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咏史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咏史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咏史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咏史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咏史诗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史诗,欢迎大家分享。
咏史诗(一):
1、《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2、《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3、《苏武》
凛然气节先,万死何等闲。
谁知持节苦,此生二十年!
4、《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1、《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2、《咏史》
唐·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
3、《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4、《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史诗·黄河》
咏史诗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史诗,欢迎大家分享。
咏史诗(一):
1、《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2、《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3、《苏武》
凛然气节先,万死何等闲。
谁知持节苦,此生二十年!
4、《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班固咏史诗翻译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句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班固咏史诗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固咏史诗原文: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赏析:
班固乃史家之巨擘,作诗则非其所长。但在诗歌发展史上,人们总要提到他,因为他在两方面都开了风气之先:一是文人写作五言诗,班固乃东汉少数先驱者之一;二是诗有“咏史”之作,班固又堪称千古之第一人。在这两方面奠定他诗歌史上地位的,正是这首五言体《咏史诗》。
这首诗歌咏了西汉初期的一位奇女子——淳于缇萦。正是由于她伏阙上书,不仅救了触刑的父亲,还感动文帝下达了废除肉刑的著名诏令。所以班固于开笔之际,先以悠邈之思,追述了任用肉刑的历史:“三王德弥(终也)薄,惟后用肉刑”。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之文王、武王,据说他们均以“文德”治天下,“至于刑错(弃置不用)而兵寝(收藏)”,被誉为“帝王之极功”(《汉书·刑法志》)。但到了三代之衰世,就不免王德日薄、刑罚滥施了。史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施用“五刑”的条款竟多达三千余项。这两句思接千载,于历史追述中表达对任用“肉刑”的深沉感叹。
自“太仓令有罪”以下,诗人笔凌百世,直叙汉初淳于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太仓令”即汉初名医淳于意,他曾担任齐之太仓(官仓)的小吏。文帝四年(前176),有人上书告发他触犯刑律,遂被逮捕押往长安。五个女儿急得直哭,他大骂说:“生女真不如生男,缓急之时谁能帮我办事!”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孤独之状)”之意。小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异常悲伤,痛感于“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赎”,毅然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上书诣阙下”四句,描述的就是缇萦到宫廷上书的情景。“鸡鸣”、“晨风”,均为《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名篇。前者抒写后宫催促君王上朝之情,后者歌咏女子“未见君子”之忧。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伏阙上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班固以“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抒写缇萦忧急断肠、歌号阙下的景象,读来令人怆然泣下。正是缇萦舍身赎父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文帝。“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终于赦免了她的父亲,并在诏书中感叹说:“夫刑者,至断支(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之父母哉?”并作出了“其除(废除)肉刑”的重大决策(见《列女传》)。促成文帝作出如此重要决策的,竟不是众多的须眉,而是这位临淄的民间少女。诗人有感于此,在结句中不禁长声吁叹:“百男何愦愦(愚笨),不如一缇萦”!
