有此荣。

      《句》  分符出牧同吾祖,衣锦还乡自我身。

      《颂古十一首》  衣锦还乡人尽见,长时富贵许谁知。

      无言童子呵呵笑,望得风光满面归。

      《朱买臣》  长歌负担久栖栖,一旦高车守会稽。

      衣锦还乡成底事,只将富遗耀前妻。

    求一诗句描述。

    最好带赴字的。

    诗句要么就是全的,你要去外地打工,我给你一个祝福的藏头诗吧,祝福频频难尽意,你曹有身须自立。

    一言合意定青云,路人要见行人喜。

    顺风行看驶鸿毛,风神已负青云气。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岂无寸草心,珍重三春晖,仰看林间鸟,绕树哑哑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①帝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 ②国臣: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 ③将军: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 ④书生: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 ⑤琴师:待我弦断音垮,许你青丝白发; ⑥农夫:待我富贵荣华,许你十里桃花; ⑦僧人: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待你君临天下,怕是深宫为家; 待你了无牵挂,只是红颜已差; 待你半生戎马,青梅早许人家; 待你功成名达,怀中貌美如花; 待你名满华夏,已无相安年华; 待你弦断音垮,何来求鸾曲答; 待你不再有她,君言何断真假; 待你高头大马,我自从夫而嫁;待你富贵荣华,早无青春年华; 待你一袭袈裟,何来相思放下?

    [阅读全文]...

2022-02-22 15:54:29
  • 《少年远游》定档12月23日 请原谅我没衣锦还乡

  • 原谅,少年,祝福
  •   *日,由上广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影动力传媒联合出品,新锐导演水生执导,青年演员吴优、沐桐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文艺电影《少年远游》正式发布定档海报,影片宣布将于12月23日上映。

      致敬乡愁 首部聚焦大城市青年乡愁影片

      电影《少年远游》是国内首部聚焦城市中青年乡愁的文艺影片,故事讲述了赣南山村的少年吴优,中学毕业之后辍学在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为了寻找离家出走多年的母亲,一日清晨他偷偷离家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异乡生活。少年在远游中成长,历经艰难,狼狈的经历和内心对故乡亲人的愧疚,令他久久漂泊异乡,乡愁也日渐浓郁。影片中故乡的意义就像牵动风筝的轴,同时也牵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头。

      到不了的远方 回不去的故乡

      《少年远游》在年末上映,正是很多在城市中打拼的人群,开始陆续订票返乡和踏上回乡列车的时间节点。定档海报更是别具新材的选择了火车车厢作为海报的主背景,主演吴优在车厢内注视远方,眼神中有期待、也有迷茫、彷徨。“致敬乡愁 请原谅我没有衣锦还乡”几个字触动每一位返乡人心中最柔软的地带,让人久久不能*静。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故乡是思念、牵挂,是期望也是寄托。在吴优心中,故乡是离家前奶奶拨开的那枚永远没有吃到的橘子,是爷爷哺育他的那间简陋破旧的理发店。在城市中,故乡是春运里永远难买的一张火车票,是精疲力尽的长途跋涉,是家乡里亲戚朋友的摧婚,还有父母的唠叨,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回乡,在一年的漂泊后在家里找到温暖。又是一年年终时,归来吧少年!无论我们是否衣锦。

      据悉,电影《少年远游》将于12月23日上映。

    [阅读全文]...

2022-06-23 17:51:53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词

  •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词

      作者: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解】: 1、东山客:指东晋谢宁,曾隐居东山。 2、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 3、远:这里指不能入金马门。 4、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

      【韵译】:

      政治清明时代绝无隐者存在, 为朝政服务有才者纷纷出来。

      连你这个象谢安的山林隐者, 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

      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 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去年寒食时节你正经过江淮, 滞留京洛又缝春衣已过一载。

      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 同心知己如今又要与我分开。

      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 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 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 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评析】: 这是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

      落第还乡之人,心情自然懊丧。作为挚友,多方给予慰籍,使其觉得知音有人是 极为重要的。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烘染,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感慨, 有勉励。写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励挚敬,吟来令人振奋。

    [阅读全文]...

