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

关于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85) 语录(33) 说说(55) 名言(3) 诗词(3k+) 祝福(22) 心语(29)

  •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简介

  • 安阳,河南,大学
  • 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简介

      安阳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编整理了关于河南安阳师范学院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阳师范学院介绍

      安阳师范学院位于甲骨文故乡、殷墟所在地、周易文化发祥地、红旗渠精神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市,是河南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所,1949年被命名为*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改名为安阳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恢复为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阳教育学院、安阳市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安阳师范学院。2011年被*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建校以来,特别是2000年升本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设文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体育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育学院、传媒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学院、软件学院、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人文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艺术教学部、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等24个教学院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1个硕士专业、64个本科专业。学校占地1796亩,建筑面积86.1万*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2万册。学校面向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1349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7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949人。现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4个、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8个、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3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19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8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河南省教学标兵14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6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6人。在2016年《*大学评价》教师学术水*排行榜中,我校教师学术水*居全国第319位、河南省第11位,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国家级、省部级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形成了社会广泛认可的质量品牌。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学校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承担河南省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培养工作,致力于培养“全+专”的复合型师资;成立创业学院,培养“有担当、会管理、能经营”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成立互联网+应用技术学院,培养实用型电子商务人才;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培养高素质基层公共管理人才;成立国际教师教育学院,培养国际学校双语师资。2007年11月,学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评估。在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评估中,音乐与舞蹈学类本科专业和美术学、设计学类本科专业均获优秀等次。在2016年河南省第五轮普通本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中,以优异成绩获评一类学校。多年来,学校应届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安师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10余万名毕业生活跃在各行各业,以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为地方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2010年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74项,其*家自然科学基金7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9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4项)、教育部项目36项,382项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建有河南省“2011计划”汉语海外传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甲骨文信息处理)、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化学节能材料开发与应用、先进机器人研发、光伏并网发电及储能技术)、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文化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汉字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人民*宗教事务局宗教问题研究基地、河南省感知数据智能处理国际合作基地、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硅材料光伏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台。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99部,获批国家专利84项,外拨科研经费4600余万元。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738篇,其中SCI、SSCI、EI、A&HCI等收录1176篇。学校2016自然指数加权论文值(WFC)在高校排名中居全国第155名、河南省第5名,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充分依托地域资源,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优势,大力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在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培养、汉语海外传播、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汉字文化研究等方面探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建有河南省“2011计划”汉语海外传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文化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培育基地(汉字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被评为河南省特色品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文字博物馆共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获批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甲骨文信息处理获批*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3项,“甲骨文信息处理创新型科技团队”获批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与加拿大荷兰学院、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先后派出280余名教师、学生志愿者到美国、英国、泰国等十几个国家进行汉语教学。公开出版的《殷都学刊》为*殷商文化学会会刊,发行到世界*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和全国社科规划办资助工程。

      *年来,学校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先进单位、*最具发展潜力高等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河南高等教育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今天的安师人,正秉持“进德修业,博学笃行”的校训、“自强不息”的校风、“至爱求真”的教风和“知行合一”的学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抓好党建为保证,积极推动内涵发展、分类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加快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实现“一提一扩一突破”战略任务、把学校建设成为“地域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而努力奋斗!

      安阳师范学院全国排名

      

    [阅读全文]...

2021-11-24 10:46:48
  • 南安军古诗

  • 爱国
  • 南安军古诗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安军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赏析

      诗的第一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写他所见之景,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冷肯定袭上了他的心头。

      诗的第二句“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写他忆起当年带着吉安、赣州子弟兵浩浩荡荡出岭,如今却身加镣铐,锒铛归来,还不如战死沙场,何必归来呢!

