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的派别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的派别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的派别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的派别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西方音乐史的三大派别
西方音乐史上的几大分派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代表作?下面是介绍西方音乐的派别知识,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什么叫浪漫派
浪漫主义这一概念主要用语描述1830-1850你年的2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约1830年至约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这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任何时代的音乐作品中都包含有“浪漫主义”的成分。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创作中更加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并不像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那样重视乐曲的形式结构。因此浪漫主义成为古典主义的对立流派。浪漫派形成于古典主义后期,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的晚期作品中,已经明显流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正是他们开创了浪漫派的先河。韦伯、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柏辽兹、瓦格纳等成为浪漫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继承发展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将浪漫主义推向了另一个辉煌的阶段。
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们写下了很多旋律优美形象鲜明的钢琴小品,学*钢琴的学生一般都能接触到象布格缪勒《25首进阶练*曲》、舒曼的《儿童钢琴曲集》、柴科夫斯基的《儿童钢琴曲集》《四季》、格里格的抒情小品、门德尔松的《6首钢琴小曲》《无词歌》、以及钢琴诗人肖邦、钢琴大王李斯特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有比较形象的标题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这些作品都有着强烈的感情,大胆冲破原有的作曲形式,因此在乐曲表现形式上异彩纷呈,在不谐和音的组合上进行了无限探索,并把它们发展成为“色彩和声”,同时运用远关系转调、模糊调性、避免使用明确终止式等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和声的发展,调式调性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并为以后的多调性和无调性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总之,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了众多的有成就的作曲家、钢琴家,所谓群星璀璨、星满苍穹
二、什么是古典乐派
古典乐派是指活跃在1750年-1830年巴洛克时期与浪漫主义时期之间的音乐流派。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从浑然一体的复调音乐中解脱出来,顺应了当时整个社会所提倡的“回归自然”的思潮。这一乐派作品的特点是崇尚理性,强调逻辑,追求形式的严谨;力图通过清晰的音乐语言及其戏剧性的`展开来表现思想感情,使单纯明了的规律性的外在形式与具有现实内容的内在体验有机地结合,体现了当时提倡的新人文主义精神和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的审美观点。
这一时期钢琴取代了古钢琴,改良的钢琴既能表现优美抒情的歌唱性旋律又能奏出饱满、响亮的和弦,成为这时的主要键盘乐器。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和18世纪中叶曼海姆乐派也为这一时期钢琴音乐创作增加了新的因素。
这一时期涌现了众多的作曲家,巴赫家族仍然对钢琴艺术的发展重要的作用,老巴赫最小的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钢琴开音乐会的人;另一个儿子卡尔·菲·埃·巴赫是整个过渡时期最重要的键盘作曲家,也是钢琴艺术史上从巴洛克风格到古典风格转折中的一位关键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杰,对古典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海顿,是卡尔·菲·埃·巴赫的直接继承者,他钢琴音乐的创作也正如他的基本创作风格一样,明朗、乐观、富有幽默感和民间气息。一生写下了62首钢琴奏鸣曲。早期的钢琴奏鸣曲大多为帕蒂塔或嬉游曲,带有洛可可艺术的痕迹。
莫扎特一生写下了21部钢琴协奏曲、1部双钢琴协奏曲、1部三架钢琴的协奏曲、17部钢琴奏鸣曲、2首钢琴幻想曲、15首变奏曲、6首钢琴二重奏奏鸣曲等作品,丰富了钢琴作品的体裁,提高了钢琴演奏的技术,发展了钢琴作品表现形式。
贝多芬一生写下了5部钢琴协奏曲、32部钢琴奏鸣曲、21套钢琴变奏曲以及大量的钢琴小品。其中32首钢琴奏鸣曲被视为奏鸣曲的经典作品,被尊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
当然古典主义时期还有一些其他的作曲家也写下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旋律紧奏优美,结构严谨匀称,段落与段落间的长度大体相当,比较匀称,*衡。结构的严谨与情感的*衡,形式的完美与感情的统一正式古典乐派的艺术特征。古典音乐的作品多属于无标题音乐,充满了抒情和温暖的感情。以主调音乐为主。
三、什么是印象派
这个术语一开始用于绘画艺术的,用来形容莫奈、德加、韦斯特莱、雷诺阿等人的绘画作品。他们的作品避开线条分明的轮廓,用模糊的外廓、细碎的笔触表现对景物的“印象“。在音乐界用印象派这个术语形容德彪西和他的追随者的作品。用印象主义的方式表现主题,借助主题来表达心境和情感,这是印象主义的表现手法。印象派音乐的技术特点是新的和弦结构形式;调性上的模糊;使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取代三和弦和七和弦;将倚音用为和弦的一部分,置于整个和弦之中;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成组地*行进行;全音和弦;非大小调式音阶;调式的使用;变化音的大量使用等。
印象派的钢琴作品一反古典音乐要求清晰的原则,大量使用钢琴踏板,使钢琴声音一片朦胧,追求神态的美。如德彪西的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
印象派的钢琴作品不是很多,德彪西的《儿童组曲》和几首《*斯克》和一首叫《梦》的小品。其中著名的小曲《月光》选自《前奏曲集》。拉威尔有《小奏鸣曲》和一组《库普兰之墓》。
印象派的作品具有童心的,儿童完全可能从印象派的音乐里找到属于儿童的世界,因此可以让孩子早一点的接触印象派的作品。
西方音乐产生背景
西方音乐又称西洋音乐,主要指欧洲的音乐,由于欧洲历史上统治阶层比较重视音乐,因此许多音乐家都得到资助和保护,发展出比较完善的音乐理论。西方的音乐理论在全世界的音乐界占有主导地位,欧洲音乐界发展的记谱法和作曲的程式得到世界的公认。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茫茫九派流*,沉沉一线穿南北。——*《菩萨蛮·黄鹤楼》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王安石《千秋岁引·秋景》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七律·登庐山》
暮雨忽来鸿雁杳,莽关山、一派秋声里。——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陈维崧《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李白《金陵望汉江》
