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悠然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悠然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悠然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悠然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你伴着三月的春风缓缓而来
这一季的美丽,因为有你
更加增添了一份绚烂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红尘深处,独爱悠然
我的爱,你如那一抹桃红
嫣然一笑,就在我的心底
留下了瞬间的永恒
为了这一场美丽而又幸福的命运邂逅
我愿违背天命的危险,在此等候
如果可以与你相伴、相随
如果可以与你走到地老天荒,不离不弃
我愿意倾尽一生的所有
我愿意倾尽一世的温柔
只为与你把酒当歌,吟诗作画
看烟雨初霞,品岁月静好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暮色烟雨中,我依然固守这份痴情的爱意
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
不悲不喜,初心淡然
我知道,花朵的芬芳总要经历漫长的孤寂
人生的美好总要经历岁月的坎坷
我知道,只要怀有一颗虔诚的心
一定会得到那份心里的暖
红尘深处,独爱悠然
时光渐逝,却又常常喟叹
只因人生太短,守候太长
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长河中
不是成了谁的过客
就是成了谁的归人,如今
只能品一杯禅茶,修一颗禅心
正所谓缘来缘去缘如水,花开花落终有时
作者:于凤军
悠然是安静的美好,那是爱情最舒服的状态。关于古代最悠然的爱情诗有哪些呢?下面是美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爱情古代最悠然的诗词篇,欢迎大家阅读!
爱情古代最悠然的诗词篇1:踏歌词四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春江月出大堤*,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爱情古代最悠然的诗词篇2:出其东门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爱情古代最悠然的诗词篇3:匏有苦叶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爱情古代最悠然的诗词篇4:车遥遥篇
朝代:魏晋
作者:傅玄
原文: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爱情古代最悠然的诗词篇5:有所思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悠闲 胡秉言 烹茶泼墨赋诗篇, 读雨听风问自然。
阡陌悠行亨小曲, 夕阳醉美晚霞间。
安然ぃ失笑静然ぃ失态ζ 小执着Curtain゜ 暮念不相离° 1/m*雾非雾的夏至未至 花落春去、遗忘了谁的思念╰'流年ヽ染指红颜笑ゝゞ﹏倾听一种忧伤旋律り
1. 十二月的窗外雪花飞舞,窗前阳光下来杯咖啡温暖一下心灵,悠悠下午茶,静静漫时光;生活尚好,懂得珍惜
2. 恬静的午后,坐在藤椅上,慵懒的阳光拥抱着自己。
那杯咖啡放在水晶般闪闪熠熠的桌面上,抬头仰望着蓝天,看着白云优雅地踱着步,惬意的午后。
3. 独自生活,养花,一本书,一只猫,一桌精致的下午茶,一首熟悉的歌曲,还可以听留声机转动的吱呀声。
4. 安安静静,倚坐在必胜客,望着玻璃窗外,闲散的人,让下午茶,清空一下乱绪。
生活继续,日子照旧。
5. 狂风肆虐的早餐时间,我悠然地喝着下午茶,等待暴风小姐的来临。
1、全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出处 陶渊明的《饮酒》;3、注释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①结庐:构筑屋子。
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⑤见:(读xiàn)同“现”,出现。
⑥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4、鉴赏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饮酒·其五[作者] 陶渊明 [全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
这首诗的意境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和那种悠然、恬静、消雅的心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语把这种心境的原因道破。陶潜对禅机悟透颇深,乃至使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产生空灵之感,使人身临其境,若在仙界上,不在五行中。
所以说这首诗难就难在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境。陶潜是东晋的一伟大隐士。
从客观上看,为不愿同流合污;从主观上看,则是因其自身所形成的性情,因为人总是不断地向自己的本性迈进,当本性与后天之性情产生冲突,便会产生大悲哀。然后弃之,而后得鱼或熊掌也。
而陶潜便是取熊掌而归山林,因其性本爱丘山。所以,此诗意境虽在悠闲,然心境却大相径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乍闻只觉得清净,悠闲,细思方感作者之愁情,一个人久居僻静之所,则向往喧闹的声音,人之常情。一个“无”字尽显作者之遗憾。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看则没问,实则扣心自问,敲打警钟,终于蓦然回首,否极泰来,再看眼前之青山绿水,自然风光,心旷神怡,想起日常之生活往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洒脱,飘逸的情景,一个“见”字,令人忘俗,浮想联翩。酒是很妙的东西,忘却暂时的烦恼,使一切朦胧、模糊,达到美的极致,景中生情,这是体验高峰。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完善高度的统一。“相与还”,何也?周而复始,返朴归真,如果谢灵运还是寄情于山水,那么,陶潜则是与自然山水合二为一,这便是他此时的心境。
而后,作者便把自己的领悟升华为哲理的高度,“此中有真意,欲辩而忘言”,最美的大自然的语言便是默默无言。作者的心情由愁生悲,有悲见喜,有喜达欢,又由欢归于*淡。
附:《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二十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悠然见南山的上一句是什么?欢迎大家阅读!
