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小草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小草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小草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小草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赞美小草的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小草的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2、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3、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4、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
5、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6、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
7、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8、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1、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4、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15、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16、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7、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18、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1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0、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21、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22、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23、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25、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26、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2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28、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9、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30、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3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3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4、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35、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36、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37、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38、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39、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40、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4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2、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4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4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48、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49、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关于小草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草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4、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6、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7、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8、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9、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11、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12、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1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14、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6、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1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19、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20、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2、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2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24、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赞美小草的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小草的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2、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3、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4、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
5、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6、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
7、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8、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1、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4、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15、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16、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7、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18、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1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0、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21、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22、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23、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25、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26、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2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28、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9、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30、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3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3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4、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35、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36、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37、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38、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39、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40、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4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2、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4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4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48、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49、江春不肯留归客,草*青送马蹄。
写小草的古诗句
对于描写小草的'古诗句,大家知道的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写小草的古诗句,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出自于:
1.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出自于: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出自于: 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出自于: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4.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出自于: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5.深庭秋草绿。出自于: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出自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7.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出自于:唐·李峤《萱》
8.雨中草色绿堪染。出自于:唐·王维《辋川别业》
9.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出自于:唐·李白《日出入行》
1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出自于:唐·杜甫《旅夜书怀》
1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于:唐·杜甫《蜀相》
12.草色遥看*却无。出自于: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出自于: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出自于:唐·张继《洛阳作》
15.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出自于:唐·张九龄《感遇》
1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出自于:唐·刘禹锡《陋室铭》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于: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出自于:唐·白居易《天津桥》
19.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出自于: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2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出自于: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出自于:唐·徐夤《草》
22.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出自于:唐·曹邺《庭草》
23.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24.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出自于: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出自于: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6.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出自于:唐·李商隐《晚晴》
27.劲草不随风偃去。出自于: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28.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出自于:宋·欧阳修《秋声赋》
29.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出自于: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30.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出自于:宋·梅尧臣《苏幕遮》
31.花易凋零草易生。出自于:宋·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3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出自于:宋·晏殊《踏莎行》
3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出自于:宋·林逋《点绛唇》
34.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出自于:宋·秦观《八六子》
35.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于:宋·苏轼《蝶恋花》
36.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出自于:宋·曾巩《城南》
3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出自于:宋·谢逸《蝶恋花》
38.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出自于:宋·李纲《咏草》
40.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出自于: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1.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出自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42.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出自于: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43.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出自于:明·杨基《春草》
44.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出自于:清·王夫之《连珠》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出自于: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1.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几重。
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春草明绿,王孙归不归。
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2、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5、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7、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8、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9、草长莺飞二月天。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
11、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3、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14、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15、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18、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1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2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2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24、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2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6、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8、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29、无缘亲至范公亭,也记名言座右铭。
30、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2、劲草不随风偃去。
3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5、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36、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3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8、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39、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0、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41、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42、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4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44、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46、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47、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48、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
49、河里无鱼水自清,疾风劲草子阳名。
50、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51、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5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励志的句子”网站为您整理《描写小草的古诗》,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1、苏幕遮草
作者:梅尧臣
露堤*,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2、天津桥望春
作者: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3、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苏溪亭
作者: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5、首夏南池独酌
作者:白居易
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绿蘋散还合,赪鲤跳复沈。新叶有佳色,残莺犹好音。
依然谢家物,池酌对风琴。惭无康乐作,秉笔思沈吟。
境胜才思劣,诗成不称心。
6、魏城逢故人
作者: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7、春草
作者:曹松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8、春草
作者: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9、晚晴
作者: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10、庭草
作者:曹邺
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
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11、春草
作者:张旭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小年的古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年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除夜》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除夜》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除夜》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江外除夜》曹松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
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不是多岐渐*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除夜》成彦雄
铜龙看却送春来,莫惜颠狂酒百杯。吟鬓就中专拟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有怀》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方干
玉漏斯须即达晨,四时吹转任风轮。寒灯短烬方烧腊,画角残声已报春。
明日便为经岁客,昨朝犹是少年人。新正定数随年减,浮世惟应百遍新。
《元会》曹植
初步元祚,古日惟良。
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白居易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丁卯元日》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客中小年四首其一
林光〔明代〕
岁月不肯住,看看又小年。诗穷残腊后,杯引大江前。
乐事思南土,閒情寄短篇。夜来风势恶,惊徙五更船。
小年
文天祥〔宋代〕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小年夜
吴与弼〔明代〕
虚堂明烛小年时,子弄瑶琴父咏诗。
会得心中无事旨,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年二首其一
林光〔明代〕
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又是一年秋草黄!草是自然界的卑微者,它却有自己的景色。秋风悄悄从陌上划过,空中溢漫着秋草与野花的清香。听人说秋是草中最美的季节,白居易曾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天的小草即使枯萎了,甚至被火焚烧,来年也照样生机勃勃。
秋天的草,也正如普通的你,即使你是最*凡的,但只要你活出自己,你也照样会艳丽无比!
