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

关于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0) 语录(2) 说说(1) 名言(528) 诗词(267) 祝福(1k+) 心语(67)

  • 借物喻人的古诗集锦

  • 借物喻人的古诗集锦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借物喻人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咏蝉》(唐)李商隐

      2、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

      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蝉》虞世南

      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咏松》*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6、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郑思肖

      7、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8、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云》来鹄

      9、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10、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薛网

      11、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1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骆宾王

      1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燮

      1、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3、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无题》

      5、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杜甫《雨不绝》

      6、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1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1、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白居易《南湖早春》

      12、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13、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14、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1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16、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朱敦儒《好事*春雨细如尘》

      17、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8、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19、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20、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22、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张鎡痢赌钆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23、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李廌《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1、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李商隐《春雨》

      4、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

      5、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7、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山行留客》

      8、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寄兴》

      9、海棠亭午沾疏雨。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10、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11、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

      12、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3、两眉何处月如钩?纳兰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阅读全文]...

2021-12-05 20:54:43
  • 借物喻人的诗句

  •   1、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3、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薛网《兰花》

      5、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咏松》

      6、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7、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虞世南《蝉》

      8、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来鹄《云》

      9、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10、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1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部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m.ju.51tietu.net)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13、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5、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唐·李商隐《咏蝉》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7、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18、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9、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阅读全文]...

2022-02-09 00:24:55
  • 古代借物言志的古诗

  • 古代
  • 古代借物言志的古诗

      1.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4.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5.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6.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7.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8.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1.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1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3.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14.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5.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16.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17.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8.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1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0.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1.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24.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5.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2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7.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28.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佚名《庭中有奇树》

      29.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3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31.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32.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3.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4.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5.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3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8.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39.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40.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阅读全文]...

2022-07-25 19:33:41
  • 借物喻人的诗句

  • 借物喻人的诗句

      诗句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借物喻人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3、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薛网《兰花》

      5、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咏松》

      6、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7、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虞世南《蝉》

      8、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来鹄《云》

      9、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10、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部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2、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13、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宋代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2、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3、元代王冕的`《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4、唐代骆宾王的《咏蝉 /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么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5、唐代罗隐的《蜂》

      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阅读全文]...

2022-06-08 22:58:43
  • 借物言志的古诗词大全

  • 写作
  • 借物言志的古诗词大全

      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3、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青松》*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6、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骆宾王

      7、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1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1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1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板桥

      20、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2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郑思肖

      2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2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2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9、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30、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31、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3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3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黄巢

      3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3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39、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4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阅读全文]...

2022-07-10 14:44:38
  • 借物喻人的诗有哪些(借物喻人的现代诗歌)

  • 1101年之后,诗人李清照与她的丈夫赵明诚居住在青州。然而由于所处的年代为北宋末年,那个时候正是宋代各大党派争夺权力的时候,诗人一家由于某种原因不幸受到了牵连,诗人的公公赵挺之也在这个时期不幸去世,随后她便跟随自己的丈夫隐居乡里长达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时期的她们似乎忘记了名利,一心只想着读书,自在而又逍遥,两个人都沉浸在美好的时光当中,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创作于这个时期。

    《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在诗人的眼里,这朵花清幽而又浅黄。从性情上来看这朵花萧疏而又远离尘世,它浓浓的香气也可以长时间的留存下来。根本不需要用浅绿色或者是那些鲜艳的红色来略显招摇,它本来就是重花丛中的一股清流。我想梅花一定会嫉妒它的,然而他又足以使得延迟开花的菊花感到害羞。在那没有华丽护栏的装饰之下的花园中,它也会在中秋佳节的应时花木当中占有重要的*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啊!你可真是有些无情无义了,在你描写了众多花草树木的《离骚》当中,为什么不也将桂花也收入囊中呢。

