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竹的古诗词

关于潇湘竹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潇湘竹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潇湘竹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潇湘竹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4) 说说(115) 名言(526)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关于潇湘的诗句

  •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张谓《同王徵君湘中有怀》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李白《远别离》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李白《书情题蔡舍人雄》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李白《郢门秋怀》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卧病拥塞在峡中,潇湘洞庭虚映空。——杜甫《暮春》

    因为洞庭叶,飘落之潇湘。 ——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杜甫《岁晏行》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孟郊《游韦七洞庭别业》

    只到潇湘水,洞庭湖未游。——贾岛《送惠雅法师归玉泉》

    洞庭张乐地, 潇湘帝子游。——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辛弃疾《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 ——陈陶《竹十一首》

    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唐寅《枯木竹石图·绿云飞兴风翎长》

    潇湘回雁多,日夜思故乡。 ——王建《江南杂体二首》

    秋风过鸿雁,游子在潇湘。——齐己《远思》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严仁《鹧鸪天·一曲危弦断客肠》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杜牧《送薛种游湖南》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柳恽《江南曲》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苏轼《水龙吟·雁》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卢挚《沉醉东风·秋景》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花貌些子时光,抛人远泛潇湘。——李白《清*乐·鸾衾凤褥》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李白《古风其四十九·美人出南国》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杜甫《即事》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西江月·秋收起义》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刘禹锡《浪淘沙·流水淘沙不暂停》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杜牧《早雁》

    潇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更讨衡阳董炼师,南浮早鼓潇湘柁。——杜甫《忆昔行》

    渔父词潇湘画中,雪翻秋浪,玉削晴峰。——乔吉《中吕·满庭芳·铁马儿虚檐》

    *滟滪口,一泊潇湘天。——白居易《题牛相公归仁里宅新成小滩》

    永怀丹枫树微脱,洞庭潇湘晚风休。——黄庭坚《和世弼中秋月咏怀》

    熊武走蛮落,潇湘来奥鄙。——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韵》

    煌煌潇湘姿,肯杂摣梨饾而彼倚市门,讵复工刺绣。——赵蕃《向监税以前韵见贻复用韵答之》

    画出一派潇湘秋,万家秋色人渔樵。——白玉蟾《觉非居士东菴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

    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幸得远潇湘,不然嗤贾屈。——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今朝灞浐雁,何夕潇湘月。——贾岛《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

    永怀帝子来潇湘,瑶环琼佩千鸣珰。——刘基《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乱后失之今起敬为》

    [阅读全文]...

2022-07-09 01:53:07
  • 竹里馆古诗词

  • 竹里馆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竹里馆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

      夜张开了眼睛,风瑟瑟吹来,恬静的拍打着窗户。借着夜色独自坐在这竹林中,星星在浩大的银河里拍动着,却怎么也逃不出这片幽静。

      手不知不觉地抚在琴上,随着激荡的情深,突然所有的寂静都破碎了,高高低低跌宕起伏的情深似一只只鸟翻飞盘旋。

      终于倦了,在这屋舍中还是静静的一个人。没有名利的羁绊,没有事成的喧嚣,喧哗的琴声虽然消失,但一方净土可以留住岁月的浮华,好一个清静的世界啊!

      月亮姗姗而来,承接了这一时的清静,将一些金色的光辉洒在地面,也照亮了充满漆黑显祖的人生道路。

      古诗词鉴赏竹里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今译]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解说]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竹里馆: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翻译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赏析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阅读全文]...

2021-12-02 17:18:07
  • 《潇湘神·*枝》古诗词鉴赏

  • 《潇湘神·*枝》古诗词鉴赏

      《潇湘神·*枝》

      唐代:刘禹锡

      *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潇湘神·*枝》译文

      *枝啊*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潇湘神·*枝》注释

      潇湘神:词牌名,一名《潇湘曲》。此词作于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时期,诗中所及山水和故事皆在湘沅间。潇湘:湖南西南部潇水、湘水。

      *: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

      泪痕点点寄相思:《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

      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作此词时刘禹锡正值贬官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

      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

      《潇湘神·*枝》赏析

      《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潮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