初看起来,班固的这首《咏史》,纯是对缇萦救父事迹的歌咏,似无更多的题外之旨。但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人甚多,班固何以不咏他人,偏偏想到了这位女子?这就得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际来考察了。在班固的一生中,曾有两次被捕入狱:一次是在早年,被人告发私撰国史(《汉书》)而入狱。幸亏他兄弟斑超诣阙上书申辩,才被释放;一次是在晚年,由于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竞。种竞利用大将军窦宪事败之机,捕系班固。最后因无人救援,死于狱中。《咏史》一诗,大约正作于晚年系狱之际。也许他有感于其子不肖,累及自己下狱而不救,才触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歌咏缇萦救父的诗?如果这一推测不错,那么,班固就不是为咏史而咏史,而是在诗中寄寓了自身的现实感慨了。他之称颂“三王”以及文帝的不用肉刑,岂不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朝廷任用肉刑、诛戮大臣的贬责?他之感叹于“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不更包含了对诸子不肖、累及其父的凄怆?从这一点看,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体”之先河。
历来评论班固此诗者,总要用钟嵘“质木无文”一语,以贬斥其艺术成就。其实,作为一首早期的文人五言诗,此诗虽然“质木无文”,但能在短短十数行间,如此凝炼地抒写缇萦救父事件的始末,其概括力并不下于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等诗。而且在叙事之中,也时有“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的声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的寄慨,不乏唱叹之致。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将其视为“东京二百载中”所不多见的五言代表作,正是承认了它艺术上的成功,而不是失败。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咏史诗》不失为五言创制时期的杰作。 (潘啸龙)
班固个人资料:
班固(公元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东汉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史学家班彪之子,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主要作品为《汉书》,撰有《白虎通德论》,征讨匈奴时为中护军,后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5、《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6、《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7、《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卖花声·怀古》
元·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9、《汉宫词》
唐·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10、《江南怀古》
唐·杜牧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11、《月夜金陵怀古》
1、《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郦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叠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主卷土来?
5、《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7、《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8、《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
9、《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10、《咏史·赤壁》
唐·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1、《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古诗咏史左思拼音版
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古诗咏史左思拼音版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yǒng shǐ
咏史
zuǒ sī
左思
yù yù jiàn dǐ sōng , lí lí shān shàng miáo 。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yǐ bǐ jìng cùn jīng , yīn cǐ bǎi chǐ tiáo 。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shì zhòu niè gāo wèi , yīng jùn chén xià liáo 。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dì shì shǐ zhī rán , yóu lái fēi yī zhāo 。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jīn zhāng jí jiù yè , qī yè ěr hàn diāo 。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féng gōng qǐ bù wěi , bái shǒu bù jiàn zhāo 。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史左思翻译
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
这是所处的地位不同使他们这样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 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汉代金日磾和张安世二家就是依靠了祖上的遗业,子孙七代做了*。(珥汉貂:珥,插。汉代侍中官员的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
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还不算是个奇伟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白头发了仍不被重用。
咏史左思赏析
“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这首诗哪里只是“金张藉旧业”四句用对比手法,通首皆用对比,所以表现得十分鲜明生动。加上内容由隐至显,一层比一层具体,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1.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一层。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这首诗借“咏史”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参考答案:
1.第一层以比兴起笔,用“松”和“苗”来比喻因“地势”不同而带来的不*等状况,形象化地引领全诗;第二层是全诗的核心,直接揭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 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由来非一朝”;第三层则通过“金张”和“冯公”两个事例正反对比,具体说明上面现象的存在,并批判它的不合理性。
2.揭示了世族权贵依仗祖业窃居高位、出身寒微的人虽有才能却只能屈居下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魏晋]左思
原文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圭宁肯分。
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译文:
我仰慕段干木这位贤士,虽然隐居安卧不作官,却能(藩:保卫)保护魏国君主免遭秦国的兵祸。
我仰慕鲁仲连这位贤士,谈笑间能使秦军撤退。
他活在世上看重的是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而当国家遭受灾难时能站出来解除祸乱。
大功告成后,又以接受封赏为耻,这种高尚的气节真是非常卓越不同一般。
面对官印(组,系官印的带子)不肯系佩在身,面对爵位(珪,同圭,上圆下方的玉器,不同的爵位所赐予的珪也不同)他岂肯接受。
若成串的大印使前庭大放光彩,(有的人觉得这样很荣耀)而他把这比作好像浮云一般,根本无所谓。
班固诗作《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
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为大家带来了班固诗作《咏史》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诗词作者:
班固(东汉)
原文: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
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
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
方当毕尘累,栖志老山丘。
《咏史》为东汉史学家班固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咏叹缇萦救父的故事。
赏析:
这首诗歌咏了西汉初期的一位奇女子——淳于缇萦。正是由于她伏阙上书,不仅救了触刑的父亲,还感动文帝下达了废除肉刑的著名诏令。所以班固于开笔之际,先以悠邈之思,追述了任用肉刑的历史:“三王德弥(终也)薄,惟后用肉刑”。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之文王、武王,据说他们均以“文德”治天下,“至于刑错(弃置不用)而兵寝(收藏)”,被誉为“帝王之极功”(《汉书·刑法志》)。但到了三代之衰世,就不免王德日薄、刑罚滥施了。史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施用“五刑”的条款竟多达三千余项。这两句思接千载,于历史追述中表达对任用“肉刑”的`深沉感叹。
自“太仓令有罪”以下,诗人笔凌百世,直叙汉初淳于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太仓令”即汉初名医淳于意,他曾担任齐之太仓(官仓)的小吏。文帝四年(前176),有人上书告发他触犯刑律,遂被逮捕押往长安。五个女儿急得直哭,他大骂说:“生女真不如生男,缓急之时谁能帮我办事!”这就是诗中所说的“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孤独之状)”之意。小女儿缇萦听了父亲的话异常悲伤,痛感于“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赎”,毅然随父进京,上书汉文帝,“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上书诣阙下”四句,描述的就是缇萦到宫廷上书的情景。“鸡鸣”、“晨风”,均为《诗经》十五国风中的名篇。前者抒写后宫催促君王上朝之情,后者歌咏女子“未见君子”之忧。据《文选》注引刘向《列女传》,缇萦伏阙上书时,曾“歌《鸡鸣》、《晨风》之诗”。班固以“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抒写缇萦忧急断肠、歌号阙下的景象,读来令人怆然泣下。正是缇萦舍身赎父的一片真情,深深地打动了文帝。“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终于赦免了她的父亲,并在诏书中感叹说:“夫刑者,至断支(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之父母哉?”并作出了“其除(废除)肉刑”的重大决策(见《列女传》)。促成文帝作出如此重要决策的,竟不是众多的须眉,而是这位临淄的民间少女。诗人有感于此,在结句中不禁长声吁叹:“百男何愦愦(愚笨),不如一缇萦”!
初看起来,班固的这首《咏史》,纯是对缇萦救父事迹的歌咏,似无更多的题外之旨。但历史上可歌可泣之人甚多,班固何以不咏他人,偏偏想到了这位女子?这就得联系诗人自身的遭际来考察了。在班固的一生中,曾有两次被捕入狱:一次是在早年,被人告发私撰国史(《汉书》)而入狱。幸亏他兄弟班超诣阙上书申辩,才被释放;一次是在晚年,由于班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竞。种竞利用大将军窦宪事败之机,捕系班固。最后因无人救援,死于狱中。《咏史》一诗,大约正作于晚年系狱之际。也许他有感于其子不肖,累及自己下狱而不救,才触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了这首歌咏缇萦救父的诗?如果这一推测不错,那么,班固就不是为咏史而咏史,而是在诗中寄寓了自身的现实感慨了。他之称颂“三王”以及文帝的不用肉刑,岂不隐晦地表达了对当时朝廷任用肉刑、诛戮大臣的贬责?他之感叹于“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不更包含了对诸子不肖、累及其父的凄怆?从这一点看,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体”之先河。
评价历来评论班固此诗者,总要用钟嵘“质木无文”一语,以贬斥其艺术成就。其实,作为一首早期的文人五言诗,此诗虽然“质木无文”,但能在短短十数行间,如此凝炼地抒写缇萦救父事件的始末,其概括力并不下于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等诗。而且在叙事之中,也时有“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的声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的寄慨,不乏唱叹之致。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将其视为“东京二百载中”所不多见的五言代表作,正是承认了它艺术上的成功,而不是失败。所以,从发展的眼光看,《咏史诗》不失为五言创制时期的杰作。