      诗的第三句“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写他站在岭上,遥望南安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西华山在几百年后发现了钨,使大余成为“世界钨都”,由此也成为该县曾经的经济支柱;而章江与贡江汇流成赣江,如今也还在哺育着赣南人民乃至江西人民),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

      诗的第四句“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文天祥的故乡是庐陵(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县),从南安(现在的江西大余县)到庐陵,走章江水路,在古代大概三天左右,文天祥,从经梅岭从广东入江西境时开始,便计划开始绝食,经过三天,在刚好到家乡庐陵时,就刚好奄奄一息,绝食而死了,这就达到了他生不做元人、死做庐陵人,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他希望,在梦中,也许他可以像古人一样“行采薇”了。

      原文:

      南安军

      [宋代]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不归一作: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

      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

      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夷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注释

      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大庾县。

      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突、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

      赏析: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这一句暗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这句诗用了伯夷、叔齐故事,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在山上。从广东开始,文天祥就开始绝食,准备饿死在家乡,绝食八日依然没事,就继续进食。就在文天祥写《南安军》的同一年十月初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两个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壮烈牺牲。

      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阅读全文]...

2022-03-28 02:52:15
  • 2022最新疫情正能量文案 河南安阳疫情经典励志短语

  • 疫情,励志,经典
  • 1、祝福所有在家的人!祝福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祝福还在病床上的人!冬天己去,春天己来!祝大家吉祥*安!*安吉祥!

    2、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了不起,而是为了能让自己打心眼里看得起自己。

    3、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护好自己与家人,与疫情逆行,为曙光而继续前进!

    4、节日快乐!安阳加油,中国加油,所有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加油!你们一定要*安归来,今年只有一个愿望:战胜疫情,国泰民安。

    5、通过这件事,刷新了我对外国人的看法:他们真的很爱自由,爱到超过自己的生命,爱到失去理智

    6、都是真的英雄,祝福所有医护工作者*安!

    7、等疫情结束后,重新开始。人生总是这样十有八九不如意,重新开始,不偏不倚,依然满怀希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8、一场疫情,看淡缘分,不强求,不纠缠,不追逐,朋友也好,爱人也罢,有缘自会陪伴,无缘迟早分开,交给上天安排,顺其自然对待。

    9、这个春节,因疫情被困在家里,反而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1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灾难免,人祸可控。

    11、希望疫情能够早点控制,尽快复工复产,恢复原有生活!愿疫情之后,一切美好如期而至,如你所愿!

    12、奋斗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起点。

    13、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14、群人,一条路,坚持一直走下去!在一起不容易,相守更加不容易!

    15、做一个有原则有素质的人,珍惜每一天的生活,一定要有很多存款,没有收入的日子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

    16、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17、不恐慌,不传谣,不造谣,各自宅起来,不给国家添麻烦。

    18、面子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口罩要戴好,肺炎来不了。

    19、我相信,只要黑夜过后就会有白昼,海啸退却后就会恢复*静,只要有你们在,我们无所畏惧!

    20、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忌。

    21、有发热症状患者,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22、愿疫情尽快结束。春天很温暖,鲜花盛开。愿山川*安,人人*安。

    23、人人都是防疫员,个个都是战斗员。

    24、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

    25、买得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得了自己想去的地方,不会因为身边人的来或走损失生活的质量,反而会因为花自己的钱,来得更有底气一些,这就是应该努力的原因。

    26、没有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

    27、相信我们能够战胜困难,也希望早日战胜困难,向在困难面前冲锋陷阵人们致敬,为祖国加油!

    28、谁对过去闭上眼睛,就是对未来视而不见。

    29、愿疫情尽快结束。我们都能在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中相遇。愿山川*安,世界*安,岁月宁静。

    30、情系江城,天佑中华,致敬所有战斗在一线的人们。安阳加油!中国加油!

    31、佳节来临之际,祝福每一位勇敢的安阳人民,祝福每一位还在一线与病毒作顽强斗争的医护人员,祝福你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阖家幸福。

    32、心是美丽的,总会熬过冬天,春天回到地球!我祝愿国家和人民*安,疫情将尽快消失,并祝所有朋友身体健康和安全。

    33、跟认识十年的他举行因为疫情延迟的订婚仪式。

    34、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精神支柱。

    35、弘扬垃圾分类新风尚,做好防疫废弃物回收处理。

    36、把最大的祝福和敬意,献给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者们!

