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宋词中的佳人

关于古诗宋词中的佳人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宋词中的佳人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宋词中的佳人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宋词中的佳人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5) 语录(14) 说说(31) 名言(3) 诗词(1k+) 祝福(12) 心语(161)

  • 唐诗宋词描写雨的句子佳句 关于雨的优美诗句古诗

  • 优美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唐.王维.《山中》)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渔歌子》 作者: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夜雨寄北》 作者: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寒》 作者: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阅读全文]...

2022-05-10 05:54:26
  • 宋词古诗

  • 宋词,文学
  • 宋词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宋词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2、《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萍满汀洲人未归。

      3、《踏莎行》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

      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冥冥,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消魂,

      长空暗淡连芳草。

      4、《踏莎行》

      寇准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5、《木兰花》

      钱维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鉴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

      今日芳尊惟恐浅。

      6、《相思令》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

      7、《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8、《望汉月》

      李遵勗勗

      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珠装缀。独教冷落向秋天,

      恨东君不曾留意。

      雕阑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

      愿爱惜,莫同桃李。

      9、《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波连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0、《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

    [阅读全文]...

2022-07-04 10:08:16
  • 关于雪的古诗宋词

  • 宋词,文学
  • 关于雪的古诗宋词

      大家喜欢雪花吗?在冬天,大地银装素裹非常美丽。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关于雪的古诗宋词,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选自古诗: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选自古诗:关汉卿《大德歌·冬》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选自古诗:高适《别董大二首》

      4)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选自古诗:佚名《采薇》

      5)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选自古诗:黄景仁《别老母》

      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选自古诗: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选自古诗:卢梅坡《雪梅·其一》

      8)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选自古诗:张谓《早梅》

      9)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选自古诗:韩愈《春雪》

      10)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选自古诗:李白《北风行》

      1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选自古诗:*《青松》

      1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选自古诗:祖咏《终南望余雪》

      13)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选自古诗: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14)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选自古诗: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15)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选自古诗: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1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选自古诗:王维《观猎》

      1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选自古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选自古诗: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9)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选自古诗:赵嘏《喜张沨及第》

      2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选自古诗:*《卜算子·咏梅》

      21)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选自古诗: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2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选自古诗:齐己《早梅》

      23)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选自古诗:郑燮《山中雪后》

      24)夜雪初霁,荠麦弥望。——选自古诗: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25)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选自古诗:白居易《夜雪》

      26)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选自古诗: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2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选自古诗:洪升《雪望》

      28)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选自古诗: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29)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选自古诗: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30)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选自古诗:李商隐《对雪二首》

      31)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选自古诗:崔道融《梅花》

      32)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选自古诗: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3)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选自古诗: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3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选自古诗:欧阳修《戏答元珍》

      35)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选自古诗:王守仁《春晴》

      36)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选自古诗:杜甫《阁夜》

      37)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选自古诗:杜甫《野望》

      38)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选自古诗:刘方*《春雪》

      39)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选自古诗:王令《暑旱苦热》

      40)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选自古诗:白朴《天净沙·冬》

      41)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选自古诗:李白《王昭君二首》

      42)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选自古诗: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4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选自古诗:李清照《清*乐·年年雪里》

      44)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选自古诗: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45)冬宜密雪,有碎玉声。——选自古诗: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46)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选自古诗: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47)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选自古诗:刘基《北风行》

      48)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选自古诗: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49)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选自古诗: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阅读全文]...

2022-05-03 06:18:14
  • 中秋节宋词名句(关于中秋节的宋词诗)

  • 中秋节,宋词
  •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秋节始于初唐,盛于宋朝,并绵延发展至今日。在优美的唐诗宋词中,不乏吟咏中秋节的佳作名篇。细细品读,感慨万千。如: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咏月诗《中秋月》写道: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而和他同时代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送月词《木兰花慢》却别具一番文采: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这首诗构思奇巧,想象丰富,它把一些神话传说和生活比喻交织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引人遐思。

    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皓月清辉,更增人怀恋之情,古诗林中以此为题材者甚多,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意境清远,豪放飘逸,富于哲理,实为千古中秋诗词之绝唱。

    [阅读全文]...

2022-01-04 04:37:48
  • 唐诗宋词描写雨的句子佳句 关于雨的优美诗句古诗

  • 优美,雨天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白居易《长恨歌》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唐·白居易《杨柳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唐.王维.《山中》)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马疲盘道峻,投宿入招提。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唐·白居易《竹枝》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渔歌子》 作者: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夜雨寄北》 作者: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临安春雨初霁》 作者: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作者: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寒》 作者: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阅读全文]...

