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归去的古诗

关于有归去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归去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归去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归去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8) 语录(2) 说说(1) 名言(1) 诗词(122) 祝福(1k+) 心语(90)

  • 关于归去的诗句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王昌龄《送狄宗亨》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朱敦儒《卜算子·江上见新年》

    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李白《赠柳圆》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苏轼《如梦令·有寄》

    青山依旧好,黄菊*新栽,没商量归去来。——张可久《红绣鞋·次归去来韵》

    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郑思肖《爱竹歌》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方回《思家五首·世道駸駸似可咍》

    客装欲趁春归去,家在西湖绿阴处。——仇远《送春寄友》

    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辛弃疾《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许浑《送宋处士归山》

    多情不惯相思苦。休惆怅、好归去。——柳永《归去来·一夜狂风雨》

    还愁旅棹空归去,枫叶荷花钓五湖。——许浑《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承颜归去意如何,白岳黄山隐薜萝。——李英《送程太学无过归省新安二首·其二》

    我愧疲民欲归去,麦田春雨把锄头。——黄庭坚《再次韵答吉老二首·水宿风餐甚劳苦》

    举杯相劝醉归去,明日立春还尔期。——成鹫《打春牛歌三阕·其一》

    归去宜春春水深,麦秋梅雨过湘阴。——郑谷《作尉鄠郊送进士潘为下第南归》

    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费冠卿《久居京师感怀诗》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李商隐《东还》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杜甫《诣徐卿觅果栽》

    南山之北归去来,摘菊剪韭手所栽。——方回《离婺源过古荐注口张村三渡遂登五岭》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晚秋》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欧阳修《秋怀》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行路难,归去来!其三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李白《行路难三首》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子夜吴歌》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王之涣《凉州词》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荣华休恋,归去来兮。——张养浩《普天乐·辞参议还》

    种著三径黄花,载著五株杨柳,望东篱归去也。——徐再思《红锦袍》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李白《古风其三十九·登高望四海》

    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李白《古风其四十九·美人出南国》

    归去不归去,鼻孔欲谁穿。——元好问《水调歌头·史馆夜直》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潮生理棹,潮*系缆,潮落浩歌归去。——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周邦彦《尉迟杯·离恨》

    [阅读全文]...

2021-12-29 12:47:54
  • 不说归去

  •   一、不说归去  在老旧的石桥上  赶赴这一段古樟下的际遇  有这短暂的相聚垫底  就不在乎也许是一世的别离    如果相逢总在山水外  莫如,在人生的渡口安然伫立  看宿命,如何将你我的缘分  安排得风生水起    与婺源的相逢  就是一场轮回的轻喜剧  原以为,离开了那里  就可以,人淡如菊    却不料,反惹得相思如雨  一梦成疾,如果有一天  当故事走到结尾,那时节  我的魂魄还会轻轻地偎依着你    修行的路,没有想象的清闲惬意  爱,是时光里的一树菩提  有时候更像首仄起*收的绝句  常常峰回路转,令人惊奇    这一生,能有婺源之行就足矣  可以省略掉,那许多莫名的风雨  当日子,到了该下课的时候  那些种种过往,已无必要提起    二、走在幸福的路上  离山,山顶还远  我已累得不行  路人忙着拍照  我的腿脚,有点疼    官坑遥遥可望  天空明媚艳丽  汩汩清溪,青石古路  崖上野花,争着苍翠    看景,被人拍照  在民居,酒足饭饱  给农家孩子检查作业  与主人品茶,聊着世道    黑白色的村落  掩映在这一片花海  每一条阡陌,都深具魅力  能走到这里,就是幸福    三、拥你在雨中  拥你在雨中  看你不要命地吃桑葚  燃烧成紫色的唇  如勋章般亮得耀眼  也许,这会儿是丝雨  过会儿,就是朵云    拥你在雨中  也许还要把油纸伞  伞下要有淡雅的薄衫  彼此紧拉着的手  迷离的眼神  以及暧昧的轻唤    拥你在雨中  水珠在油纸上跳舞  眉梢笑成弯月  樱桃口里,喂把桑葚  用绝美的光线,为你  搭座香巢