    37、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38、让我们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安阳加油,中国加油。让我们约定,待到繁华盛开时,携手共进更加美好的明天!

    39、这次疫情让我彻底看透了那些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原来是如此不堪一击,关键还充满了傲慢偏见和自大,唯一的一个符合点是,他们……真的很爱自由,甚至超过爱自己的生命。

    40、看着这些年轻鲜活的脸庞,真心祝福这些可爱的人**安安去,顺顺利利回,加油!

    41、愿疫情早日过去,一切不再宁静。

    42、中国加油!安阳加油!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安的你!

    43、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44、我们许下美好的心愿:愿疫情早日结束,岁月静好,你我安然!

    45、真情传递大爱,奉献诠释职责。

    46、我要向白衣天使致敬!为你们加油!愿你们*安,愿早日战胜疫情!

    47、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

    [阅读全文]...

2022-03-15 08:32:23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赏析

  • 杜甫,河南,河北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赏析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

      杜诗语言*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所有这一切,确立了杜甫在三千多年的*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诗圣”的地位。

      [注释]

      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一部分,又称剑南。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却看:回过头来看。

      妻子:妻子孩子。

      漫卷:随便卷起。

      白日:白天。一作白首。

      纵酒:纵情喝酒。

      放歌:尽情歌唱。

      青春:在此是指春日青翠明媚的春光,指春天。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此指嘉陵江上游,阆水、白水段的.江峡,因其曲曲折折,形如巴字,故称巴峡,又称巴江。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襄阳:在今湖北省。从襄阳到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字。

      洛阳:今属河南。

      [译诗、诗意]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第一首快诗也”(浦起龙《读杜心解》)。

    [阅读全文]...

2022-02-17 04:46:45
  • 南安军文天祥翻译(南安军古诗原文翻译)

  • 慧学的王《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4分)

    南 安 军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

    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

    【分析】这首诗化用杜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

    (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解析】“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这一句暗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将祖国山河依旧与易帜的城郭对对比,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国家灭亡的心痛和悲愤之情。

    (2)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 誓死报国的决心。

    【解析】“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这句诗用了伯夷、叔齐故事,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野菜充饥,终于饿死在山上。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对国家忠贞不渝并誓死报国的决心。就在文天祥写《南安军》的同一年十月初一晚上,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作了三年两个月零九天的囚徒后壮烈牺牲。

    【参考译文】

    由南往北走过大庾岭口,一路风雨打湿衣裳。想到去南岭时有哪些同伴,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阅读全文]...

2022-04-19 00:16:16
  • 河南洛阳美食攻略

  • 美食
  • 河南洛阳美食攻略

      洛阳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遗产丰富,区内旅游资源多不胜数,而且还有各种特色的传统小吃,精美而又讲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河南洛阳美食攻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新安县 烫面角

      新安县烫面角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小吃。起源于民国。精选胛臀处的鲜猪肉,肥瘦适量,剁肉成末,加多种调料与原汁肉汤搅成馅;再用鲜开水把面烫好,擀成皮,包成状如新月的面饺,上笼清蒸10分钟即成。

      2.洛宁县 蒸肉

      洛宁蒸肉是河南洛宁乃至豫西汉族传统名吃之一。由来已久。洛宁蒸肉由猪肉片、大葱、粉条(地瓜粉条最好)、面酱、调料、面粉(玉米面粉最佳)搅拌,笼蒸而成、底部有一块圆形面饼是秘制而成。味香色泽,在这里即是节日盛馔,也是待客佳品。洛宁蒸肉,食之香而不腻,余味无穷。多为家做自食。

      3.孟津县 横水卤肉

      横水卤肉肥而不腻,烂而不化,唇齿留香。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孟津横水卤肉名扬千古,享有“豫西名吃”的美名!

