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终于有成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终于有成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终于有成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终于有成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终南别业王维古诗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把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小编整理的古诗内容,供参考!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①,晚家南山陲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④,谈笑无还期⑤。
词句注释
①中岁:中年。好(hào):喜好。道:这里指佛教。
②家:安家。南山:即终南山。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 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③胜事:美好的事。
④值:遇到。叟(sǒu):老翁。
⑤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白话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创作背景
此诗大概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概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整体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诗人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诗人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诗人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由于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由于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终南别业古诗赏析
《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突出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终南别业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虽然写闲情却也透露着几分寂寞。其原文如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hào)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阅读答案:
1,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
答: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或: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
终南别业翻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字词解释:
①中岁:中年。
②道:这里指佛教。
③家:安家。
④南山:即终南山。
⑤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⑥胜事:美好的事。
⑦值:遇到。
⑧叟(sǒu):老翁。
⑨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终南别业赏析: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的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后世评价:
1,魏庆之:“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山谷老人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顾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
2,刘辰翁:“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其质如此,故自难及。”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上集》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醒世恒言·卷一》
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围炉夜话·第四一则》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佚名《荡》
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小窗幽记·集醒篇》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黄庭坚《杂诗七首·其一》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幼学琼林·卷一·地舆》
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施酒监《卜算子·赠乐婉杭妓》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经·第二十三章》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警世通言·卷四》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围炉夜话·第二九则》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增广贤文·上集》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墨子·02章 修身》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战国策·燕二·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第九十回》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终南别业》,愿对您有所启发。
王维 终南别业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古诗绝句志南,请您欣赏。
《终南别业》古诗原文及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终南别业》古诗原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出处】唐·王维《终南别业》。
【译注】偶然在山林中遇到了一个老人,彼此谈得很投机,竟然忘记回家的时候了。今天可用以表抒游子归来的故国爱,故乡情。家乡的山山水 水都使他留连忘返,祖国没有陌生人。
【全诗】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译文】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赏析】
历代诗评家往往认为王维诗歌最突出的风格便是“清淡自然” 四个字。这一风格首先体现在诗人那些反映隐逸生活情趣的山水田园之作中。而《终南别业》便是这类诗歌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第一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倦俗世而信奉佛教,晚年隐居终南山边。
