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

关于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4) 语录(81) 说说(56) 名言(2) 诗词(1k+) 祝福(87) 心语(6)

  •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

  • 古诗文
  •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

      在**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朝天子·咏喇叭

      作者: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翻译/译文

      译文一

      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对听了军对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

      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译文二

      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军对。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对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对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同“那里”。辨:分辨、分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共:和。

      9.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10.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11.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赏析: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据蒋一葵《尧山堂外记》中载:“正德间阉寺当权,往来河下无虚日,每到辄吹号头,齐征夫,民不堪命,西楼乃作《咏喇叭》以嘲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磐作这首散曲的用意。

      从写作上看,这首散曲可分为三层。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就能传扬四方。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他们在河中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你”表面上是指“喇叭”,“唢呐”;实际上是直戳封建最高统治者,藏而不露,含而不显。宦官如此放肆,正因为有最高统治者做他们的靠山。这里作者对当权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宦官剥削人民欺压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进一步说明社会风气的腐败。

      中间三句从听觉方面分别就“军”和“民”两个方面剖析了宦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愁”是这一层的中心。“军”为何而愁?原来,明代中叶,社会昏天黑地,宦官当权,他们不仅是皇帝的侍从,也是皇帝的耳目和鹰犬。因此宦官在封建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惯于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所以,军官士兵一听说宦官要来,都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地恭维捧场,深怕万一有什么闪失,被他们抓住把柄,遭到迫害。“民”为何而愁?原因不外乎这几种:抽丁,征税,纳捐。这些宦官“手把文书口称敕”(白居易《卖炭翁》),以王命自居,以势压人,同时表面上又装出堂而皇之,名正言顺的样子,手段阴险而毒辣。“哪里”一句依前两句而来,宦官的危害使人民闻风而“惊”,闻声而“怕”。这样,地痞流氓有机可乘,以假乱真,冒名顶替,趁火打劫。这一句是前两句的延伸和总结。作者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的罪恶,他们把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使得人人自危。揭露有力,批判深刻。

      如果说上面一层,作者是从整个社会这一角度来反映宦官旳罪恶,那么,最后三句是从宦官对劳动人民造成旳灾难来着笔旳。

      “吹翻了这家”是*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只吹旳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旳程度来说。“水尽鹅飞”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这里是借“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其次,这儿旳“水尽鹅飞”跟”竭泽而渔“是同意语,作者严整地警告统治者,你们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重人民旳负担,激起人民旳反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旳脚,自寻苦果。这一层作者从广和深两方面分析了宦官给人民带来旳灾难,讽刺了宦官在运河沿岸装腔作势,,鱼肉百姓旳罪恶行径,传达了人民对宦官旳恨。

      王磬旳《朝天子咏喇叭》托物言志,反映深刻。在结构上,全面围绕“吹”字来组织文字,言“吹”之状,写“吹”之果,绘统治者爪牙“吹”之形,吐人民群众对“吹”之恨。层层推进,有条不紊。以“乐”声来抒“愤”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旳对立,反映了人民旳痛苦和不幸。在写法上,运用夸张和讽刺旳手法将喇叭与宦官相联系,“性发于此而义归于彼”,把所咏旳物于所讽旳人关合旳相当巧妙,使人读后非常痛快。这首散曲取材精当,比拟恰当,很富有讽刺性,像这样针对当权者嬉笑怒骂旳作品,在曲坛上是比较少见旳。

    [阅读全文]...

2022-05-16 17:57:22
  • 《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诗词

  • 文学
  • 《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诗词

      《朝天子咏喇叭》是明代散曲作家王磐的代表作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赏析:

      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的品格是卑下的。小令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小令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这首作品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阅读全文]...