      4.伊川县 白沙羊肉汤

      白沙羊肉汤是洛阳四大名羊汤。它起源于伊川县白沙镇,因其醇厚的口感,独特的味道而蛮声在外,现在各种名为白沙羊肉汤的店铺已经开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在周末的清晨,来到这儿,要一碗热腾腾的羊汤,那汤汁洁白温润,如牛奶般醇厚。用那样的汤汁冲上切好的`羊肉或羊杂,辅之以葱丝和特有的羊油辣椒,看啊,碧绿的葱丝漂浮于汤面上,犹如翡翠,那油辣椒一经融化,如红玛瑙般剔透,在对比下,更显得汤色晶莹如玉,甚为诱人,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5.栾川县 豆腐

      栾川豆腐是最负盛名的汉族小吃,产于洛阳栾川县,栾川豆腐选料严格,加工精细,并配以当地自然酸浆点成,因而栾川豆腐的豆腐质地细腻嫩滑,筋而松软,味道鲜美,佐以青红辣椒,色香俱全,历来为人们所喜食。

      6.汝阳 蔡店卤肉

      蔡店卤肉选料讲究、做工精细,猪肉均采用一年以上健康成龄本地猪,实行当日屠宰,当日制作。据传是根据乾隆年间祖传秘方,采用三十多种名贵中草药精制提炼而成,色鲜味美、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蔡店卤肉,是汝阳县的特色名吃,具有色鲜味美、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的优点,经常食用具有开胃健脾、强身壮体、延年益寿之功效,是聚会宴请酒*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7.偃师市 顾县肉合

      顾县肉合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汉族名小吃,属于豫菜系。源于河南省洛阳偃师市顾县镇。顾县肉合与“火烧夹馍”、“白吉馍”完全不同,第一顾县肉合使用的不是发面,而是死面;第二所用的肉是凉拌猪头肉和少量的黄瓜,而不是热的酱肉;肉合的大小与白吉馍差不多,但皮薄酥脆,刚出炉的饼合圆鼓鼓的散发着清香,饼是中空的,出炉之后用刀把饼从中间划开,当然不能划透,饼就成了张开嘴的大贝壳,然后把调好的猪头肉放进去,以黄瓜作辅料,为的是爽口,好吃,酥脆。

      8.宜阳 韩城羊肉汤

      正宗的韩城羊肉汤,讲究鲜、肥、清、辣四个字。最常见的吃法是泡馍,可烩肉,可加菜。在洛阳地区享有"十大名小吃"。

      正宗的韩城羊肉汤,要配正宗的韩城硬面锅盔,这种锅盔为长条形,状如牛舌,因而又称为牛舌头馍。这种馍是死面的,要制成多层的葱油面饼,放在*底铛上烙至七成熟时,放入炭炉中烤制。这种硬面锅盔外焦里软,层次分明。泡馍时,人们通常先把锅盔掰碎在碗,交掌勺师傅用沸汤反复冲兑,待汤汁充分浸透后,再加少许的羊肉或杂碎,放上香菜、辣椒油,撒上味精,再冲进适量的汤,就可以吃了。寒冬腊月,有这样一碗鲜肥香辣的东西下肚,既解饥馋,又能御寒。

      9.嵩县 陆浑水库全鱼宴

      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田湖镇陆浑村附*,黄河二级支流伊河上,距洛阳市67公里,控制流域面积3492*方公里,占伊河流域面积57.9%。非汛期河水清澈见底。

      游客在欣赏完陆浑如画的风景之余,可品尝到剁椒鱼头、清蒸伊鲂、陆浑银鱼羹、风味麻辣鱼等二十多道陆浑特色鱼宴,以及湖中特产的野生河蚌、河虾、银鱼、大鱼头等水产品。

    [阅读全文]...

