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

关于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5) 语录(3) 说说(22) 名言(583) 诗词(267) 祝福(5k+) 心语(2k+)

  •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古诗(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赏析)

  • 李白
  • 曾经有个朋友和我开玩笑,称:“咱们吹牛的本事,都是从老祖宗那儿学来的!”这话虽然有甩锅给老祖宗之嫌,但细想起来还真是挺有道理的,毕竟仅仅是古诗词中,就有太多夸张得不行的吹牛。当然,论吹牛的水*,我还是最服李白。

    《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千尺的潭水,令人多少有些不信;《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固然是十分豪气,但古代武功真的这么高吗?此外还有《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过庐山瀑布的人都明白,三千尺确实是夸张了。

    对于古诗词中的夸张,咱们不能认为诗人在乱写,毕竟这只是一种写作手法。特别是对于李白这样洒脱飘逸的诗人,浪漫而不切实际的夸张正是他最大的特点。话虽这样说,但读到李白的这一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很多人还是不太能接受,诗如下: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的名气自然不用多说,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推崇,爱好古诗词的朋友应该都耳熟能详。全诗最妙之处,在于虽只出现了一个“愁”字,却句句都在写愁,愁得是“荡气回肠”。为了写出自己不一般的愁苦,首句李白就劈空而来,直接来一句“白发三千丈”,语出惊人。

    “三千丈”的头发有多长?一丈等于10尺,3千丈等于一万米。说实话,这个夸张个人觉得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还过分了。写自然景物,夸张一点其实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时候自然景观气象万千,云之高、水之深等其实都是我们目所不能及之处,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用一万米来形容白发的长度,就有些太敢写了。

    那么为何看似这么没道理的诗,却还能成为经典呢?或许我们能从历代名家的评论中找到一些答案。 《唐诗直解》中用“语绝”和“有神韵”二词来形容李白这种写法,是从遣词和意境上来评这首诗。而《李杜诗通》一书,则用“发短心长”来理解这一句,这其实就说到了点子上。《左传·昭公三年》一文衍生出了古代的“发短心长”之说,头发稀少是因为心计太多,天天想了很多问题。诗仙的白发长,是因为心中的愁苦深。所以这个“三千丈”其实是巧妙地化用古意,这是很高明的虚写。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三千丈”是虚写,那为何不用四千丈、五千丈等,非要用这个“三”字。仅从*仄工整度来看,“三”字确实更有音律之美,但这首诗本来就并非绝句和律诗,而且按李白写诗不拘小节的风格来说,他也未必会把*仄工整的考虑放在第一位。

    这个“三”字之不能换成其它数字,最大的原因是在古汉语中,“三”被赋予多种特殊的含义。“三”本身就可表示数量多,苏轼的“醉笑陪公三万场”、孟浩然的“胡地迢迢三万里”,都是用三来表示数量多。同时,古代讲人有“君、父、师”三尊,还有三生万物的思想,以及天、地、人这样的“三才说”,可以说三字在众多数字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字,也是诗人们用虚数时的首选数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会须一饮三百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都是如此。所以李白诗中的这个三千丈,显然是不可换成四千五千的。

    除了首句的夸张,李白这首诗的妙处还在于全诗用的是倒装的手法,先写头发,后写照镜。同时,以“秋霜”形容白发的写法也十分巧妙。正如《梅崖诗话》中所说,如果让杜甫来写愁,肯定是低头苦吟,但李白哪怕是写愁都能写出“白发三千愁”的气势来,这就是李白和杜甫的不同,也是李白的诗*很难模仿的原因。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阅读全文]...

