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又到一年清明时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又到一年清明时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又到一年清明时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又到一年清明时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清明时节的古诗
清明节是*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20天内均属清明节。下面是清明时节的古诗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又是一年清明时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时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请问哪里有酒店?放牛的小孩手指着远处的杏花村。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竟境含蓄优美,写雨中行人的忧愁,但不令人消沉,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译文】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译文】
自古清明是亲*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出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译文】
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译文】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清明时节古诗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今天我们也来领略一下古人智慧,欣赏他们对清明的描绘。一起来学*一下清明时节古诗吧!
《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荆楚岁时记》载,寒食之时,造大麦粥,人们常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为娱乐。在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秋千与皮球,使整幅画面充溢着清新灵动的青春活力。“过”“出”二字写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时的热烈气氛,使人无限向往。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温庭筠用轻松诙谐的笔法描绘出清明日的清晨,清蛾(蝴蝶)飞舞,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在这风景如画的.日子里,人们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大家徜徉在春天的怀抱里,是多么的惬意和舒心啊!
《郊行即事》
北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以略显夸张的词句勾勒出浪漫色彩,反映出宋代清明踏青的盛况。
《寒食出城马上偶作》
北宋·王禹偁
欲报君亲与愿违,今年寒食任芳菲。
八音遏密因山後,双泪滂沱拜墓归。
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
宦途时态更谙尽,犹媿妨贤直紫微。
本诗记录了当时出城拜墓的事情以及“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的阳春景象,除了祭祀,亦有踏青旅游见闻的书写,具有典型的岁时节令诗创作特征。
《清明插柳》
北宋·宋伯仁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诗作既写了古时清明插柳的风俗,又写了作者不为尘俗所累,不想插杨柳。这是诗人对旧俗提出的疑问,说明古时也是有人经常想到要改革旧风旧俗的。
《苏堤清明即事》
南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代在清明节还进行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有益的活动,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春日暄甚戏作》
南宋·陆游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
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作者通过寥寥数字,勾勒出一幅美妙谐趣的农家日常生活场景。植物与动物同框互动,而欢快好玩的儿童,与清闲幽静的老人,形成某种生命的张力,春阳和明朝雨,构成了朝日暮雨的季节变幻。
清明时节的古诗句
情深深雨蒙蒙,清明时节墓地行。一片哀思祭亡灵,两行清泪流不停。片片纸钱化蝶舞,送给亲人表寸心。但愿天国路不远,殷殷情深可倾听!下面是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3、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4、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5、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6、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7、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8、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王安石《壬辰寒食》
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0、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11、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1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3、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1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6、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偓《夜深》
1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18、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9、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2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21、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23、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2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25、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6、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2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28、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29、西园日日扫林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30、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1、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32、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33、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35、淡荡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6、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37、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38、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9、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40、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41、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43、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4、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5、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6、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47、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清明时节的古诗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下面是关于清明时节的古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节的'诗句: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 —— 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 王建《寒食》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 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 云表《寒食诗》
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 王元鼎《醉太*·寒食》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 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 —— 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 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 —— 沈佺期《寒食》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 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 温庭筠《清明日》
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 ——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 韦庄《长安清明》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 蒋春霖《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行云去后遥山暝。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 —— 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 —— 沈佺期《寒食》
笋柱秋千游女并。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绿柳朱轮走钿车。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 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 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 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丹心终不改,白发为谁新。 —— 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 赵鼎《寒食》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 王安石《壬辰寒食》
已放笙歌池院静。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小知识:清明节*俗有哪些
1.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惯。
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扫墓祭祖
*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清明时节古诗句
《寒食城东即事》
唐·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荆楚岁时记》载,寒食之时,造大麦粥,人们常以斗鸡、蹴鞠、打秋千为娱乐。在清溪桃李的背景上又添秋千与皮球,使整幅画面充溢着清新灵动的青春活力。“过”“出”二字写出了少年男女游玩时的热烈气氛,使人无限向往。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温庭筠用轻松诙谐的笔法描绘出清明日的清晨,清蛾(蝴蝶)飞舞,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在这风景如画的日子里,人们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大家徜徉在春天的怀抱里,是多么的惬意和舒心啊!