      编辑点评:

      与一座小城相遇,总归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一方土地大概只是修行的一个途径之路,不如不说归去,省去那些俗语,安静藏在心上就好。走在路上便是幸福的,青山、美景、花海和黑白的村落以及路上的行人,走着的都是幸福的滋味。雨中的相拥似乎更加美妙动人,雨中与这美好的地界拥抱,就像与情人相拥,油纸伞都愈发清亮。诗人的几首小诗情绪稳定,韵律和谐又简单真诚,读来极为舒心。推荐阅读共赏。

    [阅读全文]...

2021-12-21 11:34:03
  • 聆听归去的声音(组诗)

  • 声音
  •   ◇聆听归去的声音    虔诚,在意念之间植入,意念在投足之间往复  提及了那些苍老的岁月,托起让人留恋的事或物  夜深人静的时候,用一个梦境解释  演绎着妄想的涵义,提炼出相遇与相知  此时心灵是愉悦,于是,与慈悲缔结良缘  在静寂的梦境里,掘地成泉,四处洋溢  而*照通体后,蒸发成圆润的样子  在彼岸的上空,游走与徘徊  直到归心似箭的那一刻,久凝成莹,滑空而落  遁入这风燥的尘埃,悄悄地潜抵,那方福田入住,归藏  物相等同意象,意象等同取向  善与恶,喜与悲的阴阳交织成网  准备一根蜡烛,在夜晚里把它点燃  在或明或暗的影子里,规划着年轮  人们利用忙碌的缩影,圈起了明亮的日头  不曾厌倦的打磨成春秋的样子    ◇花开无声    花朵总是在不经意间开了  来不及思索  便顺着脚趾攀缘而上  携带着青春的味道  试图用五颜六色的花瓣,挂满扩张的瞳孔  风起的时候,在鼓膜里取乐  灵魂所沉浸其中,愉悦妙不可言及  充斥的心灵,酝酿成那句格言的构造    ◇朝圣    当疲倦低下傲慢的头颅  泥土的味道便博大而宽广  大到,匍匐的身体无法抱起敦厚  宽到,脚步丈量成沧海桑田  匍匐的身体,像个在怀抱里挣扎的孩子  想要挣脱独立,却始终不舍得离开  挣扎演变成纠结的模样  模样便扑了下去,又站了起来  扑了下去,试图挽留住怀抱的印象  站了起来,模仿着博大而宽广  印象等同想象,想象等同意向

      编辑点评:

      日照首届“净域杯”全国诗书画大奖赛由山东省阿掖山卧佛寺主办,如云诗苑编辑部承办的大奖赛,主题是以描写阿掖山卧佛寺的风景与佛教住世的慈悲精神为主,撰写丛林古刹楹联书法、诗词佳句、佛教相关的国画、体现人间正能量的诗歌散文小说等题材为主,启发本智,匡扶人心,弘扬正法!感谢诗友赐稿,大赛期间不单独撰写按语,征稿结束后统一邀请专业评委公*公正打分评出奖项,唯以质取稿,祝福您在本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敬请期待大赛公布结果!问好诗人,推荐赏读。

    [阅读全文]...

2022-01-04 22:01:28
  •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_绝句古诗原文千山鸟飞绝

  •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中华诗词两千多年历史,诗人们秉持诗言志、缘情的执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所以炽烈动人,哀感顽艳,吾读古诗词集逾四、五百种,动容者何止过百过千,兹分类列举其中十余句:

    关于生死:《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关于人生命运: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李煜《浪淘沙》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关于遗憾:李商隐《燕台。秋》:歌唇一世衔雨看,可惜馨香手中故。

    关于爱情:姜夔《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鹧鸪天》人间别久不成悲。

    关于自然: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悲风生微绡,万里起古色。

    关于友情:陶渊明《停云》岂无他人,念子实多。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最后,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这是《世说新语》里王孝伯跟他弟举的最佳古诗;我则想起杜甫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和鲁迅忍看朋辈成新鬼、弘一大师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到中年,沉吟至此,便只能叹一句李煜的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了。

    扩展阅读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仍然会抉择爱你。

    你别欺人太甚,也不要太自得,我是傻瓜我知道,用不着你来提示我!