2022-07-04 18:01:04
  • 关于中秋节的唐诗宋词

  • 中秋节,文学,唐诗
  • 关于中秋节的唐诗宋词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唐诗宋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亮是悬挂在天空的一首诗!有人说:我们的文学至少有一半是月光文学。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谈中秋节的诗句,首先得谈月光文学。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此身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王实甫的"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

      苏轼中秋节的词句

      苏轼(1036—1101),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号东坡居士。他学识渊博,才情卓绝。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就中秋词而言,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最为有名。

      《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李白中秋节的诗句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唐代诗仙,有320多首是写月亮的。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表现自己的一种复杂感情。

      杜甫中秋节的诗句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诗人。

      《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中秋节的诗句

      白居易(772—846),唐代伟大诗人。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李商隐中秋节的诗句

      李商隐(812—约858),唐代杰出诗人,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婵,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张九龄中秋节的诗句

      张九龄(678—740),字自寿,一名博物,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后世称之为"开元贤相"、"岭南第一人"。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阅读全文]...

2022-03-29 16:42:36
  • 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摘抄这310首著名古诗词)

  • 经典,著名
  • 古诗词三百首大全集》选编了从上古到晚清共两千多年*两百位诗人约三百首诗歌作品,其中既包括《诗经》和《楚辞》里的著名篇章,又包括历代天才诗人的杰出作品。在这些诗人中,三国的曹植被誉为“才高八斗”,他的诗不仅文辞优美,而且骨气奇高;东晋的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田园诗冲淡*和又韵味隽永;南齐的谢脁让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佩服不已,他的诗即使混在唐诗里也显得出类拔萃;北宋的苏轼和黄庭坚等人开创的宋代诗风,努力在唐诗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明清两代影响极大;南宋的陆游一生创作了*万首诗,他的诗中饱含着渴望恢复中原和为国牺牲的爱国激情。此外,对人生的感悟,对家乡、故国的思念,对四季美景的歌咏,对民生疾苦的呼吁它们或慷慨激昂,或生动活泼,或明白晓畅,或含蓄深沉,但都节奏铿锵,朗朗上口,处处闪烁着中华经典古诗的智慧之光。

    1.《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宋代 · 杨万里

    *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古诗三百首 写水 写鸟 抒情 爱国

    2.《禾熟》 宋代 · 孔*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3.《落梅》 宋代 ·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古诗三百首 咏物 梅花 品格 抒怀

    4.《城南》 宋代 ·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古诗三百首 写花 写草 哲理 山水

    5.《夜夜曲》 南北朝 · 沈约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古诗三百首 乐府 妇女 孤独 思念 悲愁

    6.《咏史》 清代 · 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畏闻*,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古诗三百首 咏史 讽刺

    7.《阻雪》 清代 · 吴伟业

    关山虽胜路难堪,才上征鞍又解骖。

    十丈黄尘千尺雪,可知俱不似江南。

    古诗三百首 写雪 艰难

    8.《春宵》 宋代 ·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古诗三百首 写景 哲理 惜时

    9.《海棠》 宋代 ·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古诗三百首 初中古诗 写花 海棠

    10.《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清代 · 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古诗三百首 写景 山水

    11.《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 ·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阅读全文]...

2022-04-07 16:34:42
  • 从唐诗宋词中感悟人生

  • 感悟,人生
  • 从唐诗宋词中感悟人生

      导语: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它们流传千年至今,依然感动着今天的我们。莫砺锋教授认为,唐诗宋词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它们的文字表达的背后是“言志”与“抒情”,在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生的美好,提升着我们的审美价值和人格境界。

      文学史上有两个专有名词:唐诗和宋词,被合称为“唐诗宋词”,但今天我要变换词序改称“唐宋诗词”,因为对这两种文体都应该兼重唐宋,最好是把唐宋的诗与词放在一起读。

      唐宋时代的诗词最久远的有1400年,最*的也有800年,相隔这么久远,为什么还会感动我们呢,关键在于它具有现代价值。

      文字背后,是“言志”与“抒情”

      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它简洁、优美,把汉语汉字所蕴含的审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

      在座的年轻人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任务,就是写情书。怎样把情书写得更好呢?第一,要简洁,不能啰唆;第二,要优美,不能粗俗。这时我们就可以借鉴唐诗宋词。我们可以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警句摘录下来,镶嵌在情书中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么感人啊!北宋词人晏几道写得最好的主题就是失恋的痛苦。比如《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假如你在书信中间把这两句镶嵌进去,那位暂时不理睬你的朋友如果也懂欣赏诗词,也许就会回心转意了。