2021-11-25 08:25:34
  •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古诗(朝天子咏喇叭古诗分享)

  • 分享
  • 明代戏曲名句

    望湖光万顷玻璃,山色空濛濛雨亦奇,宜写在丹青画里。

    —朱有燉《北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湖边晚行》

    想到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秋,湖水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如玻璃般明亮,远处的山峦烟雾缭绕,令人陶醉不已,恍如身在画中。

    东乡米似珠,西市薪如桂,滴得愁人心如碎,怨天公不禁龙师。

    —杨廷和《北中吕·普天乐·秋雨》

    阴雨连绵,滴得愁人心如碎。自然灾害使得粮、柴价格暴涨,百姓流离失所。怨天公。

    望东华人乱拥,紫罗襕老尽英雄。

    —王九思《北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

    东华,指明代的紫禁城。紫罗襕,指明代高级官员的官服。作者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感慨官场的险恶,抒发自己仕途失意的不*之气。

    青杏儿才黄,小鸭儿成双,雏燕语雕梁。

    —王九思《北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归兴》

    作者辞官归故里,过着闲适的生活,夏日的农村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

    不贪眼角飱,自吃犁头饭。莫怪先生腰折懒。

    —王九思《北双调·清江引》

    《晋书·陶潜传》里记载陶渊明的誓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也是作者归乡后的自白,绝不贪嗟来之食,自力更生。

    北山北山石常烂,东海东海水曾乾。此情若比海和山,今世里成姻眷。石头烂也情离较难,水波乾也情离较难,苍天万古为公案。休辜负,莫浪攀,交人容易可人难。

    —王九思《南仙吕·醉罗歌·闺情》

    借“海枯石烂”表达了闺中少女对忠贞爱情的渴望,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向往。休辜负!

    细雨湿蔷薇,画梁间,燕子归。春愁似海深无底,天涯马蹄,灯前翠眉。马前芳草灯前泪,梦魂飞,云山万里,不辨路东西。

    —唐寅《南商调·黄莺儿》

    由景入情,对比远处的“天涯”与*处的“灯前”,渲染了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分付鱼龙稳睡著,等闲间休放波涛。

    —王磐《北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秋夜同陆秋水湖上泛舟》

    “分付”与“休放”几字,威风凛凛,表现了作者秋夜与友人泛舟湖上的满腔豪情。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王磐《北中吕·朝天子·咏喇叭》

    口大肚空,既是喇叭、唢呐的特点,也是正德年间专权宦官的嘴脸。作者辛辣地讽刺了为害国家、鱼肉百姓的奸人丑态。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王磐《古调蟾宫·元宵》

    明代国家渐渐衰败,百姓生活也每况愈下。作者以对比的手法,以昔日元宵佳节之热闹,反衬今日之冷清。“后经荒岁苛政, 闾阎凋敝, 良宵遂索然矣。”

    数年前也放狂,这几日全无况。闲中件件思,暗里般般量。真个是不精不细丑行藏,怪不得没头没脑受灾殃。从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间事事忘。刚方,篌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与康。

    —康海《北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康海也曾仕途得意,因被刘瑾一案所牵连,遭贬,回首往事,感慨良多。当初为了营救友人李梦阳而投靠了宦官刘瑾,当自己身陷风波,李梦阳却熟视无睹。因刚直而被杀害的膺和滂,因放诞而传名的籍与康,作者借用这些史例,表达了自己蒙受冤屈的激愤之情。

    客枕恨邻鸡,未明时,又早啼。惊人好梦回千里。星河影低,云烟望迷,鸡声才罢鸦声起。冷凄凄,高楼独倚,残月挂天西。

    —杨慎《南窗调·黄莺儿》

    独在异乡为异客,因直言进谏而被贬的作者,在途中做梦回到了故乡,然而这样的好梦却被早啼的鸡给打断了。醒来,仍旧是“星河影低,云烟望迷”,想着重新睡去再次入梦,窗外的乌鸦又叫了起来。移步高楼,一轮残月还挂在天空,冷凄凄。

    这壁厢取吉,那壁厢道喜,砂糖口甜如蜜。沿街绕巷走如飞,两脚不沾地。俏的矜夸,丑的瞒昧,损他人安自己。东家里怨气,西家里后悔,常带着不应罪。

    —陈铎《北中吕·朝天子·媒人》

    古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间不能私相授受,媒婆的作用就很重要。作者生动地刻画了媒婆的形象,她们东奔西走,巧舌如簧,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促成姻缘,往往夸大男女双方优点的同时隐瞒各自缺点,从而酿成了多少婚姻悲剧。

