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草生长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草生长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草生长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草生长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赞美小草的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小草的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2、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3、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4、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
5、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6、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
7、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8、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1、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4、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15、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16、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7、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18、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1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0、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21、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22、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23、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25、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26、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2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28、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9、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30、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3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3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4、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35、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36、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37、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38、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39、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40、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4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2、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4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4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48、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49、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关于小草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草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4、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6、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7、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8、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9、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11、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12、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1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14、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6、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1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19、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20、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2、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2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24、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赞美小草的诗词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赞美小草的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2、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3、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4、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
5、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6、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
7、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8、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0、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11、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1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4、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15、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16、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7、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18、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1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0、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21、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22、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23、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24、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25、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26、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27、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28、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9、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30、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3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3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4、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35、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36、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37、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38、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39、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40、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4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2、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4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4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48、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49、江春不肯留归客,草*青送马蹄。
描写小草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小草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4、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6、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7、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8、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9、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11、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12、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1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14、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6、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1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19、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20、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2、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2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24、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27、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28、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几重。
29、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0、春草明绿,王孙归不归。
3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32、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33、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35、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6、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37、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3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9、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40、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41、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4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43、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44、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4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唐·卢纶《塞下曲》
46、深庭秋草绿。——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47、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48、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49、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2、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5、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7、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8、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9、草长莺飞二月天。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
11、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3、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14、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15、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18、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1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2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2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24、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2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6、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8、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29、无缘亲至范公亭,也记名言座右铭。
30、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2、劲草不随风偃去。
3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5、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36、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3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8、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39、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0、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41、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42、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4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44、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46、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47、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48、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
49、河里无鱼水自清,疾风劲草子阳名。
50、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51、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52、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
1、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2、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5、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7、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8、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9、草长莺飞二月天。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
11、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3、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14、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15、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18、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1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2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2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24、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2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6、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8、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29、无缘亲至范公亭,也记名言座右铭。
30、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2、劲草不随风偃去。
3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5、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36、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3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8、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39、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0、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41、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42、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4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44、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46、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47、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48、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
49、河里无鱼水自清,疾风劲草子阳名。
50、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51、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描写小草的古诗句
1、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2、去年还是羞花貌,不见新诗吟半分。
3、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5、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7、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8、赋罢流星赋彩云,闲芳野草也殷勤。
9、草长莺飞二月天。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
11、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3、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14、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15、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蟾光澹荡,冷浸琪花瑶草。
18、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1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2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1、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2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24、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25、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6、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8、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29、无缘亲至范公亭,也记名言座右铭。
30、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2、劲草不随风偃去。
3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5、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36、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3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8、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
39、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0、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41、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
42、明月楼高谁独倚,君忧天下芳草青。
4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44、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45、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46、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
47、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48、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
49、河里无鱼水自清,疾风劲草子阳名。
50、疾风识劲草,患难见真情。
1、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杨基《春草》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庚信《春赋》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晏殊《踏莎行》
6、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9、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乐·村居》
10、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刘俣《诗一首》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12、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秦观《八六子》
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14、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李纲《咏草》
15、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白居易《天津桥》
16、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袁枚《偶作五绝句》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8、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何逊《与苏九德别》
1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1、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戴叔伦《苏溪亭》
22、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谢逸《蝶恋花》
23、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李白《日出入行》
2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6、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7、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28、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2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30、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34、劲草不随风偃去。——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3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3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37、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徐夤《草》
38、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39、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梅尧臣《苏幕遮》
40、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欧阳修《秋声赋》
41、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曹邺《庭草》
4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3、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欧阳修《再至西都》
4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4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6、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李彭《春日怀秦髯》
47、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49、花易凋零草易生。——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5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51、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小学的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送别诗:
李白登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李白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山中送别》唐·王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唐·王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洲。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二、思乡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逢入京使》唐·岑参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张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元·马致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闻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唐·杜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西江夜行》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梦李白》唐·杜甫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随园诗话》清·袁枚
三、节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王安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唐·林杰
折荷有赠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折荷有赠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译文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
拨弄那荷叶上为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注释
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玩:赏玩、欣赏。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红蕖(qú):荷花盛开的样子。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荡漾:水波微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佳人:美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距离之远。
相似: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所引起的想念。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无因: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凉风: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李白《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鉴赏
这首诗与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很相似。《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除六字不同外,余皆相同。这或许是由于传抄之误的缘故。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发愤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这里虽无愤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的。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辛德源《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那么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及吴均“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玩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这首诗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妙,毫无人工的痕迹。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蕖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余。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全诗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当时李白二十九岁,与许氏夫人居安陆(今属湖北)。
小草生长的古诗词
描写小草生长的古诗
春天生长的小草古诗
关于小草顽强生长的古诗
形容小草顽强生长的古诗
有小草的古诗词
写小草的古诗词
关于小草的古诗词
比喻小草的古诗词
吟咏小草的古诗词
小草开头的古诗词
春天的小草古诗词
小草不屈的古诗词
竹外生长的古诗词
植物生长的古诗词
生长向上的古诗词
发育生长的古诗词
写秋天小草的古诗词
树木生长的古诗词
用小木板写小草的古诗词
有关小草的古诗词句
人生长河的古诗词
小树生长的古诗
关于小草的凄凉古诗词
关于植物生长的古诗词
小草的生活的古诗
关于小草的诗词
有关小草的诗词
冬天的小草诗句古诗词
描写小草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