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耀门楣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光耀门楣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光耀门楣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光耀门楣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道德气节。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格言联璧·敦品类》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古之史也辩道,今之史也耀文。——《中说·卷三·事君篇》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左思《咏史八首》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菜根谭·概论》
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宋玉《神女赋》
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梦溪笔谈·象数一》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佚名《东山》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曹植《美女篇》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蔡琰《悲愤诗》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杂诗七首·其四》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班固《幽通赋》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高适《古大梁行》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佚名《天门》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李清照《长寿乐·南昌生日》
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佚名《东山》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鲁迅《悼丁君》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白居易《杨柳枝二首》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秦嘉《赠妇诗三首》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白居易《牡丹芳》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柳宗元《咏荆轲》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柳宗元《南中荣橘柚》
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晖。——李白《观猎》
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苏轼《满江红·忧喜相寻》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屈原《远游》
光明齐于日月兮,文采耀燿于玉石。——刘向《九叹》
耻苍梧之玄凤,耀彩质与锦章。——李白《大鹏赋·并序》
天鸡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李白《大鹏赋·并序》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司马相如《长门赋·并序》
宝檠银钰,耀绛幕、龙虎腾掷。——欧阳修《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
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潘岳《秋兴赋》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
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班固《封燕然山铭》
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班彪《北征赋》
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谢惠连《雪赋》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谢惠连《雪赋》
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左思《三都赋》
羽旄扬蕤,雄戟耀芒。——左思《三都赋》
揆日晷,考星耀。——左思《三都赋》
当音、凤、恭、显之任势也,乃熏灼四方,震耀都鄙。——潘安《西征赋》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曹植《洛神赋》
杉篁咤蒲苏,杲耀攒介胄。——韩愈《南山诗》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李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谒金门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谒金门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译文翻译
人去楼空徒然相忆,没有办法再传消息。天上嫦娥人间不识,欲寄书信何处寻觅?
困倦小睡觉来无力,不忍再看伊人书迹。满院落花春光清寂,伤心断肠芳草色碧。
注释解释
书:信。
觉:醒。
伊:她。书迹:指过去的来信。
无计:没有办法。
寄书句:意思是本想请嫦娥代为传书,但因不相识,而无处寻找她。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背景是韦庄有一个资质艳丽、文化修养也很高的宠姬被蜀主王建强行夺去,韦庄追念此人,写了此词和小重山。此说法不一定可靠,很可能是为某一个分手以后消息不通的旧时情人而作。
诗文赏析
诗歌史上,真挚、沉痛的悼亡之作甚多,都具有永恒的魅力。生活中一些有某种纪念意义的小物品,就会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池溏一样,在感情的波澜里激起层层涟漪。这首词通过一纸昔日情人的旧书信,在词人的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从而勾起了无数的回忆。全词以书信为中介,上片写读信后勾起的无数回忆,由此产生了渴望与意中人再传消息、寄书信的痴情;下片写思极而睡,醒来不忍再读伊人旧情书的情绪,并用景色加以陪衬。全词融纪实、写景和抒情于一炉,疏中见密又富有生活气息,脉络分明,情意真挚,将深切的悼亡之情表达得低回婉转,余韵袅袅。
这首词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怀想。上片着重勾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直吐衷肠。由回忆而动情,由动情而遐想,再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下片侧重于人物形态和景物描写。“把伊书迹”是此词词眼。