    你是我的鬼迷心窍。千山暮雪经典台词千山暮雪经典台词。。只有我自己知道

    让一个人痛苦,并不用让他死去,正因死亡往往是一种解脱,只要让他绝望,就会生不如死

    如果命中注定我爱你。

    有多痛你最后知道有多痛了吧

    有人问我你毕竟哪里好,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东风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没见过你的人不会明了,你是我的鬼迷心窍?只有我自己知道。

    有什么不一样,不就是条狗!有什么不一样,萧山不就是个人!

    妈,童雪回家了。莫禽兽

    在海边的时候,我很放荡自我正因这样的机遇,已经注定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了,就像注定我会遇见你,就像注定我再也不会和你在一齐,就像注定我再也不会占有你,我对你不好我知道,那是由于我没有措施把持我自我,但是当初不会了,就这样更好,我始终感到就这样让我能够匆匆的忘记你,忘记你的样貌,忘记你的笑颜忘记我以前拥有过。忘却我以前遇见过。把这一切都忘记了,这样更好。

    你如果恨我,我也许会少爱你一点点。

    良久之后,我才知道,这世上注定有一个人,固然他属于你的时刻很短很少,但你如果想要忘记他已经需要用尽生命。

    我一向拿他来骗自我,在忍不下去的时候,在认为绝望的时候,我就拿他来骗自我。我还有他啊,就算咱们分别了,但假如他知道,他也必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我被人欺侮。我把他搁在心里最底下,就像一个穷孩子,藏着块糖,包裹层层的糖,我知道它在那里,不必尝我也知道它是甜的。年不见,连自欺欺人此刻都变得好笑,他最后和她走到了一块儿,我还有什么呢?撕开一层一层的糖果纸,里面早就空无一物。

    妈妈,这毕生我不会幸福了。

    年,我倾尽一颗心,用尽全部力气,却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慕咏飞

    母亲,这毕生我不会愉悦了。

    这世上终究有些感情失了开局残了结尾是明知不可能却不得不爱。不管那个人是逝去了,还是相见无期。

    我不期望他死,因此我到那里来,亲手往他心口上捅了一刀,这样也好吧。我和他的开始就是那样不堪,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孽缘,就这样也好吧,斩断他的最后一丝想念,我想他从今后会真的纯粹恨我,然后再不用在矛盾中记起我。空格我抱着他,像无尾熊抱着树,他的胸膛宽阔,让人分有安全感。

    可爱就是可爱,换条狗就不是可爱了,你永远都不会懂的。。。。。

    很多事一旦开始,就再也戒不了了--林姿娴

    我这样爱他,我是这样地爱他,命运却瓣开我的手指,硬生生将他抢走。

    莫绍谦在其他场合都是衣冠禽兽的,只有在床上连禽兽都不如-童雪

    我放你走好不好如果你肯的话我会很感激你。雪你想得美我才不会放你走我要你永远留在我身边。莫

    为什么他这样爱你,爱到你跟他都不肯否认。

    运气是双残暴的手,一点一点,让我们面临最残忍的深渊。每当我们一次次跌倒谷底,再拼努力气爬上去,最后的成果,不外是枉然的徒劳。

    我却不能让你从我心底走开。他说的回家,是指有你的地方。

    你爱的人基本就不爱你的时候,你爱的人根本就厌恶你的时候有多痛,你最后知道有多痛了?