差没二派,君无戏言。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许浑《汴河亭》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范仲淹《书扇示门人》
一派生机阳春有脚,满天异彩浩气腾胸。
向因涉顿,凭观川陆;遨神清渚,流睇方曛;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醉梦孤云晓色,笙歌一派秋空。——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郑锡《送客之江西》
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顾贞观《南乡子·捣衣》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夏仁虎《腊八》
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较言其略,有五术焉:若其宠钧董石,权压梁窦,雕刻百工,鑪捶万物。——刘峻《广绝交论》
〔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贯云石《小梁州·秋》
堂堂在耙天潢派,何必陈情以伪名。——金朋说《李密陈情表》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魏野《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
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郭璞《江赋》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耶律楚材《过阴山和人韵》
与可以书遗余曰:*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在彭城,可往求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吴伟业《捉船行》
百川派别,归海而会。——左思《三都赋》
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一派黄流已电奔。——苏轼《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豪放派的古诗词
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豪放派的古诗词,欢迎查看。
豪放派的古诗词
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朝】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朝】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三、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唐朝】李白
*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四、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朝】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五、念奴娇·过洞庭
【宋朝】张孝祥
洞庭青草,*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六、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朝】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七、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宋朝】苏轼
南乡子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八、鹤冲天
【宋朝】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九、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宋朝】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十、谢池春·壮岁从戎
【宋朝】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十一、木兰花慢·*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宋朝】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十二、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古诗别董大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别董大,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别董大的诗意——古诗,就是一个艺术作品,一个塑造作者情感世界的艺术作品,或表达某种情感,或描绘某种期待。
别董大【其一】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诗别董大的诗意: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离别,劝慰,旷达。
名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处
唐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注
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
说明
这首送别诗作于公元747年(天宝六年),当时高适在睢阳,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这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赏析
送别诗词多缠绵柔婉,少慷慨豪放,这首诗就属于后者,因此显得风格独特。
诗的前两句描写送别时的外在环境。黄云密布,落日昏黄暗淡,正是要孕育一场大雪。才感受到北风的刺骨,才看到大雁南归,大雪就忽然飘落,纷纷扬扬,刹那间天地一色。这两句写冬景,晦暗寒冷,有点沉闷。虽然没有涉及到人世沧桑,已使人置身风雪之中,听北风呼啸,望大雁南翔,看黄云密布,似闻壮士长啸之声。此处极言送别环境之恶劣,衬托出下两句转折之妙。更多有关离别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突然一转,不写在此种晦暗寒冷环境中凄凉的心境,而转为对朋友的积极劝慰。你不要担心此去没有知己,凭你的才气,普天之下有谁不知,有谁不晓呢?此时,作者与朋友都处于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本应惺惺相惜,共同扶持,却面临各奔东西的情景,其心中的悲伤是可想而知的。作者却发出豪言,努力劝慰朋友,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
这两句诗,不仅紧扣董大天下传扬的著名琴师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阔大深远。
1、《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春山伴路图》
明·唐寅
欲往何处觅雅训?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一泻君子千古恨。
4、《雪岳读书图》
明·萧云从
圣书万卷任纵横,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揭天掀地慰生*。
5、《寒江独钓图》
宋·马远
天涯何处觅佳音,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甘洒热血写青春。
6、《长恨歌》
唐·白居易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7、《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7、《别州民》
唐·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8、《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别宋常侍》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别宋常侍》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别宋常侍
