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对偶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用对偶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用对偶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用对偶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对偶的古诗句
对偶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5、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6、过五关,斩六将。
7、雪茫茫,雨霏霏
8、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9、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1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1、九载拼搏赢佳绩,一朝腾飞写华章。
12、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
13、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4、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15、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16、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
17、诚实守信立根本,尊老爱幼树新风。
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9、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20、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21、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2、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23、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24、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2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6、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27、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8、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29、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30、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31、满招损,谦受益
3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3、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34、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35、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3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7、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3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0、桃灼灼,柳依依
4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4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46、清风明月,苍松怪石
47、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48、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49、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对偶古诗句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5、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6、过五关,斩六将。
7、雪茫茫,雨霏霏
8、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9、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1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1、九载拼搏赢佳绩,一朝腾飞写华章。
12、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
13、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4、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15、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16、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
17、诚实守信立根本,尊老爱幼树新风。
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9、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20、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21、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2、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23、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24、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2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6、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27、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8、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29、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30、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31、满招损,谦受益
3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3、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34、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35、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3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7、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3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0、桃灼灼,柳依依
4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4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46、清风明月,苍松怪石
47、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48、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49、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2、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5、人去堂空朝雨暮云难见影,琴调弦绝高山流水少知音。
6、过五关,斩六将。
7、雪茫茫,雨霏霏
8、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9、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1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1、九载拼搏赢佳绩,一朝腾飞写华章。
12、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
13、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4、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15、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16、处处春光好,村村气象新
17、诚实守信立根本,尊老爱幼树新风。
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9、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20、随你官清似水;难逃吏滑如油。
21、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2、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23、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24、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2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6、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27、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28、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29、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30、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31、满招损,谦受益
3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3、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
