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到的古诗

关于高考常考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高考常考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高考常考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高考常考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424) 说说(546) 名言(83) 诗词(308) 祝福(571) 心语(2)

  • 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 高考,文学
  • 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类】

      (1)蝉:感身世,诉悲凉;痛别离,苦远游。

      (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3)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4)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5)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植物类】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2)梅:“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

      (3)菊: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4)莲:“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6)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高考辅导《高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自然现象类】

      (1)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

      (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3)黄昏、夕照: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4)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时令节日类】

      (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

      (2)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俗。

      (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

      (4)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特定地点类】

      (1)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2)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

      拓展内容:高中古诗词典型意象鉴赏技巧

      诗歌的意象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诗人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诗人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友情。

      这里,笔者把古代诗歌中典型的意象例举一下:

      古诗中的月是一个最典型的意象。望月怀远是古诗中的永恒主题。用月烘托青丝是常用的手法。月这个意象表现的情感,常有下面一些。第一是思乡。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是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的情感联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第三是情爱或相思。比如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第四感伤岁月的流逝。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古诗中的水这个意象,常用来喻时光飞逝。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水还可以用来喻愁情。比如还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古诗中的菊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品格。如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菊还象征伤感。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菊。

      古诗中的梅这个意象,常用来喻高尚情操。如陆游的《咏梅》。梅还可喻纯洁。如王安石的《梅花》。

      古诗中还经常用到鸿雁这种鸟作意象。来象征孤独、思乡、念亲;还可喻书信和消息。比如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死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又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在古诗中的燕,也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常象征离愁、相思、感伤等。比如刘禹锡的《朱衣巷》中的燕,晏殊的《浣溪沙》中的燕。燕还可表现美好的意象。如《诗经.谷风》中的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就象征爱情的美好。

      当然,古诗中的典型意象远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例举一些,权作抛砖引玉。

    [阅读全文]...

2021-12-20 14:07:06
  •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 高考,写作
  • 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古诗词默写填空常考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00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00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

      00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004、《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岳阳楼长联上“范希文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005、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006、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是(任答一类人即可):“__________”。

      00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00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

      009、《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花作对比,指出莲花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

      010、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

      0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

      012、《离骚》节选的开篇两句“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一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01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

      014、《诗经·氓》当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__________”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015、《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

      016、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017、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018、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居室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019、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两句,描写自己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020、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

      0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022、《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时间飞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

      02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024、《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两句写出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02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一句来含蓄表达聆听琵琶女歌唱后的悲伤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达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02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027、白居易《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她调弦校音,信手弹来。

      02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

      02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__________”

      030、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031、《逍遥游》中“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03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

      03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

      034、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

      03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 ”。

      03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

      037、《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

      038、《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039、《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

      04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04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042、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043、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

      04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__________”

      04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046、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047、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048、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__________”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049、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

    [阅读全文]...

2022-05-07 08:42:13
  • 高考语文必考古诗文整理

  • 古诗文,文学
  • 高考语文必考古诗文整理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必考古诗文整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文填空(一):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6)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7)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8)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9)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参考答案:

      (1)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3)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4)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5)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6)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7)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8)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9)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10)别有幽愁暗恨生 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诗文填空(二):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杜甫《登高》一诗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同是写秦朝*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5)焚百家之言 多于南亩之农夫

      古诗文填空(三):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3)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________________,上出重霄;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_,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6)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8)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9)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0)天之苍苍,________?其远而所至极邪?________,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参考答案:

      (1)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2)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阅读全文]...

2022-01-19 22:50:00
  • 高考古诗名句摘抄大全

  • 高考
  •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古诗名句摘抄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1、《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3、《子夜秋歌》 李白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孟浩然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7、《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8、《登高》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9、《中秋月》 苏轼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11、《秋波媚》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12、《秋月》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13、《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14、《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15、《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阅读全文]...

2022-02-07 13:52:49
  • 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

  • 语文,高考
  • 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鉴赏古典诗词的艺术形象,要分析、判断它们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可从以下几点去考虑:

      1、是现实中某种品格、品质、精神的象征。

      一般的咏物诗常借助这种形象,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而这些形象就成了某种品格、品质、精神的象征。如: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

      露湿秋香满地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作者以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高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羡名利的思想品质。菊花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2、是现实某种心情、情感的折射。

      现实中许多情感都要借助诗歌去抒发,并通过诗中塑造的形象让人去感受。如:

      春夜闻笛

      【唐】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这首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妇之作。前两句,写在寒夜,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激起士卒的乡愁,迁客(诗人)不禁悲伤轮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后两句,写大雁北飞,这里突出了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表明迁客(诗人)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诗歌通过刻画笛、迁客、雁这些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哀怨、思念和遗憾之情。

      又如: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中为我们塑造了画眉鸟的形象:啼声婉转,在山花树丛中自由飞翔,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之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是现实中某种理想、志向、追求的寄托。