2022-04-23 09:18:15
  • 描写故乡的诗句集锦

  • 故乡,文学
  • 描写故乡的诗句集锦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故乡的诗句集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选自《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选自《黄鹤楼》崔颢(唐)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选自《静夜思》李白(唐)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选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选自《泊船瓜州》王安石(宋)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选自《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7、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9、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0、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2、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1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5、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16、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甫

      1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

      18、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枚

      19、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纶

      20、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髦已斑。 ——刘著

      21、泊船瓜州

      宋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

      22、秋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3、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4、别后不知君远*,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2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26、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2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0、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

      3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3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3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34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35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6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李中《客中寒食》

    [阅读全文]...

2022-01-15 19:07:38
  •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赏析

  •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赏析

      睢景臣(约1264~约1330),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一作舜臣,字景贤,或作嘉贤,江苏扬州(今扬州市)人。一生著述甚多,著有散曲集《睢景臣词》。元钟嗣成的《录鬼簿》将其列入“名公才人”。杂剧有《莺莺牡丹记》、《千里投人》、《屈原投江》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哨遍·高祖还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祖还乡》套曲是元曲家睢景臣所作的著名套曲之一。套曲的体制是用同一宫调中的曲子若干支联缀成一套来叙事抒情的,是没有说白的纯粹歌曲,如果加上说白就成了杂剧的形式了。套曲通常又称为套数。睢景臣的生*事迹,我们知道得不多。据钟嗣成《录鬼簿》说,景臣在元大德七年从扬州来到杭州才和他相识。知道他很爱读书,心性聪明,精通音律。当时扬州的曲家都用高祖还乡的题材作套曲,以景臣所作的为最新奇,压倒其余各人的作品。

      这个套曲是用般涉调中八支曲子组成的。第一支为〔哨遍〕,第二支为〔耍孩儿〕,第三至第七支为〔煞曲〕,其中五煞四煞等是同一曲子的连续用,第八支是〔尾声〕。

      全曲借用一个乡民的口吻,揭露了“帝王之尊”的虚伪与可笑。

      首段写乡中接驾的准备,众人忙碌而“我”独不解,一开头便为全篇定下恢谐,嘲讽的基调。《耍孩儿》、《五煞》、《四煞》三首曲子铺陈车驾的排场,本应是庄严高贵的场面在老百姓看来都怪里怪气,莫名其妙,这实际上讽刺了皇家气派和帝王尊严。《三煞》、《二煞》、《一煞》是数落汉高祖当年的寒酸和劣迹,一下子就揭穿了隐藏在黄袍之后的真面目,而他还在人前装腔做势、目中无人,两厢对比,更觉可笑。《尾》曲是全篇的高潮,“刘三”是作者根据史书杜撰的刘邦的小名,乡民呼出,形神酷似,妙就妙在它粉碎了“真命天子”的神话,所谓帝王之尊在辛辣的嘲笑声中荡然无存。

      第一支曲是从高祖未到时乡民准备迎接写起。把乡中得到消息的情况写得忙忙碌碌地骚扰不堪。社长是传布消息的。王乡老和赵忙郎是执行迎接典礼恭献酒食的。社长布置下的差使,既要清除道路,又要征发夫役,不能推托,也不能当作寻常的差使看待。“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是写一般天真的民众听了这消息,心中不明白要迎接的是一种什么人物。“车驾”“銮舆”都是指皇帝乘坐的车子,也是用来代称皇帝的,但是一般民众却不知道,所以大家不免纷纷议论,有一种莫明其妙的感想。“畅好是装么大户”是很好装饰成阔佬的意思。这王乡老和赵忙郎两位大约是乡中比较出色的人罢。他们戴着新刷净的头巾,穿着刚襁好的绸衫,居然显得阔绰了,也就够执行迎接“车驾”的任务了。

      第二支曲写的是皇帝的先头队伍--乐队和旗队。王留是领乐队的,“一火乔男女”是奏乐的人们。因为他们的动作乡民们不曾见惯,觉得希奇,所以用“瞎”和“胡”来形容。“一火乔男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伙怪家伙”的意思。旗队*有画着五种图案的旗子。也就是古书上所谓“日月为常”“鸟隼为旗”“龟蛇为旐”之类,但是乡民们不知这些名目的,他们只见了些白兔呀,乌鸦呀,学舞的鸡呀,生翅的狗呀,缠在胡芦上的蛇呀。作者在这里,用意写出乡民们从未见过的这些排场,心中觉得可怪,另一方面,却含着轻视的意味。