上片着重勾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首三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句句相联,环环相扣。首句“空相忆”,*地奇峰突兀而起,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基础。这三个字既笼罩全篇,又包孕无遗。一个“空”字不仅表现了“相忆”数量的以简代繁,而且写出了这种“相忆”的深和苦,“空相忆”是情至深处的痴人语。“无计得传消息”是紧承首句而答,意思是无法传递消息。第三句“天上嫦娥人不识”,是写欲向那位“天上嫦娥”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嫦娥”形容伊*貌之美,“天上”;则暗示了伊人已仙去。至此,才看出相忆成空是由于生死相分,幽明相隔。第四句“寄书何处觅”与第二句“无计得传消息”意思大致相同,显示了要通款曲情意的执着和真切。向亡人通消息、寄书信,看似无理,实是深情的反应。这最后一句将自己虽欲寄书而无处寄书以至于最终不合瞄书的款款情意,以反问的形式加以表达,更是含蓄曲折,哀婉动人。
下片侧重于人物形态和景物描写,从而传出了幽深的隐曲心绪。“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两句以形传神,将上下片衔接得异常紧密。“新睡”二字暗示出是困倦已极的不由自主的睡。“无力”紧应“新睡”,睡醒之后应觉得有力,此言无力,自是伤心人别有怀抱。沈际飞说: “‘把伊书迹’,四字颇秀。”(《草堂诗馀正集》)“伊”字,口吻非常亲切。“把伊书迹”可见伊人兼有才情。“不忍”二字更妙,正写出“伊书”的感人至深,宜于表现出伤心人看与不看的矛盾心理。“把伊书迹”不仅“颇秀”,而且是这首词通体皆活的词眼。这句词语意淡而情深,故沁人心脾。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两句别出心意,宕开一笔,以景作结。“满院落花春寂寂”是花落人亡的孤寂境。
谒金门·花过雨原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谒金门·花过雨注释
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觅:寻找。
玉关:玉门关。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
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
侯万户:万户侯。
谒金门·花过雨赏析
在诗词中常将春和雨以及花和雨联系起来。不过由于时间与气候的变化,有的风雨是送春归,有的风雨则是催春来。而李好古的这首词说:“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大概是属于催春来。“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承上启下,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为什么却闷闷无语呢?自然引出下文——“旧巢无觅处”。“旧巢无觅处”的原因,作者没有直说,犹露犹藏发人深思。这首词有的本调名下有题——《怀故居》,因而有人说,燕子旧巢,比喻自己故居,春来到来了,人无归处,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其中还寓有家国之感,所以把它理解为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则更为合适。上片结句,就字面看补足了上文,完成了对“燕子”的描写,就其喻意而言,则引向社会现实,这就为下片预作好了铺奠。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深刻尖锐,咄咄逼人,“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劳苦”者,指的是那些守边的士卒。而在玉楼上取乐的,却是那班不思抗敌、不恤士卒的将领,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大批“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显官达贵。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从对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艺术力量!下文词人没有顺着这个调子再把弦儿绷紧,也没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别开生面,用假设和推想,从容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这种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
春日,多有“东风”,“旧巢无觅”,才有“东风”吹去“胡尘”盼想,前后照应,此外,词人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独特之处。
作者:薛昭蕴
谒金门·春满院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钱。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双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交频梦见!
赏析
句句写醒后相思,却又句句衬梦里相见。这不,她刚刚午睡醒来,又照例梦见久别的未婿,满怀怅恨与慵倦,水晶帘儿也无心卷起。可恼的是那对燕儿,在帘前翻飞着,亲昵着,呢喃着,把身影儿双双印上珠帘,仿佛在炫耀它们的成双成对,嘲笑她形单影只。从半掩的门儿望去。但这春色分明到了迟暮时分,换得落红无数。这个春天又白白过去了,那件绸纱春衫依然叠在箱底,没心思穿。他不在,穿给谁看呢!盼梦里相见,又怕梦里相见,倍增醒来相思……
鉴赏
《花间集》收薛词十九首,这是最后一首。在花间词人中,薛昭蕴词风雅*温(庭筠)、韦(庄),以婉丽软媚名世,这首词当然也不例外。全词写金闺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结句点明题旨,余则全写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态。这情态又被融入双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图。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选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间的所见所闻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将相思之苦写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词的开头先点明时与地:春光明媚的深闺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却似乎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在蒙头睡觉。睡前的情态作者没有直接去写,却写她睡醒之后发现绮罗衣裳折叠得乱七八糟的,以致于将刺绣上的金线也摺损了,皱巴巴的一点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光明古诗词
晨
桃园居士
燕剪柳丝莺唱晨,薰风遍野绿归春。
游鱼戏水寻荷乐,白鹭池飞惊四邻。
和陈波《孟夏杂诗》
卢木荣
一处繁华一处芜,世间万物有荣枯。
人生绮梦知多少,云散烟消总是无。
附陈波原诗
孟夏杂诗
有心乏力理荒芜,杂草丛生嘉卉枯。
展眼芳华都是梦,一园衰色任糊涂。
春思
眯眯哥
登云桥畔偶相逢,粉面含春人意浓。
若个幽思添病瘦,伤离正是去年冬。
七绝.临屏和渔艇丽人大姐“赠酒风石雨吟弟”
东方泽华
漂泊天涯一叶舟,心襟欲罢恨无由。
汉家旧事春秋梦,多少忧伤是白头?