作者简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宝鸡市)人。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班固是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以父所撰《史记后传》叙事未详,乃潜心继续撰述力求精善。汉明帝永*五年(62年),被人诬告私改作国史,下狱。其弟班超辩明其冤,出狱后被任为兰台令史,奉命撰述东汉开国以来史事,与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又自撰功臣、*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明帝复命他完成前所著书。他认为《史记》以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不妥,决心撰写起自汉高祖、终于王莽共二百三十年事迹的《汉书》。汉章帝时,以文才深得器重,迁官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年),章帝召集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命其记述其事,撰成《白虎通德论》(一名《白虎通义》)。汉和帝永元元年(*),随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次年,行中郎将事。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杀,他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是“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作为经学理论家,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将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咏史》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其一)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其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释:
1、北湖:南京玄武湖。《金陵志》:“南埭,水上闸也。”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练水军的场所,也是帝王游宴之处。此言水漫漫,意谓昔日之水军、帝王皆不复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刘禹锡《金陵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指东吴孙皓降晋。
3、三百年间同晓梦:南京为六朝古都,三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屡树,非但孙吴一回。
4、龙蟠: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翻译:
(其二)
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
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
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
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
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
天长地久,
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赏析:
(其一)
首句“北湖南埭水漫漫”突出了六朝的故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即玄武湖,南埭即鸡鸣埭,是六朝帝王寻欢作乐的地方。可是经过了改朝换代,同一个“北湖”,同一个“南埭”,过去曾经看过彩舟容与,听过笙歌迭唱,而此时只剩下了汪洋一片。诗人怀着抚今感昔的情绪,把“北湖”“南埭”这两处名胜和漫漫湖水扣合起来写,表现出空虚渺茫之感。第一句“北湖南埭水漫漫”,诗人是把六朝兴废之感融汇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一片降旗百尺竿”,是通过具体事物的特写,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王运之终。在此“一片降旗”成为六朝历代王朝末叶的总的象征。“降旗”的典故原来和石头城有关,但诗人写了“降旗”不算,还用“百尺竿”作为进一步的衬托。“降旗”“一片”,分外可嗤;竿高“百尺”,愈见其辱。无论是从“一片”的广度或者是从“百尺”的高度来看历史,六朝中的一些末代封建统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无耻之极,都可想而知了。
第三、四句“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是一个转折,诗人囊括六朝三百年耻辱的历史。从孙吴到陈亡的三百年时间不算太短,但六朝诸代,纷纷更迭,恰好似凌晨残梦,说什么钟山龙蟠,形势险要,是没有什么根据的。钟山即紫金山。传说诸葛亮看到金陵形势之雄,曾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然而在李商隐看来,三百年间,孙吴、东晋、宋、齐、梁、陈,曾先后定都于此,全都亡国,可见“国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屈复《玉溪生诗意》卷七)。前二句的“北湖”、“南埭”已经为下文的“龙盘”之地伏根,而“一片降旗”偏偏就高高竖起在石头城上,则更证明地险之不足凭了。“钟山何处有龙盘?”诗人用反问的形式,加强了否定的语气,真是一针见血的快语。这一快语之所以妙,妙在作者是带着形象来判断的。诗人对“龙盘”王气的思考,不但扣合着六朝的山,扣合着历史上的“一片降旗”,还扣合着眼前的漫漫北湖;不但扣合着某一朝代的覆亡,还扣合着三百年沧桑。他的“王气无凭论”,实际上是“三百年间”一场“晓梦”的绝妙的艺术概括。诗作熔写景、议论于一炉,兼有含蓄与明快之胜。诗人巧妙地使典型景象的层层揭示与深切意蕴的层层吐露相结合。他描写了一幅饱经六朝兴废的湖光山色,而隐藏在背后的意蕴,则是“龙盘”之险并不可凭。“水漫漫”是诗人从当今废景来揭示意蕴;“一片降旗”是从历史兴亡来揭示意蕴。“三百年来”则是把“一片降旗”所显示的改朝换代,糅合为“晓梦”一场,浑然无迹,而又作为导势,引出了早已盘旋在诗人心头的感慨“钟山何处有龙盘”的沉着明快之语,形成了诗的*。看来“龙盘”无处寻觅,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亦是如此。
(其二)
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义,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将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相对于一般诗人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李商隐的诗作扩大了咏史诗的表现容量。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说,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提出了一切*成败的关键。