    我如果然的爱一个人,就会让她幸福快活。宁可我伤心得逝世去活来,宁肯我一辈子记着她,想起了她就牙痒痒,见到了又她心里发酸,人不知鬼不觉一辈子。

    四为什么他这样爱你,爱到你跟他都不肯否认。

    多少岁的少年,年载,都真的认为是生命一世。

    实在我常常这样自我哄自我,忍忍就从前了,忍忍我就忘了,只须要忍一忍忍一忍就像当年乍然知道父母的噩耗,我在深夜一次又一次哭醒,但是白天在人前,我得忍着,再悲哀我也得忍着,父亲母亲是不会回来了,我怎样悲哀也只能我自我忍着。没有人晓得我以前遭遇过什么,我一遍遍的骗自我,忍一忍就过去了,我得忍着因此再大的苦我也能忍下来,还能坏到哪里去,最坏的事件早就已经产生了。

    我看着手机屏幕上的那个字,那最生疏最熟*,那最简略最直白,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对我说出的那个字我爱你。

    你别欺人太甚,也不好太自得,我是傻瓜我知道,用不着你来提示我!

    你连大笑的时候,眼底都是伤心。

    是莫绍谦虐童雪,还是童雪虐莫绍谦。

    我用我最渴望爱的孤独,熬成了毒慕咏飞

    有人撕破脸为了恨有人撕破脸为了爱--蒋云

    这世上毕竟有些恋情,失了开局,残了结尾。是明知不可能却不得不爱。无论那个人是逝去了,仍是相见无期。

    爱到无路可退,爱到无力自拔即使无法拥有她,也希望透过别的方式来自欺欺人

    我和他都这样可怜,在的起伏中趔趔趄趄,一路走来,我终于是失去他,而他也终于没有可能放松我的手。不是我们爱得不够,只是我们的时光老是太少,我们相遇的太早,那时候我们不理解爱护。等我们知道对方对自己的主要,却已经再也找不到机会。

    难道你竟然爱那个禽兽?悦莹

    [阅读全文]...

2022-07-25 20:23:54
  • 归去来兮辞作者

  • 归去来兮辞作者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相信对于陶渊明的诗词我们还是经常学到,陶渊明这个人我们还是很熟悉的,不管是我们自己预*还是*时我们的学*,都是很有需要的,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的归去来兮辞的原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

      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生*

      陶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4]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5] ),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6] 《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7]

      仕宦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隐居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阅读全文]...

2022-07-16 04:45:35
  • 归去来兮辞名句

  • 名人名言
  • 归去来兮辞名句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日而昨非。

    4、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

    [阅读全文]...