注释:李太白之《忆秦娥.箫声咽》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句。
立春
魏世明
红梅消冻土,水绿映天新。
寂寞篱边雪,羞惭不闹春。
元宵夜观小蛮腰彩灯
胡少彬(仙桃居士)
珠江岸上小蛮腰,五彩花衣扮体娇。
玉立羊城招远客,
光芒四射到云霄。
注:小蛮腰为广州市地标建筑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6、《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7、《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1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谒金门古诗词(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谒金门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谒金门·花过雨原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谒金门·花过雨注释
红素:指花色红、白相间。
觅:寻找。
玉关:玉门关。借指南宋抗战前线。
玉楼:豪华的高楼大厦。
胡尘:指蒙人发动的战争。
侯万户:万户侯。
谒金门·花过雨赏析
在诗词中常将春和雨以及花和雨联系起来。不过由于时间与气候的变化,有的风雨是送春归,有的风雨则是催春来。而李好古的这首词说:“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大概是属于催春来。“燕子归来愁不语”一句,承上启下,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为什么却闷闷无语呢?自然引出下文——“旧巢无觅处”。“旧巢无觅处”的原因,作者没有直说,犹露犹藏发人深思。这首词有的本调名下有题——《怀故居》,因而有人说,燕子旧巢,比喻自己故居,春来到来了,人无归处,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其中还寓有家国之感,所以把它理解为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则更为合适。上片结句,就字面看补足了上文,完成了对“燕子”的描写,就其喻意而言,则引向社会现实,这就为下片预作好了铺奠。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这句话深刻尖锐,咄咄逼人,“玉关(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劳苦”者,指的是那些守边的士卒。而在玉楼上取乐的,却是那班不思抗敌、不恤士卒的将领,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大批“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于西湖畔上的、南宋朝廷里的显官达贵。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从对比中,感受到振憾人心的艺术力量!下文词人没有顺着这个调子再把弦儿绷紧,也没有用一般乏味的文字,敷衍成篇,而是别开生面,用假设和推想,从容作结:“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东风“吹去”胡尘“,已是一奇;再进一步,还要封”东风“为万户侯,更是奇特非凡,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妙则于不经意之中,用这种丰趣活泼的文字,翻空出奇,涉笔成趣。同时,它又在诙谐之中包含着某种庄重,其中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社会政治问题,即朝中无人抗金,而百姓则渴望统一。在天真之处展现真情,风趣之中包含着冷峻。
春日,多有“东风”,“旧巢无觅”,才有“东风”吹去“胡尘”盼想,前后照应,此外,词人兼用明快、严肃、含蓄、幽默的多种手法,浑然成篇,自成一格,更是它的独特之处。
[元]王庭筠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选材虽传统,但由于作者以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及思妇的情感表现得极其凄婉深刻,因而令人震撼,百读不厌。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表现了闺中人急迫盼望丈夫归来又极其失望的心情。在我国民俗中以喜鹊鸣叫为吉祥。“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开元天宝遗事》)。“几”极写闺中人的惊喜,失望、复惊喜复失望。久守空房、孤寂的少妇是多么的深情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啊。双喜鹊的双字极好地衬托出少妇的孤单,真是人不如禽。“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假设旧愁可以忘记,即使旧日的愁苦都忘掉,眼前被引起的新愁烦又多得没有地方容纳了。“着”多解,这里当安置、容纳解。与该句句式相同的如北宋失调名词“苦恨春醪如水藻,闲愁无处着”,吴淑姬《小重山》词“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其中的“着”均为安置之意。(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用委婉曲折的设问,把内心的悲凉苦楚表现得缠绵绯侧淋漓尽致,堪与辛弃疾《念奴娇》的“旧恨春江流不断,旧恨云山千叠”相比美。过片描写了景物。“瘦雪一痕墙角,专子已妆残萼,”墙角的梅花凋谢了,孤零地沾在那里;几粒青而又小的梅子妆点着花的残萼。明显的暮春景色意味思妇的惜春自怜。雪,指白色的梅花,用“瘦”来形容如雪梅花,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凋零衰败。清人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赞扬作者“字新”欣赏其“瘦雪”的形容。“一痕”即写孤独,又蕴含空漠无依,“墙角”是环境的冷落,也是女主人公的写照。青春而逝,红颜将老,恰如流水年华一去不再,触景伤情,其内心深处的悲凉、无助无奈跃然纸上。“不道技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写景抒情,总括全篇,承上作结。目前已是败花残枝,光秃秃的枝上已无花可落,寡情的东风却依然逞凶肆虐,继续摧残着孤寂无依的梅树。
本词上阙重在心理描写,对闺中人的深沉挚受、痴情盼望的刻画极其深刻。下阙重在景物,以花喻人,贴切自然。艺术上达到极高境界。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评价王庭筠不同于一般金人词风,“间河幽峭之书,绵邈之音”《谒金门》是词*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古诗原文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
译文翻译
人去楼空徒然相忆,没有办法再传消息。天上嫦娥人间不识,欲寄书信何处寻觅?