      第三支曲是写仪仗队。这些叉呀,斧呀,像甜瓜苦瓜的金锤呀,都是用来吓唬人民的东西。这些枪尖上挑着的马蹬呀,铺了鹅毛的扇子呀,都是用来壮观瞻的东西。但是从天真的乡民们看来,都是些“不曾见的器仗”,拿着这些东西的人们都穿上花花绿绿的制服,也是他们从没见过的“大作怪的衣服”,所以说是“乔人物”。这个“乔”字含有假扮的和奇异的意思。

      第四支曲是写车驾前的侍卫,车驾后的扈从宦官等和宫女们。曲柄黄罗伞下就是这位高祖皇帝的御驾了。

      第五支曲正写乡老们向皇帝行礼,和皇帝大模大样地接受的态度。

      曲中连用“那大汉”三字,已经很够做皇帝的架子了。以他那种“觑得人如无物”的态度,却还“挪身着手扶”,已经够客气的了。这里最奇的是这个大汉子皇帝原来是位相识的人,而且认清了以后,险些儿连胸脯也气破了。

      第六支曲即从觑破这大汉的人口中把这位大模大样的皇帝的“根脚”“从头数”出,使得前面那些乐队、旗队、仪仗队,那些驾前侍卫,驾后扈从和宫女们,都显得是摆的臭架子,空排场了。前面那样热闹烘天,到这里全化为乌有了。这时大模大样的皇帝已毫无神秘的意味,也不是什么“奉天承运”的天子了。作者本意是要把皇帝并不是什么天生圣人的意思十分突出地表示出来,这一点是成功了的,但同时却又把一个好酒贪色不爱劳动的刘邦说成“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的人,似乎有轻视劳动的意思。其实皇帝出身*凡,并非可气,而是作了皇帝,回到故乡,摆出这些臭排场,却是令人生气。《史记》上说高祖看了秦始皇出巡的行列,羡慕得很,当时就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可见他荣归故乡,一定是要夸耀乡里的。作者想是根据这些记载来加意描写的。

      〔一煞〕这支曲子作者想更有力地把这位皇帝的无赖行为,索性揭发出来,嘲弄他一番。于是把“采桑”“借粟”“强秤了麻”“偷量了豆”的事实说得有凭有据。我们从《史记》上看高祖曾向王媪赊酒吃,欠她的酒钱很多。说是王媪见他醉卧时,其上常有龙,怪之,不要他还。又说有一次沛*官有贵客,沛中豪杰吏皆往贺。萧何管收贺礼,吩咐贺钱不满千的,坐在堂下。高祖本来不持一钱,却诳说我的贺钱万贯,这样就被他混了进去,见着了贵客。可见这位皇帝原来是个无赖子弟。作者从这些记载中编撰出上面那些事实原是可以的。但是认识皇帝这位人的身份,我们看来却有问题。他说刘邦采了他的桑,借了他的粟,零支了他的米麦,强秤了他的麻,又偷量了他的`豆,然则他必定是一个家私富裕的人了,是富豪或是地主,都有可能。照作者的说法,刘邦固然有些无赖,而借粟,支米麦,却不过是因为贫穷罢了。作者本意在强调刘邦的无赖,却无意之中,把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看不起贫苦民众的意识暴露出来了。当然,这是我们今日的观点,在作者那时是不会这样看的。

      尾曲全用滑稽笔调来结束全套,是曲家最本色当行的手法。这位乡友居然向皇帝讨债,已经够滑稽了,还说“差发内旋拨还”,“税粮中私准除”都可以,并且说出“谁肯把你揪摔住”,你又何必“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更是出奇了。总之全曲把皇帝的排场逐步增强,到了三煞曲,是达到最高度,忽然,奇峰突起,这位尊严的皇帝却原来是连他的“根脚”都熟悉的人,于是倾筐倒箧般把他的无赖行径都说出来。于是所谓皇帝也者,就毫不足奇了。这种写法是作者艺术性的高度表现。他是把外表尊严的神圣的一面,和内在*凡的丑陋的一面,两两相形的写法,突出地显示,使读者自然感到惊奇。他之能压倒同时的作家也就在此。不过我们要批判他的却有两点:一点是他那知识分子的落后性,一点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他那轻视劳动和贫苦人民的缺点是无法替他回护的。尽管他在于嘲弄封建统治者这一点写得有声有色,很透彻,很成功,笔调也很轻快犀利,却仍然是“瑜不掩瑕”。这是为历史所局限了的。