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诗人隐居终南别业的生活。“兴来”是说随意而行,“每”是说常常这样做,“独”与“自”两字,写出诗人自得其乐的心态,“胜事” 强调了这种生活的快乐。在这里,诗人并未荡开笔墨细写所见之美景,所遇之快事,但一个悠然自得的隐者形象已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联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进一步写诗人寻访的雅兴与意趣。简单两句勾画出一个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的隐士的形象: 他溯流走去,不知不觉竟走到水的尽头,看样子是无路可走了,那干脆就坐下来吧,闲看眼前朵朵白云徐徐升起……白云在诗歌中素来就是一个代表着自由自在、悠闲飘逸的意象,我们的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呢? 这一联最为人称道的是它表意简洁,诗中有画,且蕴含生活哲理。*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便说: “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无穷。此二句有一个化机之妙。”
最后一联写“偶然”遇 “林叟”,便“谈笑” “无还期” 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隐含哲理。
全诗写景、述情,皆似信手拈来,毫不着力,可谓*淡自然,但诗中作者那种悠闲自得的雅兴与超然出尘的心态却已跃然纸上。所以方回称赞此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也说“此诗之妙,由绚烂之极归于*淡” (《瀛奎律髓汇评》),所言极是。
【赏析】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鉴赏】
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道”,指佛教。“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也可以指“晚年”。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清人沈德潜赞曰:“行所无事,一片化机。”(《唐诗别裁集》)“行到水穷处”,让读者体味到了“应尽便须尽”的坦荡;“坐看云起时”,在体味最悠闲、最自在境界的同时,又能领略到妙境无穷的活泼!云,有形无迹,飘忽不定,变化无穷,绵绵不绝,因而给人以无心、自在和闲散的印象,陶潜有诗云“云无心以出岫”(《归去来兮辞》),而在佛家眼里,云又象征着“无常心”“无住心”。因此,“坐看云起时”,还蕴藏着一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禅机。简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够去掉执着,像云般无心,就可以摆脱烦恼,得到解脱,得到自在,诗人在一坐、一看之际已经顿悟。再看这流水、白云,已是无所分别,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从结构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对偶工稳,一贯而下,从艺术手法上看,此二句俨然是一幅山水画,是“诗中有画”也。
结句写作者在山间偶然碰到了“林叟”,于是无拘无束地跟其尽情谈笑,以致忘了时间,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跃然纸上,与前面独赏山水时的洒脱自在浑然一体,使得全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偶然”二字,贯穿前后,却行迹全无,其实,“兴来独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何尝不是“无心的偶然”呢?然诗人至此方借“值林叟”点出“偶然”二字,可见艺术手段之高超。因为处处“偶然”,更显现出心中的悠闲自在。“谈笑无还期”结句自然,却暗藏哲理,诗人因为体悟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之境,从而忘记了那流迁无常的世俗世界,这是真正的“空”境。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古诗终南望余雪拼音版及翻译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终南望余雪拼音版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古诗终南望余雪带拼音版
zhōnɡ nán wànɡ yú xuě
终南望余雪
zǔ yǒnɡ
祖咏
zhōnɡ nán yīn lǐnɡ xiù
终南阴岭秀,
jī xuě fú yún duān
积雪浮云端。
lín biǎo mínɡ jì sè
林表明霁色,
chénɡ zhōnɡ zēnɡ mù hán
城中增暮寒。
2、古诗终南望余雪翻译
注释
⑴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⑵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⑶林表:林外,林梢。
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翻译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3、古诗终南望余雪全文赏析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无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雪最佳作。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作品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立春偶成古诗及赏析
《千家诗》诗作之一,南宋理学家张拭所作,这首诗也就是个刚及格的水*,之所以入选,还是沾了选诗者是理学“粉丝”的光。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立春偶成古诗,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立春偶成
作者: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
(1)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黄帝命伶伦断竹为筒(后人也用金属管),以定音和候十二月之气。阳六为律,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农历十二月属吕,正月属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与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
(2)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3)参差:不齐的样子。
译文
立春了,天气渐渐转暖,冰冻霜雪虽然还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来,连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一派绿色,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一阵东风吹来,春水碧波荡漾。
赏析
诗中的“草木”泛指一切能受到季节变化影响的事物,如动植物、水、山等等。而这句“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运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故说它们首先知道春到人间的消息。一句“眼前生意满”是说处处生机勃勃。诗中最后一句通过春风吹水这种具体物象来表现“生意”。