    我们可以看出这首《鹧鸪天》便是诗人这一系列当中专门描写桂花的诗篇。其实我们都知道李清照身为一个美女诗人,自然更加喜欢身边的花花草草,所以在她的诗中描写美丽花朵的诗篇非常的多,但是直接推崇一朵花的诗篇还就这么一首,这首诗与《摊破浣溪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他的丈夫在青州居住时所创作的诗篇。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供人们观赏的花卉,视觉上面的感受才是最为真实的,这就要求所描述的花朵如果想博人眼球,那么就一定要拥有着艳丽的色彩,这也是一花卉想要惹人喜爱最重要的一点。因此李清照的这首诗篇,上片也是巧妙的抓住了桂花的”色”来进行描写的,使得读者们轻而易举的便可以看到这美丽的花朵最惹人喜爱的地方。

    “暗淡轻黄体性柔”,在这句中全部都是对桂花在外最直接的描写,”暗”、”淡”、”轻”三个字也是分别表达了桂花的颜色为暗黄、淡黄和轻黄,”体性柔”则是对桂花的性质进行描写。”情疏迹远只香留”在这句话中诗人也是巧妙的运用了典故来形容桂花的香味,我们都知道诗中所描述的这种树,往往生长在深山老林当中,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才会显得尤为疏远,但是即使我们相隔的很远,但是他的香味却完全不因为这个而消退。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可能在诗人的眼中,想那种浅碧、深红都是诸多颜色当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诗人最喜爱的两种,但是这些美丽的颜色对于桂花来说,却是不需要添加的。因为桂花拥有着浓浓的香气,可以持久的弥留在观赏者们的身边,而且桂花温文尔雅的性格也使得他成为了一流的名花,对于现在的桂花来说,颜色稍微浅一点又有什么至关重要的呢?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这句话也是诗人秉承与这首诗上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她看来,梅花虽然早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便选择开放,开在了百花之前,并且无论是颜色还是姿态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但是,面对着颜色稍浅一些的桂花,它却无法压制住心中极度的心情;菊花虽然选择在深秋的时候开放,而且香味宜人,但是面对着持久留香的桂花,它也难以遮掩心中羞愧的心情。于是在百花当中,选择在中秋之时开放的桂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百花之王。

    在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出来了她对屈原的不满,以及她对《离骚》中为什么没有桂花的质问,这其中的”骚人”便是指的屈原,也是在意外了上百种花草树木的《离骚》当中,我们唯独没有看到桂花的身影。宋代诗人陈与义也是在《清*乐·咏桂》中发出了与诗人同样的感慨,都是为了表达屈原不收桂花入《离骚》的遗憾之情。

    无论怎样这也都是诗人的看法,我佛最终欣赏的还是这首诗本身的文化底蕴,不得不说,这首诗所运用的笔法也是相当巧妙的。仅仅开头的前两句,便是把桂花的颜色、性格和光泽表达的淋漓尽致,然而随后诗人也是巧妙的借用屈原的《离骚》,为桂花申冤。使得我们看来,整首诗篇看似都是在为桂花打抱不*,但是实际上也是诗人想要用桂花来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这样隐晦的描写方法实在是令我们钦佩不已。

    给大家推荐一本《李清照词传》,全书以李清照的人生蜿蜒为藤蔓,点缀宋时烟雨,在曲折中走进一代词后。读懂李清照,似乎就懂了宋词的婉约美,读一个宋朝红颜的生命史诗。

    读懂李清照,就读懂女子的美:温柔,温婉,缠绵,伤感,梦幻、坚强……读李清照的词,如品和田玉,如赏青花瓷,是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

    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苏轼词传》,其中不仅仅收集了苏轼的诗词,可以深入了解其生*,见其豁达,看其豪迈,即使在困境,依然笑对人生。

    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辛弃疾词传》。东坡仙才,史无前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

    辛弃疾是乱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正所谓“剑有杀气,词有柔情”。

    除此之外,还有《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一共6本书,总价才50元,*均每本不到10元,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真的是个不错的机会!

    [阅读全文]...

2022-04-20 08:37:02
  • 古代借物言志的古诗精选40句

  • 古代
  • 古代借物言志的古诗精选40句

    导读:头等舱可以优先登机,银行VIP可以不用排队,演唱会最贵的门票位置是最好的,这世界从不*等,你有多努力,才有多特殊。下面是好句摘抄小编为你精选的借物言志的古诗。

    1.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4.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5.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6.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7.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8.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1.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1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3.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14.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5.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16.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17.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8.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1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0.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1.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24.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5.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2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7.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28.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佚名《庭中有奇树》

    29.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3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31.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32.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3.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4.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5.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3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8.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39.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40.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阅读全文]...