      元代曲家的共同思想,就是把帝王卿相,富贵功名,看成一钱不值,或用嘲弄的口吻,或用轻蔑的语调,或用叹惜的神情,使得那些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力地位,都成为可怜可厌的东西。这些曲家虽没有去参加革命事业,也没有明目张胆拿文学作宣传鼓动的武器来提倡反抗,却用他们的歌曲,表达了对统治者用来笼络人才的工具--富贵的极端轻视。他们的歌曲既能通俗,又唱来悦耳,因此流行民间很是广泛,也因此得到宣传鼓动的功效于不知不觉之中。使得一般人心目中对于封建统治者已不再认为神圣不可侵犯了。所以一旦统治者的权力发生动摇,或压力得到反抗,就随处有人起而推翻他。元末农民起义的事件,大大小小,不知多少,终于元朝皇帝的统治地位很快就土崩瓦解了。当然,那时农民起义的最大原因,是由于蒙古人和*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不*等,是由于绝大多数穷人被压迫被危害到无以为生的地步所造成。但元曲家能影响人心,也就是此种不*等和迫害的反映,所以容易鼓动一般民众的心理使之反抗。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的潜在力量非同小可。至于为什么元代曲家不约而同都有这种思想?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自南宋偏安以来,辽金元三朝都以武力蹂躏*,元人的威力更大,压迫也更重,一般知识分子的出路,全都壅塞,民族的愤怒和个人的怨恨,结成一气,自然会发生这种结果。知识分子如此,一般民众的痛苦更不必说了。我们翻一翻元史,也就不以为奇了。从文学发展上看,也很自然会产生这种作品。文学是必然要以内容来决定和改变形式的。元曲家的思想内容变了,元曲的形式必然也随之而变。古典文学中,元曲是生面别开的。在他以前的各体文学都是所谓“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怨而不怒”的。在元曲便哀而伤,乐而淫,怨而怒了。以前的文学要含蓄,元曲却贵于痛快。虽然以前的文学非绝无与元曲相同之点,元曲也非绝无与以前各体文学类似之处,但从全面去看,从实质去看,它是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精神。虽然它有时因过于伤,过于淫,过于怒,使得许多作品被淹没了,甚至被人诟詈,但它自有它的不朽的价值。这是所有读元曲的人的同感,不能不认为是祖国文学中的异彩。

      本篇制作新奇、角度独特,对比手法的运用,揭示本质,具有强烈的喜剧性与讽刺性。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口语化特点、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具有漫画与野史的风格。

    [阅读全文]...

2022-06-23 18:03:18
  • 关于锦衣的诗句

  •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李白《越中览古》

    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李白《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诗经》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锦衣归日春风满,期醉沙堤双玉瓶。——仇远《书与士瞻上人十首·野鹤清高六翮轻》

    锦衣白马青油客,回首伤心沦异域。——王铚《毕少董繙经图诗》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刘禹锡《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李白《东武吟》

    秋风归故里,锦衣为亲荣。——郭印《送友人赴省》

    锦衣银铠十条龙,万里桥边丧舟楫。——严遂成《张士诚》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汪洙《神童诗》

    颀然锦衣者谁氏,道韫诸姑姊长妹。——刘克庄《游东山图》

    令君锦衣织青凤,先生玉气贯白虹。——王炎《送徐尉移簿巴陵并简邓器先汪兼善》

    金印锦衣耀闾里,少年此心今老矣,问舍求田从此始。——贺铸《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六国三秦随扰攘,锦衣何暇到江东。——贺铸《题项羽庙三首之一》

