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仿写望海潮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仿写望海潮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仿写望海潮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仿写望海潮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古诗词鉴赏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朝: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翻译/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江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
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胜,优美的。
三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珠玑:珍宝。
重湖:指西湖。西湖中间的白堤把湖面一分为二,分成了里湖和外湖,故有“重湖”之说。
巘(yǎn):小的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笛子是羌族的管乐器,故称羌管。这里泛指乐器。
菱歌:采菱姑娘唱的歌。
泛夜:指歌声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钓叟莲娃:钓鱼的老人和采莲的少女。
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牙,牙旗,古代将军用的以象牙为装饰的旗帜。高牙,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鉴赏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形容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望海潮·东南形胜》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望海潮诗词鉴赏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注释
星分牛斗:古人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此句谓扬州地域系属斗星和牛星所属的分野。
疆连淮海:《书·禹贡》:“淮海惟扬州。”谓扬州北据淮河,南连大海。
“扬州”句:此句意谓扬州多达八万余户。万井,《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古制八家为井。提封,通共,大凡意。
“豪俊”句:意谓扬州人豪迈赵俊。李贺《高轩过》诗:“入门下马气如虹。”
“曳照”句:此句意谓贵人华丽飘曳的服饰映照春光。曳,拖。金紫,指贵官的官服和佩饰。
飞盖:急行的马车。盖,车篷。
“有迷楼”句:言迷楼高耸入云,挂住了斗星。
纹锦制帆:指隋炀帝以锦缎作船帆事。
明珠溅雨:隋场帝故事。炀帝曾命宫女洒明珠于龙舟之上,以拟雨雹之声。
爵马鱼龙:指珍奇玩好之物。鲍照《芜城赋》:“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爵,通雀。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朝: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翻译/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江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
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胜,优美的。
三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珠玑:珍宝。
重湖:指西湖。西湖中间的白堤把湖面一分为二,分成了里湖和外湖,故有“重湖”之说。
巘(yǎn):小的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笛子是羌族的管乐器,故称羌管。这里泛指乐器。
菱歌:采菱姑娘唱的歌。
泛夜:指歌声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钓叟莲娃:钓鱼的老人和采莲的少女。
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牙,牙旗,古代将军用的以象牙为装饰的旗帜。高牙,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古诗词鉴赏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朝: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翻译/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江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
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胜,优美的。
三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珠玑:珍宝。
重湖:指西湖。西湖中间的白堤把湖面一分为二,分成了里湖和外湖,故有“重湖”之说。
巘(yǎn):小的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笛子是羌族的管乐器,故称羌管。这里泛指乐器。
菱歌:采菱姑娘唱的歌。
泛夜:指歌声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钓叟莲娃:钓鱼的老人和采莲的少女。
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牙,牙旗,古代将军用的以象牙为装饰的旗帜。高牙,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鉴赏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形容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望海潮·东南形胜》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拼音版《望海潮》古诗翻译及赏析
在**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拼音版《望海潮》古诗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拼音版古诗
wàng hǎi cháo
望海潮
dōng nán xíng shèng , jiāng wú dū huì , qián táng zì gǔ fán huá 。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yān liǔ huà qiáo , fēng lián cuì mù , cān chà shí wàn rén jiā 。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yún shù rào dī shā , nù tāo juàn shuāng xuě , tiān qiàn wú yá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shì liè zhū jī , hù yíng luó qǐ jìng háo shē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zhòng hú dié huán qīng jiā , yǒu sān qiū guì zǐ , shí lǐ hé huā 。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qiāng guǎn nòng qíng , líng gē fàn yè , xī xī diào sǒu lián wá 。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qiān qí yōng gāo yá , chéng zuì tīng xiāo gǔ yín shǎng yān xiá 。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yì rì tú jiāng hǎo jǐng , guī qù fèng chí kuā 。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 、古诗翻译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3 、古诗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望海潮·东南形胜》原文