隋代:尹式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译文
我要到汉水以东的地方去,宋常侍在杜陵北为我送行。
他也是宦游之人,无论是行者还是送行者,都是天涯漂泊,就像秋后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
彼此都是两鬓如秋霜的白发之人了,衰老的容颜依仗酒力才变红。
今日离别之情固然令人难忘,但异日又将会有新的情景触动自己的相思之情。分手以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我将会因为思念好友而不得安眠,得以听到静夜里的乌啼声夹杂着如泣如诉的夜风声。
赏析
此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前往汉中时写给前来送行的宋常侍的`作品。
首二句总说送行之事,提出“游人”与“客”双方以及“杜陵北”与“汉川东”两地。“游人”,诗中指宋常侍。“客”,诗人自谓。点明了离别的地点。杜陵自繁华,汉水空悠悠,这两处地名在古诗里经常出现,其符号意义远超过了地理意义。宋常侍在长安为尹式饯行,离情别绪即由此生出。
三四句转而抒情。“去”者,说自己;“住”者,指宋常侍。当此分手之际,不作丈夫的壮词,也不为儿女的呢语,而是着眼于彼此共同的流寓者的身分,以“飘蓬”作比。蓬草秋后枯萎,随风而走。诗人将自己与对方比成蓬草,见出对对方的理解,同病相怜之意与羁旅飘泊之情,已尽含在这浅*而又动人的比喻之中。
五六句着眼于年龄带来的变化。“秋鬓”,迟暮之年的白发。秋鬓本白,遇秋霜而愈白,“衰颜”,衰老的容颜。衰颜本不红,倚仗酒力而始显红润。这两句写衰老之态,抒迟暮之感,含蓄地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怀。
末两句写别后相思之意。“别有”即“另有”。此二字于言外见意,意谓今日此地之别离情景固然令人难忘,但异日又将会有新的情景触动自己的离情。诗人拟想,分手以后,自己将因念友而失眠,由失眠而得以听到静夜里的啼乌声、风声,而啼乌声、风声如泣如诉,又会加重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显得别有韵致,情味绵长。
这是一首早期律诗。全篇都是律句和律联,但前两联之间并后两联之间都失粘;三四句处于颔联的位置上,本该用对仗,却只是两句一意的十字句而并不构成流水对。该粘而不粘,该用对仗而不用,这些都是律诗在演进过程中留下的一些重要的迹象。
别宋常侍 [隋]尹式
游人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②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②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
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1.尹式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5分)
2.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作者运用想象(虚写),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3分)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2分)
2.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3分)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今日离别之情固然令人难忘,但异日又将会有新的情景触动自己的相思之情。运用想象,设想分别以后,我将会因为思念好友而不得安眠,得以听到静夜里的乌啼声夹杂着如泣如诉的夜风声。末句写别后相思之情,借风中乌鸦夜啼的印象,渲染凄凉的气氛,表达诗人相思的凄苦。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尹诗运用比喻,将游子比作飘蓬,表现其飘泊不定,孤单无依的特点,写出了诗人伤感,孤苦之情。写别后相思之情,借风中乌鸦夜啼的印象,渲染凄凉的气氛,表达诗人相思的凄苦。孟诗是作者科举落第离开长安时赠别友人王维的作品。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尾联叙写决心隐居不仕,归隐田园。诗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全诗语调低沉,有对朝廷压抑人才的怨愤,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的留恋,还有怀才不遇的嗟叹。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赏析
此诗是诗人离开长安前往汉中时写给前来送行的宋常侍的作品。首二句总说送行之事,提出游人与客双方以及杜陵北与汉川东两地。游人,诗中指宋常侍。客,诗人自谓。杜陵,古县名,在长安东南,此以杜陵北指长安。汉川即汉水,汉中位于汉水的东北,故以汉川I东指汉中。宋常侍在长安为尹式饯行,离情别绪即由此生出,故先着一笔以记其事。
三四句转而抒情。去者,说自己;住者,指宋常侍。当此分手之际,不作丈夫的壮词,也不为儿女的呢语,而是着眼于彼此共同的流寓者的身分,以飘蓬作比。蓬草秋后枯萎,随风而走。诗人将自己与对方比成蓬草,见出对对方的理解,同病相怜之意与羁旅飘泊之情,已尽含在这浅*而又动人的比喻之中。
五六句着眼于年龄带来的变化。秋鬓,迟暮之年的白发。秋鬓本白,遇秋霜而愈白,衰颜,衰老的容颜。衰颜本不红,倚仗酒力而始显红润。这两句写衰老之态,抒迟暮之感,含蓄地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情怀。
末两句写别后相思之意。别有即另有。此二字于言外见意,意谓今日此地之别离情景固然令人难忘,但异日又将会有新的情景触动自己的离情。诗人拟想,分手以后,自己将因念友而失眠,由失眠而得以听到静夜里的啼乌声、风声,而啼乌声、风声如泣如诉,又会加重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显得别有韵致,情味绵长。
这是一首早期律诗。全篇都是律句和律联,但前两联之间并后两联之间都失粘;三四句处于颔联的位置上,本该用对仗,却只是两句一意的十字句而并不构成流水对。该粘而不粘,该用对仗而不用,这些都是律诗在演进过程中留下的一些重要的迹象。
离别的诗句古诗
引导语:人生何处无离别?最重要是你们各自在对方的生命里起过一些作用。我们一起来学*下面的一些离别的古诗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3、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轮台东门送君去,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適《别董大二首》
12、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李白《送友人》
13、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2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2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2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4、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5、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2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7、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荆门送别》
28、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 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2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適《别董大二首》
32、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4、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3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3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3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3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0、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3、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 王令《送春》
