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是第四个字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是第四个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是第四个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是第四个字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四月春天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四月春天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解释】
①花絮,指桃柳。
②肃肃,落声。菲菲,落貌。红素乃地下花絮。
③周亚夫营,在昆明池南,今桃市是也。时郭子仪屯兵泾原,为吐蕃请盟之故。
【赏析】
上四暮春之景,下四春日感怀。
首联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颌联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惟鸟雀,见过客之稀。独柴扉,见村居之僻。关中数乱,谓吐蕃、党项入寇。剑外未清,谓吐蕃*在西山。故乡尚有军营,则欲归不得矣。
黄生曰: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场。此诗上半,当想其虚中取意之妙。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杜牧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杜牧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杜牧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杜牧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杜牧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杜牧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杜牧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杜牧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杜牧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杜牧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杜牧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地。
关于四季的古诗词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四季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溪水月一季春。
眉间两蝶,翩翩。欲,沧海赴残约,痴渡旧时光。
绿杨芳草长亭路,玉翅香坠那时节。斜光到晓穿朱户,暮云深处箫声扬。
撩就千年宋时风,吹破南去天涯路。隐隐,黛瓦粉墙落翠,小桥柳细风暖,蛙踩芙蓉掌。
可记否,烟花三月,红日淡。南园春半踏青时,罗裙香露凌波步,紫袖倚风,首翘鬓朵梳靓妆?
一蓑风雨一季夏。
春江月夜,枕菊睡,枫桥渔火,暖寸肠。
十里秦川寻旧路,又踏杨花过谢桥,独步西湖云追月,只见紫燕绕屋梁。
穿庭,推窗,问阁。吟哦着,地老天荒,寻你。古槐树下槐花香,却未伊人笑声朗。
论心空眷眷,满眼无奈问雨儿,雨儿哽咽无凭语。尤叹岁月漫惆怅。徒留铅华伴沧桑。
一池残荷一季秋。
柔枝载怨,梧桐掩叶任风狂。忆旧亭,画舫回廊舞霓裳。
小轩窗,案上锦瑟绕梵音。凝吟,碎碎醉荷塘。
踏长裾,斜倚栏。思前尘,缘难续。虽有同心系红袖,却不经,一夜落红染秋霜。
凝眸处,杨柳丝丝轻缠绵,楚天沉沉云苍茫,冷雨潇潇洒江天,飞溅一池败荷蕉窗。
再回首,多少事,锁秦楼。欲去又心归,恁添愁。且将,一襟柔情绕指端,放情怀笑忧伤。
一帘初雪一季冬。
素颜蝉衣,欲将寒霜藏。
低首,研墨焚香,铺紫笺,琉玉雕穹酌悴笔,拙填,婉约词两行。
天暮,纤云褪却夕阳妆,只影对西窗,且问缱绻是多少?一晌翦风,黯将琵琶潇湘。
光阴,拂落青荷香,岁月醉吟怀旧梦,遥寄四季悄然语。那堪,心环书尽,谁译?唯留梅心伴雪凉。
古诗词四首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四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千秋岁
夜雨微寒,梦断思绪稀。风拍小窗昨夜识。几番黯黯里,微微枕头欹。思明晓,院落残英湿土里。
起视清夜雨,共风沿窗滴。清愁满,念文期。叹当时轻别,今宵乱虫嘶。潇潇雨,月没庾楼空相忆。
蝶恋花
陇首溪头连晓雾,陌上初晴,茫茫烟水路。残英著泪愁满腹,数峰连绵亦清苦。
无据柳眠花相觑,不道凄然,未与离人遇。樵风才过春将暮,归期早被东风误。
点绛唇
鸡鸣喈喈,梦觉凭轩数心事。闲对孤影,真个愁滋味。
吟罢白头,懒解文君意。天侵晓,远声啼碎,谁解风前泪。
永遇乐
夜冷东风,庭院声寂,星月疏淡。槛外柳眠,芳菲歇去,闲愁拂还满。孤灯淡淡,相随只影,帘动心绪未乱。黯凝伫、不道凄然,闲却旧时心眼。
阮籍穷途,刘伶纵酒,几时风物尽断。素影清樽,杯盘尽后,倩何人持换?无赖难堪,意欲挥毫,空有槛风新砚。漫忆得、杨花才思,犹*还远。
古诗原文
春江月出大堤*,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译文翻译
春江月出大堤坦*,堤上女郎牵手前行。
唱尽新词情郎不见,红霞映树鹧鸪啼鸣。
注释解释
连袂(mèi):犹联袂。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携手连袂,以遨以集。”袂:指衣袖。
欢:古时女子对所爱男子的爱称。
映:《乐府》作“影”。鹧鸪(zhègū):鸟名。为中国南方留鸟。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诗文赏析
民歌中,情歌一类数量很多。它不仅有较高的审美娱乐价值,而且也起到实际的爱情桥梁的作用。在我国西南民间,对歌的风俗自古很盛。刘禹锡谪居巴楚间的诗作中就有这种民俗的描写,这首《踏歌词》就是。踏歌是不用伴奏、踏地以为节拍的徒歌,是民歌的一种唱法。刘禹锡居夔州时创作了《踏歌词四首》,这是第一首。