宋朝: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
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胜,优美的。
三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珠玑:珍宝。
重湖:指西湖。西湖中间的白堤把湖面一分为二,分成了里湖和外湖,故有“重湖”之说。
巘(yǎn):小的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笛子是羌族的管乐器,故称羌管。这里泛指乐器。
菱歌:采菱姑娘唱的歌。
泛夜:指歌声在夜间飞扬。
《望海潮》诗词鉴赏大全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时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海潮》诗词鉴赏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海潮》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望海潮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望海潮》
【内容】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沙。 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注释】
梅英:梅花。 疏淡:花稀色淡。 冰澌溶泄:冰块融化流动。 金谷:洛阳园名。 俊游:游览胜地。 铜驼:洛阳街名。 巷陌:街道。 误随车:身不由己地尾随陌生少女的车子。 芳思交加:春天引发复杂的情思。 西园:泛指园林。 笳:胡笳,乐器名。 飞盖:飞驰的车。 兰苑未空:园林仍未荒芜。 是事:事事
【赏析】
此词追忆昔日在洛阳游赏名园的盛况,感叹如今重游的愁怨,因而思归心切。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朝: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
东南形胜:地理条件优越。胜,优美的。
三吴:。“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或称吴兴,丹阳、会稽为三吴。这里泛指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一作江吴。
都会:大都市。杭州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的城市,所以称为“三吴都会”。
钱塘:即杭州。
画桥:上面画有彩绘的桥梁。
风帘:门上挂的用来挡风的帘子。
翠幕:幕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一说指数量上的不确定,有“大约”的意思。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而高大。
堤:指钱塘江的大堤。
天堑:堑,壕沟,天堑,天然形成的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涯:边际。
市列:陈列。
珠玑:珍宝。
重湖:指西湖。西湖中间的白堤把湖面一分为二,分成了里湖和外湖,故有“重湖”之说。
巘(yǎn):小的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笛子是羌族的管乐器,故称羌管。这里泛指乐器。
菱歌:采菱姑娘唱的歌。
泛夜:指歌声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钓叟莲娃:钓鱼的老人和采莲的少女。
千骑:形容州郡长官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牙,牙旗,古代将军用的以象牙为装饰的旗帜。高牙,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
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
新晴细履*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
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
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
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
暗随流水到天涯。
赏析:
本词抒写今昔之慨,由今感咎昔,又由昔慨今,错综交织,而以怀旧为主。起三句由梅疏冰溶表明春光又临,“东风”略点,“换年华”,见春光依旧而年光非昔。“金谷”以下到“华灯”、“飞盖”,均写当年春日京华俊游盛况。“长记”点明为追忆中情事。京华春光之美,夜宴冠盖之盛,“误随车”之少年浪漫,令人神往。“兰苑”三句,说明物华如旧,自身已老,与“暗换”呼应,并发出愁深情浓的感喟。以下转入眼前景,暮色苍冥,天宇无尽,栖鸦掠过,面对远谪天涯前程,亦如栖鸦无奈,何枝可依。词中以“陈隋小赋”手法极力铺叙过去的欢乐,句法丽密,而目前的凄清牢落,却只以疏笔借景物点染,形成强烈对照,感人至深。词中“柳下桃蹊”几句,把绚烂的春色、无处不在的春光,渲染得十分真切动人,充满了生意。整首词典雅清丽,温婉*和而意脉不断、气骨不衰,是出色的长调。
大海的诗句古诗词
从书上领略过许多大海的美丽,在电视上听见过大海的吼啸。现在让我们从诗中领略大海的风采吧!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3、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6、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7、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10、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1、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14、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1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7、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8、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韩愈《精卫填海》
19、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20、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洋舟中望月作歌》
2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2、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23、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24、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洋遇雨》
2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扩展阅读
描写大海的片段
1、坐在海边,海浪拍打着我的前胸、后背,就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这时,我觉得这海和小说、电影里的海完全不一样。它并不凶猛,也不可怕。我躺在沙滩上,就像躺在摇篮里,又像躺在妈妈的怀里。
2、你看,*处的海鸥在自由自在的飞翔,好像在跟海洋说着悄悄话,你看,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沙滩,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玩耍。太阳公公也累得慢慢的走回家,只在蓝蓝的天空中留下一片晚霞。
3、看看远处的海,一片蓝。好深啊,不过我可以看到里面夹杂着的深绿,那肯定是水藻的颜色。抬头望望,一只只海鸥在自由翱翔。咦?远处怎么都是蓝色的呢?原来水和天相接,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周围绿树怀抱,一片绿油油,使人心旷神怡。
4、走上沙滩,感觉软绵绵的,好像踩着了棉花一样。沙滩上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贝壳:有的像冰淇凌,有的像爱心,有的像扇子,还有的像蜗牛壳。大的`简直和扇子一样,小的犹如粒粒扣子。沙滩边有一些礁石,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大象,还有的像巨鸟,真是千奇百怪,有趣极了!