    倚阑无语掐残花,蓦然间春色微烘上脸霞。

    —沈仕《前调·春怨》

    闺中女子,面带红霞,无语亦动人。

    闷葫芦一摔一个粉碎,臭皮囊一挫一个蝉蜕,鸦儿守定兔窠中睡。曲江边混一回,鹊桥边撞一回。来来往往,无酒也三分醉。空攒下个铜斗儿家缘也,单买那明珠大似椎。恢恢,试问青天我是谁?飞飞,上的青霄咱让谁。

    —常伦《南商调·山坡羊》

    通过写对功名利禄的参破之感,抒发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豪爽,直率。

    灞桥驴背上,耸吟肩,风卷寒花扑帽檐。

    —吴承恩《南商吕·梁州序·咏雪》

    雪天,一文人吟着诗骑着驴正从桥上过,风卷起了雪花直扑向他的帽檐。意境潇洒,耐人寻味。

    背地里瞒神吓鬼,向人前苫眼铺眉。

    —张鍊《北双调·沉醉东风·阅世》

    [阅读全文]...

2022-07-09 17:01:42
  • 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赏析

  • 古诗文
  • 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一作:锁呐;声价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翻译:

      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队伍。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队伍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队伍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同“那里”。辨:分辨、分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共:和。

      9、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10、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11、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赏析一

      朝天子·咏喇叭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这是喇叭最突出的特征,一“小”一“大”的对比中,也流露出作者的爱憎之情。一个“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朝天子·咏喇叭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声价”即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明喇叭、锁呐的品格是卑下的。朝天子·咏喇叭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即在为官船抬声价的同时,肆意侵害军民的利益,让老百姓一听到喇叭、唢呐之声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朝天子·咏喇叭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通篇咏喇叭咏得真切,咏得让人信服。

      这首朝天子·咏喇叭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所以说这首朝天子·咏喇叭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朝天子·咏喇叭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它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作品是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赏析二

      朝天子·咏喇叭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据蒋一葵《尧山堂外记》中载:“正德间阉寺当权,往来河下无虚日,每到辄吹号头,齐征夫,民不堪命,西楼乃作《咏喇叭》以嘲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磐作朝天子·咏喇叭的用意。

      从写作上看,朝天子·咏喇叭可分为三层。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就能传扬四方。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他们在河中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你”表面上是指“喇叭”,“唢呐”;实际上是直戳封建最高统治者,藏而不露,含而不显。宦官如此放肆,正因为有最高统治者做他们的靠山。这里作者对当权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宦官剥削人民欺压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进一步说明社会风气的腐败。

      中间三句从听觉方面分别就“军”和“民”两个方面剖析了宦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愁”是这一层的中心。“军”为何而愁?原来,明代中叶,朝廷黑暗,宦官当权,他们不仅是皇帝的侍从,也是皇帝的耳目和鹰犬。因此宦官在封建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惯于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所以,领导士兵一听说宦官要来,都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地恭维捧场,深怕万一有什么闪失,被他们抓住把柄,遭到迫害。“民”为何而愁?原因不外乎这几种:抽丁,征税,纳捐。这些宦官“手把文书口称敕”(白居易《卖炭翁》),以王命自居,以势压人,同时表面上又装出堂而皇之,名正言顺的样子,手段阴险而毒辣。“哪里”一句依前两句而来,宦官的危害使人民闻风而“惊”,闻声而“怕”。这样,地痞流氓有机可乘,以假乱真,冒名顶替,趁火打劫。这一句是前两句的延伸和总结。作者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的罪恶,他们把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使得人人自危。揭露有力,批判深刻。

      如果说上面一层,作者是从整个社会这一角度来反映宦官的罪恶,那么,最后三句是从宦官对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来着笔的。

      “吹翻了这家”是*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的程度来说。“水尽鹅飞”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这里是借“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其次,这儿的“水尽鹅飞”跟”竭泽而渔“是同意语,作者严整地警告统治者,你们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激起人民的反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寻苦果。这一层作者从广和深两方面分析了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讽刺了宦官在运河沿岸装腔作势,,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传达了人民对宦官的恨。