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那碧波荡漾的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的生活激情。
作品赏析:
立春偶成,诗名,描写立春是一年之始地景象。
“春到人间草木知”这句运还用了拟人地手法:开春草木最先发芽,故说它们首先知道春到人间地消息。“眼前生意满”是说处处生机勃勃。最后一句通过春风吹水这种具体物象来表现“生意”。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地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地信息。于是,眼前顿时豁然开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意盎然地景象;那碧波荡漾地春水,也充满着无穷无尽地活力。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地这一变化过程,洋溢着饱满地生活激情。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中兴名相张浚之子。幼承家学,既长,从师南岳衡山五峰先生胡宏,潜心理学。曾以古圣贤自期,作《希颜录》以见志。胡宏一见,知其大器,称赞道:“圣门有人,吾道幸矣!”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抚使刘珙之聘,主管岳麓书院教事,在此苦心经营三年,使书院闻名遐迩,从学者达数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学派规模,成为一代学宗。
后历知抚州、严州、吏部员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讲,再历知袁州、江陵,淳熙七年(1180)迁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祐观。其学自成一派,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著作经朱熹审定地有《南轩文集》四十四卷刊行于世,还有《论语解》十卷、《孟子说》七卷,后人合刊为《张南轩公全集》。尝作石鼓书院《*记》、《风雩亭赋》,并亲书韩愈《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刻碑嵌于合江亭壁。卒谥宣,葬于湖南宁乡沩山(又名官山,为衡山之麓,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朱熹志其墓(《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理宗淳祐初年(1241)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王维最能代表他的禅意与哲理的,便是这首晚年所作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那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陷落。王维被迫出任伪职,却在战乱*息*狱,差点丧命。
因在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削籍为其求情,王维才得到宽宥。
经此一难,王维彻底看淡了官场,投向了佛的怀抱,寄情于山水。
《诗佛王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王维一难,看淡官场;
投向佛抱,寄情山水。
人才王维,人称诗佛;
山水田园,千年经典。
王维出身曾显贵,
少年得志又聪慧。
无奈人生太曲折,
亲友失去职场折。
寻寻觅觅放过己,
所有烦恼随风里。
行到水穷看云起,
勘破放下自在己。
不以物喜不己悲,
漂泊半生向佛归。
听风观雨赏云起,
潇洒自在淡泊里。
诗佛王维写人生,
人生道理彰显真。
中岁人生如诗境,
晚家苦乐年华中。
随兴由来每独往,
面对胜事空自问。
行到水穷坐看云,
谈笑风生对红尘。
诗画乐佛展心魅,
空诗千载永传颂。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背景:
盛唐代表诗人之一,王维,字摩诘,山西太原人。深于佛学,熟悉佛教经典。有一部《维摩诘经》,王维钦佩维摩诘的辩才,所以拆开他的名字,为自己命名为维,而字摩诘。王维曾考中状元,官右拾遗,后迁给事中。安史之乱中,王维被安禄山擒获,将他拘禁于洛阳普施寺,被迫做了伪官。后经兄弟极力营救,且被拘禁期间作过一首表明心迹,不愿附逆的诗,才被特予赦免。此后,王维继续任职,做到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双绝。苏东坡对他有最绝妙的评价,成为世人对王维的一致评定:“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其一比较绮靡秾丽,其二则淳朴清淡。尤其是后者,成为王维诗歌的重要风格,影响后世深远。
赏析:
《终南别业》八句全是叙述,没有一个描写句。别业,即别墅。终南别业就是辋川别业,是王维在终南山的庄园。据说,在这个庞大的庄园内,单单是王维亲自命名的景点就有二十四个,他的许多诗作就是在自己的庄园内写就的。另外,这座庄园之前的主人是我们提到过的宋之问。
全是大意是说,过了中年,很喜欢修养身心,因此晚年就迁居到终南山脚下。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出游。这种乐趣也只有自己知道。胜事,即乐事。那么,是怎样的乐趣呢?譬如沿着溪流散步,直到泉水尽头,坐在石上看山中云起;或者偶然在林中遇到一二老人,在一起谈笑风生,忘记了回家。
全诗以白描手法来写,主题思想浅显易懂,并无其他深意。这种创作方法纯然是赋,极其自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王维的名句。对偶工稳,两句一贯而下,是高超的流水对。
写在后面:
王维的人生可谓起伏跌宕,在他那个时代,经历了安史之乱,做了伪官,而又能全身而退者除他之外,恐怕再无一人。晚年全心修佛,诗作佛意极浓。想必与之前经历的战乱起伏有很大关系。
王伟这样的人应该就是悟性极高之人,能够时刻自醒,再加上运气很好,一座辋川别业让他的人生画上了较为圆满的句点。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境界,你我都应该是向往的。即使不能像王维一样日日享受,可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寻得一片公园,带着这样的心境去享受片刻,想来也是做得到的。
有时候,条件不具备并不打紧,要紧的是自己的内心。口中能吟得两句王摩诘的诗句,哪怕坐在十几层楼上的逼仄的办公室里了,哪怕桌子上只有一盆绿萝,我们也能从中寻得一座属于自己的“辋川别业”吧。
终身成功的古诗
终于有成就的古诗
繁华落尽终成伤的古诗
恋人终成眷属的古诗
努力终成大事的古诗
终会成功的古诗句
情人终成眷属的古诗
终于成功的诗句
有缘人终成眷属的古诗
努力最终成功的古诗句
比喻终于成功的古诗词
经历低谷终于成功的古诗
历经磨难终于成功的古诗
终成泡影台词
比喻最终成功的古诗词
十年寒窗终成名的古诗曲
终于成功的句子
终成眷属的句子
经过努力终于成功的古诗
终有一天会成功的古诗
努力终会成功的古诗词
经过努力最终成功的古诗
不畏艰难最终成功的古诗
我们终究成了路人的古诗词
历艰辛终于成功的古诗文
历尽艰辛终成功的古诗句
形容终将成功的古诗词
形容终于成功的诗句
一群人竞选终于成功的古诗
历经坎坷终于成功的古诗句
新婚夫妻一起的古诗
古诗游子吟的朗读
心里思念一个人的古诗
描写果园的优美古诗
例谈古诗词的语言美
关于草堂的古诗
高中课本怀念先人的古诗
粮食的七字古诗
激励警醒自己的古诗座右铭
与朋友聚的古诗词
对金钱有关的古诗
告别六一的古诗词
做公益事业的古诗词
形容胸无点墨的官吏古诗
古诗词骂小人的
欣然有所遇的古诗
缅怀先烈的好词古诗
古诗的表达技巧和表现
荷花的古诗书法楷书
语文合格考常考的古诗
绘画美景的古诗
古诗词的画法教程
古诗传唱度最广的十首
带悬字的古诗词
有关教诗的古诗文
形容赢政的古诗
带淤字的古诗大全
高深一点的古诗
与母校有关的古诗
第二个字是人字的古诗
有关光的诗词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