5、面向大海,我仿佛看到了地球的勃勃生机:渔夫们正在海上忙碌的捕鱼,巨大的渔网中,满载着渔夫们的喜悦和幸福。浪花不时地涌上岸边来,一会儿冲到了沙滩上,又迅速的往回退到海里,就好像一群群小孩,顽皮地蹦上了岸,看到了人,又害羞地退了回去。在*如明镜的海面上,一些海豚正在嬉戏,有的时候再水里面转圈,有时则像跳高运动员那样,摆动着强健有力的尾巴,高高地跃出了水面,在高空中展现他美丽的舞姿,然后又回到了茫茫海水中畅游着。
6、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大海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得,远处的渔船,就像是在不断摇摆的大海中的一片小小的叶子,任由巨浪的摆布,乘着风浪摆来摆去的,好像要翻船似得,让人感到担心。巨浪猛地拍打着岸边,发出的轰鸣声,宛如千千万万个人在打鼓,又好像千万头暴怒的雄狮发出的吼叫声。巨浪一个一个地撞向堤坝,溅起有三四丈的水花,有的人不怕弄湿自己的衣服,冒着巨浪,站到岸边上,以遮天蔽日的浪花为背景,记录下大海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7、真正到了海边,才能体会到大海的辽阔与磅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句诗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青岛属于山东,黄河入了海,青岛的海不是那么清澈,而是有些发黄。走到沙滩边,可以闻到大海独有的味道,有些咸,也有些腥味。但,从岸滩上往远处望去,海似乎与天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条线。两三只渡轮行驶在海面上,别有一番风味。
8、海浪涌上来,又悄悄退回去,在沙滩上留下了许多贝壳,我和玥玥蹲下身子,拾起贝壳来,贝壳有大的有小的,形状各种各样,有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挑了许多漂亮的贝壳放入篮子里,忽然,玥玥叫道:“媛媛姐,快过来看,这贝壳多漂亮。“我跑过去一看,玥玥说的真不假,那贝克又小碗那么大,身上印着一条条彩色花纹,五颜六色,我连忙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入篮中。
9、站在海边,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静、温和,海鸥在海面上盘旋着,发出阵阵叫声往水中乱窜的鱼儿们飞去,一只只海鸥就像是火箭般往水里面直冲。凉爽的海风在海岸边围绕着,把我身上的暑气吹散了,整个人舒服多了。
10、海底三五成群的鱼在水中欢快的畅游,天空中有三五只海鸥在空中翻飞盘旋。而海上那层层激起的小浪花,宛如白莲一般,天上那悠然自得的云朵咋空中漫无目地的飘着。大海中的一切,天空中的一切,大地上的一切,才造就了这个祥和而美丽的世界。
柳永《望海潮》和《雨霖铃》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望海潮》和《雨霖铃》,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
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望海潮翻译赏析
以下均为个人观点,*时做翻译的事情十分业余,赏析也不多, 而且仅限英语,还有就是中学的文言文。不过希望能够借此文抛砖引玉,读者可以举一反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海潮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柳永翻译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望海潮 柳永赏析
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但又另有新意。如果说前两句是从横的方面来写,写杭州的现状的话,那第三句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交代出它“自古繁华”的历史。三句词,从纵、横两个方面勾画出杭州的粗略面貌,以横为主,以纵为宾,实写杭州的`现状,对其历史,则是虚写,一笔带过,作为陪衬。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就“三吴都会”一句进行铺展的描写,。“十万”,乃约略之词,只言人口之多,并不是确切的人口统计。杭州在当时就有“池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宋仁宗)的美誉。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一句做铺展的描写。这里只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钱塘江岸,绿树如云,写出了郁郁葱葱的景象