2022-02-02 20:09:20
  • 《归去来兮辞》原文加翻译

  • 古诗文
  • 《归去来兮辞》原文加翻译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归去来兮辞》原文加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译文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的人驾着篷布小车,有的人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婉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我羡慕物得逢天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生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只盼好天气我独自外出,或者将手杖插在田边去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拓展内容:《归去来兮辞》鉴赏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序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生的志愿。只再等上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正文译文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跟亲戚朋友谈心使我愉悦,弹琴读书能使我忘记忧愁;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有时驾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条小船,既要探寻那幽深的沟壑,又要走过那高低不*的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我)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自己一生行将告终。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鉴赏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 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生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至于因妹丧而“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起二句无异对自己的当头棒喝,正表现人生之大彻大悟。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过去的让它过去就是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是坚实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这一“悟”、一“知”、一“觉”,显示着诗人把握了自己,获得了新生。“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此四句写诗人想像取道水陆,日夜兼程归去时的满心喜悦。舟之轻飏,风之吹衣,见得弃官之如释重负。晨光熹微,恨不见路,则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这是出了樊笼向自由的奔赴呵。连陆行问道于行人,那小事也真实可喜。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望见家门,高兴得奔跑,四十一岁的.诗人,仍是这样的天真。僮仆欢喜地相迎,那是因为诗人视之为“人子”而“善遇之”(萧统《陶渊明传》)。孩儿们迎候于门,那是因为爹爹从此与他们在一起。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已隐然可见诗人妻子之形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出处同上)。在欢呼雀跃的孩子们的背后,是她怡静喜悦的微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诗人心头乍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只是那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又使诗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犹存。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多么温馨的家庭,这是归隐的保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诗人之知足长乐。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则写诗人之孤介傲岸。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诗人的心灵与生活,已与世俗隔绝,而向自然开放。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也只有高天阔地的大自然,才容得下诗人的傲岸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此四句之描写,显然寄托深远。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评上二句:“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云“无心”而“出”,鸟“倦飞”“知还”,确乎喻说了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评下二句:“闵晋祚之将终,深知时不可为,思以岩栖谷隐,置身理乱之外,庶得全其后凋之节也。”日光暗淡,日将西沉,是否哀悯晋祚,姑且不论,流连孤松则显然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本辞中言“松菊”,言“庭柯”,言“孤松”,一篇之中,三致意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诗人与世俗既格格不入,还出游往求什么呢。“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亲人之情话,农人谈庄稼,是多么悦耳,多么真实。什么“应束带见”官的讨厌话,再也听不见啦。除了琴书可乐,大自然本来也是一部读不尽的奇书,何况正逢上充满希望的春天。“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驾车乘舟,深入山水,山道深幽,山路崎岖,皆使人兴致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大自然充满了生机、韵律,令人欢欣鼓舞,亦令人低徊感慨。万物畅育,正当青春,而自己呢,已*老年。“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省察生命之有限,愈觉自由之可贵。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又何须汲汲外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即仙乡,指道教所说神仙世界,其实亦可兼指佛教所说西方净土。富贵功名非我心愿,彼岸世界也不可信。由此即可透视渊明的人生哲学。他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在士风热衷官职、同时佛老盛行的东晋时代,其境界不可谓不高明。他的人生态度是认真的、现世的。他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求得人生之意义,实现人生之价值。“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此四句是诗人理想人生的集中描写。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诗人充实的全幅生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二句是诗人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周易·系辞》云:“乐天知命故不忧。”化、天命,皆指自然之道。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这是超越的境界,同时又是足踏实地的。

      《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辞体源头是《楚辞》,尤其是《离骚》。《楚辞》的境界,是热心用世的悲剧境界。《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归去来兮辞》在辞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在两宋时代,《归去来兮辞》被人们所再发现、再认识。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宋庠说:“陶公《归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评量了此辞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朱熹说:“其词意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上引文见陶澍集注本)则指出了此辞真实、自然、冲和的风格特色。宋人这些评论,是符合实际的。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语文人生 ·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论他这种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但他毕竟不同于劳动人民。他写《归园田居》也罢,写《归去来兮辞》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话虽过,但可以见出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阅读全文]...

2022-05-25 12:11:17
  • 归去来经典语录集锦

  • 语录
  • 归去来经典语录集锦

      《归去来》讲述了萧清、书澈、缪莹、宁鸣、成然和绿卡等人因为家庭、理想、爱情等种种原因相聚美国,成为藤校精英后,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一步步完成蜕变的故事。大家是否很期待上映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归去来经典语录,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归去来》经典语录

      一、看来在美国的留学生活,相比较知识,你学到的更多是怎么用鼻孔看人。

      二、只有当我们真正认真地耕耘过,然后被学校,被他人认可时,才能轻松地说出,美国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

      三、其实,在美国留学,或者在任何地方留学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陌生的环境里,不管是完美无缺的高分成绩单,还是流利的口语,亦或是十分突出的特长才艺,我们总需要一样东西去证明我们的努力。

      四、总是告诉自己,要顺其自然,但怎么努力,也学不会随遇而安。

      五、我背着长长的书包,拖着脚步回家。有时候,我也去他的学校,站在街的这边,远远地看着他,看他从人流里出来。

      六、知道在学校为什么感觉这么困吗?因为学校,是梦的开始的地方。

      七、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八、人是很奇怪的,一旦被逼入进退维谷的镜地,反倒想开了,轻松了。在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