      除了审美,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儒家说的“诗言志”。有人认为“言志”偏向严肃、正大的主题,“缘情”则是偏向抒发那些个性化、私人化的情感。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情志一也”,情与志在唐宋人看来是一个东西。比较笼统地解释,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这都是古典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唐宋诗词的内容就跟现代人没有什么距离了,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的肯定和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的英雄行为的赞美。

      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价值判断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今天。这些作品仿佛就是现代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而写的,仿佛就是代替我们来抒写内心情思的。

      在诗词中感受人生的美好

      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但有很多朋友没有幸福感,他们不会享受生活,不会品味生活,不会珍惜转瞬即逝的人生片断。而唐宋的诗人词人真会生活,那些作品可以启发现代生活。

      今天的人亲朋好友聚餐小酌,进了包厢往往先把窗帘拉上,无视窗外的一轮明月。我们看李白怎样喝酒,有一次他独自饮酒,来到花间月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多么优美的生活场景,多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与自然的关系多么亲密啊!

      韩愈有一首七言绝句:“漠漠轻阴晚自开,*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在春天写这首诗时,正在长安做官。春日的一天,他约了张籍、白居易二人到长安南郊的曲江池去游春,张籍前来赴约,白居易却没有来。于是韩愈写信质问他:你有什么事在忙,怎么不来欣赏如此美丽的春光?以今度古,我想白居易可能会回答自己工作忙,这也是现代人常用来推脱的理由。白居易那一年任中书舍人,正三品。韩愈是吏部侍郎,官居二品。二品官能抽出时间到曲江赏春,三品官反倒没时间?所以关键不在忙不忙,而是能否珍惜这样的春光。

      晚唐诗人李昌符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不但自然界的花季很快就过去了,人生的花季也是转瞬即逝。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如果把每一个有意味的片断都轻易放过去,整个人生就变成毫无意义的一堆碎片。

      更重要的是唐宋诗词中蕴含着美好的人际情感,比如天伦之情,像孟郊的《游子吟》对母爱的歌颂,像杜甫诗中对儿女的款款深情,都是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又如歌颂友谊,这是唐宋诗词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类主题,唐宋诗词里所展现的离别场景,离别行为,用现代的话说,简直就是优美的行为艺术。

      我们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可以想象,李白先是跟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喝酒,写诗唱和。然后,孟浩然走下楼,登上船,在长江上渐行渐远。李白一开始是站在江边望,望不到了,再返回楼上,楼上的视野开阔,最后看到孤帆远影碧空尽。船在江面上越走越远,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意也绵绵不绝有如江水。

      唐宋诗词中描写得非常充分的古人生活中的细节、片段,都是非常有意味的。而这些在现代生活中是缺乏的,现代人的生活粗鄙化了。当然,我不是主张回到唐宋去生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怎么办?我们可以阅读唐宋诗词,从古人的生活情景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可以把生活的节奏稍微放得缓慢一些,生活得从容一些,尽量细致地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生的意义和美感。

      李、杜、苏、辛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在这一重意义上,读诗最后也是读人。

      李白诗歌中所展现的是一种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只有李白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的诗中不是没有苦闷、牢骚,而且最后的基调始终都是昂扬奋发的精神。比如《行路难》,具体描写了道路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所以他问:“多歧路,今安在?”但此诗的最后两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是诗国中独往独来的一位豪士,他的诗歌热情洋溢,风格豪放,像滔滔黄河般倾泻奔流,创造了超凡脱俗的神奇境界,包蕴着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多读李白,可以使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在思想上追求自由*而拒绝作茧自缚。

      杜甫是儒家精神在唐代文学中最好的代表。正因为这样,我们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才深受感动。在秋风秋雨的夜晚,秋风把他的茅屋刮破了,秋雨漏下来,床头都潮了,挨不到天亮了,这个时候,诗人居然发下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典型的儒士,他服膺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以关爱天下苍生为己任。杜甫生逢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关头,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动荡时代,他用诗笔描绘了兵荒马乱的时代画卷,也倾诉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杜甫是穷愁潦倒的一介布衣,却名至实归地跻身于中华文化史上的圣贤之列,是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的真正实行者。

      苏轼一方面深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响,在朝为官时风节凛然,在地方官任上则政绩卓著。另一方面,他从道家和禅宗吸取了离世独立的自由精神,形成了潇洒从容的生活态度。苏轼一生屡经磨难,曾三度流放,直至荒远的海南,但他以坚韧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傲视艰难处境,真正实现了对苦难现实的精神超越。

      人生一定会在某个阶段暂时处在逆境,关键不在于我们能不能规避这种境地,关键在于我们处于这种境遇时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苏轼坚定、潇洒、从容地走过来了,他所写的作品中包含着强烈的人生观的意义,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少见的雄豪英武的侠士。他本是智勇双全的良将,年轻时曾驰骋疆场,斩将搴旗;南渡后曾向朝廷提出全面的抗金方略,雄才大略盖世无双。辛弃疾的词作充满着捐躯报国的壮烈情怀,洋溢着气吞万里的英风豪气。宋词在辛稼轩以前偏于软媚,辛弃疾挟带着北国风霜、沙场烽烟闯进词坛,把英豪之气和尚武精神写入词中,在词坛上开创了雄壮豪放的流派。稼轩词始终都是英雄的词,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我们的人格境界。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我认为唐宋诗词虽然距离我们有千百年的距离,但始终是活在现代读者心头的鲜活文本,这是它最大的现代意义。

    [阅读全文]...