第二句是两个典故,第一个是琥珀枕,南朝一个皇帝在四处征战的时候得到一个非常名贵的琥珀枕,但他将琥珀枕捣碎了给战士敷。第二个是齐桓公,当年齐桓公和另一个君主相遇,那个君主有很多车,每一俩车都有一颗非常大的珍珠,那个君主为此非常自豪视之为奇珍,但齐桓公说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宝物。这一联是说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句也是两个典故。青海马是指能担当*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国的祸胎(当年蜀国因为五壮士拔蛇而蜀路开,导致了蜀国灭亡),这两句话其实有着国家灭亡也隐隐有天意的意思。义山其实很矛盾,他虽然知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当时是唐文宗很有雄心壮志的,可惜被家奴所制,抑郁而亡,所以义山也无法解释为何国家会走向衰败,所以他只能将其解释为天意。
最后一句的南薰曲是当年舜唱的《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几人曾预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没人再听到舜的《南风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将大乱。(m.ju.51tietu.net)苍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华是皇帝仪仗中顶上的华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如此衰败,不复当年尧舜之风了。
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新年祝福的历史诗句
我们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渊博,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更是有很多,自然也给我们这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就有很多都是描写过年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年祝福的历史诗句,欢迎阅读!
一、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二、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三、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四、 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五、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六、 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七、 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八、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九、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十、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十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十二、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十三、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十四、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十五、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十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十七、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十八、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十九、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二十、 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二十一、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二十二、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二十三、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二十四、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二十五、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二十六、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二十七、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二十八、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二十九、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1、江南流萤《新年》
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
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
2、刘长卿《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3、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
4、道*常《庆新年》
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
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
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
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
5、黄景仁《凤城新年词》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时咏史诗的古诗
咏史诗怀古诗的定义
咏史诗怀古诗的特征
咏史诗和怀古诗的差异
咏史诗黄河古诗的诗意
邯郸古诗咏史诗的寓意
咏史的诗句古诗
关于咏史的古诗句
关于的咏史古诗句
有关咏史怀志的古诗句
咏史类的古诗
典型的咏史怀古诗句
古诗中的咏史怀古的诗句
著名的咏史古诗
八上咏史的古诗
咏史名句
关于咏史怀的古诗
咏史抒情的古诗
咏史的拼音古诗
咏史怀古的古诗
描写咏史的古诗
咏史其二的古诗
咏史是节约的古诗
咏怀历史诗人的古诗
咏史怀古诗写的好的
历史诗句
写怀古咏史的古诗
咏史怀古的诗词
咏史怀古诗的题目
咏史怀古诗的情感
微博心情短语
2018说说伤感心情短语
妹妹给哥哥留言短语
周末句子说说心情短语
经典励志短语大全
理智短语
微信说说爱情心情短语
温泉说说短语
心痛的说说心情短语
go的相关短语
医院的说说心情短语
survive短语
舍不得离开爸妈的短语
说说心情短语配图
初中短语英语
关于婚纱照的短语
陪老妈旅游的心情短语
男生伤感说说心情短语
微商正能量简短语录
下雨天品红酒的短语
with的用法及短语搭配
家庭累的说说心情短语
励志歌词说说心情短语
想醉的心情短语
爱情后悔说说心情短语
深夜经典说说心情短语
喜欢句子表达心情短语
爱上一个有家的人短语
做人原则经典短语图片
孤单说说心情短语
晚上心情说说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