《郊行即事》
北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以略显夸张的词句勾勒出浪漫色彩,反映出宋代清明踏青的盛况。
《寒食出城马上偶作》
北宋·王禹偁
欲报君亲与愿违,今年寒食任芳菲。
八音遏密因山後,双泪滂沱拜墓归。
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
宦途时态更谙尽,犹媿妨贤直紫微。
本诗记录了当时出城拜墓的事情以及“艳治桃花迎马笑,轻狂榆荚扑人飞”的.阳春景象,除了祭祀,亦有踏青旅游见闻的书写,具有典型的岁时节令诗创作特征。
《清明插柳》
北宋·宋伯仁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诗作既写了古时清明插柳的风俗,又写了作者不为尘俗所累,不想插杨柳。这是诗人对旧俗提出的疑问,说明古时也是有人经常想到要改革旧风旧俗的。
《苏堤清明即事》
南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代在清明节还进行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有益的活动,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春日暄甚戏作》
南宋·陆游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
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作者通过寥寥数字,勾勒出一幅美妙谐趣的农家日常生活场景。植物与动物同框互动,而欢快好玩的儿童,与清闲幽静的老人,形成某种生命的张力,春阳和明朝雨,构成了朝日暮雨的季节变幻。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外面绵绵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真是很应景。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古诗词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牧。其全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言】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翻译】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赏析】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
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比如《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读者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后人学*继承的地方。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清明时节的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关于描写清明节有什么样的古诗词呢?下面由小编跟你介绍一下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词吧。
清明节的古诗一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节的古诗二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节的古诗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清明节的古诗四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作者简介: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清明节的古诗五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作者简介:韩翃 (?-785?)唐代诗人。字君*,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754)进士。
清明节的古诗六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作者简介:张继 字懿孙,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715-712年至779年(大历末年)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世。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节的古诗七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清明节的古诗八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节的古诗九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的古诗十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句和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清明时节的.古诗句和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3、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5、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8、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9、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0、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____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11、清明又*也,却天涯为客。__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____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3、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4、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____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5、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1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____白居易《清明夜》
17、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____李冠《蝶恋花·春暮》
18、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____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19、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____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20、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____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
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
清明几处有新烟。
1、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1、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2、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5、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6、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7、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偁《清明》
8、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9、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0、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11、庭轩寂寞*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张先《青门引·春思》
12、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4、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5、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16、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1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8、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9、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20、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1、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2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3、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2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25、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26、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27、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8、清明又*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29、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3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31、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3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33、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3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35、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6、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3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8、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9、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40、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41、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又到一年清明时的古诗
又是一年清明时的诗句
又是一年清明时的古诗词
清明时读的古诗
又是一年清明到的古诗
一年一清明的古诗
写清明时的古诗
清明时的古诗背诵
清明时的古诗四首
清明时的古诗意思
清明时节的古诗是哪首
清明时节的古诗图片
以前的清明时节的古诗
清明时吟诵的诗句
清明时节的诗句
写清明时节的古诗
清明时节最好的古诗
清明时节的古诗有多少
清明时令的古诗词
清明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的古诗文
清明时节思亲的古诗
清明时节的景象古诗
关于清明时节的古诗
表示清明时节的古诗
清明时节的古诗小报
清明时节的断魂雨的古诗
清明时节的谚语和古诗
清明时节的古诗和故事
清明时节忆长安的古诗
描写夏天的一首古诗大全
美丽的夏天的古诗
在听觉上感受古诗的
与减肥有关的古诗
写雷峰塔的古诗
有念念不忘的古诗
五首带风的古诗
说曾经的古诗词
三观不合的经典古诗
描写美女田园的古诗词
悲迪的古诗
值得庆祝的日子用古诗
形容人即将死亡的古诗
关于快乐假期的古诗
林黛玉的古诗
李白的最好的七绝古诗
所见古诗的图片大全
分析古诗*仄的拗救
古诗词中的化学知识竞赛
地图里的古诗词的目录
描写立冬节气的古诗词
写凄苦离别之情的古诗
古诗75首中描写花的诗
端午节怀念屈原的古诗词
古诗教学中淡化教师的讲解
月亮的传说和古诗文
素魄的古诗
关于从白天到黑夜的古诗
写夏季清晨的古诗词
古诗中空间跳跃的例子
古诗的朗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