2022-02-07 12:39:35
  • 照镜见白发古诗(照镜见白发古诗教案)

  • 《照镜见白发》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先感怀身世,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又感慨了自己一事无成,时光飞逝,透露出诗人为美好时光白白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照镜见白发⑴

    宿昔青云志⑵,蹉跎白发年⑶。

    谁知明镜里⑷,形影自相怜⑸。

    词句注释

    ⑴照镜见白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白头发多了,人老了。含义是自照,反思,回忆的意思。

    ⑵宿昔:宿是怀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间)。青云志:凌云壮志,志向远大。

    ⑶蹉跎:蹉跎岁月,这是指作者被罢免宰相贬出京城做了荆州长史这个闲官之后无事可做,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虚度年华。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⑷谁知:谁知道。这是自言自语。明镜里:镜子里照到的作者。

    ⑸形影:形体和影子。自相怜: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互相同情,怜悯。意思是孤独。

    白话译文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创作背景

    诗人为政贤明,刚正不阿。由于他的努力,唐王朝更稳步地趋于繁盛。可是后来玄宗怠于政事,奸相李林甫极力排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被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从此朝政日非,“开元之治”也就结束了。这首五绝正是“曲江罢相后,慨功业不遂而作也”(唐汝洵《唐诗解》)

    文学赏析

    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拏云”。大凡人们年轻时的宏图大愿,在历经坎坷漫长的人生岁月之后,往往成为空瓤的神话,不堪回首。《照镜见白发》抒发的是人到暮年、壮志未酬的无限感叹。笔致清浅如流,朴实无华。诗题“照镜见白发”极简练地勾画出抒情主人公对镜伤怀的典型情境。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两句诗超越人生种种具体形态的风云际遇,以“关山度符飞”式的大写意笔法,摹写出人们普遍的心未了、年已老的情感范型。自古以来.哪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都怀抱创业建功的凌云壮志,那些无以计数的炽热梦幻都曾将繁花似锦的未来预付给了少年之心。然而,时光茌苒,岁月蹉跎,弹指间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将至。芸芸众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生志愿!早年率尔自许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则如残英飘坠,无以收拾,只赢得萧萧然白发丛生。诗中并不明言,也无须拘泥于究竟是何原因致使青云之志跌入寂寥空虚。从萌生“青云志”的“宿昔”蹉跎逶迤而至“白发年”,本该有许多具体的生活内容。但所有这些,在诗人高度慨括的笔下急遽掠过。诗行大幅度地腾跳.更显出事业未竞,蓦然间两鬓已秋的惊惶与叹喟。

    “谁知明镜里,形影白相怜。’’‘‘谁知”,未必不是一种出人意外的口吻。也许是少壮时对自我的期望悬得过高,与如今碌碌无为抑或未达目标的现实反差太大,于是“临晚镜,伤流景”,发为遗憾、悲凉,无可奈何之浩叹;同时、意外的口吻亦表达了辛酸的自嘲自讽。主人公羞于重温往昔的壮怀激烈,揽镜自怜,无从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镜前,备受自尊心折磨。

    壮志难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张九龄虽贵为天子股肱,是初唐名相,但屡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挤,宏图未展.常感惆怅失落。此诗或许是以嗟叹自怜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鉴: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时时自醒奋进,蹉跎延宥将贻白发之恨。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阅读全文]...

2022-01-24 14:31:46
  • 白发三千丈下一句古诗148句

  • 经典
  •   《秋浦歌(其十五)》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其十五)》注释:

      1、个:如此,这般。

      2、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秋浦歌(其十五)》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歌(其十五)》赏析: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

      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鸣者了。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阅读全文]...

2022-04-17 19:50:09
  • 关于白发的诗句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杜牧《送友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岳飞《过张溪赠张完》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王维《叹白发》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李白《秋浦寄内》

    几岁阻干戈,今朝劝酒歌。羡君无白发,走马过黄河。 ——贾岛《逢旧识》

    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齐己《除夜》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乐·村居》

    寒灯厌梦魂欲绝, 觉来相思生白发。——李白《寄远十一首》

    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刘长卿《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向子諲《鹧鸪天·紫禁烟花一万重》

    明镜晓霜惊白发,浮亭秋雨梦青枫。——林鸿《浮亭风雨夜集忆郑二宣》

    少年看花花自喜,白发看花花亦嗔。——袁凯《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寒食清明正好春》