困倦小睡觉来无力,不忍再看伊人书迹。满院落花春光清寂,伤心断肠芳草色碧。
注释解释
书:信。
觉:醒。
伊:她。书迹:指过去的来信。
无计:没有办法。
寄书句:意思是本想请嫦娥代为传书,但因不相识,而无处寻找她。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背景是韦庄有一个资质艳丽、文化修养也很高的宠姬被蜀主王建强行夺去,韦庄追念此人,写了此词和小重山。此说法不一定可靠,很可能是为某一个分手以后消息不通的旧时情人而作。
诗文赏析
诗歌史上,真挚、沉痛的悼亡之作甚多,都具有永恒的魅力。生活中一些有某种纪念意义的小物品,就会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池溏一样,在感情的波澜里激起层层涟漪。这首词通过一纸昔日情人的'旧书信,在词人的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从而勾起了无数的回忆。全词以书信为中介,上片写读信后勾起的无数回忆,由此产生了渴望与意中人再传消息、寄书信的痴情;下片写思极而睡,醒来不忍再读伊人旧情书的情绪,并用景色加以陪衬。全词融纪实、写景和抒情于一炉,疏中见密又富有生活气息,脉络分明,情意真挚,将深切的悼亡之情表达得低回婉转,余韵袅袅。
这首词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怀想。上片着重勾画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直吐衷肠。由回忆而动情,由动情而遐想,再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下片侧重于人物形态和景物描写。“把伊书迹”是此词词眼。
上片着重勾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首三句,上句设问,下句作答,句句相联,环环相扣。首句“空相忆”,*地奇峰突兀而起,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基础。这三个字既笼罩全篇,又包孕无遗。一个“空”字不仅表现了“相忆”数量的以简代繁,而且写出了这种“相忆”的深和苦,“空相忆”是情至深处的痴人语。“无计得传消息”是紧承首句而答,意思是无法传递消息。第三句“天上嫦娥人不识”,是写欲向那位“天上嫦娥”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嫦娥”形容伊*貌之美,“天上”;则暗示了伊人已仙去。至此,才看出相忆成空是由于生死相分,幽明相隔。第四句“寄书何处觅”与第二句“无计得传消息”意思大致相同,显示了要通款曲情意的执着和真切。向亡人通消息、寄书信,看似无理,实是深情的反应。这最后一句将自己虽欲寄书而无处寄书以至于最终不合瞄书的款款情意,以反问的形式加以表达,更是含蓄曲折,哀婉动人。
下片侧重于人物形态和景物描写,从而传出了幽深的隐曲心绪。“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两句以形传神,将上下片衔接得异常紧密。“新睡”二字暗示出是困倦已极的不由自主的睡。“无力”紧应“新睡”,睡醒之后应觉得有力,此言无力,自是伤心人别有怀抱。沈际飞说: “‘把伊书迹’,四字颇秀。”(《草堂诗馀正集》)“伊”字,口吻非常亲切。“把伊书迹”可见伊人兼有才情。“不忍”二字更妙,正写出“伊书”的感人至深,宜于表现出伤心人看与不看的矛盾心理。“把伊书迹”不仅“颇秀”,而且是这首词通体皆活的词眼。这句词语意淡而情深,故沁人心脾。 “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两句别出心意,宕开一笔,以景作结。“满院落花春寂寂”是花落人亡的孤寂境。
风乍起,
吹绉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
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
举头闻鹊喜。
注释:
乍:忽然。
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挼:揉搓。
1、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柳永《玉蝴蝶》
2、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西洲曲》
3、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赵显宏《满庭芳·渔》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6、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望江南》
7、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周邦彦《风流子》
8、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
9、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菜根谭》
10、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11、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乐·红笺小字》
1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
13、新月娟娟,夜寒江静衔山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
14、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温庭筠《更漏子》
15、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
16、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吴文英《鹧鸪天·化度寺作》
17、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1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9、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白居易《遗爱寺》
20、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2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2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
23、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
24、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25、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韦庄《荷叶杯》
26、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陆游《长相思》
27、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
28、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王安国《清*乐》
29、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30、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3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一赵师秀《约客》
3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34、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张先《醉垂鞭》
35、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刘辰翁《永遇乐》
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精选120句)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 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参考。
1、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柳宗元《饮酒》
2、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5、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6、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白居易《春题湖上》
7、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8、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曾棨《维扬怀古》
9、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调·其一》
10、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1、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2、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李世民《咏雨》
13、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4、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戴复古《淮村兵后》