2021-12-08 06:54:07
  • 关于蝉的古诗

  • 文学
  • 关于蝉的古诗

      导语:蝉的一生要花许多时间,每一只蝉至少需要7到15年、甚至20年的幼虫时间,才会从土壤中破土而出爬出地面羽化成蝉,这就是蝉的魅力,厚积薄发只为一瞬间的精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蝉的古诗,欢迎大家参考!

      一、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二、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古人有云: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这首咏蝉诗,就是抓住蝉的特点,结合作者的情思,为情而造文的。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三、骆宾王《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作于高宗仪凤三年(678)。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爱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

      【拓展】关于蝉的诗句

      1、门柳不野生,突然闻到早期蝉的味道。游客没有固定的地方,入耳更要先做。《早蝉》

      2,络腮胡子像羽毛一样。轻微的富户把娇惯照得很低。用盲肠看花,贴在蜜蜂上,贴棉花。春天还没来。妍闲的玉珠。东风黄昏。《垂丝钓》

      3、蝉音和陶瑞坠,‘忧虑结束。病感离家远,贫地知处难。《与友人会》

      4,6月初7日,江斗蝉开始哭了。石南心叶上黄昏响两三次。催一催,络腮胡子衰退,再迁回故乡。西风还没起来,秋史先秋生。《早蝉》

      5,下一场雨,山林疏于蓝光。不要侵犯太阳,在他乡听着。《闻蝉》

      6、喝露水的身体他干净,阴云更长。倾斜数千万棵树,无处可逃。《画蝉》

      7、火灾云初期灭绝,黎明角欲微清。古国行千里,新蝉突然发出几声。《闻蝉》

      8、楚方苦烈,柱子历史独文蝉。晴天黄昏河,一片惊风前。《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9、齐女屏幕幕幕幕旧容量损失,有钟面冠方向。翅膀晚些时候转动鬓角寻找方向,声音把秋莎引向远方的风。旅馆听的时候小胡子很白,守卫楼听到树叶有多红。《新蝉》

      10、夕阳早蝉急,客心更愁。枕一次枕头,梦里是故乡秋天。《闻早蝉》

      11、风蝉鸣一夜,和树叶一起发出鸟鸣。家乡客人都回去,物价一个人走。《风蝉》

      12、清心自饮露水,悲恸乍吟。没有上花冠那边,先被叶子吓到了。《咏蝉》

      13、蜘蛛般的蝉、雪、龟脚,没有正面对着人们。现在夹在宴会上,像江湖一样乱走。(孔子,论语,官衔)《咏蟹》

      14、蝉秋夜打扰人语言,客人儿子惊险话也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到新的绿树,也不知道有一天会有赤金规。如果见面的话。