      王磬的《朝天子咏喇叭》托物言志,反映深刻。在结构上,全面围绕“吹”字来组织文字,言“吹”之状,写“吹”之果,绘统治者爪牙“吹”之形,吐人民群众对“吹”之恨。层层推进,有条不紊。以“乐”声来抒“愤”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在写法上,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喇叭与宦官相联系,“性发于此而义归于彼”,把所咏的物于所讽的人关合的相当巧妙,使人读后非常痛快。朝天子·咏喇叭取材精当,比拟恰当,很富有讽刺性,像这样针对当权者嬉笑怒骂的作品,在曲坛上是比较少见的。

    [阅读全文]...

2022-02-16 07:01:39
  • 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词

  • 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朝天子咏喇叭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今译]

      喇叭和唢呐,

      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

      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

      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

      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

      又吹伤了那一家,

      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作者简介]

      王磐(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

      [解说]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他们的仗势欺人。“军愁”“民怕”说明他们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灾难。“水尽鹅飞”则形容他们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整首曲子虽然没有正面提到一个宦官的字样,但是却活画出了他们的丑态,在轻俏诙谐中充满了对宦官的鄙视和愤慨。

      朝天子·咏喇叭

      作者:王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翻译

      喇叭和唢呐,

      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

      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

      百姓听了百姓怕。

    [阅读全文]...

2022-03-06 14:37:31
  • 朝天子咏喇叭的诗意

  • 诗意
  • 朝天子咏喇叭的诗意

      《朝天子·咏喇叭》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你知道朝天子咏喇叭的诗意吗?你了解过吗?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朝天子咏喇叭的诗意,希望大家喜欢。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 一作:锁呐; 声价 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x队。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x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x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朝天子咏喇叭的诗意,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行船时常吹起号来壮大声势,这支散曲就是为了讽刺宦官而作。诗中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都是 宦官。

    [阅读全文]...

2022-02-03 11:40:26
  • 选立汉朝天子好词佳句

  • 先以长子为主,但如果皇帝不喜欢或无德无能的长子,则会重新在皇帝其余的儿子中选。

    从中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必须遵循择优原则,择优不是选择学校优秀,而是选择人才优秀,对有德有才者优先使用,不能用条条框框将真正的优秀人才拒之门外。因此,用人单位需广开才路,为所有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公*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其选拔到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提供宽广的视野,实现“双赢”。唯有摒弃“唯学校论”, “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我积累的好词(至少8个) 高兴,显眼,华丽,漂亮,凶巴巴,扬帆远航,坚定 ,捣鬼。

    3、我喜欢的佳句:一些小树围着一面镜子,它就代表着一个清澈的湖。几只蜡做的天鹅在湖上游着,它们的影子倒影在湖水里。

    因为刚下过一场雨,水流很急,纸船一上一下的颠簸着。但是小锡兵还是稳稳地站着,面色一点也没白,眼睛坚定的望着前方。

    注:如果写句子写三句,段写一段(至少包含三句话,都要写清原因。) 4、故事的大概内容:文中主要讲的是一个断了腿的锡兵,他爱上了一位美丽的舞蹈家。

    因此昼夜不分地守卫在舞蹈家的身边。锡兵在海上漂泊,没想到锡兵不但没有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

    锡兵经历重重灾难,可他依然不屈服,还是笔直的站着。最后,凶残的黑精灵还让他在熊熊烈火中燃烧,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依然是那么坚定,那么地威严,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锡兵的身体被火吞噬,渐渐地消失在烈焰之中。 5、故事中的人物:小男孩,锡兵,漂亮的姑娘,黑妖精,女仆,两个小男孩,老鼠。