秋草
清-李锴
萋萋复萋萋,秋草被长堤。
离披不盈寸,挽结长相思。
八月心不抽,九月叶不齐。
不惜芳翠歇,愿藉君马蹄。
马蹄去不返,风吹柳丝断。
咏秋草
清-张洵佳
光阴容易去如驰,望远蘼芜有所思。
香草美人芳讯杳,河梁游子夕阳迟。
瀛洲春晓三生梦,茅店霜飞一夕知。
转瞬阳和暖吹律,青青河畔又吟诗。
秋草
清-刘绎
风光淡淡怅斜晖,山色烟痕隐翠微。
安得老年还转少,可堪游子念当归。
若遥若*无仍有,时雨时晴向又违。
造物化机原不息,夜来帘外见萤飞。
秋草
清-张玉纶
围红斗绿记相怜,一霎*芜怅夕烟。
绘出骚人愁渺渺,吟残远道思绵绵。
伊谁怀旧寻幽径,看我争新在转年。
翠辇不来天已暮,空教零落玉阶边。
南浦-秋草
清-戴延介
野色迥寒芜,冷清清,是处烧痕愁拥。
蝶倦暗魂销,难飞去、瘦影又来荒垄。
黄深翠减,高低一片寒烟笼。
流水池塘,春意冷留取,旧时残梦。
踏青犹记年时,衬马蹄纤软,玉鞭曾控。
远道已凄迷,凉风外、牧笛声声遥弄。
孤丛细袅,芳心暗怯霜华重。
迟暮玉孙归未得,莫遣斜阳西送。
永遇乐-秋草
清-文廷式
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
候雁哀鸣,惊麇昼窜,一片飞蓬捲。
西风万里,踰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
但苍然、*原目极,玉关消息初断。
千秋祇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
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
风霜顿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
惊心是、南山射虎,岁华易晚。
秋草次李义山落花韵
*现代-曹家达
王孙去不返,秋蝶上阶飞。
旧意隔春雨,芳心悬夕晖。
1、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杨基《春草》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庚信《春赋》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晏殊《踏莎行》
6、江春不肯留归客,草*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9、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乐·村居》
10、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刘俣《诗一首》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2、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秦观《八六子》
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14、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李纲《咏草》
15、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白居易《天津桥》
16、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袁枚《偶作五绝句》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8、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何逊《与苏九德别》
1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1、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戴叔伦《苏溪亭》
22、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谢逸《蝶恋花》
23、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2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6、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7、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8、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30、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34、劲草不随风偃去。——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3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37、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徐夤《草》
3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39、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
40、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欧阳修《秋声赋》
41、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曹邺《庭草》
4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3、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欧阳修《再至西都》
4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6、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李彭《春日怀秦髯》
47、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49、花易凋零草易生。——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5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折荷有赠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折荷有赠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译文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
拨弄那荷叶上为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注释
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玩:赏玩、欣赏。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红蕖(qú):荷花盛开的样子。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荡漾:水波微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佳人:美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距离之远。
相似: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所引起的想念。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无因: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凉风: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李白《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鉴赏
这首诗与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很相似。《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除六字不同外,余皆相同。这或许是由于传抄之误的缘故。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发愤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这里虽无愤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的。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辛德源《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那么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及吴均“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玩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这首诗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妙,毫无人工的痕迹。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蕖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余。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全诗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当时李白二十九岁,与许氏夫人居安陆(今属湖北)。
有小草的古诗词
写小草的古诗词
关于小草的古诗词
比喻小草的古诗词
吟咏小草的古诗词
小草开头的古诗词
小草生长的古诗词
春天的小草古诗词
小草不屈的古诗词
写秋天小草的古诗词
用小木板写小草的古诗词
有关小草的古诗词句
关于小草的凄凉古诗词
关于小草的诗词
有关小草的诗词
冬天的小草诗句古诗词
描写小草的诗词
表现小草品质的古诗词
描写小草的古诗词全部
形容春天小草的古诗词
带有柳树和小草的古诗词
赞美小草的诗词
夸赞小草的诗词
借小草表达志向的古诗词
小草的赞美诗句古诗词
写春天小草的诗句古诗词
写夏天的小草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春雨和小草的古诗词
描写冬天的小草诗句古诗词
描写有关小草的诗句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