      九、我很幸运成长在一个精英辈出的年代,所以那会没人管自己叫精英。

      十、所谓的朋友不过是利益之间的往来,有利则聚拢,无利而疏远。

      十一、埋头苦干,不理闲事,是一种骄傲,并非退缩。

      十二、大多时候,我们宁愿去制造一个假象,也不愿说出真正的原因。少年的心,就像雨后蜗牛的触角一样柔软,一碰就退缩。最后,只留下坚硬的躯壳。

      十三、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十四、当才华撑不起野心的时候,只能安静读书。

      十五、毒害年轻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尊重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 而不是去尊重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

      十六、有些事情,我不说不代表我不介意,不代表我懦弱,不代表你可以一而再再而三。

      十七、你不认识我,所以你不知道我的经历,如果你对我的文字有什么意见,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诉说的权利。

      十八、就像一个天天在家睡觉的人,永远不知道在跑步机上的人也有另一种幸福。跑着的人,一直觉得世界是动着的,正能量和安全感差不多,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有时间那些每天都像打了鸡血的人,不是他们天生和别人不一样,只是因为他们一直用一颗求知和求新的心去活着。

      十九、要冷静耐心。你尽量让坏事发生好了。你不要躲避。相反,你要认真观看。你要用主动的理解代替被动的接受刺激。这样你就会应付这些事情。人只有经历自己的渺小,才能到达高尚。

      《归去来》剧情简介

      书澈、萧清、缪盈、宁鸣,因为家庭、求知、追爱等种种原因,相聚美国,成为了海外留学生中的`藤校精英。书澈和缪盈本是情侣,没想到两人父亲有无法见光的利益往来,为求避嫌而强迫二人分道扬镳。萧清在几人中是个另类,她深为清廉的父亲自豪,并坚持只享受自身的劳动成果。面对身边所有人的质疑,以及母亲车祸带来的生活压力,毫不退缩。她的品格终于赢得了周围人的尊重,以及与书澈爱情。

      书、成两人父亲的犯罪行为最终败露,而萧清却阴错阳差的成了公诉方的关键证人。在爱情和正义之间,萧清艰难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萧清的如山铁证下,书望和成伟终于为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经历洗礼的几个年轻人,都收获了成长,对人生、对价值的理解回归了正确的轨道。

      《归去来》创作背景

      出于对留学生群体的关注,早在2013年,刘江就向高璇和任宝茹约稿。作为电影学院的师兄妹,三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于是《归去来》应运而生。看完剧本后,刘江评价道:“这是我出道以来遇到的最沉甸甸的剧本”。在他看来,该剧透过草根阶层在留学生活中的挣扎与成长表象,将一种价值观的激烈碰撞隐藏其中,故事通过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剧情引发出强烈的人性拷问,所以《归去来》不仅是关于青春与奋斗的故事,更是个探讨信仰与社会公*正义的故事。

      自2000年以来,高璇和任宝茹就开始持续关注海外群体的生活。高璇透露在2015年的时候两人就把视野和焦点关注在留学生群体上,这个群体像是一个折射的镜子,它能够非常直观的反映*当下的情形,所以就决定把目光和焦点锁定在这个题材。

      该剧是刘江导演继众多家庭伦理、谍战和都市情感作品后首次挑战青春题材,聚焦新一代留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成长。刘江导演表示:“最深情的暗恋,最虐心的青春。《归去来》是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这里不仅仅有当代青年的物欲、迷失和出走,更有他们的选择、觉醒和归来。热烈、非凡、真实,我很感动,更很期待这次全新的探索。”该剧剧本创作团队从一开始就表明拒绝狗血和傻白甜,会有贴*当代青年生活理念和实际面貌的桥段和台词。

      编剧把所有的笔墨重心都放在了萧清的留学生活上。剧中萧清的内心与成长,掺杂了更多与现实的博弈和人生的抉择。“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萧清的“归去来”,几乎涵盖着该剧最重要的一个主题:一个人到底应该去选择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还是应该选择做对的事;以及在追求财富、名望和权势的社会中,如何避免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阅读全文]...