15、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6、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17、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18、小溪清水*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19、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0、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21、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22、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凌廷堪《点绛唇·春眺》
23、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4、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2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28、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29、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3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3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32、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33、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陈与义《登岳阳楼》
34、澄江*少岸,幽树晚多花。——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35、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3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3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38、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39、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40、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41、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曹雪芹《残菊》
42、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白居易《京兆府栽莲》
43、绿叶紫裹,丹茎白蒂。——宋玉《高唐赋》
44、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4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6、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7、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48、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9、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卢思道《从军行》
《青门引·春思》古诗词鉴赏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应该没有人没接触过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的语言、形象、手法、意境等内容进行赏析。还记得古诗词鉴赏是怎样做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门引·春思》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译文
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着微寒。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止。时*清明,庭院里空空荡荡,寂寞无声。对着落花醉酒酣饮,这伤心病痛像去年一般情境。
晚风吹送谯楼画角将我惊醒,入夜后重门紧闭庭院更加宁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时,哪里还能再忍受溶溶月光,隔墙送来少女荡秋千的倩影。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旧之作,整首词从触觉、听觉、视觉等方面写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上阕是伤春,春尽花残,令人忧伤;下阕是怀旧,萦怀往事,竟与秋千有关,引人遐思,是神来之笔。全词情景交融,含蓄委婉,意味隽永,充分体现了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乍暖”,见出是由春寒忽然变暖。“还”字一转,引出又一次变化:风雨忽来,轻冷袭人。轻寒的风雨,一直到晚才止住了。词人感触之敏锐,不但体现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更体现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遣词精细确切,暗切微妙人情。
庭轩”一句,由天气转写现境,并点出清明这一气候变化多端的特定时节。至此,这“寂寞”之感就进而属于内心的感受了。歇拍二句,层层逼出主题:春已迟暮,花已凋零,自然界的变迁,象喻着人事的沧桑,美好事物的.破灭,种下了心灵的病根。此病无药可治,唯有借酒浇愁而已,但醉了酒,失去理性的自制,只会加重心头的愁恨。更使人感触的是这样的经验已不是头一遭。前一年如此,这一年也不例外,“又是去年病”点明词旨。过片承醉酒之后而来。
“楼头画角风吹醒”,兼写两种感觉。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使酣醉的人清醒过来。黄蓼园评云:“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蓼园词选》)这一个“醒”字,表现出角声晚风并至而醉人不得不苏醒的一刹那间反应,同时也暗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伤心人被迫醒来自是痛苦不堪,“入夜”一句,即以现境象征痛苦的心境。夜色降临,心情更加黯然,更加沉重。而重重深闭的院门更象喻着不得开启的心扉。
结句指出重门也阻隔不了触景伤怀,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了过来。黄蓼园对此句也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蓼园词选》)月光下的秋千影子是幽微的,描写这一感触,也深刻地表现词人抑郁的心灵。“那堪”二字,重揭示为秋千影所触动的情怀。
此词用景表情,寓情于景,“怀则自触,触则愈怀,未有触之至此极者”(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尤其是词之末句,写人却言物,写物却只写物之影,影是人,人又如影之虚之无,确实写出了隽永的词味。总之,张先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此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描写阳光的古诗词大全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阳光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6、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7、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杜甫《即事》
8、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9、朝日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10、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2、*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1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4、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15、惊*白日光,惭非青云器。——白居易《初授拾遗》
16、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17、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黄庭坚《窗日》
18、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韩愈《李花二首》
19、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佚名《行行重行行》
20、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
21、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23、莲花交以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24、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2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6、白马湖*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刘禹锡《相和歌辞·采菱行》