      15、今天蝉突然哭了,搬到爱情里去了。感谢一年,就能感受到满满的感觉。《新蝉》

      16、莲花香气清澈的露水秋季,柳树运动好丰生。未月初三夜,新蝉的第一声。乍一听,愁北客,静听东京。我有大林家,蝉不要再响了。《六月三日夜闻蝉》

      17、抑郁症旅舍客人害怕,间歇性僧侣房间安静晴朗。问他蝉的声音怎么样,他发出了两个别人的故事一样的声音。《秋蝉声》

      18、含有山英玉溪柳树、翡翠隐藏蝉。眉形张烨,刮风前乱哭。《赋得弱柳鸣秋蝉》

      19、高蝉赵锡权,风景凉爽。因为木叶越来越惊动太阳,金字触危。窗户梦,稍微中断了更凄凉的水的意义。芬芳的竹笋清风,莲花眼泪小璐。《闻蝉》

      20、蝉发出声音时,相思花带两种。只是要催我老了,同时还要派遣军队知识。《闻新蝉赠刘八》

      21、新蝉突然发出最高的树枝,无意中听到无限的时候。正好朋友来道别,一心分享着两种悲伤。《闻蝉感怀》

      22、蝉鸣之间的视唱、声音和之间的河运。百日必短,秋之意已满。《听早蝉歌》

      23、微音频断断续续,听和听也很难。好像要换个地方,但不听坦然。《听新蝉寄张昼》

      24、月亮先照山,风生动水。像早期的蝉鸣一样,先进入闲人的耳朵。倾听忧愁之心,了结之心,再倾听之心。听新蝉鸣,先听魂差不多。《早蝉》

      25、新蝉哭了一夜,隔着小溪洗澡。斗牛仍然相互混杂,故人闻不到气味。《闻新蝉寄桂雍》

      26、早期蝉孤抱芳香相思叶,噪音咸阳意大利秋季。另外,有些声音催我老,我可以听到两只耳朵害怕阴休。比哈杰无苦云应为青山银白斗。《早蝉》

      27、第一次等待,是万木西风。以便利异乡客,领先于税收宣传。《闻蝉》

      28、这充满了高难度,白白的仇恨手续费声。再来五个稀疏的欲望休息,树蓝色的无情。瘦欢梗还是粉丝,故乡吴*。烦人的君最相警,我也打扫家庭。《蝉》

      29、娇惯地说。就像个心女。三层琴音一缕拖在绿荫深处。《清*乐(咏蝉)》

    [阅读全文]...

2022-07-10 13:39:36
  • 描述借物喻人的诗句集锦

  • 文学
  • 描述借物喻人的诗句集锦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是诗的句子,泛指诗作。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述借物喻人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述借物喻人的诗句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部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4、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5、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咏蝉》 (唐)李商隐

      6、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

      7、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蝉》 虞世南

      8、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咏松》 *

      9、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

      10、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 郑思肖

      1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于谦

      12、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云》 来鹄

      1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14、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薛网

      15、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王冕

      16、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1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郑燮

      18、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9、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20、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比喻荷花的诗句

      1、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2、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萧纲《采莲曲》

      3、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4、绿萍涨断莲舟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5、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6、绿杨堤畔闹荷花。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7、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杜甫《端午日赐衣》

      8、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李白《古风其十九》

      9、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0、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11、晚来妆面胜荷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12、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13、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14、手捻香笺忆小莲。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15、笑艳秋莲生绿浦。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16、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17、莲子已成荷叶老。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1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9、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20、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高观国《祝英台*荷花》

      21、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22、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孙光宪《河传风飐》

      23、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2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5、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李珣《南乡子乘彩舫》

      26、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27、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阅读全文]...

2022-01-28 06:34:42
  • 描写蝉的诗句古诗词(蝉的古诗词分享)

  • 分享
  • 千里闻蝉同此时

    ——咏蝉古诗词赏析(二)

    王传学

    在夏天,听到嘹亮的蝉声,常常容易勾起人们对故乡的回忆,和对亲朋好友的想念。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酬令孤相公新蝉见寄》一诗中写到: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此诗的意思是:诗人与好友令狐楚相隔三千里远,却在同一时间听到蝉的鸣叫声。这蝉声早晨清脆地萦绕在带露的树叶间,傍晚伴着夕阳在忧愁中鸣叫。一会儿像琴弦音断声绝,一会儿又似管乐合奏。站在洛阳桥上向西望去,只见晚霞满天,何时才能与朋友相会?

    诗中的蝉鸣是引发诗人思念好友的触媒。诗人与好友虽远隔三千里,却在同一时间听到蝉的鸣叫声,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与好友的心心相印,突出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与关切。诗中描写蝉声早晚各不相同,单鸣、合唱别有特点,生动具体。

    唐代诗人卢同在《新蝉》中对蝉声作了形象的描写: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诗人将蝉声比作泉水的潜流幽咽,琴声的回环往复。长风吹来似乎听不到了,再一细听还在树枝间萦绕。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将蝉声描写得极为形象生动。

    再看宋代诗人朱熹的《南安道中》:

    晓涧淙流急,秋山寒气深。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

    烟火居民少,荒溪草露侵。

    悠悠秋稼晚,寥落岁寒心。

    此诗写诗人赴南安路上的所见所闻。“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阴”,意思是:栖息在高处的蝉多有悠远的声韵,茂密的树林中传出它们袅袅的余音。高则传远,障则婉转,诗人根据声音传播的这一规律,描绘了蝉处于不同地方的鸣声特点。高与茂相间,悠远与袅袅相和,为人们展现了一个优美的群蝉大合唱的旋律,有如身临其境一般。

    再看南宋诗人杨万里《初秋行圃》中循声寻蝉的情趣:

    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却无声。

    诗的大意是:将落的太阳看来好像无情却最有情,催促千树万树上的蝉在傍晚时一齐鸣唱。听来觉得*在咫尺,却找不到它藏身的地方;一旦寻到它的*旁,却又没有了声响。

    诗句充满着大自然有和无的辩证法。落日自照,暮蝉自鸣,相互间本无特殊的情意,但正是太阳的照耀促使暮蝉使劲地鸣叫,从这一层关系来说,太阳又是最有情的。循声寻蝉,从听觉上判断蝉就*在咫尺,但又怎么也发现不了它的身影;待发现了它大致藏身的地方,蝉察觉到动静又停止了鸣唱,以致失去了寻找的目标。循声寻蝉确实存在着“探迷”一样的情趣。

    一样的蝉鸣,在不同的人听来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生发出各种不同的感慨来。

    先看唐代诗人司空曙的《新蝉》: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诗人听见第一声蝉鸣,便觉又有一年岁月流逝,羁旅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读来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这蝉声曾使长年漂泊在外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乡愁顿起,他在《早蝉》中写道:

    月出先照山,风生先动水。

    亦如早蝉声,先入闲人耳。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

    诗人觉得自己是闲人,最先听到了早蝉的鸣叫声。一听到蝉鸣,就泛起思绪,一直听下去,乡愁就逾浓。渭河边今夏的蝉声初鸣,与家乡的蝉声很有些相似,不知此时家乡衡门现在有谁在听这蝉声?可能听蝉之人的身影早已淹没在夕阳西下的槐花林里。诗人聆听蝉声,不禁引起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白居易还写有一首《闻新蝉赠刘二十八》:

    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

    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知。

    白发生头速,青云入手迟。

    无过一杯酒,相劝数开眉。

    此诗是白居易写给好友刘禹锡的,借“一声”蝉鸣、“两枝”槐花,写出蝉之新鸣、槐花初放的初夏特点,抒发了诗人既感伤又豁达的复杂情感。既因季节变化和“青云”(指*显爵)迟到,而生人生易老与功名难得之叹;又认为“杯酒”就能释怀,应坦然面对人生起落与功名得失,表现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刘禹锡接到白居易的赠诗后,写了一首《答白刑部闻新蝉》: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诗中写道,自己在蝉未鸣叫前,已经感到时光流逝,韶华难留。当一听到蝉声,内心顿生凄凉,如同听到琴声时断时续。蝉在晴天早晨的鸣叫清亮悦耳,萦绕在带露的树叶间;而傍晚叫得又急又噪,似是害怕满天的晚霞。“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写蝉的鸣叫是逢时而为,感叹自己的时运不济。

    “蝉声无一添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南宋•杨万里《听蝉》),其实,蝉本无知、无情,蝉鸣亦本不关愁,许多诗人之所以闻蝉而愁只不过是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缘故罢了。

    因此,我们不难明了:有志无成、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的唐代诗人雍裕之闻蝉声而潸然泪下:“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身。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早蝉》);五代诗人刘昭禹在其《闻蝉》一诗中对蝉“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的劝阻;唐代诗人卢殷在其《晚蝉》一诗中对蝉“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的抱怨;唐代另一位诗人姚合在其《闻蝉寄贾岛》一诗中对蝉鸣“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的描写,宋代词人刘克庄在其《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一诗中对蝉“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的感受,都只不过是诗人各自内心情感的外现与物化罢了。

    [阅读全文]...

2022-06-25 23:54:26
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 - 句子
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 - 语录
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 - 说说
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 - 名言
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 - 诗词
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 - 祝福
蝉是借物喻人的古诗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