“怒涛”,写江潮来势之猛,犹如鏖战的貔虎,不就是“震撼激射”的景象吗?“卷霜雪”,写“怒涛”的具体形象,也就是“玉城雪岭”的景象。“霜雪”,不仅写出了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写杭州的繁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西湖是美的,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景象。
延伸阅读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望海潮·上兰州守
邓千江〔金朝〕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译文
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归来。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西夏营垒昼夜空空荡荡,傍晚时用兜零举起报*安的烽火。将士悠闲自得,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祭奠烈士英灵,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注释
献张六:刘太尉祁《归潜志》云:“金国初,有张六太尉,镇西边。有一士人邓千江者献一乐章《望海潮》云云,太尉赠以白金百星……”藩:本意是藩篱,引伸为屏藩内地的边城。绣错:如锦绣交错。米聚:比喻山形陡峭。化用《后汉书·马援传》马援“聚米为山,指画形势”之典。百二秦关:自《史记·高祖本纪》化出,是说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雄士。静塞楼:大约是皋兰城楼的名称。阃命:将令也。阃(kǔn),城郭的门槛。斋坛:拜将的坛场。区脱:匈奴语,意为防哨,此指西夏营垒。兜零:代指烽火。虎牙:指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珠履、云鬟(huán):均指在宴上伴舞陪酒作乐的歌女。英灵毅魄:指牺牲的烈士灵魂。
赏析
全词歌颂戍边将帅“英雄业绩和以苦为乐“乐观主义精神,词尚豪迈雄浑,有气概。
开首“云雷天堑”三尚,显示边塞“雄伟。词以兰州古城险固处落笔,“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黄河天堑,再“之金城汤池“古城,一尚藩古城更显稳固。“劳屯绣错”三尚,“绣错”出自《战国策。秦策》“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米聚”出于《东观汉记》中马援劝光武伐隗嚣,“聚米为山川地势,上曰,虏在吾目中矣”;“百二秦关”语见《史记·高祖本纪》。三个典故形象地描绘边疆战场“场面,并表达边疆战士守卫雄关“自豪感情。“鏖战血犹殷”以下五尚,描写激战后“战场萧杀“扬面,但词人巧辟蹊径,不写两月对峙“正面交锋,而是渲染战后特有“气氛。“鏖战血犹殷”战守之惨烈历历在目,可以想见,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更可见到“是战场烟云惨渗“天空,食血肉“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而“楼头晓月”虽异常明亮,但它那弯弯“如玉弓般地形状提醒着人们虽鏖战已结束,边塞已寂静,而敌人“进攻时刻会打响。这五尚写大动荡后“静景,但静中有动,表现边关“战争状态。
下片赞颂守边将帅“功绩。“看看”二尚,词语*常而气势不同。“定远西还”中“定远指东汉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既歌颂定远候“功绩又暗赞张太尉守边“功绩。“有元戎”两尚,引用两个典故。“元戎阃命”,《史记》载冯唐在汉文帝前替云中守魏尚辩解时说,古代帝王委将月以重任,将行,“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月制之。“阃指门坎”,意指份内份外。“上将斋坛”也出于《史记》,曰:“萧何荐韩信于刘帮,须拜为大将,言:”王必欲拜之,择三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用此二典故,一则说明边疆将帅责任之重,二则以魏尚和韩信力赞张太尉超群绝伦“将帅之才。“这脱昼空”三尚。“区脱”匈奴语,指边疆哨所,此指西夏营垒。“兜零”,代指烽火。这三尚以具体“边疆*安无事“场事,称述张太尉守城敌不敢侵“功绩。”吹笛“三尚,”吹笛“用杜牧”成楼吹笛虎牙闲“诗尚形容将士“悠闲自得“场面。羌笛悠悠,歌舞升*,觥筹交错间显出边疆“安宁。”招取英灵“二尚,欢快安宁“场面不由使人想起为守卫边陲血洒疆场“战士,于是以祭奠烈士英灵,赞颂烈士“丰功伟绩,又寄托无限哀恶,并流露出将士们“千古英名将永远与贺兰山同存“乐观精神作为词“结尾。