    物华又报清明节,人世真成白发翁。——吴宽《清明日园中见杏花初开》

    东吴五月黄梅雨,南浦孤舟白发翁。——陆游《夏日杂题·东吴五月黄梅雨》

    月明又作中秋好,白发相望在两州。——韩元吉《次韵子云中秋见寄二首·水绕孤城意自由》

    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李白《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名贤集》

    春盘未抹青丝菜,寿斝先酬白发儿。——陆游《岁首书事·扶持又度改年时》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耆煮粥荐春盘。——苏轼《立春日病中邀安国仍请率禹功同来仆虽不能饮》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答之》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白居易《咏怀》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李商隐《赠郑谠处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白居易《长恨歌》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陆游《关山月》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日月疾,白发故人稀。——白朴《阳春曲·知几》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卢挚《沉醉东风·闲居》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张可久《普天乐·秋怀》

    笑白发犹缠利锁,喜红尘不到渔蓑。——张可久《沉醉风东·幽居》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李白《梁甫吟》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元好问《秋怀》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杜甫《月》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李白《秋浦歌·两鬓入秋浦》

    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飙从卷乌纱去。——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唐寅《贫士吟》

    [阅读全文]...

2022-06-15 11:37:07
  • 白发催年老的意思(感叹时光匆匆的古诗)

  • 感叹,时光
  • 岁月匆匆,一转眼就老了白发,而白发总能让人顿生惆怅,倍感凄凉!年华易老,时光易逝,莫要等到满头白发的时候才感叹时光的逝去。十首咏叹白发的诗,且行且珍惜吧!

    照镜见白发

    唐-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叹白发

    唐-岑参

    白发生偏速,交人不奈何。

    今朝两鬓上,更较数茎多。

    叹白发

    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初见白发

    唐-白居易

    白发生一茎,朝来明镜里。

    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青山方远别,黄绶初从仕。

    未料容鬓间,蹉跎忽如此。

    咏白发

    宋-吕南公

    已任萧衰潜似雪,何须轻脱便随梳。

    不及穷愁索长远,一生相逐未相疏。

    初见白发示内

    宋-贺铸

    安能屈指计封侯,西日东风见白头。

    信是色身非我有,若论身外更悠悠。

    白发

    宋-顾逢

    一茎白一茎,两鬓忽然更。

    难把黄金买,从教青镜明。

    染来不似旧,镊去又重生。

    多少人无此,相看未可轻。

    白发

    宋-盛烈

    白发非有种,如何忽自生。

    尽从方寸地,莳此两三茎。

    场屋债犹欠,山林计未成。

    头颅知渐丑,羞向镜中呈。

    览镜初见白发

    元-刘崧

    悠悠四十六年春,览镜惊看白发新。

    已分逍遥酬日月,东风何用妒閒人。

    初见白发

    明-王廷相

    日日风尘色,劳劳簿领身。

    不知明镜里,已作二毛人。

    [阅读全文]...

2021-12-22 00:23:05
  • 白发三千丈全诗

  •   白发三千丈全诗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

      2、秋浦:今安徽贵池县西南一浦,产银产铜。

      3、缘:因为,指因为愁思有那么长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象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m.ju.51tietu.net)。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彩。

    [阅读全文]...

2022-03-01 02:28:50
  • 白发三千丈全诗_全诗对仗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白发三千丈全诗》,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白发三千丈全诗

    《秋浦歌》

    作者:李白

    原文: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注释:

    1、秋浦歌:天宝十三载(754),李白流寓秋浦时所作的组诗,共十七首。

    诗意: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象秋霜。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赏析: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想信您读完白发三千丈全诗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全诗对仗,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3-04 14:28:41
  • 白发与脐带的阅读答案

  • 阅读
  • 白发与脐带的阅读答案

      白发与脐带是被收录在李继勇主编的《挂着泪的微笑:最感人的情感散文(精华版)》的精品美文,突出语言的文学性、感召力,美丽的文字折射出文学永恒的魅力,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看下白发与脐带的阅读答案吧。