      自古志士仁人就不乏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不懈的追求。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一些人往往是把这些情感寄托在诗歌当中,而诗歌中的形象通常是这些情感的寄托。如:

      【仙吕】*花

      【元】吕止庵

      功名揽镜看,悲歌把剑弹。心事鱼缘木,前程羝触藩。世艰难,艰声长叹,满天星斗寒。

      这首元曲,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深夜不寐、忧虑国事的志士形象。他揽镜自照,鬓发已斑。青春年华,却消磨于官场,此刻自哀华年已逝,功业无成。仕途艰险坎坷,愿望无法实现。进不能实现救世济民的志向,退又不能忘情国事,进退两难。他一生的理想追求,功业志向在艰难的世道面前化为乌有,只落得一声长叹。而满天的寒意,正是他的悲哀。

      4、是现实中某个阶级、阶层的代表。

      白居易的《卖炭翁》里的卖炭翁,他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然而结果呢?他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卖炭翁这一形象,可以说代表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广大人民。

      一、认真审读,整体感知鉴赏诗

      首先应读懂诗歌,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主旨、情感倾向。这当然要从诗的文字符号入手,在文本上下一番苦功,反复咀嚼,但一些提示性的信息,如标题、作者、注释等也是不可忽视的。

      标题往往包含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思想内容、情感倾向、诗歌类型等,有助于把握诗歌内容,理解主题;作者能揭示诗歌的背景、创作的思想倾向等;注释往往是对关键词句、时代背景的交待,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在鉴赏时,对这些辅助性的东西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合理想像,感悟意境

      鉴赏古诗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诗中描绘的图景相融合而形成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品味诗歌的意境,离不开想像。鉴赏诗歌应抓住具体的意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像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境。

      三、吟咏推敲,品味语言

      诗贵含蓄。由于诗歌要用极小的篇幅容纳丰富的意蕴,所以,与其它文学作品的语言相比,诗歌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鉴赏诗歌,如果对诗歌的语言意思不了解,就很难把握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品味关键词语。动词、修饰语、叠词、表颜色的词等都是要关注的对象,而改变了词性的词,应特别予以重视。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诗眼”或“词眼”。

      其次,品味变化了的句式。诗歌为了格律的需要,给读者留下艺术想像的空间,不仅改变词性,还常常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品味语言,还需将这些诗句还原,把握诗意诗情。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读起来不知所云,但实际上是运用了倒装,正常的语序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倒装的目的只是要强调“香稻”、“碧梧”,通过稻粒的富足、梧叶的茂盛来反映盛世气象。

      第三,品味修辞技巧。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把握表达效果,有助于正确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第16题“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的娇羞之态,表露了诗人的怜爱喜悦之情。

      四、明辨技法,赏析妙处

      古典诗歌常通过各种表达技巧的运用曲折而艺术的抒情言志。鉴赏诗歌,也应从整体着眼,立足主旨,赏析表达技巧运用的妙处。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鉴赏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在把握了诗人冬至夜客居邯郸驿站时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后,就很容易理解“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了。这两句诗是诗人想像夜深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议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从而将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如: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壁”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阅读全文]...

2022-06-11 13:36:34
  • 高考古诗词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 高考,教育,高中
  • 高考古诗词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春望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春望》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春望》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阅读全文]...

2021-12-09 16:04:02
  • 高考古诗文真题:赤壁赋阅读默写及答案

  • 古诗文,阅读,高考
  • 高考古诗文真题:赤壁赋阅读默写及答案

      导语: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高考古诗文真题:《赤壁赋》阅读默写及答案,欢迎阅读!

      赤壁赋(苏轼)课文简介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

      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赤壁赋(苏轼)课文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新课标全国卷Ⅱ)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2.(天津卷)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3.(北京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劳而长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大纲全国卷)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5.(湖南卷)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6.(四川卷)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拟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7.(安徽卷)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拓展阅读

      赤壁赋译文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游玩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前个夜里,一边飞一边叫,经过我船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阅读全文]...

2022-05-18 13:33:59
  • 小升初语文:常考古诗积累

  • 语文,积累
  •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唐·李白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北宋·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12、*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唐·

      1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小升初语文:常考积累]

    [阅读全文]...

2022-04-29 15:33:47
  • 关于小升初常考古诗填空练*

  •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唐·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北朝民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唐·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唐·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唐·李白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北宋·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12、*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唐·

      14、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南宋·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1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唐·李绅

      1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绝句》唐·杜甫

      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

      2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唐·王维

      2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

      2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2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阅读全文]...

2022-04-07 02:47:36
高考常考到的古诗 - 句子
高考常考到的古诗 - 语录
高考常考到的古诗 - 说说
高考常考到的古诗 - 名言
高考常考到的古诗 - 诗词
高考常考到的古诗 - 祝福
高考常考到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