2022-05-03 22:10:35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唐诗

  • 河北,唐诗,河南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唐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写唐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一个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唐代诗人杜甫正坐在一个书摊前品书。

      忽然,听到街道中间有一处地方人声鼎沸,诗人抬头向远处张望,发现在一处大告示栏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有些人一直在对着告示指指点点;有些人却是欣喜若狂;不过更有人潸然泪下。诗人顿时心里疑惑不解。想到:“这些人都在看什么呀?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才让这么多人如此兴奋。”他走上前来挤开拥挤的人群,看到告示上写着朝廷的官兵把河南与河北从敌人手中夺了回来。诗人见了心中立刻涌出了五味杂尘。回头对妻子儿女说道:“太好了,盼天盼地终于把这一天给盼回来了!河南河北终于回归了!”说着,诗人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欣喜泪水,竟然把自己的衣襟给哭的湿透了。抬起头来,看见妻子儿女激动万分,往日的烦恼与忧愁顿时一扫而光。

      诗人想让自己*静下来,便拿起书摊上的一篇古文随手翻阅起来,可是心里激动的简直要发狂,竟然一个字都没有读,就把书放了回去。回到家后虽然还没有到吃饭的时间,可诗人却邀请几位心情同样如此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日子。杜甫倒上美酒说:“呵呵,这些年我们一直有家不能回,而现在,官兵们终于把河南与河北收复了,是我们这些浪迹天涯的人终于可以回家了,我明天一早就坐船从巴峡穿过巫峡,再从襄阳走回洛阳。”

      说罢,诗人顿时诗兴大发,随即吟诗一首:“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明媚的清晨,蔚蓝的太空,洁白的云朵,衬托着清澈的湖水。和熙的春风吹着我的.脸,令我清爽神宜。生机勃勃的大树与嫩绿的小草,相互应和,时不时地与我们打招呼。

      因“安史之乱”从河南河北逃到了梓州的唐朝大诗人杜甫。日夜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杜甫全身蓝衣,衣冠整齐,戴着一顶小官帽,腰围中围着一条深红色的腰带。杜甫在梓州的一条路上走着,愁眉苦脸地冥思想想着祖国统一的事情,官军什么时候才可以将蓟北收复呢……快入家门口时,看着人们脸上洋溢的快乐的表情,杜甫疑惑了。杜甫上前一问:“小兄弟,发生什么事情了?”小兄弟说:“唐朝官军将蓟北收复了呀!真高兴。”

      杜甫愣住了,欢乐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杜甫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娘子和儿子。“啪”直见妻子正在纺织衣服。杜甫泪水纵横,已经把衣裳全部湿透了。杜甫把这喜讯告诉妻儿后,再看看妻儿以前的忧愁已烟消云散,不知道都哪儿去了。杜甫冲入自己的画室胡乱地把他的诗稿和书籍一卷,我高兴得简直要发疯。杜甫自从得之这一消息后,每天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杜甫多么想趁着这明媚的春光与自己的家人一起返回故乡。一天夜晚,杜甫沉睡在自己的美梦之中;树木郁郁葱葱.鸟儿齐声高歌,杜甫乘着小舟,从巴峡出发.穿过青翠欲滴的巫峡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杜甫突然醒到,写了了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百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鸟语花香,春光明媚。可什么好春景都吸引不了杜甫,自从安史之乱开始,他就一直闷闷不乐。一直在想官兵什么时候才能收复蓟北啊!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脱离战争呢?杜甫一边摆弄着桌上的诗书,一边念叨着。那诗书已经很久没有整理了,可是失地没有收复,他也就没有心思去收拾他们。