      白发与脐带的阅读答案

      原文

      我害怕面对那样的身心痛苦感受,所以不敢轻易清理这个抽屉。早晚打开抽屉的时候,总是让它停留在半开状态,最多也不是超过三分之二,因为在那隐蔽的三分之一后段,藏着母亲遗留的白发,与曾经联系着母亲和她胎内的我的脐带。

      白发用一张淡色的信纸包着,脐带安放在素色小纸盒内。每回重见这两样东西,都不得不教我回忆那个悲伤的黄昏。

      办完丧事后的黄昏,我们都回到母亲的卧室,凄楚地清理的遗物。那个黄昏,夕阳冉冉,犹有些许燠热,但失去母亲的女子,心中只有一片冰寒。我们衔悲默默,分头清理,没有费多少时间就做完了工作。

      唉,人的一生中所能拥有的身外物看似不少,其实真是有限。

      五个素色纸盒,在一具用旧了的'衣橱底层找到。母亲有五个子女,除了弟弟因避上海事迹在东京出世外,我们四姊妹先后都在上海诞生。母亲生前没有谈起过这件事。意外的发现,着实令我们讶异且感动。十几年之间,我们的家庭经历过多少次迁移,实在想不透,这许多年来的舟车转徙,母亲竟然完整地携带着分别安放的五条脐带!

      我们各自辨认盒上褪色的钢笔字迹,小心翼翼分留下来。无需任何言语佐注,那五个纸盒本身就是“母爱”两字的最原始的诠释。

      是我在那个小抽屉内发现母亲遗下的落发。那上面残留着属于母亲的独特香泽。摩挲着,嗅闻着,想到母亲的躯体已遵嘱火化,而那团白发乃是她躯体仅留的部分,便有心碎的怀念与哀痛,眼泪遂纷纷落下。即将于次日返归异国居地的大妹看见,悲苦地央求分与她一些发丝。我便将那一团白发分成五分,让弟妹们带回去珍藏。心想:这样子,母亲就可以跟着她所疼爱的五个子女分散各地而无处不在了。

      属于我的一终绺白发与装着脐带的小盒,三年多来一直深藏在我自己的卧室内梳妆台的抽屉里。

      纸盒内垫着一些棉花。原先应该是纯白的棉花,如今已年久发黄。那一条枯干如草的脐带便弯弯地搁在棉花上面,也不敢去碰触它,但想到那是将自己和母亲牢牢联系的东西,便有一种温暖亲热的感觉漾荡心上。我轻轻将它拿起。放在右手食指上端详。

      多么奇妙啊,这一段萎缩成寸许长的细带,竟是生命的隧道,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甚至另一端已经烬灭了,它仍然完整地叙说着薪火传递的故事。其实,脐带的剪断,甚至干落,并没有使我与母亲完全分离,因为随着年岁增加,我越长越像母亲。造化的美妙运作之一,是把父母的形貌气质移植在子女身上,使得生命的泉脉永流不竭。

      经过这样漫长的岁月,这许多痛苦的经验,我终于体悟孝经上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于今,我方始明了十余年前不慎灼伤自己肌肤时,母亲何以举声悲泣的原因。她一定是在我的身上看到自己,我的疼痛乃遂直接移袭到她的身上。我们的躯体原来是二而一的,然则母亲虽已离去,她的生命却仍然藉着我的躯体延续下去,因此我若是珍惜自己,便是珍惜母亲,我若能发扬光大生命的力量,便是发扬光大母亲生命的力量。

      母亲那略泛金黄色的白发,不盈一握在我掌心。我用指尖细腻梳通,一如母亲晚年病中我为她沐浴时那样温柔,现在,我不再逃避、害怕,也不再激起,伤悲了。我的心似有一种通过苦痛经验的澄明*静。

      阅读题

      1.有人认为“白发”和“脐带”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8分)

      2.请分条叙述作者的感情经历的主要变化,并说明出现这样的变化的原因。(6分)

      3.请简要分析本文所用的“借物传情”表现手法。(6分)

      参考答案:

      1.同意。“白发”和“脐带”都是母爱的信物,母亲就是为了这五个生命的出生、成长,把满头乌黑光泽的华发累白了,所以说二者之间有必然联系;(4分)母亲已逝,可她的肉体生命曾经这样存在过的“信物”在子女们心头永驻,在母爱不灭的烛光照耀下,他们将继续未完的生命之旅,学着像母亲那样爱自己的子女和天下人的子女,这正是整个人类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整体象征。(4分)

      2.(1)看到母亲的白发而感到心碎,意外发现母亲保存的子女脐带而感动,都是由于对母亲的怀念与哀痛。(2分)

      (2)害怕整理抽屉看见母亲遗留的白发和自己的脐带,因为看见了这些会使我陷于失去母亲的身心痛苦。(2分)

      (3)后来,再看到白发与脐带心里有一种澄明*静,因为作者懂得了母亲的生命仍在自己的躯体内延续。(2分)

      3.本文中的物,是两件人体的富有特征的遗物白发与脐带;本文表达的情是母爱与爱母之情。写物是手段,传情是目的。全文紧扣与“白发”、“脐带”相关的事情,细致、深情地表达母亲对子女的恩情和子女对先母的怀念。(6分)

    [阅读全文]...

2022-03-03 20:40:38
  • 朝发白帝城古诗

  • 文学
  • 朝发白帝城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朝发白帝城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朝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词句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白帝: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白话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赏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一般读者不必知道作者写诗时的心境,只单纯地体会诗中所传达出来的三峡顺水行舟的快感就会觉得很美了。其实诗人是把遇赦回江陵时愉快的心情和江山之壮丽多姿、顺水行舟之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明白了这些情境内涵,美感就更为丰富。前人对此诗好评如潮,如《唐宋诗醇》卷七:"顺风扬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笔墨间亦有神助。三四设色托起,殊觉自在中流。"又丁龙友云:"此是神来之调。"吴昌琪《删订唐诗解》卷一三:"插猿声一句,布景着色之"。应时《李诗纬》卷四:"等闲道出,却使人揣摩不及"。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名家点评

      《批点唐诗正声》:

      亦有作者,无此声调。此飘逸。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郭云:“已过”二字,便见瞬息千里,点入猿声,妙,妙。

      《升庵诗话》:

      盛弘之《荆州记》“巫峡江水之迅”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杜子美诗:“朝发白帝暮江陵,顷来目击信有征。”李太白“朝辞白帝彩云间……”虽同用盛弘之语,而优劣自别。今人谓李、杜不可以优劣论,此语亦太愦愦。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阅读全文]...

2022-03-03 22:30:27
  • 发现有白发的感悟 有白发怎么发朋友圈幽默

  • 感悟,朋友圈,幽默
  • 1、因为有白头发,核桃天天吃。

    2、夜没睡,上班去了,熬夜长出了白头发。

    3、开始有白头发了今年果然是青春逝去的一年。

    4、长出了人生第一根白头发。2020真的太魔幻了。

    5、今天发现了第一根白头发,从此与岁月相敬如宾。

    6、没想到老天给我的生日礼物是第一根白头发优秀。

    7、年末之际,老天送了人生中第一根白头发作为礼物?

    8、看到我妈老了,我不敢看她长出的白头发,她很辛苦。

    9、仔细照镜,发现自己头发变黄了很多还长出几根白头发。

    10、前天刚跟女儿说我不想变老怎么这么快就长出白头发了。

    11、感觉精力大不如前,有白头发和法令纹,做事丢三落四。

    12、在我将*半个月的作息混乱下,终于长出了第一根白头发。

    13、感觉最*白头发多了很多同事看到了说了几次有白头发了。

    14、突然发现脑袋右后方零零散散长出了一大片白头发,我老了。

    15、有白头发真的好烦人,染个好看点的发色不到一个月就褪色了。

    16、有白头发了,*时还是要多注意身体立flag:十二点前上床睡觉。

    17、今天一早吹头发,发现了肉眼可见的白头发,所以我决定不吹了。

    18、虽然我自己有遗传因素白头发,但我接受不了我喜欢的人有白头发。

    19、有白头发了,真的奔三了,不论酸甜苦辣咸,感恩这些年沿途的风景!