      “*枝,*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枝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在词人的笔下,*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客,本指屈原。刘禹锡当时正贬官在朗州,与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这里的“楚客”实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将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瑶瑟”,乃瑟的美称,在作者的想象中,湘灵鼓瑟必然极为哀怨,所以说“瑶瑟怨”。当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之时,楚客徘徊于潇湘之滨,在伴和着潺潺湘水的悠扬琴韵中,细细领略其中滋味,此之谓以环境烘托心情。词中创造了一个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适于传达出词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灵的怨愤之情融合了,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尽,辞止而意无穷。

      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神话湘妃的故事,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被贬谪的怨愤。作者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将远古的传说、战国时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贬湘地的情思交织起来,融化为一体,赋予这首小词以深邃的政治内涵,显示出真与幻的交织和结合,以环境烘托其哀怨之情,虽似随口吟成,而意境幽远,语言流丽,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遐想的余地。

      《潇湘神·*枝》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贬官朗州期间(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所作,通过咏湘妃的哀怨而抒发了自己被贬的内心的凄苦。

      《潇湘神·*枝》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阅读全文]...

2022-01-12 23:26:10
  • 关于竹子和雪的古诗词

  • 竹子,文学
  • 关于竹子和雪的古诗词

      竹子,四君子之一,有着超凡不俗的品格。“岁寒三友”,竹子又在其中。每当秋风拂去,寒冬将至时,竹子,依然青翠不惊寒。这是一种朴素的.美。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竹子和雪的古诗词 ,欢迎借鉴!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部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部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3、《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部知,明月来相照。

      4、《慈姥竹》

      唐·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部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6、《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部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7、《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8、《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阅读全文]...

2022-07-17 17:56:53
  • 慈姥竹古诗词鉴赏

  • 慈姥竹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译文翻译

      满山的竹枝在石缝中顽强生长,把整个江岛辉映得郁郁葱葱。

      翠绿的竹叶把自己的身影重重叠在碧绿的江水上,秋风吹来,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缭绕。

      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箫发出的声音比笙箫奏出的乐音会更美妙。

      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注释解释

      慈姥(mǔ)竹:又称“子母竹”。做箫笛较好竹种。产于安徽当涂县慈姥山而得名。常用以比喻母亲的抚爱。

      攒:通“钻”。

      虚声:空谷间的回声。意为秋风吹翠竹,令人过早地感到了秋天的寒意。

      龙吟:竹制笛吹出的声音,指笛声,似龙鸣之声。

      凤曲:指笙箫等细乐,美妙动听的乐曲。

      蒲(pú)柳:植物名,又名水杨。秋至而落叶。后用于比喻体弱或低贱。

      凋:萎谢。言蒲柳质弱,不胜秋风而早凋。

      贞心:坚贞不渝之节操。

      诗文赏析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运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慈姥竹从石缝中钻出、茂盛竹枝叶缭绕轻烟辉映江岛的景致。与序相和,写尽一时一地风貌、气概。“攒石生”尽显慈姥竹充满生机,传达出慈姥竹坚韧不拔的神韵、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为全诗最精彩之笔,是咏竹诗中的绝品。钱钟书先生命之为通感,颇不尽意。同样李得裕《竹径》:“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同样是好句,或可称为体物尽性,人皆有此感只是诗人能更格物而写出文字。诗句中描绘出一幅青翠的竹色倒映在碧波之中水更绿、风吹竹声带来一片早春寒意的景致,富有无可言说之美。“翠色”句写色,“虚声”句写声。竹色使波色加深,瑟瑟的风竹之声使人似觉有春寒袭来。诗句通过人的各种感官的.感受,从多角度描写慈姥竹,用以咏竹,颇有新意。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之声,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好。明写慈姥竹制笛吹出的声音,似龙鸣般动听,更胜笙箫奏出的“凤曲”。实则写诗人的感觉,突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妙趣横生。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借蒲柳与慈姥竹对比手法,描绘出一幅蒲柳易凋谢、慈姥竹坚贞高洁的景致,侧面烘托出慈姥竹的坚韧顽强,从来不畏惧来自曲折恶劣的环境的折磨,亦是诗人喻己,托物言志,托慈姥竹“攒石生”的坚韧顽强,言诗人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在这首诗里,诗人没有按照一般人对“慈姥竹”的理解,表现母子之爱,而是从竹的本性着眼,赞颂竹之“贞心”。此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诗人在生动描写竹之美的基础上,结句又通过对比手法,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明写赞颂了竹永葆本色的精神,实则写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抒发了诗人自身向往高尚人格的感情。

    [阅读全文]...