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4)悠然:自得的样子。见:看见(读jiàn),动词。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5)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6)相与还:结伴而归。
赏析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悠闲生活的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悠闲生活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1、绝句二首(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佚名《子衿》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罗隐《自遣》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李商隐《端居》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颍亭留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中庸·第二十六章》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朱熹《秋月》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高适《封丘作》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李益《写情》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佚名《回车驾言迈》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佚名《子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高适《封丘作》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杜牧《南陵道中 / 寄远》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钱福《明日歌》
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王籍《入若耶溪》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白居易《长恨歌》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辛弃疾《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佚名《黍离》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来鹄《云》
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菊花作为高洁人格的象征不断出现在诗词中。菊花那种恬淡的疏香气质,与诗人经历苦闷彷徨之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安详宁静相契合。因而对菊花的欣赏,俨然成为君子自得自乐、儒道双修的精神象证。
《饮酒》
–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和郭主簿》
–晋. 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赋得残菊》
–唐太宗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咏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裁,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
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
–唐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赵昌寒菊》
《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是陶渊明《饮酒》诗中的第五首。
陶渊明也曾是个满怀报国之志的热血青年,也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可是东晋时期战乱不停,朝代更迭频繁时代,不能为陶渊明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舞台。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时,他选择了退仕。
隐居田园做最简单的三件事,种地、饮酒、写诗。
种地,当然是为了饱肚子,可是,陶渊明的地却种得很辛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披星戴月的劳作换来的却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饮酒,陶渊明天生爱酒,加上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使他更是借酒消愁。朋友们都知道他天性好酒,所以有酒必邀他前往,而陶渊明也是见酒必醉。
写诗,诗言志。陶渊明身为农夫,却从来没有忘记写诗抒怀言志。也正是他的这种农夫与诗人的双重身份,造就了他的诗*和、真诚、朴实又直率的风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虽然我已经隐退了,但我还居住在人世间。然,我的门庭已无往日的车来人往的嘈杂喧闹声了。当我远离官场摆脱世俗杂念,回归自由了以后,我住在哪里也都是僻静之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我呀本来是采菊酿酒的,可是我一见到菊花仿佛就闻到了酒香。在这半醉半醒的悠然间,悠然的南山映入我的眼帘。还带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山涧云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般,归鸟们唱着歌儿把家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我想这般的自然真性情告诉你们,可是,在如此佳境中领悟人生真谛的感觉只可意会,现在我说什么都是多余的语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每每读到这句,我就会想起了“庄周梦蝶”。庄子梦见了蝴蝶,醒来后他怀疑自己是蝴蝶,想了很久,他还是没想清楚,是自己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
陶渊明此时也是处于这种状态,人在半醉半醒之时,是最舒坦、最自得也是最潇洒、最悠然的状态。这个时候诗人并不是刻意寻找,也没有东张西望。而是悠然的南山带着一幅美丽的画卷飘然而至。
若没有天人合一的心境,没有最真我的本质,何来这般飘逸从容的意境,给读者留下这么纯情的遐想。
据说,朱熹在庐山上看到陶渊明醉卧过的石头,围着石头转了很多圈,感慨万分。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已经无法考证,但朱熹留有这样一首诗:
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
意思是,古今贤士很多,我听说过,也见过形形*的贤士,但真正的贤士只有陶渊明一个人。“贤士”是一种气质,她不同流俗。陶渊明又恰恰是那个洁身自好不与当时政局合作,辞官回家守道固穷的人。
“贤者”,当是物我*等,天人合一。率真*和本质的自我。这也是王国维所说的: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乃无我之境也。
1、结庐:建造房子。
2、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3、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人生真谛。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呢,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
表达悠然的古诗
关于悠然的古诗
悠然自在的古诗
悠然的诗句
带有悠然的古诗
悠然诗句
宁静悠然的古诗
有悠然心境的古诗
有悠然的古诗词
带悠然的诗词
悠悠然的劳动古诗
关于悠然的诗句
悠然自在的诗句
悠然的乡村说说
悠然自得的诗句
形容悠然的古诗句
悠然生活的诗句
悠然闲适的诗句
含有悠然的古诗词
描写宁静悠然的古诗
恬淡悠然的古诗春季
古诗中含悠然的诗句
悠然恬静的古诗词
与悠然相关的古诗词
悠然度日的古诗词
向往悠然生活的古诗
形容悠然吃饭的古诗
描写秋季的悠然的古诗
悠然自得的诗词
意境悠然快乐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