    20、我宝贝18岁的第一天我长出了人生中第一根白头发,这是什么世纪质变。

    21、照了下镜子,又长了几条白头发。本宫才三十岁啊,就已经有白头发了。

    22、今天,长了人生中的第一根白头发。我今年才28呀,忧思过虑,未老先衰。

    23、人生第一根白头发,被发现时,真的大吃一惊,那么年轻居然有白头发了。

    24、忽然发现你老了,驼背了,也开始有白头发了,而我却赶不及你老去的速度。

    25、看到爸爸的白头发,和妈妈染了头发没多久又长出的白头发时,真的害怕了。

    26、说个严肃的问题,各位有白头发了嘛?今天让人数了数,我居然已经有10来根了。

    27、其实,在这一个月,额角长出了一缕白头发。向来是在焦虑不安的时候才会这样。

    28、刚过生日,发现了人生中第一根白头发希望来年好好做个人吧,早睡早起笑口常开。

    29、长了第一根白头发,往后无论晴雨都要天天开心不能衰老要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沸腾。

    30、可能是我比较脆弱,这几天担心疫情控制不住,看新闻能哭,甚至长出了很多白头发。

    31、白头发又增多了,在刘海分线这个地方居然长出好几根白发!老了老了!岁月不饶人呐!

    32、点54分,发现了我人生中第一根白头发,,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已经开始老去了有点难过啊。

    33、发现妈妈第一根白头发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妈妈老了,愿天下的父母永远健康*安幸福!

    34、洗完头发现左边突然长出一束白头发,想想家里奶奶妈妈都还是一头黑发,自我折磨过甚。

    35、昨天中午我拔了人生中第一根白头,心情难过到极点,这就感觉是删了我一巴掌告诉我你老了。

    36、今天我妹给我整理头发,发现我竟然长出了白头发,一瞬间百感交集,可是我明明才二十四岁啊!

    37、一月扯了十几根白头发,这个月又长出好多,头上可能有三十根,好可怕,能不能不要让我头痛。

    38、今天发现自己有了半根白头发,从发梢白,第一次看到自己有白头发不仅老了,最*思虑也多了。

    39、和我人生中第一根白头发合影留念。纪念我这段时间怎么在考研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苟且偷生。

    40、突然发现他们有白头发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们生病的时候呀。哪一瞬间让你觉得后悔没有对父母好?

    41、什么是成熟,大概就是发现自己有白头发,以前的我会哎呀算了随它长吧,现在的我一言不发,默默拔掉。

    42、不知从何时起关注自己外貌变化了,或许真是年龄变化带来的副作用。第一根白头发后面的故事,害怕老去。

    43、妈妈发丝里面藏着好多根新长出的白头发,我拔不完。难怪她现在这么注重养生,我怕她变老,她更怕自己变老。

    44、有生以来第一根白头发。心态再好,身体的每一寸也会记住曾经的情绪与压力。走向衰老的开始,成长的代价么。

    45、昨天偶然发现有白头发了,掉发也挺严重的,开始有些惶恐,不知道为什么就真的很慌,上夜班本来就让人很惶恐。

    46、失了个恋而已,至于长出了白头发吗。终于明白电视剧里有些遇到一些事情之后竟一夜白头了,难道我也是这样的吗?

    47、不知什么时候长出的第一根白头发,虽然它只白了1/3,嗯,我已不是小孩很久了吧,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并不需要什么仪式。

    48、刚刚照镜子的时候,发现了人生中第一根白头发,有一秒万念俱灰的感觉,之后又用了一秒果断拔了下来,假装拔下来自己就不会老了。

    [阅读全文]...

2022-07-10 19:56:23
当前热门
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 - 句子
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 - 语录
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 - 说说
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 - 名言
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 - 诗词
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 - 祝福
有关描写白发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