写景物,赞叹了月营“雄伟,月旅“豪壮;写战场,不见刀光剑影,但见战后英姿;写将帅,不言将帅英豪,而言可比魏韩;写激情,虽有举杯同庆,又有凛然豪情。全词一气贯通,铮铮有力,更显雄豪风格。
邓千江
邓千江,临洮人,生*不详。
望海潮·自题小影原文
作者:谭嗣同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望海潮·自题小影注释
①骨相:人的体格状貌,古人常以此估测一个人的前程后事。
②颜酡:饮酒脸红。周履靖《拂霓裳·和晏同叔》词:“金尊频劝饮,俄顷已酡颜。”
③科:古典戏剧中表示动作的用词。
望海潮·自题小影赏析
谭嗣同的这首自题小影,上片“曾经”三句,先写自己年来踪迹,他小时居京师,十三岁随其父外放甘肃,十五岁回湖南浏阳拜师读书,再返西北,天南海北,道路遥远,故颇多感慨。“骨相空谈”三句,谓己少有壮志,从骨相看,必成大业,但岁月匆匆已历十八春秋,却一事无成,只有肠轮自转,暗自感叹。“春梦”三句转入小影,曾对春帆细雨,做过美丽的人生之梦,回首十八年春秋,无所作为,他只有对己大喝一声“春梦醒来”。面对小影前的几枝瓶花,他想到国事日非,外侮迭至,真是百感交集,郁塞难抑。
下片从写小影转而写自身。从湖南水乡来到西北高原,对镜自照,风尘满面,镜中人与影中人对比,镜不随人意,那醉后的红颜,实为风尘所致。还想慷慨高歌,但对现实的失望,使他发出“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的慨叹,再看镜中之人那风尘挂面的模样,他几乎不能相信那就是自己。
全篇借题小影而抒壮志消磨,事业难成的感慨,表现了词人从青少年时期就有怀抱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抑塞之感,慷慨激昂,颇见风骨,正如词人所评:“尚觉微有骨气”。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翻译
曾经走南闯北,如今又一次来到西北,路途中经历了众多山河关隘,人的形体相貌决定不了命运,内心的悲痛和忧思不能用言语来描述,回头一想十八年已经过去。从春梦中还能醒来么?细雨滋润万物,春风鼓荡船帆,小影中的我,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独自吟哦。只剩下瓶花,数枝已经足够了。
刚由湖湘之地来到这里,饱经风霜,揽镜自照,但见满面风尘,镜子不会随人的意愿,感到自己形貌变化之大,难道是我醉酒后发红的脸色只是形貌发生变化吗?拔出锋利的宝剑想要高声歌唱,有多少侠义之骨,经得起揉搓?说的这个人是我,睁眼细看难以相信。
《望海潮》全文赏析
《望海潮》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海潮》全文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简析
此词一题"洛阳怀古",非是。词中提到金谷、铜驼等地,系虚似洛阳、实写汴京,虚虚实实,乃有忧谗畏讥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渐稀,冰河解冻,年华暗换,又到早春时节,然后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结皆抚今,中间插入追昔内容。记忆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难堪,词意也越耐咀嚼。
赏析
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其中。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阳。洛阳这个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词人曾经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误随车”固“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内。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移后了。“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洛阳西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但词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沙,非常轻快。