    亦有千里归,锦衣行白昼。——梅尧臣《寄题庐陵董氏桂林书斋》

    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李颀《缓歌行》

    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军游骑貂锦衣。——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锦衣郎君内供奉,一纸风流百金重。——程敏政《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锦衣绣帽彩丝囊,绿鬓葱茏映朱颊。——孙蕡《蒋陵儿》

    丰貂锦衣不识寒,肥肉美酒供大嚼。——沈谦《樵歌行》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李贺《贵主征行乐》

    明璫缀以木难珠,锦衣系以貂襜褕。——王炎《远别离》

    腾踏青云金驿去,笑迎绿发锦衣不。——陈著《送东*赵孟益赴徽政院译史》

    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黄滔《塞上》

    锦衣简介

    锦衣,汉语词汇,拼音:jǐn yī释义:1、指华美的衣服,2、禁卫军士卒、3、锦衣卫。

    [阅读全文]...

2022-05-30 11:04:58
  • 关于衣冠的诗句

  • 南渡衣冠非故国,西湖烟水是清流。——钱谦益《西湖杂感》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感时只有长庚子,说到衣冠成古邱。——陈著《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自古年年自有秋》

    警跸西来天影*,衣冠北上海光摇。——范梈《大明殿退朝》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李白《少年行》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李白《古风其十八·天津三月时》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元好问《眼中》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衣冠陷锋镝,戎虏盈朝市。——李白《赠张相镐其二》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骆宾王《畴昔篇》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当年传国二十二,想是衣冠骑土牛。——黄庭坚《长短星歌》

    几聚衣冠埋作土,当年歌舞醉如泥。——唐彦谦《第三溪》

    衣冠信质野,言语欠婉媚。——李覯《寄祖祕丞》

    *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衣冠文物今无几,车笠交游最有情。——仇远《呈王直卿御史》

    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衣冠一变无夷俗,律令重颁有正条。——殷尧藩《早朝》

    洛下衣冠爱惜春,相从小饮任天真。——司马光《和潞公真率会诗》

    小会衣冠吕梁壑,大征甲卒碻磝口。——储光羲《登戏马台作》

    衣冠朝日月,剑屐步星辰。——陆文圭《挽张宗师》

    衣冠后土祠,璎珞神仙珮,倚阑人且赏芳菲,炀帝骄奢自丧了国,休对我花前叹息。——张可久《沉醉东风·琼花蝶粉霜》

    衣冠投草莽,予欲驰江淮。——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衣冠甚古须髯苍,飘飘一似乘孤舟。——宋琬《古银槎歌》

    偃月堂成竟斲棺,延真人只葬衣冠。——王阮《延真观一首》

    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

    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杜甫《建都十二韵》

    衣冠陷戎寇,狼狈随风尘。——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房尚书门下崔侍郎》

    日月传轩后,衣冠真列仙。——钱起《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杜甫《麂》

    磊落衣冠地,苍茫土木身。——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

    孰知隶古百粤地,今为礼乐衣冠州。——文天祥《至温州·晏岁着脚来东瓯》

    原庙继作,以游衣冠。——张嵲《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衣冠千玉简,宇宙一金瓯。——秦观《进南郊庆成诗》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韩愈《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衣冠双日款蓬莱,帘脱琼钩扇不开。——苏辙《次韵曾子开舍人四月一二日扈従二首》

    玉觞严令肃衣冠,金缕哀音绕梁栋。——秦观《南都新亭行寄王子发》

    謦欬闻动息,衣冠俪容仪。——张祁《庐州诗》

    祭祀衣冠存古礼,文章雅颂托遗音。——危素《简方仲永》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杜甫《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夏俱。——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

    衣冠子女半同载,俛首悲泣犹惊羞。——张元干《赠庆绍上人》

    高帝遗衣冠,月出修蒸尝。——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舜山川,周礼乐,唐日月,汉衣冠。——刘昂《上*西·泰和南征作·归潜志卷一》

    黟水衣冠盛,汪程甲一州。——孙应时《挽汪克之给事母程夫人》

    [阅读全文]...

2022-03-12 04:11:25
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 - 句子
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 - 语录
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 - 说说
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 - 名言
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 - 诗词
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 - 祝福
形容衣锦还乡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