开篇以景起兴。春江水涨,几乎*堤。尤其在月下,堤面和江面都明晃晃连成一片,更给人水与堤*的感觉。“大堤*”三字,不仅写出江水上涨,大堤*宽,还写出月色的皎洁。就在这样的春江花月夜,堤上走着成队的“女郎”。她们都是生在村野的民间姑娘,是趁月圆之夜“踏歌”来的。她们初来的情态是彼此偎靠连袂而行,既兴奋,又含几分娇羞。一二句写“春江月出”,是暮色;三四句写到“红霞映树”,是拂晓,其间有较长的时间跨度,省略了一些情事。从三句的'“唱尽新词”和“欢”等字样看,省去的正是“新词宛转递相传”的对歌的情景。民间对歌,词儿大多是即兴新编,言为心声,所以是“新词”。“欢”则是女方所悦的男子,即对歌的另一方。歌声一起,姑娘们最初的娇羞立即被赶跑了,到后来,新词唱尽,便与所欢相就。所以同组第三首《踏歌词·新词宛转递相传》就写道:“月落乌啼云雨(指男女私情)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在这样美丽的夜晚并非十全十美,有人找到情侣,同时也有人找不到。三四句正是这样一个特写的镜头。它表现的并不是全部的女郎而是其中的某一个。在别人都凭歌声为媒介而会到自己所“欢”的时候,她却是“唱尽新词欢不见”,尝到了失望的滋味。但她仍旧怀着希望,一直等到“红霞映树”的早晨。小伙子最后是否来了,“鹧鸪鸣”声似乎有所暗示。然而终究是个谜,有两种猜法。鹧鸪雄雌和鸣,也许暗示姑娘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但也可以是相反,这双双鸟儿和鸣之声反衬出她的烦恼。不光这结尾有些扑朔迷离,第三句省略的主词也有解作女郎全体的。从而这就成了一个很离奇的夜晚——小伙子们都没有来,姑娘们都有些不堪。总之,由于使用了省略和暗示的语言,使得此诗意境灵活,不易确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诗写出了妙龄中的女郎对爱情失望而有所期待的心情。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春分的古诗词
从来诗人们都想留住春天,这首诗也不例外。首句“已过春分春欲去”说明对春的不舍,盛开的花丛都留不住春天。下面是关于春分的古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1、《春分》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2、《同子隆次公小饮》
宋 袁说友
老境昏昏只醉眠,不知门外艳阳天。
奚为有客携壶至,又以闲人到酒边。
山路试登桃映口,溪城一望草如烟。
春分花事今多少,未觉心情胜去年。
3、《少年游》
宋 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
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孙。
任薄幸,一从君。
4、《画堂春·溪边风物已春分》
宋 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沉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5、《癸丑春分后雪》
宋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6、《踏莎行》
宋 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7、《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宋 崔融
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8、《春分日》
五代宋初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春天的古诗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天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节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2、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3、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
迎春歌(明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5、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6、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7、
屠苏酒(明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立春古诗词配图
立春是*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立春古诗词配图,一起来看看吧!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
唐:窦常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
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唐:韦元旦
灞涘长安恒*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李适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
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
稍觉披香歌吹*,龙骖日暮下城闉。
《立春偶成》
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一作送友人下第归)
项斯〔唐代〕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高蟾〔唐代〕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欧阳修〔宋代〕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沁园春·卢蒲江*上时有新第宗室
刘过〔宋代〕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辛弃疾〔宋代〕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
金蕉叶·厌厌夜饮*阳第
柳永〔宋代〕