44、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4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4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王维《送别》
4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9、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关于送别古诗(精选100句)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送别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2、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3、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4、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5、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6、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7、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8、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9、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10、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8、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10、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1、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
2、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3、春来未有不阴时。
4、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5、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6、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7、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8、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9、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
10、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1、触目凄凉多少闷。
2、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3、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4、别离滋味浓于酒。
5、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6、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
7、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8、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9、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10、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1、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7、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8、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9、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关于送别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送别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赠汪伦》】
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篇二:《送人游岭南》】
戴叔伦(唐)
少别华阳万里游,*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篇三:《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甫(唐)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篇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篇五:《别州民》】
白居易(唐)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一无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篇六:《寒江独钓图》】
马远(宋)
天涯何处觅佳音,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甘洒热血写青春。
1.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2.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4.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5.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7.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8.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9.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0.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11.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12.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关于送别古诗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古诗的派别
古诗的主要派别
古诗人的派别
中华古诗的派别
古诗的派别陶渊明
现代诗的派别
古代诗歌流派的古诗派别
古诗的派别及代表人物
古诗的派别及作者和其代表作
古诗中的派别有多少个人
特别好寓意委婉派的古诗
古诗的词派
含派字的古诗
入派三声的古诗
豪放诗派的古诗
分帮分派的古诗
古诗里的帮派名
少年派的古诗
川派盆景的古诗
现实派的古诗
三派鼎立的古诗
边塞诗派的古诗
田园诗派的古诗
写徽派建筑的古诗
古诗词的派系
派上用场的古诗
向字派的古诗起名
气派一点的古诗
最有气派的古诗
少年派里的古诗
描写花落的诗句及情感
描写桃花香气的诗句
描写无锡美景的诗句
描写竹子与竹笋的诗句
描写廉洁的古诗名句
描写天空湛蓝的诗句
描写春天花卉的诗句
两句描写小鸟的诗句
描写老虎威武的诗句
描写少女美丽外貌的诗句
描写耳朵的比喻句
描写诗和远方的诗句
描写语言的诗句
描写春天小河的诗句
描写生命可贵的诗句
描写轻松惬意的诗句
描写黄沙恶劣的诗句
描写腾格里沙漠的诗句
描写辽宁千山的诗句
描写初秋早晨的诗句
描写三十而立的诗句
描写击鼓的诗句
描写心里难过的诗句
描写夜晚路灯的诗句
描写洪崖洞的诗句
描写颜色的诗句大全
描写摘草莓的诗句
描写羡慕的诗句
描写道德的诗句
描写日本樱花的诗句
描写运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