因忆及“细履*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误随车”那件事来。“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正絮翻蝶舞”四句,写春景。“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浓春。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人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西园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写道:“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曹丕《与吴质书》云:“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又云:“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词用二曹诗文中意象,写日间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目前。“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的凄凉、寂寞。
“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此时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这时候,宦海风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拓展:翻译
译文1
梅花已经稀疏浅淡,河上的流冰渐渐溶化,又是一度东风,不知不觉中换了年华。金谷园是当初的游赏胜地,铜驼巷陌曾经多么繁丽!雨后新晴,天朗气清,我悠闲地漫步,踏着细细的*沙。总记得错跟上别家女眷的香车,留下一段温馨的佳话。那时正柳絮轻翻,蝴蝶群舞,引起柔曼的情思无涯。明丽春色乱纷纷来到每户人家,不管在桃边还是柳下。
飞驰的车马来来往往,妨碍人们安闲地赏花。今天,西园依然游人如云,我这远行之客却渐至老境,往昔的欢乐一去不返,重游旧地只觉得事事伤情。暮烟凄迷,寂寞的酒旗斜挂,独倚高楼极目望远,时见天空飞几只寻巢的乌鸦,我那不可遏制的思归之心,暗暗跟随流水远到天涯。
译文2
枝头那淡雅的梅花渐渐稀疏,河水已经解冻,冰凌随着流水跌宕而前。东风频吹,迎来了新的一年。想起那时京城结伴宴游,漫步于繁华的街道,雨过初晴时,信步倘佯在城外*整的沙滩。还记得曾经错跟在一辆锦车后边。那时节柳絮翻飞,蝴蝶狂舞,让人深感到春光烂漫。翠柳成荫,桃花娇媚,好像把浓浓春意分到了各户人家。
到夜间纵饮于西园,直饮到楼头吹起胡笳。明亮的灯光使月光显得黯淡,蔽路的车盖胜过艳丽的鲜花。叹如今虽然园林依旧,游子却已渐渐老去,重行至此,怎不让人感慨叠加!烟云暗暗,酒旗横斜。登楼远眺,只见到时而归来的几只昏鸦。思归之心油然而起,这情思像随着河水流向天涯。
译文3
梅花稀疏,色彩轻淡,河中的冰块正在消溶。春风吹来,新的一年悄悄来临。金谷园里,摩肩接踵多才士,铜驼街上,车水马龙尽佳人。天气新晴,郊游更是温馨,缓步徐走,*沙上留下清晰的印痕。更难忘怀的是误跟了一辆小车,当时柳絮翻飞,彩蝶起舞,那情景真令人落魄销魂。柳色青青,桃花粉红,似把春色随意地相送,分到各个人家的院们。
西园夜里宴饮,乐工们奏出悠扬的乐音。华丽的灯笼影响了赏月的雅兴,飞驰的车盖妨碍了观花的芳心。那美丽迷人的苑圃并未空空,只是行人变了模样。以前的那些风流韵事,仔细想来更令人伤魂。如今倚楼眺望,只见烟霭沉沉,酒旗斜挑,乌鸦在树上栖身。见此情景,油然而生归隐之心,没有办法加以禁止,我的神思已伴随着流水,回到了故乡的园林。
仿写望海潮的古诗词
关于望海潮的古诗词
望海潮的古诗
望海潮四之四的古诗
望海潮名句
望海潮柳永的古诗
望海潮东南形胜的古诗
望海潮柳永名句
搜索描写海潮的古诗词
柳永的望海潮古诗加拼音
海潮祝福
海潮音的古诗
望海潮的重点句子赏析
望海潮东南形胜的古诗拼音
电视剧柳三变的望海潮古诗大会
古诗观海潮的笔记
海潮古诗20首没学过的
碧海潮生的古诗意思
赞美金海潮的古诗
带江河湖海潮的古诗
描写沧海潮头的古诗
新恋爱时代郑海潮语录
一望无际的海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潮
涨潮的古诗词
潮声的古诗词
有关潮的古诗词
带有潮字的古诗词
贬潮州的古诗词
涌春潮的古诗词
有读音的古诗词
描写立春节气的古诗立春图片
含有色的五言古诗
想安静的一个人呆着的古诗
清明的祭奠古诗
描写雨的古诗有哪几首
白居易的古诗闻雪
关于爱护小鸟的古诗
拜年的古诗手势
描写海字的古诗词
位于牛的古诗五言诗
古诗山行的亭子是哪个
关于海的古诗短一点
写乐声的古诗词
酒后消愁愁更愁的古诗
古诗两首池上的内容
张耒的春日古诗
描写贴*实际的古诗
古诗一匹出色的马文的是
描写大方的古诗词
表达*安快速的古诗
请写一首与儿童有关的古诗
舟过安仁的古诗这个故事
登飞来峰写出古诗的大意
雪泥鸿爪出现的古诗
描绘田野童趣的古诗词
形容疏远的古诗词
表示生活美好的古诗词
红崖的古诗
绿肥红瘦的古诗词
适合取名字的古诗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