2022-07-08 20:04:54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 学生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欢迎参考。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赏析: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

      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元兴三年,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至义熙元年,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这时距桓玄篡晋,不过十五年。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渊明天性酷爱自由,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朽,谄上骄下,胡作非为,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洽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生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至于因妹丧而“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起二句无异对自己的当头棒喝,正表现人生之大彻大悟。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过去的让它过去就是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是坚实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出仕已错,归隐未晚。这一“悟”、一“知”、一“觉”,显示着诗人把握了自己,获得了新生。“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此四句写诗人想像取道水陆,日夜兼程归去时的满心喜悦。舟之轻飏,风之吹衣,见得弃官之如释重负。晨光熹微,恨不见路,则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这是出了樊笼向自由的奔赴呵。连陆行问道于行人,那小事也真实可喜。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一望见家门,高兴得奔跑,四十一岁的诗人,仍是这样的天真。僮仆欢喜地相迎,那是因为诗人视之为“人子”而“善遇之”(萧统《陶渊明传》)。孩儿们迎候于门,那是因为爹爹从此与他们在一起。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已隐然可见诗人的.妻子形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出处同上)。在欢呼雀跃的孩子们的背后,是她怡静喜悦的微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诗人心头乍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只是那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又使诗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犹存。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多么温馨的家庭,这是归隐的保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诗人之知足长乐。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则写诗人之孤介傲岸。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诗人的心灵与生活,已与世俗隔绝,而向自然开放。日日园中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也只有高天阔地的大自然,才容得下诗人的傲岸呵。“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此四句之描写,显然寄托深远。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评上二句:“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云“无心”而“出”,鸟“倦飞”“知还”,确乎喻说了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评下二句:“闵晋祚之将终,深知时不可为,思以岩栖谷隐,置身理乱之外,庶得全其后凋之节也。”日光暗淡,日将西沉,是否哀悯晋祚,姑且不论,流连孤松则显然象征诗人的耿介之志。本辞中言“松菊”,言“庭柯”,言“孤松”,一篇之中,三致意矣。“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诗人与世俗既格格不入,还出游往求什么呢。“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亲人之情话,农人谈庄稼,是多么悦耳,多么真实。什么“应束带见”官的讨厌话,再也听不见啦。除了琴书可乐,大自然本来也是一部读不尽的奇书,何况正逢上充满希望的春天。“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驾车乘舟,深入山水,山道深幽,山路崎岖,皆使人兴致盎然。“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大自然充满了生机、韵律,令人欢欣鼓舞,亦令人低徊感慨。万物畅育,正当青春,而自己呢,已*老年。“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省察生命之有限,愈觉自由之可贵。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又何须汲汲外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即仙乡,指道教所说神仙世界,其实亦可兼指佛教所说西方净土。富贵功名非我心愿,彼岸世界也不可信。由此即可透视渊明的人生哲学。他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在士风热衷官职、同时佛老盛行的东晋时代,其境界不可谓不高明。他的人生态度是认真的、现世的。他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求得人生之意义,实现人生之价值。“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此四句是诗人理想人生的集中描写。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诗人充实的全幅生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二句是诗人人生哲学的高度概括。《周易·系辞》云:“乐天知命故不忧。”化、天命,皆指自然之道。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这是超越的境界,同时又是足踏实地的。

      《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辞体源头是《楚辞》,尤其是《离骚》。《楚辞》的境界,是热心用世的悲剧境界。《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归去来兮辞》在辞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在两宋时代,《归去来兮辞》被人们所再发现、再认识。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宋庠说:“陶公《归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评量了此辞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朱熹说:“其词意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上引文见陶澍集注本)则指出了此辞真实、自然、冲和的风格特色。宋人这些评论,是符合实际的。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真实;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阅读全文]...