2022-03-09 03:44:42
  • 竹枝词九首古诗词

  • 竹枝词九首古诗词

      古诗原文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诗文赏析

      这组诗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写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阅读全文]...

2022-01-01 17:29:14
  • 描写竹子漂亮的古诗词

  • 漂亮,竹子,文学
  • 描写竹子漂亮的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与收藏。

      1、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2、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着,箨龙未信怯春寒。

      3、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4、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5、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6、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7、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8、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9、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阅读全文]...

2022-06-18 01:20:36
  • 红楼梦之遗梦潇湘第一章

  • 初一
  • 红楼梦之遗梦潇湘第一章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红楼梦之遗梦潇湘第一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一个常常把林黛玉想成自己的女孩,一个爱做梦的人。

      我名叫代云,无论笔名还是网名,都叫潇湘妃子,假如自己有黛玉的才情那该多好啊。只想做一会林黛玉。

      那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心目中那个闲愁万种的黛玉,她对我说:“代云妹妹,如今我该下凡在人间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一趟。我绛珠不愿经历那——红楼一梦,你可代我历经此劫?”我想了一会儿,说:“相见必定是你我有缘,我愿意在书中走这一遭。”绛珠仙子嘴里默默的说:“绛洞花主,对不起,你我之间的恩情就让代云为我还尽吧。”说完,便含泪而去。

      这时,一个癞头和尚走过来,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他对我说:“你便是绛珠了。”我说:“我是代云。”“你就是绛珠。随我而来吧。哈哈哈哈。”我跟着他,来到一个断崖,他把手中的玉抛下去,望着我说:“此时不去,更待何时?”我望了一眼那个和尚,那和尚一脸慈祥的笑意。我纵身跳入那万丈深渊。昏睡了过去。

      我醒来了,“我是谁?我在那儿?”我在心里问道。我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只知道自己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在这个空空的房子里。其实,这间房设计十分雅致。但是没有声音,也没有伴儿。

      我起身出了房间,几个侍女正在修剪园中的花草。这时,一个侍女走过来,说:“小姐,你醒了。”我对她说:“我父亲呢?”“老爷去荣国府了,几天前就去了,小姐怎么忘了?”那儿,一个侍女笑着说:“雪雁,你看小姐一切安好,你不必如此担心。”雪雁皱着眉头说:“我自小就跟着小姐,小姐体弱多病,我怎能不多照顾小姐?”我对宛然一笑,说:“谢谢雪雁姐姐,姐姐辛苦了。”雪雁:“小姐多保重就是谢我了。”

      “我想看看我的母亲。”“小姐随我来。”我点点头。我来到一个宽大精美的房间,一进门,挡在眼前的是一扇风屏,上面绣着一幅山水画,称得上是宏伟巨制。

      里面躺着一个面容憔悴的人,但病痛遮不住清秀的面孔,雪雁上前请安:“夫人,小姐来了。”她就是我的母亲,她身边的两个侍女把她扶起,她说:“黛玉,母亲如今病重,怕是……”她的'声音那么温柔,或许以前把我当做手中的玉。在她的声音里,是不舍也是绝望。我的眼睛一热,泪水应颊而下,心中有万言而不知从何说起,许久,我用哽咽的声音说:“母亲,我、你还来不及给我全部的母爱、你不能走啊,别走啊。”她也哭了,雪雁她们也用手中的手绢擦拭着眼泪。母亲强颜欢笑地把我往外推,说:“黛玉,你先回去,我好一点了。”然后,雪雁拉着我往外走,我不停的回头,想多看一眼那个以往对我全心全意的母亲。

      未完待续……

    [阅读全文]...

2022-01-31 09:31:23
潇湘竹的古诗词 - 句子
潇湘竹的古诗词 - 语录
潇湘竹的古诗词 - 说说
潇湘竹的古诗词 - 名言
潇湘竹的古诗词 - 诗词
潇湘竹的古诗词 - 祝福
潇湘竹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