27、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白居易《自在》
28、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白居易《早春即事》
2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30、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陈与义《登岳阳楼》
31、清阳曜灵,和风容与。——阮籍《咏怀诗十三首》
3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关于描写阳光的诗句
33、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阮籍《采薪者歌》
34、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李商隐《日射》
3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3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38、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39、日往菲薇,月来扶疏。——左思《三都赋》
40、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41、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杜甫《江汉》
4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3、朝云四集,日夕布散。——阮籍《咏怀诗十三首》
44、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江淹《别赋》
45、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柳恽《江南曲》
46、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
4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4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剑门道中遇微雨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剑门道中遇微雨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译文翻译
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
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为什么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注释解释
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
征尘:旅途中衣服所蒙的灰尘。
销魂: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神情恍惚。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合:应该。未:表示发问。
最后二句:典出南宋尤袤《全唐诗话》:“(唐昭宗时)相国郑綮,善诗。或曰:‘相国*为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何以得之?”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前线调回成都(今属四川)。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他在南郑往成都途经四川剑阁剑门关时写下这首诗。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四句写得太美,容易使读者“释句忘篇”。如果不联系作者*生思想、当时境遇,不通观全诗并结合作者其他作品来看,便易误解。作者先写“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陆游晚年说过:“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秋晚思梁益旧游》)。梁即南郑,益即成都。实际上以前的奔走,也在“万里”“远游”之内。这样长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满尘土;而“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兴来买尽市桥酒……如钜野受黄河顿”(《长歌行》),故“衣上征尘”之外,又杂有“酒痕”。“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处处伤心(“无处不销魂”)的结果,也是“志士凄凉闲处老”(《病起》)的写照。
“远游无处不销魂”的“无处不”(即“处处”),既包括过去所历各地,也包括写这首诗时所过的剑门,甚至更侧重于剑门。这就是说:他“远游”而“过剑门”时,“衣上征尘杂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销魂”。
引起“销魂”的,还是由于秋冬之际,“细雨”蒙蒙,不是“铁马渡河”(《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而是骑驴回蜀。就“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来说,他不能不感到伤心。当然,骑驴本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就是一个佳话。李白、杜甫、贾岛、郑棨都有“骑驴”的诗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适、岑参、韦庄都曾入蜀,晚唐诗僧贯休从杭州骑驴入蜀,写下了“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名句,更为人们所熟知。所以骑驴与入蜀,自然容易想到“诗人”。于是,作者自问:“我难道只该(合)是一个诗人吗?为什么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而不是过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生活呢?”不图个人的安逸,不恋都市的繁华,他只是“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语),自不甘心以诗人终老,这才是陆游之所以为陆游。这首诗只能这样进行解释;也只有这样解释,才合于陆游的思想实际,才能讲清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这就是说,作者因“无处不销魂”而黯然神伤,是和他一贯的追求和当时的处境有关。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而报国无门,年*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旋即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使作者很难甘心。所以,“此身合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如果不是故作诙谐,他也不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一般地说,这首诗的诗句顺序应该是:“细雨”一句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这样一来,便*弱而无味了。诗人把“衣上”句写在开头,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第二句,把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概括于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费力地写了出来。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既自问,也引起读者思索,再结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逼真,耐人寻味,正如前人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诗外”(《示子遹》)。
光耀门楣的古诗词
李光耀语录
李光耀名言
阳光耀眼的句子
阳光耀眼唯美句子
徐光耀的名人名言
李光耀观天下经典语录
关于光宗耀祖的古诗词
楚门的古诗词
夔门的古诗词
形容阳光照耀的诗词
有门字的古诗词
龙门的古诗词
侯门的古诗词
关于门的古诗词
迎恩门的古诗词
心门的古诗词
柴门的古诗词
冷门的古诗词
前门的古诗词
澳门的古诗词
推门的古诗词
有墙和门的古诗词
门神的古诗词
光的古诗词
耀字开头的古诗词
炫耀的古诗词大全
星耀在古诗词中的释解
带刘耀文的古诗词
荆门山的古诗词
与湛相关的古诗
爱后辈的古诗
祝老师圣诞节快乐的古诗
有关春节的古诗词及梳理
有关情宜的古诗
寄语小孩的古诗词
盼*安的古诗
关于元宵节和花灯的古诗
古诗的5个名字
姐姐回来的古诗
带濂溪的古诗词
岩结尾的古诗
走出去一片光明的古诗
闷的古诗词
家常便饭照待老同学的古诗
变的古诗或古文
描写冬天古诗最好的10首
初秋正能量的古诗词
描写天空黑色一片的古诗
金巴的古诗
唐朝诗人李峤的风这首古诗
修饰词的古诗
写战国时期的古诗
古诗词形容人有勇有谋的
最能表达心痛的古诗
写夜景的五字古诗大全
以强欺弱的古诗
带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的古诗
祝福女老师的古诗
望天门山的古诗诗意以及主旨
表达诗人感情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