2021-12-19 12:48:57
  •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 归去来兮辞

      原文及注释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注释:(1)幼稚:指孩童。

      (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

      (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 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

      (4)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

      (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

      (6)脱然:轻快的样子。

      (7)有怀:有所思念(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8)靡途:没有门路。

      (9)四方之事:指他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情。

      (10)诸侯:指州郡长官。

      (11)家叔:指陶夔,当时任太常卿。

      (12)以:因为。

      (13)风波:指军阀混战。

      (14)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15)眷然:依恋的样子。

      (16)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

      (17)质性:本性。

      (18)违己:违反自己本心。

      (19)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

      (20)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

      (21)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

      (22)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

      (23)敛裳:收拾行装。

      (24)寻:不久。

      (25)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

      (26)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

      (27)骏奔:急着前去奔丧。

      (28)仲秋:农历八月。

      (29)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正文

      归去来兮(1)!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何,为什么。〕?既自以心为形役〔以心为形役:让心灵被形体所驱使。意思是说,为了免于饥寒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形,形体,指身体。〕,奚惆怅(2)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止,挽救。来者:指未来的事情。追:来得及弥补。〕。实(3)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遥遥:漂荡。飏(yáng):飘扬。形容船驶行轻快。〕,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4)以(5)前路,恨晨光之熹微(6)。

      乃瞻衡宇〔瞻:望见。衡宇:犹衡门。衡,通“横”。横木为门,形容房屋简陋。〕,载欣载奔〔载(zài):语助词,有“且”、“又”的意思。〕。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7)壶觞以(8)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miǎn):斜视。柯:树枝。〕。倚南窗以寄傲〔寄傲:寄托傲世的情绪。〕,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深知。容膝:形容居室狭小,仅能容膝。〕。园日涉(9)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扶老:手杖。流:周游。〕,时矫首而遐观〔矫首:抬头。遐(xiá)观:远望。〕。云无心以出岫〔岫(xiù):山洞。〕,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景(yǐng):日光。翳(yì)翳:阴暗的样子。〕,抚孤松而盘桓(10)。

      归去来兮!请息交(11)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言:语助词。焉求:何求。〕?悦亲戚之情话(12),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13)于西畴〔畴(chóu):田地。〕。或命巾车〔巾车:有布篷的小车。〕,或棹(14)孤舟。既窈窕以寻壑〔窈窕(yǎo tiǎo):水路深远曲折。〕,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善:喜好,羡慕。〕,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将要结束。指死亡。〕。

      已矣乎〔已矣乎:犹言算了吧。〕!寓形宇内复几时〔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曷不委心任去留〔曷(hé)不:何不。委心:随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huáng)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何之:到哪里去。〕?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天帝之乡。指仙境。〕。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插在地上。耘(yún):田地里除草。耔(zǐ):在苗根培土。〕。登东皋以舒啸〔皋(gāo):水边高地。舒啸:放声长啸。“啸”是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临清流而赋诗。聊(15)乘化以归尽〔乘化:随顺着大自然的运转变化。归尽:归向死亡〕,乐夫天命复奚疑!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

      补充注释

      (1)来兮:助词无义。

      (2)惆怅:失意的样子。

      (3)实:确实。

      (4)征夫:行人而非征兵之人。

      (5)以:拿(以前路问征夫)后文中:“农人告余以春及”也是这样的。

      (6)熹微:微亮,天未大亮。

      (7)引:拿来。

      (8)以:为了。

      (9)涉:走。

      (10)盘桓: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11)息交:断绝交游。

    [阅读全文]...

2022-06-10 03:08:55
有归去的古诗 - 句子
有归去的古诗 - 语录
有归去的古诗 - 说说
有归去的古诗 - 名言
有归去的古诗 - 诗词
有归去的古诗 - 祝福
有归去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