      四周静悄悄的,似乎一切都沉浸在淡淡的悲伤之中。杜甫铺好纸张,正准备挥笔作诗,好像只有写诗才能忘记心中的悲痛。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阵笑声、说话声。“刚刚还很安静的,怎么忽然这么热闹?”带着疑问,杜甫打开了门,刚打开,他只见邻居家大爷的脸都笑成花了。“大爷,怎么了?什么事这么高兴?”杜甫疑惑的问道。“你看,那个小伙子刚从关外打仗回来,他说蓟北收复了呢!”老大爷指着对面的官兵说道。杜甫听了,马上跑回家,打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家人。可是他刚进屋,泪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沾满了衣服,他知道,那是高兴的泪水,家人看见他这个样子,便问他怎么了。杜甫高兴地大喊道:“蓟北收复了!”说完,又回过头去抹了一把激动的泪水。待他又回过头去时,杜甫发现妻子和孩子脸上早已写满了喜悦,脸上的忧愁一扫而空。他高兴得都不知道干什么好,便胡乱卷起桌上散乱的诗书,他那手舞足蹈的样子,让人看了就觉得在发狂。然后,他走出门外,欣赏这美丽无比的春景,放声歌唱、纵饮美酒。杜甫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他想现在官兵收复失地了,我要在春光明媚的大好日子的陪伴下回家乡去。我要从巴峡穿到巫峡,又从襄阳顺流而下到洛阳。

      这时杜甫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和回家的急切心情,回到家中提起毛笔,挥笔写下他的“生*第一快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阅读全文]...

2022-03-07 19:31:41
  • 描写南安的诗句分享

  • 分享
  • 描写南安的诗句分享

      文化名城南安,千年古郡武荣。

      历史悠久,源远长泓。

      乃"海上丝绸之路"之起点,

      民族英雄郑成功之故乡。

      邑濒闽南之沿海,

      地踞金三角之腹中。

      东与鲤城、晋江接壤毗邻,

      南与金门、台湾隔海跨虹。

      西护安溪之要冲,

      北输永德之流通。

      地势依山傍海,得天独宠。

      居土地之肥沃,拥海域且恢弘。

      山峦起伏,河谷绵延;

      四座高峰,秀擎天宇,

      两大溪流,润泽西东;

      *原淤积其里,盆地星罗其中。

      水陆多珍藏,物产尤丰隆。

      气候以温和,四序无严冬。

      万寿崔巍,一柱独耸,

      萃于霞红;五台岿嶻,

      群峰争雄,秀其葱茏;

      云顶嵚崟,气势磅礴,

      峭壁峥嵘;芹山崱屴,

      怪石嶙峋,飞瀑腾龙。

      山高林茂,瞰森林其莽莽;

      海岛渔丰,望银帆于茫茫。

      西溪逶迤,容百川而来汇,

      浩浩荡荡;东溪蜿蜒,

      亘盆地以相融,泠泠汤汤。

      沃广袤之原野,泽秀丽之村庄。

      迂九曲之晋江,泻千里于海洋。

      钟灵毓秀,儿女多娇焉。

      誉"海滨邹鲁",荟萃人文,

      洋洋大观载青简。

      历代历朝,辈出英贤。

      欧阳詹,诗文盖中唐;

      吕惠卿,变革誉宋年。

      贤相苏颂,五朝元老,

      创多项世界之最,

      中世纪"科博巨星"耀人寰;

      哲人李贽,思想名家,

      开千古革新之言,

      明万历"离经叛道"惊世间。

      傅应嘉,乃抗倭名将,

      *定海盗祸患;

      郑成功,更驱逐荷强,

      收复宝岛台湾……

      其百世留芳,皆万古传扬!

      数风流人物,还看当今:

      叶飞将军,乃开国元勋;

    [阅读全文]...

2022-05-28 20:34:26
  • 诗词《问官军收河南河北》鉴赏

  • 河南,河北
  • 诗词《问官军收河南河北》鉴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6.青春:绿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8.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

      [解说]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 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 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 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 未收,安史之乱未*。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 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 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 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 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 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 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 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 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 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 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全诗也至此结束。 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 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 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 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 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 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第一首快诗 也(浦起龙《读杜心解》)。

    [阅读全文]...

2022-06-03 05:53:35
当前热门
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 - 句子
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 - 语录
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 - 说说
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 - 名言
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 - 诗词
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 - 祝福
有关河南安阳滑县的古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