    6、我最喜欢的人物(写清喜欢的原因):小锡兵,因为他很坚定,永不放弃。 7、我的阅读感受:(重点交流阅读感受)学*小锡兵的坚强,坚定。

    8、我很想和大家交流的问题:为什么小锡兵和漂亮的小姑娘会化成一颗锡心 哈哈哈。

    【唐享昊天乐·第十二】武则天

    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驭,动云衣。

    登金阙,入紫微。望仙驾,仰恩徽。

    【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武则天

    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宏规则天地,神用叶陶钧。

    负扆三春旦,充庭万宇宾。顾己诚虚薄,空惭驭兆人。

    【唐明堂乐章·皇帝行】武则天

    仰膺历数,俯顺讴歌。远安迩肃,俗阜时和。

    化光玉镜,讼息金科。方兴典礼,永戢干戈。

    【唐明堂乐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则天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雍正的诗词都收录在《雍邸集》和《四宜堂集》里。另外,他编撰的《悦心集》收录了古代很多优秀诗词散文等,很值得一读。

    我比较喜欢的雍正的诗有:

    《寒夜有怀》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仲秋有怀》

    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两地西风人梦隔,一天凉雨雁声寒。

    惊秋剪烛吟新句,把酒论文忆旧欢。辜负此时曾有约,桂花香好不同看。

    《友人书屋》

    羡君潇洒致如仙,心远何妨地更偏。两洗览光青入牖,风摇竹影绿当筵。

    《七夕》

    万里碧空净,仙桥鹊驾成。 天孙犹有约,人世那无情?

    弦月穿针节,花阴滴漏声。 夜凉徒倚处,河汉正盈盈。

    还有一些很赞的词句,如:“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做契交。”,“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等。

    穿过地*线 《穿过地*线》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合反映李四光的治学、做人的品质及高抄雅的文袭化艺术素养。

    书本将他不同时期显示其才华横溢、文情并茂,有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论著、随笔小品、谈百艺录精选成集以飨广大读者。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度的创立人。

    他一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以及地质力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写下了大量的地质学知方面的著作。《穿过地*线》是他的一篇力作。

    该书力求更换一个新的角度,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合反映李四光的治学、做人的品质及高雅的文化道艺术素养。

    [阅读全文]...

2022-01-16 21:50:33
  •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翻译

  • 元曲
  • 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翻译

      《咏喇叭》表面上引用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介绍朝天子咏喇叭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朝天子·咏喇叭

      明代: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唢呐 一作:锁呐; 声价 一作: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官船来往频繁如乱糟糟的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

      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流干鹅飞跑,家破人亡啊!

      译文二

      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

      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注释

      1.朝天子:曲牌名。

      2.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3.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民乐中常用。

      4.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

      5.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6.仗:倚仗,凭借。你:指喇叭、唢呐。抬:抬高。声价:指名誉地位。(宦官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矛头所指,更深一层。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7.军:指军队。愁:发愁。因受搅扰而怨忿。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宦官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8.哪里:同“那里”。辨:分辨、分别。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共:和。

      9.眼见的:眼看着。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10.吹伤了那家:使有的人家元气大伤。

      11.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这是宦官害民的严重后果。水尽鹅飞,“官船”就不能长久来往,这也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比喻家破人亡。

    [阅读全文]...

2022-03-30 20:36:53
  • 画鸭古诗原文及翻译(画鸭古诗的视频与解释)

  • 视频,解释
  • 诗情,常与画意并提。诗与画,总是相得益彰,互添光彩的。古人多爱写诗,绘画却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写诗,还是作画,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感。

    比起诗词,画作却似乎更为直接,而不少人赏过画以后,又将眼前的绘画作品吟成了诗,又有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艺术鉴赏,也实在是赏心悦目,令人沉醉的。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唐·王维《画》

    远远地望去,山色明朗映人,走*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已过去,却依然见鲜花争奇斗妍,一片绚烂。当人靠*时,鸟儿却没有被惊起。原来,这是一幅画呀,有色,却无声,然而赏画的人,却在无声中听到了春天的声音,在花儿争艳里,看到了无限的生机。回过神来时,不由得感慨,时光是留不住的,而画布上的时光却好像静止了呀。

    说到写画的诗,就不能不提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青青的竹林外,绽放了两三枝娇红的桃花,春天江水已泛暖,在水面嬉戏的鸭儿最先知道。江岸满是蒌蒿和芦苇的幼芽,早春的江南,正是河豚鱼回游的时候啊!苏轼观赏了惠崇的画,已经感受到春天到来的生机和温暖。画上有翠竹,有桃花,有鸭儿和水生植物的浅芽,画面清新而不乏鲜妍,让人看到了无尽的希望。而春水碧碧,诗人还联想到,河豚鱼快出现了。