2022-01-09 14:57:57
  • 宋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古诗词鉴赏

  • 宋词,西湖
  • 宋词《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古诗词鉴赏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宋朝:苏轼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古诗简介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翻译/译文

      秋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皎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注释

      ①此词于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秋苏轼为颍州(治今安徽阜阳)知州时作。欧阳修于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至1053年为颍州知州是常去该州的名胜西湖游览,作了不少词。此词所和欧韵(西湖南北烟波阔),调名一作《玉楼春》。

      ②长淮:淮河。霜降之后河水减退,河身显得狭长了。

      ③颖:颖水,淮河支流,颖州州城在其下游。

      ④醉翁:欧阳修的别号。

      ⑤四十三年:谓自公元1049年(皇祐元年)至此时。

      ⑥三五、二八:指十五、十六夜的月亮。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公元1091年(元祐六年)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

      全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意绪凄婉,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读来令人一咏三叹,感慨不已。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时已深秋,故称“霜余”。深秋是枯木季节,加上那年江淮久旱,淮河也就失去盛水季节那种宏阔的气势,这是写实。第二句“空听潺潺清颖咽”的“清颖”写的也是实情。“咽”字写出了水浅声低的'情景。水涨水落,水流有声,这本是自然现象,但词人却说水声潺潺是颍河幽咽悲切,这是由于他当时沉浸怀念恩师欧阳修的思绪中。此句移情于景,使颍河人格化了。

      接下来一句“佳人犹唱醉翁词,”“醉翁词”是指欧阳修公元1049年(宋仁宗皇祐元年)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时所作的词,如组词《采桑子》等,当时以其疏隽雅丽的独特风格盛传于世。而数十年之后,歌女们仍传唱,足见“颍人思公”。这不光是思其文采风流,更重要的是思其为政“宽简而不扰民”。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而被贬到滁州、扬州、颍州等地,但他能兴利除弊,务农节用,曾奏免黄河夫役万人,用以疏浚颍州境内河道和西湖,使“焦陂下与长淮通”,西湖遂“擅东颍之佳名”。因此人民一直怀念他,传唱他的词和立祠祭祀,就是最好的说明。苏轼推算,他这次来颍州,上距欧公知颍州已四十三年了,岁月流逝,真如电光一闪而过,因此下一句说“四十三年如电抹”。

      词的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过片言人生如“草头秋露”,明澈圆润,流转似珠,却倏忽而逝。下面的“三五盈盈还二八”是借用谢灵运《怨晓月赋》“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意思是十五的月亮晶莹圆满,而到了二八即十六,月轮就要缺一分了,可见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最后两句“与余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结合自己与欧阳修的交情,以及欧阳修与颍州西湖的渊源,抒发对思师的缅怀之情,写得情真意切、深沉哀婉。句意承露消月缺而下,言自欧公守颍以后四十三年,不特欧公早逝,即使当年识翁之人,存者亦已无多,眼前者,只有自己,以及西湖波底之月而已。写自己“识翁”,融合了早年知遇之恩、师生之谊、政见之相投、诗酒之欢会,尤其是对欧公政事道德文章之钦服种种情事。而西湖明月之“识翁”,则是由于欧公居颍时常夜游西湖,波底明月对他特别熟悉。

      这首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空灵飘逸,语出凄婉,幽深的秋景与心境浑然一体。结尾写波底之月,以景结情,传达出因月光之清冷孤寂而生的悲凉伤感。全词一派淡泊、凄清的秋水月色中化出淡淡的思念和叹惋,因景而生怀人之情,悲叹人生无常,令人感慨万千,怅然若失。它像一支充溢淡淡忧伤的的歌曲,袅袅地流进了读者的心田。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2022-06-23 07:37:25
古诗宋词中的佳人 - 句子
古诗宋词中的佳人 - 语录
古诗宋词中的佳人 - 说说
古诗宋词中的佳人 - 名言
古诗宋词中的佳人 - 诗词
古诗宋词中的佳人 - 祝福
古诗宋词中的佳人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