34、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35、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3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7、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3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0、桃灼灼,柳依依
41、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4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46、清风明月,苍松怪石
47、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48、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49、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50、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译文: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回乡偶书》古诗词赏析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回乡偶书》古诗词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唐诗三百首之贺知章: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韵译】: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
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
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评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古诗大全《唐诗三百首之贺知章:回乡偶书》。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春日偶成古诗的拼音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歌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春日偶成古诗的拼音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春日偶成》
年代:宋 作者: 程(chéng )颢(hào)
云(yún) 淡(dàn) 风(fēnɡ) 轻(qīnɡ) 过(ɡuò) 午(wǔ) 天(tiān) ,
傍(bànɡ) 花(huā) 随(suí) 柳(liǔ) 过(ɡuò) 前(qián) 川(chuān) .
时(shí) 人(rén) 不(bù) 识(shí) 余(yú) 心(xīn) 乐(lè) ,
将(jiānɡ) 谓(wèi) 偷(tōu) 闲(xián) 学(xué) 少(shào) 年(nián) .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诗的前二句“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所谓“*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这样,这两句诗尽管描写的只是云风花柳等自然景观和作者喜爱它们的`心情,但其中更隐括着一种作者要忘世脱俗的高稚情调,正是这种情调,才使他几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达到了如醉如痴的境界。
假如说,诗的前两句主要是写情写景的话,那么,“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主要是诗人自己内心世界的直接抒发。本来,在云淡风轻的大好春色中漫游,在春花绿柳的簇拥中陶冶自己的情性,这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们性灵的封建时代,这似乎只应该是有些“狂”劲儿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须眉长者只应该端然危坐,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然而,尽管程颢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尽管他写这首诗时很可能已经是一位蔼然长者,可他仍然无法抗拒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做出一些为“时人”所不能理解的举动。这其中包括了他对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时也包括了他对一般“时人”的嘲笑与讽刺,既表现了他对子人生价值的另一种认识,也表现出了他乐在其中,孤芳自赏的高雅。至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也有意无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个侧面:他不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还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他的感情经常被“理”压抑和扭曲罢了。
作者介绍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
政治上,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贺知章:半生出走为游子,一径归来不少年
——慢读《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画像
一
这个人,他性格两极分化得厉害。
说他狂,他就狂,人人说他狂,他干脆自称“四明狂客”。当然,这是老年以后的事了。最初,他也只是个萧山乡下的懵懂小子,没有狂的资本。
证圣元年(695),贺知章中了状元——有史可考的浙江省第一位状元。
然而,朝中无人,状元也不好做官。很多年,他一直在七八品之间来回磨叽,就是升不上去。
63岁上,他才慢慢进阶,进入升迁程序。66岁,成了礼部副职,兼太子的老师。
他一生没大起过,可从没落过——小落都没有,一直在起、起、起……仕途得意,才华纵横,由不得贺知章不狂起来了。
不是妒人踩人的狂——鼠辈才那样。他爱才护才,给人的全是好处,积德甚多。私下时才狂放不羁,比如,金龟换酒和李白痛饮;写草书一口气写二十纸停不下笔;酒能从早喝到晚……这个“狂”是冲着自己使劲。厚道人总得有个出口。
贺知章与他的朋友们
二
诗人们都是一代哺育一代。先秦尤其如此。这个优良传统到唐代继续传承,文人相亲还没有衍生成文人相轻。
他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见到了李白。当时贺知章83岁,李白41岁——李白应该都不知叫他哥还是爷爷更合适。后来,想他想得哭,写了好多诗纪念他,老了还带着儿女去上坟,到死都没忘他的知遇之恩。
才高,情商也高;人好,脾气也好,所以书法圈、诗歌圈、酒友圈都欢迎他。
历经六个皇帝,他没见过战争,不参与党争,从没外放,也从没被贬,在世界第一大都市一呆就没挪窝,幸福地将开元盛世包裹进自己的生命,活到即便今天也算高寿的86岁。
约天宝二年(743),他得了场大病,不醒人事,后来死里逃生,当即上表奏明玄宗,请求回乡做道士。
玄宗写诗赠送,太子持学生之礼,率文武百官一送老远。这份恩遇,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中可谓空前绝后。
他却逃回家乡杭州,归隐之心越发强烈——虽然归得委实有些迟了。
那一年,岑参考进士,来到长安,壮志干云;
那一年,杜甫穷困在途,琢磨着两年后到长安来,解决温饱问题;
那一年,李白潇洒地和玄宗说“bye-bye”,离开长安,去云游天下;
…… ……
贺知章呢?他只想回家——可能隐隐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才那么急迫地,想落叶归根。
然后,就有了这首诗。
贺知章与李白是忘年交,更是知音
三
人们爱找诗眼。是的,诗眼灼灼,格外突出,好。可那些没诗眼、通篇都是普通字的,一旦好起来,却是好诗中的好诗呢。
这首诗像说话,*实上口,读下来就懂了,都没必要拆分讲解。有点像麒派老生,带些沙哑,可中气十足,没高调子,唱腔和念白差不多。
吴越之地,软语温存。“怀来”辙,念来若“一期”韵,全诗晒太阳一样,舒服温暖:
回家了,好亲啊!离开熙熙攘攘的京城,也离开黄金铺地般的仕途——我们的朝代可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啊,此刻所在的时期,又正是我朝的黄金时代。老头子我顶着满脑袋岁月的灰,回到出生地。
少小离家,父母尚健;此刻转来,不见双亲,心头自是有些悲伤。然而不长不短的几十年,从生到死,谁不是暴风骤雨一辈子?而处处离别。家乡灵隐寺内有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随佛转念,自谓非“不及”,也“不过”,半称心已是大满足,便深藏悲伤,醉醺醺,一辈子就差不多了。
人离开家乡,就飘飘荡荡了
——其实,36岁外出考学,不算“少小”,但85岁回头看,觉得真年轻啊。隔了数十载的烟尘,遐想在心头漫卷千遍。
什么都变了,什么也没变。乡音还是那么浓,几十年混迹京城,也没能磨去半点,鬓边白发掉得稀落不成样子了,当年它们浓密如燃烧的山峦。
归乡,就是心的回家,回到童年的纯洁,乱七八糟的时光在这个清净之所被整合,委屈被修补,污浊被净化,一个新我被重构。一条河流重返源头,看到自己原本的清澈。
接下来,他记下一群孩子:
孩童如新花之开,雏鸟之啼,总叫人轻松。他们可能*时见不到多少外边来的人吧?也许因为我太老,老得稀奇?看他们慢慢地、欲躲还围地过来了,小声低语,似乎在讨论什么。
我也有些好奇呢。哈哈。于是就问:“你们在说什么呀?是在笑话我太老吗?”
“没有,”一个孩子急急解释,似乎怕伤了我这颗老心,“我们只是说怎么没见过您罢了。”
岁月更新,人事成昨,物也好,情也罢,都不会留在原地。所以,家乡对自己而言,既熟悉又陌生,那么,自己对家乡而言呢?……
哦,也许已经全然陌生了吧?你看,孩子笑了,抬头望向我:“可是……您是从哪里来的客人呀?”
没关系,人总与家乡有割不断的联系,即便离开得太久,恍如隔世。比如那孩子,也许是我某个同年玩伴的重孙呢,虽感陌生,但语气亲昵,大欲攀谈,这笑容可真叫个温暖纯真啊。
——他貌似轻松,还略带调侃,然而谁又知道,慈爱之下,老诗翁心里没有叹息自己今生离去不曾踏归门,一旦归来竟白头?耽于浊世浮沉,不曾膝下尽孝,不曾守灵台,不曾如田舍之家享天伦,其中微凉,人间可懂?
这一天,距离他的仙逝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诗人不知道。他的家乡也不知道。
有对偶的古诗句
古诗偶成诗句
用对偶的古诗句
诗句是偶数的古诗
古诗句是对偶的都
偶成的诗句
的古诗句是对偶句
关于对偶的古诗句
关于求偶的古诗句
回乡偶书的古诗句
关于偶然的古诗句
偶遇的诗句
有对偶的诗句
偶遇诗句
求偶诗句
求偶的诗句
对偶诗句
偶然的诗句
对偶的诗句
运用对偶的古诗诗句
古诗中对偶的诗句
回乡偶书的古诗诗句
带有对偶的诗句古诗
偶然认识的古诗句
含对偶的诗句
偶句的古诗
浪漫的古诗句对偶
仰慕偶像的诗句古诗
千古奇偶的诗句
表白的古诗句给偶像
怀念时光的诗句
关于人死的诗句
形容舞者的诗句
亲人去世安慰的古诗句
形容聊天很开心的诗句
男子对女子的爱慕诗句
形容风流花心的诗句
写含有雪的诗句
女儿初长成的诗句
云开月明的诗句
对美景流连忘返的诗句
表达美好祝愿的古诗句
形容十分投机的诗句
愿与一人长相守的诗句
赞扬助人为乐的诗句
赞美感情的诗句
朋友在一起开心的诗句
锦鲤吉祥的诗句
古诗词中带子的诗句
形容一片花海的诗句
说人无情无义的诗句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诗句
关于残缺的诗句
形容客栈的诗句
活着就是累的诗句
初秋与爱情的诗句
赞美红烧肉香的诗句
有关红颜与君的诗句
*复烦躁心情的诗句
形容高冷孤傲的诗句
祝父母生日快乐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