    美丽的风景,自然是宜诗宜画的。

    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野塘烟雨罩鸳鸯,红蓼渡头青嶂远。

    绿苹波上白鸥双,淋浪淡墨水云乡。

    ——宋·苏庠《书虞元翁画》

    水边的楼台,风轻轻地吹着,玉枕清凉。精美的床上,*子沁凉,时不时闻到荷花的清香。烟雨蒙蒙,池塘里鸳鸯嬉戏。渡头开着红色蓼花,远处是如屏障般的青山。绿萍零散的水面上,白色鸥鸟成双成对,淡淡的墨迹里,渲染着水云,这样的图画,让人看了,也觉得无比闲适,恨不得真能到画里去吧。

    好风景,光是自己看还不够,对于朋友遍天下的白居易来说,与朋友唱和,互通有无是常事。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山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唐·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大雨刚过,淡淡的云雾飘散,还有稀疏雨滴洒落,一轮明亮的斜阳照着江面。风吹江水,在灿烂的阳光下,一半是灿金色,背光的一面却是深碧色,对照鲜明,涌动不已。天上彩云千变万化,江面水雾翻涌,好像刚散的海市蜃楼,残云雨霁像是残破的楼阁。一道彩虹在水汽与夕阳的映照下,忽明忽暗,时断时续,像美丽的桥梁。风吹起浪花,好像许多洁白的花片飞舞,云散后晴空一碧,几只大雁在空中飞翔,就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如此鲜奇的景致,光是自己欣赏怎行?白居易还专门请人画了下来,并且题上诗,再寄给远方的好友。好东西,一定要与好友分享嘛。

    世人多喜富丽繁华的工笔,却不知水墨写意之妙,曲高却往往和寡,并非人人能懂得。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唐·李唐《题画》

    云里烟里若隐若现的村庄,雨里淡淡的水滩,看上去是那样容易啊,要达到那样自然,却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可惜现在的人并不欣赏淡墨山水画,都追崇浓墨重彩,寓意富贵的牡丹图。诗人忍不住叹气,早知不合时宜,不如多买些颜料,去画牡丹好了。诗人虽是委屈愤怒,可又怎会舍得放下心中所爱和追求呢?不入时人眼,就画给自己看吧。

    时光总是易逝,历史总是充满了沧桑,而画,既画得了勃勃生机,悠悠闲情,同样也会落满苍凉。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唐·韦庄《金陵图》

    谁说画不成六朝古都的伤心过往?那只是因为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不愿画而已。所画出的,也都是大好春光。你看看,这六幅金陵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布满了整个城市。这才真正画出了历史的荒凉和沧桑啊。

    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画家,诗人。他喜欢梅花,以墨笔画梅,不渲染明艳的色彩,并且为墨梅图题诗,表达心中志趣。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花树,每一朵绽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要别人夸赞自己有好的颜色,只希望将清香弥漫天地间。这便是诗人的心声啊,不追名逐利,随波逐流,唯求坚持初心。

    而爱竹的清代诗人郑燮,同样既爱画竹,也爱写诗。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清·郑燮《竹石图》

    诗人舍下乌纱,不再当官了,口袋空空衣裳单薄,只觉寒气袭人。就来画一枝清瘦的竹子吧,让它在秋风萧萧的江面上,当作钓鱼竿,从此就做一个隐逸江湖的钓者,兴许要自在得多呢。竹有气节,人又何尝不是?

    春夏的翠竹令人喜,而瘦竹却更不易画。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阅读全文]...

2022-07-20 07:24:15
  • 木兰诗北朝民歌视频

  • 视频
  • 木兰诗北朝民歌视频

      木兰诗北朝民歌视频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阅读全文]...

2022-07-29 20:28:28
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 - 句子
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 - 语录
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 - 说说
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 - 名言
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 - 诗词
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 - 祝福
朝天子喇叭的古诗视频 - 心语