厌厌夜饮*阳第。添银烛、旋呼佳丽。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准拟幕天*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刘仙伦〔宋代〕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郑燮〔清代〕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舂揄蹂簸之事,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产田。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愚兄*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要体貌他,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其务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鉴矣。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针线,犹不失为勤谨。*日颇有听鼓儿词,以斗叶为戏者,风俗荡轶,亟宜戒之。
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或曰:“世上连阡越陌,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应之曰: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亦板桥之家法也。哥哥字。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
曹邺〔唐代〕
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
沈约〔南北朝〕
廉公失权势,门馆有虚盈。
贵贱犹如此,况乃曲池*。
高车尘未灭,珠履故馀声。
宾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
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随园诗话·卷四》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贯休《献钱尚父》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邵雍《山村咏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明史·列传·卷四十九》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德经·第四十五章》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警世通言·卷四十》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内篇·逍遥游》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四首》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太*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幼学琼林·卷四·花木》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张衡《四愁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佚名《敕勒歌》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江南春总是那么的多彩迷人,古代也有不少相关的,最有名的莫过于杜牧的《江南春》了。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
⑴莺啼:即莺啼燕语。
⑵郭:外城。此处指城镇。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⑶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⑷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扩展阅读:更多江南春的词
江南春
唐代:张籍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
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
望江南·春睡起
宋代: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门关。
江南春(中吕商赋张药翁杜衡山庄)
宋代:吴文英
风响牙签,云寒古砚,芳铭犹在棠笏。秋床听雨,妙谢庭、春草吟笔。城市喧鸣辙。清溪上、小山秀洁。便向此、搜松访石,葺屋营花,红尘远避风月。瞿塘路,随汉节。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青天万里,料漫忆、莼丝鲈雪。车马从休歇。荣华事、醉歌耳热。天与此翁,芳芷嘉名,纫兰佩兮琼玦。
江南曲
南北朝:柳恽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五首选三)
清代:张惠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黏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竭(去字旁)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芜?
第四个字是春的古诗词
春是第四个字的古诗词
第四字是来的古诗词
云在第四字的古诗词
第四字是最的古诗词
第四字是讲的古诗词
春字在古诗的第四
第四字是国的古诗词
第四课的古诗词
第四个字是水的古诗词
第四个为春字的古诗
第四个字是花的古诗词
春字排在第四字的古诗
七言古诗词第四个是涧的诗
春是第四个字的古诗
《第四桥》的古诗
春字在第四个字的古诗
第四个带春的古诗雪梅
古诗词大会第四季的冠军
第四个字是月的诗词
初一的第四课古诗词四首的生字
第四字是逅的古诗
第四字是最的古诗
第四个字是春的诗句
春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第四字是滨的古诗
第四字是十的古诗
第四字是兴的古诗
第四字是协的古诗
第四字是晏的古诗
以桃花写人的古诗
涉江采芙蓉古诗的所有拼音
形容成都秋季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单恋
带人带西的古诗
小学学过的写秋天的古诗
描写桃花杏花梅花荷花的古诗
梦想的古诗题目
有懿和欣的古诗
关于抒发雄心壮志的古诗
古诗弯弯的桥
中国最常见的古诗英文版
给我们播放小的叫江古诗
用古诗赞美你身边的老师
特别好的课外古诗短评
日的小学古诗词
形容时空重合的古诗
关于2022年的古诗
鹿柴古诗的自然美学
名字出自于古诗词带沐字的
爱国古诗连诵的视频
赠刘景文的古诗配画册
有时代少年团名字的古诗谐音梗
描写绚丽黄昏的古诗词
踏浪千江的古诗
让人注意言辞的古诗
带有寒字的古诗文
那别人垃圾的古诗
惊艳的表达友谊的古诗词
想到天上的古诗
每天下班阅读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